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4741B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74741B CN108574741B CN201710131787.9A CN201710131787A CN108574741B CN 108574741 B CN108574741 B CN 108574741B CN 201710131787 A CN201710131787 A CN 201710131787A CN 108574741 B CN108574741 B CN 1085747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test
- tested
- unit
- under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9—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g. room nu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对于每一安装于一机架服务器的待测单元,一测试伺服端在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且包含一实体位址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指派并传送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B)对于每一待测单元,该测试伺服端在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的一开机请求时,传送开机配置资料至该待测单元;(C)该测试伺服端判定每一待测单元是否皆已在执行一作业系统;及(D)当步骤(C)的判定结果为是时,该测试伺服端将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侦测机架服务器的每一待测单元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一实体位址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机架式服务器通过将数台主机横向放置于机箱中统一管理控制,以节省主机存放空间。节省空间的主要好处为便于集中维护与管理,藉此,在机房托管时所须付出的经费也随之较低。
以往不论要进行远端控制或是在测试插置于机架式服务器的每一待测单元(unitunder test,简称UUT)时,皆须先获得每一待测单元的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简称MAC)位址(亦即,实体位址)及网际网络协定(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位址,然而,在交办人员交办上述信息时,若插置于机架式服务器的待测单元非属交办人员所属公司自行生产的机种,就无法确切地交办非属交办人员所属公司自行生产的机种所对应的待测单元的相关信息,因此对测试人员而言,机架式服务器如同一黑箱,机架式服务器到底插置了哪些待测单元及插置了多少待测单元皆是未知的,而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实体位址亦是未知的。
测试人员恐须实际去拆解安装于机架式服务器的每一台待测单元后,再各自查询每一台待测单元对应的实体位址,以人工方式记录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实体位址,最后,才能根据每一待测单元的实体位址及网际网络协定位址来对该待测单元进行测试,此种作法不仅非常不方便,且在拆解待测单元的过程中,恐还会毁损待测单元。另一种作法为利用市售软件如,NMAP,去扫描所有插置于机架式服务器中的待测单元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此种作法所获得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因未经过验证,因此准确性亦不高,故实有必要寻求一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侦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信息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于是,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适用于侦测安装于一机架服务器的多个待测单元之每一者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一实体位址,并通过一测试伺服端来实施,每一待测单元及该测试伺服端皆电连接于一交换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且包含一实体位址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指派并传送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并储存该实体位址与其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于一第一对映表;
(B)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的一开机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传送与该待测单元的开机相关的开机配置资料至该待测单元;
(C)该测试伺服端判定每一待测单元是否皆已在执行一作业系统;及
(D)当判定出每一待测单元皆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时,该测试伺服端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该开机配置资料包含一开机管理程序及一核心档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该测试伺服端系通过侦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以判定该待测单元是否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该测试伺服端系利用一网络映射技术,来侦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该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该至少一通讯端口包含一安全壳层通讯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当该测试伺服端判定出每一待测单元皆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时,该测试伺服端还自该交换器读取每一待测单元之实体位址与其连接端口的一对应关系,并储存该实体位址所对应之该连接端口于该第一对映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该测试伺服端系通过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及其所指派之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储存于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以将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架服务器设置有一用于控制每一待测单元之电源并电连接该交换器的电源分配单元,在步骤(D)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E)该测试伺服端传送一相关于该等待测单元的电源控制指令至该电源分配单元,以重新启动该机架服务器的该等待测单元;及
(F)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且包含该实体位址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根据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指派并传送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F)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G)该测试伺服端根据储存于该第一对映表中之该等待测单元的该等实体位址,识别出多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待测单元;
(H)该测试伺服端根据所识别出之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等待测单元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分别传送多个询问请求至该等待测单元;及
(I)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等待测单元之至少一者的至少一回复讯息时,该测试伺服端将该至少一待测单元之每一者验证为连线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H)中,每一询问请求包含一智慧平台管理界面指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该测试伺服端根据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实体位址自动指派该实体位址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并将每一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以自动获得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方块图,说明执行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的实施例的一测试伺服端电连接一机架服务器;及
