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6986A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86986A CN108486986A CN201810368273.XA CN201810368273A CN108486986A CN 108486986 A CN108486986 A CN 108486986A CN 201810368273 A CN201810368273 A CN 201810368273A CN 108486986 A CN108486986 A CN 1084869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oad
- layer
- water outlet
- oxygen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9/00—Root feeders; Injecting fertilisers into the roo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2—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courses of different kind made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2—Arrangement of sewer pipe-lines or pipe-line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包括道路、及为道路两侧的草木供应水分的集水系统,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为沿着道路长度方向呈S型设置的层面,出水槽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不透水层的最低出水面下方,本发明中对蓄水池中的水进行收集时,利用S型设置的第一不透水层,使得存留于蓄水层中的水沿着较低的方向自动向出水槽内流动,再沿着出水槽流入蓄水池内,本发明中的出水槽为空心槽钢,流水通畅,不存在被堵的情况;而且,蓄水层的底部为S型层面,出水槽设置在S型层面的最底位置,这样蓄水层内积攒的水会自动沿着S型层面的斜面向出水槽内流动,不存在部分水残留在蓄水层内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积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表不断地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地面缺乏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第一、路面渗水能力下降使得在雨天路面上积水严重,虽然道路上都有深井进行排水,但积水问题仍然无法有效解决,给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和湿度的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气候恶化。
第三、道路的不透水使得道路下方的泥土偏低,对于两旁行道树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会引起行道树不够茂盛以及根系将道路上的地砖顶出地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道路内部不残留水分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包括道路、及为道路两侧的草木供应水分的集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面层、第二透水面层、蓄水层、第一不透水层、第二不透水层、土壤层,蓄水层为鹅卵石层,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与蓄水层的下表面紧贴,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为沿着道路长度方向呈S型设置的层面,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位于S型层面的最低位置形成最低出水面,集水系统包括出水槽、蓄水池,蓄水池设置在道路两侧,在蓄水池内部设置种植草木的种植层,蓄水池内的水分渗入至种植层内,以为草木提供所需水分,出水槽为空心长槽,出水槽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不透水层的最低出水面下方,出水槽嵌入至第一不透水层内部,出水槽的顶部敞口,以形成蓄水层内水分流入出水槽的通道,出水槽的两端从道路下方穿出,以与蓄水池连通。
本发明中对蓄水池中的水进行收集时,利用S型设置的第一不透水层,使得存留于蓄水层中的水沿着较低的方向自动向出水槽内流动,再沿着出水槽流入蓄水池内,如此结构,比起现有技术中嵌入鹅卵石层中的排水管来说,排水管是在管上开孔的方式,溶液被堵,另外,现有的鹅卵石层采用平铺的方式,其内部存储的水需要积攒到一定深度采用向排水管中流入,导致总有部分水不能流入排水管内,而本发明中的出水槽为空心槽钢,流水通畅,不存在被堵的情况;而且,蓄水层的底部为S型层面,出水槽设置在S型层面的最底位置,这样蓄水层内积攒的水会自动沿着S型层面的斜面向出水槽内流动,不存在部分水残留在蓄水层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的沿着道路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2为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的沿着道路长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的沿着宽度长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表达供氧管的底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第一透水面层11、第二透水面层12、蓄水层13、第一不透水层14、第二不透水层15、土壤层16、出水槽21、过渡管211、蓄水池22、连通管23、供氧管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包括道路、及为道路两侧的草木供应水分的集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面层11、第二透水面层12、蓄水层13、第一不透水层14、第二不透水层15、土壤层16,蓄水层13为鹅卵石层,第一不透水层14的上表面与蓄水层13的下表面紧贴,第一不透水层14的上表面为沿着道路长度方向呈S型设置的层面,第一不透水层14的上表面位于S型层面的最低位置形成最低出水面,集水系统包括出水槽21、蓄水池22,蓄水池22设置在道路两侧,在蓄水池22内部设置种植草木的种植层,蓄水池22内的水分渗入至种植层内,以为草木提供所需水分,出水槽21为空心长槽,出水槽21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不透水层14的最低出水面下方,出水槽21嵌入至第一不透水层14内部,出水槽21的顶部敞口,以形成蓄水层13内水分流入出水槽21的通道,出水槽21的两端从道路下方穿出,以与蓄水池22连通。
