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363A - 高稳定性堆叠经干燥器织物 - Google Patents
高稳定性堆叠经干燥器织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1363A CN108291363A CN201680066682.3A CN201680066682A CN108291363A CN 108291363 A CN108291363 A CN 108291363A CN 201680066682 A CN201680066682 A CN 201680066682A CN 108291363 A CN108291363 A CN 1082913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 weft
- group
- fabric
- yar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cyclohexyl dimethanol tere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DPYDILFQYARBK-UHFFFAOYSA-N 7-thiabicyclo[4.1.0]hept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SC2=C1 ODPYDILFQYAR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TWMKXPBVMFGBRH-UHFFFAOYSA-N methanol;tere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OC(=O)C1=CC=C(C(O)=O)C=C1 TWMKXPBVMFGBR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6 st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由经纱的第一和第二系统以重复纹理与纬纱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组交织以提供21/2纬层织物结构制成的工业纺织品。纬纱的第一和第二组中的每一根纱线的一根纱线被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形成竖直对齐的对,并且纬纱的第三组位于介于来自第一和第二组的竖直对齐的对之间的纬纱的第一和第二组中间。经纱的第一系统中的每根经纱仅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纬线交织,并且经纱的第二系统的每根经纱仅与第二和第三组的纬纱交织。
Description
引用并入
以下文件的全文描述在本文以引用方式并入:在2015年9月30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第62/234,909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纺织品,且更特别地涉及造纸织物。
背景技术
多种编织已为本领域现有,其被用于实现针对不同应用的不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造纸机器中的干燥器织物的一种工业纺织品。工业纺织品系依据21/2纬层编织构造来编织,其中第一组纬纱位于纸侧(PS)表面,第二组纬纱位于机器侧(MS)表面并且第三组纬纱被置于第一及第二纬纱组的每一个纱线的中间且邻近地介于之间(也就是:提供21/2层构造;如果所有的纬线都直接彼此堆叠,织物会具有如图5A所示的3纬层结构)。
这三组纬纱使用两个独立的、竖直堆叠的经纱系统被交织成统合的织物。每个经线系统根据等同但相对彼此反转的纹理而与纬纱交织。术语“竖直堆叠”是指纺织品中第一和第二经纱系统的每一个系统的经纱的相对竖直位置:第一经纱系统的每个经纱位于第二经纱系统中的经纱正上方并与第二经纱系统中的纱经竖直对齐。第一经纱系统与第一和第三组纬纱交织以形成织物的第一外层(其可以是PS层或MS层)。第二经纱系统与第二和第三纬纱组交织以形成织物的第二外层(其在第一例子中会是相对的MS层)。两个经纱系统与位于中央的(或中间)第三纬纱组交织以将两个外层一起结合成为统合的织物。
经纱优选地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因为这有助于织物的稳定性及其光滑度。纱线可以以Kuckart US 6773786记载的方式开槽及/或成型以帮助让织物耐污染。纬纱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例如卵形)。
生成的结构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具强度及耐磨性的工业纺织品(这意味着它可以部分由于其刚性而抵抗平面外变形)。通过经纱和纬纱类型、尺寸和形状的适当选择,织物可适用于广泛的应用。例如,织物的透气性可根据需要容易被调整;通过经纱材料和尺寸的适当选择,织物可以成为耐温或耐污染的。此外,由于利用100%的经纱形成接缝的堆叠经结构,织物呈现高的接缝强度,而且该结构还提供具有200%经填充的织物。术语“经填充”是指在相对于所考虑的总空间而言的给定空间中的经纱的量。当比单个平面中空间在尺寸上可容纳的更多的经股被挤入至可用空间内时,经填充可以超过100%。具有200%或更多经填充的织物可以具有两层经纱,其每层以至少100%经填充被编织。由于每层中的经纱以100%或更多经填充来编织,并且因此彼此紧邻并彼此支持的事实,织物为高度稳定的且抵抗褶皱和变形。通过增加跨机器方向(CD)劲度,纬纱的21/2层进一步有助于织物的稳定性。
工业纺织品的该独特结构对于制造是高率的,因为它比可比较的三纬层织物结构(例如现有技术的图5)使用少35%的纬纱。织物易于使用现有织机进行编织,并且不需要从现有的堆叠经产品(例如根据Lee US 5,117,865和其他所生产的那些产品,其由当前受让人AstenJohnson,Inc.的产品名称为名)重设织机。由该独特的织物结构提供的进一步好处是,因为织物是对称的(顶部和两者都是相同的),其适合自动缝合,从而对于针织接缝(pin seam)的每个相对端形成缝合环以接合织物,并且使其呈环状。某些织物设计,如图5A和5B所示,不能由机器缝合;这些织物的接缝必须手工形成,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并且会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将自动缝合技术应用于织物设计的能力提供了人工和关联的制造成本的大幅节省。
