CN108659867B -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59867B CN108659867B CN201710188789.1A CN201710188789A CN108659867B CN 108659867 B CN108659867 B CN 108659867B CN 201710188789 A CN201710188789 A CN 201710188789A CN 108659867 B CN108659867 B CN 1086598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ck
- bricks
- coke oven
- refractory
- c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29/00—Other details of coke ovens
- C10B29/02—Brickwork, e.g. casings, linings, wa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适用于7.63m焦炉炉顶热修改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看火孔座砖改造,b、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改造,c、炉顶填心红砖改造,d、焦侧耐火砖改造,e、横拉条及加煤口改造,其中:焦炉炉顶热修时将炉顶表面废耐火砖拆除,工作面清扫干净后砌筑耐火砖,先砌筑看火孔座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靠尺和水平尺进行检查,确保形成排水坡度。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具有耐火砖改造设计方案周全、可操作性强,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工程质量安全可靠,使雨季期间炉顶的大量积水能及时排除,保证焦炉的正常生产和延长了焦炉的寿命周期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砖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生产过程中,炉顶是处于露天生产状况。在焦炉投产初期焦炉炉顶预置排水坡度。炉顶的排水坡度对焦炉的正常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雨季期间,排水坡度能使炉顶的大量积水及时排除,保证焦炉的正常生产和安全,排水坡度的存在对焦炉的寿命周期具有重要作用。图1为已知的焦炉炉顶的排水坡度结构示意图,从炉顶中心向机侧和焦侧两个方向逐渐倾斜。
但是,由于炉顶直接露天生产,除生产过程中本身不可避免的老化受损外,还受到风雨的自然侵蚀。这些因素造成炉顶耐火砖出现下沉,标高偏低,排水坡度逐渐失去功能,导致雨季时大量积水集中在炉顶,对焦炉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根据当前对马钢、沙钢、鞍钢等钢铁企业的焦炉生产情况调查,必须对出现上述情况的焦炉炉顶进行翻修改造,恢复炉顶的排水功能,及时排除雨季积水,以保证焦炉的安全生产过程正常进行。
因此已知的炉顶的受损排水坡度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叉于焦炉生产期间进行,不影响焦炉正常生产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适用于7.63m焦炉炉顶热修改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看火孔座砖改造
看火孔座砖的改造包括座砖的整体高度进行逐级改变,使其在焦炉炉顶从中间向机侧和焦侧方向形成排水坡度,从机侧到炉中间依次设置第1号看火孔座砖至第18号看火孔座砖,从炉中间到焦侧依次设置第19号看火孔座砖至第36号看火孔座砖,其中第9号看火孔座砖和第10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7号看火孔座砖和第28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区域为轨枕区域,轨枕区域内铺设的装煤车轨道处的标高必须保持,不能改变装煤车轨道处的标高;改造后由机侧第1号看火孔座砖、焦侧第36号看火孔座砖至第18号看火孔座砖和第19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长度尺寸从168mm递增至232mm;
b、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改造
由于与看火孔座砖交错砌筑,因此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的厚度需要变薄,将其厚度由原来的71mm减薄为51mm,以保持与看火孔座砖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上;
c、炉顶填心红砖改造
将炉顶填心红砖的砖型增大,同时要与看火孔座砖顶面一致,因此表面长度和宽度尺寸增大,而厚度变薄,将原缸砖的尺寸由240*71*115mm的砖尺寸改为222*230*95mm的缸砖和108*230*95mm两种,以利用小砖错缝设置;
d、焦侧耐火砖改造
焦侧耐火砖外侧有铁护板,造成铁护板处积水不易排出,因此将铁护板处的耐火砖厚度降低10mm,以形成排水沟槽;
e、横拉条及加煤口改造
横拉条处用浇注料进行浇筑和抹补,使横拉条与两侧的耐火砖之间形成密封效果;加煤口周围采用浇注料浇注,由于加煤口标高高于周围的浇注料和缸砖,施工时利用浇注料在加煤口周围形成坡度,以利于排水;
