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0261B -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40261B CN108540261B CN201710123652.8A CN201710123652A CN108540261B CN 108540261 B CN108540261 B CN 108540261B CN 201710123652 A CN201710123652 A CN 201710123652A CN 108540261 B CN108540261 B CN 1085402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se
- symbol
- pulses
- code element
- b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装置,以使该唤醒装置对该唤醒消息进行解码得到第二设备的标识,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唤醒该设备,该预设的帧结构携带简洁、必要的信息,具有简单的结构,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满足降低唤醒消息的解码复杂度,降低WUR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短距无线通信网络中,低功耗这一特征逐渐引起了业界广泛的讨论。特别是针对基于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发展需求,低功耗这一特性尤为重要。基于此种情况,唤醒接收机(Wake-up Receiver,WUR)的应用可以增强短距无线网络的整体功耗表现。
WUR用于在具有较强通信功能的主电路(Main Radio,MR)睡眠时,侦听和接收用于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主电路的唤醒帧(Wake-up Packet,WUP)。当MR睡眠时,其功耗会显著降低,但是此时会造成MR通信连接的中断。睡眠的时间越长,则整体功耗越低。但只有当此设备MR从睡眠状态醒来后才可完成其所属的通信功能。然而,较低的功耗将带来较长的通信时延。图1为接入点通过WUR唤醒站点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WUR为站点中一独立的附加于MR的组件。当MR睡眠时,WUR保持打开状态或者在规定时刻或者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打开,可以侦听并接收用于唤醒其关联的MR的WUP。当WUR接收到的WUP为唤醒其关联的MR时,WUR将通过内部的关联机制唤醒MR进行工作。图1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通过空口发送携带目的地标识的WUP用于唤醒目的地标识所指示的站点(Station,STA)。因为降低网络的整体功耗同时维持相对较低的时延是使用WUR的主要目的,因此需要WUR相比主电路具有显著的低功耗特性。如若满足WUR这样的低功耗设计要求,一般认为对于WUR,需要其具有:1)尽量简单的调制及编码过程;2)时间上较短的空口发送和接收WUP的过程;3)简单的WUP帧结构设计;4)WUP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5)WUP需要携带合适但尽量简洁的信息。
目前,业界还没有针对WUR特性和WUP传输要求的传输方法能够达到使WUP携带尽可能简洁但必要的信息、且可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并且可满足降低WUR的解码复杂度、降低WUR硬件复杂度和成本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应用于设备的唤醒过程,可携带简洁必须要的信息,且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有效降低WUR的解码复杂度,实现成本低且功耗较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在该方案中,该帧结构包括前导码、需要的信息的承载字段,以及用来分隔不同的字段的分隔符,应用在设备的唤醒过程中,在信息承载字段携带被唤醒设备的标识即可,接收端的唤醒装置解码负担降低,得到设备标识后进行简单的匹配处理,若匹配,则唤醒该设备,该预设的帧结构携带简洁、必要的信息,具有简单的结构,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满足降低唤醒消息的解码复杂度,降低WUR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此外,应理解该新的帧结构可以应用在任何需要降低功耗、降低解码复杂度,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的消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比特0、比特1或者分隔符中的两个码元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符号间的时间间隔。该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同步精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唤醒消息;
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唤醒所述设备。
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对应,该方法应用在接收侧,接收设备中,在设备的唤醒过程中,应用在唤醒装置中,该唤醒装置对该唤醒消息进行解码得到第二设备的标识,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唤醒该设备,该预设的帧结构携带简洁、必要的信息,具有简单的结构,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满足降低唤醒消息的解码复杂度,降低WUR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比特0、比特1或者分隔符中的两个码元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符号间的时间间隔。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唤醒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唤醒所述设备。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例如接收器和发送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或者唤醒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唤醒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例如接收器或者发送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唤醒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唤醒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唤醒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唤醒设备实施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接入点通过WUR唤醒站点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IEEE 802.11n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中采用的帧结构的一种实现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比特信息的调制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分隔符的调制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比特信息的调制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分隔符的调制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WUR这样的低功耗设计要求,就调制方式而言,二进制启闭键控(On-offKeying,OOK)调制方法因为其简单性,同时可以复用IEEE 802.11发射机,可被WUR系统所使用。在OOK比特调制方式中,采用一段无能量的空白无线信号传输期标示比特0,而通过发送机发送一段有能量的无线信号传输期标示比特1。