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184B - 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02184B CN108602184B CN201780008380.5A CN201780008380A CN108602184B CN 108602184 B CN108602184 B CN 108602184B CN 201780008380 A CN201780008380 A CN 201780008380A CN 108602184 B CN108602184 B CN 1086021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motor
- air
- power tool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97 Babbitt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61 abrasive gra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2 polymer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8—Cool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本发明使由风扇所产生的风的一部分从风扇引导件的孔再次流向吸入侧来增大风扇的负荷,而抑制无负荷旋转时的马达的转数上升。在具有对由风扇所生成的冷却风进行整流的风扇引导件的动力工具中,设置用以使从吸气孔吸入至风扇中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从朝向形成在轴承引导件侧的排气口的流动中分支的分支通道,冷却风的一部分朝吸入侧流动,由此在壳体内进行环流。设置在风扇引导件上的分支通道以实际的作业时(中速旋转区域)的风道阻力不增加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在与圆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通过此构成来增加无负荷旋转时(高速旋转区域)的风扇的流路阻力,可抑制马达的转数上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冷却用的风扇的动力工具,特别是通过改良安装在驱动部件的旋转轴上的风扇的风扇引导件(fan guide)来抑制马达等驱动源的过度旋转者。
背景技术
作为便携型的动力工具的例子,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般已知有盘式研磨机(diskgrinder)。盘式研磨机具有收容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的圆筒形的马达壳体。在马达壳体的前方设置包含将取决于马达的旋转轴的动力传送方向转换约90度的两组伞齿轮所构成的动力传送机构。动力传送机构收容在齿轮箱中,在从齿轮箱朝下方突出的主轴(spindle)上安装磨石。在马达的旋转轴的前端侧设置冷却用的风扇,在壳体上设置导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与排出内部的空气的排气口。通过风扇的旋转而使冷却风从吸气口流动至排气口,对发热的马达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73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要求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因此动力工具的马达的输出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求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伴随此变化,申请人已实现各种动力工具。在单纯提升马达的输出的情况下,可考虑提高作业时的马达的转数,但在此情况下,未将作业机器按压在对象上的无负荷时的转数变高,对应于风扇的排气量等的噪音变大。在先前的动力工具中,通过使用昂贵的控制器以限制无负荷时的转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实施了噪音对策,但仅控制器的设置或马达的转数的检测元件的设置等部分便导致制品成本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背景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的构成来控制无负荷时的马达的转数的动力工具。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由风扇所生成的空气流抑制马达的无负荷时的转数的上升的动力工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若对本申请案中所揭示的发明中的代表性的发明的特征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具有通过马达而旋转的风扇、收容马达与风扇的壳体、及对由风扇所生成的冷却风进行整流的风扇引导件,在壳体上设置导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与排出内部的空气的排气口,通过风扇的旋转而从吸气口朝排气口形成冷却风的风道的动力工具中,设置使由风扇所抽吸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分支并朝抽吸侧排出的分支通道,冷却风的一部分因分支通道而未被从排气口排气,而在壳体中进行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通过分支通道,使由风扇引导件引导并朝向排气口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回到进入风扇引导件前的风道中。此冷却风的分支使用风扇引导件来进行,因此本发明仅通过使用经改良的风扇引导件便可容易地实现。风扇引导件是在排气侧具有开口的大致杯状或吸入侧经缩小的大致筒状的形状,成为排气口侧的开口部分由具有排气孔的盖构件覆盖。在风扇引导件中形成用以使流入风扇中的空气穿过的吸气孔、及形成分支通道的贯穿孔。