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6494B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36494B CN108236494B CN201611215554.9A CN201611215554A CN108236494B CN 108236494 B CN108236494 B CN 108236494B CN 201611215554 A CN201611215554 A CN 201611215554A CN 108236494 B CN108236494 B CN 1082364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screw
- connecting rod
- adjusting
- ej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or setting implements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e.g.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74—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operations other than for bone removal or filler handling
- A61B17/7076—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operations other than for bone removal or filler handling for driving, positioning or assembling spinal clamps or bone anch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 A61B17/708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operations other than for bone removal or filler handling for driving, positioning or assembling spinal clamps or bone anch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for driving, i.e. rotating, screws or screw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e.g. for driving polyaxial or tulip-headed scre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包括推顶器和固定架,推顶器包括推拉臂和连接于推拉臂上的套筒,套筒设有用于套设于椎弓根螺钉外部的套接通孔,推拉臂包括中间连接座、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杆和调节杆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相连,套筒连接于连接杆上,调节杆通过可调节推拉力的调力组件连接于固定架上。该推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调节方便、省力,适用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侧凸和旋转畸形,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10岁)、青少年型(10岁以上),其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严重脊柱侧凸的青春期患者,可以行矫形融合术,手术对其脊柱发育和心肺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儿期发展到青少年期脊柱畸形非常严重,手术难度大,创伤大,并发症多。少儿期脊柱畸形柔软性好,易于纠正。对于脊柱侧弯低龄患儿,矫形融合手术明显影响儿童脊柱和胸廓的发育,导致躯干和下肢比例失调,很难让人接受。对于较小儿童,脊柱融合手术还可影响心、肺的发育和功能。手术后脊柱活动度和功能必然受融合脊柱相邻节段尤其腰段脊柱退变,相邻节段后凸畸形,下腰痛,内植物相关的并发症,以及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一直尝试用一些不融合脊柱的方法治疗低龄儿童脊柱侧凸。
目前临床上脊柱侧凸非融合手术主要包括三大类:(1)脊柱生长棒技术;(2)垂直可延长钛肋骨技术(VEPTR);(3)前路椎体U形钉技术。其中,前两者为非融合技术,后者是非完全融合技术,后两者由于临床疗效不满意,现在临床很少使用。目前国内外治疗儿童脊柱侧弯应用最广的是生长棒技术。脊柱融合技术治疗发育成熟人群脊柱侧弯临床疗效满意,但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失败,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控制术后脊柱侧弯的继续发展加重,出现“曲轴”现象。此外,过早融合导致患儿上身短小和影响心、肺功能发育,也为人们所不能接受。目前还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双棒生长棒技术,一度被认为是好方法,但国内外近年纷纷报道它的不足:(1)需要反复手术(平均每6个月一次);(2)断棒脱钩(或上方螺钉拔出);(3)上方交界处后出现后凸畸形;(4)撑开失效;(5)自发融合等并发症多见;(6)较高的感染率等。比较多见的为矫正后畸形复发加重和撑开失效。究其失败原因大致有三方面:(1)没有调控不对称生长的能力,只能靠反复手术撑开,当脊柱侧弯的凸侧生长能力超过凹侧撑开力时就撑不动了。