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5240A - 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75240A CN108275240A CN201711441506.6A CN201711441506A CN108275240A CN 108275240 A CN108275240 A CN 108275240A CN 201711441506 A CN201711441506 A CN 201711441506A CN 108275240 A CN108275240 A CN 1082752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cycle
- chain
- bicycle chainwheel
- sprocket
- 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front sprocket chain-wheels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6—Use of materials; Use of treatments of toothed members or worms to affect their intrinsic material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构成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第一材料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工具。此外,骑自行车已经成为在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中非常受欢迎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是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
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之间延伸。
利用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增强了换档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由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两者构成。
利用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进一步增强了换档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
利用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具有环形形状。
利用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二材料具有第二比重,第二比重小于第一材料具有的第一比重。
利用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具有第一耐磨性,第一耐磨性比第二材料具有的第二耐磨性大。
利用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的耐磨性,并且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具有第一刚度,第一刚度比第二材料具有的第二刚度大。
利用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的刚度并且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和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和铝中的至少一种。
利用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的刚度,并且进一步使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二材料包括钛、铝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使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第二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使自行车链轮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二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料。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并且进一步使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包括第一金属材料。第二材料包括与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轮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包括相同种类的材料成分并且具有不同的金属组分。
利用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轮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包括第一非金属材料。第二材料包括与第一非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非金属材料。
利用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使自行车链轮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具有不同的树脂组分。
利用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使自行车链轮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
利用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通过该自行车链轮平稳地执行换低速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
利用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通过该自行车链轮平稳地执行换高速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和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两者。
利用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通过该自行车链轮能够平稳地执行换低速档和换高速档两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
利用根据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进一步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据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包括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至少一个轴向凹陷齿。
利用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进一步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二十和第二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促进换低速档。
利用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进一步促进换低速档操作的轻质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据第二十和第二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促进换高速档。
利用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进一步促进换高速档操作的轻质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还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
利用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促进齿数彼此差异很大的两个链轮之间的换档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促进换高速档。
利用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促进齿数彼此差异很大的两个链轮之间的换高速档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二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
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高自行车链轮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大于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限定在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并且小于沿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第二链条接合宽度小于内链空间。
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轮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二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轮齿周向地布置在所述链轮主体的外缘上。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布置在所述外缘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中并且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布置在所述外缘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内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偏离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
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高自行车链轮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二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链轮主体包括链轮托架,以被联接到自行车。
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包括轻质链轮托架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链轮托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利用根据第三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包括更轻质的链轮托架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方面,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和链轮托架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
利用根据第三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高链轮托架的刚度以及使链轮托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二方面,根据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链轮托架包括多个支撑臂。
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包括轻质链轮托架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三方面,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多个支撑臂中的每一个包括加强部。
利用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高链轮托架的刚度以及使链轮托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多个支撑臂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边缘部和沿周向方向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部。加强部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之间。
利用根据第三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链轮托架的刚度以及使链轮托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面,一种后链轮组件,包括链轮,所述链轮中的至少一个是根据第一至第三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
利用根据第三十五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促进换档操作的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面,根据第三十五方面的后链轮组件构造为使得链轮的总数等于或大于九。
利用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具有宽档位范围并且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七方面,根据第三十五和第三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后链轮组件构造为使得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二十五。
根据第三十七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具有更宽档位范围并且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八方面,根据第三十五至第三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后链轮组件构造为使得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三十五。
利用根据第三十八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具有更宽档位范围并且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九方面,根据第三十五至第三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后链轮组件构造为使得链轮的最大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大于四十四。
利用根据第三十九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具有更宽档位范围并且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方面,根据第三十五至第三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后链轮组件构造为使得链轮的最小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等于小于十。
利用根据第四十方面的后链轮组件,可以提供具有更宽档位范围并且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后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一方面,一种自行车传动系,包括根据第三十五至第四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单个前链轮和后链轮组件。
利用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传动系,可以提供轻质自行车传动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方面,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传动系构造为使得单个前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周向地布置在单个前链轮的链轮主体的外缘上。单个前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
利用根据第四十二方面的传动系,可以提高轻质自行车传动系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三方面,根据第四十二方面的传动系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齿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自行车链条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内。
利用根据第四十三方面的传动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轻质自行车传动系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四方面,根据第四十二和第四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传动系构造为使得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大于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限定在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并且小于沿所述轴向方向限定在相对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第二链条接合宽度小于内链空间。
利用根据第四十四方面的传动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轻质自行车传动系的链条保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五方面,一种链轮组件,包括第一自行车链轮和第二自行车链轮。第一自行车链轮是根据第一至第三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第一自行车链轮具有第一总齿数。第二自行车链轮是根据第一至第三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第二自行车链轮具有第二总齿数。第二总齿数与第一总齿数不同。第一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和第二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
根据第四十五方面的链轮组件,可以提供轻质的链轮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齿根圆和齿顶部之间的径向齿长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在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齿长度。
利用根据第四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更轻质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二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花鼓接合轮廓,以与自行车花鼓接合。
利用根据第四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自行车后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曲柄附接部分,自行车曲柄附接到所述曲柄附接部分。