图2是一流程图,说明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的实施例,适用于侦测安装于一机架服务器1的多个待测单元11之每一者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一实体位址,并通过一测试伺服端2来实施。该机架服务器1还设置有一交换器12及一用于控制每一待测单元11的电源并电连接该交换器12的电源分配单元13。每一待测单元11皆电连接于该交换器12及该电源分配单元13。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试伺服端2电连接该交换器12并包含一动态主机设定协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DHCP)服务器21及一处理器22,该处理器22系通过执行一包含多个指令的应用程序以实施本发明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但不限于此。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的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
在步骤30中,对于每一待测单元11,当该测试伺服端2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11且包含一实体位址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2指派并传送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11,并储存该实体位址与其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于一第一对映表。
在步骤31中,对于每一待测单元11,当该测试伺服端2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11的一开机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2传送与该待测单元11的开机相关的开机配置资料至该待测单元11。在本实施例中,该开机配置资料包含一开机管理程序及一核心档案。
在步骤32中,该测试伺服端2利用一网络映射(Network Mapper,简称Nmap)技术来侦测每一待测单元11对应的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以判定每一待测单元11是否皆已在执行一作业系统。当该测试伺服端2判定出每一待测单元11皆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亦即,每一待测单元11对应的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为已连线)时,流程进行至步骤33。否则,流程回到步骤30。在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通讯端口包含一安全壳层(Secure Shell,简称SSH)通讯端口,安全壳层能够为计算机上的壳层(Shell)提供安全的传输和使用环境。利用SSH协定可以有效防止远端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透过SSH也可以对所有传输的资料进行加密,能防止资料外泄。值得一提的是,测试人员在测试安装于机架式服务器的该等待测单元11时,须同时对每一待测单元11进行测试,因此,在测试阶段中,每一待测单元11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皆须是已知的,且每一待测单元11皆须进入该作业系统(亦即,每一待测单元11须皆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所以若存在有至少一待测单元11未进入该作业系统时,流程即须重新回到步骤30,直到每一待测单元11皆进入该作业系统。亦即,在步骤32中,该测试伺服端2必须确认步骤30中所有发出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的该等待测单元11都已进入该作业系统时,才能继续进行步骤33。
在步骤33中,该测试伺服端2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并自该交换器12读取每一待测单元11的实体位址与其连接端口的一对应关系,且储存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连接端口于该第一对映表。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试伺服端2系通过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及其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储存于一包含于一动态主机设定协定配置档案(DHCP configurationfile)中的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以将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值得一提的是,该测试伺服端2系通过执行该应用程序的该等指令中之至少一者的方式来自动地自该交换器12读取每一待测单元11的实体位址与其连接端口的该对应关系,并将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连接端口储存于该第一对映表。
在步骤34中,该测试伺服端2传送一相关于该等待测单元11的电源控制指令至该电源分配单元13,以重新启动该机架服务器1的该等待测单元11。该电源分配单元13根据该电源控制指令,先停止供电给该等待测单元11以关闭该等待测单元11,接着,重新供电给该等待测单元11以开启该等待测单元11。
在步骤35中,对于每一待测单元11,当该测试伺服端2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11且包含该实体位址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2根据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指派并传送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11。
在步骤36中,该测试伺服端2根据储存于该第一对映表中的该等待测单元11的该等实体位址,识别出多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System,简称BMC)的待测单元11。根据该等实体位址识别出多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待测单元11的方式系为熟知此技艺者所已知,由于对于每两个具有部分相同代码的实体位址,具有较大的十六进制数值的实体位址所对应的待测单元11的种类即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故该测试伺服端2即可根据该等实体位址,自每两个具有部分相同代码的实体位址的待测单元11中,将具有较大的十六进制数值的实体位址所对应的待测单元11识别为基板管理控制器。
在步骤37中,该测试伺服端2根据所识别出的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等待测单元11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分别传送多个询问请求至该等待测单元1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询问请求包含一智慧平台管理界面(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简称IPMI)指令。
在步骤38中,当该测试伺服端2接收到来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等待测单元11之至少一者的至少一回复讯息时,该测试伺服端2将该至少一待测单元11之每一者验证为连线成功。而对于在一预定期间区间内未接收到回应于所对应的询问请求的待测单元11之每一者,该测试伺服端2将其验证为连线失败。
综上所述,本发明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通过该测试伺服端2根据每一待测单元11对应的实体位址自动指派该实体位址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并将每一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以自动获得每一待测单元11对应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信息。此外,通过该测试伺服端2分别传送该等询问请求至该等待测单元11,当该测试伺服端2接收到来自该等待测单元11之至少一者的该至少一回复讯息时,该测试伺服端2将该至少一待测单元11之每一者验证为连线成功,藉此可得知哪些基板管理控制器恐发生异常,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均等修饰和变化,皆应该属于本发明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适用于侦测安装于一机架服务器的多个待测单元之每一者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一实体位址,并通过一测试伺服端来实施,每一待测单元及该测试伺服端皆电连接于一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且包含一实体位址的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指派并传送一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并储存该实体位址与其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于一第一对映表;
(B)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的一开机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传送与该待测单元的开机相关的开机配置资料至该待测单元;
(C)该测试伺服端判定每一待测单元是否皆已在执行一作业系统;
(D)当该测试伺服端判定出每一待测单元皆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时,该测试伺服端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该测试伺服端还自该交换器读取每一待测单元的实体位址与其连接端口的一对应关系,并储存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连接端口于该第一对映表;
