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4459B -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4459B CN108634459B CN201810433503.6A CN201810433503A CN108634459B CN 108634459 B CN108634459 B CN 108634459B CN 201810433503 A CN201810433503 A CN 201810433503A CN 108634459 B CN108634459 B CN 1086344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int
- line
- shoulder
- human body
- wai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991 scapul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857 wrist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09 clavi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640 perineum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99 axilla Anatomy 0.000 claims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705 lumbosacral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513 Flank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99 data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52 Re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15 mod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00—Patterns for cutting-out; Methods of drafting or marking-out such patterns, e.g. on the cloth
- A41H3/007—Methods of drafting or marking-out patterns using compu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8—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all processing steps from image acquisition to 3D model gene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16—Cloth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21—Shape mo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提取47个人体特征关键点的三维坐标;基于人体特征关键点,将NURBS曲面与所述三维人体模型的表面拟合,将复杂的人体表面变成可展的曲面,生成个体化的数字人台;对数字人台设置分割线,通过三维曲面展平技术将该数字人台的表面展平,生成具备三维人体特征的二维展平矢量图;根据服装原型的构成规则,生成个性化的服装原型;根据衣身平衡和领袖要素的构成规则,建立典型款式的生成规则。本发明实现三维人体到二维服装样板的数字化生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服装构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服装行业经过了从低效率、高成本的手工作坊式(Made-to-Measure)生产到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Mass Production)生产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式较以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相对稳定型市场,逐步转变为动态多变型市场,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如何快速和低成本地为用户定制适合其体型且满足其款式需求的服装产品,成为服装企业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服装样板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是基于一维人体数据的样板实现技术,此类技术有3种实现方法:1)以传统放码方式为基础的个性化样板修改法,2)以参数化设计为基础的自动打板法样板实现技术,3) 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样板设计法;二是三维人体或服装模型的二维展平技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个性化样板实现技术是基于一维人体数据的样板实现技术,我国现有的个性化样板实现技术的专利有以下11项:
申请号为CN01118928.2涉及了一种利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各种服装样板的衣型推板法,属于服装推板方法。以坐标等比射线放大原理,运用一般服装推板常识放缩出各种服装样板,它体现了所推放系列样板是以母板自身之型和数为标准,以规格系列为目的的服装样板放缩特征。
申请号为CN201620791172.X涉及了一种新原型推码模板,有前、后片配套使用,属服装样板推档放码和部位设计、展开领域。通过坐标原理,结合服装样板各部位的比例结构所设定。此推码法是事先在基本模板上植入了坐标部位定位,对应部位轨迹延伸、划线成形制板,无级推档。只需胸围的一个数据即可制作新模板。此新原型模板,是继承了诸多老原型的基因而渐以改善,且配设省量转移轴心法、角度演绎新用法、常用标尺、技术参数、模孔、辅助导向线,直观应用。