新织物的编织纹理在两个外部表面上提供其相对较长的经纱浮纹;这些浮纹增强了其抵抗磨损的能力。通过将使织物获得广范围的透气性的合适的经和纬纱选择,织物设计可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
尽管织物测厚(厚度)可以做得低以允许在高速应用中使用,但是由于经纱支撑和通过纬纱层提供的高CD劲度而保持了纺织品的稳定性。两个独立的经系统提供了进一步的益处:在每一者中使用的材料可以被优化以抵抗每个织物表面所暴露的环境影响。例如,用于形成第一织物表面的单丝经纱可以由比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更耐热和水解劣化(且更贵)的PPS(聚苯硫醚)或PCTA(聚环己基二甲醇对苯二甲酸)聚合物组成。由PET聚合物形成的经纱可用于纺织品的PS上,其中耐热性和耐水解性为较次要的性质;这些纱线可以开槽或以其他方式成型以抗污染。
根据如图所示的本发明织物为使用尺寸为0.25×1.05mm或0.36×1.07mm的矩形截面聚合单丝经纱进行编织的,以获得介于4:1至3:1之间的宽高比,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截面形状和比例。这些织物中使用的纬纱具有整体圆形的截面形状,并且尺寸范围为约0.50mm至1.0mm;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他尺寸。织物以40纬数(pick)每英寸(纬纱每英寸)来编织。
附图说明
当结合例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进行阅读时,将更好地了解前面的发明内容和以下的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平行于经纱所取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织物的第一表面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织物的第一表面的平面图(两个织物表面相同);
图4A表示显示织物的一个完整重复的编织图;
图4B表示一个织物表面的编织纹理的多个重复;
图5A是现有技术的三纬层织物结构的平行于经纱所取的截面图;
图5B是图5A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织物的编织图和纹理;
图6A是具有21/2纬层结构的第二现有技术织物的平行于经纱所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织物的编织图和纹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所使用某些术语仅仅为了方便而非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织物是工业纺织品,其可以具有许多工业应用,例如传送带、过滤器织物等。“纸侧”和“机器侧”这些用词指代参考其在造纸机器这一优选应用场合中的使用的织物表面;然而,这些术语仅仅表示平面织物的第一和第二或上和下表面。“纱”用于一般地识别单丝或多丝纤维。取决于织物是为平面编织的还是连续编织的,“经”和“纬”用于基于它们在织机中沿织物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位置来指代纱线或单丝,且一旦被安装在造纸机器上,它们可以是织物中机器方向(MD)或横切机器方向(CMD)的纱。在优选的布置中,织物是平面编织的并且在经端缝合以形成连续的带,使得经纱是MD纱并且纬纱是CMD纱。
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一种优选应用为在造纸机器上,并且织物可以具有作为使用于造纸机器的相对应成形、压制和干燥器段中的成形织物、压制织物或干燥器织物的应用。无论在造纸机器中的使用位置如何,这些一般都被称为“造纸织物”。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业纺织品的部分中平行于经纱所取的截面。如图所示,织物100包含以纱2Wa和4Wa为示例的经纱的第一系统以及以纱1Wa和3Wa为示例的经纱的第二系统。织物还包含三组纬纱;第一纬纱组20位于织物的第一表面附近,第二纬纱组22位于纺织品的第二表面附近,而中间纬纱组21位于第一和第二纬纱组中间。图1示出了经纱交织纹理的数个重复,其整体表示于图4A的编织图中。
如图1及4A所示,经纱1Wa从(第一纬纱组20的)纬1的下方、(第二组22的)纬2的上方、(中间组21的)纬3的上方、纬4的下方、纬5的上方以及然后纬纱6至12的下方经过,并在此点重复纹理。在相同的重复中,经纱2Wa在纬1至6的上方、纬7的下方、纬8的上方、(中间纬纱组21的)纬9的下方、(第一纬纱组20的)纬10的下方以及(第二纬纱组22的)纬11和12的上方通过以完成纹理。相邻的经纱4Wa遵循类似的纹理,但是在织物中纵向偏移3纬纱;类似地,经3Wa遵循与经纱1Wa相同的纹理,但偏移3纬纱。在经交织纹理的每个重复中,每个经系入于/包覆环绕中间纬纱组21的纬纱;经1Wa包覆环绕中间纬纱组21的纬纱3,而经纱2Wa包覆环绕中间纬纱组21的纬纱9,从而将织物的外层系在一起成为统合的结构。
对图1的检视示出形成织物100的第一表面的经纱(例如2Wa和4Wa)与来自纬纱组20和21的纬纱交织,而形成纺织品100的第二表面的经纱(例如1Wa和3Wa)与纬纱组22和21的纬纱交织。由于两种经纱系统与中间纬纱组21的纬纱交织,因此提供了统合的织物结构。此外,纬纱组20和22的纬纱被布置成形成竖直堆叠的非接触对,而中间纬纱组21的纬纱相对于纬纱组20和22的每个堆叠对偏移并且位于每一者之间。
图1中所示的织物100的完整编织纹理表现在图4A中;图4B中提供的纹理示出了在织物的第一(例如纸侧)表面上的经纱的布置,并且与在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对应布置等同。经纱的第一组在图4A中以2Wa、4Wa、6Wa、8Wa所指示,而经纱的第二组以1Wa、3Wa、5Wa、7Wa所指示。这用于一个8梭口编织。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被改变。
