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9706A -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9706A CN108139706A CN201580083962.0A CN201580083962A CN108139706A CN 108139706 A CN108139706 A CN 108139706A CN 201580083962 A CN201580083962 A CN 201580083962A CN 108139706 A CN108139706 A CN 1081397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image
- forming component
- roller
- carrier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03G15/11—Removing excess liquid developer, e.g. by hea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88—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removing liquid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et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某些示例中,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100)具有压缩元件(140)。压缩元件从成像元件(110)上的墨图像移除一部分载液。所述压缩元件能选择性地接合,并且控制器(150)使所述压缩元件脱离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210)以便保留所述第一层中的载液,并且使所述压缩元件与液体调色剂的后续层(240)接合以便从所述后续层移除一部分载液。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也称为液体静电印刷,使用液体调色剂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可以使用数字控制的激光在诸如照片成像版的成像元件的带电表面中产生潜像。在该过程中,均匀的静电荷被施加到成像元件上,并且激光驱散某些区域中的电荷,从而产生符合待印刷图像的不可见的静电荷图案形式的潜像。然后,液体调色剂形式的带电印刷物质被施加并被吸引到成像元件的部分带电表面,从而再现期望的图像。
在某些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转印元件用于将显影的液体调色剂转印到印刷介质上。例如,包括根据潜像排列的液体调色剂的显影图像可以从成像元件转印到可加热转印滚筒的转印橡皮布上,并且从转印橡皮布转印到放置成与转印橡皮布相接触的目标基底上。
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可用于在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上印刷多色图像。这两种方法都涉及产生多个分离部,其中每个分离部都是单色的分图像。当这些分离部叠加时,它们导致形成期望的全色图像。在第一种方法中,分色层在成像元件上产生,被转印到转印滚筒并最终转印到基底。后续的分色层被类似地形成,并连续地转印到前层上面的基底上。这有时被称为“多次着色”成像序列。在第二种方法中,使用“单次着色”工艺。在这些系统中,成像元件将一系列的分离部转印到转印滚筒上的转印橡皮布上,从而在橡皮布上建立每个分离层。一旦在转印橡皮布上形成一定数量的分离部,它们都一起转印到基底上。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这些附图一起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某些示例,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2A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施加到可加热的转印元件的液体调色剂第一层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施加在图2A中所示的第一层上面的液体调色剂的第二层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在接合照片成像版上的液体调色剂层之前的压缩元件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在接合照片成像版上的液体调色剂层之后的压缩元件的示意图;
图3C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对于照片成像版上的液体调色剂层而言已脱离的压缩元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包括可变空气供应部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的示意图;和
图5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在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印刷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系统和方法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设备、系统和方法。说明书中对“示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味着结合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示例中,但不一定包括在其它示例中。
