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50956B -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0956B
CN108250956B CN201711468684.8A CN201711468684A CN108250956B CN 108250956 B CN108250956 B CN 108250956B CN 201711468684 A CN201711468684 A CN 201711468684A CN 108250956 B CN108250956 B CN 108250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lkyl
positive integer
formula
mod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8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0956A (zh
Inventor
黄元昌
徐雅怡
苏一哲
汤伟钲
简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8250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0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0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0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10Block or graft 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08G77/445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ester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组合物,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1)的结构,
Figure DDA0001584353780000011
其中R1为C3‑12环氧基、C3‑12丙烯酸酯基、C3‑12烷基丙烯酸基、C3‑12氨烷基、C3‑12异氰酸酯烷基、C3‑12烷羧酸基、C3‑12卤烷基、C3‑12硫醇烷基、C3‑12烷基或C3‑12烯基;R2为半氧基、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n为1至20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以及s为0至250的整数。

Description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有关于涂布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来形成具有高耐候性、高可挠曲性、及高机械强度膜层的涂布组合物。
背景技术
有机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轻、薄、及可挠曲的性质,被广泛的使用在涂布材料及光电产品中。然而,有机材料键由于原子间的键结能低,造成耐候性不足。虽然无机材料具有高的耐候性,可抵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破坏,但无机材料成膜性与可挠曲性不佳,作为膜层会有易于剥落的问题。
因此,业界需要一种高成膜性的涂布组合物,以形成具有高耐候性、高可挠曲性及高机械强度的膜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组合物,包括一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1)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11
其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 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carbonyl compound moiety);n为1至20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以及s为0至250的整数。
为让本公开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硅改质聚酯树脂、与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的FT-IR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涂布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作详细说明。应了解的是,以下的叙述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以实施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样态。当然,这些仅用以举例而非本公开的限定。
在此,「约」、「大约」、「大抵」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或3%之内,或2%之内,或1%之内,或0.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大约」、「大抵」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大抵」的含义。
能理解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叙述各种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定,且这些用语仅是用来区别不同的组成成分。因此,以下讨论的一第一组成成分可在不偏离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教示的情况下被称为一第二组成成分。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本公开实施例有特别定义。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组合物,此涂布组合物包括具有下列式(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organic resin;PSQ polymer modified organic resin)。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31
式(1)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carbonyl compound moiety)。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R5包括聚酯树脂基团、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聚氨酯树脂基团、压克力树脂基团。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
详细而言,上述具有式(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包括具有下列式(2)的连接基团。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32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具有式(2)的连接基团以共价键连接两个聚硅倍半氧烷基团,且此连接基团以其硅原子共价连接至聚硅倍半氧烷基团的氧原子。
上述式(1)中,n表示此具有式(2)的连接基团的数量。当n为1时,表示两个聚硅倍半氧烷基团通过一个具有式(2)的连接基团聚合,且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3)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41
于式(3)中,p与q各自独立地为5至4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50的正整数,且p与q的总和为m(亦即p+q=m)。t与r各自独立地为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且t与r的总和为s(亦即t+r=s)。
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n为2时,表示三个聚硅倍半氧烷基团通过二个具有式(2)的连接基团聚合,且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4)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42
于式(4)中,a、b与c各自独立地为5至4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50的正整数,且a、b与c的总和为m(亦即a+b+c=m)。d、e与f各自独立地为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且d、e与f的总和为s(亦即d+e+f=s)。
再者,n为20至50时,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的结构可依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R5为聚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5)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43
