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050A - 绳夹紧件及绳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绳夹紧件及绳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48050A CN108348050A CN201680064317.9A CN201680064317A CN108348050A CN 108348050 A CN108348050 A CN 108348050A CN 201680064317 A CN201680064317 A CN 201680064317A CN 108348050 A CN108348050 A CN 108348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ill
- rope
- entranc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3—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bending it around or inserting it into the fasten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4—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out movable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04—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 F16G11/044—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friction clamps deforming the cable, wire, rope or cord
- F16G11/046—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friction clamps deforming the cable, wire, rope or cord by bending the cable around a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Buck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具备:绳的插通路;构成插通路的入口的一部分的入口槛;构成插通路的出口的一部分的出口槛;在入口与出口之间被绳按压,并使插通的绳弯曲的限制部;由在入口与限制部之间以面向入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绳的入口侧导向面部;以及由在出口与限制部之间以面向出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绳的出口侧导向面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绳夹紧件及含有该绳夹紧件而构成的绳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通过在两个部位设置绳保持体而构成的绳打结件,上述绳保持体通过在两个管状的绳插通路间配置从基部突出的绳卡合部而成(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绳在通过了两个绳插通路的每一个的状态下,通过使绳越到使突出端在两个绳插通路间位于比该绳插通路靠上方的绳卡合部上而与绳卡合。因此,对绳安装最初的绳打结件的作业是困难的。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如下结构:在绳卡合部的一方或双方设置与上述绳插通路从侧方连通的狭缝,且将其构成为界面C字状。若设置这样的狭缝,则容易利用其将绳导入绳插通路。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对保持于绳插通路的绳作用与该绳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绳从上述狭缝拔出的问题。
现在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72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能够将绳夹紧件及含有该绳夹紧件而构成的绳夹紧装置的绳的插通作业以不产生夹紧后的绳的拔出的状态更容易地进行,该绳夹紧件构成为对通过的绳以预定的夹紧力进行夹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将绳夹紧件做成为,包括:
绳的插通路;
构成上述插通路的入口的一部分的入口槛;
构成上述插通路的出口的一部分的出口槛;
在上述入口与上述出口之间被上述绳按压,并使插通的上述绳弯曲的限制部;
在上述入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由以面向上述入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上述绳的入口侧导向面部;以及
在上述出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由以面向上述出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上述绳的出口侧导向面部。
从上述插通路的入口导入到上述插通路的绳被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引导而从上述入口槛与上述限制部之间暂时引出至绳夹紧件的外侧。将这样引出的绳从上述限制部与上述出口槛之间再次导入上述插通路,再次导入的绳被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引导而从上述出口引出。由此,绳相对于绳夹紧件的插通作业容易化。插通的绳弯曲,且其弯曲内侧按压限制部,因此绳夹紧件以预定的夹紧力夹紧绳。
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构成上述入口的一部分的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位于通过上述入口槛且相对于假想的第一直线正交的假想的第二直线上,该假想的第一直线通过上述限制部且连结上述入口槛和上述出口槛,
构成上述出口的一部分的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位于通过上述出口槛且相对于上述假想的第一直线正交的假想的第三直线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插通了插通路的绳能够在上述入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以使弯曲内侧按压上述入口槛的方式弯曲,在上述出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以使弯曲内侧按压上述出口槛的方式弯曲,在上述入口槛与出口槛之间,使限位器从与它们相反的一侧被绳按压,能够使绳夹紧件牢固地夹紧插通了的绳。
