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5380A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5380A CN108635380A CN201810331305.9A CN201810331305A CN108635380A CN 108635380 A CN108635380 A CN 108635380A CN 201810331305 A CN201810331305 A CN 201810331305A CN 108635380 A CN108635380 A CN 1086353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
- herpes simplex
- simplex virus
- oncolytic virus
- foreign g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6—Viruses; Subviral particles; Bacteriophages
- A61K35/768—Oncolytic viru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5/761 - A61K35/766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6—Viruses; Subviral particles; Bacteriophages
- A61K35/763—Herpes viru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52—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07K14/53—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 C07K14/535—Granulocyte CSF;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52—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07K14/54—Interleukins [IL]
- C07K14/5434—IL-12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52—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07K14/54—Interleukins [IL]
- C07K14/55—IL-2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CD28 or CD152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5—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animal cells
- C12N15/86—Viral vecto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1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DNA viruses
- C12N2710/00011—Details
- C12N2710/16011—Herpesviridae
- C12N2710/16611—Simplexvirus, e.g. human herpesvirus 1, 2
- C12N2710/16632—Use of virus as therapeutic agent, other than vaccine, e.g. as cytolytic ag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1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DNA viruses
- C12N2710/00011—Details
- C12N2710/16011—Herpesviridae
- C12N2710/16611—Simplexvirus, e.g. human herpesvirus 1, 2
- C12N2710/16641—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 C12N2710/16643—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viral genome or elements thereof as genetic vec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组合物含:第一、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各自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外源基因;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第一、第二重组溶瘤病毒中的外源基因不同。该溶瘤病毒组合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含有的各重组溶瘤病毒的比例,从而发挥最佳的肿瘤杀伤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溶瘤病毒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传统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治疗有效率低、复发率高,而肿瘤基因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进展迅速的一种抗肿瘤方法,潜力巨大。在《科学》杂志评选的2013年年度10大科学突破排行榜中,肿瘤免疫治疗高居榜首。其中,以HSV-1载体为代表的溶瘤病毒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溶瘤病毒是指能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靶细胞内复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和死亡的一类病毒。这类病毒依靠其本身的特异性在肿瘤细胞中复制来裂解肿瘤细胞,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来的病毒又可以进一步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则没有破坏作用,或影响较小。溶瘤病毒具有多重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1、直接裂解肿瘤细胞;2、破坏肿瘤血管;3、病毒复制表达的病毒蛋白具有直接细胞毒性作用;4、抗肿瘤免疫反应;5、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6、表达插入的外源治疗基因。目前用于溶瘤病毒改造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牛痘病毒等,其中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最有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
HSV-1是一种大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152kb,编码80多个基因,其中有超过50%的基因是无意义的。相比其他病毒载体,HSV-1溶瘤病毒具有多个独特优势,例如转染肿瘤谱广、转染能力和溶瘤活性强、可以插入多个基因以及临床应用上有特效防治药物等。因此,HSV-1溶瘤病毒也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溶瘤病毒类型。肿瘤微环境中通常具有免疫抑制作用,HSV-1溶瘤病毒能够感染瘤床直接摧毁肿瘤细胞,可以导致免疫激活并降低局部免疫抑制。基于此原理,通过在病毒骨架上插入外源的细胞免疫因子、肿瘤抑制基因和其他有利于肿瘤杀伤的基因,可以进一步增强HSV-1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效应。
二、溶瘤病毒的联合治疗
肿瘤细胞具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任何单一治疗策略无法完全消灭肿瘤细胞,因而多种治疗策略的联合应用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溶瘤病毒与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联合治疗通常采取两种策略。其一是溶瘤病毒与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分别用药。其二是溶瘤病毒携带有利于肿瘤治疗的基因。
