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91C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291C CN1082291C CN96120140A CN96120140A CN1082291C CN 1082291 C CN1082291 C CN 1082291C CN 96120140 A CN96120140 A CN 96120140A CN 96120140 A CN96120140 A CN 96120140A CN 1082291 C CN1082291 C CN 108229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mobile radio
- base station
- radio st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e.g. MB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为实现多路访问,把公共反向信道10分成访问信道10A和报文信道10B。当在任何移动台1至4中出现待发射的数据(包)时,具有待发射数据的移动台利用访问信道10A发射包含诸如包的尺寸等等的信息的请求传输信号。相反,基台30根据报文信道10B的使用状态和数据出现的状态、发射指定发射时使用的数据的传输时序和扩展码的许可传输信号。移动台1至4根据由基台30指定的扩展码和传输时序发射数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其中,多个移动站利用公用信道以最佳时序访问基站。
在通常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包通信来发送控制信号等等。例如,在日本的数字式汽车电话业务标准中规定,当移动站呼叫时,该移动站利用能够被所有移动站公用的访问信道发射呼叫信号。然而,在时分多址(T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多个移动站同时发送呼叫信号时,呼叫包可能在公用信道中碰撞,导致传输效率降低。
上述例子是TDMA移动通信情况下发生的问题。但是,在用代码划分每个信道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多个移动站同时发射呼叫包,基站也能够接收所有呼叫包。然而,当同时使用许多个信道时,就增加了信号之间的互干扰,使得基站不能接收所有呼叫包。在随后的描述中,将把这种现象称为“碰撞,。因此,即使在CDMA移动通信的情况下,当许多移动站同时发射呼叫包时,和T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发生的情况一样,由于碰撞的缘故传输效率降低了(例如,见美国的CDMA数字式移动通信方法系统(TIA IS-95))。
如上所述即使在CDMA移动通信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包碰撞,当用作公用信道的信道数目达到预定的数目时,必须暂缓新的包发射,直至正使用的信道的数目减少,即,直至来自其它移动站的包发射结束。然而,对于正等待发射的移动站来说,不可能知道来自其它移动站的包发射什么时候结束,因此,正等待的移动站必须或者按预定的时间间隔重新发射呼叫包、或者不断地观察信道的状态。然而,在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重新发射的情况下,由于碰撞的缘故传输效率降低了。此外,在移动站观察信道的状态的情况下,该移动站必须接收从其它移动站发射的信号。然而,由于其它移动站可能经常在很远的地方,所以,不断的观察是不可能的。此外,即使该移动站能够不断地观察信道的状态,也使该移动站承担相当大的负荷。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移动站和基站,它能够降低包碰撞的概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和低延迟地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一个分割步骤,用于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报告要经所述访问信道从所述移动站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报文数据的出现;
一个确定步骤,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出现来确定基于所述报文信道的一个通信量条件的所述报文数据的传输时序,其中所述传输时序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从所述基站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移动站报告所述传输时序;以及
一个发射步骤,用于利用所述报文信道按照所述传输时序从所述移动站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移动站包括:
一个发射和接收装置,用于经所述广播信道在所述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发射和接收信号;
一个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来利用所述公用信道,并且用于调制要发射的数据,并且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并且用于解调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及所述处理装置,以便经所述访问信道向所述基站报告报文数据的出现,按照由所述基站利用所述访问信道报告的所述传输时序调制所述报文数据,并且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其中所述传输时序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并且在所述基站根据基于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通信量条件的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来确定。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基站包括:
一个发射和接收装置,用于经所述公用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在所述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发射和接收信号;
一个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来利用所述公用信道,并且用于调制要发射的数据,并且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并且用于解调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当一个信号指示在所述移动站中的报文数据的出现是由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时,根据对由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的一个接收的信号的观测所获得的一个观测结果来确定一个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传输时序,并且控制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移动站报告所述传输时序,以按照所述传输时序接收数据并且解调所述接收的数据。
因此,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有可能减小经由通过分割公用信道而设立的访问信道所发射的包尺寸,从而有可能减小访问信道中包碰撞的概率。此外,报告了每个移动站的待发射的数据的传输时序,因此在通过分割公用信道而设立的报文信道中不发生包碰撞。因此,有可能实现比通常情况下更有效的包通信。
此外,由于通过访问信道向基站报告出现待发射的数据,因此,当移动站通过利用报文信道发射数据时,基站已经知道待发射的数据的出现状态。因此,有可能控制有效地利用基站的通信量,从而实现有效的包通信。
此外,在使用TDMA、PRMA(包预约多址)等等的预约包通信系统(SRMA:分离信道预约多址)中,当或者访问信道中的通信量、或者报文信道中的通信量超过容量极限时,降低整个系统的容量。因此,这种预约型系统是有问题的,因为,为了从这些系统获得足够的效率,必须根据通信量来控制访问信道和报文信道的设立。相反,在应用本发明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应用CDMA的缘故,只要访问信道中和报文信道中总的通信量不超过容量极限就不存在问题。因此,有可能在不进行上述特殊控制的情况下获得和使用预约型系统时获得的一样的效率。
根据以下涉及清楚地表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附图的描述,将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
附图中:
图1是通过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表明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方块图;
图2是表明图1的移动站的结构例子的方块图;
图3是用于说明CDMA移动通信方式的原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6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说明应用所述多路访问方式的修改例子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8是说明吞吐量和所申请的通信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利用了分槽ALOHA法;
图9是说明吞吐量和所申请的通信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利用了ICMA-PE法,即ICMA的一种;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方块图;
图11是说明用于从通信量信息R获得发射P的变换表的例子的原理图,其中利用了图10中的发射概率计算装置35;
图12是说明图10中所示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的状态转变的原理图;
图13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说明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方块图。
下面将参考图3说明CDMA移动通信方法。
在每个信道ch1、ch2中,在发射侧,通过把扩展码单独地赋于每个信道而对已经经历相位调制等等的已调制信号再次进行调制。然后,在频率变换之后发射该已调制信号。另一方面,接收侧通过以下方法提取经由所需信道发射的信息,所述方法是:利用对应于赋于每个信道的扩展码的标准扩展码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和赋于所需信道的扩展码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利用代码之间高度正交化的、通过与沃尔什函数组合的PN(伪噪声)码获得的代码作为所述扩展码。因此,即使同时利用每个信道ch1、ch2进行通信,也有可能准确地提取发射的信息。因此,在通信期间,信道ch1、ch2能够随时分别占领为通信提供的所有频带。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但是,在每个实施例中,实际结构的基本部分是公用的,因此,首先将参考图1说明每个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法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信道”表示按代码、频率或时间分隔的通信路由,而不仅表示按频率分隔的通信路由。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方块图。图1中,标号30是复盖具有固定面积的区段(单元)的基站,而标号1至4是存在于由基站30复盖的该区段中的移动站,每个移动站1至4以任意的时序访问基站30。虽然图1中示出4个移动站,但是,移动站的数目是任意的。
每个标号10和20是分别由每个移动站1至4共用的公用信。公用信道10是从移动站侧到基站30侧的反向信道,而公用信道20是从基站30侧到移动站1至4侧的广播信道。反向信道10被按照每个移动站1至4和基站30分成访问信道10A和报文信道10B。分别赋于每个信道10A、10B以不同的功能。下面将联系每个实施例说明每个信道10A、10B的不同的功能。
在基站30中,标号31是经由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发射和接收装置31借助于固定载波变换发射基带信号的频率,并且经由广播信道20发射该发射基带信号。此外,发射和接收装置31根据所述载波变换经由反向信道10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频率,并且输出该接收基带信号。标号32是控制反向信道10上的通信量的通信量控制部分通信量控制部分32包括存储装置、存储器等等。通信量控制部分32根据来自发射和接收装置31的所述接收基带信号检查报文信道10B上包的利用和出现情况,并且输出基于上述情况的信息。下面将联系每个实施例说明从通信量控制部分32输出的信息。
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通过检测从发射和接收装置31输出的发射基带信号和接收基带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而提取从移动站发射的信息,并且,经由诸如多路复用装置等等(图中未示出)的后继部分把提取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台40。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通过把经由所述多路复用装置提供的信息与扩展码相乘而产生发射基带信号,并且把该发射基带信号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把由通信量控制部分32提供的信息定位在发射基带信号的固定的位单元上,并且把该信息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
下面将参考图2说明移动站1至4的结构。图2中,标号51是经由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发射和接收装置51借助于固定载波变换发射基带信号的频率,并且经由天线和反向信道10发射该发射基带信号。此外,发射和接收装置31根据所述载波变换经由广播信道20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频率,并且把它作为基带信号输出。
