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333935B -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3935B
CN108333935B CN201810086329.2A CN201810086329A CN108333935B CN 108333935 B CN108333935 B CN 108333935B CN 201810086329 A CN201810086329 A CN 201810086329A CN 108333935 B CN108333935 B CN 108333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frequency
debugging
omega
notch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63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3935A (zh
Inventor
冯伟
冀娟
曾凡铨
胡翔宇
王尧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00863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3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3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3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3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3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对调试对象进行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得到其初始频率特性,据此获得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谐振峰值和需要校正的频率范围,根据这些信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陷波深度和陷波带宽,并以这三个信息量作为输入,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和分母阻尼系数,最终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即可对调试对象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若调试对象的频率特性与指标要求仍有差距,可依据差距情况适当调整陷波深度和陷波带宽,逐步达到指标要求,调试过程中根据上次调试结果可以有导向性地进行下次调试,在实现精准调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调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涉及自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陷波滤波器是用来改善伺服控制系统或类似系统的谐振特性的常用手段,其中以二阶陷波滤波器引用最为广泛,其数学模型N(s)如下文的式(4),其输出特性如图1所示。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设计参数包括陷波中心频率ω0以及陷波阻尼系数ξ1、ξ2,陷波中心频率ω0可根据仿真或扫频试验结果确定,而陷波阻尼系数ξ1、ξ2目前尚无科学的确定方法,常规的做法是试凑,根据ξ1、ξ2取值的不同摸索影响规律。这种方法无法直观、定量、规律性地得出ξ1、ξ2的变化对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影响程度,如对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等的影响程度。因此,这种试凑的方法无法实现对调试对象的精准调试,且调试规律性和导向性差,调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只需根据调试对象的初始频率特性,即可确定期望的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进而可建立精确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即传递函数),从而实现对调试对象的精准调试。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即起始频率ω1至终止频率ω2的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
(2)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峰值,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深度D;
(3)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带宽B;
(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陷波带宽B,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5)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4)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6)根据步骤(5)获得的数学模型,对调试对象进行频率特性的调试;
(7)确认步骤(6)的调试结果,若调试结果与指标要求仍有差距,可依据差距情况适当调整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重复步骤(4)、(5)、(6),建立新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再次调试,直至达到指标要求。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对调试对象的影响情况为:陷波深度D越深,陷波中心频率处的幅值越小,但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会有所抬高,而陷波宽度B加宽会改善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抬高的影响程度。
步骤(2)中陷波深度D需在-3dB以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方可有效。
步骤(3)中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带宽B,公式如下:
B=|ω21| (1)。
步骤(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21
步骤(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陷波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母阻尼系数ξ2,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31
步骤(5)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N(s)如下: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32
步骤(1)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采用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获得。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系统,包括:频率确定模块、陷波深度确定模块、陷波带宽确定模块、阻尼系数确定模块、建模模块、调试模块;
频率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
陷波深度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峰值,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深度D;
陷波带宽确定模块,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带宽B;
阻尼系数确定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陷波深度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带宽B,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建模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阻尼系数确定模块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调试模块,根据建模模块获得的数学模型,对调试对象进行频率特性的调试,得到调试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预先获得理想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特性参数(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进而确定精确的二阶陷波滤波器数学模型,并能够使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效果与期望效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调试精准度高;
(2)本发明是依据调试对象的频率特性,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期望特性,然后再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调试,即直接以已获得的“理想结果”去调试“实际结果”,调试效率大大提高;