此时,贯穿孔的合计开口面积优选以小于形成在盖构件中的排气孔的合计开口面积的方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在马达的旋转轴的前端设置针对动力机器的动力传送机构,风扇在旋转轴上固定在定子与动力传送机构之间,风扇引导件设置在风扇与定子之间。风扇引导件具有与轴方向大致正交的马达侧壁面,吸气孔设置在马达侧壁面的中央附近。风扇引导件的贯穿孔设置在比马达侧壁面的吸气孔更外周侧。盖构件是设置在风扇与动力传送机构侧之间者,具有与轴方向正交的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风扇引导件是以一面从马达侧壁面的外缘部分朝盖构件延长来覆盖离心风扇的外周侧一面配置的方式一体成形,贯穿孔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在马达侧壁面的外周侧的多个部位上。贯穿孔的形状是以一面朝马达的轴旋转方向引导冷却风,一面使冷却风流出至进入风扇引导件前的风道中的方式,即以朝旋转方向将风引导至马达的轴方向的定子侧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此处,从贯穿孔中流出的风量优选设为未满从排气孔中流出的风量的2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一种通过仅改良风扇引导件的形状的简单的构成而可抑制排气量的动力工具。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及其他目的以及新的特征将根据以下的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式研磨机1的整体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2是从图1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bearing holder)40的组装体的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背面图。
图4是图2的风扇引导件30单体的前面图。
图5是图2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前面图。
图6是图2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侧面图。
图7是从图2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另一侧面观察的侧面图。
图8是图3的A-A部的剖面图。
图9是图3的B-B部的剖面图。
图10是用以说明图1的马达特性的图。
图11是用以说明图1的马达6的转数与扭矩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圆锯101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盘式研磨机
2:马达壳体
2a:开口
2b:段差部
3:齿轮箱
3b:排气口
4:尾盖
5:磨石
6:马达
7:转子
8:定子
9:电刷保持部
10:旋转轴
11:主轴
12:轴承金属
13:主轴盖
14:轴承
15:砂轮垫圈
16:砂轮螺母
17:砂轮护罩
18、19:轴承
21、22:伞齿轮
24:吸气口
25:风扇
26a~26h:冷却风的流动(箭头)
27:旋转方向
28:开关
29:电源线
30:风扇引导件
31:后壁面
31a:吸气孔
32:外壁面
32a:开口部
33a、33b:凹陷
34a、34b:定子压板
35a~35d:分支通道
36a~36d:背面斜面
37a~37d:斜面
40:轴承保持架
40a:贯穿孔
41:圆筒部
41a:段差部分
41b:平面部
42a~42d:排气孔
43a~43d:凹陷
81:主轴的转数
83:扭矩
85:输出
87:作业效率
91:转数-输出扭矩曲线(先前)
92:转数-输出扭矩曲线(本实施例)
101:电动圆锯
102:马达壳体
103:齿轮盖
104:把手
105:锯刃
106:马达
109:底座
110:旋转轴
110a:小齿轮
111:主轴
117:安全盖
122:正齿轮
125:风扇
126a~126f:冷却风的流动(箭头)
126g:虚线箭头
127:吸气孔
130:风扇引导件
131:后壁面
135a、135c:分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再者,在以下的图中,作为动力工具的例子,使用盘式研磨机1进行说明,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作为图中所示的方向来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式研磨机1的整体构成的剖面图。盘式研磨机1的壳体包含如下三个主要部分:在内部收容马达6的圆筒形的马达壳体2、安装在马达壳体2的后方的尾盖(tail cover)4、以及安装在马达壳体2的前方的齿轮箱3。齿轮箱3是收容从马达6至主轴11的动力传送机构的金属制的箱,其收容将取决于马达6的旋转轴10的动力传送方向转换约90度的两组伞齿轮21、22,并对主轴11进行轴支。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6使用以交流电进行动作的通用马达(universal motor)。马达6在转子7的外周侧具有定子8。在马达6的后方侧设置电刷保持部9。马达壳体2通过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树脂的一体成形而制造成圆筒形或长筒状,定子8以不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方式通过马达壳体2来固定。另外,在马达壳体2的后方侧形成内径被设定得小的段差部2b,马达6从马达壳体2的前方的开口2a朝后方侧插入。马达6在前方侧由风扇引导件30来抑制轴方向的移动。再者,马达6的种类或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的种类或形状,也可以使用直流马达、或无刷直流(Direct Current,DC)马达等其他方式的马达。
马达6的旋转轴10通过固定在齿轮箱3上的轴承18、及配置在电刷保持部9的后方侧的轴承19而可旋转地得到保持。在马达6的旋转轴10的前方侧设置冷却用的风扇25。风扇25例如为合成树脂制一体成形的离心风扇,以与旋转轴10同步地进行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旋转轴10上。通过马达6的旋转而使风扇25旋转,由此如箭头26a般从设置在尾盖4的后方部的吸气口24导入外部空气,而产生如箭头26b、箭头26c般在尾盖4内穿过,并如箭头26d般穿过马达6部分的空气流。穿过马达6的空气流如箭头26e般从形成在风扇引导件30的中央部分的吸气孔31a流入风扇室内,并朝径向外侧流动,穿过形成在轴承保持架40中的排气孔42d后,如箭头26f般进入齿轮箱3的内部的空间中,然后如箭头26g般从形成在齿轮箱3中的排气口3b朝前方侧排出。另一方面,流入风扇室内的空气从下侧的箭头26e穿过形成在轴承保持架40的下侧的排气孔42b后,如箭头26h般流动并排出至外部。