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通过检测从发射和接收装置51输出的接收基带信号和扩展码之间的相关性而提取从基站30发射的信息,并且,经由诸如音频编码/解码装置等等(图中未示出)把所提取的信息输出到后继部分。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通过把由所述音频编码/解码装置等等提供的信息与扩展码相乘而产生发射基带信号,并且把该发射基带信号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51。标号54是液晶显示器等等的显示装置,而标号55是备有小键盘等等的指示输入装置。
控制部分52控制上述每一个组成单元,更具体地说,根据从指示输入装置55输入的信息、预置的程序和由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提取的信息来控制发射和接收装置51、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和显示装置54。
但是,基站30和移动站1至4包括CPU(中心处理单元)、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各种接口等等,上述组成单元用来与这些部分配合操作。
A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4中,用虚线分割的每个区域分别表示信道。
为了实行图4中所示的操作,除了上述元件外,应用本发明的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报文信道10B,并且具有下述功能。
在发射信息之前,每个移动站的控制器52判定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待用的总的包尺寸)是否等于或小于固定尺寸。当该信息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尺寸时,控制器52控制每个部分,以便仅仅利用访问信道10A来发射所述信息。可以把所述固定尺寸设定为任意值。虽然,对于基站30来说,可以根据访问信道10A和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而动态地设定所述固定尺寸,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尺寸是一个固定值,例如,是事先规定的包尺寸。
另一方面,当信息尺寸不是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尺寸时,控制部分52提供信息、例如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以便预约该信息的发射。然后,控制部分52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51产生包含该信息的请求传输信号,并且,借助于访问信道10A把该请求传输信号输出到基站30。
基站30的通信量控制部分32存储表明使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出现情况的信息(即,经由每一个报文信道10B发射的接收数据的所有清单),并且,根据经由每一个报文信道10B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31提供的接收基带信号、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即,被利用的速率和数量)。此外,当基站30的通信量控制部分32接收到包含根据所述发射请求信号而发射的信号的接收基带信号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根据通信量出现和利用情况而选定可以避免包碰撞的传输时序以及扩展码。通信量控制部分32把表示所述传输时序和所述扩展码的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并且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在确定该发射基带信号的固定单元位置之后把该信息输送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
结果,从发射和接收装置31经由广播信道20向发射请求传输信号的移动站发射由通信量控制部分32选定的传输时序和扩展码、作为许可传输信号。但是,通信量控制部分32以这样的方式存储总的包尺寸、发射的时序偏移以及偏移设定时间,使得可以清楚与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对应关系。
此外,每个移动站的控制部分52变换经由广播信道20发射给它的许可传输信号的频率,然后,从通过变换所述频率而获得的基带信号中提取传输时序和扩展码。此外,控制部分52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利用所述扩展码、按照所述传输时序把数据发送到许可传输信号(即,对应于请求传输信号的数据)。
下面将参考图4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图4中,移动站1首先经由访问信道10A向基站30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1-R。请求传输信号PS1-R包含表明准备通过移动站1发射的信息(数据PS1-D)的总的包尺寸的信息。当基站30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的请求传输信号PS1-R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然后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
在图4中所示的例子中,在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时候,由于各报文信道10B中没有一个被利用、不存在经由任何报文信道10B接收数据的清单,所以,基站30立即允许发射数据PS1-D。更具体地说,通信量控制部分32把传输时序的偏移设置到零,以及选择适当的扩展码(图4中的扩展码1),然后把该适当的扩展码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结果,基站30经由广播信道20把包含表明当发射数据PS1-D时将要使用的传输时序和扩展码的信息的许可传输信号PS1-A发射到移动站1。这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以这样的方式存储总的包尺寸、发射的时序偏移以及偏移设定时间,使得可以明白与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对应关系。
当移动站1接收到许可传输信号PS1-A时,移动站1的控制部分52把表明的扩展码1插入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并且等候一段由标明的偏移量示出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是零,所以,控制部分52指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立即把待发射的信息和扩展码1相乘。结果,利用报文信道10B从移动站1发射数据PS1-D,然后,该数据被基站30接收。
接着,当移动站2经由访问信道10A向基站30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2-R,并且基站30接收到该请求传输信号PS2-R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并且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当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2-R时,只有数据PS1-D的接收被列入清单,并且所有报文信道10B上的通信量都不足。因此,传输时序的偏移量变成零。然而,选用目前未被使用并且未被列入应用清单的扩展码2作为发射数据PS2-D时用的扩展码。接着进行的操作与发射数据PS2-D时的操作完全相同。从移动站2经由报文信道10B发射利用扩展码2调制的数据PS2-D,并且该数据被基站30所接收。
接着,当移动站3经由访问信道10A向基站30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3-R,并且基站30接收到该请求传输信号PS3-R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并且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那时,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3-R,并且开始发射数据PS1-D和PS2-D,同时,所有报文信道10B上的通信量逐渐增加。虽然通信量的增加不是大到发生碰撞的程度,但是,的确产生了干扰。因此,把传输时序的偏移量设定为某个时间间隔,经过这段时间间隔之后,预期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将会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与请求传输信号PS1-R、PS2-R有关的数据PS1-D、PS2-D的发射已经起动,因此,显然,在这之后的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发射不被列入清单。此外,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通信速度是相同的,因此,有可能根据以下因素来假定每个数据PS1-D和PS2-D的发射的结束时间,这些因素是:当前时间、对应于请求传输信号PS1-R、PS2-R时间和传输时序,以及由请求传输信号PS1-R、PS2-R发射的每个数据PS1-D、PS2-D的总的包尺寸。因此,基站30根据或者数据PS1-D或者数据PS2-D的结束时间以及当前时间来确定数据PS3-D的传输时序的偏移量。
但是,虽然通信量控制部分32可以在考虑基站30和移动站3之间的数据传输延迟之后修正所述偏移量,但是,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时序的控制不必象在TDMA系统的情况下那样严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省去该修正操作而简化了操作过程。
此外,在图4中,选择当前未用并且未被列入使用清单的扩展码2、3作为发射数据PS3-D期间使用的扩展码。因此,正如从这一点可以明白的,用于单个数据传输的信道的数目是任意的。
此后,进行和发射数据PS1-D时一样的操作,从移动站3经由报文信道10B发射用扩展码3、4调制的数据PS3-D,并且由基站30接收该数据。
当移动站4发射信息时,移动站4的控制部分52判定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尺寸,并且控制仅仅用访问信道10A发射的数据PS4-D的每一部分。结果,经由访问信道10A发射数据PS4-D,并且以和数据PS1-D至PS3-D一样的方式、在基站30处接收该数据,从而完成所述通信过程。
如上所述,根据该第一实施例,在访问信道10A中仅仅发射用于预定数据发射的短的请求传输信号,因此,把访问信道10A中包碰撞的概率抑制到非常低的水平。此外,每个报文信道10B中的数据传输是按照由基站30确定的传输时序进行的,因此,只要用于传输时序的判定算法是适当的,则在任何报文信道10B中所述包不碰撞。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传输。
此外,由于该系统通过传输时序来预定数据传输,并且由基站30向移动站报告该传输时序,所以,不必从基站30向移动站重新传输,使得有可能减小包碰撞的概率。
此外,在基站30中,在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最佳扩展码之后,该系统能够通过向移动站指明该最佳扩展码而利用空信道进行通信。因此,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虽然发射短的信息(数据),但是,由于所需的扩展码(信道)被占用使该系统不能发射数据的缘故而使该系统长时间等待。即,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与所述包尺寸无关地长时间地延长传输延迟。
此外,在把本实施例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时,与TDMA系统相比较,没有必要精确地获得传输时序,因此,有可能简化基站的结构,从而减小基站上的负荷。
另外,在待发射的信息的总的包尺寸足够小的情况下,这样设计该系统,使得能够利用访问信道10A来发射信息(数据),因此有可能在不损害上述优点的情况下削减系统开销。
B: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正如从图5可以明白的,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请求传输信号中包含表明扩展码的信息,而在许可传输信号中不包含该信息。这是因为事先把扩展码不变地赋于每个移动站以及确定和固定了每个移动站所使用的报文信道的缘故。下面将说明在功能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由于上述不同点而产生的。
在发射信息之前,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的每个移动站的控制器52判定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是否等于或小于固定尺寸。当该信息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尺寸时,控制器52把包含该信息的总的包尺寸以及预先以固定值的形式赋于它的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便预约信息的传输。然后,控制部分52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51产生包含该信息的请求传输信号,并且,使该待发射的请求传输信号经由访问信道10A到达基站30。
此外,基站30的通信量控制部分32存储表示使用与每个信道(每个扩展码)关联的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出现情况的信息,并且,根据经由每一个报文信道10B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31提供的接收基带信号、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当通信量控制部分32接收到关于所述请求传输信号的接收基带信号时,它从包含在该请求传输信号中的信息中提取扩展码、并且根据这时通信量出现和扩展码(信道)的利用情况而选定可以避免包碰撞的传输时序。然后,通信量控制部分32把表示所述传输时序的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并且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在把该信息定位在传输基带信号的固定单元位置上之后输出该信息。但是,通信量控制部分32以这样的方式存储总的包尺寸、传输的时序偏移量以及偏移量设定时间,使得可以明白与请求传输信号的对应关系。