如本文所述,示例性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包括诸如照片成像版(PIP)的成像元件。成像元件可以实现为鼓或带。在成像元件上产生潜像,并且至少一个图像显影单元将液体调色剂层沉积在成像元件上。液体调色剂包括墨颗粒和载液。墨或颜料颗粒是带电的,并且可以基于潜像的电荷图案布置在成像元件上。一旦液体调色剂被施加到成像元件上的潜像上,就在成像元件上形成墨图像。墨图像包括根据潜像排列的墨颗粒。在一种情况下,墨颗粒的直径可以是1-2微米。可加热的转印元件(有时称为中间转印构件)从成像元件接收墨图像并将墨图像转印到印刷基底。在示例的单次着色工艺中,墨图像是多个分离层中的一个,并且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从成像元件接收墨图像的多个分离层。然后在将所有层转印到印刷基底之前,将这些层累积在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上。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墨图像中的每一个是不同的颜色。
至少部分由于转印元件是可加热的,调色剂中的一部分载液在墨图像转印到印刷基底之前被蒸发。也可以通过使用外部热源来增强这种蒸发。在转印到印刷基底上之前转印元件上载液的量直接影响印刷在基底上的图像的质量。因此,充分的加热产生热的、几乎干的粘性塑料膜形式的成品图像。然后,可以将该膜施加在印刷基底上以完成印刷操作。
当在单次着色工艺期间在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上累积多层时,与稍后的层相比,第一分离层可能经历过度干燥。这是因为第一层保持在可加热转印元件上的时间比后续层要长,这些后续层在稍后的时间点转印到转印元件。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过热可能导致墨从转印元件到印刷基底的可转印性差,并且可能导致墨与基底的粘附性差。这可能会限制媒体色域。
在一些场景下,可以通过特别配置液体调色剂的成分来减少低层如第一层的过度干燥。例如,在一种情况下,调节调色剂特性以减少由于在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上花较长时间而引起的蒸发。在这种情况下,蒸发的液载的量取决于调色剂的特性。例如,它可能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聚合物、载液的成分和所使用的颜料。因此,每个分离层可使用具有不同蒸发特性的不同调色剂。
在其它场景下,可以通过控制通风系统中的空气供应单元分别调节每个分离层的干燥程度来减少过度干燥。根据分离部在转印元件上显影的顺序来调节每个分离部的干燥水平。例如,与最终分离层相比,可以向第一分离层提供更少的空气。
在本示例中,描述包括压缩元件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这种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可以通过移除一部分载液来减少过度干燥。在墨图像转印到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之前,压缩元件可以选择性地接合以从墨图像移除一部分载液。这种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使压缩元件脱离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从而保留第一层中的载液。控制器可以使压缩元件接合液体调色剂的后续层,以从这些后续层中移除一部分载液。这意味着转印元件上的后续层需要通过加热和/或其它蒸发手段移除较少的载液,因此减少第一分离层的过度干燥。
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已经脱离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从而控制器不再需要使压缩元件脱离第一层。在脱离位置中,压缩元件可以设置在远离成像元件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是辊。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可以使压缩元件从后续层移除比先前层更大比例的载液。例如,从第三层移除比从第二层移除更大比例的载液。
图1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100的示意图。液体电子照相,有时也称为数字胶版彩色印刷,是将液体调色剂施加到具有静电荷图案(即潜像)的表面上以形成与静电荷图案对应的液体调色剂图案(即墨图像)的印刷过程。然后将这种液体调色剂图案转印到至少一个中间表面,然后转印到印刷介质。在数字液体电子照相系统操作期间,在照片成像版的表面上形成墨图像。这些墨图像被转印到可加热的橡皮布滚筒,然后转印到印刷介质。
根据图1的示例,通过在照片充电单元(未示出)下方旋转照片成像版110的清洁裸段,在成像元件110上形成潜像。成像元件可以包括照片成像版或其它图像载体。在该示例中,成像元件是圆筒形的,例如构造成鼓的形式,并且沿箭头125的方向旋转。照片充电单元可包括充电装置,例如电晕线、充电辊、电晕管(scorotron)或任何其它充电装置。均匀的静电荷可以通过照相充电单元沉积在成像元件110上。当成像元件110继续旋转时,其通过成像单元115,在成像单元115处,一个或多个激光束可驱散成像元件110的选定部分中的局部电荷,以留下对应于待印刷图像的不可见静电电荷图案,即潜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片充电单元将负电荷施加到成像元件110的表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荷可以是正电荷。然后,成像单元115可以使成像元件110一部分局部放电,从而形成成像元件110上的局部中和区域。