尾盖4由右侧尾盖与左侧尾盖来分割构成,通过未图示的螺钉而将尾盖4的右侧及左侧固定在马达壳体2上。在尾盖4的外部连接用以对马达6供给电力的电源线29。在尾盖4的内部收容马达6的开启/关闭用的开关28。
齿轮箱3通过从前方插入至后方的四根螺钉(未图示)而安装在马达壳体2上。在齿轮箱3内,主轴11以其轴心在上下方向上延长的方式配置,上端通过轴承金属12而固定在齿轮箱3上,在中央附近通过主轴盖13而轴支在轴承14上。在主轴11的下端设置砂轮垫圈(wheel washer)15,并以通过砂轮垫圈15与砂轮螺母(wheel nut)16来夹持磨石5的方式安装。在主轴11的轴承14的上侧设置大径的伞齿轮22,伞齿轮22与设置在马达6的旋转轴10的前端的小径的伞齿轮21咬合,由此马达6的旋转以规定的比率得到减速,磨石5进行旋转。
磨石5可通过砂轮螺母16而对于主轴11进行装卸。磨石5例如为直径100mm的树脂状柔性磨石(resinoid flexible grindstone)、柔性磨石(flexible grindstone)、树脂状磨石(resinoid grindstone)、砂盘(sanding disk)等,通过选择所使用的研磨粒的种类而可进行金属、合成树脂、大理石、混凝土等的表面研磨、曲面研磨。磨石5的最大容许转数例如为最大12000转/分,但作业时的转数远低于最大容许转数。砂轮护罩(wheel guard)17是用以抑制经研磨的构件或已破损的研磨粒等的飞散者。
图2是从图1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风扇引导件30是通过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所制造的大致杯状的整流构件,在成为杯的底面的后壁面31的中央形成由风扇25所抽吸的空气的吸气孔31a。形成大致圆环状且成为马达6侧的壁面的后壁面31,及连接在后壁面31的外缘部分上、且在风扇25的径向外侧与风扇25保持规定的距离并朝轴方向前方(排出侧)延长的圆筒状的外壁面32。外壁面32的前侧变成圆形的大的开口,此开口由平板状的轴承保持架40覆盖,由此形成风扇25进行旋转的风扇室。风扇引导件30从马达壳体2的开口2a(参照图1)朝马达6的前侧插入,在其前方配置轴承保持架40,并以夹入轴承保持架40的方式,通过利用四根螺钉(未图示)进行螺接来将齿轮箱3固定在马达壳体2上。此时,风扇引导件30也发挥作为用以抑制马达6的定子8的轴方向的移动来保持马达6,并且抑制定子8在旋转方向上旋转的保持构件的功能,因此,形成在轴方向上延长并与定子8的端部接触的定子压板34a、定子压板34b。
在风扇引导件30的后壁面31的外周侧的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从后壁面31朝前方凹下的凹陷33a、凹陷33b。凹陷33a、凹陷33b是为了防止卷绕在定子8上的线圈与风扇引导件30的后壁面31接触而形成者。在后壁面31的外周缘附近的四个部位上,形成变成用以使由风扇25所生成的空气的一部分分支并流回至马达6侧的贯穿孔的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经由吸气孔31a而流入风扇引导件30的内部的空气的大部分由朝由风扇25的旋转方向27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的风扇25抽吸后,通过离心力而被引导至外周侧,并经由形成在轴承保持架40的外周侧的排气孔(图5中后述)而朝齿轮箱3侧流动。
另一方面,经由吸气孔31a而流入风扇引导件3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穿过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后,如虚线箭头般从风扇室内朝后方侧(马达6侧)排出。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是以相对于风扇25的旋转方向27,在圆周方向上倾斜地排出冷却风的方式决定形状,并形成从后方观察时成为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圆周方向的壁面的斜面37a~斜面37d(图3中后述)。如此,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一面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切线具有小的角度一面使冷却风流动,因此可一面朝马达6的轴旋转方向引导冷却风,一面使冷却风流出至进入风扇引导件30前的风道中。此时,穿过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并朝后方排气的冷却风的方向是与流入风扇室中的空气流相反的方向,因此对于空气流26e而言变成阻力,而产生乱流。若产生乱流,则流路阻力增加,因此风扇25的工作量增加,对于马达6的负荷变大并起到抑制转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低速旋转时从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朝马达6侧流出的风的量减少,因此由乱流所产生的对于马达6的影响变小。如此,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在马达壳体2内作为相反流路发挥作用,而使乱流产生。另外,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等间隔地设置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上,因此应力也不会集中在风扇引导件30的特定部位上。