申请号为CN201010287345.1涉及了职业装系列、服装样板结构设计活性数据模型,此发明采用高端服装品牌板型结构为服装结构元素,按模型方式构造服装样板结构设计底层数据框架,号型规格以代码形式参与底层数据框架,使用数学逻辑串联所有相关部位、使整个模型具备活性变化特征,提取控制模型变化关键点、编辑到表格支持活性变化。
申请号为CN201220329015.9涉及运动服装动态基础样板,所述动态基础样板包括上衣动态基础样板和裤子动态基础样板。该 实用新型获得的动态服装样板能提高服装的运动功能性及舒适的运动自由度,满足各种运动和特殊工作状态下的人体姿态需求。
申请号为CN201210236197.X涉及了一种运动服装动态基础样板及基础样板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胶带法对人体体表进行取样,获取人体静态样板;2) 对被测者身体表面进行取样分区,即在被测者体表画标记线,测量人体在静态时各个分区的体表尺寸;3)模拟不同运动姿态,测量人体在动态时各个分区的体表尺寸;4)对测量得到的静态体表尺寸和动态时的体表尺寸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体表尺寸变化率;5)根据所述体表尺寸变化率,对人体静态样板进行区域调整,建立人体运动的动态样板。本发明获得的动态服装样板能提高服装的运动功能性及舒适的运动自由度,满足各种运动和特殊工作状态下的人体姿态需求。
申请号CN105069239A涉及一种个体化服装样板的实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分档模型;步骤S2,根据分档模型形成人体各部位的个性化曲线;以及步骤S3,组合各个体化曲线,形成个体化服装样板。能针对具体人体的个体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服装样板设计,既考虑人体的三维特征,又灵活结合服装样板调整,保证了样板曲线和人体体表形态的一致性。
申请号为CN200810122437.7涉及一种个性化裤装的智能设计与样板自动生成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人体特征点;(2)以人体特征点为测量点,采集人体参数数据;(3)将采集得到的人体参数值输入到计算机三维人体模型软件中,建立贴体裤装模型;(4)在上述模型上确定款式设计控制点,移动各款式设计控制点,得到所需裤装款式设计模型;(5)依据三维款式设计模型中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将三维数据转变成对应的二维数据,并自动生成个性化裤装平面样板。
申请号为CN200910046589.8涉及了一种智能裙装款式与纸样设计系统,该系统通过规则与实例推理技术来获取与描述裙装款式及纸样知识,建立综合专家经验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裙装设计规则库和实例库,实现了裙装款式图的快速设计、款式图数字化识别及相应样板的智能自动生成。
申请号为CN201611241171.9涉及了一种参数化打版的服装定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接收订单的量体数据;第二步:根据所述订单的量体数据调整预设制衣裁片的形状和尺寸;第三步:在第一步之前或之后,提取已被分解成第二步中所述预设制衣裁片的服装模型原型。
申请号为CN201210211793.2涉及了一种数字化服装样板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类型选择组件,以及与用户类型关联的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一样板管理模块,所述样板管理模块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服装样板的款式信息以及CAD图片进行存储;编码模块,用于将存储模块中的服装样板的款式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编码,每个所述编码作为对应各样板的唯一标识,并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中;检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装样板的编码或者款式信息检索出对应的服装样板;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检索模块检索出的服装样板的CAD软件,以实现所述CAD图片的打开和修改。能够有效、快速地对服装样板进行编码、存储、检索以及进行CAD调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申请号为CN201410015321.9涉及了一种服装功能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库平台、以及分别与数据库平台相连接的用户平台和后台操作平台,数据库平台包括纺织材料模块、服装设计及样板模块、3D人体模块以及用户资料模块。还提供一种服装功能设计计算机辅助方法,包括:A、设置初稿图样基本信息;B、设置3D人体模型标准与细节尺寸;C、设置与所述模型尺寸相应的服装尺寸;D、选择服装样板,设置纺织材料功能性信息;E、缝制服装并显示工艺文档,显示所设计服装在人体模型上的3D实际效果。该发明具备与3D人体模型相结合的服装3D可视化功能,为设计人员提供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指导。
从以上专利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数字化服装样板的自动生成技术正在向更实用、更准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基于一维人体数据的样板实现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
1)以传统放码方式为基础的个性化样板实现技术的放码点编号规则的构建耗时长、缺少参考的规范或标准以及移动量的设定对制版人员的经验要求高。
2)以参数化设计为基础的服装自动打版技术中只是建立了一维人体参数和三维款式模型之间的关系,很难准确表达人体的三维特点。