图2示出了表示于图1中的纺织品100的透视图。如可看到的,经纱的第一系统的经纱2Wa和4Wa与纬纱组20和21的纬纱交织以形成织物的第一表面。如上面关于图1所描述的,每个经纱2Wa和4Wa在纬纱组20和21的5纬纱上方形成“浮纹”;例如经纱2Wa从纬纱1、3、4、6和12上方经过。关于完整的织物纹理,每个经纱从编织纹理的一个重复中的9纬上方经过;例如经2Wa从纬纱1、2、3、4、5、6、8、11和12上方经过。织物中的所有经纱以与图4中所表示的编织图中等同的方式与纬纱交织。
图3是图1和2示出的织物的平面透视图,并清楚地示出了在织物的第一表面上的经纱的浮纹。在织物的第二表面上的经纱浮纹与在第一表面上的那些等同。在织物的每个表面上,每根经纱浮在5根纬纱上,包含来自纬组20或22的两个纬纱以及来自中间纱组21的三个纬纱;在每个表面上的浮纹的布置可以根据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图3的织物被编织以提供经浮纹的“人字”型布置,但是浮纹也可以通过编织纹理的简单调整根据斜纹或断线斜纹纹理做出布置,而所述编织纹理的简单调整基于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是显然的。
图4A表示图1至3中示出的织物的一种编织纹理重复。图1和2中示出的经纱1Wa-8Wa的交织纹理被指出。图4B提供了图4A中示出的织物的一个平面表面的编织纹理,经纱2Wa和4Wa被指出。
经纱1Wa-8Wa优选地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因为这有助于织物的稳定性及其光滑度。在两种优选布置中,尺寸为0.25×1.05mm或0.36×1.07mm的矩形截面聚合单丝经纱被使用,以获得介于4:1和3:1之间的宽高比(长宽比)。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其他截面形状和比例,例如具有圆形侧边的椭圆形或扁平形状,以及2:1至6:1的长宽比。在这些织物中使用的纬纱1-12具有整体圆形的截面形状,并且在一些优选的布置中,尺寸范围可以从0.6mm、0.7mm、0.8mm或0.9mm起;取决于织物想要的终端用途应用,可以使用其他纱线尺寸来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通过使用其截面的一部分中空的纬纱,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这种中空纱可以位于任何位置(外部层或中间层),但可以优选地位于外部层。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取决于需要而使用其他尺寸。在一种优选的布置中,织物100是以40纬数(pick)每英寸(每英寸纬纱)(或15.7纱/厘米)编织。
根据优选的布置,测试已经示出对于21/2层织物实现了高CD劲度,以0.8mm直径纱线所编织的织物提供了以0.6mm直径纬纱编织的现有3层织物的相同CD劲度,并且以0.9mm直径的纱线所编织的织物超过了现有3层织物的CD劲度。
织物100由于如下的堆叠经结构而表现出高的接缝强度,该结构利用100%的经纱1Wa-8Wa形成接缝,而且还为织物提供200%经填充。可以由已知的方式,通过将来自第一表面的经纱2Wa、4Wa、6Wa、8Wa解编织(unweaving)或背编织(back-weaving)而回到沿着来自已经从织物的端部回切(cut back)的第二层的经纱1Wa、3Wa、5Wa、7Wa的对应堆叠的一个路径的织物而形成接缝,以至于在平面织物的每一端形成接缝环,然后将接缝环通过轴针并合(interdigitated)并接合以形成环状织物环。此处,经填充优选为约200%经填充,每层具有以约100%经填充所编织的经纱。这导致织物100为高度稳定、并且由于每层中的经纱1Wa-8Wa以大约100%经填充或更多来编织并因此彼此紧邻且彼此支撑的事实,而抵抗褶皱和变形。这也维持了对应成对1Wa、2Wa;3Wa、4Wa等的经纱的堆叠布置。
两个独立的经系统提供了进一步的好处在于每一者中使用的材料可以被优化以抵抗每个织物表面所暴露的环境影响。例如,用于形成第一织物表面的单丝经纱2Wa、4Wa、6Wa、8Wa可由比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更耐热和水解劣化(及更贵)的PPS(聚苯硫醚)或PCTA(聚环己基二甲醇对苯二甲酸)聚合物构成。第二组的经纱1Wa、3Wa、5Wa、7Wa可以由PET聚合物形成,因为纺织品的PS是在耐热和水解为较次要的纱线性质的地方。这些经纱1Wa-8Wa可以被开槽、成型、涂覆或为了抵抗污染而遭其他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中理解,这些材料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取决于特别应用而使用其他材料。
此外,与由于编织而具有更多限定肘节(knuckle)的类似织物相比,由于长的经浮纹,较高的接触面积可以被实现,其降低织物磨损率。与类似的纬傲织物(weft proudfabric)相比,长的经浮纹还提供了抵抗污染的好处。
图5A-5B和6A-6B的每一图提供了现有技术工业纺织品的示例。图5A是沿三重纬层织物200的经纱所取的截面的照片。在该织物中,纬纱220、221和222全部竖直堆叠地形成第一、第二(中间的)和第三织物层,它们是使用两组经纱而被交织成统合的织物结构的。经纱202Wa和204Wa为第一组经纱的代表并且每一者与纬纱的第一和中间层的纬纱220和221交织。经纱201Wa和203Wa与纬纱的第二(中间的)和第三层的纬纱221和222交织。第一和第二组的经纱202Wa和204Wa、以及201Wa和203Wa全都与纬纱的第二(中间的)层的纬纱交织,以便将织物结合在一起。然而,与图1至4中所示的本发明织物相比,第二(中间的)层221的纬纱相对于第一和第三层220和222的竖直堆叠的纱的纬纱未偏移,并且不位于每一者之间。进一步地,经纱201Wa、203Wa、202Wa和204Wa在织物的外部表面上形成单个肘节(并且在重复中从4纬纱的上方经过),然而在本发明的织物100中,经纱1Wa-8Wa形成从各个外层的5纬纱上方经过的浮纹。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提供了对于所承载的纸张更好的支持,由于较长的表面浮纹而提供较久的磨损、以及对于织物100而言提供了减小的测厚(caliper)。进一步地,它使用较少的纬纱,这降低了材料成本。