下面将参考附图5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第一实施例在操作方面的差别上。
首先,移动站1首先经由访问信道10A向基站30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1-R。请求传输信号PS1-R包含表示将从移动站1发射的数据PS1-D的总的包尺寸的信息以及事先以固定值的形式赋于移动站1的扩展码。
当基站30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的请求传输信号PS1-R时,这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并且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在图5的例子中,在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时候,用扩展码1表示的报文信道未被使用、并且不存在经由该信道接收数据的清单。此外,不存在来自与其它扩展码对应的信道的干扰,所以,基站30立即允许发射数据PS1-D。更具体地说,通信量控制部分32把传输时序的偏移量设置到零,并且把该偏移量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结果,基站30经由广播信道20把许可传输信号PS1-A发射到移动站1。许可传输信号PS1-A包含表示当发射数据PS1-D时将要使用的传输时序的信息。这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仍以这样的方式存储总的包尺寸、传输的时序偏移以及偏移设定时间,使得可以明白与所述扩展码的对应关系。
当移动站1接收到许可传输信号PS1-A时,移动站1的控制部分52指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立即把待发射的信息与扩展码1相乘。结果,经由报文信道10B从移动站1发射数据PS1-D,然后,该数据被基站30接收。此后,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的方法、从移动站2至4进行呼叫操作。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根据该第二实施例,只有从基站30向移动站报告的信息是定时传输的,因此有可能减轻基站30上的负荷。
但是,也允许系统把多个扩展码赋于移动站,当发射信息时选用一个扩展码,然后采用包含到请求传输信号中的方法发射该表示所选用的扩展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系统设定一个用特定的扩展码表示的信道作为紧急信道。规定该紧急信道在,没有紧急情况时不用于通信,即,一般说来,如果规定尽量不使用该紧急信道的扩展码,那么,在紧急情况下,通信能够顺利地进行。
(第二实施例的变型)
下面将参考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型。正如从图6可以明白的,在该变型中只个报文信道10B,同时,每一个待发射的数据使用这一个报文信道10B。因此,在该变型中不使用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选择报文信道的扩展码。下面将说明在功能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由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变型之间的上述不同点而产生的。
在发射信息之前,每个移动站的控制器52判定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是否等于或小于固定尺寸。当该信息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信息时,控制器52把诸如总的包尺寸的该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便预约信息的传输,并且,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51产生包含该信息的请求传输信号,然后,使该请求传输信号经由访问信道10A被发射出去。
此外,基站30的通信量控制部分32存储表示使用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出现情况的信息,并且,根据经由报文信道10B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31提供的接收基带信号、检查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例如,报文信道10B是否被利用)。此外,当基站30接收到回答所述请求传输信号的接收基带信号时,它根据通信量出现和利用情况、按照接收到的时序确定可以避免包碰撞的传输时序,并且把表明该传输时序的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
此外,每个移动站的控制部分52从根据经由广播信道20发射的许可传输信号而获得的信息中提取传输时序,并且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按照所述传输时序发射回答所述许可传输信号的数据。
下面将参考附图6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上。
首先,移动站1经由访问信道10A向基站30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1-R。请求传输信号PS1-R包含表示将由移动站1发射的信息(数据PS1-D)的总的包尺寸的信息。当基站30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的请求传输信号PS1-R时,这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然后检查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在图6的例子中,在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时候,报文信道10B未被使用、并且不存在经由报文信道10B接收数据的清单,因此,基站30立即允许发射数据PS1-D。这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存储总的包尺寸、传输的时序偏移量以及偏移设定时间。
当移动站1接收到许可传输信号PS1-A时,移动站1的控制部分52立即指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把待发射的信息与扩展码1相乘。结果,利用报文信道10B从移动站1发射数据PS1-D,然后,该数据被基站30接收。此后,对于每个请求传输信号PS2-R、PS3-R顺序地重复进行与对于请求传输信号PS1-R所进行的相同的操作。但是,关于请求传输信号PS2-R的传输时序偏移量表示数据PS1-D的传输结束时间。省略了关于请求传输信号PS4-R的操作的说明,因为,这种操作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相同。
在上述变型中,有可能采用宽的用于发射数据的信道带宽,因此,例如,有可能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如果数据的传输速率提高了,则从传输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变短了。结果,在与每个数据出现的时间间隔相比每个数据(信息)的总的包尺寸足够小的情况下,正如通过比较图6和图5可以明白的,有可能缩短请求传输信号的传输开始到数据的传输结束的时间间隔。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移动站1和移动站2同时呼叫,此后,移动站3和4依次呼叫。正如从图7可以明白的,在该第三实施例变型中有多个访问信道10A,同时,系统是这样设定的,使得每一个移动站可以利用任一个访问信道呼叫。下面将说明在功能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由于上述不同点而产生的。
在发射信息之前,每个移动站的控制器52判定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是否等于或小于固定尺寸。当该待发射的信息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信息时,控制器52把诸如该信息的总的包尺寸的信息输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便预约信息的传输,并且,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51产生包含该信息的请求传输信号。此外,控制部分52根据先从基站30报告的概率分布或者事先设定的概率分布来选定用于发射所述请求传输信号的访问信道,然后,使基带信号处理部分53以及发射和接收装置51经由所选的访问信道把该请求传输信号发射到基站30。
下面说明概率分布的几个。在这些例子中,每个信道的总概率是1,p、q和r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实数,并且,p+q+r=1。
(第一个例子)
使用第一访问信道的概率:1/3
使用第二访问信道的概率:1/3
使用第三访问信道的概率:1/3
(第二个例子)
使用第一访问信道的概率:1/5
使用第二访问信道的概率:2/5
使用第三访问信道的概率:2/5
(第三个例子)
使用第一访问信道的概率:p
使用第二访问信道的概率:q
使用第三访问信道的概率:r
在第一个例子中,在每个移动站中使用每个访问信道的概率是相同的,并且,在每个访问信道中包的碰撞概率是1/3。在第二个例子中,每个移动站形成关于每种业务类型的组(小型化的业务类型),并且,在报告每个组的概率分布时表示移动站的概率分布。对于属于这样的组(它不同于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移动站所属的组)的每个移动站,把使用第二和第三访问信道的概率设定为低值(例如,等于零值)。在这种情况下,属于第二个例子中所示的组的每个移动站可以独占地使用第二和第三访问信道。因此,如果属于同一组的移动站的数目是适当的,那么,每个移动站能够接收若干项业务,其中,在访问信道中的包碰撞概率小于属于其它组的移动站在访问信道中包的碰撞概率。
在第三个例子中,概率分布是可变的,即,p、q和r中的每个值随各种条件而变化。当在存在不同的当前特性、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访问信道之间的传输速率、当前载波频率等等的情况下实现更有效的通信时,利用这些概率分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有效的通信根据每个访问信道上的通信量、电波的状态每个移动站的功能等等来动态地改变所述概率分布。
该第三实施例采用第—例子,同时,基站30的通信量控制部分32把在移动站1至4中使用每个访问信道10A的每种概率分布设定为1/3、1/3和1/3,并且把表示这些概率分布的信息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把该信息定位在广播信道20的固定的位单元上,并且把该信息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结果,经由广播信道20分别向移动站1至4报告各自的概率分布。
下面将参考附图7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上。但是,该例子假定事先由基站30向移动站1至4报告使用各个访问信道10A的概率分布(1/3,1/3,1/3)。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当移动站1经由第一访问信道10A把请求传输信号PS1-R发射到基站30时,同时,移动站2经由第二访问信道10A把请求传输信号PS2-R发射到基站30。两个移动站使用的访问信道是根据由基站30报告的概率分布而选用的信道。
在基站30的信息控制部分32中,提取清求传输信号PS1-R和PS2-R,并且按照它们达到的次序进行处理图7中,按照这种次序处理请求传输信号PS1-R和请求传输信号PS2-R。更具体地说,当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1-R时,通信量控制部分32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并且控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
在图7的例子中,当提取请求传输信号PS1-R的时候,用扩展码1表示的报文信道未被使用、并且不存在经由该信道接收数据的清单。此外,不存在来自与其它扩展码对应的信道的干扰,所以,基站30立即允许发射数据PS1-D。接着,通信量控制部分32通过回答请求传输信号PS1-R而读出利用任何报文信道10B的通信量的出现情况,然后检查所有报文信道10B的利用情况。在图7中,当提取清求传输信号PS2-R的时候,只有数据PS1-D的接收被列入清单,因此,报文信道10B上的通通信量是不足的。所以,基站30立即允许发射数据PS2-D。
结果,虽然把许可传输信号PS1-A、PS2-A从基站30发射到移动站1至4,但是,仅仅存在一个广播信道20,因此按照顺序发射许可传输信号PS1-A和PS2-A。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这些许可传输信号包含表示用于数据传输和传输时序的扩展码的信息。
因为传输数据PS1-D和PS2-D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该操作的说明。
接着,移动站3、4分别用根据由基站30报告的概率分布选择的访问信道相继发射请求传输信号PS3-R和PS4-R。请求传输信号PS3-R和PS4-R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该操作的说明。
正如根据上述说明可以明白的,根据该第三实施例,存在多个访问信道10A,因此,即使多个移动站同时发射请求传输信号,也不会发生包的碰撞。此外,只要适当地设定每个访问信道10A的概率分布,那么,更加有效的传输是有可能的。
但是,只有在可以设立多个访问信道的情况下才能应用上述第三实施例。因此,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在系统只有一个访问信道的情况下,要获得足够的效率是不可能的。就是说,虽然迄今已经提出许多种当只有一个公用信道时避免包碰撞的多路访问方式,但是,已经不可能用通常的系统获得满意的结果。
下面将考虑分槽ALOHA方法的例子,其中,移动站直接发射待发射的包。正如从图8可以看到的,根据这种方法,在信道上的通信量轻的范围内,吞吐量随着通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信道上的通信量相当大时,传输效率由于包碰撞频率的升高而降低。这里的所谓“待发射的包”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请求传输信号。就是说,如果把分槽ALOHA方法应用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么,当公用信道上的通信量相当大时,传输效率降低。