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墨通过至少一个图像显影单元120转印到成像元件110上。图像显影单元也可以称为二进制墨显影单元。对于每种墨颜色,可以有一个图像显影单元120。在印刷期间,适合的图像显影单元120与成像元件110接合。接合的图像显影单元120将均匀的墨膜提供到成像元件110。墨包含被成像元件110的图像区域上的相反电荷所吸引的带电颜料颗粒。墨被从不带电荷的非图像区域排斥。成像元件110现在在其表面上具有单色墨图像,即墨图像或分离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例如那些用于黑白(单色)印刷的实施方式中,可替换地提供一个或多个墨显影单元。
墨可以是液体调色剂,包括墨颗粒和载液。载液可以是成像油。示例液体调色剂墨是HP ElectrolnkTM。在这种情况下,颜料颗粒被掺入悬浮在如IsoparTM的载液中的树脂中。墨颗粒可以带电,使得它们在受到电场影响时可以移动。通常,墨颗粒带负电荷,因此被成像元件110的负电荷部分所排斥,并且被成像元件110的已放电部分所吸引。颜料掺入到树脂中,复合颗粒悬浮在载液中。颜料颗粒的尺寸使得印刷的图像不掩蔽印刷基底的底层纹理,使得印刷的完成与印刷基底的完成一致,而不是掩蔽印刷基底。这使得液体电子照相印刷能够产生外观上更接近于常规胶印的成品,在常规胶印中,墨被吸收到印刷基底中。
返回到印刷过程,成像元件110继续旋转并将墨图像转印到可加热的转印元件130。转印元件130也可称为橡皮布滚筒或中间转印构件,并且其沿箭头135的方向旋转。在使用中,转印元件130被加热。墨图像从成像元件110转印到转印元件130可以被认为是“第一次转印”。在墨图像转印到旋转和加热的转印元件130上之后,墨被转印元件130加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墨还可以由可包括空气供应部的外部热源加热。这种加热导致墨颗粒部分熔化并混合在一起。同时,大部分载液被蒸发并且可以被收集和再利用。在一个示例性案例中,墨以20%的浓度施加到转印元件130上(剩余的80%包括载液)。
如前所述,在采用单次彩色工艺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成像元件110旋转若干次,转印连续的分离部,并且在它们转印到印刷基底之前将它们累积在转印元件130上。从转印元件130到印刷基底的这种转印可以被认为是“第二次转印”。每个分离部可以是层叠在转印元件130上的单独颜色墨图像。例如,可以有对应于标准CMYK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四种层,它们构成转印到印刷基底上的最终图像。
印刷基底可以是任何适用于液体电子照相印刷的涂覆或未涂覆材料,包括纸和薄聚氨酯或其它类型的塑料介质。在某些示例中,纸包括由纤维素纤维形成的织物,其基重为约75gsm(克每平方米)至约350gsm,纸厚(即厚度)为约4密耳(千分之一英寸-约0.1毫米)至约200密耳(约5毫米)。在某些示例中,纸包括包含淀粉、丙烯酸聚合物和如聚甘油酯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约2至约14的有机材料的表面涂层。
印刷基底可以以每张为基础供给,或者从有时被称为卷筒基底的辊供给。当印刷基底接触转印元件130时,最终图像被转印到印刷基底。
如上所述,在单次着色工艺中,在转印元件130上获取了包括多个分离部和/或颜色层的图像。因为与后续的附加层相比,第一分离部在加热的转印元件130上保持更长的时间段,所以第一分离部可能变得过热和/或干燥。这可能导致不期望的从转印元件130到成像元件110的图像反向转印。它也可能对第一次和第二次转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果不对介质进行特殊预处理,则媒体色域是窄的。为了减轻墨干燥问题,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橡胶橡皮布,具有吸收大量的成像油并减缓干燥的能力。这些橡皮布有助于减轻墨干燥。但是,当与多次着色工艺相比时,单次着色工艺的媒体色域可能更窄。
在从成像元件110转印到转印元件130之前,通过控制每个墨层中的载液浓度可以减少过度干燥。这可以通过使转印元件130上的第一层具有高载液浓度并且随后使转印元件130上的后续层具有较低浓度来实现。在图1的示例中,这通过使用压缩元件140来实现。在一些示例中,该压缩元件140是辊。压缩元件140能选择性地进行接合,并由控制器150控制。控制器150可以使压缩元件140接合液体调色剂的每个后续层,以便从后续层移除一部分载液。控制器150还可以使压缩元件140脱离液体调色剂的至少一个第一层,以便保留第一层中的载液。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150确保压缩元件140脱离至少一个第一层,并且如果确定压缩元件140已经脱离,则可以不需要脱离动作。在一些示例中,在墨图像转印到转印构件130之前,压缩元件140被机械地按压到成像元件110上。