根据第四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自行车前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九方面,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链条与所述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第一扭矩传递轮廓。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第二扭矩传递轮廓以与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接合。
利用根据第四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以将驱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自行车链条或者从自行车链条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方面,根据第四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当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观察时,第一扭矩传递轮廓与第二扭矩传递轮廓不重叠。
利用根据第五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具有薄链轮结构的轻质自行车链轮,以将驱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自行车链条或从自行车链条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一方面,根据第四十九和第五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第一扭矩传递轮廓具有不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绕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旋转方向的第一表面。
利用根据第五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以更加可靠地将驱动扭矩传递到自行车链条或从自行车链条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二方面,根据第四十九至第五十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包括沿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第一花键。第二扭矩传递轮廓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的第二花键。第二花键构造为成与第一花键接合。
利用根据第五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以更加可靠地将驱动扭矩传递到自行车链条或从自行车链条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三方面,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齿顶部和驱动表面,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与自行车链条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齿根圆部分地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齿顶部径向向内设置。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利用根据第五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轻质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四方面,根据第五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还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非驱动表面。
根据第五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更轻质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五方面,根据第五十三和第五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从链轮齿的齿根圆径向向外设置等于或大于0.1mm的距离。
根据第五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更轻质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六方面,根据第五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尖端部从链轮齿的齿根圆径向向外设置等于或大于1.1mm的距离。
利用根据第五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提供更轻质的自行车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十四和第四十六至第五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至少一个凹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径向向内定位,并且沿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方向从所述链轮主体延伸。
利用根据第五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以及进一步使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轻质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八方面,根据第五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
根据第五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九方面,根据第五十七方面和第五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大致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
根据第五十九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十方面,根据第五十七至第五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多个第二凹凸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凹凸部分的数量等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总数。
利用根据第六十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十一方面,根据第五十七至第六十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相对于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线在零度至三十五度的范围内倾斜。
利用根据第六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轮,可以进一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轻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及其许多附带的优点。
图1是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传动系的自行车的侧视立面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V-V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2和图3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前视立面图。
图8是沿着图2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后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X-X截取的后链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XII-X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1中的线XIV-XIV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个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16是沿图15中的线XVI-XV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15中的线XVII-XV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5所示的又一个自行车链轮的立体图。
图19是沿与观察图18中的又一个自行车链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到的图15所示的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组件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2是图20和图21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的局部侧视立面图。
图23是图20和图21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4是图20和图21所示的自行车链轮的另一个局部立体图。
图2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链轮和较小自行车链轮的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链轮组件的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27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XXV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28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I-XXVIII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29是沿图26中的线XXIX-XXIX截取的自行车链轮的剖视图。
图30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31是沿图30中的线XXXI-XXXI截取的链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32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包括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链轮托架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33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的侧视立面图。
图34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剖视图的变型例。
图35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包括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链轮托架的侧视立面图的变型例。
图3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37是沿图36中的剖面线XXXVII-XXXVII观察时图36中的自行车链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38是沿图36中的剖面线XXXVIII-XXXVIII观察时图36中的自行车链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39是沿图36中的剖面线XXXIX-XXXIX观察时图36中的自行车链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0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的侧视立面图。
图41是沿图40中的剖面线XLI-XL观察时不包括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图40中的自行车链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其中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传动系10安装到自行车1。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例如,传动系10包括单个前链轮FS和后链轮组件RSA。然而,这仅仅是示例,传动系10还可以包括附加前链轮AFS以构成前链轮组件FSA(参见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前链轮FS可以被称为自行车链轮12。前链轮FS附接到曲柄轴CAX。自行车曲柄CR附接到前链轮FS。踏板P附接到自行车曲柄CR。前链轮FS具有旋转中心轴线A1。前链轮FS相对于自行车车架BF绕旋转中心轴线A1可旋转。前链轮FS与自行车链条BC接合以将旋转驱动力F1(见图2和图3)传递到自行车链条BC。自行车链条BC与前链轮FS和后链轮组件RSA接合。根据本实施方式,后链轮组件RSA可以被称为后链轮组件14。后链轮组件RSA附接到自行车花鼓BH。后链轮组件RSA具有旋转中心轴线A2。后链轮组件RSA与自行车链条BC接合以接收来自自行车链条BC的旋转驱动力F1(参见图11和15)。后链轮组件RSA相对于自行车车架BF绕旋转中心轴线A2可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链轮组件FSA和后链轮组件RSA可简称为链轮组件SA。
在本申请中,以下方向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向上”和“向下”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术语是指基于坐在自行车1的车座3上面对车把5的使用者确定的那些方向。因此,这些用于描述前链轮FS和后链轮组件RSA的术语应当相对于在水平表面上的直立骑行位置中使用的配备有传动系10的自行车来解释。
如图2和图3所示,自行车链轮12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2包括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和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然而,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并且所示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具有环形形状。自行车链轮12包括至少一个链轮齿22和链轮主体24。自行车链轮12(单个前链轮FS)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周向地布置在自行车链轮12(单个前链轮FS)的链轮主体24的外缘20o上。链轮主体24的外缘20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齿根圆RC1相同。链轮主体24具有附接有自行车曲柄CR的曲柄附接部分26。具体而言,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具有附接有自行车曲柄CR的曲柄附接部分26。自行车曲柄CR通过附图中未示出的附接构件(例如螺栓和螺母)附接到曲柄附接部分26。
至少一个链轮齿22中的每一个包括齿顶部28、驱动表面30和非驱动表面32。驱动表面30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和自行车链轮12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非驱动表面32是至少一个链轮齿22中的每一个中的除了驱动表面30之外的表面。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构成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构成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中的至少齿顶部28和驱动表面30。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2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构成自行车链轮12的链轮主体2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从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齿顶部28径向向内设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非驱动表面32。但是,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可以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非驱动表面32。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2(单个前链轮FS)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34和至少一个第二齿36。具体地,自行车链轮12(单个前链轮FS)包括多个链轮齿22,并且多个链轮齿22包括多个第一齿34和多个第二齿36。优选地,第一齿34和第二齿36沿自行车链轮12的周向方向D1交替地布置。
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齿34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外链板对BC2之间的外链空间BC21内。至少一个第一齿34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沿轴向方向D2限定。第一齿34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第二齿36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内链板对BC1之间的内链空间BC11内。至少一个第二齿36具有小于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沿轴向方向D2限定。每个第二齿36具有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大于内链空间BC11,内链空间BC11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相对的内链板对BC1之间。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小于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相对的外链板对BC2之间的外链空间BC21。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小于内链空间BC11。至少一个链轮齿22的齿根圆RC1和齿顶部28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D3上的径向齿长度L1长于至少一个链轮齿22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上的轴向齿长度W1。
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齿34包括第一轴向端部34A和沿轴向方向D2与第一轴向端部34A相对的第一相对轴向端部34B。第一轴向端部34A和第一相对轴向端部34B与自行车链条BC的外链板BC2可接触。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一轴向端部34A和第一相对轴向端部34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34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轴向端部34A和沿轴向方向D2与第一轴向端部34A相对的第一相对轴向端部34B。在第一齿34的每一个中,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一轴向端部34A和第一相对轴向端部34B之间。