3)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专家制版系统,需要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对样板的生成并未详说。并且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专家制版系统的工作量较大,对时间的反应速度过于迟缓,很难满足当下流行趋势变化快引起的消费需求。
三维服装构成技术揭示了服装样板的三维特征,可以构建个性化服装样板,为个性化服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对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的发展和服装产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相关专利有以下3项:
申请号为CN201210293018.6涉及了一种基于个性化三维虚拟人台的服装衣身原型样板生成方法,首先将人体躯干的三维数据进行切面曲线拟合,重新采样,对称化处、凸包计算、内凹区域点的平移和曲面拟合等处理,得到对称的、类似穿着紧身服效果的服装虚拟人台;然后在半身的三维人台上定义特征点和线,并进一步细分各区域曲面;最后基于特征线约束,将三维曲面进行二维展平,生成个性化的服装原型样板。
申请号为CN201610085945.7涉及了一种服装样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服装样板的制作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构建3D服装模型;第二步:在所述3D服装模型的表面勾勒出服装结构线;第三步:根据所述服装结构线将所述3D服装模型分解生成相应的3D服装曲面样片;第四步:展开所述3D服装曲面样片从而生成 2D平面服装版样。
申请号为CN200810122437.7涉及了一种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与样板自动生成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个性化裤装的智能设计与样板自动生成的方法,属于服装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先确定人体特征点,以此为测量点,采集人体参数数据,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三维人体模型软件中,建立贴体裤装模型;确定款式设计控制点,移动各款式设计控制点,得到所需裤装款式设计模型;再依据三维款式设计模型中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将三维数据转变成对应的二维数据,并自动生成个性化裤装平面样板。
以上三维服装构成技术通过构建虚拟的三维人体或服装,展平生成二维服装样板,保持了传统的服装结构特征,这些在三维服装设计中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对快速生成个性化款式样板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实现三维人体到二维服装样板的数字化生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提取47个人体特征关键点的三维坐标;
(2)基于人体特征关键点,将NURBS曲面与所述三维人体模型的表面拟合,将复杂的人体表面变成可展的曲面,生成个体化的数字人台;对数字人台设置分割线,通过三维曲面展平技术将该数字人台的表面展平,生成具备三维人体特征的二维展平矢量图;
(3)根据服装原型的构成规则,对展平的二维矢量图进行基准线的处理、松量的确定、省道的设置,然后生成个性化的服装原型,建立从“3D人体到3D人台再到2D原型纸样”的个性化服装原型生成规则;
(4)根据衣身平衡和领袖要素的构成规则,对个性化服装原型进行维度松量、长度松量、袖笼松量、领口松量的设置,省道转移的处理,以及领子和袖子的展开,建立典型款式的生成规则。
所述步骤(1)中47个人体特征关键点包括头顶点、喉结点、颈椎点、左颈点、右颈点、左肩中央点、右肩中央点、左肩点、右肩点、锁骨中心点、左前方手臂肩点与前腋点连线中点、右前方手臂肩点与前腋点连线中点、左后方手臂肩点与后腋点连线中点、右后方手臂肩点与后腋点连线中点、左腋点、右腋点、中央前方胸围点、中央后方胸围点、左 BP点、右BP点、中央前方下方胸围点、中央前腰点、中央后腰点、左侧腰身点、右侧腰身点、肚脐点、腹部突出点、臀部突出点、左侧缝线与臀围线交点、右侧缝线与臀围线交点、会阴点、左大腿中央点、右大腿中央点、左膝内侧点、右膝内侧点、左膝中央点、右膝中央点、左膝关节外侧点、右膝关节外侧点、左下腿中央点、右下腿中央点、左外踝点、右外踝点、左肘外侧点、右肘外侧点、左腕关节外点和右腕关节外点。
所述步骤(2)中分割线位置具体如下,纬向上有6条,分别为:颈围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和大腿中央线;经向上有7条,分别是:前中心线、经过BP点的分割线、经过胸宽点胯骨突出点的分割线、体侧线、经过背宽点的分割线、经过肩胛骨突出点的分割线和后中心线。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31)调整展平后所得图形的基础线,具体为:腰线以上部分图形保持胸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腰线以下部分图形保持臀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其中,背宽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a点,背宽线与后公主线的交点为b点,后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c点与c’点,前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q点与q’点,肩胛骨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g点与g’点,后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i点与i’点,前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u点与u’点,胸围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d点,胸围线与后公主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e点与j点,胸围线与后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n点与n’点,胸围线与前后侧缝线的交点分别为k’点与k点,胸围线与前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t点与s点,胸围线与前公主线的交点为x点;