采用这种调制方式后,WUR可按照与能量检测或者包络检测有关的方法进行比特信息解调,很好的降低了接收机解调复杂度。图2为IEEE 802.11n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IEEE 802.11n帧结构携带了较长的物理层帧头(PHY Header)和媒体接入控制层帧头(MAC Header)。例如短训字段,长训字段,信令字段这些PHY Header和帧控制字段,QoS控制字段,HT控制字段等MAC Header。其中,PHY Header包含了5个时间长度为4微秒的OFDM符号,MAC Header包含了36字节的信息。存在携带的PHY/MAC Header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即较大的开销,不利于直接应用于WUR的WUP传输。具体地说,WUR因为较低的功率要求,其调制方式需要较简单,占用带宽也可能较窄。这样势必造成如若WUP携带达到数据量过大,WUP的传输时间较长,不利于功率的节省,同时也容易造成WUP的传输错误。WUR也可能使用较简单的编码机制,从而减轻解码的复杂度,所以较长的WUP和较多的数据量也容易造成WUP的解码错误。基于以上分析,较为复杂和较大数据量的IEEE 802.11帧结构显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WUR设备。
针对上述分析,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其中涉及到一种针对WUR特性和WUP传输要求的新的帧结构设计,以达到使WUP携带尽可能简洁但必要的信息,具有简单的帧结构,从而控制其空口传输长度和传输时间,该新的帧结构可以使用OOK传输方式,并复用IEEE 802.11发射机。
本申请中涉及的帧结构可应用于任何无线通信网络,例如使用WUR的IEEE 802.11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但并不限于此网络。一个典型的本申请应用的场景附图,可参照图3,应用在使用唤醒帧的无线通信网络中。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应用场景中涉及到至少两个设备(例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可通过设置在第二设备中的唤醒装置将第二设备的主电路唤醒,第一设备向唤醒装置发送唤醒消息,其中携带要唤醒设备的标识,唤醒装置确定该标识是否是可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如果是则唤醒该第二设备。该方案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1以及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下,该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101: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在本步骤中,提供一种的新的帧结构,在发送信息时采用该新的帧结构进行调制,该预设的新的帧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唤醒帧前导码、分隔符、信息承载字段;其中,
前导码(即唤醒帧前导码),在该方案中,唤醒帧前导码可以用来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以及同步信息,若该帧结构使用在其他消息的发送过程中进行编码或者解码时,该前导码用于指示要传输的信息的到来以及同步信息。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中采用的帧结构的一种实现的示意图。
具体的:
唤醒帧指示字段(WUP Frame Indication,WFI),WFI作为WUP Preamble的第一部分,用以早期指示WUP的到来,同时也可用以粗时间同步。此粗时间同步可用于更精准/完整的获取WFI后面的Sync field,从而提供较好的对Preamble后面的WUP部分同步效果。
同步字段(Sync field,SF),SF用于相较于WFI更精准的使接收端的接收机同步接收到的WUP,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信道信息,从而改善SF后面WUP Payload部分的解码效果。
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需要的传输的信息,例如,在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案中,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需要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例如:若被唤醒的是站点或者设备组,则该字段中承载STA ID/Group ID,作为唤醒目标指示,用以指示被唤醒目标或者被唤醒组。可选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分隔符(Separator)用来区别不同的字段,例如在该方案中,该分隔符用于区分WUP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图5所示,该分隔符用于区分WUP前导码和信息承载字段,以及信息承载字段(WUP Payload中的各个字段),例如被唤醒设备的标识和可选字段。
除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在该新的帧结构的具体实现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字段用来承载更多的内容,例如:该帧结构还包括可选字段和/或扩展字段。
其中,可选字段,Action field,可用于指示被唤醒目标在被唤醒后的后续动作,例如执行数据上报,执行某些功能的开关。
扩展字段,Other field,为用以扩充WUP的Payload部分。other field可为一个或者多个类似Action field的部分,用以增强WUP携带消息的能力。
第一设备在要唤醒第二设备时候,需要向唤醒装置发送唤醒消息,其中至少携带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通过预设的上述新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
S102: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在本步骤中,第一设备将该唤醒消息进行发送,该方案中,应理解该发送可以是组播、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唤醒装置也不限于某一个设备的唤醒装置。
S103: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在本步骤中,任一唤醒装置接收到上述唤醒消息之后,需要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解码得到第二设备的标识。该唤醒装置解码使用的帧结构与第一设备编码过程中采用的帧结构一致,具体组成和含义请参照步骤S101,均是预先协议的或者配置保存的帧结构,其中至少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
S104: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S105:若匹配,则唤醒所述设备。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唤醒装置在获取到唤醒消息中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之后,需要验证是否是唤醒与该唤醒装置对应的可唤醒设备的,具体的方式是根据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进行对比,如果第二设备的标识与该可唤醒设备的标识一致,则确定待唤醒的第二设备就是该唤醒装置对应的设备,则直接将该设备唤醒,否则将该消息丢弃或者不做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帧结构用于唤醒消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该帧结构包括前导码、需要的信息的承载字段,以及用来分隔不同的字段的分隔符,应用在设备的唤醒过程中,在信息承载字段携带被唤醒设备的标识即可,接收端的唤醒装置解码负担降低,得到设备标识后进行简单的匹配处理,若匹配,则唤醒该设备,该预设的帧结构携带简洁、必要的信息,具有简单的结构,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满足降低唤醒消息的解码复杂度,降低WUR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可以是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现方式对信息比特和分隔符的表示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式,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比特0、比特1或者分隔符中的两个码元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符号间的时间间隔,提供更好的同步精度。