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第二齿36包括第二轴向端部36A和沿轴向方向D2与第二轴向端部36A相对的第二相对轴向端部36B。第二轴向端部36A和第二相对轴向端部36B与自行车链条BC的内链板BC1可接触。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二轴向端部36A和第二相对轴向端部36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齿36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轴向端部36A和沿轴向方向D2与第二轴向端部36A相对的第二相对轴向端部36B。在第二齿36中的每一个中,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二轴向端部36A和第二相对轴向端部36B之间。
如图6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具有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链条接合构件18具有多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但是链条接合构件18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当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
如图6和图7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具有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以与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接合。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附接构件20具有多个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但是自行车附接构件20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当所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
如图2和图3所示,当沿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平行的轴向方向D2观察时,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与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不重叠。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具有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1的驱动旋转方向D11的第一表面38A。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1的第一花键38S。第一花键38S包括第一表面38A。如图2、3、6和7所示,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1的第二花键40S。第二花键40S构造为与第一花键38S接合。第二花键40S包括与第一表面38A接触的第二表面40A。第二表面40A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1的驱动旋转方向D11。也就是说,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具有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1的驱动旋转方向D11的第二表面40A。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包括内基部40B。第二表面40A从内基部40B径向向外延伸。
如图7和图8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包括夹持轮廓41。夹持轮廓41包括内突起41PI和外突起41PO。内突起41PI和外突起41PO沿自行车链轮12的垂直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径向方向D3从内基部40B向外延伸。换句话说,内突起41PI和外突起41PO从内基部40B径向向外延伸。如图8所示,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被夹在内突起41PI和外突起41PO之间。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沿轴向方向D2固定。
如图8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由第一材料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第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第二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优选地,第二材料具有小于第一材料的第一比重的第二比重。更优选地,第一材料具有大于第二材料的第二耐磨性的第一耐磨性。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材料具有大于第二材料的第二刚度的第一刚度。因此,优选地,第一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和铝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料。优选地,使用金属模具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一体模制。可替换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通过堆叠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上的热压预浸片制成。
图9示出了后链轮组件14的一个示例。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后链轮组件14包括链轮RS1至RS12。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链轮RS1至RS12的总数为十二个。然而,链轮的总数不限于十二个,但优选地,链轮的总数等于或大于九个。根据本实施方式,链轮RS1至RS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称为自行车链轮16。根据本实施方式,链轮RS1至RS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称为自行车链轮17。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链轮RS5可以称为自行车链轮16,但是自行车链轮16不限于链轮RS5。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链轮RS10可以称为自行车链轮17,但是自行车链轮17不限于链轮RS10。因此,后链轮组件14包括链轮RS1至RS12,其中至少一个是自行车链轮16。后链轮组件14包括链轮RS1至RS12,链轮RS1至RS12中的至少一个是自行车链轮17。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链轮RS1至RS12中的最小链轮RS12具有十个齿。链轮RS1至RS12中的最大链轮RS1具有四十八个齿。因此,链轮RS1至RS12中的最小链轮RS12与最大链轮RS1之间的齿数差为三十八。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二十五。更优选地,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三十五。链轮的最大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大于四十四。链轮的最小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小于十。
如图10所示,后链轮组件14包括链轮托架42。链轮RS1至RS8附接到链轮托架42以联接到自行车花鼓BH。优选地,链轮托架4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地,链轮托架42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此外,自行车花鼓BH具有围绕其中心轴线的花键,并且链轮托架42具有花鼓接合轮廓(例如花键)42S,以在后链轮组件14联接到自行车1的状态下与自行车花鼓BH接合。链轮RS9至RS12的每一个具有单独的花鼓接合轮廓以与自行车花鼓BH接合。不过,这只是一个示例。链轮RS1至RS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花鼓接合轮廓以与自行车花鼓BH接合,并且链轮RS9至RS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附接到链轮托架42。此外,后链轮组件14可以不包括链轮托架42,并且所有的链轮RS1至RS12可以具有单独的花鼓接合轮廓以与自行车花鼓BH接合。
图11示出了作为自行车链轮16的自行车链轮RS5。然而,除了个体尺寸和总齿数之外,其他链轮RS1至RS4和RS6至RS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6基本相同的结构。如图11所示,自行车链轮16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除了至少一个链轮齿48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的形状之外,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具有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基本相同的结构。除了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和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代替曲柄附接部分26之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具有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中的元件具有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中的元件基本相同的功能,这些元件在这里将分别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6包括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然而,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并且所示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具有环形形状。自行车链轮16包括至少一个链轮齿48和链轮主体54。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周向地布置在链轮主体54的外缘54o上。链轮主体54的外缘54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齿根圆RC2相同。链轮主体54具有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链轮托架42附接到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此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具有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链轮托架42附接到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具有附接孔52h,链轮托架42的突起56通过该附接孔插入(参照图10)。紧固构件58附接到突起56和自行车链轮16的一部分,以将自行车链轮16紧固到链轮托架42。
至少一个链轮齿48中的每一个包括齿顶部60、驱动表面62和非驱动表面64。驱动表面62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6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非驱动表面64是至少一个链轮齿48中的每一个中的除了驱动表面62之外的表面。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构成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说,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构成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至少齿顶部60和驱动表面62。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6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构成自行车链轮16的链轮主体5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从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齿顶部60径向向内设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非驱动表面64。然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可以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非驱动表面64。
如图11所示,自行车链轮16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BC的换档操作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在本实施方式中,换高速档意味着自行车链条BC从较大的自行车链轮移动到较小的自行车链轮,而换低速档意味着自行车链条BC从较小的自行车链轮移动到较大的自行车链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和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两者。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6包括三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和三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和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中的任一个。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之间延伸。具体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由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两者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轮齿48包括至少一个常规齿70。此外,至少一个链轮齿48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72。具体地,自行车链轮16包括多个链轮齿48,并且多个链轮齿48包括多个促进齿72。多个促进齿72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和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优选地,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多个促进齿72)和至少一个常规齿70沿自行车链轮16的周向方向D4布置。至少一个促进齿72促进换换高速档。具体地,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促进换高速档。至少一个促进齿72促进换低速档。具体地,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促进换低速档。
如图12所示,至少一个常规齿70具有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如图13所示,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沿轴向方向D5具有凹部75,以促进从自行车链轮16到更小的自行车链轮(例如RS6)的换高速档操作。凹部75是为了避免与自行车链条BC的过度干涉,以在换高速档操作期间促进自行车链条BC与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的接合。因此,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具有比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短的第四链条接合宽度W4。因此,至少一个促进齿72包括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至少一个轴向凹陷齿74。另外,如图14所示,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沿轴向方向D5具有凹部77,以促进从较小的自行车链轮(例如RS6)到自行车链轮16的换低速档操作。凹部77将自行车链条BC朝向自行车链轮16引导,以在换低速档操作期间促进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6的链轮齿中的一个接合。因此,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具有比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短的第五链条接合宽度W5。因此,至少一个促进齿72包括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至少一个轴向凹陷齿76。
此外,如图12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常规齿70)的齿根圆RC2和齿顶部60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方向D6上的径向齿长度L3比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常规齿70)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上的轴向齿长度W3长。如图13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促进齿72、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的齿根圆RC2和齿顶部60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方向D6上的径向齿长度L4比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促进齿72、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上的轴向齿长度W4长。如图14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促进齿72、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的齿根圆RC2和齿顶部60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方向D6上的径向齿长度L5比至少一个链轮齿48(至少一个促进齿72,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上的轴向齿长度W5长。
如图11至图13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具有如上所述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链条接合构件44具有多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但是链条接合构件18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当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