更具体地说,根据ICMA(舍去空信号多路访问)方式和ISMA(空信号多路访问)方式,当未使用公用信道时,基站报告空载信号,而当公用信道被使用时,基站报告占线信号。移动站通过接收从基站报告的信号来辨别公用信道的状态,并且,如果当出现待发射的包时公用信道处在占线的状态,那么,移动站等待、直至出现空载状态,然后把所述包发射出去。
使用ICMA方式和ISMA方式有可能在报告公用信道占线期间事先避免包碰撞。此外,如果当公用信道变为空载时移动站不立即发射包,而是等待一段从公用信道变成空载到发射包的随意的时间,或者,如果该移动站预先设定在公用信道成为空载时立即发射包的概率,那么,有可能在所报告的信号从占线信号变为空载信号之后立即包碰撞的概率。
但是,在ICMA方式和ISMA方式中,基站是通过检测从移动站发射的包信号的第一时槽来把所报告的信号从空载信号变成占线信号的,因此,在报告占线信号之前公用信道实际上的开始被使用的时间发生了延迟。在这段延迟时间里,不可能避免包碰撞。尤其是当从移动站发射的包尺寸小的时候,所述延迟时间对包信号的传输时间的比例变大,因此不可能有效地避免包碰撞。
通常,移动站仅发射最小的信号,以便尽量有效地利用信道。因此,存在大量的发射具有较小尺寸的包的情况。尤其是在可能发射具有一个时槽的包的情况下,包碰撞所可能性几乎没有任何降低。结果,发射效率等同于分槽ALOHA方法的效率。
图9中示出上述情况,该图表示在ICMA-PE(具有部分反波的ICMA)方式中所加的通信量和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图9中,td代表一个包中包含的时隙的数目。在包尺寸大的情况下,即,td大的情况下,吞吐量是大的。但是,正如从图9可以明白的,在td=1的情况下,即,在发射具有一个时槽的包的情况下,所述吞吐量等同于分槽ALOHA方法中的传输效率。
下面将说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即使所加的通信量增加或者包尺寸变小,吞吐量也不降低。但是,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反向信道”、即公用信道、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反向信道。然而,该反向信道仅仅是单一的信道、未被分成访问信道和报文信道。当然,有可能把第四和第五实施例应用于经由通过分割反向信道而得的访问信道来发射包的包通信中,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获得更高的效率。
D.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10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但是,在图10中,对于与图1中的相同的那些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了对于它们的描述。但是,在图10中,只有一个未被分割的反向信道10。此外,每个移动站1至4的控制部分52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即,控制部分52包括:诸如存储器等等的用于记录传输概率的存储装置,用于更新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传输概率的功能块,以及用于根据更新后的传输概率进例传输过程的功能块。当有待发射的信息出现时,那么,直到该信息的传输被启动之前,传输概率具有对应于平均等待时间的值。在出现待发射的信息之后,紧接着所述传输概率立即意味着发射该信息的概率。
图10中所示的结构与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基站包括通信量测量部分34和传输既率计算部分35,而不是通信量控制部分32。发射和接收装置31把接收基带信号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和通信量测量部分34。通信量测量部分34测量单位时间内有效的接收的包数目,或者在所述接收基带信号中提供的干扰电功率,并且把表示该测量结果的通信量信息输出到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
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利用示于图11中的表计算对应于从通信量测量部分34输出的通信量信息R(有效的接收的包数目)的传输概率P,并且把传输既率P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所述表,例如,被存储在设置于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中的存储器中。
在该表中,Th1<Th2<Th3<Th4和1.0>=P1>P2>P3>P4>P5>0.0。该表规定:当通信量信息R(有效的接收的包数目)处在最小值并且R<Th1时,则把传输概率P设定为1.0,同时,该传输概率随着通信量R的增加而减小。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把从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输出的传输概率P定位在传输基带信号的固定的位单元上,然后把该传输概率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但是,通信量控制部分34和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同步地运行的,因此,还以固定的时间间隔经由广播信道20把传输概率P发射到移动站1至4。
下面将从移动站—侧的角度来说明本系统的操作。其中,假定各个移动站1至4分别记录在控制部分52的存储装置中预先确定的等待时间T。
移动站1至4通常处在空载状态(状态S10)。当移动站1至4接收到包含经由广播信道20通告的传输概率P时,移动站1至4放弃事先记录的传输概率,而重新记录包含接收到的信号的传输概率P(状态S11),并且返回到空载状态(状态S10)。
当产生待发射的信息(包)时,移动站1至4产生均匀地出现在从零或大于零到1或小于1的范围内的随机数RND,并且把所产生的随机数RND的尺寸与发射概率P比较(状态S40)。在状态S40中,当RND<P时,移动站1至4发射待发射的信息(状态S50),然后返回到空载状态。结果,按照基于传输概率P的时序发射所述待发射的信息。
相反,当RND>=P时,移动站1至4不发射所述待发射的信息,而是等候一段等待时间T(状态60)。然后,在等待之后,移动站1至4再次产生均匀的随机数RDN(状态30)。此后,当在状态S40中随机数TND和传输概率P之间的关系变成RND<P时,重复地进行上述过程直至最后。然后,移动站1至4发射所述待发射的信息(状态S50)。然而,在移动站1至4等候—段等待时间T之后接收到新的传输概率P的情况下,移动站1至4以与在空载状态下的更新过程相同的方式更新传输概率P(状态S70)。
此外,一般说来,在移动站1至4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接收确认信号(ACK)之后,状态S50中的包传输过程结束。当移动站1至4未接收到来自基站的ACK信号时,那么,移动站1至4再次发射所述包。当然,当移动站1至4在重新传输过程期间接收到传输概率P时,将传输概率P更新(状态S80)。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等待时间T是固定值,但是,也可以使它随意改变。更具体地说,例如,把最大的等待时间Tmax预先存储在各个移动站1至4中控制部分52的存储装置中。下面,在状态S60中,移动站1至4首先产生均匀的随机数RND,并且根据T=Tmax RDN确定等待时间T。如上所述,通过随意地改变所述等待时间有可能减小重复碰撞的概率。
此外,有可能根据预定的规则来改变等待时间T。更具体地说,例如,把等待时间T(1),T(2)……T(N)的表预先存储在各个移动站1至4中控制部分52的存储装置中。在第n次等待周期(n<N),移动站1至4等候了一段等待时间T(n)。超过第N次等待周期之后,移动站1至4等候了一段等待时间T(N)。此外,允许把第一次等待周期的等待时间预先记录在存储装置中,同时,使第n次(n>1)等待周期的等待时间等于第n-1次等待周期的等待时间的一半。此外,例如,可以有规则地改变最大的等待时间Tmax,同时,在该最大的等待时间Tmax的范围内随意地改变等待时间T。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变等待时间的方法,但是,本质上,有可能通过缩短等待时间和增加重复传输的次数来减少每个信息的延迟时间的中断。
此外,还有可能通过上述方法来改变传输概率。例如,预先制作传输概率P(1)、P(2)……P(N)的表,并且把该表记录到每个移动站1至4中控制部分52的存储装置中。第一次,移动站1至4以传输概率P(1)发射,而第n次,移动站1至4以传输概率P(n)发射。此外,有可能应用这样的方法,其中预先记录用于改变传输概率P的规则。例如,有可能采用预先只记录第一次发射的传输既率P(1)、而根据公式P(n)=(1+P(n-1))/2来获得传输概率P(n)。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变传输概率的方法,但是,本质上,有可能通过加大传输概率同时增加重复传输的次数来减少每个信息的延迟时间的中断。
E.第五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13说明第五实施例的应用多路访问方式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但是,在图13中,对于与图1中的相同的那些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了对于它们的描述。图13中所示结构与图1中所示结构的不同点在于从基站向移动站报告的信息不是传输概率P,而是通信量信息R,同时,每个移动站1至4根据由基站30报告的通信量信息来确定传输概率P。
因此,基站30不包括传输概率计算部分35,并且,基站30是这样构成的,使得能够把传输量信息直接从通信量测量部分34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33把从通信量测量部分34输出的通信量信息R安排到传输基带信号的固定的位单元、然后输出到发射和接收装置31。另一方面,每个移动站1至4的控制部分52预先记录与图11中的一样的表格,并且从所报告的信号中提取通信量信息R。此外,控制部分52利用所述表格从通信量信息R中获得传输概率P,并且更新预先记录的传输概率P。即,该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每个移动站1至4独立地并且不通过基站30地获得传输既率P。因此,当从移动站—侧的角度考虑本系统的操作时,增加图12中所示的各过程、以便利用状态S20、S70和S80中的表格来获得传输概率P。这些过程是本实施例区别于第四实施例的仅有的不同点。
根据第五实施例,有可能改变每个移动站的传输概率。因此,有可能添加用于访问每个移动站的优先权。此外,甚至万一发展了用于确定传输概率的新的算法,也有可能仅仅应用该新的算法来重新制造移动站,而不必改变基站的结构。因此,有可能在不损害信现有的移动站的通信的稳定性的情况下改变整个系统的通信量控制方式。正如从上述的说明可以明白的,通过当通信量小时执行控制以提高传输概率、而当通信量相当大时执行控制以降低传输概率,就有可能保持高的吞吐量并且降低将要发生的包碰撞的概率。结果,有可能避免当所用的通信量增加时吞吐量的降低。
因此,有可能把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方式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方式随意地组合。尤其是,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访问信道上的包尺寸必须是小的,因此,通过应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方式,与通常的方式相比,有可能显著地提高包的传输效率。
在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方法来实践或体现本发明。因此,这里描述的最佳实施例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要包括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表明的本发明的范围以及在该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型。
Claims (37)
1.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方法包括:
一个分割步骤,用于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报告要经所述访问信道从所述移动站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报文数据的出现;
一个确定步骤,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出现来确定基于所述报文信道的一个通信量条件的所述报文数据的传输时序,其中所述传输时序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从所述基站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移动站报告所述传输时序;以及
一个发射步骤,用于利用所述报文信道按照所述传输时序从所述移动站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测量步骤,用于由所述基站测量所述访问信道的通信量;
一个获得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步骤中的测量结果获得每个访问信道的传输概率;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向所述每个移动站报告在所述获得步骤中获得的所述概率;以及
一个报告和等待步骤,用于报告带有基于所述传输概率的一个概率的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并且当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的报告未结束时等待一个预定的等待时间,其中,每个移动站重复地进行所述报告和等待步骤,直至所述报告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报告步骤,用于在测量所述访问信道的通信量之后将一个测量结果由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站报告;以及
一个报告和等待步骤,用于在基于所述报告的测量结果获得所述传输概率之后按照基于一个传输概率的概率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并且当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的报告未结束时等待一个预定的等待时间,其中,每个移动站重复地进行所述报告和等待步骤,直至所述报告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移动站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改变所述等待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移动站根据要发射的数据的重新传输的次数来确定所述等待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移动站根据要发射的数据的重新传输的次数来改变所述概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一个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多个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先将对应于所述多个访问信道的扩展码赋于所述多个移动站,