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使连结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和上述限制部的假想的第四直线与上述入口槛的距离以及连结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和上述限制部的假想的第五直线与上述出口槛的距离比上述绳的粗度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使入口侧槛牢固地被绳按压,并且能够在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使出口侧槛牢固地被绳按压。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上述入口槛具有面向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圆角凸面状的第一面部和构成上述入口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并且使该第二面部以容易向上述插通路导入上述绳的方式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绳从上述入口更顺畅地插通至插通路内。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上述出口槛具有面向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圆角凸面状的第一面部和构成上述出口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并且使该第二面部以容易从上述插通路引出上述绳的方式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插通的绳从上述出口顺畅地引出。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上述入口槛及上述出口槛分别具备与上述第二面部平行的第三面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将绳夹紧件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第二面部及上述第三面部通过沿与它们平行的方向可动的单一的滑动芯同时成形,不会使金属模具构造复杂,容易成形绳夹紧件。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将上述入口槛的第一面部及上述出口槛的第一面做成圆角凸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能够以插通于上述插通路的绳不对其构成损坏的方式挤压上述第一面部,另外,第二,在将绳夹紧件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相比将该第一面部构成顶部尖锐的凸面状的情况,能够使金属模具构造不复杂,而且容易成形。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上述绳夹紧件具有基座部,上述入口槛、上述出口槛以及上述限制部以从上述基座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
具备连接上述入口槛的突出端和上述出口槛的突出端的连接部,
在上述基座部与上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上述插通路。
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之一为,在隔着假想的中心轴的两侧分别具备上述插通路,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分别配置上述入口槛、出口槛以及限制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从第一观点出发,将绳夹紧装置做成为,包括上述的绳夹紧件和具备上述绳的插通部的拉手部件,该拉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上述绳夹紧件的入口槛与出口槛之间。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从第二观点出发,将绳夹紧装置做成为,包括上述绳夹紧件和具备上述绳的插通部的拉手部件,该拉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的一方侧的上述出口槛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的另一方侧的上述出口槛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不产生夹紧后的绳的拔出的状态容易地进行绳夹紧件及含有该绳夹紧件而构成的绳夹紧装置的绳的插通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绳夹紧件(第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第一例的立体图,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而示出。
图3是上述第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第一例的仰视图。
图5是上述第一例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5的A-A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一例的将绳插通插通路的过程的剖视图,示出了从入口插入的绳从限制部与入口槛之间拔出至外方的状态。
图8是表示上述第一例的将绳插通插通路的过程的剖视图,示出了在图7的状态下状使位于外方的绳的末端从限制部与出口槛之间进入到内方的状态。
图9是表示在上述第一例中使绳插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使上述第一例的结构的一部分变更后的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上述第一例的结构的一部分变更后的例的剖视图。
图12是将在将上述第一例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使用的金属模具的滑动芯的一个结构例与上述第一例的截面一起表示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绳夹紧件(第二例)的立体图。
图14是上述第二例的立体图,从与图13不同的方向观察而示出。
图15是上述第二例的俯视图。
图16是上述第二例的仰视图。
图17是上述第二例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B-B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B-B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20是与上述第二例组合构成绳夹紧装置的拉手部件的立体图。
图21是与上述第二例组合构成绳夹紧装置的拉手部件的立体图,从与图20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而示出。
图22是表示在上述第二例中使绳插通的状态的剖视图,示出了使上述第二例和上述拉手部件紧贴的状态。
图23是表示在上述第二例中使绳插通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4是将在将上述第二例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使用的金属模具的滑动芯的一个结构例与上述第二例的截面一起表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24,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绳夹紧件R具备绳W的插通路1(图7、图18、图19),且构成为对插通了该插通路1的绳W以预定的夹紧力夹紧。更具体而言,绳W以弯曲状态插通该绳夹紧件R的上述插通路1,在该插通路1内,构成绳夹紧件R的一部分的后述的限制部3被弯曲的绳W的弯曲内侧(图9、图23)按压。由此,该绳夹紧件R能够在绳W的任意位置以预定的夹紧力夹紧。通过以超过上述预定的夹紧力的力拉拽绳W或沿绳W的长度方向对绳夹紧件R进行移动操作,从而能够改变绳夹紧件R相对于绳W的夹紧位置。
该绳W只要是能够如上所述地进行绳夹紧件R的夹紧,则其形状(圆绳、扁绳等)、材质、构造(编织绳、橡胶绳、合成树脂制的绳等)无关紧要。典型地,如下使用:该绳夹紧件R夹紧于具备这样的由绳W拧紧、拉紧的部位的各种物品的该绳W,通过改变该夹紧位置,拧紧、松缓这样的部位。