其中:焦炉炉顶热修时将炉顶表面废耐火砖拆除,将废耐火砖放置在指定地点,并将拆除区域工作面清扫干净,工作面清扫干净后,开始砌筑耐火砖;先砌筑看火孔座砖,注意从焦炉中心到机侧和焦侧的看火孔座砖高度不同,不能用错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靠尺和水平尺进行检查,确保形成排水坡度。
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看火孔位置编号1-36与第1至第36号看火孔座砖的编号相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耐火砖改造设计方案周全、可操作性强;
2、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工程质量安全可靠,使雨季期间炉顶的大量积水能及时排除;
3、保证焦炉的正常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焦炉的寿命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焦炉炉顶的排水坡度结构示意图,从炉顶中心向机侧和焦侧两个方向逐渐倾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看火孔座砖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看火孔座砖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煤口盖与耐火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用浇注料浇注密封形成排水坡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看火孔座砖砌筑示意图,看火孔座砖DE132G与耐火砖DE66G相邻交叉设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中间到机侧和焦侧的看火孔座砖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机侧,2焦侧,3浇注料,4加煤口盖子,5看火孔座砖DE132G,6耐火砖DE66G,7炉中间,P轨枕区,→表示排水坡度的排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适用于7.63m焦炉炉顶热修改造,包括以下步骤:
1、看火孔座砖(DE132)改造
现请参阅图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看火孔座砖示意图,图3为图2的看火孔座砖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按照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改造设计,看火孔座砖的改造主要是座砖的整体高度进行逐级改变,使其在焦炉炉顶从中间向机焦两侧形成排水坡度,值得注意的是,轨枕区P处由于已经铺设了装煤车轨道(第9、10、27、28号看火孔座砖处),该处的标高不能改变。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中间到机侧和焦侧的看火孔座砖的布置示意图。
按照改造设计,改造后的看火孔座砖设为DE132G。表1说明看火孔座砖改造中砖型中的长度尺寸L的数值与看火孔位置编号的对应关系。
表1看火孔座砖改造中砖型中的长度尺寸L的数值与看火孔位置编号的对应关系
砖号 | 看火孔位置 | L数值 | 砖号 | 看火孔位置 | L数值 |
DE-132G-1 | 1、36 | 168 | DE-132G-10 | 10、27 | 200 |
DE-132G-2 | 2、35 | 172 | DE-132G-11 | 11、26 | 204 |
DE-132G-3 | 3、34 | 176 | DE-132G-12 | 12、25 | 208 |
DE-132G-4 | 4、33 | 180 | DE-132G-13 | 13、24 | 212 |
DE-132G-5 | 5、32 | 184 | DE-132G-14 | 14、23 | 216 |
DE-132G-6 | 6、31 | 188 | DE-132G-15 | 15、22 | 220 |
DE-132G-7 | 7、30 | 192 | DE-132G-16 | 16、21 | 224 |
DE-132G-8 | 8、29 | 196 | DE-132G-17 | 17、20 | 228 |
DE-132G-9 | 9、28 | 200 | DE-132G-18 | 18、19 | 232 |
2、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DE65、DE66改造
由于与看火孔座砖交错砌筑,因此DE65、DE66耐火砖的厚度需要变薄,将其厚度由原来的71mm减薄为51mm,以保持与看火孔座砖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上。本文中,DE65耐火砖改造后的砖型好为DE65G,DE66耐火砖改造后的砖型号为DE66G。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看火孔座砖砌筑示意图,看火孔座砖DE132G与耐火砖DE66G相邻交叉设置。
3、炉顶填心红砖改造
炉顶填心红砖改造中需将砖型增大,同时要与看火孔砖顶面一致,因此表面长度和宽度尺寸增大,而厚度变薄,基于此,需将原缸砖的尺寸由240*71*115mm的砖尺寸改为222*230*95mm的缸砖和108*230*95mm两种(利用小砖错缝),改造后的砖型设为ZS01、ZS02。
4、焦侧耐火砖的改造
焦侧耐火砖D118由于外侧有铁护板,造成此处积水不易排出,因此将其厚度降低10mm,以形成排水沟槽,其改造后的砖型号为DE-118G。
5、横拉条及加煤口改造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煤口盖与耐火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用浇注料浇注密封形成排水坡度。
