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586A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6586A CN103546586A CN201210239091.5A CN201210239091A CN103546586A CN 103546586 A CN103546586 A CN 103546586A CN 201210239091 A CN201210239091 A CN 201210239091A CN 103546586 A CN103546586 A CN 1035465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uut
- access device
- new access
- bm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IP地址匹配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用于将连接于该计算机的被测设备UUT的IP地址与该UUT内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IP地址进行匹配,该方法包括:根据IP地址实时侦测所述计算机是否有新接入设备;当侦测到新接入设备时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还是UUT;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条记录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及BMC的IP地址,并发送开机信号给BMC以将所述UUT开机;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与所回传的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利用本发明可整体管控服务器在不同IP地址下的测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器机架(Rack)一般由多台服务器集成,通常服务器机架组装好之后需进行测试(如硬件测试),而在测试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服务器多次开机/关机进行调试,由于服务器在关机时会与网络断开连接,而当服务器重新与网络连接后服务器的IP地址又会有变化,因此监控主机无法很好的管控该服务器在不同IP地址下所作的测试。需要说明的是,虽可设置该服务器采用静态的IP地址使得服务器的IP地址不会变化,然而,要对服务器的机架上的各个服务器进行静态IP地址的设置却很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其可将服务器的IP地址与该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P地址进行匹配,从而整体管控该服务器在不同IP地址下的测试。
一种IP地址匹配系统,运行于计算机,用于将连接于该计算机的被测设备UUT的IP地址与该UUT内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IP地址进行匹配,该系统包括:侦测模块,用于根据IP地址实时侦测所述计算机是否有新接入设备;发送模块,用于当侦测到新接入设备时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所述身份识别参数为该新接入设备使用的IP地址及BMC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的存储情况来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还是UUT;存储模块,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条记录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及BMC的IP地址;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发送开机信号给BMC以将所述UUT开机;及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与所回传的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
一种IP地址匹配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用于将连接于该计算机的被测设备UUT的IP地址与该UUT内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IP地址进行匹配,该方法包括:侦测步骤,根据IP地址实时侦测所述计算机是否有新接入设备;发送步骤一,当侦测到新接入设备时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所述身份识别参数为该新接入设备使用的IP地址及BMC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接收步骤,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判断步骤,根据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的存储情况来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还是UUT;存储步骤一,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条记录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及BMC的IP地址,并发送开机信号给BMC以将所述UUT开机,返回侦测步骤;及存储步骤二,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与所回传的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其可将服务器的IP地址与该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P地址进行匹配,从而整体管控该服务器在不同IP地址下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IP地址匹配系统的运行环境图。
图2是本发明IP地址匹配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发明IP地址匹配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举例说明IP地址的匹配。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 | 100 |
UUT | 200 |
IP地址匹配系统 | 10 |
存储器 | 20 |
处理器 | 30 |
BMC | 40 |
侦测模块 | 11 |
发送模块 | 12 |
接收模块 | 13 |
判断模块 | 14 |
存储模块 | 15 |
控制模块 | 16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IP地址匹配系统的运行环境图。在本实施例中,IP地址匹配系统10运行于计算机100中,用于将UUT(UnitUnder Test,被测设备)200的IP地址与该UUT200内的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40的IP地址进行匹配。所述UUT200可以为集成在一个机架(Rack)上的多台被测服务器中的一台,所述计算机100可以为PXE(Preboot ExecuteEnvironment)服务器或安装有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的监控主机,通过DHCP服务可以分配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给所述BMC40及UUT200,使得所述BMC40及UUT200与所述计算机100可以进行网络通讯。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100为安装有DHCP服务的监控主机。所述BMC40在UUT200上电但未开机的状态下即启动并向所述计算机100申请分配IP地址,及当所述BMC40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可以与所述计算机100进行通讯后,所述计算机100向该BMC40发送开机信号以启动所述UUT200。需要说明的是,在配置DHCP服务时,可以设置DHCP用户端即所述BMC40及UUT200的IP地址租期无限长,使得DHCP用户端使用所分配的IP地址后,不会因为租期到期而需向DHCP服务端重新申请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100还包括存储器20及处理器30,所述存储器20预先存储一个匹配记录表,该匹配记录表包括三个栏位,分别是:BMC的MAC地址、BMC的IP地址及UUT的IP地址,用于当服务器机架上的各被测服务器例如UUT200进行测试前,记录该UUT200的IP地址与该UUT200内的BMC40的IP地址的匹配情况。所述存储器20还用于存储其他资料,例如存储所述IP地址匹配系统10的程序化代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IP地址匹配系统1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并被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提供的功能。例如,参阅图2所示,所述IP地址匹配系统10被分割成侦测模块11、发送模块12、接收模块13、判断模块14、存储模块15及控制模块16。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完成一特定功能的程序段,关于各模块的功能将在图3的流程图中具体描述。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IP地址匹配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S1,侦测模块11实时侦测计算机100是否有新接入设备。该侦测模块11根据是否侦测到有新的IP地址接入计算机100来判断计算机100是否有新接入设备。在本发明中,当UUT200上电但未开机时,所述BMC40即启动,向计算机100申请分配IP地址,并利用该IP地址与计算机100通讯,此时,所述侦测模块11侦测到该BMC40的IP地址,即判断有新设备接入计算机100;当UUT200开机后,该UUT200向计算机100申请分配IP地址,并利用该IP地址与计算机100通讯,此时,所述侦测模块11侦测到该UUT200的IP地址,即判断有新设备接入计算机100。
步骤S2,在侦测到有新接入设备时,发送模块12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所述身份识别参数包括新接入设备使用的IP地址及BMC40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若该新接入设备为BMC40则需回传该BMC40的IP地址及MAC地址,若该新接入设备为UUT200则需回传该UUT200的IP地址及该UUT200内的所述BMC40的MAC地址。即无论该新接入设备是UUT200还是BMC40都要回传BMC40的MAC地址。