式(5)中,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group)、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以及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6)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51
式(6)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以及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R5为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7)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52
式(7)中,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R8为C1-20伸烷基或C1-20伸烷氧基(oxyalkylene group);i为0至10,例如为0至5;R9及R10可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C1-20烷基、C6-20芳基(aryl group);以及y为1至4,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000的正整数。其中当i为0时,R7以氧原子连接硅原子,并以碳原子连接另一基团(例如羟基)的氧原子。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8)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61
式(8)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R8为C1-20伸烷基或C1-20伸烷氧基(oxyalkylene group);i为0至10,例如为0至5。其中当i为0时,R7以氧原子连接硅原子,并以碳原子连接另一基团(例如羟基)的氧原子。R9及R10可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C1-20烷基、C6-20芳基(aryl group);以及y为1至4,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000的正整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R5为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9)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71
式(9)中,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group)、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R8为C1-20伸烷基或C1-20伸烷氧基(oxyalkylene group);i为0至10,例如为0至5。其中当i为0时,R7以氧原子连接硅原子,并以碳原子连接另一基团(例如羟基)的氧原子。R9及R10可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C1-20烷基、C6-20芳基(aryl group);以及y为1至4,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000的正整数。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10)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72
式(10)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R6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7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R8为C1-20伸烷基或C1-20伸烷氧基(oxyalkylene group);i为0至10,例如为0至5。其中当i为0时,R7以氧原子连接硅原子,并以碳原子连接另一基团(例如羟基)的氧原子。R9及R10可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C1-20烷基、C6-20芳基(aryl group);以及y为l至4,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000的正整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R5为聚氨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11)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81
式(11)中,R11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12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以及z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12)的结构。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91
式(12)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R11为C1-20伸烷基(alkylene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R12为C1-20伸烷基(alkylene group)、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group);以及z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1,000的正整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R5为压克力树脂基团,且包括具有下列式(13)结构的第一单元、具有下列式(14)结构的第二单元、以及具有下列式(15)结构的第三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第三单元以无规方式或嵌段方式重复。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092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01
于式(13)、式(14)及式(15)中,R13为氢、甲基或乙基;R14为C1-20烷基、C5-20环烷基(cycloalkyl group)或C5-20芳基(aryl group);R15为氢或C1-20羟烷基(hydroxyalkylgroup);R16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group);其中第一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例如为100至1,000;第二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例如为100至1,000;第三单元的数量为1。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包括具有式(13)结构的第一单元、具有式(14)结构的第二单元、以及具有下列式(16)结构的第四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第四单元以无规方式或嵌段方式重复。此第一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例如为100至1,000,第二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例如为100至1,000,第四单元的数量为1。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11
式(16)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R13为氢、甲基或乙基;R16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cycloalkylene group)或C5-20伸芳基(arylene group)。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可更包含染料(dye)或色料(pigment),以使所得的膜层具有特定的颜色。此外,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该色料可为一高折射率无机粒子,例如为一折射率大于2.3的无机粒子,其粒径可介于150-500nm或200-400nm,以降低涂布组合物的光穿透度,使该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呈白色,举例来说,该无机粒子的无机材料可包含氧化钛、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铁或其组合。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将具有式(17)的有机树脂与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进行反应式(1)所示的缩合反应,以得到具有式(1)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
HO-R5 式(17)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21
反应式(1)