如图11至图14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具有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以与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接合。当所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和夹持轮廓41的特征以及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的制造方法与自行车链轮12相同。具体地,如图11所示,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与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不重叠。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具有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6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2的旋转方向D41的第一表面38A。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一扭矩传递轮廓38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2的第一花键38S。与自行车链轮12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一样,第二扭矩传递轮廓40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2的第二花键40S。
此外,如图12至图14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由制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的第一材料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由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的第二材料制成。
图15示出了作为自行车链轮17的链轮RS10。然而,除了个体尺寸和总齿数之外,其他链轮RS9、RS11和RS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7基本相同的结构。如图15所示,自行车链轮17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除了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和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之外,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具有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基本相同的结构。除了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和花鼓接合轮廓88之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中的元件在此将分别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7包括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然而,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并且所示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具有环形形状。类似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环形形状。自行车链轮17包括至少一个链轮齿90和链轮主体92。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周向地布置在链轮主体92的外缘92o上。链轮主体92的外缘92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相同。
与自行车链轮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一样,至少一个链轮齿90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齿顶部60、驱动表面62和非驱动表面64相同的元件。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构成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构成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至少齿顶部60和驱动表面62。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7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
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构成自行车链轮17的链轮主体92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从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顶部60径向向内设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还构成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非驱动表面64。然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可以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7的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非驱动表面64。如图15所示,链轮主体92具有花鼓接合轮廓88,自行车花鼓BH附接到花鼓接合轮廓88。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花鼓接合轮廓88以与自行车花鼓BH接合。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花鼓接合轮廓88具有花键以与自行车花鼓BH的花键接合。
如图15所示,自行车链轮17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BC的换档操作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66和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68两者。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之间延伸。具体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由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两者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轮齿90包括至少一个常规齿70。此外,至少一个链轮齿90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94。具体地说,自行车链轮17包括多个链轮齿90,并且多个链轮齿90包括多个促进齿94。多个促进齿94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和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优选地,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多个促进齿94)和至少一个常规齿70沿自行车链轮17的周向方向D4布置。至少一个促进齿94促进换高速档。具体地,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促进换高速档。至少一个促进齿94促进换低速档。具体地,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齿76促进换低速档。
如图16所示,至少一个常规齿70具有第六链条接合宽度W6。如图17所示,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沿轴向方向D5具有凹部75。因此,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具有比第六链条接合宽度W6短的第七链条接合宽度W7。因此,至少一个促进齿94包括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至少一个轴向凹陷齿74。
此外,如图15和图16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90(至少一个常规齿70)的齿根圆RC3与齿顶部60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方向D6上的径向齿长度L6比至少一个链轮齿90(至少一个常规齿70)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上的轴向齿长度W6长。如图15和图17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90(至少一个促进齿94、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的齿根圆RC3和齿顶部60之间在相对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方向D6上的径向齿长度L7比至少一个链轮齿90(至少一个促进齿94、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齿74)在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上的轴向齿长度W7长。
如图18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具有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链条接合构件78具有多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但是链条接合构件78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当所示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
如图18和19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以与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接合。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多个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但是自行车附接构件80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当所示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单独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
如图15所示,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与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不重叠。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具有第一表面84A,第一表面84A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2的旋转方向D41。
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2的第一花键84S。第一花键84S包括第一表面84A。第一表面84A与自行车链轮12和自行车链轮16的第一表面38A的不同在于,沿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一表面84A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向外延伸。
如图15和图19所示,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包括沿旋转中心轴线A2的第二花键86S。第二花键86S构造为与第一花键84S接合。第二花键86S包括与第一表面84A接触的第二表面86A。第二表面86A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2的旋转方向D41。也就是说,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具有不平行于自行车链轮17的绕旋转中心轴线A2的旋转方向D41的第二表面86A。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包括内基部86B。第二表面86A从内基部86B径向向外延伸。第二表面86A与自行车链轮12和自行车链轮16的第二表面40A的不同在于,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固定在一起的状态下,沿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二表面86A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向外延伸。
如图15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部分地径向向外延伸。为了便于说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的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称为径向延伸部80A。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具有尖端部100。尖端部100是沿轴向方向D5观察时径向延伸部80A的距离自行车链轮17的旋转中心轴线A2最远的点。尖端部100从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径向向外设置的距离DG等于或大于0.1mm。优选地,尖端部100从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径向向外设置的距离DG等于或大于1.1mm。
如图15至图18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包括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如图15至图19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包括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以沿自行车链轮17的轴向方向D5与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接合。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沿自行车链轮17的径向方向D6和周向方向D4固定。
如图16和17所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由第一材料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并且第二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然而,第二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材料可以包括第一金属材料,并且第二材料可以包括不同于第一金属材料的第二金属材料。也就是说,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二材料具有小于第一材料的第一比重的第二比重。更优选地,第一材料具有大于第二材料的第二耐磨性的第一耐磨性。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材料具有大于第二材料的第二刚度的第一刚度。因此,优选地,第一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和铝中的至少一种。此外,第二材料包括钛、铝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如果第二材料包括树脂,则优选地,第二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如果第二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则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可以包括相同种类的材料成分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金属组分。例如,第一材料可以是7000系列铝合金的第一铝合金。第二材料可以是6000系列铝合金的第二铝合金。与其他铝合金相比,第一铝合金和第二铝合金都具有相对高的刚度。第一铝合金具有比第二铝合金更高的刚度。然而,第二铝合金比第一铝合金轻。当制造自行车链轮17时,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结合在一起。或者,如果第二材料包括树脂,则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通过堆叠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上的热压预浸片制成。
由于自行车链轮16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16,可以提供一种促进换档操作的轻质的自行车链轮。由于自行车链轮16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12和自行车链轮16,可以提供一种轻质的自行车链轮。由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从至少一个链轮齿90的齿根圆RC3部分地径向向外延伸,因此自行车链轮17除了具有自行车链轮12和16的特征之外,还可以将驱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自行车链条或从自行车链条传递。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
如上所述,第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然而,第一材料可以包括第一非金属材料。例如,第一材料可以是碳纤维编织在环氧树脂中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材料可以包括与第一非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非金属材料。例如,第二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或者,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可以具有不同的树脂组分。例如,第一材料可以是碳纤维编织在环氧树脂中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第二材料可以是尼龙树脂。尼龙树脂可以用于注射成型,从而可以使用尼龙树脂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自行车附接构件46和自行车附接构件80柔性地模制成各种形状。
此外,自行车附接构件20和自行车附接构件46还可以包括径向延伸部80A。在这种情况下,链条接合构件18和链条接合构件44可以具有与自行车附接构件20和自行车附接构件46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20和图21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15。链轮组件1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前链轮组件FSA的一个示例。如图20和21所示,链轮组件15包括自行车链轮112和自行车链轮113。除了尺寸和链轮齿总数外,自行车链轮113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12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了对自行车链轮113的结构的说明。除了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之外,自行车链轮112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2相同的构造。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此将编号相同,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和/或示出。