所述每个移动站经所述访问信道向所述基站报告赋予其自己的至少一个扩展码,并且
所述每个移动站利用对应于赋予其自己的所述扩展码的报文信道按照所述传输时序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每个移动站报告所述传输时序和所述扩展码的至少其中之一,并且
所述每个移动站利用对应于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扩展码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报文信道按照所述传输时序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访问信道是多个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先将所述多个访问信道中的每一个分配给所述每个移动站,并且所述每个移动站经分配给其自己的所述访问信道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移动站具有一个概率分布,用于利用所述每个移动站的所述每个访问信道,并且根据所述概率分布从所述多个访问信道中选择一个访问信道,并且经所述选择的访问信道按照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传输时序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路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每个移动站报告所述概率分布。
15.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移动站包括:
一个发射和接收装置,用于经所述广播信道在所述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发射和接收信号;
一个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来利用所述公用信道,并且用于调制要发射的数据,并且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并且用于解调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及所述处理装置,以便经所述访问信道向所述基站报告报文数据的出现,按照由所述基站利用所述访问信道报告的所述传输时序调制所述报文数据,并且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其中所述传输时序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并且在所述基站根据基于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通信量条件的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来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按照所述访问信道的通信量根据基于在所述基站中获得的一个传输概率的一个概率向所述基站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并且当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的报告未结束时等待一个预定的等待时间,并且重复地进行所述报告和等待,直至所述报告结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访问信道的通信量的测量结果获得一个传输概率,根据基于所述传输概率的一个概率向所述基站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并且当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的报告未结束时等待一个预定的等待时间,并且重复地进行所述报告和等待,直至所述报告结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改变所述等待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报文数据的重新传输的次数来确定所述等待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要发射的数据的重新传输的次数来改变所述传输概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一个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多个信道,并且
所述处理装置以一个扩展码调制所述报文数据,并且设定所述多个报文信道的其中对应于所述扩展码的一个信道,以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保存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报文信道的至少一个所述扩展码,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经所述访问信道向所述基站发射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和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码,并且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按照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传输时序用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按照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传输时序用对应于由所述基站报告的所述至少一个扩展码的所述报文信道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访问信道是多个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用先前与其自己对应的所述访问信道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保存用于使用所述每个访问信道的一个概率分布,并且根据所述概率分布从所述多个访问信道中选择一个访问信道,并且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按照所述传输时序用所述选择的访问信道发射所述报文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基站向所述每个移动站报告所述概率分布。
29.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该系统包括当多个移动站按任意的时序向一个基站发射数据时共同使用的一个公用信道和当所述基站向多个移动站发射数据时使用的一个广播信道,所述基站包括:
一个发射和接收装置,用于经所述公用信道和所述广播信道在所述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发射和接收信号;
一个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公用信道分成至少一个访问信道和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来利用所述公用信道,并且用于调制要发射的数据,并且用于将调制后的数据提供到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并且用于解调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用于当一个信号指示在所述移动站中的报文数据的出现是由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接收的时,根据对由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的一个接收的信号的观测所获得的一个观测结果来确定一个在所述报文信道上的一个具有少的通信量的周期中是较早的传输时序,并且控制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移动站报告所述传输时序,以按照所述传输时序接收数据并且解调所述接收的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获得所述每个移动站的一个传输概率,并且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多个移动站报告所述概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测量所述访问信道的通信量,并且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多个移动站报告所述测量结果。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一个信道。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报文信道是多个信道,并且所述处理装置根据所述扩展码解调由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提供的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报告所述传输时序,该传输时序是当由所述移动站经所述访问信道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和所述扩展码时根据所述观测结果来确定的,并且接收按照所述传输时序经对应于所述扩展码的所述报文信道发射的报文数据,并且解调所述接收的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报告所述传输时序和对应于所述多个报文信道的所述扩展码,其中,根据当经所述广播信道向所述移动站报告所述报文数据的出现时的所述观测结果来确定所述传输时序和所述扩展码,并且接收按照所述传输时序经对应于所述扩展码的所述报文信道发射的报文数据,并且解调所述接收的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访问信道是多个信道,所述控制装置确定用于利用所述多个访问信道的一个概率分布,并且控制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发射和接收装置,以便向所述每个移动站报告所述概率分布。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观测结果确定所述概率分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2091/95 | 1995-09-20 | ||
JP7242091A JP3016718B2 (ja) | 1995-09-20 | 1995-09-20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局 |
JP32568795 | 1995-12-14 | ||
JP325687/95 | 1995-1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10A CN1159110A (zh) | 1997-09-10 |
CN1082291C true CN1082291C (zh) | 2002-04-03 |
Family
ID=2653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2014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82291C (zh) | 1995-09-20 | 1996-09-20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078572A (zh) |
EP (4) | EP1768438B1 (zh) |
CN (1) | CN1082291C (zh) |
DE (3) | DE69636918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40083B1 (en) * | 1997-02-25 | 2001-05-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combined contention and reservation mode access |
US6151332A (en) | 1997-06-20 | 2000-11-21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Protocol conversion and bandwidth reduction technique providing multiple nB+D ISDN basic rate interface links over a wireles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42481B2 (en) * | 1998-06-01 | 2003-04-01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using session queues |
US6081536A (en) * | 1997-06-20 | 2000-06-27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to transmit a wireless protocol across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radio link |
KR100258221B1 (ko) * | 1997-07-25 | 2000-06-01 | 윤종용 | 통신시스템의 패킷 트래픽 채널의 초기화 방법 |
