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301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82301A CN108282301A CN201710011308.XA CN201710011308A CN108282301A CN 108282301 A CN108282301 A CN 108282301A CN 201710011308 A CN201710011308 A CN 201710011308A CN 108282301 A CN108282301 A CN 1082823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modulation mode
- frequency resource
- running time
- lead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100113084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545229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ZD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167209 Ustilago maydis (strain 521 / FGSC 9021) CHS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533725 Mus musculus Smr3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74486 Mus musculus Cite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96622 Smr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从而可以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UE)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UE的普及,UE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电子产品。目前,UE已经具备了丰富多彩的功能,人们利用移动终端玩游戏、看视频、抢红包、限时抢购秒杀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随着UE的普及与广泛的应用,用户对UE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UE与基站(gNB)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LTE系统中,UE的随机接入过程采用四步机制,如图1所示,四步机制分为msg1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msg2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Preamble)、msg3调度传输(Scheduled Transmission)、msg4冲突检测(ContentionResolution)。对于5G NR中的上行多波束(multi-beam)PRACH传输存在控制面时延较大的问题,无法满足针对URLLC场景定义的低时延的性能指标。
目前,为了减小时延,标准中讨论在传输msg1时,将前导码和数据同时发出,如图2所示,采用两步机制进行随机接入,该过程包括:msg1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Preamble)+数据(Data)、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Preamble),相对于LTE的四步随机接入机制,省略了Msg3和Msg4,可有效降低控制面时延。
然而,UE和基站如何确定Msg1中数据部分的编码调制方式,目前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在随机接入时实现数据部分的编码调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UE,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UE,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确定模块,用于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基于上述的应用于UE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基于上述的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从而可以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四步机制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2为两步机制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和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和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和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
S301: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调制方式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基站广播的,当然也可以同时由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确定。
协议规定可以规定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也可以规定多种编码调制方式,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如果协议只规定了一种编码调制方式,UE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如果协议规定了多种编码调制方式,UE可以在规定的多种编码调制方式中随机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基站广播可以广播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也可以广播多种编码调制方式,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如果基站只广播了一种编码调制方式,UE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如果基站广播了多种编码调制方式,UE可以在广播的多种编码调制方式中随机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如果同时由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编码调制方式,则可以从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的交集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将其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S302: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UE,在数据传输协议中预先规定了UE与基站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者基站广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为了减少数据传输时的时延,UE随机接入基站的过程采取两步机制,消息1(Msg1)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Preamble)+上行数据(Data),消息2(Msg2)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两步机制,其中消息1中包括前导码和上行数据。
具体的,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即消息1,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中包含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例如: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信息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或者,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的信息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UE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从而可以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
实施例2: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中可以规定进行调制编码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编码的调制方式可以是一种,如果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为一种,则UE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将该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这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可以规定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则UE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UE可以在该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随机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例如: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包含三种,分别简称为编码调制方式1、编码调制方式2、编码调制方式3,则UE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在编码调制方式1、编码调制方式2、编码调制方式3中随机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选择了编码调制方式2,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实施例3: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可以是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该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为进行选择的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则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根据该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在该候选集中选择相应的编码调制方式。
例如,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资源A-编码调试方式1,资源B-编码调试方式2,资源C-编码调试方式3,资源D-编码调试方式4,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为编码调制方式1和编码调制方式3,则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根据资源A-编码调试方式1及资源C-编码调试方式3,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具体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下面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分别介绍。
实施例4: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每个前导码对应一种编码调制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具体的,该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序列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前导序列1对应MCS1,前导序列2对应MCS2,……,前导序列N对应MCSN。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后,根据图4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为前导码2,则编码调制方式为MCS2,采用MCS2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该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为进行选择的编码调制方式。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每个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每个前导码对应一种MCS组,每个MCS组中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具体的,该前导码与MCS组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序列与MCS组的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前导序列1对应MCS组1,前导序列2对应MCS组2,……,前导序列N对应MCS组N。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后,根据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为前导码2,则编码调制组为MCS组2,随机在MCS组2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例如MCS组2中编码调制方式2位于候选集中,则可以选择编码调制方式2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实施例5: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如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确定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并且该编码调制方式位于候选集中,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和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每个时频资源组对应一种MCS,具体的,如图6所示,时频资源组1对应MCS1,时频资源组2对应MCS2,……,时频资源组N对应MCSN。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后,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根据图6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为时频资源组2,则编码调制方式为MCS2,并且MCS2位于候选集中,则采用MCS2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每个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每个时频资源组对应一种MCS组,每个MCS组中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具体的,如图7所示,时频资源组1对应MCS组1,时频资源组2对应MCS组2,……,时频资源组N对应MCS组N。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后,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为时频资源组2,随机在MCS组2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例如MCS组2中编码调制方式2位于候选集中,则可以选择编码调制方式2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实施例6: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器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后,确定该前导码和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并且该编码调制方式位于候选集中,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该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采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该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采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每个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实施例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