该实现方式的含义为: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比特信息的调制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分隔符的调制方式示意图。
如图6所示,比特0被调制为一个短的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的码元脉冲的组合,比特1倍调制为两个短的码元脉冲的组合。其中,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短码元脉冲都由”S”表示,并具有时间长度TS,长码元脉冲由”L”表示,并具有时间长度TL。在该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表征一个比特信息时,两个码元脉冲间的时间间隔即图6中的pulse gap由一个固定的时间TPG来表示。每个比特信息在OOK调制时可认为为一个OOK符号,即S+L和S+S这样的组合被认为是OOK符号。每个符号间的时间间隔即图6中的symbol gap由TSG来表示。可选的,规定了TSG大于或等于TPG,以便获得较好的OOK符号区分度。
如图7所示,每个分隔符Separator都由两个长的码元脉冲”L”组合而成。同时两个”L”码元脉冲的间距也是TPG,Separator与上面描述的表征0和1的OOK符号的间隔也同为TSG。
当接收机在接收到包含这些比特信息和Separator时,可以采用对其在固定时间内的采样点数的个数来判断收到的码元脉冲是”S”还是”L”。例如,对S的采样后获得的采样点数为N,对L的采样后获得的采样点数为M,并且N小于M。
通过上面对第一种调制方式的描述,可以看到,Separator部分与非Separator字段有明显的区分。即除了Preamble外,任何非Separator部分都会包含由”S+L”和”S+S”这两个表征比特信息的符号构成,同时这两种符号的任何组合情况下都不会出现”L+L”的情况。即表征比特的符号的任意组合将只会出现如表一所示的情况。
表一 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所有比特组合及其OOK符号组合情况
比特组合 | OOK符号组合 |
00 | S L S L |
01 | S L S S |
10 | S S S L |
11 | S S S S |
所以,基于该设计,接收机可以很好分辨出Separator以及被Separator间隔的WUP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样会带来如下效果。可以将被Separator分隔WUP Payload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STA/Group ID,Action field,other field设置为可变长度。例如,将需要经常被唤醒的STA/Group赋予较短的ID,例如赋予其0,1,10,11,100等这些比特较少的值。同样,在Action field中,将经常出现的Actions给予较短的比特来表示。这样可以出现在传输WUP时,有效的控制WUP携带的总比特信息量,并压缩WUP的空口传输长度,提高WUR的网络效率。同时该方案中包含的帧结构设计,以及比特和Separator设计,完全可以使用OOK调制方式获得,并可复用现有的802.11发射机完成此相关OOK调制过程。
可选的,还可以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与上述过程一致。
相较于前述的802.11,其STA/Group ID,以及类似Action field的部分都采用定长的设计,这是因为,如果不对非定长的字段经行长度指示的情况下,不利于接收机判断非定长字段STA/Group ID,Action field何时结束。如果对非定长的字段经行预先的长度指示,又会出现额外的比特信息开销。如果采用定长,势必又会造成某些情况下比特信息浪费,例如上文提到的对于经常被唤醒的STA/Group,每次的唤醒都需要在WUP中加入完整的长ID字段(例如IEEE 802.11的48比特地址),WUP作为唤醒站点的唤醒包,其包含的比特信息不会太多,所以完整的地址指示在WUP的总长度中会占用相当的比例。这样,显然不利于减少WUP的长度和降低WUR的功耗。
相比较如图2所示的帧结构采用OOK调制方式,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调制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当连续传输比特0时造成的信道长时间空闲,有可能被其他站点竞争后介入的不良结果。
第二种实现方式,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该方式与第一种实现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比特调制方式以及Separator的设计上的不同。都采用S和L码元脉冲作为调制信息的最基本组成成分。该实现方式中被发送的WUP的帧格式也仍采用图5所示结构,采用三个基本码元脉冲来表征比特信息和Separator。采用的设计如表二所示。
表二 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比特信息与Separator的设计方式
比特/Separator | OOK组合方式一 | OOK组合方式二 |
0 | S L S | S S S |
1 | L S L | L L L |
Separator | S S S | S L S |
采用”S”和”L”这样的基本码元脉冲来表征比特信息和Separator时,不仅限于使用2个或者3个基本码元脉冲,可以扩展延伸至更多的基本码元脉冲来表征比特信息和Separator。
可选的,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还可以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具体的实现原理与前述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提供的编码方式,因为使用了更多的基本码元脉冲来表征比特信息和Separator,相比较第一种方式,会获得编码增益效果。例如,比特信息0和1之间在相同的码元脉冲位置上,存在3个基本码元脉冲都不同的情况,可以认为其汉明距离为3。而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比特信息的汉明距离为1。当使用更多的基本码元脉冲来表征比特信息和Separator时,这种编码增益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包含的帧结构设计,以及比特和Separator设计,完全可以使用OOK调制方式获得,并可复用现有的802.11发射机完成此相关OOK调制过程。
该编码方式在WUP Payload中使用与比特信息区分度明显的Separator,并且,被Separator分隔的各个部分可以采用可变长的设计,减少WUP的长度和开销,降低WUR的功耗。同时也避免传统OOK调制方式可能造成的长时间信道空闲,而被其他站点竞争接入造成通信干扰的问题。相比于传统OOK调制方式,并且提供了一定编码增益效果。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比特信息的调制方式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分隔符的调制方式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除了上述几种采用长短码元脉冲来表示信息比特和分隔符的方式,还可以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来调制比特信息,被发送的WUP的帧格式也仍采用图5所示结构。下面具体介绍该第三种方式的实施方案。首先,一个典型的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如图8所示。采用一段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和一段没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表示比特0,此两段传输时间相等。另外,采用一段没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和一段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表示比特1。