图3是图2的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背面图。风扇引导件30通过塑料等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来制造,因此轻量且形状的自由度高,并可抑制制造原价的上升。轴承保持架40在四角处形成有用于用以将齿轮箱3固定在马达壳体2上的螺钉穿过的凹陷43a~凹陷43d。再者,也可以不是凹陷43a~凹陷43d,而在此部分上形成使螺钉贯穿的贯穿孔。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内周侧及外周侧的侧壁是以与马达6的旋转轴10的轴方向平行且变成同心的方式形成。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一部分是以变成与风扇25的旋转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但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另一部分形成有如不与圆周方向(风扇25的旋转方向)正交而变成倾斜的斜面37a~斜面37d,并成为其背面斜面36a~背面斜面36d(参照后述的图4)。如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扇引导件30来覆盖风扇25的外周面与后方侧,并且在后壁面31的一部分中,相对于风扇25的旋转方向倾斜地形成多个分支通道35a~35d的一部分。由此,在风扇25的旋转方向上移动的冷却风沿着倾斜形状移动,因此冷却风的一部分在马达壳体2的内部顺利地从风扇室侧环流至马达6侧的空间内(流回)。
图4是风扇引导件30单体的前面图,表示从前方侧观察收容风扇25的空间(风扇室)的形状。此处,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圆周方向侧(风扇25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壁面如36a~36d般形成为倾斜的斜坡状,将在图2中所示的虚线箭头的方向上流动的环流风引导至马达6侧的空间内。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在外周侧形成至成为与外壁面32接触的位置的极限处为止。圆筒形的外壁面32与后壁面31的外缘部分的接合部分形成为曲面状(在箭头32a的前方观察中看上去为环状的部分),但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处于与此曲面状部分相干扰的位置上。如此,在后壁面31的内侧部分中,将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设置在最外周部分上,由此容易将在风扇25的径向上移动并吹在外壁面32的内表面上后,沿着外壁面32的内表面移动的冷却风引导至马达6侧的空间内,并且当马达6的转数上升且风扇25的旋转速度上升时的吹在最外周部分(箭头32a的部分)上的冷却风的风压增加至规定值以上时,可特别高效率地使冷却风的一部分流出至马达6侧的空间(马达壳体2的内部空间)内。
图5是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的组装体的前面图。轴承保持架40发挥作为覆盖形成为杯状的风扇引导件30的开口部分的盖构件的功能,并且形成有使马达6的旋转轴10贯穿的贯穿孔40a、及冷却风的排气孔42a~排气孔42d。轴承保持架40由成为与马达6的轴方向正交的壁面的金属制的板材形成,在贯穿孔40a的周围进行立起加工,即实施所谓的翻孔(burring)加工,由此形成圆筒部41。在圆筒部41的外周侧形成略微朝前方侧突出的圆环状的段差部分41a。段差部分41a是为了容易进行翻孔加工而形成,且是为了定义与轴承18(参照图1)的外环良好地接触的接触面而形成者。
在靠近轴承保持架40的外周缘的部分上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细长地伸长的四个排气孔42a~42d。穿过所述排气孔42a~排气孔42d后由风扇25抽吸的冷却风的大部分从风扇室(收容风扇25的空间)朝齿轮箱3侧排出,并从形成在齿轮箱3上的排气口朝外部排出。在图5中图示可从排气孔42a~排气孔42d看到图4中所示的结构(图4的外壁面32与背面斜面36a~背面斜面36d)的一部分的状态。
图6是风扇引导件30及轴承保持架40的侧面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扇引导件30与轴承保持架40来覆盖风扇25的整体。即,风扇25的后面、前面与外周面被覆盖,但覆盖风扇25的外周部分的外壁面32也可以不设置在风扇引导件30侧而与轴承保持架40侧一体地设置。另外,也能够以利用马达壳体2的内壁面的方式构成覆盖风扇25的外周部分的外壁面32。重点是形成通过风扇25来生成风的流动的风扇室,在风扇室中设置成为风的入口的吸气孔31a、及与齿轮箱3的排气口3b侧相连的成为风的出口的排气孔42a~排气孔42d,进而设置第三个空气通道(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来使风扇室的风的一部分环流至吸气侧(风的上游侧)。即,不对风扇25所生成的风的全部进行排气,而使一部分回到进入风扇室前的流路中。在无负荷时的马达6的最高转数附近,从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中流出的风量的合计优选设为未满从排气孔42a~排气孔42d中流出的风量的合计的20%,可抑制由过度的乱流所产生的噪音。
图7是从风扇引导件30及轴承保持架40的另一侧面的侧面图。在风扇引导件30的后壁面31的外周部的两个部位上,形成用以使风扇引导件30相对于马达壳体2止动的凹陷33a、凹陷33b。在本说明书中虽然未图示,但在马达壳体2的开口2a(参照图1)附近形成如与凹陷33a、凹陷33b扣合的在圆周方向上为直线状的段差部分,当相对于马达壳体2固定齿轮箱3时,风扇引导件30的凹陷33a、凹陷33b与马达壳体2的段差部扣合,由此以不在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固定风扇引导件30。此时,由于在风扇引导件30上形成定子压板34a、定子压板34b,因此同时阻止马达6的轴方向的移动,作为旋转方向的止动部发挥功能。
图8是图3的A-A部的剖面图,图9是作为图3的另一部分中的剖面的B-B剖面图。此处,在风扇25的后侧设置有开有多个孔(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风扇引导件30。将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内径设为比风扇25的直径(外径)大。另外,将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外径设为与风扇引导件30的内径相同的尺寸。圆筒状的部分(圆筒部41)以从前方朝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轴承保持架40的中央部分。在圆筒部41的外周侧形成被略微朝前方侧按压成圆环状的部位(段差部分41a),其外周侧成为平面部41b。在平面部41b的外缘附近设置排气孔42a、排气孔42c。排气孔42a~排气孔42d的外缘部位置优选设为与圆筒形的外壁面32的开口部32a的内径大致相同。