(E)该机架服务器设置有一用于控制每一待测单元的电源并电连接该交换器的电源分配单元,该测试伺服端传送一相关于该些待测单元的电源控制指令至该电源分配单元,以重新启动该机架服务器的该些待测单元;及
(F)对于每一待测单元,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该待测单元且包含该实体位址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请求时,该测试伺服端根据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指派并传送该实体位址所对应的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至该待测单元;
(G)该测试伺服端根据储存于该第一对映表中的该些待测单元的该些实体位址,识别出多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待测单元;
(H)该测试伺服端根据所识别出的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些待测单元的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分别传送多个询问请求至该些待测单元;及
(I)当该测试伺服端接收到来自种类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该些待测单元之至少一者的至少一回复讯息时,该测试伺服端将该至少一待测单元之每一者验证为连线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该开机配置资料包含一开机管理程序及一核心档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测试伺服端系通过侦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以判定该待测单元是否已在执行该作业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测试伺服端系利用一网络映射技术,来侦测每一待测单元对应的该至少一通讯端口的连线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至少一通讯端口包含一安全壳层通讯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该测试伺服端系通过将该第一对映表中每一实体位址及其所指派的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储存于一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表,以将该网际网络协定位址设定为该静态网际网络协定位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每一询问请求包含一智慧平台管理界面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1787.9A CN108574741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1787.9A CN108574741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74741A CN108574741A (zh) | 2018-09-25 |
CN108574741B true CN108574741B (zh) | 2021-11-16 |
Family
ID=6357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31787.9A Active CN108574741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7474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089A (zh) * | 2010-06-07 | 2010-12-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控制局域网络内的多台计算机的方法 |
CN103037022A (zh) * | 2011-10-06 | 2013-04-1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及专门实施该方法的数据中心 |
CN103546586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CN104065758A (zh) * | 2013-03-18 | 2014-09-2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式设备自动部署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660455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系统与节点检测方法 |
-
2017
- 2017-03-07 CN CN201710131787.9A patent/CN1085747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089A (zh) * | 2010-06-07 | 2010-12-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控制局域网络内的多台计算机的方法 |
CN103037022A (zh) * | 2011-10-06 | 2013-04-1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地址自动分配方法及专门实施该方法的数据中心 |
CN103546586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CN104065758A (zh) * | 2013-03-18 | 2014-09-2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式设备自动部署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660455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系统与节点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74741A (zh) | 2018-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38553B (zh) | 偵測網際網路協定位址及實體位址的方法 | |
CN110879712B (zh) | 一种云数据中心物理主机装机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20080205286A1 (en) | Test system using local loop to establish connection to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 and method therefor | |
US20120166605A1 (en) |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ers | |
CN108134684B (zh) | Bmcip地址管理系统、管理终端及管理方法 | |
WO2020000758A1 (zh) | 服务器的验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328440B (zh) | 一种硬盘物理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03546586A (zh)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
CN112463610A (zh) | 一种测试过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5061885A (zh) | 一种整机老化自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277193A (zh) | 一种基板管理控制器地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704115A (zh) | 服务器bmc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839089A (zh) | 一种服务器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769952B (zh) | 远端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678058A (zh) | 硬件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989123A (zh) | 一种服务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 |
US9912534B2 (en) | Computer system, method for starting a server computer, server computer, management station, and use | |
CN107181606B (zh) | 用于控制网络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574741B (zh)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
CN105468123A (zh) | 机架管理控制器、电源管理程序更新系统及方法 | |
WO2024078191A1 (zh) | 负载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TW201523277A (zh) | 伺服器系統與節點偵測方法 | |
CN116974941A (zh) | 基板管理控制器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功能的测试方法 | |
CN106649002A (zh) | 服务器及自动检修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方法 | |
CN111277463B (zh) | Bmc获取网关地址准确性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