该实施方式的绳夹紧件R与后述的第一例及第二例均具备:
绳W的插通路1;
构成上述插通路1的入口1a的一部分的入口槛2a;
构成上述插通路1的出口1b的一部分的出口槛2b;
在上述入口1a与上述出口1b之间被上述绳W按压而使插通的上述绳W弯曲的限制部3;
由在上述入口1a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以面向上述入口槛2a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α或倾斜面β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上述绳W的入口侧导向面部4;以及
由在上述出口1b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以面向上述出口槛2b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α或倾斜面β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上述绳W的出口侧导向面部5。
因此,首先,对于后述的第一例及第二例共通的结构,主要参照第一例进行说明。
从上述插通路1的入口1a导入到上述插通路1的绳W被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引导而从上述入口槛2a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暂时被引出至绳夹紧件R的外侧(图7)。能够将这样引出的绳W从上述限制部3与上述出口槛2b之间再次导入上述插通路1,再次导入的绳W被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引导(图8)而从上述出口1b引出(图9)。由此,绳W相对于绳夹紧件R的插通作业容易化。插通的绳W弯曲,且限制部3被其弯曲内侧按压,因此绳夹紧件R以预定的夹紧力夹紧绳W。
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只要是使上述入口槛2a位于弯曲内侧且将与该入口槛2a之间作为上述插通路1的一部分的结构即可,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地由弯曲面α和倾斜面β构成,另外,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地由多个倾斜面β构成。
另外,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只要是使上述出口槛2b位于弯曲内侧且将与该出口槛2b之间作为上述插通路1的一部分的结构即可,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地由弯曲面α和倾斜面β构成,另外,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地由多个倾斜面β构成。
此外,在图示的例中,上述绳W也能够从图7的左侧导入插通路1,该情况下,图7的出口1b发挥入口1a的功能,图7的出口侧导向面部5发挥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功能。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上述入口1a的一部分的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末端4a位于通过上述入口槛2a且与通过上述限制部3而连结上述入口槛2a和上述出口槛2b的假想第一直线x1(参照图6)正交的假想第二直线x2(参照图6)上,
构成上述出口1b的一部分的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末端5a位于通过上述出口槛2b且与上述假想第一直线正交的假想第三直线x3(参照图6)上。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如上所述地插通了插通路1的绳W能够在上述入口1a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以使上述入口槛2a被弯曲内侧按压的方式弯曲,在上述出口1b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以使上述出口槛2b被弯曲内侧按压的方式弯曲,在上述入口槛2a与出口槛2b之间,使限位器3从与它们相反的一侧被绳W按压,能够使绳夹紧件R牢固地夹紧插通了的绳W。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连结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末端4a和上述限制部3的假想第四直线x4(参照图6)与上述入口槛2a的距离,以及连结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末端5a和上述限制部3的假想第五直线x5(参照图6)与上述出口槛2b的距离比上述绳W的粗度小。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末端4a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使入口1a侧槛牢固地被绳W按压,并且能够在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末端5a与上述限制部3之间使出口1b侧槛牢固地被绳W按压。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入口槛2a具有面向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圆角凸面状的第一面部S1和构成上述入口1a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S2,并且使该第二面部S2以容易将上述绳W导入上述插通路1的方式倾斜。在图示的例中,入口槛2a将与其轴向ax(参照图5)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在遍及该轴向的各位置做成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具备上述第一面部S1和上述第二面部S2。上述第二面部S2具有随着向上述限制部3一侧靠近而使插通路1变窄的方向的倾斜。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绳从上述入口1a顺畅地插入插通路1内。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出口槛2b具有面向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圆角凸面状的第一面部S1和构成上述出口1b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S2,并且使该第二面部S2以容易将上述绳W从上述插通路1引出的方式倾斜。在图示的例中,出口槛2b将与其轴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在遍及该轴向的各位置做成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具备上述第一面部S1和上述第二面部S2。上述第二面部S2具有随着向上述限制部3一侧靠近而使插通路1变窄的方向的倾斜。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插通的绳W从上述出口1b顺畅地引出。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入口槛2a(第二例中,槛结构体2)及上述出口槛2b(第二例中,槛结构体2)分别具备与上述第二面部S2平行的第三面部S3(图12、图24)。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将绳夹紧件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第二面部S2及上述第三面部S3通过沿与它们平行的方向f可动的单一的滑动芯SC(图12、图24参照)同时成形,不会使金属模具构造复杂,容易成形绳夹紧件R。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入口槛2a的第一面部S1及上述出口槛2b的第一面部S1做成圆角凸面状,因此,第一,能够以插通于上述插通路1的绳W不对其构成损坏的方式挤压上述第一面部S1,另外,第二,在将绳夹紧件R做成塑料成形品的情况下,相比将该第一面部S1构成顶部尖锐的凸面状的情况,能够使金属模具构造不复杂,而且容易成形。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绳夹紧件R成为如下形态:具有基座部,上述入口槛2a、上述出口槛2b以及上述限制部3形成为从上述基座部突出,并且