横拉条处需要采用浇注料进行浇筑和抹补,使其与两侧的耐火砖之间形成密封效果。加煤口周围采用浇注料浇注,由于加煤口标高高于周围的浇注料和缸砖,因此施工时利用浇注料在加煤口周围形成坡度,以利于排水。
在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具体施工中,按照炉顶翻修的计划,将炉顶表面耐火砖拆除。按照施工要求将废砖放置在指定地点,并将拆除的区域清扫干净。工作面清扫干净后,开始砌筑耐火砖。操作时先砌筑看火孔座砖,注意从炉中到机侧、焦侧各看火孔座砖高度的不同,不能用错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靠尺和水平尺进行检查,确保形成排水坡度。
砌筑炉顶填心红砖,采用改造后的耐火砖施工,相邻两列间注意错缝。
在耐火砖砌筑完成后,采用浇注料对横拉条与周围你耐火砖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耐火砖砌筑完成后,利用形成的加煤口外框空腔,采用浇注料对加煤口进行浇注施工。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对相关耐火砖进行改造后,重建了焦炉炉顶的排水坡度,排水坡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使炉顶积水得到有效的排除,保证了生产安全。
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在马钢7.63m焦炉炉顶热修改造工程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各方赞扬。
虽然现代焦炉由于装煤方式、供热方式和使用的燃料不尽相同,又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但从其功能和结构组成上来说基本大体相同,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修工艺基本类似,本发明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
1.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适用于7.63m焦炉炉顶热修改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看火孔座砖改造
看火孔座砖的改造包括座砖的整体高度进行逐级改变,使其在焦炉炉顶从中间向机侧和焦侧方向形成排水坡度,从机侧(1)到炉中间(7)依次设置第1号看火孔座砖至第18号看火孔座砖,从炉中间(7)到焦侧(2)依次设置第19号看火孔座砖至第36号看火孔座砖,其中第9号看火孔座砖和第10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7号看火孔座砖和第28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区域为轨枕区域(P),轨枕区域内铺设的装煤车轨道处的标高必须保持,不能改变装煤车轨道处的标高;改造后由机侧第1号看火孔座砖至第18号看火孔座砖、焦侧第36号看火孔座砖至第19号看火孔座砖之间的长度尺寸均从168mm递增至232mm;
b、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改造
由于与看火孔座砖交错砌筑,因此看火孔座砖之间耐火砖的厚度需要变薄,将其厚度由原来的71mm减薄为51mm,以保持与看火孔座砖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上;
c、炉顶填心红砖改造
将炉顶填心红砖的砖型增大,同时要与看火孔座砖顶面一致,因此表面长度和宽度尺寸增大,而厚度变薄,将原缸砖的尺寸由240*71*115mm的砖尺寸改为222*230*95mm的缸砖和108*230*95mm两种,以利用小砖错缝设置;
d、焦侧耐火砖改造
焦侧耐火砖外侧有铁护板,造成铁护板处积水不易排出,因此将铁护板处的耐火砖厚度降低10mm,以形成排水沟槽;
e、横拉条及加煤口改造
横拉条处用浇注料进行浇筑和抹补,使横拉条与两侧的耐火砖之间形成密封效果;加煤口周围采用浇注料浇注,由于加煤口标高高于周围的浇注料和缸砖,施工时利用浇注料在加煤口周围形成坡度,以利于排水;
其中:焦炉炉顶热修时将炉顶表面废耐火砖拆除,将废耐火砖放置在指定地点,并将拆除区域工作面清扫干净,工作面清扫干净后,开始砌筑耐火砖;先砌筑看火孔座砖,注意从焦炉中心到机侧和焦侧的看火孔座砖高度不同,不能用错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靠尺和水平尺进行检查,确保形成排水坡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看火孔位置编号1-36与第1至第36号看火孔座砖的编号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8789.1A CN108659867B (zh) | 2017-03-27 | 2017-03-27 |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8789.1A CN108659867B (zh) | 2017-03-27 | 2017-03-27 |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59867A CN108659867A (zh) | 2018-10-16 |
CN108659867B true CN108659867B (zh) | 2021-01-19 |
Family