图10是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盘式研磨机1中的马达特性的图。在图10中,横轴为在马达6中流动的电流(单位为[A]),左侧的纵轴为主轴11的转数(单位为[转/分])。此处,马达6的转数通过利用两个伞齿轮21、22的减速机构而减速成1/3的转数并被传送至主轴11中。因此,主轴11的转数的3倍是马达6的转数。右侧的纵轴为主轴11的输出扭矩([单位为[N·m])、主轴11的输出(单位为100×[W])、效率(单位为10×[%])。主轴11的转数81在无负荷状态时最大约为12,000转/分,若在利用磨石5的研磨作业中负荷变高,则主轴11的转数81下降,由此在马达6中流动的电流与扭矩83变高。在电流值约为15A附近,效率87的曲线变成峰值。而且,在马达6因最大负荷而即将停止的状态下,约54A的马达电流在马达6中流动。此时的主轴11的输出85是将马达电流约为30A附近设为最大的反抛物线状。此时的扭矩83与主轴11的转数81变成大致相反的关系,在最高转数附近扭矩83为0,在最小转数附近扭矩变成最大。
图11是用以说明马达6的转数与扭矩的关系的图。此处,横轴为主轴11的转数(单位为[转/分]),纵轴为扭矩(单位为[N·m])。由实线所表示的曲线91是标准的风扇引导件中的转数与扭矩的关系。此处,所谓标准的风扇引导件,是指如未设置图2~图9中所示的风扇引导件30的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此部分被完全地堵塞般的风扇引导件。设置在标准的风扇引导件的前方侧的轴承保持架40的形状为与本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在此标准的风扇引导件的情况下,从马达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的马达6侧流入风扇引导件的内部的空气全部从轴承保持架40的排气孔42a~排气孔42d朝齿轮箱3侧排出。因此,当风扇25进行高速旋转时,冷却风的流动不被扰乱,因此输出损失小,无负荷时的主轴11的最高转数到达约12,000转/分为止,风扇的噪音变大。另外,在盘式研磨机中,根据磨石5的容许最高转数或规格上的制约来规定主轴11的转数的上限。因此,优选不使无负荷时的最高转数过度上升。
当使用本实施例的风扇引导件30时,如由虚线所示的曲线92所示般,冷却风的一部分以从风扇引导件30的内部经由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而回到马达6侧的方式在马达壳体2中进行循环。通过此冷却风的循环(乱流),与先前的风扇引导件相比,对于高速旋转区域中的马达6的负荷因风扇25的损失阻力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在风扇25的转数为6,000转/分附近(实际作业区域),能够以不比先前逊色的值实现扭矩,但可使无负荷时的主轴11的最高转数下降至11,000转/分左右,即比先前下降约10%左右。如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扰乱风扇引导件30的冷却风的流动的乱流产生部件(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来增大风扇的阻力,由此即便不以电子方式控制马达6,也可以抑制马达6在无负荷时进行高速旋转。当比先前增大马达6的输出,使动力工具的输出扭矩上升时,此效果会带来特优选的结果。另外,由于可降低无负荷时的转数,因此排气量减少且噪音得到抑制,但通过变更风扇25的规格来增加送风量(增加风扇损耗),可一面使排气量与先前相同,一面进一步降低无负荷时的转数。此时,风扇25对马达6施加的负荷与马达6的转数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即便已增加风扇25的工作量,在实际作业区域(6,000转/分附近)中也几乎不存在由风扇损耗所产生的影响。而且,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不需要以电子方式控制马达6的控制装置,而且在结构上也简单,因此故障的担忧也少,可实现可靠性高的动力工具。
以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用以引导风扇25的风的风扇引导件30,在风扇引导件30上设置用以使流入风扇25中的空气穿过的吸气孔31a、及使冷却风的一部分分支的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而在马达壳体2中进行循环。在调整进行循环的风的量时,只要改造作为合成树脂的成型品的风扇引导件30来变更分支通道35a~分支通道35d的大小、个数、间隔、径向的位置、背面斜面36a~背面斜面36d、斜面37a~斜面37d的形状等即可,因此可容易地实现所期望的循环状态。
实施例2
继而,使用图1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例中,将具有分支通道的风扇引导件130应用于电动圆锯101中。电动圆锯101是包含收容马达106的合成树脂制的马达壳体102、作业人员进行握持的把手104、切断被切断材料的锯刃105、以及与被切断材料抵接的底座109所构成的电动工具。使用动力传送机构将马达106的旋转驱动力传送至主轴111中,安装在主轴111上的圆形的锯刃105进行高速旋转。旋转轴110贯穿风扇125并朝前方侧延长,在前方端形成小齿轮(pinion)110a。小齿轮110a与固定在主轴111的后端的正齿轮(spur gear)122咬合。此处,小齿轮110a与正齿轮122构成减速机构,马达6的转数以规定的减速比得到减速,主轴111进行旋转。
锯刃105的上侧的大致一半由齿轮盖103覆盖,锯刃105的从底座109朝下方突出的部分由安全盖117覆盖。安全盖117可转动地设置在与主轴111相同的轴上,当将底座109抵接在被切断材料上并使锯刃105在切断方向上滑动时,安全盖117抵接在被切断材料上进行转动。通过作业人员握持把手104,并开启未图示的开关,而将马达106的旋转经由减速装置传送至锯刃105中,从而可切断被切断材料。