具备连接上述入口槛2a的突出端和上述出口槛2b的突出端的连接部6,
在上述基座部与上述连接部6之间形成有上述插通路1。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插通路1具有被上述基座部、上述入口槛2a以及上述连接部6围绕的部位,以及被上述基座部、上述出口槛2b以及上述连接部6围绕的部位,就暂时插通至插通路1的绳W而言,除非将绳W在沿其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拉拽而从插通路1引出,否则便持续保持于插通路1内。
(第一例)
图1~图12表示在绳夹紧件R仅具备一组上述插通路1的例。
在该第一例中,绳夹紧件R为具有宽度、长度、厚度的结构。即,绳夹紧件R成为实质上具有表面7、背面8以及四个厚度侧的面9…9的结构(参照图1)。厚度侧的四个面9…9中的两个长度侧的面的一方成为堵塞部10,在另一方形成有开放部11。另外,在厚度侧的四个面9…9中的两个宽度侧的面的一方形成有上述入口1a(如上所述地也能发挥出口1b的功能。),在另一方形成有上述出口1b(如上所述地也能发挥入口1a的功能。)。
在该第一例中,绳夹紧件R构成为具备中间实心部12、上述入口槛2a、上述出口槛2b、成为上述连接部6的长度侧连接部13、以及宽度侧连接部14。
上述中间实心部12具备上述堵塞部10、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成为上述表面7的一部分的表面部12a、以及成为上述背面8的一部分的背面部12b(参照图1)。该中间实心部12的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和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接合的拐角成为上述限制部3。
上述入口槛2a及出口槛2b在绳夹紧件R的厚度方向上以沿轴向ax的方式配置。
上述长度侧连接部13设置为,包括将外表面作为上述表面7的一部分的长度侧连接部13和将外表面作为上述背面8的一部分的长度侧连接部13,在两个长度侧连接部13、13之间隔开可供绳W插通的距离,且将上述入口槛2a的端部、上述中间实心部12的限制部3以及上述出口槛2b的端部相连。
上述宽度侧连接部14设置为,包括将外表面作为上述表面7的一部分的宽度侧连接部14和将外表面作为上述背面8的一部分的宽度侧连接部14,在两个宽度侧连接部14、14之间隔开可供绳W插通的距离,且将上述入口槛2a的端部和上述中间实心部12的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末端4a、以及上述出口槛2b的端部和上述中间实心部12的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末端5a相连。
即,在该第一例中,绳夹紧件R的表面7或背面8发挥上述基座部的功能。
(第二例)
图13~图24表示在绳夹紧件R具备两组上述插通路1的例。
在该第二例中构成为,在隔着假想的中心轴y的两侧分别具备上述插通路1,在以上述中心轴y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分别配置有上述入口槛2a、出口槛2b以及限制部3。
具体而言,该第二例构成为,具备:形成板状的基座部15;在该基座部15的一面从该基座部15的中央突出的中核部16;在与在该中核部16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槛结构体2之间隔开90度的间隔并从上述基座部15的一面突出的四个槛结构体2…2;以及成为上述连接部6的圆周连接部17。
上述中核部16在中心具有中空部16a,并且具备在与在该中空部16a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突出部16b之间隔开90度的间隔向放射方向突出的四个突出部16b…16b。
相邻的突出部16b、16b之间的中核部16的侧面在将该中核部16以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剖开的状态成为使该中核部16的中心侧成为弯曲外侧的弯曲侧面16c。即,中核部16具有四个弯曲侧面16c…16c。
在中核部16的四个弯曲侧面16c…16c的外侧,分别以在与弯曲侧面16c之间隔开可供绳W通过的距离的方式配置有上述槛结构体2。
上述圆周连接部17形成环状,并且配置为在与上述基座部15的一面之间隔开可供绳W插通的距离。圆周连接部17在上述槛结构体2的突出端和上述中核部16的突出部16b与它们一体化。
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插通路1分别位于夹着假想的中心轴y的两侧,该中心轴y与上述中核部16及槛结构体2的突出方向正交,且通过位于隔着上述中核部16的中心的对置位置的两部位的突出部16b。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仅在将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理解为如图18所示地通过右上的突出部16b和左下的突出部16b的y1的情况下,在将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理解为如图19所示地通过左上的突出部16b和右下的突出部16b的y2的情况下,上述插通路1也分别位于隔着假想的中心轴y的两侧位置。
即,在该第二例中,上述槛结构体2成为上述入口槛2a或出口槛2b,上述弯曲侧面16c成为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4或出口侧导向面部5,上述突出部16b作为上述限制部3、入口侧导向面部4的末端4a或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5的末端5a发挥功能(参照图22)。
更具体而言,在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一方侧的成为上述入口槛2a的槛结构体2的对称位置具有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另一方侧的成为上述入口槛2a的槛结构体2,
在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一方侧的成为上述入口槛2b的槛结构体2的对称位置具有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另一方侧的成为上述入口槛2b的槛结构体2,
在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一方侧的成为上述限制部3的突出部16b的对称位置具有位于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另一方侧的成为上述限制部3的突出部16b。
图22示出了以下例,将通过位于图22的上侧的突出部16b和位于下侧的突出部16b的假想的中心轴y的左右分别做成插通路1,使一根绳W以从图22的上侧向下侧拽的方式插通右侧的插通路1,并且在位于下侧的突出部16b下折返,并且再以从图22的下侧向上侧拽的方式插通左侧的插通路1。即,在该图22的例中,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右上侧的槛结构体2及左上侧的槛结构体2发挥入口槛2a的功能,隔着上述假想的中心轴y的右下侧的槛结构体2及左下侧的槛结构体2发挥出口槛2b的功能。