例如,侦测模块11侦测到一个新的IP地址为192.168.39.148的设备时,所述发送模块12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其使用的IP地址及BMC40的MAC地址的信号。
步骤S3,接收模块13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也即接收该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其使用的IP地址及BMC40的MAC地址。例如接收该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MAC地址:00:A0:24:30:2E:13,IP地址:192.168.39.148”。
在这里,需要在BMC40的韧体中新增加一个向计算机100端反馈其使用的IP地址及MAC地址的功能。
步骤S4,判断模块14判断新接入设备是BMC40还是UUT200。当匹配记录表没有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时,判断模块14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BMC40,执行步骤S5;当所述匹配记录表有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时,判断模块14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UUT200,执行步骤S6。
具体来讲,当接收到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时,遍历所述匹配记录表,判断是否有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即可。
所述判断模块14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40还是UUT200,其依据是:BMC40在UUT200上电但未开机时即开始运行,也即BMC40会先于UUT200运行,并先从提供DHCP服务的计算机100申请到IP地址后与计算机100进行通讯,因此,当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没有该BMC40的MAC地址的记录时,可以判断出所述新接入设备为BMC40。反之,则可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UUT200。
步骤S5,存储模块15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栏存储所述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例如存储所述BMC40所回传的“MAC地址:00:A0:24:30:2E:13,IP地址:192.168.39.148”至所述匹配记录表(参阅图4所示)。发送模块12向所述BMC40发送开机信号以将UUT200开机,并回到步骤S1。
步骤S6,存储模块15根据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的该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以完成UUT200的IP地址与该UUT200内的BMC40的IP地址的匹配。所述发送模块12向该UUT200发送开始测试信号,由控制模块16控制该UUT200在所获取的IP地址下开始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测试时都需多次开机/关机以对UUT200进行调试,例如在本次测试完后将UUT200关机,但一直处于上电状态,而当UUT200重新开机时会再向计算机100申请分配IP地址,因此当UUT200利用重新分配的IP地址再次与计算机100进行通讯时,根据本发明的执行流程,于步骤S4时,由于UUT200所回传的MAC地址已经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有存储,则判断模块14在遍历匹配记录表后即可判断出该新接入设备是UUT200;在步骤S6时,所述存储模块15根据所述UUT200所回传的MAC地址对所回传的IP地址进行匹配,发送模块12向所述UUT200发送开始测试信号以让控制模块16控制该UUT200在新的IP地址下开始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存储模块15根据UUT200所回传的MAC地址进行IP地址匹配时,若发现该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的栏位已经存储了一个IP地址,则表明该UUT200是在关机后重新开机与所述计算机100进行网络通讯的,此时所述存储模块15可将该UUT200所回传的IP地址直接存储并覆盖掉原来的IP地址来完成IP地址匹配。
由于UUT200一直处于上电状态,BMC40的IP地址不会变化,本发明即是利用该特点将UUT200的IP地址与BMC40的IP地址进行快速匹配的,并在步骤S6时对UUT200开始测试的时间进行了管控,即管控该UUT200在不同IP地址下作测试前需先进行IP地址匹配才可开始具体测试,通过该项管控,测试人员可将UUT200在不同IP地址下所作的测试结果整体分析。另一方面,若所述UUT200测试失败例如硬盘测试失败需要找出失败原因时,则会对该UUT200作相应的各种调试,此过程中如果UUT200重启,则该UUT200重启之后所获取的IP地址可能发生变化,而由于BMC40的IP地址是不会变化的,那么测试人员也可依据BMC40的IP地址来追踪重启之后的该UUT200,也即仍然可以在网络中准确连接到该UUT200来作相应的调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IP地址匹配系统,运行于计算机,用于将连接于该计算机的被测设备UUT的IP地址与该UUT内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IP地址进行匹配,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侦测模块,用于根据IP地址实时侦测所述计算机是否有新接入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当侦测到新接入设备时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所述身份识别参数为该新接入设备使用的IP地址及BMC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的存储情况来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还是UUT;
存储模块,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条记录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及BMC的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发送开机信号给BMC以将所述UUT开机;及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与所回传的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地址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向该UUT发送开始测试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P地址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UUT在所回传的IP地址下进行测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地址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没有存储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BMC,当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有存储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UU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地址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为安装有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服务的监控主机或PXE服务器,所述计算机在配置DHCP服务时设置IP地址租期无限长。
6.一种IP地址匹配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用于将连接于该计算机的被测设备UUT的IP地址与该UUT内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IP地址进行匹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侦测步骤,根据IP地址实时侦测所述计算机是否有新接入设备;
发送步骤一,当侦测到新接入设备时发出要求该新接入设备回传身份识别参数的信号,所述身份识别参数为该新接入设备使用的IP地址及BMC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接收步骤,接收所述新接入设备所回传的身份识别参数;
判断步骤,根据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的存储情况来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是BMC还是UUT;
存储步骤一,当新接入设备是BMC时,在所述匹配记录表中新增一条记录存储所述回传的MAC地址及BMC的IP地址,并发送开机信号给BMC以将所述UUT开机,返回侦测步骤;及
存储步骤二,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将所回传的IP地址存储到所述匹配记录表中与所回传的MAC地址对应的UUT的IP地址栏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P地址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步骤二,当新接入设备是UUT时,向该UUT发送开始测试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IP地址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步骤,用于控制所述UUT在所回传的IP地址下进行测试。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P地址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步骤,当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没有存储时,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BMC;当所回传的MAC地址在匹配记录表中有存储时,判断所述新接入设备为UUT。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P地址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为安装有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服务的监控主机或PXE服务器,所述计算机在配置DHCP服务时设置IP地址租期无限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9091.5A CN103546586A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TW101125208A TW201404103A (zh) | 2012-07-11 | 2012-07-13 | Ip位址匹配系統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9091.5A CN103546586A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6586A true CN103546586A (zh) | 2014-01-29 |