在风扇125与马达106之间设置风扇引导件130。风扇引导件形成有大致圆筒形且用以引导被吸入至外周部的内侧的风的后壁面131。在后壁面131的外周部分的多个部位(上下左右的四个部位)上设置分支通道135a、分支通道135c(图12中看不到另外两个分支通道)。在马达壳体102的后方侧设置吸气孔127。风扇125与马达106的旋转轴110同步地进行旋转,通过此旋转,从吸气孔127所抽吸的空气(箭头126a)如箭头126b~箭头126c般在马达的周围流动,如箭头126d~箭头126e般流动后如箭头126f般朝齿轮盖103侧流动。此处,由于在风扇引导件130中设置分支通道135a、分支通道135c等,因此由风扇125所抽吸的空气的一部分如虚线箭头126g般朝马达106侧分支来进行流动。虚线箭头126g的风与所流入的箭头126d合流后在马达壳体102的内部进行环流。设置分支通道的位置(圆周方向位置、径向位置、通道面向的方向)等只要设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即可,但只要可达成通过被分支的风的作用来增大风扇125的旋转阻力,而使马达106的高速旋转时的负荷略微增大的目的,则设置的地方或形状等任意。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冷却风的风道中形成分支通道,使冷却风的一部分从风扇125的旋转空间(风扇室)朝马达106侧进行环流,由此可利用由风扇125所生成的风的力,抑制无负荷旋转时的马达106的转数上升。其结果,即便比先前进一步提高马达的输出,也可以将锯刃105的转数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本实施例的构成也不需要以电子方式控制马达106的控制装置,而且在结构上也简单,因此故障的担忧也少,可实现可靠性高的动力工具。
以上,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动力工具的例子,以使用盘式研磨机与电动圆锯的电动工具进行了说明,但不仅限于此,只要是在马达的旋转轴上设置冷却用风扇或用于其他用途的风扇,将空气从壳体的外部取入至壳体的内部的构成,则可在任意的动力工具中实现。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以在马达壳体上安装风扇引导件的方式构成,但也可以将壳体与风扇引导件一体地构成。进而,也能够以利用风扇引导件来分支的空气不仅朝马达侧进行环流,而且流入其他部位来增加风扇的阻力的方式构成。
Claims (8)
1.一种动力工具,其是包括马达、通过所述马达而旋转的风扇、收容所述马达与所述风扇的壳体、及对由所述风扇所生成的冷却风进行整流的风扇引导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导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与排出内部的空气的排气口,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从所述吸气口朝所述排气口形成所述冷却风的风道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引导件中具有用以使流入所述风扇中的空气穿过的吸气孔及使所述风扇的所述冷却风的一部分分支的分支通道,所述冷却风的一部分因所述分支通道而回到进入所述风扇引导件前的风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引导件引导所述冷却风的一部分,且所述壳体及所述风扇引导件是分开的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引导件的所述排气口侧由具有排气孔的盖构件覆盖,在所述风扇引导件中还具有形成所述分支通道的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合计开口面积小于所述排气孔的合计开口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的前端设置动力传送机构,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马达的定子与所述动力传送机构之间,所述风扇引导件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马达的定子之间,具有与轴方向正交的马达侧壁面,所述盖构件具有与轴方向正交的壁面,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动力传送机构之间,所述吸气孔设置在所述马达侧壁面的中央附近,所述贯穿孔设置在比所述马达侧壁面的所述吸气孔更外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是在所述马达侧壁面与盖构件之间旋转的离心风扇,所述风扇引导件以一面从所述马达侧壁面的外缘部分朝所述盖构件延长来覆盖所述离心风扇的外周侧一面配置的方式一体成形,所述贯穿孔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在所述马达侧壁面的外周侧的多个部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一面朝所述马达的轴旋转方向引导所述冷却风,一面使所述冷却风流出至进入所述风扇引导件前的风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贯穿孔中流出的风量未满从所述排气孔中流出的风量的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38316 | 2016-02-29 | ||
JP2016-038316 | 2016-02-29 | ||
PCT/JP2017/002953 WO2017150030A1 (ja) | 2016-02-29 | 2017-01-27 | 動力工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02184A CN108602184A (zh) | 2018-09-28 |
CN108602184B true CN108602184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5974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8380.5A Active CN108602184B (zh) | 2016-02-29 | 2017-01-27 | 动力工具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61427B2 (zh) |
EP (1) | EP3424647B1 (zh) |
JP (1) | JP6673463B2 (zh) |
CN (1) | CN108602184B (zh) |
WO (1) | WO20171500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26096B (zh) * | 2015-12-31 | 2020-01-31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角磨机 |