通过保留至少一个第一层中的载液在并从后续层移除载液,可以减轻第一层的过度干燥。根据实施方式,不同的分离层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压缩元件而具有不同的载液浓度。在某些情况下,压缩元件可以由控制器数字控制,即对于给定的分离层具有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的两个或更多个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这可以使转印构件130的温度降低,因为后续层包含较低比例的载液,否则在没有压缩元件140接合的情况下会存在载液。此外,也可以减少外部加热或气流。通过减少多层暴露于热源,第一层不太可能过度干燥,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图2A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210施加到例如图1中的转印元件130的可加热转印元件的示意图200。在该示例中,层210如前所述包括墨颗粒220和载液230。
图2B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液体调色剂240的第二层施加在图2A所示的第一层210上面的示意图205。类似地,液体调色剂的第二层可以包括墨颗粒220和载液230。在一些实例中,墨颗粒和载液在每一层中处于不同浓度。在其它示例中,墨颗粒和载液的类型可以不同于其它层中的墨颗粒和载液的类型。在一些示例中,液体调色剂的组成成分可被特别选择以控制液体调色剂的蒸发特性,例如以减少或增强载液的蒸发。因此,在一些示例印刷机中,控制器150可以根据液体调色剂的特性使压缩元件140进行接合。因此,移除的部分载液可取决于液体调色剂的特性。
图3A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压缩元件(例如图1的压缩元件140)在与成像元件(例如成像元件110)上的液体调色剂层310接合之前的示意图300。在一些示例中,液体调色剂层310是第二层,或在至少一个第一层之后的任何后续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存在多个层,其中压缩元件140在如图3A所示的到达的液体调色剂层310之前脱离接合。压缩元件140可以是沿箭头370所示方向旋转的辊,并且可以连接到辊支架350。辊接合机构(未示出)也可连接到辊支架350以选择性地将辊施加到成像元件110。
尽管压缩元件140示出为连接到辊支架350和辊接合机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类似的机构来允许选择性接合。例如,标准图像显影单元接合机构可被压缩元件140使用以实现选择性接合。这种图像显影单元接合机构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
在该示例中,液体调色剂层310包括墨颗粒320和载液330。在一个示例中,在接合压缩元件140之前,液体调色剂可以包括80%的载液330和20%的墨颗粒320。液体调色剂层310被形成在沿箭头360所示方向旋转的成像元件110的表面上,使得层310朝向压缩元件140行进。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150使得辊接合机构将压缩元件140施加到成像元件110,从而使得压缩元件140接合层310。因此接合系统被数字化。例如,控制器150可以确定层310不是第一层210,而是第二层240或任何其它后续层。因此,控制器150接合压缩元件140,以便从层310移除一部分载液330。
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140在成像版110将墨转印到转印元件130之前被机械地按压到成像版110上。在某些情况下,压缩元件140可以具有两个或多个状态,其中每个状态具有不同的压区长度和/或压区距离,即成像元件的长度,其中辊在辊和成像元件140之间的最近点处具有小于阈值和/或设定距离的距离。
图3B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在接合成像元件110上的液体调色剂层310之后的压缩元件140的示意图305。在该所示示例中,可以看出层310包含比接合压缩元件140之前更低比例的载液330。与压缩元件140的接合导致载液335的一部分从层310移除。载液可由压缩元件140使用毛细管力移除。
在一些示例中,穿过压缩元件140的层310与不接合压缩元件140的层之间的载液浓度差大于20%。例如50%的载液可由压缩元件140移除。
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140可通过调节辊力、辊压力、辊速率和辊电压中的一个或多个而能选择性地接合。调节这些值会影响移除的载液的量。影响载液移除效率的其它因素包括压区长度,即压缩元件140和成像元件110接合的表面积。压区长度可受辊的硬度以及接合过程中施加的力和压力的影响。影响效率的其它因素包括成像元件110和压缩元件140之间的相对速率、它们的直径和辊配方。例如,辊上橡胶涂层的厚度可影响载液移除效率以及表面粗糙度。在一些情况下,辊是未涂覆的。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140由聚氨酯制成。可以调节这些操作参数中的一些或全部,以便控制从成像元件110移除的载液的比例。这些操作参数的调节可取决于特定的液体调色剂层和/或特定的液体调色剂层的组成成分。例如,与内层相比,可以从外层移除更大比例的载液。
在一些示例中,在接合期间向压缩元件140施加电压。通过利用适当的电压,压缩元件140可以移除载液,同时将墨颗粒压缩到成像元件110上。因此,压缩元件140利用墨的电荷,由此墨携带图像显影单元120的电压。所测量的墨电压可以是成像元件110上的覆盖率的函数。应当注意,施加到压缩元件140的电压不影响未充电的载液。