在各个实施例中,都需要找出与比特信息0和1具有很高区分度的分隔符Separator。因此在该方式中,Separator采用图9所示方法。即,采用连续的三个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来表示。针对该第三种实现方式的曼彻斯特比特调制方法,Separator的设计也不限于只采用三个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来表示,也可以扩展为更多的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来表示。
该实现方式因为使用了曼彻斯特编码方式来表征比特信息和新的三个有能量的OOK传输时间来表示Separator,相比较第一种实现方式,会获得编码增益效果,比特信息0和1之间的汉明距离为2。同时,该方式包含的帧结构设计,以及比特和Separator设计,完全可以使用OOK调制方式获得,并可复用现有的802.11发射机完成此相关OOK调制过程。
该实现方式中,在WUP Payload中使用与比特信息区分度明显的Separator,并且,被Separator分隔的各个部分可以采用可变长的设计,减少WUP的长度和开销,降低WUR的功耗。并避免传统OOK调制方式可能造成的长时间信道空闲,而被其他站点竞争接入造成通信被干扰的问题。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10,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发送模块12,用于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可选的,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可选的,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中第一设备侧的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20,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唤醒消息;
处理模块22,用于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唤醒所述设备。
可选的,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可选的,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中唤醒装置侧的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例如接收器和发送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或者唤醒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唤醒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例如接收器或者发送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唤醒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唤醒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唤醒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唤醒设备实施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
在上述设备或者唤醒设备(即上述的唤醒装置)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Claims (22)
1.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当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或者,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所述第一字段或所述第二字段具有可变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特0、比特1或者分隔符中的两个码元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符号间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7.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唤醒消息;
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唤醒所述设备;
当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或者,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所述第一字段或所述第二字段具有可变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特0、比特1或者分隔符中的两个码元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符号间的时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3.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待唤醒的第二设备的标识采用预设的帧结构进行编码得到唤醒消息;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唤醒消息发送至唤醒装置;
当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或者,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所述第一字段或所述第二字段具有可变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编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18.一种唤醒消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唤醒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帧结构对所述唤醒消息进行解码,获取所述唤醒消息携带的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帧结构包括唤醒帧前导码、信息承载字段以及分隔符;所述信息承载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分隔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可唤醒设备的标识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唤醒所述设备;
当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或者,用一个短码元脉冲和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两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两个长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所述信息承载字段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的第一字段以及用于承载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唤醒后的操作的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之间采用分隔符分隔;
所述第一字段或所述第二字段具有可变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帧前导码包括唤醒帧指示字段和同步字段;所述唤醒帧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唤醒消息的到来,所述同步字段用于承载唤醒消息的同步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包括: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至少两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长码元脉冲、一个短码元脉冲以及一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信息比特,采用三个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时,所述处理模块解码所述唤醒消息的调制方式为: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或者,
