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58987B -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8987B
CN108258987B CN201711427838.9A CN201711427838A CN108258987B CN 108258987 B CN108258987 B CN 108258987B CN 201711427838 A CN201711427838 A CN 201711427838A CN 108258987 B CN108258987 B CN 108258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rame
pressing
axis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7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8987A (zh
Inventor
李晓
吕焕昌
徐铭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GIANSOLAR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IANSOLAR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IANSOLAR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IANSOLAR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278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8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8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8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02S20/25Roof til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光伏组件由边框以及封装在边框内的太阳能电池组成,承载框架由横梁和纵梁组成,所述边框面向纵梁的端部设有向边框内侧延伸的压板,还包括紧固在纵梁上且将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的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紧固在纵梁中部且对设置在边框上的压板施加压力的双侧压紧装置,该双侧压紧装置分别将沿承载框架Z轴布置的两个相邻且端部重叠的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以及紧固在纵梁端部的单侧压紧装置,该单侧压紧装置将位于纵梁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压板压紧在纵梁上。本发明通过将光伏组件的边框的背部与承载框架进行装配,避免了清洗时遇到的阻碍作用。

Description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每块太阳能电池模块要分别安装在安装架上,然后再从位于太阳能电池模块背面的接线盒进行接线,以便将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串联和/或并联起来。因此,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安装架上的组装和接线较为复杂。
公开号为CN201690385U公开了一种地面安装型太阳能电池设备及其地面安装架,如图15所示,太阳能电池设备主要包括地面安装架20和其上安装的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图15中示出了多块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情形,多块太阳能电池模块10呈阵列分布在地面安装架20上。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行数和列数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地面安装架20具有基架22和分布在基架上的夹持器(单侧夹持器40、双侧夹持器42),每块太阳能电池模块10通过相应的夹持器安装在地面安装架上。夹持器夹持着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边框3。
对于上述的安装架,显然地,夹持器(单侧夹持器40、双侧夹持器42)是凸出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表面上的,然而,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模块10接收到太阳光的照射,通常管理人员会定期对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表面进行清洗,但由于夹持器以及接线盒5均凸出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表面上,因此,清洗时会对清洗机形成阻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本发明通过将光伏组件的边框的背部与承载框架进行装配,避免了清洗时遇到的阻碍作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承载框架,光伏组件由边框以及封装在边框内的太阳能电池组成,承载框架由横梁和纵梁组成,所述边框面向纵梁的端部设有向边框内侧延伸的压板,还包括紧固在纵梁上且将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的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
紧固在纵梁中部且对设置在边框上的压板施加压力的双侧压紧装置,该双侧压紧装置分别将沿承载框架Z轴布置的两个相邻且端部重叠的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以及
紧固在纵梁端部的单侧压紧装置,该单侧压紧装置将位于纵梁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压板压紧在纵梁上。
本发明通过压紧装置将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承载框架上,在光伏组件的表面没有凸出于光伏组件的物体存在,在采用清洗机对光伏组件的表面进行清洗时,清洗机不会受到阻碍作用。另外,本发明中的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端部形成重叠,该重叠的作用与屋顶的瓦片相同,即可以起到避免渗水的作用,如果将本发明的光伏组件分布在屋顶,并以本发明的方式进行安装,完全可以取代瓦片,即在屋顶无需使用瓦片,通过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端部形成重叠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安装方式与传统安装方式相比较,具有防止雨水流到光伏组件背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太电能电池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本本发明中边框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在图1所示示意图的基础上沿承载框Z轴方向剖切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在图1所示示意图的基础上另一局部的剖切后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边框压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压块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支撑座的示意图;