在一个示例中,施加到压缩元件140的电压可以具有与墨颗粒和成像元件110相同的极性,并且不同于墨图像中墨颗粒的电压,从而施加静电力以保持墨颗粒在成像元件110上。因此,墨被压缩元件140排斥并且被压靠到成像元件110。所施加的电压可以由控制器150控制,并且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所使用的特定液体调色剂和/或墨覆盖率来选择。电压可以不同于成像元件110的电压,使得静电力被施加到残余电荷以将所述电荷转移到压缩元件140。残余电荷可以构成图像中不需要的噪点,并且可以处在成像元件110的非图像区域中。
在一个示例中,墨颗粒带负电荷,因此施加到压缩元件140的电压为负。当施加到压缩元件的电压低于墨图像中墨颗粒的电压并且高于成像元件110的电压时,墨被压靠到成像元件110,并且背景中的残余电荷被转移到压缩元件140。在另一示例中,墨颗粒带正电荷,并且施加到压缩元件140的电压为正。当施加到压缩元件140的电压高于墨图像中墨颗粒的电压并且低于成像元件110的电压时,墨被压靠到成像元件110,并且背景中的残余电荷被转移到压缩元件140。例如,当墨颗粒带负电荷时,压缩元件140的电压可以是-800V,墨颗粒的电压可以是-500V,并且成像元件110的电压(对应于图像背景)是-900V。在这种场景中,墨颗粒被迫使到成像元件110上,并且成像元件110上的任何残余电荷被吸引到压缩元件140。通过向压缩元件140和成像元件110施加电压,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在另一示例中,对于带负电荷的墨颗粒,施加到压缩元件的电压为-700V,墨颗粒的电压为-450V。这意味着墨颗粒被压靠到成像元件110,并且背景中的残余电荷被转移到压缩元件140。
图3C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对于成像元件110上的液体调色剂层315而言已脱离的压缩元件140的示意图355。在该示例中,层315是第一层210。控制器150可以确定层315是第一层210,并且使压缩元件140脱离,以便保留第一层315、210中的载液。在一些示例中,压缩元件140可以已经脱离,使得控制器150可以不使压缩元件140脱离。在某些情况下,压缩元件140可以脱离于多个第一层,例如在一组三个或更多个分色部中的两个或三个分色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单色层。在一些示例中,对于施加到成像元件110的载液的第一层210,压缩元件140处于远离成像元件110的脱离位置,并且对于施加到成像元件的载液的后续层240,压缩元件140处于接合位置。
图4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包括可变空气供应部470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400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在美国专利No.US7,907,873中描述了一种调节应用于蒸发载液的空气供应的示例系统,并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印刷机400在使用中包括沿箭头425所示方向旋转的照片成像版410和沿箭头435所示方向旋转的加热橡皮布430。印刷机400进一步包括如根据图1中的印刷机100讨论的照片充电单元460和一个或多个激光器415。印刷机400进一步包括多个图像显影单元420A-D以及与控制器450通信的辊440。控制器450也可以与可变空气供应部470通信。印刷机也可以包括清洁站480和预转印擦除单元490。
预转印擦除单元490包括一组二极管以照射照片成像版410。照射导致整个照片成像版410上均匀的导电性,使得驱散仍然存在于背景上的电荷。这使得能够在下一阶段中清洁地转印图像,避免背景电荷产生电火花到加热的橡皮布430,并且避免损坏图像并且最后损坏照片成像版410和加热橡皮布430。
清洁站480用于在第二次转印发生之后移除照片成像版410上的任何残留墨。清洁站480还可以冷却照片成像版410移除与加热的橡皮布430的热橡皮布接触期间传输的热量。然后,照片成像版410准备好由充电单元460再充电而为下一图像做准备。
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可用于将空气施加到在加热的橡皮布430上获取的层。因为获取了多个分离部,该空气用于干燥这些图像。通常,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施加来自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的空气,并且有时增加空循环以进一步干燥图像。空循环是ITM430的旋转,其中不获取另外的层,因此允许空气供应部充分干燥该层。对后续层使用空循环进一步增加了至少一个第一层花费在加热的橡皮布430上的时间,这可能导致过度干燥。因此,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和调节可变空气供应部470对每一层的干燥水平,可以减少第一层的过度干燥。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450可以控制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以向第一印刷分离部提供与最终印刷分离部相比更少的空气。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450可以控制可变空气供应部470以向具有较低百分比覆盖率的图像提供比具有高百分比覆盖率的图像提供更少的空气流。控制器450因此可以根据在加热的橡皮布430上形成分离部的顺序和/或每个分离部的百分比覆盖率来控制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的干燥水平。控制器450还可以根据图像待印刷到的预期印刷基底和/或前面讨论的辊440的操作参数来控制干燥水平。