式(17)、式(18)及反应式(1)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 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carbonyl compoundmoiety)。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R5包括聚酯树脂基团、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聚氨酯树脂基团、压克力树脂基团。n为1至200的正整数,例如为20至5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50至400的正整数。s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式(17)的有机树脂具有羟基(-OH)。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此羟基以共价键键结至R5基团的碳原子时,则此有机树脂具有羟烷基(hydroxyalkyl group),例如羟甲基(hydroxymethyl group,-CH2OH基团)。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式(17)的羟基(-OH)可被羧基(carboxyl group,-COOH)取代。此外,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具有以共价键键结至硅原子的羟基或烷氧基(-OR4)。如反应式(1)所示,于缩合反应中,式(17)的有机树脂中键结至碳原子的羟基(或羟甲基)与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中键结至硅原子的羟基或烷氧基缩合,并反应生成具有式(1)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于具有式(1)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中,有机树脂基团R5的碳原子与具有下列式(19)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以单一个氧原子连接。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31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为无规型(random type),而非笼型(cage type)或梯型(1adder type)。
在一些情况下,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为笼型或梯型,则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会降低涂布组合物的成膜性以及可挠性,使此涂布组合物的应用性降低。
因此,通过使本公开实施例的涂布组合物包含具有式(1)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改质有机树脂,且其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为无规型,可使本公开实施例的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具有高耐候度、高机械强度、及可挠曲能力,可避免习知有机膜层耐候性及机械强度不佳的问题、亦无习知无机硅高分子低成膜性及可挠曲性不佳的缺点。
本公开实施例的涂布组合物可应用于光电装置中(例如作为基板或是彩色滤光片)、或是可作为涂膜材料(如涂布于金属、水泥等建材表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式(19)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约2,000至30,000,例如为约5,000至20,000,或约10,000。
在一些情形下,若具有式(19)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小,例如小于约2,000,则会造成由涂布组合物耐候性无法有效提升。然而,若具有式(19)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大,例如大于约30,000,反而会造成由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的耐候性降低。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具有式(1)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将(a)约100重量份的具有式(17)的有机树脂、(b)约3-150重量份的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c)约1-10重量份的催化剂混合于(d)约8-1000重量份的溶剂中,并进行化学反应,例如进行缩合反应,以得到具有式(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a)约100重量份的具有式(17)的有机树脂、(b)约5-100重量份的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c)约2-3重量份的催化剂混合于(d)约150-200重量份的溶剂中。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制备方法更包括将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与约25至200重量份的染料或色料混合。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有机树脂可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carbonyl compound),例如为聚酯树脂、硅改质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或压克力树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催化剂包括锡系催化剂或钛系催化剂,锡系催化剂例如可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 dilaurate)、二丁基二异辛酸锡(dibutyl tin dioctoate)等,钛系催化剂例如可为钛酸四异丙酯(tetraisopropyltitanate)、钛酸四丁酯(tetrabutyltitanate)等。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溶剂可为水、醇类溶剂、醚类、酮类、芳香族类、醇醚类溶剂、或上述的组合。所使用的溶剂体积并无限制,可以使上述反应物溶解于该溶剂中为原则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缩合反应可于约40℃至200℃下反应约1至24小时,例如于约80℃至150℃下反应约4至5小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可通过以下的制备方法制得。首先,将具有式(20)结构的化合物经聚合反应制得具有式(2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41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51
式(20)及式(21)中,R3为卤素、C1-8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式(20)结构的化合物可例如为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Chloropropyltrimethoxysilane)、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trimethoxysilane)、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ethyltriethoxysilane)、乙基三乙氧基硅烷(ethyltriethoxysilane)、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henyltriethoxysilane)、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henyltrimethoxysilane)、四甲氧基硅烷(tetramethoxysilane)、或四乙氧基硅烷(tetraethoxysilane)。此外,g为5至500的正整数,例如为100至250的正整数。h为0至250的整数,例如为10至50的整数。
接着,将所制得的具有式(2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与具有式(22)结构的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得到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152