另外,在该图22所示的例中,由上述绳夹紧件R和拉手部件H构成绳夹紧装置。拉手部件H具备上述绳W的插通部Ha,通过使绳W通过该插通部Ha,从而能够附属于绳W。在图示的例中,拉手部件H呈将筒两端均开放的筒状,并且构成为,在筒侧部具有两个贯通孔Hb、Hb,通过这两个贯通孔Hb、Hb和筒内部形成上述插通部Ha。拉手部件H的筒两端间的距离实质上等于绳夹紧件R的厚度。拉手部件H构成为,在与其筒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上具有宽度较窄侧面部Hc和宽度较宽侧面部Hd。上述贯通孔Hb在宽度较窄侧面部Hc的中央形成为,除了轴部He外,横贯从该轴部He到宽度较宽侧面部Hd的右端之间、以及从该轴部He到宽度较宽侧面部Hd的左端之间。在图示的例中,拉手部件H的宽度较宽侧面部Hd不进入相邻的槛结构体2之间,但是宽度较窄侧面部Hc进入。
在这样构成的绳夹紧装置中,通过把持拉手部件H对其进行拉拽的操作,,典型地,用一只手把持绳夹紧件R,用另一只手把持拉手部件H,进行拉拽拉手部件H的操作,从而能够从绳夹紧件R内引出绳W,调整绳夹紧件R相对于绳W的夹紧位置(图22至图23)。
在图示的例中,在相邻的槛结构体2、2之间,构成为上述基座部15的外缘部15a及圆周连接部17的外缘部17a呈凹状。另一方面,拉手部件H的宽度较窄侧面部Hc构成为呈与这些外缘部15a、17a的凹状匹配的凸状。由此,在图示的例中,在从将拉手部件H附加设置于在图21中的下侧相邻的槛结构体2、2间的绳W的状态使绳夹紧件R和拉手部件H贴紧的情况下,该拉手部件H的至少一部分、在图示的例中,上述宽度较窄侧面部Hc能够看上去良好地收纳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y的一方侧的发挥上述出口槛2b的功能的槛结构体2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y的另一方侧的发挥上述出口槛2b的功能的槛结构体2之间(图22)。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拉手部件H例如也能够附加设置于图22中的在隔着上述中心轴y的右侧上下相邻的槛结构体2、2间的绳W,或者也能够附加设置于图22中的在隔着上述中心轴y的左侧上下相邻的槛结构体2、2间的绳W。这样的情况下,在使绳夹紧件R和拉手部件H贴紧的情况下,该拉手部件H的至少一部分、在图示的例中,上述宽度较窄侧面部Hc能够收纳于发挥上述入口槛2a的功能的槛结构体2与发挥上述出口槛2b的功能的槛结构体2之间。
此外,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包含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W—绳,1—插通路,1a—入口,1b—出口,2a—入口槛,2b—出口槛,3—限制部,4—入口侧导向面部,5—出口侧导向面部,α—弯曲面,β—倾斜面。
此外,本文引用于2015年11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18448号的说明书、技术方案、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并入。
Claims (10)
1.一种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绳的插通路;
构成上述插通路的入口的一部分的入口槛;
构成上述插通路的出口的一部分的出口槛;
在上述入口与上述出口之间被上述绳按压,并使插通的上述绳弯曲的限制部;
上述绳的入口侧导向面部,其由在上述入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以面向上述入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以及
上述绳的出口侧导向面部,其由在上述出口与上述限制部之间以面向上述出口槛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入口的一部分的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位于通过上述入口槛且相对于假想的第一直线正交的假想的第二直线上,该假想的第一直线连结上述入口槛和上述出口槛,
构成上述出口的一部分的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位于通过上述出口槛且相对于上述假想的第一直线正交的假想的第三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使连结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和上述限制部的假想的第四直线与上述入口槛的距离以及连结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末端和上述限制部的假想的第五直线与上述出口槛的距离比上述绳的粗度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入口槛具有面向上述入口侧导向面部的第一面部和构成上述入口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并且使该第二面部以容易向上述插通路导入上述绳的方式倾斜,
上述出口槛具有面向上述出口侧导向面部的第一面部和构成上述出口的一部分的第二面部,并且使该第二面部以容易从上述插通路引出上述绳的方式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入口槛及上述出口槛分别具备与上述第二面部平行的第三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入口槛的第一面部及上述出口槛的第一面为圆角凸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座部,上述入口槛、上述出口槛以及上述限制部以从上述基座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
具备连接上述入口槛的突出端和上述出口槛的突出端的连接部,
在上述基座部与上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上述插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夹紧件,其特征在于,
在隔着假想的中心轴的两侧分别具备上述插通路,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分别配置上述入口槛、出口槛以及限制部。
9.一种绳夹紧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夹紧件;以及具备上述绳的插通部的拉手部件,
该拉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上述绳夹紧件的入口槛与出口槛之间。
10.一种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夹紧件;以及具备上述绳的插通部的拉手部件,
该拉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的一方侧的上述出口槛与位于隔着上述中心轴的另一方侧的上述出口槛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8448 | 2015-11-06 | ||
JP2015218448A JP6483590B2 (ja) | 2015-11-06 | 2015-11-06 | 紐留め装置 |
PCT/JP2016/082833 WO2017078150A1 (ja) | 2015-11-06 | 2016-11-04 | 紐留め具、及び紐留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48050A true CN108348050A (zh) | 2018-07-31 |