在一些示例中,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也可以包括加热系统以控制所供应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该加热系统也可以由控制器450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450可以指令可变空气供应部470以第一组空气供应参数对第一层进行操作,并且以第二组空气供应参数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组合进行操作。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组空气供应参数提供比第二组参数更慢的干燥速率。示例性的一组空气供应参数可能意味着可变空气供应部470不向一或多层供应空气,或者空气被转向远离加热的橡皮布430。一个或多个空气供应参数也可以控制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中的加热系统。例如,与第一组空气供应参数相比,第二组空气供应参数可提供更高温度的气流。
在另一示例中,控制器450可以指令可变空气供应部470以第一速率为第一层供应空气,并且以第二速率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组合供应空气。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速率高于第一速率。第一速率也可以为零,使得基本上没有空气流到第一层上。后续层也可以经受以各种空气速率供应的空气。在一些实例中,后续层经历比先前层更高的空气速率。
在一些示例中,辊440和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协同操作,以在减少过度干燥方面获得更好的性能。控制器450可以基于辊440的接合水平来控制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例如,控制器450可以确定使用辊440移除载液对于特定层更有效,并且可以相应地降低可变空气供应单元470的干燥和/或加热水平,或者反之亦然。该确定可取决于层数或所使用的特定液体调色剂。
图5是示出根据一示例的在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印刷图像的方法5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1和图4中讨论的印刷机100、400执行。在框510处,将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施加到诸如照片成像版的成像元件。这可以是成像元件110或照片成像版410。在该示例中,液体调色剂包括带电颜料或墨颗粒和载液。该墨可以通过上面结合图1和图4描述的墨显影单元120、420A-D或者通过一些其它装置来施加。在框520处,通过从照片成像版移开辊将载液保留在第一层中。辊可以包括压缩元件140或辊440。例如,辊可通过控制器150、450脱离,如上文参考图1和图4所述。在框530处,将第一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例如转印元件130或加热的橡皮布430。在一些示例中,加热的橡皮布形成在中间转印构件上,或者是中间转印构件的一部分。在框540处,将液体调色剂的第二层施加到照片成像版。液体调色剂的第二层可以是与第一层不同的颜色层和/或分离部。在框550处,通过将辊施加到照片成像版,从照片成像版移除第二层中的一部分载液。辊的施加可由控制器150、450控制。在框560处,将第二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在该示例中,第二层在第一层上面被施加到加热的橡皮布上。在框570处,将第一层和第二层从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步骤580指示可对其它层的液体调色剂重复框540、550和560,使得在步骤570中将多层转印到印刷介质。
在一些示例方法中,在框520和550中分别保留载液和移除一部分载液,包括调节辊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以便控制从照片成像版移除的载液的比例。例如,这些操作参数可以包括辊力、辊压力、辊速率和辊电压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示例方法中,可以向辊施加电偏压,以便从辊排斥带电颜料颗粒并从照片成像版吸引残余电荷。可以通过施加和/或调节辊电压来控制该电偏压。
在一些示例方法中,在将第一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之后,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气流施加到加热的橡皮布,并且在将第二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之后,将第二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上的第一层上,该方法包括将第二气流施加到加热的橡皮布。例如,第二气流导致比第一气流更快的墨层干燥速率。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气流涉及没有空气流到加热的橡皮布上。气流可以由如图4中所述的可变空气供应部470提供。