(3)本发明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特性可预先获得,在调试过程中若调试结果与指标要求有偏差,可以很明确地根据调试结果去调整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相应特性参数(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调试规律性强、导向性好;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的精确计算方法;
(5)本发明确定了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
图2为机电伺服系统组成框图;
图3为机电伺服系统的初始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机电伺服系统的完成最终调试后的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调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和系统,实现对调试对象频率特性的精准调试。通过对调试对象进行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得到其初始频率特性,据此获得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谐振峰值和需要校正的频率范围(即确定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根据这些信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同)、陷波深度和陷波带宽,并以这三个信息量作为输入,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和分母阻尼系数,最终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即传递函数),即可对调试对象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若调试对象的频率特性与指标要求仍有差距,可依据差距情况适当调整陷波深度和陷波带宽,逐步达到指标要求。该方法摈弃了常规参数试凑调试方法的精准度差、效率低下、规律性和导向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精确数学模型的科学调试方法,调试过程中根据上次调试结果可以有导向性地进行下次调试,在实现精准调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调试效率。
本发明摈弃了常规参数试凑调试方法的精准度差、效率低下、规律性和导向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建立陷波滤波器精确数学模型的科学调试方法,调试过程中根据上次调试结果可以有导向地进行下次调试,在实现精准调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调试的效率。本发明的调试流程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确定模块、陷波深度确定模块、陷波带宽确定模块、阻尼系数确定模块、建模模块、调试模块;
频率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
陷波深度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峰值,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深度D;
陷波带宽确定模块,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带宽B;二阶陷波滤波器特性可预先获得,在调试过程中若调试结果与指标要求有偏差,可以很明确地根据调试结果去调整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相应特性参数(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调试规律性强、导向性好。
阻尼系数确定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陷波深度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带宽B,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建模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阻尼系数确定模块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本发明可预先获得理想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特性参数(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进而确定精确的二阶陷波滤波器数学模型,并能够使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效果与期望效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调试精准度高;依据调试对象的频率特性,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期望特性,然后再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调试,即直接以已获得的“理想结果”去调试“实际结果”,调试效率大大提高。
调试模块,根据建模模块获得的数学模型,对调试对象进行频率特性的调试,得到调试结果。
以控制惯量负载摆动的机电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调试为例,对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机电伺服系统是控制某惯量负载摆动的位置随动系统,由伺服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伺服控制器接收上位机摆角指令,并实时采集位置传感器的摆角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运算,得到控制输出量,驱动伺服电机运转,经减速器的力矩放大和转速调整,带动负载按给定摆角指令摆动。
在进行调试前,需事先获得位置伺服系统的初始频率特性,如图3所示为机电伺服系统的初始频率特性曲线图,一般可通过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获得。数学仿真一般使用MATLAB工具搭建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然后进行仿真运算即可获得位置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即Bode图)。扫频试验是通过对位置伺服系统输入幅值不变、频率从低到高逐渐变化的正弦激励信号,根据位置反馈信号和位置指令计算幅值和相位,进而得到位置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本例对位置伺服系统初始频率特性的获取采用扫频试验的方法。
对机电伺服系统的调试步骤如下:
(1)使机电伺服系统为单位置闭环状态,仅采用单比例控制算法,通过扫频试验,得到位置伺服系统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理想的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应为:实测幅值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下,实测相位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上。通过对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可知伺服系统的谐振频率为10Hz,谐振峰值为10dB,距“不大于4dB”的指标差距明显。在3Hz时系统的幅值已开始抬升,。据此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10Hz,起始频率ω1=3Hz,终止频率ω2的确定原则为:以谐振频率为中心,与起始频率ω1对称取值,即ω2=(10+7)Hz=17Hz;
(2)根据位置伺服系统的谐振峰值(10dB),据此可取陷波深度D必谐振峰值稍大一些,初始陷波深度D=-11dB;
(3)根据位置伺服系统待校正的起始频率ω1和终止频率ω2,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陷波带宽
B=|ω21|=|17-3|=14Hz
(4)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计算初始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71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81
(5)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82
(6)将建立的陷波滤波器应用到机电伺服系统中,即将设计的陷波滤波器进行离散处理后,加到图2中的“伺服控制器”单元的控制算法中,进行扫频试验。扫频试验结束后得到调试后的频率特性曲线,确认频率特性与技术指标的符合性,陷波中心频率处(10Hz处)的幅值已由10dB降为1dB,但在8Hz处的幅值稍有超差(指标要求不大于3dB,实际为3.5dB)。
(7)根据步骤(6)的调试结果,还需要对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特性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因谐振峰值前移,为了增强陷波器在陷波频率点附近的作用范围,可将陷波带宽B提高,逐渐增加到21Hz,其他特性参数不变,重复步骤(4)、(5)、(6),重新确定分子阻尼系数ξ1、分母阻尼系数ξ2和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扫频试验,扫频结束后确定调试结果,均可满足指标要求,如图4所示。
ξ1=0.32,ξ2=1.14