式(22)中,R1为C3-12环氧基(epoxy group)、C3-12丙烯酸酯基(acrylate group)、C3-12烷基丙烯酸基(alkylacryloxy group)、C3-12氨烷基(aminoalkyl group)、C3-12异氰酸酯烷基(isocyanate-alkyl group)、C3-12烷羧酸基(alkylcarboxylic acid group)、C3-12卤烷基(alkyl halide group)、C3-12硫醇烷基(mercaptoalkyl group)、C3-12烷基(alkylgroup)、或C3-12烯基(alkenyl group)。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17为独立的羟基、或C1-8烷氧基。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式(22)结构的化合物可为: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Epoxycyclohexyl)-ethyltrimethoxysilane)、3-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3-甘油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Glycidoxypropyl methyldiethoxysilane)、3-甘油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Glycidoxypropyl triethoxysilane)、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propyl methyldimethoxysilane)、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propyl methyldiethoxysilane)、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propyl triethoxysilane)、N-2-(胺乙基)-3-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Aminoethyl)-3-amin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N-2-(胺乙基)-3-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3-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N-苯基-3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Phen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Ureidopropyltriethoxysilane)、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Isocyanatepropyltriethoxysilane)、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Chloropropyltrimethoxysilane)、1氢,1氢,2氢,2氢-全氟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perfluorooctyltriethoxysilane)、氟已烷基1,1,2,2-四氢葵基三乙氧基硅烷((Heptadecafluoro-1,1,2,2-tetrahydrodecyl)triethoxysilane)、3-硫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rcaptopropyltrimethoxysilane)、3-硫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mercapt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bis(triethoxysilylpropyl)tetrasulfide、葵基三甲氧基硅烷(decyltrimethoxysilane)、己基三乙氧基硅烷(Hexyltriethoxysilane)、或3-丙烯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cryl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具有式(21)结构聚硅倍半氧烷与上述具有式(22)结构的化合物经化学反应所得到的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约2,000至30,000,例如为约5,000至20,000,或约10,000。
在一些情形下,若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小,例如小于约2,000,则会造成由涂布组合物无明显物性提升效果。然而,若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大,例如大于约30,000,反应式(1)无法有效进行,会造成由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的耐候性太低。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式(1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无机含量以热重分析仪(TGA)在800℃下分析后,可得知其灰分(char yield)大于或等于50%。
根据本公开其它实施例,本公开亦提供一膜层,该膜层为上述涂布组合物经涂布及硬化后所形成。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本公开的涂布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上,并加热干燥此涂布组合物以形成膜层。
此涂布方法可为线棒涂布、旋转涂布、印刷涂布或其它任何适合的涂布方法。此印刷涂布可为网印、旋转涂布法(spin coating)、棒状涂布法(bar coating)、刮刀涂布法(blade coating)、滚筒涂布法(roller coating)、浸渍涂布法(dip coating)、喷涂(spraycoating)、或刷涂(brush coating)。另外,此加热干燥的加热时间可为约10分钟至约2小时,例如为约30分钟至约1小时。此加热干燥的加热温度可为约60℃-300℃,例如为约150℃-250℃。
上述基板的材料选择可为不锈钢板、或为无机物如玻璃,亦可为有机物如塑料或合成树脂。塑料可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或其它常见的塑料。合成树脂可为酚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不饱和聚脂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石油树脂、聚酰胺树脂、呋喃树脂、或马林酐树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由本公开的涂布组合物经涂布及硬化后所形成的膜层的厚度可超过约5微米,例如超过约20微米。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此膜层可应用于光电装置中(例如作为基板或是彩色滤光片)、或是可作为涂膜材料(如涂布于金属、钢材、水泥等建材表面,或是涂布于建筑物外墙表面)。
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实施例及比较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及利用其所制备出的膜层。
为使本技艺人士更清楚本公开实施例的特征,特举下述实施例。
【涂布组合物及膜层的制备】
【实施例1】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聚硅倍半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的溶液。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3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4988。
接着,将45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与105g具有羟基的聚酯(polyester,PE,力勤公司,型号Base 86)与1.5g触媒(dibutyltin dilaurate,DBTDL)混合,在12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PE,或称PSQ-PE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为8.89%。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1)。
【实施例2】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聚硅倍半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的溶液。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3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4988。
接着,将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PSQ)与2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modified 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SMP,或称PSQ-SMP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为8.72%。将此涂布组合物以150℃干燥后,再以乙酸乙酯浸泡与清洗未反应的SMP与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接着以过滤漏斗过滤,残余滤渣即为具有化学键结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SQ-SMP),其滤渣FT-IR分析图为图1,纯化后保有SMP 1270cm-1 O=C-O吸收峰,与PSQ 1030cm- 1Si-O-Si吸收峰,显示确实有改质。另外,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2)。
【实施例3】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聚硅倍半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的溶液。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3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2)。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2)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9400。