如图20和21所示,自行车链轮112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12包括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和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然而,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并且所示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具有环形形状。自行车链轮112包括至少一个链轮齿122和链轮主体124。自行车链轮1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周向地布置在链轮主体124的外缘124o上。链轮主体124的外缘124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齿根圆RC4相同。链轮主体124具有附接有自行车曲柄CR的曲柄附接部分26。具体而言,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具有附接有自行车曲柄CR的曲柄附接部分26。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由制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的第一材料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由制成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20的第二材料制成。
至少一个链轮齿122中的每一个包括齿顶部28、驱动表面30和非驱动表面32。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构成自行车链轮1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构成自行车链轮1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至少齿顶部28和驱动表面30。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112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构成自行车链轮112的链轮主体12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从自行车链轮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齿顶部28径向向内设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还构成自行车链轮1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非驱动表面32。然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可以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1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122的非驱动表面32。
此外,自行车链轮112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BC的换档操作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166。在本实施方式中,换高速档意味着使自行车链条BC从较小的自行车链轮移动到较大的自行车链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12包括两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166。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轮齿1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34和至少一个第二齿36。此外,至少一个链轮齿122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172。具体而言,自行车链轮112包括多个链轮齿122。多个链轮齿122包括多个第一齿34和多个第二齿36。多个第一齿34包括多个促进齿172。多个第二齿36包括多个促进齿172。
具体地,如图22所示,多个促进齿172包括设置在每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166中的多个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174B、174C和174D。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换高速档促进齿174B、换高速档促进齿174C和换高速档促进齿174D以该顺序从驱动旋转方向D11的下游侧到上游侧布置。
如图23所示,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换高速档促进齿174B、换高速档促进齿174C和换高速档促进齿174D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换高速档促进切面104。第一换高速档促进切面104设置在第一轴向侧S1和第二轴向侧S2中的一个上,以促进从自行车链轮113到比自行车链轮113大的自行车链轮112的换高速档操作。
以上述方式,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换高速档促进齿174B、换高速档促进齿174C和换高速档促进齿174D中的至少一个促进换高速档。也就是说,至少一个促进齿172促进换高速档。
如图21至24所示,自行车链轮112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中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促进换高速档。具体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构造成在自行车链条BC从较小的自行车链轮113朝向自行车链轮112换档时与自行车链条BC接合。在本实施例中,自行车链轮112包括多个换档促进突起151,其设置在换高速档促进区域166中以在自行车链条BC从较小的自行车链轮113朝向自行车链轮112换档时与自行车链条BC接合。换档促进突起151经由例如铆钉的紧固件结构固定到链轮主体124。如图21至图24所示,换档促进突起151固定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然而,换档促进突起151可以固定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
换档促进突起151沿自行车链轮112的周向方向D1设置在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和换高速档促进齿174B之间。换高速档促进齿174A是在第一齿34中最靠近换档促进突起151的第一齿34。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换档促进突起151是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分离的构件,但是换档促进突起15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和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一体地设置为一件式整体构件。
在上述说明中,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促进换高速档。然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可以促进换低速档。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可以包括突起,以在自行车链条BC从自行车链轮112朝向较小的自行车链轮113换档时与自行车链条BC接合,从而促进从自行车链轮112向较小的自行车链轮113换档的换低速档操作。
自行车链轮112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中的至少一个侧凹部153。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112包括多个侧凹部153,其设置在换高速档促进区域166中,以在换高速档操作期间减小链轮主体124和自行车链条BC之间的干涉并且将自行车链条BC朝向自行车链轮112的链轮齿引导。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侧凹部153设置在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中,但是至少一个侧凹部153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两者中或仅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中。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固定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至少一个促进齿17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中,并且至少一个侧凹部153设置在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中。因此,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之间延伸。具体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由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两者构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一个第二齿36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小于至少一个第一齿34的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1,并且自行车链轮112和自行车链轮113包括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112和自行车链轮113可以提高自行车链轮112和自行车链轮113的链条保持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5至图26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215。除了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形状之外,链轮组件215具有与链轮组件15相同的构造。如图25和26所示,链轮组件215包括自行车链轮212和小于自行车链轮212的自行车链轮213。较小的自行车链轮213除了其尺寸和链轮总齿数之外具有与自行车链轮212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了对较小的自行车链轮213的结构说明。除了至少一个链轮齿222之外,自行车链轮212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12相同的构造。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在此将编号相同,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和/或示出。
如图25和26所示,自行车链轮212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212包括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和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然而,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因此,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具有环形形状。自行车链轮212包括至少一个链轮齿222和链轮主体124。自行车链轮2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2周向地布置在链轮主体124的外缘124o上。链轮主体124的外缘124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齿根圆RC4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由制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18的第一材料制成。
如图25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222中的每一个包括齿顶部28、驱动表面30和非驱动表面32。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构成自行车链轮2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构成自行车链轮2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至少齿顶部28和驱动表面30。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212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还构成自行车链轮2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非驱动表面32。然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可以进一步构成自行车链轮212的至少一个链轮齿222的非驱动表面32。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轮齿2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234和至少一个第二齿236。如图26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222包括多个第一齿234和多个第二齿236。多个第一齿234和多个第二齿236沿周向方向D1交替布置。
如图26和27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齿234布置在外缘124o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外链板对BC2之间的外链空间BC21内。至少一个第一齿234具有沿轴向方向D2限定的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234包括第一齿轴向表面234A和第一链条接合表面234B。第一齿轴向表面234A面向轴向方向D2。第一链条接合表面234B面向轴向方向D2并且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第一齿轴向表面234A的相反侧上。第一链条接合表面234B与自行车链条BC(外链板BC2)可接触。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一齿轴向表面234A和第一链条接合表面234B之间。
第一齿234具有限定为沿轴向方向D2平分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的第一中心平面CP21。第一中心平面CP21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第一齿234包括具有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的第一齿顶部228A。第一齿顶部228A是第一齿234的齿顶部28。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一齿234具有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沿轴向方向D2偏离第一中心平面CP21。然而,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可以沿轴向方向D2与第一中心平面CP21重合。第一齿234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一中心平面CP21具有不对称的形状。然而,第一齿234可以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一中心平面CP21具有对称的形状。
如图26和28所示,至少一个第二齿236布置在外缘124o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自行车链条BC的内链板对BC1之间的内链空间BC11内。至少一个第二齿236具有沿轴向方向D2限定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齿236包括第二链条接合表面236A和第二附加链条接合表面236B。第二链条接合表面236A面向轴向方向D2并且与自行车链条BC(内链板BC1)可接触。第二附加链条接合表面236B面向轴向方向D2并且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第二链条接合表面236A的相反侧上。第二附加链条接合表面236B与自行车链条BC(内链板BC1)可接触。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二链条接合表面236A和第二附加链条接合表面236B之间。第二齿236具有限定为沿轴向方向D2平分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的第二中心平面CP22。第二中心平面CP22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
第二齿236包括具有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的第二齿顶部228B。第二齿顶部228B是第二齿236的齿顶部28。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二齿236具有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沿轴向方向D2偏离第二中心平面CP22。然而,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可以沿轴向方向D2与第二中心平面CP22重合。第二齿236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二中心平面CP22具有不对称的形状。然而,第二齿236可以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二中心平面CP22具有对称的形状。如图28所示,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212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偏离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等于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和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小于内链空间BC11。然而,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可以不同于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第一链条接合宽度W21和第二链条接合宽度W22中的一个可以等于或大于内链空间BC11。
如图26所示,自行车链轮212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BC的换档操作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266。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212包括两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266。
如图25和26所示,自行车链轮212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中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促进换高速档。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212包括设置在换高速档促进区域266中的多个换档促进突起151。换档促进突起151固定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自行车链轮112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150中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至少一个侧凹部153。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212包括设置在换高速档促进区域266中的多个侧凹部153。至少一个侧凹部153设置在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中。因此,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之间延伸。具体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由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21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120两者构成。