US6236646B1 (en) * | 1997-09-09 | 2001-05-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scheduling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442153B1 (en) * | 1997-10-23 | 2002-08-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873612B1 (en) * | 1997-10-30 | 2005-03-2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222832B1 (en) | 1998-06-01 | 2001-04-24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Fast Acquisition of traffic channels for a highly variable data rate reverse link of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36728B2 (en) | 1997-12-17 | 2011-05-03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timing of synchronization messages over a reverse link of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40160910A1 (en) * | 1997-12-17 | 2004-08-19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to transmit a wireless protocol across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radio link |
US9525923B2 (en) | 1997-12-17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detection of heartbeat to reduce error probability |
US7394791B2 (en) | 1997-12-17 | 2008-07-0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ulti-detection of heartbeat to reduce error probability |
US7496072B2 (en) | 1997-12-17 | 2009-02-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gnal strength over a reverse link of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878265B1 (ja) | 1998-03-16 | 1999-04-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符号割当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
JP2002508620A (ja) * | 1998-03-23 | 2002-03-19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符号分割多重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の逆方向リンク共通チャネルに対する電力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BRPI9909104B8 (pt) * | 1998-03-26 | 2016-05-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de mensagem de canal comum em uma estação de base ou estação móvel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cdma |
KR100293934B1 (ko) * | 1998-04-13 | 2001-07-12 | 윤종용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공용채널 메시지 전송장치 및방법 |
KR100346192B1 (ko) * | 1998-04-13 | 2002-10-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에서순방향공통채널확산부호지정장치및방법 |
KR100346117B1 (ko) * | 1998-04-14 | 2002-10-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역방향공용채널에서연속적인사용자데이터전송방법 |
KR100381012B1 (ko) | 1998-05-04 | 2003-08-1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 방식에서 상향 공통 채널의 임의 접속 장치및 방법 |
US6643275B1 (en) | 1998-05-15 | 2003-11-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134980B2 (en) | 1998-06-01 | 2012-03-13 | Ipr Licensing, Inc. | Transmittal of heartbeat signal at a lower level than heartbeat request |
US7773566B2 (en) | 1998-06-01 | 2010-08-10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timing of synchronization messages over a reverse link of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21664B2 (en) * | 1998-06-01 | 2007-05-2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Transmittal of heartbeat signal at a lower level than heartbeat request |
AR018668A1 (es) * | 1998-06-13 | 2001-11-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odo para controlar el acceso a canales mediante reserva de ranuras de acces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movil |
DE59914258D1 (de) * | 1998-06-25 | 2007-05-03 |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Drahtloses Netzwerk |
CA2341250C (en) * | 1998-07-21 | 2008-04-15 | Tachy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00013025A (ko) * | 1998-08-01 | 2000-03-06 | 윤종용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순방향 초기 송신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
KR100429540B1 (ko) * | 1998-08-26 | 2004-08-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패킷데이터통신장치및방법 |
JP2002525914A (ja) * | 1998-09-11 | 2002-08-13 | シェアウェーブ・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シャドウ・クライアント |
WO2000016435A2 (en) * | 1998-09-14 | 2000-03-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over common channel |
US6366779B1 (en) | 1998-09-22 | 2002-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 assignment of a traffic channel in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0993212B1 (en) * | 1998-10-05 | 2006-05-24 | Sony Deutschland GmbH | Random access channel partitioning scheme for CDMA system |
EP1635511B1 (en) | 1998-10-05 | 2009-05-27 | Sony Deutschland GmbH |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bursts with at least one message part |
EP0993211B1 (en) * | 1998-10-05 | 2005-01-12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Random access channel partitioning scheme for CDMA system |
US6724813B1 (en) | 1998-10-14 | 2004-04-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lici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256301B1 (en) | 1998-10-15 | 2001-07-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
US6788937B1 (en) | 1998-10-15 | 2004-09-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
KR100327104B1 (ko) * | 1998-12-05 | 2002-07-3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에서역방향공통채널의임의접속장치및방법 |
JP3019092B1 (ja) * | 1998-12-07 | 2000-03-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6389298B1 (en) * | 1999-01-11 | 2002-05-1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ignaling to support wireless service redirection |
EP1033846A1 (en) * | 1999-03-01 | 2000-09-06 | Alcatel |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GB2347824B (en) * | 1999-03-05 | 2004-03-03 | Internat Mobile Satellite Orga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
USRE47895E1 (en) | 1999-03-08 | 2020-03-03 | Ipcom Gmbh & Co. Kg | Method of allocating access rights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channel to subscriber stations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ubscriber station |
DE19910239B4 (de) | 1999-03-08 | 2011-01-05 | Ipcom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r Vergabe von Zugriffsrechten auf einen Telekommuniaktionskanal an Teilnehmerstationen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und Teilnehmerstation |
EP1166584B1 (en) * | 1999-03-24 | 2011-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
US6965778B1 (en) | 1999-04-08 | 2005-11-15 | Ipr Licensing, Inc. | Maintenance of channel us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67420B1 (en) | 1999-04-15 | 2003-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channel access control |
US6614776B1 (en) | 1999-04-28 | 2003-09-02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cheme for high rate data exchange in a wireless system |
DE19930509A1 (de) * | 1999-07-03 | 2001-01-04 |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 Drahtloses Netzwerk zur Anforderung eines kollisionsbehafteten Kanals |
KR100383603B1 (ko) | 1999-07-07 | 2003-05-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공통패킷채널의 채널할당장치 및 방법 |
CA2342637C (en) * | 1999-07-10 | 2005-01-18 | Chang-Hoi Koo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signating a reverse common channel for dedicated commun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19940753C2 (de) * | 1999-08-27 | 2001-09-06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m Zuweisen von Übertragungsressourcen der Aufwärtsrichtung einer Funkübertragung |
DE19944862A1 (de) * | 1999-09-18 | 2001-03-22 |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 Drahtloses Netzwerk zur Speicherung eines Reservierungs-Wunsches |
TW527797B (en) | 1999-09-20 | 2003-04-1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Wireless network with a plurality of persistency probabilities for accessing a RACH channel |