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够对肿瘤进行持续高效的杀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该溶瘤病毒组合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含有的各重组溶瘤病毒的比例,从而发挥最佳的肿瘤杀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
第一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一外源基因;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第二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外源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的第一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二外源基因。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发明使得溶瘤病毒的开发效率提高,能够快速混合分别携带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外源基因的溶瘤病毒,从而得到预期的溶瘤病毒组合物,避免了开发携带多基因溶瘤病毒的繁琐工序,同时不同溶瘤病毒的混合物不影响病毒的溶瘤能力,且相比携带双基因的溶瘤病毒的外源基因表达量具有显著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不同外源基因发挥作用的浓度不尽相同,尤其是细胞因子,少量可能就会产生较大的作用,而大量细胞因子反而容易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产生较大副作用。另外一些外源基因例如抗体,可能需要较大的量才能发挥作用。当需要细胞因子和抗体共同作用时,将两者同时插入溶瘤病毒基因组中则无法对其表达量实现调控,而通过将携带单一外源基因的溶瘤病毒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则可以实现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比例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最佳的肿瘤杀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
第一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一外源基因;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第二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外源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的第一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二外源基因。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
本文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重组溶瘤病或第二重组溶瘤病毒中,“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是指相应单纯疱疹病毒缺失的基因的位置,即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各自独立地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则相应的,在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和第二重组溶瘤病毒中,所述“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为所述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为了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外源核苷酸序列进行独立地翻译和表达,本发明的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还优选各自独立的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多聚核苷酸(包括终止子序列)。在这样优选的情况下,在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进行自身基因的表达时,能够转录出独立的且完整的目的mRNA片段。
其中,所述启动子可以为SV40启动子、CMV启动子、MSV启动子、EF1启动子、MMLV启动子、U6启动子、H1启动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强子可以为SV40增强子和/或CMV增强子,所述终止子可以为SV40PolyA、TK PolyA和/或BGH PolyA。
其中,所述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各自包括的启动子的种类、增强子的种类、多聚核苷酸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中,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还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标记基因(例如,编码β-半乳糖苷酶、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或其它荧光蛋白的基因)。并且,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还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通常与转录序列相关的相关转录调控序列,例如,聚腺苷酸化位点、Kozak序列、WPRE和下游增强子元件。这些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GM-CSF的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PD-1单抗的基因。相比于将编码GM-CSF的基因和编码PD-1的基因共同插入至病毒载体中,本发明的含有编码GM-CSF的基因的病毒载体和编码PD-1的基因的病毒载体的混合物,能够对肿瘤尤其是黑色素瘤、肝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起到协同的抑制作用。
其中,优选的,以pfu计,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含有编码GM-CSF的基因)和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含有编码PD-1的基因)混合比为1:0.5-5;更优选为1:2-4,最优选为1:3,在这样优选的范围内,二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GM-CSF的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IL-2的基因。相比于将编码GM-CSF的基因和编码IL-2的基因共同插入至病毒载体中,本发明的含有编码GM-CSF的基因的病毒载体和编码IL-2的基因的病毒载体的混合物,能够对肿瘤尤其是黑色素瘤、肝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起到协同的抑制作用。
其中,优选的,以pfu计,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含有编码GM-CSF的基因)和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含有编码IL-2的基因)混合比为1:0.25-4;更优选为1:0.5-1.5,最优选为1:1,在这样优选的范围内,二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含有第三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三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编码第三靶蛋白的第三外源基因;所述第三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的第三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一外源基因;并且,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为第三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二外源基因。