S801: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调制方式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基站广播的,当然也可以同时由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确定。
协议规定可以规定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也可以规定多种编码调制方式,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如果协议只规定了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基站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如果协议规定了多种编码调制方式,基站根据规定的多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编码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基站广播可以广播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也可以广播多种编码调制方式,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如果基站只广播了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基站将该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如果基站广播了多种编码调制方式,基站根据广播的多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编码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如果同时由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编码调制方式,则根据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的交集中包含的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编码调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S802: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在数据传输协议中预先规定了UE与基站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者基站广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基站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信息中包含的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例如: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信息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的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或者,协议规定和基站广播的信息中指示了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基站可以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从而可以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
实施例8: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中可以规定进行调制编码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编码的调制方式可以是一种,如果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为一种,则基站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将该协议规定或基站广播的这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可以规定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则基站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基站可以在该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例如: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编码调制方式包含三种,分别简称为编码调制方式1、编码调制方式2、编码调制方式3,则基站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在编码调制方式1、编码调制方式2、编码调制方式3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编码调制方式2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成功,将编码调制方式2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实施例9: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可以是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该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为进行选择的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则在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根据该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在该候选集中依次选择相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例如,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和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资源A-编码调试方式1,资源B-编码调试方式2,资源C-编码调试方式3,资源D-编码调试方式4,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为编码调制方式1和编码调制方式3,则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时,根据资源A-编码调试方式1及资源C-编码调试方式3,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具体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下面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分别介绍。
实施例10: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每个前导码对应一种MCS,具体的,该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序列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前导序列1对应MCS1,前导序列2对应MCS2,……,前导序列N对应MCSN。基站针对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图4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为前导码2,则编码调制方式为MCS2,采用MCS2对所述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该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为进行选择的编码调制方式。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为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在与所述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每个前导码对应一种MCS组,每个MCS组中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具体的,该前导码与MCS组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前导序列与MCS组的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前导序列1对应MCS组1,前导序列2对应MCS组2,……,前导序列N对应MCS组N。基站针对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为前导码2,则编码调制组为MCS组2,依次选择MCS组2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实施例11: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如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并且该编码调制方式位于候选集中,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采用与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和编码调制方式对应示意图,每个时频资源组对应一种MCS,具体的,如图6所示,时频资源组1对应MCS1,时频资源组2对应MCS2,……,时频资源组N对应MCSN。基站针对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后,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根据图6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为时频资源组2,则编码调制方式为MCS2,并且MCS2位于候选集中,采用MCS2对所述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和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在与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对应示意图,每个时频资源组对应一种MCS组,每个MCS组中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具体的,如图7所示,时频资源组1对应MCS组1,时频资源组2对应MCS组2,……,时频资源组N对应MCS组N。基站针对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确定了上行数据传输中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后,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例如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为时频资源组2,并且MCS2位于候选集中,则编码调制组为MCS组2,依次选择MCS组2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实施例12:
为了方便快捷的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具体的,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后,确定该前导码和该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并且该编码调制方式位于候选集中,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该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采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
另外,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称为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为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并且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了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即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UE在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时,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在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候选集中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该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时,根据协议规定的和/或基站通过广播的前导码和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该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及编码调制方式的候选集,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和所述前导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直至解调和解码成功。
实施例1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91,用于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发送模块92,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91,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91,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9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9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9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实施例1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确定模块101,用于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处理模块102,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所述接收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接收确定模块101,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接收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接收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所述接收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实施例1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如图9所示的应用于UE的数据传输装置111,及如图10所示的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112。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从而可以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