Family
ID=5866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4317.9A Withdrawn CN108348050A (zh) | 2015-11-06 | 2016-11-04 | 绳夹紧件及绳夹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17612A1 (zh) |
JP (1) | JP6483590B2 (zh) |
CN (1) | CN108348050A (zh) |
DE (1) | DE112016005109T5 (zh) |
TW (1) | TWI639784B (zh) |
WO (1) | WO20170781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59468B2 (ja) | 2016-06-06 | 2020-03-04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コードロック |
US10561205B2 (en) * | 2017-11-01 | 2020-02-18 | Dubrosky & Tracy Patent Services Corp. | Link for garment strap |
USD883856S1 (en) | 2018-04-05 | 2020-05-12 | Dubrosky & Tracy Patent Services Corp. | Link for a strap |
USD883139S1 (en) | 2018-04-05 | 2020-05-05 | Dubrosky & Tracy Patent Services Corp. | Slide for a strap |
JP7054204B2 (ja) * | 2018-10-31 | 2022-04-13 | 株式会社シンテック | タイヤ固定具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0506A (en) * | 1957-05-31 | 1959-01-27 | Hudkins Clyde | Safety stop block |
US3481008A (en) * | 1968-03-14 | 1969-12-02 | John P Jorgenson | Clamping device |
US4838499A (en) * | 1987-03-27 | 1989-06-13 | Trw (Repa) Gmbh | Cable braking member for the drive of a safety belt retightener |
CN1119087A (zh) * | 1994-05-27 | 1996-03-27 | 株式会社尼弗科 | 绳索扣件 |
JP2003137230A (ja) * | 2001-10-31 | 2003-05-14 |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 紐結束具 |
JP2008178593A (ja) * | 2007-01-25 | 2008-08-07 | Nifco Inc | 紐留め具 |
CN201180763Y (zh) * | 2008-03-03 | 2009-01-14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绳索扣 |
WO2010142052A1 (fr) * | 2009-06-09 | 2010-12-16 | Karim Mourad | Pièce de réglage destinée à coulisser le long d'une sangle et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de vêtement équipé de ladite pièce de réglage |
TWM400229U (en) * | 2010-10-08 | 2011-03-21 | Nifco Taiwan Corp | Rope fastener |
CN202125566U (zh) * | 2011-07-01 | 2012-01-25 |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 一种绳扣 |
US20120073087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Briganti Robert A | Low friction cord lock |
CN102639023A (zh) * | 2009-11-30 | 2012-08-15 | Ykk株式会社 | 绳扣紧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9071A (en) * | 1883-06-29 | 1885-10-27 | Isaac E Palmer | Hitching device |
US630837A (en) * | 1898-12-22 | 1899-08-15 | Anton L Anderson | Rope-clamp. |
US666400A (en) * | 1900-11-19 | 1901-01-22 | William C Tregoning | Cord-adjuster for electric lights. |
US947111A (en) * | 1907-12-09 | 1910-01-18 | Henry E Lorentz | Cord-holder. |
US966297A (en) * | 1909-06-07 | 1910-08-02 | Joseph Bart | Line-holder. |
US1407406A (en) * | 1921-03-23 | 1922-02-21 | Thomas L Glazebrook | Hay-sling take-up |
US1452338A (en) * | 1922-03-27 | 1923-04-17 | Flowers William James | Rope and cable tie |
US1426537A (en) * | 1922-03-31 | 1922-08-22 | Christopher W Bauer | Cordage hitching device |
US1583343A (en) * | 1925-10-01 | 1926-05-04 | Herbert Pollard Cooper | Grip for cords, ropes, and the like |
US1896705A (en) * | 1932-04-01 | 1933-02-07 | Geisenhoner Henry | Take-up device for ropes |
US2271288A (en) * | 1940-08-16 | 1942-01-27 | James E Cuff | Clothesline hanger |
US2592696A (en) * | 1950-06-02 | 1952-04-15 | Edward A Hoody | Noose releasing honda |
US2884674A (en) * | 1957-02-27 | 1959-05-05 | Franklin H Neuberger | Fasteners |
US2903772A (en) * | 1957-06-19 | 1959-09-15 | Danielson Mfg Co | Cable connector or clamp |
US2932072A (en) * | 1958-04-28 | 1960-04-12 | Pruchnow Howard | One piece cord holder |
US3221383A (en) * | 1964-07-09 | 1965-12-07 | Eugene A Bilodeau | Cinching device |
US3309745A (en) * | 1965-04-12 | 1967-03-21 | Plant Service Corp | Cable stay |