(32)分配松量: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使后中片和后偏片之间横向距离为0.1cm,并修正弧gc’的长度等于弧bc的长度,使点k落在胸围线上,ii’距离为0.1cm;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前偏片v点曲线连接省开口线,该曲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为BP点,修正弧BPq’的长度等于弧xq的长度,前偏片与前中片横向距离为0.1cm,点k’和点t都在胸围线的同时使uu’的距离为0.1cm;对于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保持臀围线水平,各片之间横向距离都为0.1cm;
(33)修正省道: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修正省道使得肩省的省尖点落在肩胛骨处,移动两个腰省的省尖点,使省道成竖直状态,修正袖笼底点的高度,再向外移0.1cm;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将在BP点处两个省道的省尖点分别调整至不在BP点上,修正过于倾斜的省道xw,使其倾向竖直;对于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连接两条省道,修正倾斜度较大的省道。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
(41)展开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各部位松量大小由服装款式以及布料厚度决定,其中,过前腰省的省尖点做胸围线的垂线交于点、前领圈线的中点为点、肩线的中点为点、从前肩点沿着袖窿弧线量取4~5cm交于点、点是点与前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前肩线的平行线交于领圈线点、点与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肩胛骨点的背宽线与后袖窿弧线的交点、点是点与后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后肩线的平行线交后领弧线于点、后肩线的中点是点、后肩胛骨点是点;对于前片,将省尖点挪至BP点, 部分以BP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领口松量;以为基点,旋转部分,开口位置在处,展开肩部松量;部分以为基点,顺时针旋转,展开袖笼松量;部分以为基点,转移处放出肩部松量;再将左右分别旋转展开放出肩部松量;两处的展开量分别与后片的和相对应;对于后片:以为基点,逆时针展开领口松量;部分以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展开次数对应前片处的两次,展开的袖笼松量一般大于前片处;对应前片展开量; 部分左下侧向上展开肩部松量与相同;
(42)根据服装款式调整腰省的分布,最终制成典型服装衣身部分样板。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以三维人体数据为基础,通过提取人体特征点进行个性化数字人台的拟合,为三维人体模型的二维展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数字人台的表面展平,生成具备三维人体特征的二维展平矢量图,揭示服装样板的三维特征,构建个性化原型样板,对三维人体的尺寸信息考虑更为全面,为个性化服装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个性化数字人台示意图;
图2为数字人台的展平分割线位置图;
图3为展平矢量图;
图4为调整前、后中心线示意图;
图5为腰线以上部分前、后片松量的分配示意图;
图6为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松量的分配示意图;
图7为后片省道分布示意图;
图8为前片省道分布示意图;
图9为原型后片下半部的省道分布示意图;
图10为原型前片下半部的省道分布示意图;
图11为前片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12为后片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13为衬衫款式图;
图14为前片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15为后片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16为衣身的围度松量与腰省分布示意图;
图17为衣身胸省和肩省的转移示意图;
图18为四开身西装款式图;
图19为四开身西装前片领口松量、肩部松量和袖笼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20为四开身西装领口松量、肩部松量和袖笼松量的展开示意图;
图21为四开身西装衣身的围度松量和腰省分布示意图;
图22为三开身西装款式图;
图23为三开身西装维度松量示意图;
图24为三开身西装腰省分布示意图;
图25为三开身西装衣身的省道和分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三维人体扫描后得到三维人体测量数据,提取人体的47个特征点(见表1),拟合成个性化数字人台(见图1)。
表1人体特征点定义