本发明中对蓄水池22中的水进行收集时,利用S型设置的第一不透水层14,使得存留于蓄水层13中的水沿着较低的方向自动向出水槽21内流动,再沿着出水槽21流入蓄水池22内,如此结构,比起现有技术中嵌入鹅卵石层中的排水管来说,排水管是在管上开孔的方式,溶液被堵,另外,现有的鹅卵石层采用平铺的方式,其内部存储的水需要积攒到一定深度采用向排水管中流入,导致总有部分水不能流入排水管内,而本发明中的出水槽21为空心槽钢,流水通畅,不存在被堵的情况;而且,蓄水层13的底部为S型层面,出水槽21设置在S型层面的最底位置,这样蓄水层13内积攒的水会自动沿着S型层面的斜面向出水槽21内流动,不存在部分水残留在蓄水层13内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出水槽21包括左半段和右半段,左半段出水槽21从道路中间向道路外侧向下倾斜,右半段出水槽21从道路中间向道路外侧向下倾斜,在出水槽21的端部与蓄水池22之间设置过渡管211,以将二者连接。
出水槽21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方式,有助于水沿着出水槽21向外流出,水不会残留在出水槽21内,而且倾斜向下设置的出水槽21也有助于水向外流动,流动的水对出水槽21也进行冲刷,避免杂物沉淀在出水槽21底部。
进一步,位于道路一侧的相邻蓄水池22的底部的高度不同,以使相邻的蓄水池22的储水量不同。
城市建设中,为了美化环境,在道路两旁种植各种草木或树木,而且为了外观错落有致美观,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品种的草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在道路两旁种植时采用不同品种间隔种植,所以,将道路两旁的蓄水池22的深度设置为不一样,深度较深的蓄水池22内部可以种植需水量较大的草木,深度较浅的蓄水池22内部可以种植需水量较小的草木。
进一步,相邻蓄水池22之间通过连通管23连接,连通管23倾斜设置,连通管23的高端连接底部相对较高的蓄水池22,连通管23的低端连接底部相对较低的蓄水池22。
有时候有蓄水层13向下收集形成的水量不一致,不受控,使得深度较深的蓄水池22内的水量较深,深度较浅的蓄水池22内的水量较浅,不适于内部的草木的生长需求,所以又设置了连通管23,连通管23倾斜设置于两个深度不同、水量需求不用的蓄水池22内,使得深度较浅的蓄水池22内多余的水进入较深的蓄水池22内,作为补充,同时满足对水分需求较小的草木和对水需求较大的草木。这样通过外部定性调控,实现水量的调配,以满足不同品种、不同需水量、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不仅外观美观,而且成活率高。
进一步,集水系统还包括供氧管24,供氧管24为竖直设置的空心管,供氧管24靠近出水槽21的端部设置,供氧管24的顶端外漏于路面上方,还在供氧管24的顶端开口设置格栅顶盖241,避免杂物掉入供氧管24内堵塞管道,供氧管24的低端穿过出水槽21端部的过渡管211的顶部,伸入至过渡管211内部,供氧管24的底端开口,并靠近过渡管211的底部设置。
参见图4,进一步,所述供氧管24的底端为斜面开口,供氧管24的斜面开口朝向出水槽21水流流出的方向设置。
植物根系生长时,也需要氧气,而蓄水池22的设置,将其内部生长的植物的根系与外部土壤隔离,土壤中渗入的氧气不能进入蓄水池22内部,植物根系吸收不到氧气,对生长不利,本发明中设置了供氧管24,供氧管24的顶端与外界连通,供空气或氧气进入,供氧管24的底端靠近连通管23的底部设置,在水流流出时,流动的水流与供氧管24的底端开口接触,流动的水流经过供氧管24时,少量水冲入供氧管24内部,在流出时在供氧管24内形成负压卷流,管内的空气或氧气也被卷入水流中,随着水流进入蓄水池22内,被植物根系吸收。如此,将外部空气或氧气人为送至蓄水池22的根系中,供植物生长需要,避免植物根系缺氧而死亡。
进一步,第一不透水层14为灰土层,第二不透水层15为素土层。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及为道路两侧的草木供应水分的集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面层、第二透水面层、蓄水层、第一不透水层、第二不透水层、土壤层,蓄水层为鹅卵石层,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与蓄水层的下表面紧贴,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为沿着道路长度方向呈S型设置的层面,第一不透水层的上表面位于S型层面的最低位置形成最低出水面,集水系统包括出水槽、蓄水池,蓄水池设置在道路两侧,在蓄水池内部设置种植草木的种植层,蓄水池内的水分渗入至种植层内,以为草木提供所需水分,出水槽为空心长槽,出水槽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不透水层的最低出水面下方,出水槽嵌入至第一不透水层内部,出水槽的顶部敞口,以形成蓄水层内水分流入出水槽的通道,出水槽的两端从道路下方穿出,以与蓄水池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包括左半段和右半段,左半段出水槽从道路中间向道路外侧向下倾斜,右半段出水槽从道路中间向道路外侧向下倾斜,在出水槽的端部与蓄水池之间设置过渡管,以将二者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道路一侧的相邻蓄水池的底部的高度不同,以使相邻的蓄水池的出水量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蓄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连通管倾斜设置,连通管的高端连接底部相对较高的蓄水池,连通管的低端连接底部相对较低的蓄水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系统还包括供氧管,供氧管为竖直设置的空心管,供氧管靠近出水槽的端部设置,供氧管的顶端外漏于路面上方,还在供氧管的顶端开口设置格栅顶盖,避免杂物掉入供氧管内堵塞管道,供氧管的低端穿过出水槽端部的过渡管的顶部,伸入至过渡管内部,供氧管的底端开口,并靠近过渡管的底部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的底端为斜面开口,供氧管的斜面开口朝向出水槽水流流出的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不透水层为灰土层,第二不透水层为素土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8273.XA CN108486986A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8273.XA CN108486986A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6986A true CN108486986A (zh) | 2018-09-04 |
Family
ID=6331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8273.XA Pending CN108486986A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8698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4626A (zh) * | 2019-10-23 | 2019-12-17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限制地表拱起的行道树种植方法 |
CN112080978A (zh) * | 2020-09-04 | 2020-12-15 | 东南大学 | 一种主动预防温度应力相关病害的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70074A (ko) * | 2011-12-19 | 2013-06-27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측구집수조 일체형 가로수목 식재 박스 |