Figure GDA0003270924860000083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机电伺服系统,既有幅值指标,又有相位指标,而二阶陷波滤波器主要改善系统的幅值特性,但会加剧相位滞后,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该方法对系统相频特性的影响程度,如陷波深度过深或陷波带宽过宽,会增加系统的相位滞后。
另外,因本例中的机电伺服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陷波深度D的效果并不能全部施加到系统中,效果通常比实际取值的陷波深度要小,因此,D的取值要比系统初始的谐振峰值大。
对于本例中机电伺服系统的调试,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只需进行10次以内的调试即可完成,而采用传统参数试凑的方法,分子阻尼系数ξ1、分母阻尼系数ξ2在不同的范围区间、二者取值偏差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对调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异影响,且没有较好的规律性可循,只能通过大量的参数试凑,调试效率低,且调试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早期某项目的调试情况估算,按常规方法通常需要调试500次以上。

Claims (2)

1.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步骤(1)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采用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获得;
(2)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峰值,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深度D;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对调试对象的影响情况为:陷波深度D越深,陷波中心频率处的幅值越小,但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会有所抬高,而陷波宽度B加宽能够改善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抬高的影响程度;步骤(2)中陷波深度D取值在-3dB以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有效;
(3)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带宽B;公式如下:
B=|ω21|;
(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陷波带宽B,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步骤(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11
步骤(4)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母阻尼系数ξ2,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21
(5)根据步骤(1)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4)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步骤(5)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N(s)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22
(6)根据步骤(5)获得的数学模型,对调试对象进行频率特性的调试,得到调试结果;
还包括步骤(7)对步骤(6)的调试结果进行判断,若调试结果与指标要求仍有差距,依据差距情况适当调整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重复步骤(4)、(5)、(6),建立新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再次进行调试,直至达到指标要求;
对机电伺服系统的调试步骤如下:
使机电伺服系统为单位置闭环状态,仅采用单比例控制算法,通过扫频试验,得到位置伺服系统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理想的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应为:实测幅值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下,实测相位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上;通过对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可知伺服系统的谐振频率为10Hz,谐振峰值为10dB,距“不大于4dB”的指标差距明显;在3Hz时系统的幅值已开始抬升;据此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10Hz,起始频率ω1=3Hz,终止频率ω2的确定原则为:以谐振频率为中心,与起始频率ω1对称取值,即ω2=(10+7)Hz=17Hz;
根据位置伺服系统的谐振峰值(10dB),据此可取陷波深度D必谐振峰值稍大一些,初始陷波深度D=-11dB;
根据位置伺服系统待校正的起始频率ω1和终止频率ω2,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陷波带宽
B=|ω21|=|17-3|=14Hz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计算初始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31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32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33
将建立的陷波滤波器应用到机电伺服系统中,即将设计的陷波滤波器进行离散处理后,加到伺服控制器单元的控制算法中,进行扫频试验;扫频试验结束后得到调试后的频率特性曲线,确认频率特性与技术指标的符合性,陷波中心频率处(10Hz处)的幅值已由10dB降为1dB,但在8Hz处的幅值稍有超差,指标要求不大于3dB,实际为3.5dB;
根据调试结果,还需要对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特性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因谐振峰值前移,为了增强陷波器在陷波频率点附近的作用范围,可将陷波带宽B提高,逐渐增加到21Hz,其他特性参数不变,重新确定分子阻尼系数ξ1、分母阻尼系数ξ2和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扫频试验,扫频结束后确定调试结果,均可满足指标要求;
ξ1=0.32,ξ2=1.14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41
2.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确定模块、陷波深度确定模块、陷波带宽确定模块、阻尼系数确定模块、建模模块、调试模块;
频率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频率和待校正的频率范围,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采用数学仿真或扫频试验获得;
陷波深度确定模块,根据二阶陷波滤波器的调试对象的谐振峰值,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深度D;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对调试对象的影响情况为:陷波深度D越深,陷波中心频率处的幅值越小,但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会有所抬高,而陷波宽度B加宽能够改善陷波中心频率前的幅值抬高的影响程度;步骤(2)中陷波深度D取值在-3dB以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有效;
陷波带宽确定模块,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带宽B;根据起始频率ω1、终止频率ω2,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带宽B,公式如下:
B=|ω21|;
阻尼系数确定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陷波深度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带宽B,计算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点ω0、步骤(2)的陷波深度D和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51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陷波深度D和步骤(3)的带宽B,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母阻尼系数ξ2,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52
建模模块,根据频率确定模块确定的陷波中心频率点ω0,阻尼系数确定模块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N(s)如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53
调试模块,根据建模模块获得的数学模型,对调试对象进行频率特性的调试,得到调试结果,对调试结果进行判断,若调试结果与指标要求仍有差距,依据差距情况适当调整陷波深度D和陷波带宽B,重复步骤(4)、(5)、(6),建立新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再次进行调试,直至达到指标要求;