US3289260A (en) * | 1965-08-11 | 1966-12-06 | Jr David C Buscall | Insulated wire and cable clamp |
NL137173C (zh) * | 1965-10-08 | 1900-01-01 | ||
US3721750A (en) * | 1970-01-27 | 1973-03-20 | Ty Lok Assembly Systems Inc | Strapping fastener |
US4034443A (en) * | 1972-09-13 | 1977-07-12 | Turner Roland P | Knot-tying device |
JPS502526U (zh) * | 1973-05-07 | 1975-01-11 | ||
CA1039478A (en) * | 1974-02-06 | 1978-10-03 | Ralph Somerville | Toggle for use with rope |
US4105349A (en) * | 1976-10-18 | 1978-08-08 | R B Toy Development Co. | Mechanism for forming a loop in a rope or the like |
US4222157A (en) * | 1978-11-22 | 1980-09-16 | David C. Fisher | Rope tightener |
US4414712A (en) * | 1982-02-10 | 1983-11-15 | Beggins Paul T | Line fastening device |
USD289373S (en) * | 1985-01-22 | 1987-04-21 | Kimball James F | Rope tie down device |
US4648159A (en) * | 1985-03-18 | 1987-03-10 | Dougherty John F | Fastener for a lace or rope or the like |
USD323103S (en) * | 1987-04-10 | 1992-01-14 | Bengt Hilmersson | Locking unit for holding elongated objects such as ropes, bands or the like |
US4919370A (en) * | 1989-02-17 | 1990-04-24 | Martin William B | Cable fitting |
US5232193A (en) * | 1989-09-20 | 1993-08-03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Clamp for intravenous tubing |
US5261343A (en) * | 1992-04-09 | 1993-11-16 | Elterman Charles W | Cleat for fastening line or rope |
US5193252A (en) * | 1992-04-20 | 1993-03-16 | Svehaug Oswald C | Quick-release cleat |
US5245729A (en) * | 1992-12-14 | 1993-09-21 | Greff Dennis W | Flexible line fastener device |
US5625925A (en) * | 1993-07-16 | 1997-05-06 | Richards; Frank J. | Line connecting device |
US5339498A (en) * | 1993-09-28 | 1994-08-23 | Parsons Llewellyn B | Adjustable tyer |
US5660133A (en) * | 1996-04-26 | 1997-08-26 | Munich; William | Fender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ats |
AU6275398A (en) * | 1997-12-18 | 1999-07-05 | James E. Sadeck | A rappel tool and methods for descent of a load and a rappel tool and stirrup assembly |
US6095956A (en) * | 1999-02-19 | 2000-08-01 | Huang; Tzu-Shien | Tensile cord connector of chest pull |
DE10025333C1 (de) * | 2000-05-23 | 2001-12-06 | Jobra Metall Gmbh |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Halten von Seilen oder Leinen an Gegenständen |
US6533802B2 (en) * | 2001-05-16 | 2003-03-18 | Smith & Nephew, Inc. | Endobutton continuous loop for bone-tendon-bone |
AU2002952124A0 (en) * | 2002-01-24 | 2002-10-31 | Phillip Lee Johnson | Personal device fastening system |
US6880788B2 (en) * | 2002-07-31 | 2005-04-19 | Nmc Group, Inc. | Ring-post fastener |
US7722644B2 (en) * | 2003-06-11 | 2010-05-25 | Medicine Lodge, Inc. | Compact line locks and methods |
US7806909B2 (en) * | 2003-06-11 | 2010-10-05 | Medicine Lodge Inc. | Line lock threa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US7686830B2 (en) * | 2003-12-22 | 2010-03-30 | Ethicon, Inc. | Suture anchoring device |
US7150079B2 (en) * | 2004-07-01 | 2006-12-19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Cord adjuster |
US7243399B2 (en) * | 2004-11-19 | 2007-07-17 | Eric Liao | Wrapping device for packages |
US7833227B2 (en) * | 2005-10-13 | 2010-11-16 | Synthes Usa, Llc | Cable and crimp for bone surgery |
US7353766B1 (en) * | 2006-12-04 | 2008-04-08 | Wiese Delbert C | Movable cleat and method of use |
GB0625168D0 (en) * | 2006-12-18 | 2007-01-24 | Nicholson Matthew R | Fixing device |
US20090282653A1 (en) * | 2008-05-16 | 2009-11-19 | Nifco Taiwan Corporation | Cord lock |
US9168044B2 (en) * | 2008-12-19 | 2015-10-27 | Jeffrey B. Kirkham | Multi-use cleat |
US8291562B2 (en) * | 2010-05-13 | 2012-10-23 | John Webb | Rake tine replacement tool |
WO2012040627A1 (en) * | 2010-09-24 | 2012-03-29 | Medicinelodge, Inc. Dba Imds Co-Innovation | System for intra -operative tension and fixation of zipknot acl fixation |