ID=6378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88789.1A Active CN108659867B (zh) | 2017-03-27 | 2017-03-27 |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598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52100B (zh) * | 2019-01-15 | 2021-03-30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6米焦炉炉顶翻修改善生产环境的方法 |
CN110105972A (zh) * | 2019-06-21 | 2019-08-09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57A (zh) * | 1994-02-04 | 1994-09-21 | 张胜 | 连体式炼焦炉及其炼焦方法 |
CN1923953A (zh) * | 2006-09-22 | 2007-03-07 |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7.63m焦炉砌筑过程中保持炉体清洁的方法 |
CN202705299U (zh) * | 2012-06-08 | 2013-01-30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却焦炉炉顶结构 |
KR20150044101A (ko) * | 2013-10-16 | 2015-04-24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탄화실 연와 보수 기능을 갖는 챔버 프레임 클리너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수 방법 |
-
2017
- 2017-03-27 CN CN201710188789.1A patent/CN1086598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57A (zh) * | 1994-02-04 | 1994-09-21 | 张胜 | 连体式炼焦炉及其炼焦方法 |
CN1923953A (zh) * | 2006-09-22 | 2007-03-07 |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7.63m焦炉砌筑过程中保持炉体清洁的方法 |
CN202705299U (zh) * | 2012-06-08 | 2013-01-30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却焦炉炉顶结构 |
KR20150044101A (ko) * | 2013-10-16 | 2015-04-24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탄화실 연와 보수 기능을 갖는 챔버 프레임 클리너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수 방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焦炉各部位耐材损坏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黄志球等;《工业建筑》;20141231;第44卷(第S1期);第968-97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59867A (zh) | 2018-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36509B (zh) | 一种砌筑方法 | |
CN108659867B (zh) |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 |
CN106435073A (zh) | 一种替代喷涂料和耐火砖的高炉内衬整体浇注施工方法 | |
CN107699650A (zh) | 一种高炉冷却壁的安装方法 | |
CN107083462B (zh) | 一种多层冷却的高炉冷却壁及其加工工艺 | |
CN110540842A (zh) | 一种焦炉整体停炉后再复产的炉体修复方法 | |
CN106013254B (zh) | 一种带有骨架的混凝土工程型腔模的施工方法 | |
CN107245728A (zh) | 一种阳极炭块上部保温层配置结构 | |
CN110066664B (zh) | 一种7.63米焦炉小炉头冒烟的维修方法 | |
CN102134621B (zh) | 一种高炉铁口修复方法 | |
CN203683458U (zh) | 热回收焦炉基础保护装置 | |
CN205066417U (zh) | 回转窑窑尾溜槽 | |
CN204373427U (zh) | 环冷机受料斗 | |
CN202109764U (zh) | 一种热风炉拱顶耐火砖 | |
CN203754747U (zh) | 热风管道预混室耐火砖脱落快速修复设备 | |
CN109652100B (zh) | 一种基于6米焦炉炉顶翻修改善生产环境的方法 | |
CN108580866B (zh) | 一种组合可拆卸内嵌式钢包包沿 | |
CN106979689B (zh) | 加热炉侧墙应急修复装置及方法 | |
CN204490932U (zh) | Rh真空室合金溜槽 | |
CN109913601A (zh) | 延长高炉一代炉龄的方法 | |
CN205368424U (zh) | 一种防止内衬砖下沉的rh浸渍管结构 | |
CN108842038A (zh) | 一种rh精炼炉中改进环流管的砌筑方法 | |
CN104034170B (zh) | 一种加热炉水平梁隔热耐材检修维护方法 | |
CN221740190U (zh) | 一种焦炉接焦装置 | |
CN203083368U (zh) | 一种新型炉门防碎裂挡风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