治疗成人的脊柱侧弯单纯用机械力矫正即可,而儿童脊柱侧弯矫形系统,除了要在手术时能即刻提供满意的矫正效果外,还需要能对于手术后残存的脊柱侧弯形成的侧弯椎体两侧的不对称应力及由此引发的不对称生长进行调控,逆转Hueter-Volkman定律效应——即能在凹侧产生张应力促进脊柱凹侧椎体终板生长,而凸侧产生压应力,抑制凸侧半椎体终板的生长,从而在术后的儿童生长期间减少侧弯矫正丢失或使侧弯度进一步自行矫正;(2)矫正手术后,由于上下两枚椎弓根螺钉将棒固定,在侧弯的凹侧形成“栓拉”作用,限制其调控生长的能力。目前,在治疗儿童脊柱侧弯的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装置中,术后在脊柱侧弯凹侧的上下端都被螺钉栓拉住,当凹侧使用撑开力矫正后,必须将上下端螺钉拧紧以固定撑开棒,否则它就会缩回来。撑开的初始阶段,凹侧椎体受到张应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椎体的生长及钉棒的栓拉,必然会在后期出现椎体凹侧再次产生压应力,对未成熟的椎体两侧增加不对称应力,反过来又会加重儿童脊柱侧弯。理论上,为了克服“栓拉”,需对凹侧使用持续撑开力,然而目前生长棒技术达不到这个要求,需要依靠反复手术撑开矫正(每6个月一次),这对儿童无疑是残酷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发现2年后撑开越来越难,到最后完全撑不动。(3)国内外现有矫正装置不能在侧弯的顶椎部位提供足够的矫正应力。生物力学研究已证明脊柱侧弯的纵向负荷主要集中在顶椎及其邻近的上下椎体节段。然而生长棒的矫正力主要集中在上下端椎,无法对顶椎部位提供足够的矫正应力,顶椎没有椎弓根螺钉固定,当脊柱侧弯凸侧椎体终板生长力超过凹侧椎体撑开矫正力时,就撑不动了,强大力撑开还可诱发上端椎部位上方交界区的后凸畸形。国外最新研究的“磁力控制棒”(MCGR),它和双棒生长棒的矫形原理一样,每4个月在体外用磁力延伸。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对儿童的多次手术创伤,但它也存在和双棒生长棒的所有缺点,同样不能即刻纠正侧弯,容易出现脱钉断棒、上方螺钉拔出、撑不动、近端结合部的后凸畸形等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脊柱侧弯非融合技术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1)不能调控侧弯脊柱的不对称生长,手术时候不能即刻将病儿的侧弯矫正。(2)术后在凹侧存在椎弓根螺钉“栓拉”现象,不能让椎体沿矫正棒的方向自由生长延伸,在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不能维持矫正不丢失或少丢失,甚至不能让脊柱侧弯塑形,进一步自行矫正,成熟后还需再次做融合手术。(3)生长棒两端在体内只固定在脊柱侧弯上下端椎的椎弓根螺钉上,顶椎及其邻近上下椎体无椎弓根钉固定,这是致命的缺陷,缺乏矫正棒对顶椎施加的推向凹侧的侧推力和对顶椎凸侧进行加压固定抑制终板生长的作用。(4)安装生长棒手术需切三个6~10cm的切口,显露椎弓根进钉点置钉,椎弓根螺钉周围植骨增加螺钉的稳定性,手术创伤仍然大,部分患者出现感染、自发融合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调节方便、省力,适用性好的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包括推顶器和固定架,所述推顶器包括推拉臂和连接于推拉臂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用于套设于椎弓根螺钉外部的套接通孔,所述推拉臂包括中间连接座、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杆和调节杆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相连,套筒连接于连接杆上,调节杆通过可调节推拉力的调力组件连接于固定架上。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所述套接通孔的一端开口设有用于卡套于纵连棒上的倒U槽,倒U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钉棒矫正支架的纵连棒的直径。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框架和用于安装固定框架的安装组件,框架具有两至四条用于固定推顶器的安装框边,各安装框边上设有若干用于卡入调节杆的卡槽,若干卡槽沿安装框边间隔布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卡设于卡槽中,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螺纹配合装设于调节杆上,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设于安装框边的两侧。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固定机构,各支撑固定机构包括支杆和用于卡套在手术台上的U型夹块,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框架连接,另一端与U型夹块连接,U型夹块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通过旋拧抵紧或松开手术台的锁紧螺钉。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与安装框边之间以及第四调节螺母与安装框边之间均设有垫片。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可锁紧万向接头包括球形头和锁帽,锁帽连接于中间连接座上,锁帽和中间连接座之间设有球形腔,球形头装设在球形腔内,锁帽与中间连接座螺纹连接并可通过旋拧压紧或松开球形头,连接杆或调节杆与球形头固接。