第二步:对数字人台设置合理的分割线(见图2)。制定分割线位置具体如下,纬向上有6条,分别为:颈围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和大腿中央线(经过特征点中大腿中央点的水平线)。经向上有7条,分别是:前中心线、经过BP点的分割线、经过胸宽点胯骨突出点的分割线、体侧线、经过背宽点的分割线、经过肩胛骨突出点的分割线和后中心线。前身分为六部分,上下各3部分,后身与前身一样。如图所示,前身上部分从前中心至侧面依次为第1、2、3块,后身上部分从后中心至侧面依次为第4、5、6块;前身下部分从前中心至侧面依次为第7、8、9块;后身下部分从后中心至侧面依次为第10、 11、12块。
第三步:将数字人台展平,获得带有三维人体特征的二维矢量图,如图3所示(仅使用臀围线以上的矢量图形)。构建个体服装原型。
①调整展平后所得图形的基础线。腰线以上部分图形保持胸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腰线以下部分图形保持臀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如图4所示。背宽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a点,背宽线与后公主线的交点为b点,后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c点与c’点,前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q点与q’点,肩胛骨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g点与g’点,后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i点与i’点,前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u点与u’点,胸围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d点,胸围线与后公主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e点与j点,胸围线与后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n点与n’点,胸围线与前后侧缝线的交点分别为k’点与k点,胸围线与前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t 点与s点,胸围线与前公主线的交点为x点。
②分配松量。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使后中片和后偏片之间横向距离为0.1cm,修正弧 gc’的长度等于弧bc的长度,使k点落在胸围线上,ii’距离为0.1cm。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前偏片v点曲线连接省开口线,该曲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为BP点,修正弧BPq’的长度等于弧xq的长度,前偏片与前中片横向距离为0.1cm,点k’和点t都在胸围线的同时使uu’的距离为0.1cm,如图5所示。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均为:保持臀围线水平,各片之间横向距离都为0.1cm,如图6所示。
③修正省道。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修正省道使得肩省的省尖点落在肩胛骨处,移动两个腰省的省尖点,使省道成竖直状态,修正袖笼底点的高度,再向外移0.1cm,如图7所示。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将在BP点处两个省道的省尖点分别调整至不在BP点上,修正过于倾斜的省道xw,使其倾向竖直,如图8所示。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连接两条省道,修正倾斜度较大的省道,如图9、10所示。
第四步:生成典型服装衣身样板。
①展开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各部位松量大小由服装款式以及布料厚度决定。其中,其中,过前腰省的省尖点做胸围线的垂线交于点、前领圈线的中点为点、肩线的中点为点、从前肩点沿着袖窿弧线量取4~5cm交于点、点是点与前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前肩线的平行线交于领圈线点、点与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肩胛骨点的背宽线与后袖窿弧线的交点、点是点与后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后肩线的平行线交后领弧线于点、后肩线的中点是点、后肩胛骨点是点。
前片:如图11所示,将省尖点挪至BP点,部分以BP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领口松量。以为基点,旋转部分,开口位置在处,展开肩部松量。部分(包括肩线)以为基点,顺时针旋转,展开袖笼松量。 部分(包含肩线)以为基点,转移处放出肩部松量。再将(包含肩线) 左右分别旋转展开放出肩部松量。两处的展开量分别与后片的和相对应。后片:如图12所示,以为基点,逆时针展开领口松量。部分以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展开次数对应前片处的两次,展开的袖笼松量一般大于前片处。对应前片展开量。部分左下侧向上展开肩部松量与相同。
②根据服装款式调整腰省的分布,最终制成典型服装衣身部分样板。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基本款女衬衫,衣身较宽松,前衣身领子形状属于翻立领,袖子采用一片袖式的结构。衬衫的制图基于紧身原型,进行围度松量、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等衣身平衡的调整,辅以省道变化,根据不同的款式设计加入适合的松量和省道调整,达到服装款式的要求。
1.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的展开