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2)与2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 modified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 SMP,或称PSQ-SMP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为9.55%。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3)。
【实施例4】
将2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与1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 modified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 SMP,或称PSQ-SMP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为24.38%。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4)。
【实施例5】
将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与1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 modified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 SMP,或称PSQ-SMP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为13.37%。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5)。
【实施例6】
将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与10g压克力树脂(长兴公司型号7132)与1.5g触媒(dibutyltin dilaurate,DBTDL)与10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混合,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压克力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modified acrylate,或称PSQ-acrylate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150℃干燥30分钟后得到膜层(6)。
【比较例1】
使用聚酯(力勤公司,型号Base 86)作为涂布材料。将此聚酯涂布于基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7)。
【比较例2】
使用硅改质聚酯(力勤公司,型号9130)作为涂布材料。将此硅改质聚酯涂布于基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8)。
【比较例3】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聚硅倍半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的溶液。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3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4988。
使用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作为涂布材料。将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1)涂布于基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9)。
【比较例4】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聚硅倍半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的溶液。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3小时),接着在25℃下进行反应72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3)。此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3)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623。
接着,将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3)与2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modified 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polysilsesquioxane polymer modifiedSMP,或称PSQ-SMP改质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此反应的改质率小于5%。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10)。
【比较例5】
将5g HCl、38.2g去离子水、53g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及51.6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 trimethoxysilane、MTMS)均匀混和,并在55℃下反应1小时,接着,将所得的聚硅倍半氧烷溶液与51.6g 3-甲基丙烯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ethacryl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MS)混合,并在55℃进行化学反应(反应1小时),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4),得到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4)。接着,将10g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3)与20g具有羟基的硅改质聚酯(silicon modified polyester,SMP,力勤公司,型号TS-9130,含钛触媒),在110℃下反应4小时,由于此比较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小于2,000,故此比较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又可称为低分子量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低分子量PSQ-SMP改质树脂)。接着,将此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240℃干燥10分钟后得到膜层(11)。
【比较例6】
压克力树脂(长兴公司型号7132)涂布组合物涂布于不锈钢板上,并以150℃干燥30分钟后得到膜层(12)。
【性质检定】
观察膜层(1)-(12)是否完全硬化(判断其成膜性),并依据ASTMD3363的测量方式评断膜层(1)-(12)的铅笔硬度,依据ASTM G154cycle2的测量方式评断膜层(1)-(5)及(7)-(11)的耐候性(测量膜层的光泽保持率),依据ASTM D1308的测量方式评断膜层(1)-(12)的耐碱性,依据CNS 15200-5-1的测量方式(曲折2mm)评断膜层(1)-(5)及(7)-(11)的可挠曲性。结果请参照表1。
表1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221
Figure BDA0001530142410000231
首先,经观察,实施例1-6及比较例1-6皆可成膜。且如表1所示,相较于使用有机树脂所形成的膜层,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使用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可提升硬度及耐候性。
例如,比较例1的聚酯树脂(polyester,PE)所形成的膜层(7)的铅笔硬度为H,而比较例2的硅改质聚酯树脂(silicon modified polyester,SMP)所形成的膜层(8)的铅笔硬度为H。相较的下,本公开实施例1以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聚酯的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1)的铅笔硬度为3H,大幅提升了膜层的机械强度。此外,由实施例6与比较例6可知,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压克力树脂亦可提升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的铅笔硬度。
因此,相较于使用有机树脂所形成的膜层,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使用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可提升1H以上,甚至2H的铅笔硬度。
此外,如表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1-5的膜层(1)-(5)皆通过耐碱性与可挠曲性测试。
如表1所示,依据ASTM G154的测量方式评断膜层(1)-(5)及(7)-(11)的耐候性,在以UV照射616小时后,实施例1以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聚酯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所制得的膜层(1)的光泽保持率(105%)高于比较例1以聚酯树脂所制得的膜层(7)的光泽保持率(71%)。