CN203951998U (zh) * | 2014-01-21 | 2014-11-26 |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树透气排水管系统 |
CN105926709A (zh) * | 2016-06-27 | 2016-09-07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多功能蓄排雨水花园系统 |
CN206308576U (zh) * | 2016-11-24 | 2017-07-07 | 深圳市中田园艺有限公司 | 用于海绵城市的行道树供养系统 |
CN206591382U (zh) * | 2017-02-14 | 2017-10-27 | 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 | 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 |
CN206752614U (zh) * | 2017-03-14 | 2017-12-15 |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CN207079439U (zh) * | 2017-08-11 | 2018-03-09 | 东莞市春景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透水地坪 |
CN208167442U (zh) * | 2018-04-23 | 2018-11-30 | 宁夏大学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
2018
- 2018-04-23 CN CN201810368273.XA patent/CN1084869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70074A (ko) * | 2011-12-19 | 2013-06-27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측구집수조 일체형 가로수목 식재 박스 |
CN203951998U (zh) * | 2014-01-21 | 2014-11-26 |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树透气排水管系统 |
CN105926709A (zh) * | 2016-06-27 | 2016-09-07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多功能蓄排雨水花园系统 |
CN206308576U (zh) * | 2016-11-24 | 2017-07-07 | 深圳市中田园艺有限公司 | 用于海绵城市的行道树供养系统 |
CN206591382U (zh) * | 2017-02-14 | 2017-10-27 | 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 | 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 |
CN206752614U (zh) * | 2017-03-14 | 2017-12-15 |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CN207079439U (zh) * | 2017-08-11 | 2018-03-09 | 东莞市春景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透水地坪 |
CN208167442U (zh) * | 2018-04-23 | 2018-11-30 | 宁夏大学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4626A (zh) * | 2019-10-23 | 2019-12-17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限制地表拱起的行道树种植方法 |
CN110574626B (zh) * | 2019-10-23 | 2021-04-16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限制地表拱起的行道树种植方法 |
CN112080978A (zh) * | 2020-09-04 | 2020-12-15 | 东南大学 | 一种主动预防温度应力相关病害的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93758B (zh) |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 |
CN105804198A (zh) | 雨水储蓄与利用一体化的绿地结构 | |
CN108330769A (zh) | 一种给排水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8061661U (zh) | 一种园林景观活水系统 | |
CN211368282U (zh) |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 |
CN211185126U (zh) | 一种建筑的屋顶绿化系统 | |
KR101904147B1 (ko) | 에코 도시 조경시스템 | |
CN211090814U (zh) | 一种市政绿化用绿化带 | |
CN107593156A (zh) | 一种屋顶立体植被蓄水种植装置及构建方法 | |
CN111809475A (zh) |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 |
CN108486986A (zh)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
CN112982072B (zh) | 一种绿化带蓄排水路沿石系统及蓄排水方法 | |
CN208167442U (zh) | 海绵城市行道树供养系统 | |
CN107466665A (zh) |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系统和方法 | |
CN209861800U (zh) | 一种矿山高陡边坡恢复治理拦-排-蓄-灌管养系统 | |
CN109618885B (zh) | 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蓄水防沥涝双向式灌溉系统 | |
RU2655799C1 (ru) | Водооборотная осушительно-увлаж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 |
CN206737077U (zh) | 一种用于小区的生态排水沟 | |
CN213847790U (zh) | 一种高位花坛 | |
CN212153625U (zh) |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 |
CN213061576U (zh) | 一种基于道路的多功能一体化绿化带装置 | |
CN108625452A (zh) | 一种海绵城市可组装式聚氨酯水景观生态自循环系统 | |
CN211241000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 |
CN212561003U (zh) | 一种绿化环保高效控水地面系统 | |
CN207443603U (zh) | 一种屋顶立体植被蓄水种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