如图26所示,至少一个链轮齿222包括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272。具体地,自行车链轮212包括多个链轮齿222。多个链轮齿222包括多个促进齿272。
多个促进齿27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相邻齿231和至少一个第二相邻齿233。具体地,多个促进齿272包括多个第一相邻齿231和多个第二相邻齿233。至少一个第一相邻齿231是第一齿234中的在第一齿234中最靠近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的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至少部分地比至少一个第一相邻齿231更接近旋转中心轴线A1。至少一个第二相邻齿233是第二齿236中的在第二齿236中最靠近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的至少一个。多个促进齿272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收齿235。具体地,多个促进齿272还包括多个接收齿235。接收齿235沿驱动旋转方向D11与第二相邻齿233相邻,而在接收齿235和第二相邻齿233之间没有另外的齿。第二相邻齿233沿周向方向D1设置在接收齿235和第一相邻齿231之间。然而,第一相邻齿231、第二相邻齿233、接收齿235和换档促进突起151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此外,第一相邻齿231、第二相邻齿233和接收齿235的总数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接收齿235构造为在换高速档操作中首先接收自行车链条BC。具体地说,接收齿235在换高速档操作中首先接收自行车链条BC的相对的外链板对BC2。
如图29所示,至少一个接收齿235具有沿轴向方向D2限定的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1。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齿235包括第三链条接合表面235A和反向表面235B。第三链条接合表面235A面向轴向方向D2,并且与自行车链条BC(外链板BC2)可接触。反向表面235B面向轴向方向D2,并且沿轴向方向D2设置在第三链条接合表面235A的相反侧上。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1沿轴向方向D2限定在第三链条接合表面235A和反向表面235B之间。
接收齿235具有限定为沿轴向方向D2平分第三链条接合宽度W31的第三中心平面CP31。第三中心平面CP31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接收齿235包括具有第三轴向齿中心平面CP32的第三齿顶部228C。第三轴向齿中心平面CP32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A1。第三轴向齿中心平面CP32与第三中心平面CP31沿轴向方向D2重合。此外,第三轴向齿中心平面CP32可以沿着轴向方向D2朝向较小的自行车链轮213偏离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然而,第三轴向齿中心平面CP32可以沿轴向方向D2偏离第三中心平面CP31。接收齿235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三中心平面CP31具有对称的形状。然而,接收齿235可以沿轴向方向D2相对于第三中心平面CP31具有不对称的形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CP23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212和213的旋转中心轴线A1的轴向方向D2偏离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CP24,并且自行车链轮212和213包括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250,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212和213,也可以改善自行车链轮212和213的链条保持性能,同时促进换档操作。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212可以应用于单个前链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移除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151和至少一个侧凹部153,并且至少一个促进齿272可以被至少一个第一齿234和/或至少一个第二齿236替代。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30至图31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314。除了链轮的数量、链轮托架342和链轮的自行车附接构件之外,链轮组件314具有与后链轮组件14相同的构造。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此将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或再次示出。
如图30和31所示,链轮组件314包括第一自行车链轮317和第二自行车链轮319。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链轮组件314包括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链轮RS4至RS12相似的链轮2RS1至2RS5。第一自行车链轮317是链轮2RS1,除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之外,第一自行车链轮317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行车链轮17(RS10)的构造基本相同。第二自行车链轮319是比第一自行车链轮317小的自行车链轮,并且除了尺寸和链轮总齿数之外,其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6相同的构造。因此,除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之外,第二自行车链轮319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行车链轮17(RS10)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具有与自行车链轮317和自行车链轮319基本上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此将编号相同,为了简洁起见,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再次示出。
第一自行车链轮317具有第一总齿数。第二自行车链轮319具有第二总齿数。第二总齿数与第一总齿数不同。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总齿数为二十八,第二总齿数为二十五。
第一自行车链轮317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第二自行车链轮319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如图30所示,第一自行车链轮317和第二自行车链轮319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中的构造为促进自行车链条BC的换档操作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82。
如图31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构成自行车链轮317和自行车链轮319的链轮主体398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如图30和31所示,链轮组件314包括链轮托架342。
链轮托架342包括多个支撑臂357。每个支撑臂357连接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换句话说,每个支撑臂357连接自行车链轮317和自行车链轮319。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臂357连接连接到链轮托架342的所有自行车链轮。每个支撑臂357包括加强部359。如图31所示,加强部359沿径向方向D6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径向向内突出。如图32所示,每个支撑臂357包括第一边缘部361和沿周向方向D4与第一边缘部361相对的第二边缘部363。加强部359沿周向方向D4布置在第一边缘部361和第二边缘部363之间。第一边缘部361从加强部359沿径向方向D6向外倾斜。第二边缘部363从加强部359沿径向方向D6向外倾斜。
除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和链轮托架342一体地形成为一件式整体构件之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具有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基本相同的构造。例如,如图32所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具有与图33中所示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接合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因此,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链轮托架342结合为成一件式整体构件。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和链轮托架342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第一自行车链轮317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第二自行车链轮319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进一步如图34所示,链轮主体398包括待联接到自行车1的链轮托架342。
优选地,链轮托架34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地,链轮托架342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因此,优选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由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更优选地,第二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由与第二材料不同的第一材料制成。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自行车链轮317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A和第二自行车链轮319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380B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因此利用链轮组件314可以提供一种轻质的链轮组件。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链轮托架342可以具有像圆顶的形状。图34和图35示出了包括具有像圆顶形状的链轮托架342A的链轮组件314A。此外,链轮组件314可以具有替代扭矩传递轮廓84和86的扭矩传递轮廓38和40。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36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416。除了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之外,自行车链轮416具有与自行车链轮16相同的构造。因此,与自行车链轮16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在此将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
如图36所示,自行车链轮416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构成自行车链轮4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416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的第一材料相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构成自行车链轮416的链轮主体45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的第二材料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416包括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然而,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可以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和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中的一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然而,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的至少一部分。或者,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分别具有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6基本上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和所有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的组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和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
凹凸部分55A和55B仅沿着链轮主体454设置,以便不会干涉与链轮齿48接合的自行车链条BC。换句话说,凹凸部分55A和55B从每个链轮齿48径向向内定位。因此,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构成从至少一个链轮齿48径向向内定位的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相对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从自行车链轮416的链轮主体454的外缘454o径向向内设置。链轮主体454的外缘454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齿根圆RC2相同。
具体而言,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相对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沿周向方向D4延伸。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的数量是一个,并且第一凹凸部分55A具有环形形状。优选地,第一凹凸部分55A是圆形的,其中心与链轮主体454的旋转中心轴线A2重合。然而,当所示的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所示的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被分成几个部分以构成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444(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时,几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凹凸部分55A可以具有环形形状的一部分。因此,第一凹凸部分55A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7和图38所示,第一凹凸部分55A沿着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平行的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延伸。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延伸。换句话说,第一凹凸部分55A在链轮主体454的外轴向表面(第一轴向侧S1)上限定环形突起。然而,可选地或另外地,第一凹凸部分55A可以沿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的相反外轴向表面(第二轴向侧S2)延伸。
如图36和图39所示,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相对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大致沿径向方向D6延伸。沿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二凹凸部分55B中的每一个具有直线形状,但是沿轴向方向D5观察时,第二凹凸部分55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的弯曲形状。如图40和图42所示,第二凹凸部分55B沿着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平行的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延伸。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沿平行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延伸。换句话说,第二凹凸部分55B在链轮主体454的外轴向表面(第一轴向侧S1)上限定直的细长突起。然而,可选地或另外地,第二凹凸部分55B可以沿轴向方向D5从链轮主体454的相反外轴向表面(第二轴向侧S2)延伸。优选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包括第二凹凸部分55B,并且第二凹凸部分55B的数量优选地等于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总数。第二凹凸部分55B与第一凹凸部分55A相互连接。如上所述,第二凹凸部分55B的每个相对于链轮主体454的旋转中心轴线A2大体上沿径向方向D6(径向方向D6的一个示例参照图12-图14)延伸。如图36所示,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大体上沿径向方向D6延伸”是指相对于从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线RL在零度至三十五度的范围内倾斜θ。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相对于从自行车链轮4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径向线RL在零度至三十五度的范围内倾斜。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凹凸部分55B相对于链轮主体454的旋转中心轴线A2相对于径向方向D6倾斜。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构成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416,可以增强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的刚度,并且进一步使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轻质化。
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型