前片:如图14所示,将省尖点挪到BP点,部分以BP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0-0.3cm的领口松量。再以为基点,旋转部分,开口位置在处,展开为量0.1cm的肩部松量。部分(包括肩线部分)以为基点,顺时针旋转,展开量为0-0.6cm的袖笼松量。再(包含肩线部分)以为基点,转移处,展开量为0.1cm。再将(包含肩线部分)左右分别旋转展开0.2cm、0.1cm(肩部松量)。两处的展开量分别与后片的和相对应。
后片:以为基点,逆时针展开大约0.1cm左右(领口松量),如图15所示,部分以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展开次数对应前片处的两次,展开量(袖笼松量)大小一般大于前片处。对应前片展开量。部分左下侧向上展开量与的相同(肩部松量)。
2.衣身的围度松量和腰省分布
后衣身:如图17所示,横开领开大与前片相等的距离,处两省道线没有重合,可转至袖笼育克处。省道上省尖点在原型省尖点和BL之间,下省尖点在原型两边省尖点的竖直高度之间。与前衣片相对称。肩胛骨后凸线延长至袖山弧线上,做为育克的分割线。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为四开身西装(款式二)的正反面款式图,领子采用翻驳领的设计,袖子为弯身两片袖。
1.领口松量、肩部松量和袖笼松量的展开
前片:如图19所示,首先修正肩省,将处省尖点BP’移动到BP点,修正省道线。处将胸围线以上的部分向上平移(布料厚度的影响),处做前中心线的平行线(布料厚度的影响),领围处放出0-1cm的转移量(领口松量)。然后将和胸围线之间的部分转移到侧缝线与BL线的交点重合。
后片:首先的省尖点向右平移到袖笼弧线上,然后在处做向外的距离后中心线 0-0.1cm的平行线(面料厚度的影响),为肩胛骨突出点,为袖笼弧线上延肩点以下 4-5cm,与到肩点有相同的距离。如图19所示,两线之上的部分向上平移0-0.1cm(面料厚度的影响)。
如图20所示,以为基点转移,转移情况如图所示,与前片相同位置的转移量比为3:2。处,靠近领围线的部分以为基点向上转移0-0.1cm(肩部松量),靠近袖笼线的部分左侧向上0-0.1cm(肩部松量),右侧处向上0-0.2cm(袖笼松量)。
2.衣身的围度松量与腰省分布
实施例3:
如图22所示为三开身西装(款式三)的正反面款式图,领子采用戗驳领的设计,袖子为弯身两片袖。
1.如图23为已经完成领口松量、肩部松量和袖笼松量的展开图。
2.衣身的围度松量和腰省分布
将左右腋点各向外延伸维度松量,然后将两点重合在一起,向下做垂线,即侧缝线,再根据衣长和腰长作图。如图24所示,其中腰长的确定是后片腰围线到臀围线之间的原型,其中央后腰点与腰围线以上后片的中央后腰点重合,该点到臀围线的垂直距离即为腰长。前后片横开领各开大,袖笼深线下落。衣身BL高于原型的腰围线,这样的服装效果会拉长女性下半身比例,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
3.省道与分割线的分布
前衣片省道的大小设置为1-2cm,上省尖点离开BP,省道的下省尖点的位置,在原型两边省道的垂直高度之间,省道的形状是瘦立省。分割线在腰围线处的省道大小为原型在其右侧的省道大小。
Claims (2)
1.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提取47个人体特征关键点的三维坐标,其中,47个人体特征关键点包括头顶点、喉结点、颈椎点、左颈点、右颈点、左肩中央点、右肩中央点、左肩点、右肩点、锁骨中心点、左前方手臂肩点与前腋点连线中点、右前方手臂肩点与前腋点连线中点、左后方手臂肩点与后腋点连线中点、右后方手臂肩点与后腋点连线中点、左腋点、右腋点、中央前方胸围点、中央后方胸围点、左BP点、右BP点、中央前方下方胸围点、中央前腰点、中央后腰点、左侧腰身点、右侧腰身点、肚脐点、腹部突出点、臀部突出点、左侧缝线与臀围线交点、右侧缝线与臀围线交点、会阴点、左大腿中央点、右大腿中央点、左膝内侧点、右膝内侧点、左膝中央点、右膝中央点、左膝关节外侧点、右膝关节外侧点、左下腿中央点、右下腿中央点、左外踝点、右外踝点、左肘外侧点、右肘外侧点、左腕关节外点和右腕关节外点;
(2)基于人体特征关键点,将NURBS曲面与所述三维人体模型的表面拟合,将复杂的人体表面变成可展的曲面,生成个体化的数字人台;对数字人台设置分割线,通过三维曲面展平技术将该数字人台的表面展平,生成具备三维人体特征的二维展平矢量图,其中,分割线位置具体如下,纬向上有6条,分别为:颈围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和大腿中央线;经向上有7条,分别是:前中心线、经过BP点的分割线、经过胸宽点胯骨突出点的分割线、体侧线、经过背宽点的分割线、经过肩胛骨突出点的分割线和后中心线;
(3)根据服装原型的构成规则,对展平的二维矢量图进行基准线的处理、松量的确定、省道的设置,然后生成个性化的服装原型,建立从“3D人体到3D人台再到2D原型纸样”的个性化服装原型生成规则;具体为:
(31)调整展平后所得图形的基础线,具体为:腰线以上部分图形保持胸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腰线以下部分图形保持臀围线水平,将前、后中心线修正为竖直线,其中,背宽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a点,背宽线与后公主线的交点为b点,后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c点与c’点,前肩中央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q点与q’点,肩胛骨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g点与g’点,后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i点与i’点,前腋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u点与u’点,胸围线与后中线的交点为d点,胸围线与后公主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e点与j点,胸围线与后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n点与n’点,胸围线与前后侧缝线的交点分别为k’点与k点,胸围线与前腋下线交点的平面展开点分别为t点与s点,胸围线与前公主线的交点为x点;