US6845087B1 (en) | 1999-09-20 | 2005-01-18 |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
US6526034B1 (en) * | 1999-09-21 | 2003-02-25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Dual mode subscriber unit for short range, high rate and long range, lower rate data communications |
US6847653B1 (en) * | 1999-11-09 | 2005-01-25 | Interwave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 Protocol for voice and data priority virtua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ing system |
US8463255B2 (en) * | 1999-12-20 | 2013-06-11 | Ipr Licens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pectrally complia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SG147300A1 (en) * | 2000-02-02 | 2008-11-28 | Ntt Docomo Inc | A single carrier/ds-cdm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multi-carrier/ds-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structure of a downlink channel in a multi-carrier/ds-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WO2001058044A2 (en) | 2000-02-07 | 2001-08-09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Minimal maintenance link to support synchronization |
JP3485860B2 (ja) * | 2000-03-27 | 2004-01-1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MXPA02011355A (es) * | 2000-05-17 | 2003-06-06 | Qualcomm Inc |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modificacion de velocidad de transmision de canales de comunicacion. |
DE10024153A1 (de) * | 2000-05-19 | 2001-11-22 |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 Drahtloses Netzwerk mit Kapazitätsmessung |
US6882847B2 (en) | 2000-06-15 | 2005-04-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ractional reuse through channel allocation tiering |
JP3388224B2 (ja) | 2000-06-23 | 2003-03-1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 |
JP2002016531A (ja) * | 2000-06-27 | 2002-01-18 | Nec Corp | Cdma通信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
US7079492B1 (en) * | 2000-06-28 | 2006-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channel traffic management |
FI114682B (fi) * | 2000-10-13 | 2004-11-30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nopean signaloinnin toteuttamiseksi asymmetrisessä tietoliikenneyhteydessä |
KR20020030367A (ko) * | 2000-10-17 | 2002-04-25 | 오길록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임의접속채널의 전송방법 |
ES2575979T3 (es) * | 2000-11-16 | 2016-07-04 | Sony Corporation |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
US8155096B1 (en) | 2000-12-01 | 2012-04-10 | Ipr Licensing Inc. | Antenn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US6954448B2 (en) | 2001-02-01 | 2005-10-11 | Ipr Licensing, Inc. | Alternate channel for carrying selected message types |
US7551663B1 (en) | 2001-02-01 | 2009-06-23 | Ipr Licensing, Inc. | Use of correlation combination to achieve channel detection |
EP2479905B1 (en) | 2001-06-13 | 2017-03-1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al of heartbeat signal at a lower level than heartbeat request |
US7024216B2 (en) * | 2001-06-21 | 2006-04-0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3003663A1 (fr) * | 2001-06-29 | 2003-01-0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programm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et moyen d'enregistrement sur lequel le programme enregistre est enregistre |
US7349421B2 (en) * | 2001-08-06 | 2008-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spreading codes |
KR100452639B1 (ko) * | 2001-10-20 | 2004-10-1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위성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통 패킷 채널 접속 방법 |
CN1210990C (zh) * | 2001-11-08 | 2005-07-1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报头传输方法、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
JP4027647B2 (ja) * | 2001-11-22 | 2007-12-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移動機及び基地局 |
CN1643968B (zh) * | 2002-03-27 | 2010-09-01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建立上行链路发送帧时序的方法和装置 |
JP4225743B2 (ja) * | 2002-07-04 | 2009-02-18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4196322B2 (ja) * | 2002-09-20 | 2008-12-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方式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端末 |
JP4351163B2 (ja) * | 2002-10-07 | 2009-10-28 | ゴールデン ブリッジ テクノロジ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拡張型アップリンクパケット転送 |
US8548026B2 (en) * | 2002-10-07 | 2013-10-01 | Emmanuel Kanterakis | Enhanced uplink packet transfer |
GB0225903D0 (en) * | 2002-11-07 | 2002-12-11 | Siemens Ag | Method for uplink access transmiss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40092233A1 (en) * | 2002-11-08 | 2004-05-13 | Rudrapatna Ashok N. | Variable rate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100777473B1 (ko) | 2002-11-16 | 2007-11-20 |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고속 채널 액세스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KR100772470B1 (ko) | 2002-12-20 | 2007-11-02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모바일 네트워크의 mac 계층에 의한 데이터 전송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SE0300622D0 (sv) * | 2003-03-06 | 2003-03-06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Pilot packet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3746773B2 (ja) * | 2003-06-03 | 2006-02-15 | 独立行政法人電子航法研究所 | 移動局及び移動局側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及び基地局側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KR100563703B1 (ko) * | 2003-09-02 | 2006-03-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엑세스 제어 시스템 |
US7418266B2 (en) * | 2003-09-30 | 2008-08-2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ming in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
US7577836B2 (en) | 2004-01-16 | 2009-08-18 |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to and from a remote device |
JP4107432B2 (ja) | 2004-03-03 | 2008-06-25 | 独立行政法人電子航法研究所 | 移動局及び移動局側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及び基地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4762619B2 (ja) * | 2004-07-14 | 2011-08-3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LT1779055T (lt) * | 2004-07-15 | 2017-04-10 | Cubic Corporation | Taikymosi taško patobulinimas imitacinėse mokymo sistemose |
KR20060036318A (ko) * | 2004-10-25 | 2006-04-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오비에스에이아이에서의 이1/티1 링크 활용 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2007028538A (ja) * | 2005-07-21 | 2007-02-01 | Tdk Corp | 弾性表面波装置 |
EP1981303A4 (en) * | 2006-02-06 | 2012-10-10 | Panasonic Corp |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461736B2 (en) * | 2006-02-21 | 2016-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lot packe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689025B2 (en) * | 2006-02-21 | 2014-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duced terminal power consumption via use of active hold state |