上述的推顶装置,优选的,所述套筒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不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能与置入脊椎椎体上的椎弓根螺钉配合推动椎体向脊柱中线靠拢,以实现矫正侧弯。且其连接杆和调节杆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相连,可以调整操作力线,其适用性好。该推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调节方便、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轴椎弓根螺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钉体和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螺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盖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与纵连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纵连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推顶器的主视结构视图。
图18为推顶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推顶器安装在安装框边的卡槽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固定架安装在手术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置钉实例中置钉位置的示意图。
图22为置钉实例中钉棒矫正支架将侧弯脊柱矫正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置钉实例中钉棒矫正支架将侧弯脊柱矫正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球头压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椎弓根螺钉;10、钉体;11、钉座;12、可折断长臂;121、断臂;122、短臂;13、螺塞;131、螺纹部;132、弧形垫块;1321、弧形槽;1322、垫块本体;1323、凸脚;1324、止转凸肩;14、U形结构;15、球头;16、球头压垫;17、持塞孔;18、凹切迹;19、盖帽;191、持帽孔;120、支承台;2、纵连棒;20、棒体;21、连接头;1000、推顶器;1001、套筒;10011、倒U槽;1002、推拉臂;10021、连接杆;10022、中间连接座;10023、调节杆;10024、第三调节螺母;10025、第四调节螺母;10026、球形头;10027、锁帽;1100、固定架;1101、框架;11011、安装框边;11012、卡槽;1102、支撑固定机构;11021、支杆;11022、U型夹块;11023、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包括推顶器1000和固定架1100,推顶器1000包括推拉臂1002和连接于推拉臂1002上的套筒1001,套筒1001设有用于套设于椎弓根螺钉1外部的套接通孔,推拉臂1002包括中间连接座10022、连接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连接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10022相连,套筒1001连接于连接杆10021上,调节杆10023通过可调节推拉力的调力组件连接于固定架1100上。
该推顶装置能与置入脊椎椎体上的椎弓根螺钉1配合推动椎体向脊柱中线靠拢,以实现矫正侧弯。其连接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10022相连,可以调整操作力线,其适用性好,调整好后又可将连接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锁紧,使连接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与中间连接座10022固定连接。该推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调节方便、省力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套接通孔的一端开口设有用于卡套于纵连棒2上的倒U槽10011,该倒U型槽10011为开设在筒状套筒1001环形侧壁上的两对称的凹槽,倒U槽1001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钉棒矫正支架的纵连棒2的直径,倒U型槽10011的长度约占套筒1001长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利于纵连棒2穿过椎弓根螺钉1和套筒1001的倒U型槽10011。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100包括框架1101和用于安装固定框架1101的安装组件,框架1101具有两条用于固定推顶器1000的安装框边11011,两条安装框边11011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各安装框边11011上设有若干用于卡入调节杆10023的卡槽11012,若干卡槽11012沿安装框边11011间隔布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调节杆10023为螺杆,调节杆10023卡设于卡槽11012中,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螺纹配合装设于调节杆10023上,且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分设于安装框边11011的两侧。调节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可迫使调节杆10023沿卡槽11012移动,进而调节推拉力。