(32)分配松量: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使后中片和后偏片之间横向距离为0.1cm,并修正弧gc’的长度等于弧bc的长度,使点k落在胸围线上,ii’距离为0.1cm;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前偏片v点曲线连接省开口线,该曲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为BP点,修正弧BPq’的长度等于弧xq的长度,前偏片与前中片横向距离为0.1cm,点k’和点t都在胸围线的同时使uu’的距离为0.1cm;对于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保持臀围线水平,各片之间横向距离都为0.1cm;
(33)修正省道: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后片,修正省道使得肩省的省尖点落在肩胛骨处,移动两个腰省的省尖点,使省道成竖直状态,修正袖笼底点的高度,再向外移0.1cm;对于腰线以上部分前片,将在BP点处两个省道的省尖点分别调整至不在BP点上,修正过于倾斜的省道xw,使其倾向竖直;对于腰线以下部分前、后片,连接两条省道,修正两条省道中倾斜度较大的一条省道;
(4)根据衣身平衡和领袖要素的构成规则,对个性化服装原型进行维度松量、长度松量、袖笼松量、领口松量的设置,省道转移的处理,以及领子和袖子的展开,建立典型款式的生成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
(41)展开袖笼松量、肩部松量、领口松量,各部位松量大小由服装款式以及布料厚度决定,其中,过前腰省的省尖点做胸围线的垂线交于点、前领圈线的中点为点、肩线的中点为点、从前肩点沿着袖窿弧线量取4~5cm交于点、点是点与前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前肩线的平行线交于领圈线点、点与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点的平行线与前肩省线的交点、点是过肩胛骨点的背宽线与后袖窿弧线的交点、点是点与后肩点的中点、过点做后肩线的平行线交后领弧线于点、后肩线的中点是点、后肩胛骨点是点;对于前片,将省尖点挪至BP点,部分以BP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领口松量;以为基点,旋转部分,开口位置在处,展开肩部松量;部分以为基点,顺时针旋转,展开袖笼松量;部分以为基点,转移处放出肩部松量;再将左右分别旋转展开放出肩部松量;两处的展开量分别与后片的和相对应;对于后片:以为基点,逆时针展开领口松量; 部分以为基点逆时针旋转,在处展开,展开次数对应前片处的两次,展开的袖笼松量大于前片处;对应前片展开量;部分左下侧向上展开肩部松量与相同;
(42)根据服装款式调整腰省的分布,最终制成典型服装衣身部分样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33503.6A CN108634459B (zh) | 2018-05-08 | 2018-05-08 |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33503.6A CN108634459B (zh) | 2018-05-08 | 2018-05-08 |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4459A CN108634459A (zh) | 2018-10-12 |
CN108634459B true CN108634459B (zh) | 2020-04-17 |
Family
ID=6374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335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34459B (zh) | 2018-05-08 | 2018-05-08 |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3445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26629A1 (en) * | 2021-04-30 | 2022-11-03 | Tri-D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ng 3d to 2d custom fit pattern making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88176B (zh) * | 2018-11-02 | 2020-09-18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量体裁衣方法 |
US11308707B2 (en) * | 2019-08-19 | 2022-04-19 | Clo Virtual Fashion Inc. | Automated grading of clothing patterns of garment |
KR102274508B1 (ko) * | 2020-02-26 | 2021-07-08 | (주)클로버추얼패션 | 의상의 패턴 조각에 다트를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11460630A (zh) * | 2020-03-18 | 2020-07-28 | 温州大学 | 一种基于肩颈部三维建模的男衬衫领设计方法 |
CN112257130A (zh) * | 2020-09-28 | 2021-01-22 | 深圳市衣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袖子容量调整、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5082541B (zh) * | 2021-03-10 | 2024-09-1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估计着装状态下人体胸腰部尺寸的方法 |
CN113536410B (zh) * | 2021-08-13 | 2023-11-21 | 成都红领袖三维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立裁服装纸样智能模拟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61801B1 (fr) * | 1984-03-21 | 1987-01-09 | Paly Rene | Procede de gradation et decoupe automatique d'articles, notamment de pieces de vetements |