优选的,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三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
本文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重组溶瘤病毒中,“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是指相应单纯疱疹病毒缺失的基因的位置,指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则相应的,所述“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为所述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三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为了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外源核苷酸序列进行独立地翻译和表达,本发明的第三外源基因还优选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多聚核苷酸(包括终止子序列),优选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在这样优选的情况下,在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进行自身基因的表达时,能够转录出独立的且完整的目的mRNA片段。
其中,所述启动子可以为SV40启动子、CMV启动子、MSV启动子、EF1启动子、MMLV启动子、U6启动子、H1启动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强子可以为SV40增强子和/或CMV增强子,所述终止子可以为SV40PolyA、TK PolyA和/或BGH PolyA。
其中,所述第三外源基因包括的启动子的种类、增强子的种类、多聚核苷酸的种类与第一外源基因的和第二外源基因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据本发明,所述细胞因子可以包括GM-CSF、G-CSF、M-CSF、IL-1、IL-2、IL-3、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5、IL-18、IL-21、IL-23、IFN-α、IFN-γ、TGF-β和TNF-α中的一种;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可以包括PD-1单抗、PD-L1单抗、PD-L2单抗、CTLA-4单抗、CD80单抗、CD28单抗、CD137单抗、CD137L单抗、OX40单抗、OX40L单抗、CD27单抗、CD70单抗、CD40单抗、CD40L单抗、LAG-3单抗和TIM-3单抗中的一种;肿瘤抗原包括肿瘤来源的特异性抗原,可以包括PSA、MUC1、MAGE-1、MAGE-2、MAGE-3、MAGE-12、BAGE、GAGE和LAGE中的一种;前药转化酶可以包括胞嘧啶脱氨酶;肿瘤抑制基因可以包括P53和/或PTEN;反义RNA或小RNA可以包括阻断或下调肿瘤过表达的原癌基因、代谢基因的RNA片段。
在本发明中,第三外源基因还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标记基因(例如,编码β-半乳糖苷酶、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或其它荧光蛋白的基因)。并且,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还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通常与转录序列相关的相关转录调控序列,例如,聚腺苷酸化位点、Kozak序列、WPRE和下游增强子元件。这些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类似的,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第四重组溶瘤病毒、第五重组溶瘤病毒等等。
在本发明中,编码ICP34.5的基因、编码ICP47的基因、编码ICP6的基因、编码TK的基因和编码UNG的基因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并且也能够通过登录相关的数据库查到,例如,可以通过登录GenBank数据库查询到相关的核苷酸序列,这些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对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稳定表达细胞因子的目的,所述单纯疱疹病毒优选为I型单纯疱疹病毒。本发明对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来源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通过常规的商购获得,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或临床自行分离获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肿瘤选自脑胶质瘤、黑色素瘤、肺癌、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胃癌、淋巴瘤、胰腺癌、膀胱癌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为黑色素瘤和肝细胞癌。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制备例1
本制备例用于制备重组溶瘤病毒(GM-CSF基因、IL-2基因)
按照申请号2004100064921,授权公告号CN1283803C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方法将野生型HSV-1病毒(其基因序列的GenBank号:NC_001806,下同)的ICP34.5基因和ICP47基因敲除,并在HSV-1病毒的敲除ICP34.5基因的位置分别插入:(1)编码鼠GM-CSF基因(5’端至3’端依次包括:CMV启动子、GM-CSF基因、BGH PolyA序列);(2)编码鼠IL-2基因(5’端至3’端依次包括:EF1启动子、IL-2基因、TK PolyA序列);(3)同时编码鼠GM-CSF和鼠IL-2双表达框的基因(5’端至3’端依次包括:CMV启动子、GM-CSF基因、BGH PolyA序列、EF1启动子、IL-2基因、TK PolyA序列)。得到含有编码鼠GM-CSF基因的重组溶瘤病毒A1-1,含有编码鼠IL-2基因的重组溶瘤病毒A1-2,含有编码鼠GM-CSF和鼠IL-2双表达框的基因的对比重组溶瘤病毒D1。
在北京三博远志公司测序鉴定GM-CSF和IL-2基因均正确插入到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中。构建成功的重组病毒载体在Vero宿主细胞上于37℃、5%CO2条件下增殖,收获后去除细胞碎片,经过高速离心纯化后得到的病毒悬液用于实验。
制备例2
本制备例用于制备重组溶瘤病毒(GM-CSF基因、PD-1单抗基因)
按照申请号2004100064921,授权公告号CN1283803C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方法将野生型HSV-1病毒(其基因序列的GenBank号:NC_001806,下同)的ICP34.5基因和ICP47基因敲除,并在HSV-1病毒的敲除ICP34.5基因的位置插入编码鼠PD-1单抗基因(5’端至3’端依次包括:CMV启动子、PD-1单抗基因、BGH PolyA序列),得到含有编码鼠PD-1单抗基因的重组溶瘤病毒B1-2。在B1-2的基础上,在敲除ICP47基因的位置插入编码鼠GM-CSF基因(5’端至3’端依次包括:EF1启动子、GM-CSF基因、TK PolyA序列),得到含有编码鼠GM-CSF和鼠PD-1单抗双表达框的基因的对比重组溶瘤病毒D2。
在北京三博远志公司测序鉴定GM-CSF和PD-1单抗基因均正确插入到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中。构建成功的重组病毒载体在Vero宿主细胞上于37℃、5%CO2条件下增殖,收获后去除细胞碎片,经过高速离心纯化后得到的病毒悬液用于实验。
测试例1
细胞实验
将HepG2细胞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到六孔板中,37℃、5%CO2下增殖培养,贴壁后按照下表1加入相应的相同量的重组溶瘤病毒(感染复数MOI=0.1),分别感染HepG2细胞和A549细胞,37℃、5%CO2培养48h后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GM-CSF和IL-2的浓度。结果见表1。
表1
HSV-mock为不插入外源基因且敲除ICP34.5基因、ICP47基因的溶瘤病毒
测试例2
细胞实验