图11为支撑座与压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相对图11中的支撑座沿边框的Y轴在不同高度位置与压块装配的示意图;
图13为图8所示压块的一种变形的示意图;
图14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边框压紧装置与光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是现有技术中的地面安装型太阳能电池设备及其地面安装架的示意图;
附图中,1为边框,1a为压板,2为太阳能电池,3为横梁,4为纵梁,5为双侧压紧装置,5a为第一托板,5b为第一竖直连接部,5c为第一压紧部,5d为第一连接部,5e为第二竖直连接部,5f为第二压紧部,5g为第二连接部;6为单侧压紧装置,6a为托板,6b为竖直连接部,6c为压紧部,6d为连接部,7为紧固件,11为螺栓,12为第一连接板,13为第二连接板,14为第三连接板,14a为孔,15为第四连接板,19为支撑座,19a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承载框架,光伏组件由边框1以及封装在边框内的太阳能电池2组成,承载框架由横梁3和纵梁4组成,所述边框1面向纵梁的端部设有向边框内侧延伸的压板1a,还包括紧固在纵梁上且将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的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紧固在纵梁中部且对设置在边框上的压板施加压力的双侧压紧装置5以及紧固在纵梁端部的单侧压紧装置6,所述双侧压紧装置5将沿承载框架Z轴布置的两个相邻且端部重叠的光伏组件上的压板1a压紧在所述纵梁4上,单侧压紧装置6将位于纵梁4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1上的压板1a压紧在纵梁4上。本发明中的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端部形成重叠,该重叠的作用与屋顶的瓦片相同,即可以起到避免渗水的作用,如果将本发明的光伏组件分布在屋顶,并以本发明的方式进行安装,完全可以取代瓦片,即在屋顶无需使用瓦片,通过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端部形成重叠即可。因此,本发明的安装方式与传统安装方式相比较,具有防止雨水流到光伏组件背部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双侧压紧装置5包括第一托板5a、设置于第一托板5a一端的第一上压部件、设置于第一托板5a另一端的第一下压部件,第一上压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第一竖直连接部5b,该第一竖直连接部5b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一压紧部5c,第一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一连接部5d。第一下压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第二竖直连接部5e,该第二竖直连接部5e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二压紧部5f,第二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二连接部5g;第一竖直连接部5b的高度大于第二竖直连接部5e的高度。第一托板5a与第一上压部件和第一下压部件的装配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托板5a上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连接部5d和第二连接部5g上均设有通孔,采用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部5d和第一连接部5d后与固定在纵梁4上的紧固件7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部5d和第二连接部5g后与固定在纵梁4上的紧固件7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托板5a与第一上压部件和第一下压部件紧固为一体。第一压紧部5c 和第二压紧部5f分别对两个相邻光伏组件上的压板1a施加压力。紧固件7为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套筒,套筒的周面上设有卡齿,所述纵梁4上沿着承载框架的纵向设有卡槽,套筒周面上的卡齿嵌入到纵梁4上的卡槽中,从而将套筒固定在纵梁4上。
如图3和图5所示,由于第一上压部件和第一下压部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托板5a的两端,当第一压紧部5c对两个相邻光伏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压板1a施加压力,而第二压紧部5f对两个相邻光伏组件中的另一个压板1a施加压力后,这样通过一个双侧压紧装置5连接了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因此,当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在外力的作用力产生位移时,这时通过双侧压紧装置5拉力的限制,可对该位于的光伏组件形成阻碍作用,因此,本发明通过双侧压紧装置5连接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后,使光伏组件具有更好的稳固性。同时,由于第一竖直连接部5b的高度大于第二竖直连接部5e的高度,因此,对于两个相邻光伏组件的端部形成重叠的状态,可分别通过第一压紧部5c和第二压紧部5f进行压紧。
如图4和图7所示,单侧压紧装置6包括托板6a,托板6a一端设有压紧部件,该压紧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竖直连接部6b,该竖直连接部6b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压紧部6c,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连接部6d。由于在纵梁4端部只有一个光伏组件的端部,因此,只需要在托板6a的一端设置压紧部件即可,压紧部6c对边框1上的压板1a施加压力,连接部6d与托板6a通过螺栓紧固件设置于纵梁4上的紧固件7上。
对于本发明的安装结构,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固定性,上述阐述了沿承载框架的Z轴方向对光伏组件施加压紧作用力,而沿承载框架的X轴方向还存在空缺,因此,本发明通过增设紧固在横梁3端部且对位于横梁3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1压紧在横梁3上的边框压紧装置,如图8至图12以及图14所示,边框压紧装置包括压块以及螺栓11,所述压块包括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4以及第四连接板15,其中,第一连接板12的两端沿着边框1的X轴延伸,第二连接板13的两端沿着边框1的Y轴延伸,第三连接板14的两端沿着边框1的X轴延伸,第四连接板15的两端沿着边框1的Y轴延伸,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1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14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14上设有孔14a,第三连接板14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15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4以及第四连接板15整体成型,该整体成型是通过铸造的方式形成的。