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包括四个支撑固定机构1102,各支撑固定机构1102包括支杆11021和用于卡套在手术台上的U型夹块11022,支杆11021的一端与框架1101连接,另一端与U型夹块11022连接,U型夹块11022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通过旋拧抵紧或松开手术台的锁紧螺钉11023。四个支撑固定机构1102两两分别固定在手术台的两侧边上,能够将框架1101稳固可靠的固定在手术台的正上方,该支撑固定机构1102的结构简单、拆装简便。
本实施例中,第三调节螺母10024与安装框边11011之间以及第四调节螺母10025与安装框边11011之间均设有垫片。
本实施例中,可锁紧万向接头包括球形头10026和锁帽10027,锁帽10027连接于中间连接座10022上,锁帽10027和中间连接座10022之间设有球形腔,球形头10026装设在球形腔内,锁帽10027与中间连接座10022螺纹连接并可通过旋拧压紧或松开球形头10026,连接杆10021或调节杆10023与球形头10026固接。锁帽10027具有供连接杆10021或调节杆10023穿过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套筒1001的轴线与连接杆10021的轴线不重合。
如图1至图5所示,钉棒矫正支架中的椎弓根螺钉1包括钉体10、钉座11、两条可折断长臂12、螺塞13和盖帽19,钉体10与钉座11连接,两条可折断长臂12对立地固定连接于钉座11上形成U形结构14,U形结构14中用于嵌入纵连棒2,螺塞13用于拧入两条可折断长臂12的U形结构14中压紧或不压紧纵连棒2,在螺塞13压紧纵连棒2时,纵连棒2与椎弓根螺钉1相对固定,在螺塞13不压紧纵连棒2时,纵连棒2可与椎弓根螺钉1相对滑动。钉体10为实心或空心,空心钉体10沿轴向具有导丝通孔,钉体10上设有螺纹。钉座11为短圆柱形,两条可折断长臂12与钉座11固定连接。
两条可折断长臂12上靠近钉座11的位置处均设有凹切迹18,凹切迹18将两可折断长臂12分为断臂121和短臂122,短臂122与钉座11固定连接,断臂121于凹切迹18处可被折断,进而将断臂121除去。椎弓根螺钉1的两条可折断长臂12的内表面具有自断臂121延伸至短臂122的内螺纹,两短臂122靠近凹切迹18端有外螺纹。螺塞13包括螺纹部131和弧形垫块132,螺纹部131的外表面具有与可折断长臂12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螺塞13的一端具有持塞孔17,持塞孔17为多边形孔,螺纹部131的另一端与弧形垫块132活动连接,螺纹部131和弧形垫块132可相对转动,优选的,弧形垫块132通过铆钉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螺纹部131上。弧形垫块132设有与纵连棒2的弧形表面匹配的弧形槽1321,使弧形垫块132在压紧纵连棒2时其压紧效果好,在不压紧纵连棒2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两条可折断长臂12远离钉座11的尾部还设有光滑段,当螺塞13沿可折断长臂12之间插入时,光滑段对螺塞13起导向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盖帽19为圆桶状,内壁有与短臂12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盖帽19开口处有光滑段,在盖帽19套在短臂122靠近凹切迹18一端并拧入时,对盖帽19起导向作用。盖帽19底具有持帽孔191,持帽孔191为多边形孔。当螺塞13拧入椎弓根螺钉1两可折断长臂12内,旋过凹切迹18只与短臂122的内螺纹配合时,可将椎弓根螺钉1两断臂121折断并除去,将盖帽19旋拧套设在椎弓根螺钉1两条短臂122对应凹切迹18的一端,盖帽19抱紧椎弓根螺钉1的两条短臂122并压紧螺塞13,能有效防止螺塞13松动退出,尤其是在椎弓根螺钉1可沿纵连棒2滑动的情况下,盖帽19能起到很好的防松动退出作用。优选的,盖帽19的旋紧方向与螺塞13的旋紧方向相反,也即盖帽19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螺塞13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进一步防螺塞13松动退出。
椎弓根螺钉1与纵连棒2配合连接时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及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四种。其中,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采用固定轴椎弓根螺钉1,固定轴椎弓根螺钉1的钉体10与钉座11固定连接,钉体10为实心或空心,空心钉体10沿轴向具有导丝通孔。由于钉体10与钉座11固定连接,使得钉体10不能相对钉座11运动,因此形成单向椎弓根螺钉1。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区别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将纵连棒2压紧,如图10和图11所示,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靠近纵连棒2但不压紧纵连棒2,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和纵连棒2可沿纵连棒2布置方向相对滑动。