将Vero细胞分别接种到六孔板中,37℃、5%CO2下增殖培养,贴壁后按照下表2加入相应的相同量的重组溶瘤病毒(感染复数MOI=0.1),分别感染Vero细胞,37℃、5%CO2培养48h后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GM-CSF和PD-1的浓度。结果见表2。
表2
HSV-mock为不插入外源基因且敲除ICP34.5基因、ICP47基因的溶瘤病毒
测试例3
动物实验
在C57BL/6小鼠皮下接种鼠源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构建动物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小鼠,设置9组,每组5只小鼠,按照表3的方式进行给药,病毒给药总pfu均为106pfu。采用给药14天后的相对肿瘤抑制率作为判断标准。
相对肿瘤抑制率TGI(%):TGI%=(1-T/C)×100%。T/C%为相对肿瘤增值率,即特定时间点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对肿瘤体积的百分比值。T和C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特定时间点的相对肿瘤体积(RTV)。RTV=治疗后动物瘤体积/对照组瘤体积。
表3
HSV-mock为不插入外源基因且敲除ICP34.5基因、ICP47基因的溶瘤病毒
测试例4
动物实验
在Balb/c小鼠皮下接种鼠源肝癌H22细胞株构建动物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小鼠,设置8组,每组5只小鼠,按照表4的方式进行给药,病毒给药总pfu均为106pfu。采用给药14天后的相对肿瘤抑制率作为判断标准。
相对肿瘤抑制率参照测试例3进行计算。
表4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细胞系中,携带单因子的病毒载体混合物比携带双因子的病毒载体的外源基因表达量均要高。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插入GMCSF、IL-2或PD-1单抗基因的HSV溶瘤病毒均能够增强肿瘤杀伤作用,而将两种外源基因混合后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表明溶瘤病毒、GMCSF和IL-2基因之间,以及溶瘤病毒、GMCSF和PD-1单抗基因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
第一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一外源基因;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第二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二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外源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的第一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二外源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含有第三重组溶瘤病毒,所述第三重组溶瘤病毒包括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三外源基因;所述第三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编码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的基因、肿瘤抗原、前药转化酶、肿瘤抑制基因、反义RNA或小RN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的第三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一外源基因;并且,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相同或不同,被选定为第三外源基因不同于被选定的第二外源基因;
优选的,所述细胞因子包括GM-CSF、G-CSF、M-CSF、IL-1、IL-2、IL-3、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5、IL-18、IL-21、IL-23、IFN-α、IFN-γ、TGF-β和TNF-α中的一种;具有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作用的单抗包括PD-1单抗、PD-L1单抗、PD-L2单抗、CTLA-4单抗、CD80单抗、CD28单抗、CD137单抗、CD137L单抗、OX40单抗、OX40L单抗、CD27单抗、CD70单抗、CD40单抗、CD40L单抗、LAG-3单抗和TIM-3单抗中的一种;肿瘤抗原包括肿瘤来源的特异性抗原,包括PSA、MUC1、MAGE-1、MAGE-2、MAGE-3、MAGE-12、BAGE、GAGE和LAGE中的一种;前药转化酶包括胞嘧啶脱氨酶;肿瘤抑制基因包括P53和/或PTEN;反义RNA或小RNA包括阻断或下调肿瘤过表达的原癌基因、代谢基因的RNA片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外源基因和第二外源基因还各自独立的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多聚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第二外源基因和第三外源基因还各自独立的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多聚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和/或
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各自独立地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和/或
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和/或
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以及可选择的缺失编码ICP6、TK和UNG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三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基因的位置中的一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和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各自独立地为缺失编码ICP34.5和ICP47的基因的单纯疱疹病毒;所述第一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一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所述第二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所述第三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为所述第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缺失编码ICP34.5基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GM-CSF的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PD-1单抗的基因;
优选的,以pfu计,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和第二重组溶瘤病毒混合比为1:0.5-5;优选为1: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瘤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GM-CSF的基因,所述第二外源基因为编码细胞因子IL-2的基因;
优选的,以pfu计,所述第一重组溶瘤病毒和第二重组溶瘤病毒混合比为1:0.25-4;优选为1:0.5-1.5。
9.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肿瘤选自脑胶质瘤、黑色素瘤、肺癌、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胃癌、淋巴瘤、胰腺癌和膀胱癌中的至少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1305.9A CN108635380A (zh) | 2018-04-13 | 2018-04-13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EP19784788.2A EP3778882A4 (en) | 2018-04-13 | 2019-03-21 | COMPOSITION OF RECOMBINANT ONCOLYTIC VIRUS AND ASSOCIATED USE |