上述自行车链轮12、自行车链轮112、自行车链轮113、自行车链轮212、自行车链轮213、自行车链轮17、自行车链轮317和自行车链轮319可以在其链轮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凹凸部分55。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和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可以具有与上述的凹凸部分不同的形状,只要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55A和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55B增强了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446的刚度即可。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40至图41描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轮516。除了至少一个铆钉85之外,自行车链轮516与自行车链轮16的一部分和自行车链轮17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与自行车链轮16和自行车链轮17中的元件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将在此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40所示,自行车链轮516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和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构成自行车链轮516的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BC与自行车链轮516接合的状态下接触自行车链条BC。具体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包括替代链轮齿90的链轮齿48,并且具有沿相对于自行车链轮5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周向方向D4相对于每一个其它链轮齿48径向向内的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的其他特征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的特征相同。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材料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78的第一材料相同。
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构成自行车链轮516的链轮主体592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1。具体地说,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具有沿相对于自行车链轮5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周向方向D4相对于每个其它链轮齿48径向向内的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第二扭矩传递轮廓86构造为与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接合。此外,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分别包括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和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中的每一个构造为与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中的每一个接合。此外,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具有替代花鼓接合轮廓88的链轮托架附接部分52。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的其它特征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的特征相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材料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80的第二材料相同
如图40和4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轮516包括在自行车链轮516的径向方向D6上在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之间的至少一个铆钉85。具体来说,自行车链轮516包括沿相对于自行车链轮5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周向方向D4布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相邻的两个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之间的铆钉85。更具体地,每个铆钉85沿相对于自行车链轮516的旋转中心轴线A2的周向方向D4布置在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和次接近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的径向延伸部80A之间。优选地,铆钉85从链轮主体592的外缘592o径向向内布置。链轮主体592的外缘592o可以与至少一个链轮齿48的齿根圆RC2相同。然而,铆钉85可以从链轮主体592的外缘592o径向向内布置,以便不会干涉与链轮齿48接合的自行车链条BC。更优选地,铆钉85不设置在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50中,以在换高速档和/或换低速档操作中避免与自行车链条BC的干涉。因此,铆钉85优选地从常规齿70径向向内布置。
如图41所示,每个铆钉85包括主体85B、第一头部85HI和第二头部85HO。第二头部85HO沿轴向方向D5与第一头部85HI相反。第一头部85HI设置在设置有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的第一轴向侧S1上。第二头部85HO设置在设置有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的第二轴向侧S2上。第二轴向侧S2是第一轴向侧S1的沿轴向方向D5的相反侧。第一头部85HI和第二头部85HO具有径向向外渐缩表面85T,以牢固地连接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
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包括对应于第二头部85HO的径向向外渐缩表面85T的渐缩凹部84R。更具体地,渐缩凹部84R连接到第一表面84A并且与第一轴向接合轮廓96和凹部97相对,以与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的第二轴向接合轮廓98接合。渐缩凹部84R构造为确保径向向外渐缩表面85T和第一扭矩传递轮廓84之间的间隙,以确保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的刚度。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通过铆钉85连接,因此利用自行车链轮516,可以增强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578和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之间的连接,并且进一步使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580轻质化。
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型
上述自行车链轮12、自行车链轮112、自行车链轮113、自行车链轮212、自行车链轮213、自行车链轮17、自行车链轮317、自行车链轮319和自行车链轮416均可以具有铆钉85。
根据本公开,对于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至少部分地彼此组合。
在本申请中,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应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具有”,“包括”及其派生词。
当术语“构件”,“区段”,“部”,“部分”,“元件”,“主体”和“结构”以单数使用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用于描述设备的组件、部分或部的术语“构造”包括组成和/或编程以执行所需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所需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进行。
本申请中记载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仅为标识,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此外,例如,术语“第一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术语“第二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最后,如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显然地,根据上述教导,可能对本发明的许多变型和修改。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除了本文具体描述的以外,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Claims (61)
1.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
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所述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接触所述自行车链条,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第一材料制成;
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以及
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中,以促进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在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由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两者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具有环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材料具有第二比重,所述第二比重小于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的第一比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第一耐磨性,所述第一耐磨性大于所述第二材料具有的第二耐磨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第一刚度,所述第一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材料具有的第二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和铝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材料包括钛、铝和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包括金属材料;以及
所述第二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包括第一金属材料;以及
所述第二材料包括与所述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相同种类的材料成分并且具有不同的金属组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包括第一非金属材料,和
所述第二材料包括与所述第一非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非金属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具有不同的树脂组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换低速档促进区域和至少一个换高速档促进区域两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促进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包括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至少一个轴向凹陷齿。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促进换低速档。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促进齿促进换高速档。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换档促进突起促进换高速档。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大于内链空间,所述内链空间沿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内链板对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小于沿所述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以及
所述第二链条接合宽度小于所述内链空间。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周向地布置在所述链轮主体的外缘上,
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布置在所述外缘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内,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布置在所述外缘上,以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内,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并且
所述第一轴向齿中心平面沿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偏离所述第二轴向齿中心平面。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链轮主体包括链轮托架,以被联接到所述自行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链轮托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和所述链轮托架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链轮托架包括多个支撑臂。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多个支撑臂中的每一个包括加强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多个支撑臂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边缘部和沿周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相对的第二边缘部,以及
所述加强部沿所述周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之间。
35.一种后链轮组件,包括:
链轮,所述链轮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的总数等于或大于九。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二十五。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的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齿数差等于或大于三十五。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的最大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大于四十四。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其中
所述链轮的最小链轮的总齿数等于或小于十。
41.一种自行车传动系,包括:
单个前链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后链轮组件。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传动系,其中
所述单个前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周向地布置在所述单个前链轮的链轮主体的外缘上,
所述单个前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和至少一个第二齿,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具有第一链条接合宽度,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的第二链条接合宽度。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传动系,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内,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构造为被接收在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内链空间内。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传动系,其中
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大于内链空间,所述内链空间沿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内链板对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链条接合宽度小于沿所述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自行车链条的相对的外链板对之间的外链空间,以及
所述第二链条接合宽度小于所述内链空间。
45.一种链轮组件,包括:
第一自行车链轮,所述第一自行车链轮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所述第一自行车链轮具有第一总齿数;以及
第二自行车链轮,所述第二自行车链轮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所述第二自行车链轮具有第二总齿数,所述第二总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一总齿数,所述第一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自行车链轮的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结合为一件式整体构件。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齿根圆和齿顶部之间的径向齿长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在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齿长度。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花鼓接合轮廓,以与自行车花鼓接合。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曲柄附接部分,自行车曲柄附接到所述曲柄附接部分。
49.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
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所述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接触所述自行车链条,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第一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第一扭矩传递轮廓;以及