图6表示第二现有技术织物300的图示。所述织物由标识为1Wa和2Wa(其与以21/2层构造所布置的纬纱320、321和322交织)的一组经纱所组成。与本发明的织物不同,只有一组与位于织物的顶部、中间和底部层的每一个中的所有纬线320、321和322交织的经纱(亦即,经纱在该构造中不是堆叠的)。另外,虽然每个经纱301Wa和302Wa在每个重复中从6纬上方经过,但是3纬线来自底部层(亦即322),两个来自中间层321并且一个来自顶部层320。
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在三个纬纱组的每个中使用0.9mm纬纱被编织,并且一般为具有尺寸为0.25×1.05mm的矩形经纱;根据现有技术图5设计的织物在直径为0.6mm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位置的每个中也使用相同尺寸的经纱和纬纱被制造。每种织物的劲度被测试;具发明性的织物展示73daN的劲度,而现有技术织物的劲度发现为56daN。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第二示例在所有位置使用0.6mm纬纱被编织并且发现具有28daN的劲度。织物劲度随着纬纱尺寸的增加而增加。
已如此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了解且将为显然的是,可以在不改变此文所具体示出的具发明性的概念和原理的情况下做出许多物理变化,惟这许多物理变化在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只有一些被例证。还可以了解,仅纳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的许多实施例是可能的,相对于那些部分不会改变所具体示出的具发明性概念和原理。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可选配置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和/或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前面描述来指示,且所有替代实施例以及来自于所述权利要求的意义及相等范围内的对于实施例的变化因此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中。
Claims (8)
1.一种具有第一平面表面和第二平面表面的工业纺织品,所述纺织品包括:
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其以重复纹理与纬纱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交织以提供21/2纬纱层织物结构,其中:
所述纬纱的第一组位于所述第一平面表面附近,
所述纬纱的第二组位于所述第二平面表面附近,
所述纬纱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每个纱线的一个被布置以便相对于彼此形成竖直对齐的对,以及
所述纬纱的第三组位于纬纱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中间,而所述第三组的所述纬纱的对应一个位于来自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纬纱的所述竖直对齐的对的每一个附近;
在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中的每一个经纱仅与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三组的纬纱交织;
在所述经纱的第二系统中的每一个经纱仅与所述第二组和所述第三组的纬纱交织;以及
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所述经纱被布置成竖直堆叠的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表面及所述第二平面表面具有等同的编织纹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是由与所述经纱的第二组不同的材料所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所述经纱具有矩形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所述经纱的所述截面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的所述经纱在所述第一平面表面上具有在来自所述纬纱的第一组和第三组的五个纬纱的上方的浮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8梭口重复来编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中所述经纱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所述经纱提供至少200%经填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34909P | 2015-09-30 | 2015-09-30 | |
US62/234,909 | 2015-09-30 | ||
PCT/US2016/054404 WO2017059048A1 (en) | 2015-09-30 | 2016-09-29 | High stability stacked warp dryer fabric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1363A true CN108291363A (zh) | 2018-07-17 |
Family
ID=5842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6682.3A Pending CN108291363A (zh) | 2015-09-30 | 2016-09-29 | 高稳定性堆叠经干燥器织物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45064B2 (zh) |
EP (1) | EP3356597A4 (zh) |
CN (1) | CN108291363A (zh) |