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均采用活动轴椎弓根螺钉1,活动轴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11为空心结构,内置有球头15和球头压垫16,钉体10与球头15固定连接,球头压垫16压在球头15上,纵连棒2嵌入两条可折断长臂12的U形结构14中并直接压在球头压垫16上,钉体10为实心或空心,空心钉体10沿轴向具有导丝通孔,球头15上有多边形凹槽。钉体10为空心时,球头压垫16也为中空结构。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区别在于,如图12和图13所示,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将纵连棒2压紧,纵连棒2将球头15压紧使钉体10固定,如图14和图15所示,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不将纵连棒2压紧,纵连棒2也不压紧球头15,螺塞13两凸脚1323抵压在球头压垫16的支承台120上,压紧球头压垫16,球头压垫16压紧球头15,钉体10固定,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和纵连棒2可沿纵连棒2布置方向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弧形垫块132包括垫块本体1322和间隔连接于垫块本体1322上的两个凸脚1323,弧形槽1321设于两个凸脚1323之间。
椎弓根螺钉1的两短臂122内侧或者球头压垫16设有两个支承台120(参见图24),两个支承台120分别与两个凸脚132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凸脚1323的长度配置成与两个支承台120相抵以使弧形垫块132不压紧纵连棒2,或者两个凸脚1323与两个支承台120之间留有间距以使弧形垫块压紧纵连棒2。采用具有不同长度凸脚1323的弧形垫块132即可实现压紧或不压紧纵连棒2,这两种情况都只需拧紧螺塞13,而不需要调节螺塞13的位置,大大方便了操作。
进一步的,垫块本体1322上设有两个与椎弓根螺钉1的U形结构14配合阻止弧形垫块132转动的止转凸肩1324,两个止转凸肩1324呈对称设置,止转凸肩1324与U形结构14配合起导向作用,使弧形槽1321正好对准卡套在纵连棒2的外表面。
与目前开放手术使用的固定轴椎弓根钉相比,可折断长臂12尾端的光滑段对螺塞13起导向作用,便于拧入螺塞13;椎弓根螺钉1有短圆柱形钉座11,钉座11对椎弓根螺钉1在置钉导向套筒内的滑动时起方向控制作用;钉体10为实心或空心,钉体10实心较空心作用力强,空心钉体10可沿导丝拧入,置钉准确率高;优选情况下,为更好的折断椎弓根螺钉1的可折断长臂12,在椎弓根螺钉1的两条可折断长臂12上靠近钉座11的一端处设有凹切迹18,凹切迹18处较薄弱,可将可折断长臂12在此处折断。椎弓根螺钉1的两断臂121折断并除去后,盖帽19可盖住椎弓根螺钉1短臂122对应凹切迹18的一端并旋紧,抱紧椎弓根螺钉1两短臂122并压紧螺塞13,防螺塞13松动退出。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将纵连棒2压紧,用于脊柱侧弯顶椎及其上下邻椎凸侧固定棒,对凹侧产生侧推力,去旋转,利于矫形,同时于凸侧对顶椎加压并抑制生长。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和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螺塞13靠近纵连棒2但不压紧纵连棒2,其可沿纵连棒2滑动,用于脊柱侧弯上下端椎及除顶椎之外的其它椎体椎弓根固定,随着生长,固定椎体的椎弓根螺钉1可沿纵连棒2滑动,调节侧弯脊柱的自由生长。
如图16所示,钉棒矫正支架中的纵连棒2包括棒体20和位于棒体20两端的连接头21。棒体20呈圆柱形,连接头21为多边形,凸出棒体20的两端。连接头21的尺寸小于棒体20的尺寸。棒体20可嵌入椎弓根螺钉1的U形结构14中,从而形成钉棒固定结构。纵连棒2可根据实际需要剪裁成所需长度,或者弯曲成所需弧度,被剪裁后的纵连棒2必须保留一端的连接头21,用于插入持棒器的横形孔中。
推顶装置主要作用是术中对脊柱侧弯进行矫正,矫正后使各椎体在冠状面上位于一条线上,维持矫正状态下进行穿棒,如果没有推顶装置在全麻下对脊柱侧弯进行复位,经微创切口进行穿棒极度困难。微创置入术前设计的各椎弓根螺钉1后,将固定架1100固定于手术台,将第一个推顶器1000的套筒1001套住顶椎凸侧椎弓根螺钉1的两臂上,套筒1001的开口端抵触到骨面,再将推拉臂1002的调节杆10023嵌入同侧安装框边11011的卡槽11012中,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分别位于该安装框边11011卡槽11012两侧,将两调节螺母向卡槽11012拧紧,暂时固定推顶器1000于固定架1100的安装框边11011上;同样的操作方法将第二个及第三个推顶器1000的套筒1001套住在上下端椎凹侧的椎弓根螺钉1两臂上,将推拉臂1002的调节杆10023嵌入相对应的凹侧的安装框边11011的卡槽11012中,暂时固定推顶器1000于固定架1100的安装框边11011上。调整各套筒1001方向使倒U型槽10011与椎弓根螺钉1两臂间的U形结构14完全相对通,调节推拉臂1002的方向,使调节杆10023垂直于该椎体矢状面,因为各椎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旋转,只要各调节杆10023方向垂直于相对应椎体的失状面,拧紧万向接头固定连杆10021和调节杆10023,使整个推顶器1000固定,再旋转各调节杆10023的螺母,使推顶器1000推动各自的椎弓根螺钉1向脊柱中线靠拢,反复调节使椎体及凸侧凹侧椎弓根在冠状面上位于一条直线上,也同时矫正了旋转畸形,利于进一步穿棒矫形固定。椎弓根螺钉1固定于椎弓根,作用力最强,推顶器1000的套筒1001套住椎弓螺螺钉1利于矫形,万向接头便于调整调节杆10023的方向,调节杆10023垂直对应椎体的矢状面的方向,拧紧万向接头使推顶器1000固定于一个整体,利于调节推顶椎体复位矫形,调节杆10023卡入安装框边11011的卡槽11012中,通过调节螺母旋转推动椎弓根螺钉1向脊柱中线靠拢,复位矫形力强大,利于对柔韧性较差的侧弯进行矫形。