在一些示例方法中,在将第一层和第二层从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附加层的液体调色剂施加到照片成像版;通过将辊施加到照片成像版,从照片成像版移除附加层中的一部分载液;以及将附加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这些附加步骤在图5中的循环580中示出,并且可以对任何数量的附加层进行重复。在一些示例中,相对于附加层移除的载液的比例大于相对于第二层移除的载液的比例,并且每个附加层被转印到先前转印的层上。在该示例中,在框570中所示的将第一层和第二层从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的方法步骤包括将所有转印层的组合从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
如所讨论的,对于一个或多个附加层重复施加、移除和转印的方法操作,其中每个层可以表示不同的分色部。
这里描述的某些系统组件和方法可以通过可存储在非瞬态存储介质上的非瞬态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150、450可以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存储在其上的一组计算机可读指令。控制器150、450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器。当由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导致处理器使压缩元件140、440脱离在成像元件110、410上显影的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以便保留所述第一层中的载液,并且使压缩元件140、440接合于在成像元件110、410上显影的液体调色剂的后续层,以便从所述后续层移除一部分载液。
Claims (15)
1.一种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包括:
成像元件;
至少一个图像显影单元,用于通过将包括墨颗粒和载液的液体调色剂的层沉积到所述成像元件上来使潜像显影,以形成墨图像;
可加热的转印元件,用于从所述成像元件接收所述墨图像并将所述墨图像转印到印刷基底;
压缩元件,用于在转印到所述可加热的转印元件之前从所述成像元件上的所述墨图像移除一部分载液,所述压缩元件能选择性地接合;和
控制器,用于使所述压缩元件脱离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以便保留所述第一层中的载液,并且使所述压缩元件接合液体调色剂的后续层以便从所述后续层移除一部分载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其中:
在接合期间,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压缩元件,
所述电压具有与所述墨颗粒和所述成像元件相同的极性,
所述电压不同于墨图像中的所述墨颗粒的电压,使得静电力被施加以使所述墨颗粒保持在所述成像元件上,并且
所述电压不同于所述成像元件的电压,使得静电力被施加到残余电荷以将所述电荷转移到所述压缩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其中:
如果所述墨颗粒带负电荷,则施加到所述压缩元件的电压低于所述墨图像中的所述墨颗粒的电压并且高于所述成像元件的电压;并且
如果所述墨颗粒带正电荷,则施加到所述压缩元件的电压高于所述墨图像中的所述墨颗粒的电压并且低于所述成像元件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包括:
用于干燥存在于加热的转印元件上的所述墨图像的层的可变空气供应部,
其中所述控制器指令所述可变空气供应部以第一组空气供应参数对所述第一层进行操作,并且以第二组空气供应参数对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组合进行操作,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组空气供应参数提供比所述第二组参数慢的干燥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
其中所述控制器指令所述可变空气供应部以第一速率为所述第一层供应空气,并且以第二速率为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组合供应空气,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其中所述压缩元件包括辊,并且所述控制器使所述辊接合抵靠所述成像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其中所述压缩元件通过调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能选择性地接合:
辊力;
辊压力;
辊速率;和
辊电压。
8.一种在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印刷图像的方法,包括:
将液体调色剂的第一层施加到照片成像版上,所述液体调色剂包括带电颜料颗粒和载液;
通过从所述照片成像版移开辊,保留所述第一层中的载液;
将所述第一层转印到加热的橡皮布;
将液体调色剂的第二层施加到所述照片成像版;
通过将所述辊施加到所述照片成像版,从所述照片成像版移除所述第二层中的一部分载液;
将所述第二层转印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和
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从所述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保留载液以及移除一部分载液包括:
调整所述辊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以控制从所述照片成像版移除的载液的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移除一部分载液包括:
