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18840A -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18840A CN108218840A CN201611131541.3A CN201611131541A CN108218840A CN 108218840 A CN108218840 A CN 108218840A CN 201611131541 A CN201611131541 A CN 201611131541A CN 108218840 A CN108218840 A CN 108218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id
- reaction
- derivative
- dimethylaminoacrylonitrile
- synthetic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双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反应以廉价易得、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吲哚衍生物为原料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在酸存在下进行反应,合成双吲哚衍生物。与已报道的双吲哚衍生物合成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操作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廉价易得、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吲哚衍生物为原料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在酸存在下反应,合成双吲哚衍生物的方法。与已报道的双吲哚衍生物合成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操作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效率高。
背景技术
双吲哚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在医药、农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通过吲哚衍生物和醛类化合物在路易斯酸或过渡金属催化下反应,虽然可以有效制备双吲哚化合物衍生物(Tetrahedron 2011,67,3420.),但却存在着醛类化合物毒性大,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从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以廉价易得、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吲哚衍生物为原料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在酸存在下进行反应,合成双吲哚衍生物。与已报道的双吲哚衍生物合成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操作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效率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适应性广、能简单方便地合成双吲哚衍生物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酸作用下,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生成双吲哚衍生物(1)。(反应式1)
技术方案特征在于:
1.吲哚衍生物(2)为原料,其中:
取代基R1、R2为氢、C1-C3烷基、芳基C6H5-aXa,苄基CH2C6H5-aXa,萘基C10H7-bXb或五元杂环化合物C4H3-cXcY。其中X为芳环、萘环或五元杂环上取代基团,可以是卤素、硝基、氰基、酯基、酰基、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a为0-5的整数,b为0-7的整数,c为0-3的整数。
2.反应溶剂为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乙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反应在卤代烷烃溶剂二氯乙烷中进行效果最好。
3.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的摩尔比为1:1-3:1。其中,摩尔比为2:1时反应效果最好。
4.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反应中需要的酸为甲酸、乙酸、氯乙酸、苯甲酸、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甲磺酸、三氟化硼乙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用二氯乙酸进行反应效果最好。
5.在反应过程中,3-二甲胺基丙烯腈(3)与酸的最优摩尔比是1:10。
6.反应时间为1-12小时。其中,最佳反应时间为2-8小时。
7.反应温度为0-120℃。其中,最佳反应温度是40-7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吲哚衍生物(2)具有结构多样性。
2)吲哚衍生物(2)容易制备,制备原料廉价易得。
3)3-二甲胺基丙烯腈(3)容易制备,制备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
4)反应中用到的酸,廉价易得、毒性低。
5)双吲哚衍生物(1)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产物收率高。
总之,本发明利用吲哚衍生物(2)的结构多样性,通过与极化烯烃3-二甲胺基丙烯腈(3)反应,合成不同结构的双吲哚衍生物(1),原料廉价易得,毒性低,操作简便,目标产物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吲哚衍生物1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CDCl3);
图2为双吲哚衍生物1a核磁共振碳谱13C{1H}NMR(CDCl3);
具体实施方式
在酸存在下,有机溶剂中,利用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反应制备双吲哚衍生物(1)(反应式1)。
具体过程为:将吲哚衍生物(2)(1.0mmol)、3-二甲胺基丙烯腈(3)(0.5mmol)、二氯乙酸(645mg,5.0mmol)和2mL二氯乙烷在50℃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向其中加入1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振摇、静置、分离油水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2×5mL)、分出有机相。有机相混合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下除去挥发组份,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二氯甲烷),得到目标产物(1)。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
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在1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N-甲基吲哚(2a)(66mg,0.5mmol)、3-二甲胺基丙烯腈(3)(48mg,0.5mmol)、二氯乙酸(645mg,5.0mmol)和2mL溶剂二氯乙烷,50℃下搅拌反应4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向其中加入1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振摇、静置、分离油水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2×5mL)、分出有机相。有机相混合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下除去挥发组份,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二氯甲烷),得到白色固体为目标产物(1a)(128mg,收率82%)。目标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确认。(反应式2)
实施例2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时间12h。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127mg,收率81%)。
实施例3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时间1h。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47mg,收率30%)。
实施例4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温度为30℃。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20mg,收率13%)。
实施例5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中二氯乙酸的加入量为258mg(2.0mmol)。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81mg,收率52%)。
实施例6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中二氯乙酸的加入量为968mg(7.5mmol)。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125mg,收率80%)。
实施例7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反应使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25mg,收率16%)。