对机电伺服系统的调试步骤如下:
使机电伺服系统为单位置闭环状态,仅采用单比例控制算法,通过扫频试验,得到位置伺服系统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理想的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应为:实测幅值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下,实测相位特性曲线应在对应的性能指标曲线以上;通过对初始的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可知伺服系统的谐振频率为10Hz,谐振峰值为10dB,距“不大于4dB”的指标差距明显;在3Hz时系统的幅值已开始抬升;据此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ω0=10Hz,起始频率ω1=3Hz,终止频率ω2的确定原则为:以谐振频率为中心,与起始频率ω1对称取值,即ω2=(10+7)Hz=17Hz;
根据位置伺服系统的谐振峰值(10dB),据此可取陷波深度D必谐振峰值稍大一些,初始陷波深度D=-11dB;
根据位置伺服系统待校正的起始频率ω1和终止频率ω2,可确定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陷波带宽
B=|ω21|=|17-3|=14Hz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陷波深度D、陷波带宽B,计算初始的二阶陷波滤波器的初始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61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62
根据陷波中心频率ω0、分子阻尼系数ξ1和分母阻尼系数ξ2,建立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63
将建立的陷波滤波器应用到机电伺服系统中,即将设计的陷波滤波器进行离散处理后,加到伺服控制器单元的控制算法中,进行扫频试验;扫频试验结束后得到调试后的频率特性曲线,确认频率特性与技术指标的符合性,陷波中心频率处(10Hz处)的幅值已由10dB降为1dB,但在8Hz处的幅值稍有超差,指标要求不大于3dB,实际为3.5dB;
根据调试结果,还需要对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特性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因谐振峰值前移,为了增强陷波器在陷波频率点附近的作用范围,可将陷波带宽B提高,逐渐增加到21Hz,其他特性参数不变,重新确定分子阻尼系数ξ1、分母阻尼系数ξ2和二阶陷波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扫频试验,扫频结束后确定调试结果,均可满足指标要求;
ξ1=0.32,ξ2=1.14
Figure FDA0003271877780000071
CN201810086329.2A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333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6329.2A CN108333935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6329.2A CN108333935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3935A CN108333935A (zh) 2018-07-27
CN108333935B true CN108333935B (zh) 2021-12-07

Family

ID=6292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6329.2A Active CN108333935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3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2846B (zh) * 2018-12-27 2022-11-29 燕山大学 用matlab处理扫频数据获得伯德图的方法
CN110266240B (zh) * 2019-06-20 2021-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伺服驱动系统谐振抑制的方法和装置、伺服驱动系统
CN114614731A (zh) * 2020-12-09 2022-06-10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双轴伺服驱动系统的频率特性检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865A (zh) * 2016-06-17 2016-09-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865A (zh) * 2016-06-17 2016-09-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st Convergence Adaptive IIR Notch Filter Using Allpass Filter and Adaptive Line Enhancer;Kazuki Shiogai等;《20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20131231;第279-284页 *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在线抑制机械谐振技术研究;胡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0415(第4期);全文 *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的研究;李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0215(第2期);第16-18、27-36页 *
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在线机械谐振抑制;杨明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0430;第46卷(第4期);第63-6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3935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00005546B1 (ko) 적응프로세스 제어장치
CN108333935B (zh) 一种基于二阶陷波滤波器的精确调试方法及系统
JP4223894B2 (ja) Pid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
US20030199997A1 (en) Scaling and parameterizing a controller
US8214063B2 (en) Auto-tune of a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requency response
US9465381B2 (en) Servo control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filter adjustment fun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CN111404431B (zh) 一种伺服电机控制参数自整定控制方法
WO2014196003A1 (ja) 周波数応答測定装置
CN104199283A (zh) 一种电液伺服在线自调整模糊pid控制的测试系统及控制方法
JP6050865B1 (ja) 評価関数によって制御ゲインをオンラインで最適化する機能を有するサーボ制御装置
JP4973665B2 (ja) 電動機制御装置と出力フィルタ調整方法および出力フィルタ調整装置
CN111812967A (zh) 基于稳定裕度和动态响应指标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CN108489015A (zh) 基于极点配置和帕德近似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US20230324885A1 (en) Control assistance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assistance method
CN106325104A (zh) 基于matlab建模仿真的热控pid参数设定调整方法
López et al. Position control of servodrives using a cascade proportional integral retarded controller
JP5465515B2 (ja) Pid制御装置及びpid制御方法
US20210199173A1 (en) Vibr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for servo motor and load multistage drive system
JP7107496B2 (ja) 制御系設計方法及び試験システムの制御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
CN114755922B (zh) 一种振动台离线三参量控制自动调参方法
US7474927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control parameters
CN119024695B (zh) 一种实时混合试验控制补偿方法
JP2005258717A (ja) 制御装置の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378903B2 (ja) Pid調整装置
RU2568386C2 (ru) Способ самонастройки системы пид-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