WO (1) | WO201705904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3900A (zh) * | 2019-09-18 | 2022-04-29 | 哈伊克许可公司 | 多层经线结合造纸成形织物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38900A1 (ja) * | 2018-01-15 | 2019-07-18 | 東レ株式会社 | 緯糸多重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I130870B1 (en) * | 2020-06-04 | 2024-04-30 | Valmet Technologies Oy | Industrial texti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iber web |
DE102021115275A1 (de) * | 2021-06-14 | 2022-12-15 | Voith Patent Gmbh |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Bespannung |
US12188178B2 (en) * | 2022-12-07 | 2025-01-07 | Voith Patent Gmbh | Structured fabric with discrete element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80054A (en) * | 1937-08-23 | 1939-11-14 | Hindle Thomas | Paper maker's drier felt |
US4854352A (en) * | 1987-02-06 | 1989-08-08 | J. B. Martin Company | Textile fabrics having a plurality of warp and filling layers and attendant method of making |
US20030084955A1 (en) * | 1999-07-07 | 2003-05-08 | Wayn-Tex, Inc. | Carpet back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CN1714196A (zh) * | 2002-11-21 | 2005-12-28 |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 具有成对顶层纬纱及附加中间层纬纱的多层成形织物 |
CN101952496A (zh) * | 2008-02-22 | 2011-01-19 |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 具有高中心平面抗性的工业过滤织物 |
WO2012140993A1 (ja) * | 2011-04-11 | 2012-10-18 |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 不織布用二層織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4777B2 (en) * | 1985-08-05 | 1997-11-18 | Wangner Systems Corp | Woven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increased stabil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method |
EP0532510B1 (en) | 1990-06-06 | 1994-11-09 | V. Asten S.C. | Papermakers fabric with flat machine direction yarns |
US5230371A (en) * | 1990-06-06 | 1993-07-27 | Asten Group, Inc. | Papermakers fabric having diverse flat machine direction yarn surfaces |
US5117865A (en) * | 1990-06-06 | 1992-06-02 | Asten Group, Inc. | Papermakers fabric with flat high aspect ratio yarns |
AU774411B2 (en) * | 1999-09-21 | 2004-06-24 | Asten Privat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 Paper machine cover |
TW576883B (en) * | 2000-04-03 | 2004-02-21 | Astenjohnson Inc | Industrial textiles assembled from pre-crimped components |
US20040102118A1 (en) * | 2002-11-27 | 2004-05-27 | Hay Stewart Lister | High permeability woven members employing paired machine direction yarns for use in papermaking machine |
US7059357B2 (en) * | 2003-03-19 | 2006-06-13 | Weavexx Corporation | Warp-stitched multilayer papermaker's fabrics |
US7861747B2 (en) * | 2008-02-19 | 2011-01-04 | Voith Patent Gmbh | Forming fabric having exchanging and/or binding warp yarns |
US7993493B2 (en) * | 2008-07-03 | 2011-08-09 | Voith Patent Gmbh | Structured forming fabric, papermaking machine and method |
-
2016