以特发性胸腰侧弯(顶椎胸12,上端椎胸9,下端椎腰3)为例,如图21所示,图中A线所指的为胸12椎弓根,B线所指的为胸9椎弓根,C线所指的为腰3椎弓根,D线所指的为胸11椎弓根,E线所指的为腰1椎弓根。置钉情况为:胸12双侧、胸11凸侧、腰1凸侧分别置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胸9双侧、腰3双侧分别置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当全部用单向钉穿棒有难度时,万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万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分别为单向固定椎弓根螺钉1和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的备选。
在椎弓根螺钉1置入完成后,用三个推顶器1000分别套住胸12凸侧、胸9凹侧、腰3凹侧的椎弓根螺钉1,用切口组织牵开器牵开其它椎弓根螺钉1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显露椎弓根螺钉1的两个可折断长臂12及U形结构14。胸12凸侧的推顶器1000的推拉臂1002安装在固定架1100位于脊柱凸侧的安装框边11011上,胸9凹侧和腰3凹侧的推顶器1000的推拉臂1002安装在固定架1100位于脊柱凹侧的安装框边11011上,调节各推顶器1000的推拉臂1002力线,锁紧可锁紧万向接头。旋转调节各推顶器1000的第三调节螺母10024和第四调节螺母10025,使各推顶器1000的套筒1001向脊柱中线靠拢,矫正脊柱侧畸形使各椎体位于中线上。在其他情况下,可采用多个推顶器1000对多弯脊柱进行矫正。
采用推顶装置完成推顶矫正后,置入纵连棒2,再拧入螺塞13和盖帽19。其中,胸12双侧、胸11凸侧、腰1凸侧的固定椎弓根螺钉1中,螺塞13和盖帽19均被拧紧压紧纵连棒2;胸9、腰3双侧的椎弓根螺钉1中,螺塞13不压紧纵连棒2,单向滑动椎弓根螺钉1可沿纵连棒2滑动。钉棒矫正支架将脊柱侧弯矫正后的示意图如图22和图2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顶器和固定架,所述推顶器包括推拉臂和连接于推拉臂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用于套设于钉棒矫正支架的椎弓根螺钉外部的套通接孔,所述推拉臂包括中间连接座、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杆和调节杆分别通过可锁紧万向接头与中间连接座相连,套筒连接于连接杆上,调节杆通过可调节推拉力的调力组件连接于固定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通接孔的一端开口设有用于卡套于纵连棒上的倒U槽,倒U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钉棒矫正支架的纵连棒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框架和用于安装固定框架的安装组件,框架具有两至四条用于固定推顶器的安装框边,各安装框边上设有若干用于卡入调节杆的卡槽,若干卡槽沿安装框边间隔布置;所述调力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卡设于卡槽中,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螺纹配合装设于调节杆上,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设于安装框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固定机构,各支撑固定机构包括支杆和用于卡套在手术台上的U型夹块,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框架连接,另一端与U型夹块连接,U型夹块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通过旋拧抵紧或松开手术台的锁紧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与安装框边之间以及第四调节螺母与安装框边之间均设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锁紧万向接头包括球形头和锁帽,锁帽连接于中间连接座上,锁帽和中间连接座之间设有球形腔,球形头装设在球形腔内,锁帽与中间连接座螺纹连接并可通过旋拧压紧或松开球形头,连接杆或调节杆与球形头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推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不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5554.9A CN108236494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5554.9A CN108236494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36494A CN108236494A (zh) | 2018-07-03 |
CN108236494B true CN108236494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6270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15554.9A Active CN108236494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3649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00062A (zh) * | 2014-02-27 | 2014-05-21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一种脊柱畸形手术矫正装置 |