SE1651353A1 (en) * | 2016-10-17 | 2018-02-27 | Husqvarna Ab | Safet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 floor surfacing machine |
CH714136A1 (fr) * | 2017-09-12 | 2019-03-15 | Robert Renaud Sa | Dispositif motorisé pour machine-outil. |
US12011818B2 (en) | 2018-06-29 | 2024-06-18 | Koki Holdings Co., Ltd. | Electric tool |
JP7155822B2 (ja) * | 2018-09-28 | 2022-10-19 |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電動作業機 |
JP7278063B2 (ja) * | 2018-11-30 | 2023-05-1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 |
DE102018251715A1 (de) * | 2018-12-27 | 2020-07-02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SE543413C2 (en) * | 2019-05-03 | 2021-01-05 | Husqvarna Ab | Hand-held electrically powered device |
CN112223431B (zh) | 2019-07-15 | 2022-09-13 | 株式会社牧田 | 自动刨床 |
US11691262B2 (en) | 2019-09-26 | 2023-07-04 | Makita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tool |
CN113560664A (zh) * | 2020-04-28 | 2021-10-29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电圆锯 |
TWI751912B (zh) * | 2021-02-20 | 2022-01-0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US20250047164A1 (en) * | 2021-06-16 | 2025-02-06 | Techtronic Cordless Gp | Handheld cultivato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81778A (ja) * | 2001-12-14 | 2003-07-02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動工具 |
EP1488891A2 (en) * | 2003-06-20 | 2004-12-22 | Hitachi Koki Co., Ltd. | Combustion-powered driving tool |
CN1636680A (zh) * | 2004-01-08 | 2005-07-13 | 株式会社牧田 | 电动工具 |
CN102149515A (zh) * | 2009-01-30 | 2011-08-10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 |
DE102013219729A1 (de) * | 2013-09-05 | 2015-03-05 | Robert Bosch Gmbh | Batteriebetriebener Geradschleifer mit einem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n Elektromo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147243B (en) | 1983-10-01 | 1986-10-15 |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 Applying thermoplastics sleeve to crush resistant tubing |
US6314922B1 (en) * | 1998-07-23 | 2001-11-13 | Andreas Stihl Ag & Co. | Hand-held working tool |
JP2002103251A (ja) | 2000-09-29 | 2002-04-09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動工具 |
DE10261572A1 (de) * | 2002-12-23 | 2004-07-01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
JP2006315121A (ja) | 2005-05-12 | 2006-11-24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動工具 |
JP5063970B2 (ja) * | 2006-10-02 | 2012-10-31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可搬式動力作業機 |
US7732955B2 (en) * | 2008-08-18 | 2010-06-08 | Black & Decker Inc. | Power tool with motor air flow path control |
JP5424018B2 (ja) | 2009-01-30 | 2014-02-26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US8348727B2 (en) * | 2011-05-26 | 2013-01-08 | Black & Decker Inc. | Airflow arrangement for a power tool |
DE102013208705B4 (de) | 2013-05-13 | 2024-12-19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hobelmaschine |