Family
ID=4996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39091.5A Pending CN103546586A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46586A (zh) |
TW (1) | TW201404103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29440B2 (en) | 2015-02-22 | 2017-08-08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Differentiating among multiple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s using IP addresses |
US9985820B2 (en) | 2015-02-22 | 2018-05-29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Differentiating among multiple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s using addresses |
CN108123915A (zh) * | 2016-11-28 | 2018-06-05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法入网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US9998359B2 (en) | 2013-12-18 | 2018-06-12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remote management and link aggregation |
CN108574741A (zh) * | 2017-03-07 | 2018-09-25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US10148746B2 (en) | 2014-01-28 | 2018-12-04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Multi-host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with host management |
CN109828915A (zh) * | 2018-12-29 | 2019-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981417A (zh) * | 2019-04-08 | 2019-07-0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状态监控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2012
- 2012-07-11 CN CN201210239091.5A patent/CN103546586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7-13 TW TW101125208A patent/TW201404103A/zh unknown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98359B2 (en) | 2013-12-18 | 2018-06-12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remote management and link aggregation |
US10148746B2 (en) | 2014-01-28 | 2018-12-04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Multi-host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with host management |
US9729440B2 (en) | 2015-02-22 | 2017-08-08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Differentiating among multiple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s using IP addresses |
US9985820B2 (en) | 2015-02-22 | 2018-05-29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Differentiating among multiple management control instances using addresses |
CN108123915A (zh) * | 2016-11-28 | 2018-06-05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法入网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8123915B (zh) * | 2016-11-28 | 2020-11-20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法入网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8574741A (zh) * | 2017-03-07 | 2018-09-25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CN108574741B (zh) * | 2017-03-07 | 2021-11-16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CN109828915A (zh) * | 2018-12-29 | 2019-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828915B (zh) * | 2018-12-29 | 2022-04-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981417A (zh) * | 2019-04-08 | 2019-07-0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状态监控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4103A (zh) | 201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46586A (zh) | Ip地址匹配系统及方法 | |
KR102158754B1 (ko) | 스마트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카드의 조작 방법 및 조작 장치 | |
US20120166605A1 (en) |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ers | |
TWI638553B (zh) | 偵測網際網路協定位址及實體位址的方法 | |
CN102244591A (zh) | 客户端服务器及对其功能测试全程监测的方法 | |
US9588542B2 (en) | Rack 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managing rack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CN107277193B (zh) | 一种基板管理控制器地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737800B (zh) | 服务节点故障定位方法、调用链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 |
TW201417536A (zh) | 伺服器自動管理方法及系統 | |
CN103731663B (zh) | 一种智能电视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TW201401829A (zh) | 伺服器定位方法及系統 | |
CN108616428A (zh) | 一种远程管理rack机房的移动app实施方法 | |
CN109660386B (zh) | 一种半导体存储器老化测试系统软件升级方法 | |
CN115061885A (zh) | 一种整机老化自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201506613A (zh) | 固件檢測系統及方法 | |
WO2024250776A1 (zh) | 外部设备的故障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1201779A (zh) | 利用本地回路建立主板管理控制联机的测试系统与方法 | |
CN107181606B (zh) | 用于控制网络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022163A (zh) | 日志收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138574A (zh) | 控制器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2069032A (zh) | 一种虚拟机的可用性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16501563B (zh) | 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系统、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98381B (zh) | 一种验证kcs通道通信稳定性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CN109039770B (zh) | 一种服务器cmc的刷新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
CN108574741B (zh) | 侦测网际网络协定位址及实体位址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