CN103948424A (zh) * | 2014-03-13 | 2014-07-30 | 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扩张型椎体融合器 |
CN105596072A (zh) * | 2016-03-08 | 2016-05-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脊椎畸形矫正仪 |
CN106175909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陈春美 | 椎弓根钉定位导向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41951B2 (en) * | 2003-10-17 | 2005-09-13 | Labelle Hubert | Dynamic frame for prone surgical positioning |
-
2016
- 2016-12-26 CN CN201611215554.9A patent/CN1082364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00062A (zh) * | 2014-02-27 | 2014-05-21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一种脊柱畸形手术矫正装置 |
CN103948424A (zh) * | 2014-03-13 | 2014-07-30 | 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扩张型椎体融合器 |
CN105596072A (zh) * | 2016-03-08 | 2016-05-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脊椎畸形矫正仪 |
CN106175909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陈春美 | 椎弓根钉定位导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36494A (zh) | 2018-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58465B2 (en) | Tool system for dynamic spinal implants | |
US20210068869A1 (en) | Growth Directed Vertebral Fixation System With Distractible Connector(s) And Apical Control | |
US9943343B2 (en) |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nd securing spinal rods | |
US5947965A (en) | Spinal fix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9649134B2 (en) | Uniplanar screw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 |
EP2249717B1 (en) | Spinal fixation device | |
WO2010056650A1 (en) | Growth directed vertebral fixation system with distractible connector(s) and apical control | |
US20120221056A1 (en) | Apparatus for linking implants and reducing deformities | |
US11406427B2 (en) | Low profile connectors | |
WO2021031121A1 (zh) | 一种分体动静两用椎弓根钉及其安装工具 | |
CN108236493B (zh) | 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系统 | |
CN108236492B (zh) | 用于脊柱侧弯的钉棒矫正支架组件 | |
US11246629B2 (en) | Transverse connector | |
CN206896389U (zh) | 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系统 | |
CN108236494B (zh)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
CN219700232U (zh) | 一种脊柱后路旋转撑开加压矫形装置 | |
CN108888327B (zh) | 一种弹性撑开脊柱生长棒系统 | |
CN208228989U (zh) | 一种脊柱内固定钉棒系统 | |
CN206910388U (zh) | 用于置入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的推顶装置 | |
CN204500928U (zh) | 一种可组装、连接脊柱固定棒的横向连接器组件 | |
CN204446071U (zh) | 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 | |
CN215129883U (zh) | 一种胸腰椎内固定系统 | |
CN206896395U (zh) | 一种椎弓根螺钉 | |
CN218338507U (zh) | 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及钉棒固定系统 | |
CN220655655U (zh) |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组配式髓内钉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