JP6127840B2 (ja) * | 2013-09-02 | 2017-05-17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
2017
- 2017-01-27 US US16/076,326 patent/US10661427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1-27 EP EP17759502.2A patent/EP3424647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1-27 CN CN201780008380.5A patent/CN10860218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1-27 JP JP2018502597A patent/JP66734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1-27 US US17/306,965 patent/USRE49414E1/en active Active
- 2017-01-27 WO PCT/JP2017/002953 patent/WO20171500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81778A (ja) * | 2001-12-14 | 2003-07-02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動工具 |
EP1488891A2 (en) * | 2003-06-20 | 2004-12-22 | Hitachi Koki Co., Ltd. | Combustion-powered driving tool |
CN1636680A (zh) * | 2004-01-08 | 2005-07-13 | 株式会社牧田 | 电动工具 |
CN102149515A (zh) * | 2009-01-30 | 2011-08-10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电动工具 |
DE102013219729A1 (de) * | 2013-09-05 | 2015-03-05 | Robert Bosch Gmbh | Batteriebetriebener Geradschleifer mit einem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n Elektromo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02184A (zh) | 2018-09-28 |
EP3424647A4 (en) | 2020-04-01 |
WO2017150030A1 (ja) | 2017-09-08 |
USRE49414E1 (en) | 2023-02-14 |
US10661427B2 (en) | 2020-05-26 |
EP3424647A1 (en) | 2019-01-09 |
JPWO2017150030A1 (ja) | 2018-11-29 |
JP6673463B2 (ja) | 2020-03-25 |
EP3424647B1 (en) | 2021-04-21 |
US20190039228A1 (en) | 2019-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02184B (zh) | 动力工具 | |
US8816544B2 (en) | Power tool with a housing including a guide portion for guiding cooling air along a switching circuit board | |
EP3074177B1 (en) | Sander having two-piece fan | |
CN106715053B (zh) | 至少包括定义结构尺寸的电子换向电动机和至少一个电压等级的可重复充电电池的系统 | |
JP5700266B2 (ja) | 電動工具 | |
EP3041643B1 (en) | Electric power tool | |
US9687995B2 (en) | Portable planing machine | |
US10189140B2 (en) | Hand-held machine tool having a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electric motor as direct drive | |
US10836027B2 (en) | Hand-held electric power tool | |
US20200391338A1 (en) | Polishing machine | |
RU2508977C2 (ru) |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с приводны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двигателем | |
GB2478646A (en) | Fan blade spacing and/or construction | |
JP2011062770A (ja) | 電動工具 | |
CN102947036A (zh) | 手持式工具机 | |
JP5997520B2 (ja) | 工作機械 | |
EP3040157B1 (en) | Vacuum-powered rotary tool | |
JP6617918B2 (ja) | 電動工具 | |
US20220126417A1 (en) | Machine tool having a balancing device | |
CN112077799B (zh) | 一种电动工具 | |
CN108312018B (zh) |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 |
KR100797012B1 (ko) | 공작기계의 스핀들모터용 냉각팬 | |
CN113891783B (zh) | 手持式工具机 | |
JP2012250337A (ja) | 電動工具 | |
SU1016144A1 (ru) | Шпинд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05437161A (zh) | 电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