如图8至图12以及图14所示,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横梁形成抵顶的支撑座19,该支撑座19的侧壁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凸起19a,优选地,凸起19a为多个,第四连接板15的侧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第一凹槽15a,支撑座19上的凸起19a插入到第四连接板15上的第一凹槽15a中。这样,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以插接的形式形成配合后,支撑座19可以根据需要从第四连接板15上进行拆卸下来,例如,当面对高度为30mm的边框1时,将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配合的位置如图11所示,当面对高度为35mm的边框1时,将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配合的位置如图12所示,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配合位置,即可调整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连接后沿边框1在Y轴方向的高度,这种调整是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决定,因此,本发明可适应于不同高度的边框1。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也存在边框压紧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边压紧装置在高度上不可调节,然而,对于类型具有多种光伏组件来说,它们的高度尺寸是不一致的,例如,有的边框1的高度为30mm,有的边框1的高度为35mm,还有的边框1的高度为40mm,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的边框需要不同尺寸的边框压紧装置来进行装配。由此,也体现出了本发明的边框压紧装置在高度可调节以后可对不同高度的边框进行压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第四连接板15呈倒U形,所述第一凹槽15a设置于第四连接板上的内侧壁面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5a位于第四连接板15的外侧壁面上,所述第一凹槽15a呈梯形,所述支撑座19上的凸起呈梯形,通过呈凸起呈梯形与呈梯形的第一凹槽15a配合后,可防止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沿边框的X轴移动,确保两者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边框压紧装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支撑座的侧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凹槽,第四连接板的侧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第一凸起,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一凸起插入到支撑座上的凹槽中。即,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是将多个凹槽设置在支撑座上,而第一凸起设置在第四连接板上。压块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支撑座的优选结构示意,所述支撑座呈U形,所述凹槽设置于支撑座上的内侧壁面上。
作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变形,所述凹槽位于支撑座的外侧壁面上,所述凹槽呈梯形,所述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一凸起呈梯形。
如图14所示,将本发明的边框压紧装置应用于光伏组件边框的压紧,第一连接板12压在边框1上,螺栓11穿过第三连接板14上的孔后与安装在横梁2上的连接装置18螺纹连接后,使第四连接板15的另一端与横梁2抵顶,这样,通过多个边框压紧装置,使光伏组件的边框1被压紧在压块与横梁2之间。对于不同高度的边框,通过选择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在不同的位置进行配合,即可调整支撑座19与第四连接板15连接后沿边框1Y轴方向的高度,从而满足相应要求。

Claims (7)

1.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承载框架,光伏组件由边框以及封装在边框内的太阳能电池组成,承载框架由横梁和纵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面向纵梁的端部设有向边框内侧延伸的压板,还包括紧固在纵梁上且将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的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
紧固在纵梁中部且对设置在边框上的压板施加压力的双侧压紧装置,该双侧压紧装置分别将沿承载框架Z轴布置的两个相邻且端部重叠的光伏组件的背部压紧在所述纵梁上;以及
紧固在纵梁端部的单侧压紧装置,该单侧压紧装置将位于纵梁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压板压紧在纵梁上;
所述双侧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托板;以及
设置于第一托板一端的第一上压部件,该第一上压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第一竖直连接部,该第一竖直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一压紧部,第一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一连接部;
设置于第一托板另一端的第一下压部件,该第一下压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第二竖直连接部,该第二竖直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二压紧部,第二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第二连接部;
第一竖直连接部的高度大于第二竖直连接部的高度;
所述单侧压紧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一端设有压紧部件,该压紧部件包括平行于承载框架Y轴的竖直连接部,该竖直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压紧部,竖直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平行于承载框架Z轴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在横梁端部且对位于横梁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压紧在横梁上的边框压紧装置,该边框压紧装置包括压块以及螺栓,所述压块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以及第四连接板以及一端与所述横梁形成抵顶的支撑座,其中,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沿着承载框架的X轴延伸,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沿着承载框架的Y轴延伸,第三连接板的两端沿着承载框架的X轴延伸,第四连接板的两端沿着承载框架的Y轴延伸,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上设有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侧壁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凸起,第四连接板的侧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第一凹槽,支撑座上的凸起插入到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一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