EP1989848A2 (en) * | 2006-02-21 | 2008-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atial pilot structure for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077595B2 (en) * | 2006-02-21 | 2011-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time-frequency multiplexing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RU2009108209A (ru) * | 2006-08-22 | 2010-09-27 |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JP) |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выбора соты |
US7860508B2 (en) * | 2006-09-15 | 2010-12-28 | Oki Semiconductor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80143593A1 (en) * | 2006-12-14 | 2008-06-19 | General Electri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tracking capabilities |
AU2008254127B2 (en) * | 2007-05-24 | 2011-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
US8094573B2 (en) * | 2007-07-25 | 2012-01-10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managing transmi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RU2475961C2 (ru) * | 2010-09-27 | 2013-02-20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ах с кодов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кана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US9509584B2 (en) * | 2012-12-10 | 2016-11-29 |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 OAM name state event trigger |
US10390218B2 (en) | 2017-02-17 | 2019-08-2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Dynamically requesting mobile devices to report network informat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75698A2 (en) * | 1990-11-02 | 1992-03-18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GB2270815A (en) * | 1992-09-18 | 1994-03-23 | Roke Manor Research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25202B2 (zh) * | 1972-08-29 | 1978-07-25 | ||
DE2659569C2 (de) * | 1976-12-30 | 1979-01-04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 über Funk |
JPS58220537A (ja) * | 1982-06-17 | 1983-12-22 |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 デ−タ端局の回線監視制御方法 |
JPH0685592B2 (ja) * | 1986-02-24 | 1994-10-26 | 八重洲無線株式会社 | 無線チヤネルのトラフイツクデ−タ送信方式 |
US4841527A (en) * | 1987-11-16 | 1989-06-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tabilization of random access packet CDMA networks |
JPH0383431A (ja) * | 1989-08-28 | 1991-04-09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構内通信網の通信装置 |
JPH04179332A (ja) * | 1990-11-14 | 1992-06-26 | Nec Corp | データ伝送方式 |
US5295140A (en) * | 1991-03-28 | 1994-03-15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69233280T2 (de) * | 1991-07-08 | 2004-10-14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
JP2995986B2 (ja) * | 1992-02-24 | 1999-12-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ZA931077B (en) * | 1992-03-05 | 1994-01-04 | Qualcomm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message collis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simultaneously accessing a base station in a cdm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0639899B2 (en) * | 1993-03-05 | 2008-02-27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y use of cdma, and system for mobile stations which use the method |
US5384777A (en) * | 1993-04-19 | 1995-01-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daptive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me for wireless LAN |
US5521925A (en) * | 1993-09-09 | 1996-05-28 |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ixed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420851A (en) * | 1993-11-24 | 1995-05-30 | At&T Corp. | Method of multiple access |
US5633875A (en) * | 1995-06-07 | 1997-05-2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rotocol and mechanism for centralized asset tracking communications |
US5625629A (en) * | 1995-08-07 | 1997-04-29 | Hughes Electronics | Method of ensuring bandwidth availability for non-page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1996
- 1996-08-27 EP EP06026060A patent/EP176843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EP EP10172259.3A patent/EP224232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DE DE69636918T patent/DE6963691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DE DE69638237T patent/DE69638237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DE DE69638236T patent/DE69638236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EP EP96113707A patent/EP076509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8-27 EP EP06026061A patent/EP176843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9-17 US US08/718,644 patent/US607857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9-20 CN CN96120140A patent/CN10822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75698A2 (en) * | 1990-11-02 | 1992-03-18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GB2270815A (en) * | 1992-09-18 | 1994-03-23 | Roke Manor Research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68439A3 (en) | 2008-03-05 |
EP0765096A2 (en) | 1997-03-26 |
US6078572A (en) | 2000-06-20 |
DE69636918D1 (de) | 2007-04-05 |
DE69638237D1 (de) | 2010-09-23 |
EP1768438A3 (en) | 2008-03-05 |
EP1768439A2 (en) | 2007-03-28 |
DE69636918T2 (de) | 2007-12-06 |
EP2242321A2 (en) | 2010-10-20 |
EP2242321B1 (en) | 2015-07-22 |
EP1768438B1 (en) | 2010-08-11 |
EP0765096B1 (en) | 2007-02-21 |
CN1159110A (zh) | 1997-09-10 |
EP1768438A2 (en) | 2007-03-28 |
EP1768439B1 (en) | 2010-08-11 |
DE69638236D1 (de) | 2010-09-23 |
EP2242321A3 (en) | 2011-02-16 |
EP0765096A3 (en) | 1998-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291C (zh)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 | |
CN1168345C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软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42580C (zh) | 移动台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载波检出方法 | |
CN1324814C (zh) | 移动体通信系统和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119913C (zh) | 在多址通信系统中实现空闲切换的方法 | |
CN100338890C (zh) | 公用分组信道 | |
CN1132485C (zh) | 提供无线电通信的方法、获取信道的方法及相关终端 | |
CN1140149C (zh) | 设置导频信道的方法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 | |
US119371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cell to be camped on | |
CN1140073C (zh) | 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13572C (zh) | 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57212A (zh) |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 |
US20080259900A1 (en) | Mobile wireless commun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for | |
CN1493118A (zh) | 无线接入电信网中下行共用信道的功率控制 | |
CN1326662A (zh) |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专用控制信道的越区切换 | |
CN1237048A (zh) |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 |
CN1674455A (zh) |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用于实现下行链路联合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3238C (zh) | 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555616A (zh) | 无线终端装置及其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 |
CN1327694A (zh) | 信道标识符分配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 |
CN1364360A (zh) |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61897C (zh) | 个人手提电话系统中的移动无线电台 | |
CN1123268C (zh) | 在多址通信系统中执行空闲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682562A (zh) |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参考信号控制方法及程序 | |
CN1197407C (zh) | 在通信系统内执行始发呼叫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4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