US17/044,074 US20210138008A1 (en) | 2018-04-13 | 2019-03-21 | Recombinant oncolytic virus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
CN201910216843.8A CN109745343B (zh) | 2018-04-13 | 2019-03-21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PCT/CN2019/078999 WO2019196617A1 (zh) | 2018-04-13 | 2019-03-21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TW108112968A TWI704226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重組溶瘤病毒組合物及其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1305.9A CN108635380A (zh) | 2018-04-13 | 2018-04-13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5380A true CN108635380A (zh) | 2018-10-12 |
Family
ID=6374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31305.9A Pending CN108635380A (zh) | 2018-04-13 | 2018-04-13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201910216843.8A Active CN109745343B (zh) | 2018-04-13 | 2019-03-21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16843.8A Active CN109745343B (zh) | 2018-04-13 | 2019-03-21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38008A1 (zh) |
EP (1) | EP3778882A4 (zh) |
CN (2) | CN108635380A (zh) |
TW (1) | TWI704226B (zh) |
WO (1) | WO201919661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68263A (zh) * | 2019-03-29 | 2019-06-11 | 深圳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重组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WO2019196617A1 (zh) * | 2018-04-13 | 2019-10-17 | 北京唯源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3439123A (zh) * | 2019-03-05 | 2021-09-24 | 安进公司 | 溶瘤病毒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 |
CN113544263A (zh) * | 2021-06-03 | 2021-10-22 | 上海允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溶瘤病毒载体及其应用 |
CN115197949A (zh) * | 2021-04-13 | 2022-10-18 | 江苏康缘瑞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OX40L、其基因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4767A (zh) * | 2019-08-08 | 2019-12-13 | 董春升 | 一种减毒病毒载体系统及其在制备抗恶性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使用方法 |
CN110433286B (zh) * | 2019-08-16 | 2022-02-18 | 杭州纽安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溶瘤病毒与新生抗原联用的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583977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可受微小rna调控的分离的重组溶瘤痘病毒及其应用 |
CN111850041A (zh) * | 2020-07-30 | 2020-10-30 | 药鼎(北京)国际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肝癌的含il12双顺反子的病毒构建体及其用途和构建方法 |
CN114010666B (zh) * | 2021-10-22 | 2024-05-07 | 上海交通大学 | 溶瘤病毒、parp抑制剂及pd-1抗体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CN116802281A (zh) * | 2021-11-15 | 2023-09-22 | 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负载抗体的重组溶瘤病毒及病毒组合 |
CN116135972A (zh) * | 2021-11-16 | 2023-05-19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基于中国hsv临床分离株的溶瘤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WO2024054293A1 (en) * | 2022-09-08 | 2024-03-14 | Research Institute At 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 | Oncolytic virus combination to maximize oncolytic activity |
WO2024086609A2 (en) * | 2022-10-19 | 2024-04-25 | Kalivir Immunotherapeutics, Inc. | Nucleic acids encoding soluble pd-1 and il-12 and uses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9674B1 (en) * | 1997-08-12 | 2002-04-30 | Georgetown University | Use of herpes vectors for tumor therapy |
CN1283803C (zh) | 2004-02-09 | 2006-11-08 | 北京奥源和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减毒hsv-1基因治疗载体 |
CN103055325A (zh) * | 2011-10-20 | 2013-04-24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结直肠癌特异性的基因-病毒治疗药物 |
CN114984062A (zh) * | 2012-08-30 | 2022-09-02 | 安姆根有限公司 | 使用单纯疱疹病毒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的方法 |
US10765710B2 (en) * | 2014-07-16 | 2020-09-08 | Institut Gustave-Roussy | Combination of oncolytic virus with immune checkpoint modulators |
WO2017118866A1 (en) * | 2016-01-08 | 2017-07-13 | Replimune Limited | Engineered virus |
BR112019005700A2 (pt) * | 2016-09-27 | 2021-07-27 | Sator Therapeutics LLC | uso de vírus oncolíticos otimizados e composição |
CN108635380A (zh) * | 2018-04-13 | 2018-10-12 | 北京唯源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
2018