采用连续三个长码元脉冲表示比特0,采用连续三个短码元脉冲表示比特1,采用连续的一个短码元脉冲、一个长码元脉冲以及一个短码元脉冲表示分隔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23652.8A CN108540261B (zh) | 2017-03-03 | 2017-03-03 |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23652.8A CN108540261B (zh) | 2017-03-03 | 2017-03-03 |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0261A CN108540261A (zh) | 2018-09-14 |
CN108540261B true CN108540261B (zh) | 2021-11-09 |
Family
ID=6348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23652.8A Active CN108540261B (zh) | 2017-03-03 | 2017-03-03 |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402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8619B (zh) * | 2018-12-26 | 2020-10-16 | 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处理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
CN109600822B (zh) * | 2018-12-26 | 2019-10-25 | 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
CN113472374B (zh) * | 2021-07-08 | 2023-02-14 | 深圳数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唤醒方法和唤醒接收机 |
CN117692096A (zh) * | 2022-09-02 | 2024-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7768277A (zh) * | 2022-09-16 | 2024-03-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调制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WO2024168768A1 (zh) * | 2023-02-16 | 2024-08-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唤醒信号的编码方法与装置 |
CN118945023A (zh) * | 2023-05-11 | 2024-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60249A (zh) * | 2005-09-21 | 2013-08-21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媒介的传输管理的方法、接入点和站 |
CN105165074A (zh) * | 2013-01-31 | 2015-12-1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针对wlan的低功率唤醒信号及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9306A1 (en) * | 2007-02-21 | 2009-05-21 | Terahop Networks, Inc. | Wake-up broadcast including network information in common designatio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ing |
EP2528243B1 (en) * | 2011-05-25 | 2019-01-23 |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KG |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7
- 2017-03-03 CN CN201710123652.8A patent/CN1085402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60249A (zh) * | 2005-09-21 | 2013-08-21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媒介的传输管理的方法、接入点和站 |
CN105165074A (zh) * | 2013-01-31 | 2015-12-1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针对wlan的低功率唤醒信号及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0261A (zh) | 2018-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40261B (zh) |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0169144B (zh) | 一种发送和接收唤醒帧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541047B (zh) | 下行业务数据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 |
TWI656804B (zh) | 無線通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裝置 | |
EP177961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 in a shared resource network | |
US20180020501A1 (en) | Mac frame design of wake-up frame for wake-up receiver | |
EP349997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wur frame | |
CN107969029B (zh) | 一种唤醒前导码生成方法、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9076457B (zh) |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和设备 | |
CN107979443B (zh) | 唤醒方法和装置 | |
CN107872839B (zh) | 数据转发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8012313B (zh) | 帧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9232469B2 (en) | Early ending of frame reception | |
KR101569927B1 (ko) | 신체 영역 네트워크 매체 액세스 제어 프로토콜들의 오버히어링 문제들을 해결하기 위한 기술들 | |
KR102358364B1 (ko) | 무선 웨이크업 패킷을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11713142B (zh)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
EP2840838B1 (en) | Network discovery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881098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8171087A1 (zh) | 无线唤醒的方法、控制设备和站点设备 | |
WO2018094942A1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站点、接入点 | |
WO2018094921A1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565783B (zh) | 一种发送唤醒帧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8075869A (zh) | 唤醒帧生成解码方法以及装置 | |
WO2018090741A1 (zh) |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