GB2496401A (en) * | 2011-11-09 | 2013-05-15 | Bae Systems Plc | Locking clip having an acute angle to retain a cord therein |
US20130145582A1 (en) * | 2011-12-09 | 2013-06-13 | Todd M. Chupp | Rope Locking Device |
TWM433763U (en) * | 2012-01-16 | 2012-07-21 | Nifco Taiwan Corp | Rope fastener |
US20140196256A1 (en) * | 2013-01-11 | 2014-07-17 | Brent A. Garcia | Cord tensioning and securing device |
JP2014188172A (ja) * | 2013-03-27 | 2014-10-06 | Iris Co Ltd | 紐状部材用留め具 |
TWM473727U (zh) * | 2013-11-14 | 2014-03-11 | Nifco Taiwan Corp | 繩索扣 |
-
2015
- 2015-11-06 JP JP2015218448A patent/JP64835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14 TW TW105133235A patent/TWI639784B/zh active
- 2016-11-04 WO PCT/JP2016/082833 patent/WO201707815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1-04 CN CN201680064317.9A patent/CN10834805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11-04 US US15/773,382 patent/US201803176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11-04 DE DE112016005109.3T patent/DE112016005109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70506A (en) * | 1957-05-31 | 1959-01-27 | Hudkins Clyde | Safety stop block |
US3481008A (en) * | 1968-03-14 | 1969-12-02 | John P Jorgenson | Clamping device |
US4838499A (en) * | 1987-03-27 | 1989-06-13 | Trw (Repa) Gmbh | Cable braking member for the drive of a safety belt retightener |
CN1119087A (zh) * | 1994-05-27 | 1996-03-27 | 株式会社尼弗科 | 绳索扣件 |
JP2003137230A (ja) * | 2001-10-31 | 2003-05-14 |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 紐結束具 |
JP2008178593A (ja) * | 2007-01-25 | 2008-08-07 | Nifco Inc | 紐留め具 |
CN201180763Y (zh) * | 2008-03-03 | 2009-01-14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绳索扣 |
WO2010142052A1 (fr) * | 2009-06-09 | 2010-12-16 | Karim Mourad | Pièce de réglage destinée à coulisser le long d'une sangle et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de vêtement équipé de ladite pièce de réglage |
CN102639023A (zh) * | 2009-11-30 | 2012-08-15 | Ykk株式会社 | 绳扣紧件 |
US20120073087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Briganti Robert A | Low friction cord lock |
TWM400229U (en) * | 2010-10-08 | 2011-03-21 | Nifco Taiwan Corp | Rope fastener |
CN202125566U (zh) * | 2011-07-01 | 2012-01-25 |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 一种绳扣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317612A1 (en) | 2018-11-08 |
DE112016005109T5 (de) | 2018-07-19 |
TW201719050A (zh) | 2017-06-01 |
WO2017078150A1 (ja) | 2017-05-11 |
JP2017086312A (ja) | 2017-05-25 |
JP6483590B2 (ja) | 2019-03-13 |
TWI639784B (zh) | 2018-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48050A (zh) | 绳夹紧件及绳夹紧装置 | |
CN103037733A (zh) | 镊子 | |
CN104874645B (zh) | 一种铝型材矫直机 | |
US2796648A (en) | Cable clamping device | |
US9446620B1 (en) | User adjustable paper clip | |
US8161982B2 (en) | Hair ornament | |
JP3212004U (ja) | ゼムクリップ | |
KR101617195B1 (ko) | 문서 고정용 클립 | |
DE19608207A1 (de) | Klammer | |
JP6707672B2 (ja) | メディアバインダ機構及びメディアバインダの製造方法 | |
US745070A (en) | Instrument for holding artificial teeth. | |
CN201570593U (zh) | 防绕线电线夹 | |
EP3178346A1 (de) | Haarformgerät | |
JP6927654B2 (ja) | 増毛用器具を用いた増毛方法 | |
JP6249446B2 (ja) | クリップ | |
CN104129548B (zh) | 极群周转夹具 | |
JP3198810U (ja) | 衣服用ハンガー | |
JP2002501850A (ja) | 多目的紙クリップ | |
JP6325903B2 (ja) | ファイルフォルダ | |
KR20230001256U (ko) | 원형 봉지집게 | |
EP1166672B1 (en) | Improved end ferrule | |
JP3210061U (ja) | ファイルフォルダ | |
NL1040933B1 (nl) | Tweezijdige knijperclip. | |
KR102346966B1 (ko) | 클리어 파일 | |
EP2258609A1 (en) | Elements for gripping the upper ends of the rods holding the mudguard of bicy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