CN100353879C (zh) * | 2005-12-31 | 2007-12-12 | 宁波宜科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技术建立组合胸衬板型的方法 |
CN102880741B (zh) * | 2012-08-16 | 2015-04-22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个性化三维虚拟人台的服装衣身原型样板生成方法 |
CN106690617A (zh) * | 2015-11-17 | 2017-05-24 | 北京三件客科技有限公司 | 3d模型量体系统及衬衫个性化定制3d模型量体系统 |
CN106418852A (zh) * | 2016-12-16 | 2017-02-22 | 江南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服装人台定制装置及方法 |
-
2018
- 2018-05-08 CN CN201810433503.6A patent/CN1086344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26629A1 (en) * | 2021-04-30 | 2022-11-03 | Tri-D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ng 3d to 2d custom fit pattern mak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4459A (zh) | 2018-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4459B (zh) | 一种基于3d人体测量数据的女上装衣身样板生成方法 | |
Lu et al. | A new design concept: 3D to 2D textile pattern design for garments | |
CN102708231B (zh) | 一种基于人体特征的三维服装放码方法 | |
Wang et al. | Interactive 3D garment design with constrained contour curves and style curves | |
Huang et al. | Block pattern generation: From parameterizing human bodies to fit feature-aligned and flattenable 3D garments | |
US8116896B2 (en) | Method for creating panels for a garment | |
Beazley et al. | Computer-aided pattern desig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 |
Yunchu et al. | Prototype garment pattern flattening based on individual 3D virtual dummy | |
US2014036003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afting Garment Patterns | |
CN101017575B (zh) | 基于人体部件模板和体形轮廓的三维虚拟人体自动生成方法 | |
CN106659259A (zh) | 用于虚拟选择衣服的方法 | |
CN104036532A (zh) | 基于三维到二维服装图案无缝映射的服装制作方法 | |
CN110264310A (zh) | 一种基于人体大数据的服装制版方法 | |
CN107944110A (zh) | 一种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系统 | |
CN101912169B (zh) | 带有放松量的服装立体裁剪用工业人台的建立方法 | |
JP2004501432A (ja) | 3次元デジタルによる衣服設計方法 | |
Bao et al. | 3D interactive garment parametric pattern-making and linkage editing based on constrained contour lines | |
Jeong et al. | 3D pattern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ight-fitting garments for comfortable pressure sensation | |
CN108629071B (zh) | 切展纸样转化为下数工艺软件中所需的产品幅片的转化方法及毛衫针织设备 | |
Liu et al. | A mixed human body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3D body scanning for clothing industry | |
Wang et al. | Customer participating 3D garment design for mass personalization | |
CN108523286B (zh) | 一种衣袖角度控制、精准配袖方法 | |
Scott | The role of 3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anthropometric data for improved garment fit and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 |
CN106021633A (zh) | 基于三维虚拟人体的个性化服装交互设计及样板生成方法 | |
NAKAYAMA et al. | 3D Distance Field-Based Apparel Mode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