- 2018-04-13 CN CN201810331305.9A patent/CN108635380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3-21 EP EP19784788.2A patent/EP3778882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3-21 CN CN201910216843.8A patent/CN10974534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21 US US17/044,074 patent/US20210138008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3-21 WO PCT/CN2019/078999 patent/WO201919661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4-12 TW TW108112968A patent/TWI704226B/zh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96617A1 (zh) * | 2018-04-13 | 2019-10-17 | 北京唯源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3439123A (zh) * | 2019-03-05 | 2021-09-24 | 安进公司 | 溶瘤病毒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 |
CN109868263A (zh) * | 2019-03-29 | 2019-06-11 | 深圳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重组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CN115197949A (zh) * | 2021-04-13 | 2022-10-18 | 江苏康缘瑞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OX40L、其基因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13544263A (zh) * | 2021-06-03 | 2021-10-22 | 上海允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溶瘤病毒载体及其应用 |
CN113544263B (zh) * | 2021-06-03 | 2022-12-06 | 上海允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溶瘤病毒载体及其应用 |
US11987802B2 (en) | 2021-06-03 | 2024-05-21 | Shanghai Yunying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 Oncolytic virus vect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5542A (zh) | 2019-12-01 |
CN109745343B (zh) | 2021-04-09 |
CN109745343A (zh) | 2019-05-14 |
TWI704226B (zh) | 2020-09-11 |
EP3778882A1 (en) | 2021-02-17 |
WO2019196617A1 (zh) | 2019-10-17 |
US20210138008A1 (en) | 2021-05-13 |
EP3778882A4 (en) | 2021-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5380A (zh) | 重组溶瘤病毒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
AU2018230046B9 (en) | Recombinant Herpes simplex virus and use thereof | |
CN108841796A (zh) | 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576231B (zh) | 分离的重组溶瘤腺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
Wang et al. | Treating tumors with a vaccinia virus expressing IFNβ illustrat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oncolytic 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 |
CN110982794B (zh) | 一种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 | |
CN108261426B (zh) | 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9554353A (zh) | 分离的重组溶瘤痘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2083457A (zh) | 天花dna疫苗及其引起免疫应答的抗原 | |
CN101906418B (zh) | 用于将基因导入淋巴细胞或血细胞中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 |
CN101120086A (zh) | 用于肿瘤治疗的黄病毒复制子结构 | |
Hoang-Le et al. | A Kunjin replicon vector encoding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tra-tumoral gene therapy | |
US7063851B2 (en) | Herpes viruses for immune modulation | |
WO2022001080A1 (zh) | 一种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 |
Nemeckova et al. | Experimental therapy of HPV16 induced tumors with IL12 expressed by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in mice | |
Uche et al. | Utility of a recombinant HSV-1 vaccine vector for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s | |
Verardi et al. | IL-18 expression results in a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that is highly attenuated and immunogenic | |
CN106978397A (zh) | 一种人dc-cik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18356B (zh) | 一种表达i型干扰素的hsv-1溶瘤病毒 | |
Jinoch et al. | Immunization with live HPV-16-transformed mouse cells expressing the herpes simplex thymidine kinase and either GM-CSF or IL-2 | |
Chen et al. | Dual specific antitumor effects of Semliki Forest virus-based DNA vector carrying suicide Escherichia coli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gene via Salmonella | |
CN105586319B (zh) | 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 | |
Nechushtan et al. | Augmentation of anti-tumor responses of adoptively transferred CD8+ T cells in the lymphopenic setting by HSV amplicon transduction | |
Park et al. | Genetic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mmercial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Vaccines Used in Korea | |
AU2012227229B2 (en) | Promoter for introducing a gene into a lymphocyte or blood cel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