此外,如表1所示,在以UV照射616小时后,实施例2以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硅改质聚酯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所制得的膜层(2)的光泽保持率(88%)高于比较例2以硅改质聚酯树脂所制得的膜层(8)的光泽保持率(72%)。由此可知,本公开实施例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可提升所制得的膜层的耐候性。
此外,如表1所示,在以UV照射616小时后,比较例3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2)所制得的膜层(9)的光泽保持率为100%。相较的下,本公开实施例1以包括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聚酯树脂的涂布组合物所制得的膜层(1)的光泽保持率为105%,故本公开实施例的膜层(1)的耐候性甚至可优于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所制得的膜层的耐候性。
此外,如表1所示,在以UV照射616小时后,比较例4以高分子量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623)改质的聚酯树脂所制得的膜层(10)的光泽保持率为70%。比较例5以低分子量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重量平均分子量低于2000)改质的聚酯树脂所制得的膜层(11)的光泽保持率为71%。相较之下,本公开实施例2的涂布组合物包括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4988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的硅改质聚酯,且此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2)的光泽保持率为88%。而实施例4与5的膜层(4)与膜层(5)的光泽保持率更高达90%及94%。
由此可知,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大,例如大于约30,000,或是重量平均分子量太小,例如小于约2,000,不仅无法改善有机树脂膜层的耐候性,甚至劣化。而本公开实施例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约2,000至约30,000,可提升所形成的膜层的耐候性。
综上所述,由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层,具有高耐候度、高机械强度、及可挠曲能力,可避免习知有机膜层耐候性及机械强度不佳的问题、亦无习知无机硅高分子低成膜性及可挠曲性不佳的缺点。本公开实施例的涂布组合物可应用于光电装置中(例如作为基板或是彩色滤光片)、或是可作为涂膜材料(如涂布于金属、钢材、水泥等建材表面,或是涂布于建筑物外墙表面)。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从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涂布组合物,包括:
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具有下列式(1)的结构,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11
其中R1为C3-12环氧基、C3-12丙烯酸酯基、C3-12烷基丙烯酸基、C3-12氨烷基、C3-12异氰酸酯烷基、C3-12烷羧酸基、C3-12卤烷基、C3-12硫醇烷基、C3-12烷基或C3-12烯基;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n为1至20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以及s为0至250的整数,其中于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中,具有下列式(9)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000至30,000,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中R5包括聚酯树脂基团、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聚氨酯树脂基团或压克力树脂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中R5为聚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2)的结构,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13
其中R6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R7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以及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中R5为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3)或式(4)的结构,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21
其中R6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R7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x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R8为C1-20伸烷基或C1-20伸烷氧基;i为0至10;R9及R10可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C1-20烷基或C6-20芳基;以及y为1至4000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中R5为聚氨酯树脂基团,且具有下列式(5)的结构,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22
其中R11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R12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以及z为10至20,000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中R5为压克力树脂基团,且包括具有下列式(6)结构的第一单元、具有下列式(7)结构的第二单元、以及具有下列式(8)结构的第三单元,且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第三单元以无规方式或嵌段方式重复,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31
其中R13为氢、甲基或乙基;R14为C1-20烷基、C5-20环烷基或C5-20芳基;R15为氢或C1-20羟烷基;R16为C1-20伸烷基、C5-20伸环烷基或C5-20伸芳基;其中该第一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该第二单元的数量为10至20,000;该第三单元的数量为1。
7.一种涂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a)100重量份的有机树脂、(b)3-150重量份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c)1-10重量份的催化剂混合于(d)8-1000重量份的溶剂中,并进行化学反应,得到具有下列式(1)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其中该催化剂包括锡系催化剂或钛系催化剂,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41
其中R1为C3-12环氧基、C3-12丙烯酸酯基、C3-12烷基丙烯酸基、C3-12氨烷基、C3-12异氰酸酯烷基、C3-12烷羧酸基、C3-12卤烷基、C3-12硫醇烷基、C3-12烷基或C3-12烯基;R2为半氧基(O1/2)、羟基、C1-8烷基或C1-8烷氧基;R3为卤素、C1-8卤烷基、C1-8烷氧基、C1-12烷基或C5-20芳香环;R4为氢或C1-8烷基;R5为改质或未改质的羰基化合物基团;n为1至200的正整数;m为10至500的正整数;以及s为0至250的整数,其中于该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改质有机树脂中,具有下列式(9)结构的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基团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000至30,000,
Figure FDA00026094780700000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异辛酸锡、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R5包括聚酯树脂基团、硅改质聚酯树脂基团、聚氨酯树脂基团或压克力树脂基团。
CN201711468684.8A 2016-12-28 2017-12-28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250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529A TWI606101B (zh) 2016-12-28 2016-12-28 塗佈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TW105143529 201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0956A CN108250956A (zh) 2018-07-06