实施例8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N-甲基吲哚1a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的摩尔比为1:1。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a(48mg,收率31%)。
实施例9
反应步骤与操作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吲哚衍生物2b结构中R1=R2=H。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1b(100mg,收率70%)。
典型化合物表征数据
双吲哚衍生物1a,白色固体,熔点148-149℃.1H NMR(400MHz,CDCl3)δ7.57(d,J=7.9Hz,2H,4-H of indolyl),7.37(d,J=8.2Hz,2H,7-H of indolyl),7.30and 7.14(teach,2:2H,aromatic CH),7.03(s,2H,2-H of indolyl),5.00(t,J=6.5Hz,1H,CHCH2),3.76(s,6H,2×CH3),3.22(d,J=6.6Hz,2H,CHCH2).13C{1H}NMR(100MHz,CDCl3)δ137.4,126.7,and 115.2(Cq each),119.4(Cq,CN),126.9,121.9,119.1,and 109.6(aromaticCH),32.8(CHCH2),31.1(CH3),24.6(CHCH2).分子式:C21H19N3;HRMS理论值:313.1579;测定值:313.1581。
Claims (8)
1.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双吲哚衍生物(1)结构式如下,
取代基R1、R2为氢、C1-C3烷基、芳基C6H5-aXa,苄基CH2C6H5-aXa,萘基C10H7-bXb或五元杂环化合物C4H3-cXcY;其中X为芳环、萘环或五元杂环上取代基团,可以是卤素、硝基、氰基、酯基、酰基、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a为0-5的整数,b为0-7的整数,c为0-3的整数;
其特征在于:以吲哚衍生物(2)为起始原料,通过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生成双吲哚衍生物(1);
合成路线如下述反应式所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反应溶剂为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乙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反应中需要的酸为甲酸、乙酸、氯乙酸、苯甲酸、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甲磺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吲哚衍生物(2)与酸的摩尔比为1:1-1:20;反应时间为1-24小时;反应温度为0-120℃;反应结束后按常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产物分离,得到双吲哚衍生物(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时,用到的酸最好为二氯乙酸。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过程中,3-二甲胺基丙烯腈(3)与酸的最优摩尔比是1:10。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反应时,其最优摩尔比是1:2;吲哚衍生物(2)的摩尔浓度为0.05-1.0M。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衍生物(2)的摩尔浓度为0.4M最优。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反应时,最佳反应时间1-24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衍生物(2)与3-二甲胺基丙烯腈(3)反应的最佳温度为0-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31541.3A CN108218840A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31541.3A CN108218840A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18840A true CN108218840A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3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31541.3A Withdrawn CN108218840A (zh) | 2016-12-09 | 2016-12-09 |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1884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5791A (zh) * | 2018-12-06 | 2020-06-1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2-(1-二甲胺基-2-氰基乙基)吡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CN115181048A (zh) * | 2021-04-06 | 2022-10-14 | 新疆大学 | 1,1′-二甲基2,3-二氢-2,3′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2016
- 2016-12-09 CN CN201611131541.3A patent/CN10821884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5791A (zh) * | 2018-12-06 | 2020-06-16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2-(1-二甲胺基-2-氰基乙基)吡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CN115181048A (zh) * | 2021-04-06 | 2022-10-14 | 新疆大学 | 1,1′-二甲基2,3-二氢-2,3′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35812B (zh) | 钌催化烷基芳酮与二苯乙炔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 | |
Li et al. | One-pot, highly efficient,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ing-fused piperidine derivatives bearing N, O-or N, N-acetal moieties | |
CN105837539B (zh) | 一种2位芳基取代苯并呋喃环3位氟代的方法 | |
CN108218840A (zh) | 一种双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2911105B (zh) | 一种3-芳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8610275A (zh) | 一种3-(2-氰基乙烯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3664821B (zh) | 一种基于邻氨基苯硫酚环化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 |
Xu et al. | Synthesis of 3-acyl, methylene and epoxy substituted isoindolinone derivatives via the ortho-lithiation/cyclization procedures of aromatic imines with carbon monoxide | |
CN105820174B (zh) | 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7353294A (zh) | 一种碘催化的多组分反应制备吲哚螺环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1440166A (zh) | 多取代吲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98902B (zh) | 一种吡咯并[1,2-a]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10105285A (zh) | 三取代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93594B (zh) | 一种四氢环戊烷并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14380790B (zh) | 一种多取代噻喃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
CN109867621B (zh) | 一种四氢环戊烷并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11018829B (zh) | 4-烷硫基多取代噻吩衍生物及其合成 | |
CN108610276A (zh) | 一种两步合成3-(2-氰基乙烯基)吲哚衍生物的方法 | |
CN108147984B (zh) | 3,3-二烷硫-2-烷氧基-2-丙烯-1-酮衍生物及其合成 | |
CN104193692B (zh) | 一种连三嗪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4193667A (zh) | 一种发散型导向的氮杂环的合成方法 | |
CN105693752B (zh) | 一种二吡咯亚甲基n,o‑二氟化硼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8774206B (zh) | 一种含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2724063B (zh) | 一种3-碘-4-胺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2920111B (zh) | 一种多取代吡啶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