对于系统/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初始接入的上行数据传输,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发送前导码和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其中每个编码调制组包含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
2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确定模块,用于接收UE发送的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和前导码,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信息,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至少一种编码调制方式,选择一种编码调制方式作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协议规定和/或基站广播的资源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根据前导码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前导码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在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中,依次选择每种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资源为前导码和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所述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或,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及前导码、时频资源组与编码调制组的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中的前导码及传输其的时频资源所在的时频资源组对应的编码调制组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编码调制方式,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和解调,将解码和解调成功时对应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为上行数据的编码调制方式。
2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UE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如权利要求21-2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1308.XA CN108282301A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PCT/CN2018/075649 WO2018127232A1 (zh) | 2017-01-06 | 2018-02-07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6/476,074 US20190357174A1 (en) | 2017-01-06 | 2018-07-02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1308.XA CN108282301A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82301A true CN108282301A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790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11308.XA Pending CN108282301A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357174A1 (zh) |
CN (1) | CN108282301A (zh) |
WO (1) | WO201812723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20030A1 (zh) * | 2018-07-26 | 2020-01-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784932A (zh) * | 2018-07-31 | 2020-0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WO2020083190A1 (en) * | 2018-10-26 | 2020-04-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0018B (zh) * | 2018-07-18 | 2021-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非授权频段上的调度方法、侦听方法和设备 |
US12267874B2 (en) * | 2020-01-15 | 2025-04-01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WO2024199494A1 (en) * | 2023-03-30 | 2024-10-03 | Mediatek Inc. | Segment parser designs for unequal modulation and unequal mcs transmission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9179A (zh) * | 2000-07-25 | 2003-11-26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网络协议的报头压缩方法 |
US20050003796A1 (en) * | 2003-03-27 | 2005-01-06 | Kyocera Corporation |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CN101772182A (zh) * | 2009-01-05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263746A (zh) * | 2011-08-26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4579547A (zh) * | 2013-10-28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04981022A (zh) * | 2014-04-04 | 2015-10-1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WO2016167908A1 (en) * | 2015-04-14 | 2016-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7829C (zh) * | 2004-02-26 | 2007-03-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数据报文转送方法及转送装置 |
US9313020B2 (en) * | 2014-02-19 | 2016-04-12 | Origin Wireless, Inc. | Handshaking protocol for time-reversal system |
-
2017
- 2017-01-06 CN CN201710011308.XA patent/CN108282301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2-07 WO PCT/CN2018/075649 patent/WO201812723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7-02 US US16/476,074 patent/US2019035717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9179A (zh) * | 2000-07-25 | 2003-11-26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网络协议的报头压缩方法 |
US20050003796A1 (en) * | 2003-03-27 | 2005-01-06 | Kyocera Corporation |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CN101772182A (zh) * | 2009-01-05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263746A (zh) * | 2011-08-26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4579547A (zh) * | 2013-10-28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04981022A (zh) * | 2014-04-04 | 2015-10-1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WO2016167908A1 (en) * | 2015-04-14 | 2016-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20030A1 (zh) * | 2018-07-26 | 2020-01-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769516A (zh) * | 2018-07-26 | 2020-0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769516B (zh) * | 2018-07-26 | 2022-01-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784932A (zh) * | 2018-07-31 | 2020-0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KR20210027494A (ko) * | 2018-07-31 | 2021-03-10 | 비보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EP3813466A4 (en) * | 2018-07-31 | 2021-09-01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RANDOM ACCESS PROCES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10784932B (zh) * | 2018-07-31 | 2022-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KR102497447B1 (ko) * | 2018-07-31 | 2023-02-07 | 비보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US12088409B2 (en) | 2018-07-31 | 2024-09-10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WO2020083190A1 (en) * | 2018-10-26 | 2020-04-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US12267869B2 (en) | 2018-10-26 | 2025-04-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57174A1 (en) | 2019-11-21 |
WO2018127232A1 (zh) | 2018-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82301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115921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signaling multi-user packet | |
CN111107555B (zh) | 传输信道的传输和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180302858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hich use discontinuous channel | |
EP3849263A1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multi-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trp) data,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282874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170114911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734676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12052756B2 (en) | Enhanced implementation of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 |
US11792819B2 (en)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US10237868B2 (en) |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0034894B (zh) | 一种控制信令、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7733818A (zh) | 端到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2187401B (zh) |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6817772B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039379B2 (en) | Radio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WO2019140701A1 (zh) |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936429B (zh) |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0474719A (zh) | 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259322B2 (en) | Wireless network and effici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 |
US11071117B2 (en) |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 |
WO2018209552A1 (en) | Feedback mechanism for broadcasting | |
CN10731761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258867A1 (en) | Radio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10048811B (zh) | 一种物联网中低时延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