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第二扭矩传递轮廓以接合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当沿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与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轮廓不重叠。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具有不平行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绕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旋转方向的第一表面。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轮廓包括沿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第一花键,以及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轮廓包括沿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构造为与所述第一花键接合。
53.一种自行车链轮,包括:
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至少一个链轮齿的至少齿顶部和驱动表面,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链条与所述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与所述自行车链条接触,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及
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齿根圆部分地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所述齿顶部径向向内设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至少一个链条接合构件还构成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非驱动表面。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具有尖端部,并且
所述尖端部从链轮齿的齿根圆径向向外设置等于或大于0.1mm的距离。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尖端部从链轮齿的齿根圆径向向外设置等于或大于1.1mm的距离。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自行车附接构件构成至少一个凹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径向向内定位,并且沿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方向从所述链轮主体延伸。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凹凸部分。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大致沿相对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凹凸部分包括多个第二凹凸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凹凸部分的数量等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至少一个链轮齿的总数。
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自行车链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凸部分相对于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径向线在零度至三十五度的范围内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399,877 US20180194431A1 (en) | 2017-01-06 | 2017-01-06 | Bicycle sprocket, sprocket assembly,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drive train of bicycle |
US15/399,877 | 2017-01-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75240A true CN108275240A (zh) | 2018-07-13 |
CN108275240B CN108275240B (zh) | 2021-01-05 |
Family
ID=6263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41506.6A Active CN108275240B (zh) | 2017-01-06 | 2017-12-27 | 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80194431A1 (zh) |
CN (1) | CN108275240B (zh) |
DE (1) | DE102017129901A1 (zh) |
TW (1) | TWI7367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23269B2 (en) * | 2017-01-12 | 2020-11-03 | Shimano Inc. | Bicycle rotor |
US10981626B2 (en) * | 2018-03-20 | 2021-04-20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
JP2019177797A (ja) * | 2018-03-30 | 2019-10-1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
US11518474B2 (en) * | 2019-01-24 | 2022-12-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rrangement |
DE202020000984U1 (de) * | 2020-04-01 | 2020-04-15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Schaltgassen an Mehrfachanordnungen von Kettenrädern |
EP4239221B1 (en) * | 2022-03-03 | 2024-04-03 | Marcin Golec | An improved bicycle chainring and a bicycle comprising the bicycle chainring |
US12187384B2 (en) * | 2022-08-30 | 2025-01-07 | Shimano Inc. | Rear sprocket |
US11767080B1 (en) * | 2022-07-15 | 2023-09-26 | Shimano Inc. |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851A (zh) * | 2000-09-13 | 2002-04-0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CN1496919A (zh) * | 2002-10-11 | 2004-05-19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链轮组件的链轮支承部件 |
CN1712307A (zh) * | 2004-06-22 | 2005-12-2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用的变速辅助突出部分 |
CN101032992A (zh) * | 2006-03-07 | 2007-09-12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尤其用于自行车的多级链轮单元和链条变速器 |
CN104802918A (zh) * | 2014-01-24 | 2015-07-29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US20150210353A1 (en) * | 2014-01-24 | 2015-07-30 | Shimano Inc. | Rotatable annular bicycle componen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
CN105083461A (zh) * | 2014-05-20 | 2015-11-25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US20160280326A1 (en) * | 2015-03-30 | 2016-09-2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Rear wheel sprocket arrange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9996Y2 (ja) * | 1978-07-07 | 1983-04-2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 |
DE3322907A1 (de) * | 1983-06-25 | 1985-01-03 |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8720 Schweinfurt | Zahnrad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JP2000257699A (ja) | 1999-03-05 | 2000-09-19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プロケット |
US6428437B1 (en) | 1999-06-10 | 2002-08-06 | Raphael Schlanger | Power transmission assembly |
JP2005053410A (ja) * | 2003-08-07 | 2005-03-03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 |
ITBG20040034A1 (it) | 2004-07-23 | 2004-10-23 | L L S Lavorazioni Leghe Specia | Corona dentata |
US8092329B2 (en) * | 2005-08-31 | 2012-01-10 | Wick Werks, LLC | Bicycle chain rings with ramps |
US7824287B2 (en) * | 2005-12-02 | 2010-11-02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DE102006022343B4 (de) * | 2006-05-12 | 2010-04-15 | Shimano Inc., Sakai | Mehrkomponentenzahnrad |
ITMI20071658A1 (it) * | 2007-08-09 | 2009-02-10 | Campagnolo Srl | Modulo di pignoni per una bicicletta e pacco pignoni comprendente tale modulo |
ITMI20071659A1 (it) * | 2007-08-09 | 2009-02-10 | Campagnolo Srl | Assieme di pignoni per una ruota posteriore di bicicletta e pacco pignoni comprendente tale assieme |
US8905878B2 (en) * | 2011-01-28 | 2014-12-09 |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US8696503B2 (en) * | 2011-03-01 | 2014-04-1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TWM434735U (en) | 2012-03-07 | 2012-08-01 | Shimano Kk | A bicycle sprocket |
US9555855B2 (en) | 2013-05-07 | 2017-01-3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KR20150039548A (ko) | 2013-10-02 | 2015-04-1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노 | 접동 부재, 접동 부재를 이용한 자전거용 부품, 접동 부재를 이용한 낚시구용 부품, 및 접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
US9302736B2 (en) * | 2014-02-05 | 2016-04-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604698B2 (en) * | 2014-10-22 | 2017-03-28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Bicycle cogset |
US9604699B2 (en) * | 2014-10-30 | 2017-03-28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cycle cogset |
US9011282B2 (en) * | 2014-11-21 | 2015-04-21 | D3 Innovation Inc. | Bicycle sprocket for use with a multi-gear rear cassette |
DE102015008454A1 (de) | 2014-12-15 | 2016-06-16 | Shimano Inc. | Fahrrad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
US9403578B1 (en) * | 2015-02-05 | 2016-08-02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US10155566B2 (en) | 2015-05-20 | 2018-12-18 | Shimano Inc. | Interchangeable bicycle sprocket |
DE102015210503A1 (de) * | 2015-06-09 | 2016-12-15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für ein Fahrrad, insbesondere ein Pedelec |
DE202015005643U1 (de) * | 2015-08-13 | 2015-09-25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für Fahrräder |
-
2017
- 2017-01-06 US US15/399,877 patent/US2018019443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12-14 DE DE102017129901.7A patent/DE102017129901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12-25 TW TW106145457A patent/TWI736726B/zh active
- 2017-12-27 CN CN201711441506.6A patent/CN108275240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21 US US16/934,009 patent/US1189758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851A (zh) * | 2000-09-13 | 2002-04-0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CN1496919A (zh) * | 2002-10-11 | 2004-05-19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链轮组件的链轮支承部件 |
CN1712307A (zh) * | 2004-06-22 | 2005-12-2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用的变速辅助突出部分 |
CN101032992A (zh) * | 2006-03-07 | 2007-09-12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尤其用于自行车的多级链轮单元和链条变速器 |
CN104802918A (zh) * | 2014-01-24 | 2015-07-29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US20150210353A1 (en) * | 2014-01-24 | 2015-07-30 | Shimano Inc. | Rotatable annular bicycle componen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
CN105083461A (zh) * | 2014-05-20 | 2015-11-25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轮 |
US20160280326A1 (en) * | 2015-03-30 | 2016-09-2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Rear wheel sprocket arrangem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7129901A1 (de) | 2018-07-12 |
TW201825346A (zh) | 2018-07-16 |
US20200346713A1 (en) | 2020-11-05 |
US11897581B2 (en) | 2024-02-13 |
TWI736726B (zh) | 2021-08-21 |
US20180194431A1 (en) | 2018-07-12 |
CN108275240B (zh) | 2021-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75240A (zh) | 自行车链轮、链轮组件、后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 |
CN106394797B (zh) | 自行车链轮、自行车后链轮和自行车多链轮组件 | |
US11987322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CN106184594A (zh) |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 |
CN1254404C (zh) | 自行车所用的后链轮组件的顶链轮 | |
CN106499772A (zh) | 自行车链条 | |
TWI839482B (zh) | 自行車鏈輪配置 | |
CN110254601A (zh) | 自行车链轮和自行车链轮组件 | |
CN114802582B (zh) |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 |
US10309515B2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 |
US20110319209A1 (en) | Integrated bicycle chainring assembly | |
CN107813899A (zh) | 自行车链轮组件 | |
US11364971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 |
TWI802713B (zh) | 自行車鏈輪 | |
CN108438132A (zh) |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 |
TWI859199B (zh) | 鏈輪支撐本體及自行車輪轂總成 | |
CN110525573A (zh) | 自行车多级链轮和自行车链轮 | |
CN109720500A (zh) | 自行车轮毂组件及自行车传动系组件 | |
TW201832980A (zh) | 自行車鏈條 | |
US20200269953A1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 |
CN109421888B (zh) |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 |
US20190084646A1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
TWI870394B (zh) | 鏈輪支撐體、自行車輪轂總成、及傳動系統 | |
US11691693B2 (en) | Front sprocket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