- 2016-09-29 CN CN201680066682.3A patent/CN108291363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9-29 US US15/304,646 patent/US101450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9 EP EP16852578.0A patent/EP335659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9-29 WO PCT/US2016/054404 patent/WO201705904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80054A (en) * | 1937-08-23 | 1939-11-14 | Hindle Thomas | Paper maker's drier felt |
US4854352A (en) * | 1987-02-06 | 1989-08-08 | J. B. Martin Company | Textile fabrics having a plurality of warp and filling layers and attendant method of making |
US20030084955A1 (en) * | 1999-07-07 | 2003-05-08 | Wayn-Tex, Inc. | Carpet back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CN1714196A (zh) * | 2002-11-21 | 2005-12-28 |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 具有成对顶层纬纱及附加中间层纬纱的多层成形织物 |
CN101952496A (zh) * | 2008-02-22 | 2011-01-19 |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 具有高中心平面抗性的工业过滤织物 |
WO2012140993A1 (ja) * | 2011-04-11 | 2012-10-18 |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 不織布用二層織物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3900A (zh) * | 2019-09-18 | 2022-04-29 | 哈伊克许可公司 | 多层经线结合造纸成形织物 |
US12000089B2 (en) | 2019-09-18 | 2024-06-04 | Huyck Licensco, Inc. | Multi-layer warp bound papermaker's forming fabrics |
CN114423900B (zh) * | 2019-09-18 | 2024-07-26 | 哈伊克许可公司 | 多层经线结合造纸成形织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56597A1 (en) | 2018-08-08 |
WO2017059048A1 (en) | 2017-04-06 |
EP3356597A4 (en) | 2019-03-13 |
US10145064B2 (en) | 2018-12-04 |
US20170314199A1 (en) | 2017-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03196A (en) | Papermakers fabric having a system of machine-direction yarns residing interior of the fabric surfaces | |
US9890501B2 (en) | Dryer fabric | |
JP5833931B2 (ja) | 対のmd接結ヤーンを有する製紙機用多層フォーミング織物 | |
CN108291363A (zh) | 高稳定性堆叠经干燥器织物 | |
JP4481765B2 (ja) | 工業用二層織物 | |
JP4563260B2 (ja) | 工業用二層織物 | |
US20180347114A1 (en) | High stability stacked warp yarn dryer fabric with long warp floats | |
US8758570B2 (en) | Triple papermaking fabric use of the fabric and papermaking method | |
JP5711946B2 (ja) | 工業用二層織物 | |
US20170275823A1 (en) | Dryer fabric | |
WO2013023276A1 (en) | Embossing fabric including warp yarn sets | |
KR101526888B1 (ko) | 건조기 직물 | |
JP4573168B2 (ja) | 工業用二層織物 | |
WO2015015895A1 (ja) | 経糸二重緯糸一重織による工業用織物 | |
JP2013501153A (ja) | 繊維質ウェブ材料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フォーミングファブリック | |
US8539987B2 (en) |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 |
JP2001248086A (ja) | 製紙用2層織物 | |
US11293141B2 (en) | Fabric for a web-producing machine and such a machine with a corresponding fabric | |
US20240158960A1 (en) | Fabric with stair-case weft arrangement to generate topography | |
JP7426304B2 (ja) | 製紙用フェルト | |
WO2016199092A1 (en) | Triple papermaking fabri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