CN108250956B true CN108250956B (zh) 2020-10-23

Family

ID=6102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8684.8A Active CN108250956B (zh) 2016-12-28 2017-12-28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7837B2 (zh)
CN (1) CN108250956B (zh)
TW (1) TWI606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1671B (zh) * 2019-08-07 2021-11-30 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油蒸馏塔抗开裂耐热涂料
USD911038S1 (en) 2019-10-11 2021-02-23 Laminaheat Holding Ltd. Heating element sheet having perforations
TWI747655B (zh) 2020-12-09 2021-1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有機-無機混成樹脂、塗料、與複合結構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7586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由该涂布组合物形成的膜层
CN106565942A (zh) * 2016-10-21 2017-04-19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Poss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3417A (en) * 2002-10-31 2004-08-01 Arch Spec Chem Inc Novel copolymer, photoresist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deep UV bilayer system thereof
JP4517229B2 (ja) * 2004-08-03 2010-08-04 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含有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93472B2 (ja) 2008-01-11 2009-07-08 品川白煉瓦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CN102131819B (zh) 2008-08-26 2014-04-16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具有可聚合官能团的倍半硅氧烷化合物
CN102782065A (zh) 2010-02-26 2012-11-14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涂覆剂组合物
US20140243452A1 (en) 2011-07-29 2014-08-28 David A. Smetana Dispersions and related coatings and cured articles
CN102977253B (zh) 2012-11-06 2015-02-04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113812A (zh) 2013-02-20 2013-05-22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ss基纳米材料改性聚酯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490254B (zh) 2013-12-31 2015-07-01 Ind Tech Res Inst 無機鈍化塗料、其形成方法、及所形成之無機鈍化保護膜
WO2015163681A1 (ko) 2014-04-23 2015-10-29 (주)휴넷플러스 투명 플라스틱 기판용 수지 조성물
US9726615B2 (en) 2014-07-22 2017-08-08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ark field and phase contrast insp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7586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由该涂布组合物形成的膜层
CN106565942A (zh) * 2016-10-21 2017-04-19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Poss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57837B2 (en) 2019-10-29
US20180179416A1 (en) 2018-06-28
TWI606101B (zh) 2017-11-21
TW201823392A (zh) 2018-07-01
CN108250956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9038B (zh) 硬涂组合物、带硬涂层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20055B (zh) 有机无机复合体
JP5525152B2 (ja) 紫外線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被覆してなる樹脂被覆品
WO1996035755A1 (fr) Composition de resine durcissable
JP6120105B2 (ja) 無機微粒子複合体とその製造方法、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CN103897586B (zh)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由该涂布组合物形成的膜层
JP3048325B2 (ja) 有機ポリマー複合無機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膜用組成物
Li et al. One-step synthesis of novel multifunctional silicone acrylate prepolymers for use in UV-curable coatings
CN105324407A (zh)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
CN108250956B (zh) 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e et al.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 having shape memory effects
WO2008035669A1 (fr) Composition polymère hybride organique-inorganique contenant de fines particules d'oxyd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TW200946598A (en) Silane-modified binder dispersions
JPH07178335A (ja) 有機ポリマー複合無機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前記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分散体および成膜用組成物
JPH11116240A (ja) 紫外線吸収性微粒子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10070640A (ja) 加水分解性ケイ素化合物、加水分解性ケイ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加水分解性ケイ素化合物の縮合物、樹脂添加剤、無機表面改質剤、膜形成剤、及び、樹脂組成物
JP2020530520A (ja) コーティング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をコーティング層として含むコーティングフィルム
JP2009185149A (ja) 塗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塗料組成物
JPH10323619A (ja) 硬化体
JP3157141B2 (ja) 有機ポリマー複合無機微粒子、この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分散体および成膜用組成物
TW202311357A (zh) 玻璃成分
JP2022191026A (ja) ポリシロキサ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シロキサンの利用
KR20150122377A (ko) 비닐계 실리콘 화합물의 광경화성 코팅재 조성물
KR102703471B1 (ko)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코팅 수지 조성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경도 및 투광도가 높은 코팅 필름
CN115485326B (zh) 官能化硅石颗粒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