板呈倒U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第四连接板上的内侧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四连接板的外侧壁面上,所述第一凹槽呈梯形,所述支撑座上的凸起呈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在横梁端部且对位于横梁端部的光伏组件的边框压紧在横梁上的边框压紧装置,边框压紧装置包括压块以及螺栓,所述压块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以及一端与所述横梁形成抵顶的支撑座,其中,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沿着边框的X轴延伸,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沿着边框的Y轴延伸,第三连接板的两端沿着边框的X轴延伸,第四连接板的两端沿着边框的Y轴延伸,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上设有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该支撑座的侧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凹槽,第四连接板的侧壁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行于边框Z轴的第一凸起,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一凸起插入到支撑座上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呈U形,所述凹槽设置于支撑座上的内侧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支撑座的外侧壁面上,所述凹槽呈梯形,所述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一凸起呈梯形。
CN201711427838.9A 2017-12-26 2017-12-26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8258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7838.9A CN108258987B (zh) 2017-12-26 2017-12-26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7838.9A CN108258987B (zh) 2017-12-26 2017-12-26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987A CN108258987A (zh) 2018-07-06
CN108258987B true CN108258987B (zh) 2024-12-03

Family

ID=6272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7838.9A Active CN108258987B (zh) 2017-12-26 2017-12-26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8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123A (zh) * 2020-12-24 2022-06-28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N116938087B (zh) * 2023-09-18 2024-02-1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压块组件和光伏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09946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内压式安装装置
CN207753669U (zh) * 2017-12-26 2018-08-21 常州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3801A1 (fr) * 2010-08-16 2012-02-17 Solframe Dispositif modulaire qui permet d'assurer la couverture d'une surface telle que la toiture d'un batiment ainsi que la production d'electrici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09946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内压式安装装置
CN207753669U (zh) * 2017-12-26 2018-08-21 常州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户用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987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315170A (ja) 太陽電池屋根用タイル
KR101616102B1 (ko) 태양광 발전모듈 설치방법
JP2010045346A (ja) 調整可能な連結式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設置方法
KR20120004267U (ko) 태양광 모듈을 장착하기 위한 고정 장치 및 방법
JP445148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架台、及び取付構造
JP201523341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太陽光発電装置
CN206517344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屋顶支架的固定结构
KR101644721B1 (ko) 장착 홀을 갖춘 무프레임 태양광 모듈
CN108258987B (zh) 分布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106026887A (zh) 太阳能层压板框架型材、带框的太阳能模块及其紧固系统
KR20180040161A (ko) 지붕설치용 태양광 발전기
KR101120478B1 (ko) 조립식 지붕의 태양광모듈 지지구
KR101797562B1 (ko) 조립식 태양전지모듈 체결장치를 구비한 지붕 구조물
CN206517343U (zh) 倾斜屋面防水型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KR102321655B1 (ko) 태양광 모듈 고정용 클램프
KR102258755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 지지 구조물
CN102769071B (zh) 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和安装方法
JP6511269B2 (ja) 屋根構造
JP201611189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屋根構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軒先取付具
CN222685927U (zh) 一种光伏屋面的排水支架
CN221812386U (zh) 一种光伏支架的扣合式钢制边框
CN220225971U (zh) 排水槽、型材和光伏系统
CN210518199U (zh) 一种紧密拼接的太阳能组件拼装结构
JP6594626B2 (ja) 屋根構造
JP3105645U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の折板屋根への設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