向所述辊施加电偏压,以便从所述辊排斥带电颜料颗粒并从所述照片成像版吸引残余电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第一层转印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气流施加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并且
在将所述第二层转印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之后,所述第二层被转印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上的所述第一层上,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二气流施加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
其中所述第二气流导致比所述第一气流更快的墨层干燥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包括:在将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从所述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所述印刷介质之前:
将液体调色剂的附加层施加到所述照片成像版;
通过将所述辊施加到所述照片成像版,从所述照片成像版移除所述附加层中的一部分载液;和
将所述附加层转印到所述加热的橡皮布,
其中相对于所述附加层移除的载液的比例大于相对于所述第二层移除的载液的比例,
其中每个附加层被转印到先前转印的层上,并且
其中将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从所述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印刷介质包括将所有转印层的组合从所述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到所述印刷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一个或多个附加层重复施加、移除和转印操作,每个层表示不同的分色部。
14.一种用于改变施加到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中的成像元件的载液的比例的装置,包括:
辊;
辊支架;和
辊接合机构,被联接到所述辊支架以选择性地将所述辊施加到所述成像元件,
其中在接合位置,所述辊使用毛细管力从所述成像元件移除一部分成像油,并且
其中在远离所述成像元件的脱离位置中,所述辊不从所述成像元件移除成像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
对于施加到成像元件的载液的第一层,所述辊处于远离所述成像元件的所述脱离位置,并且
对于施加到所述成像元件的载液的后续层,所述辊处于所述接合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15/075180 WO2017071767A1 (en) | 2015-10-29 | 2015-10-29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9706A true CN108139706A (zh) | 2018-06-08 |
CN108139706B CN108139706B (zh) | 2020-11-03 |
Family
ID=5436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839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39706B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216120B2 (zh) |
EP (1) | EP3314333B1 (zh) |
CN (1) | CN108139706B (zh) |
WO (1) | WO20170717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14333B1 (en) * | 2015-10-29 | 2021-10-20 | Hp Indigo B.V.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s |
US20240255862A1 (en) * | 2021-07-22 | 2024-08-0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19512B1 (en) * | 1999-04-08 | 2001-04-17 | Nec Corporation | Toner image dryer for a wet electrophotographic recording system |
US6459875B1 (en) * | 1999-10-28 | 2002-10-01 | Nec Corporation | Image drying device for wet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740921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湿型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和用于控制显影剂收集的方法 |
CN101881931A (zh) * | 2009-05-08 | 2010-11-10 | 株式会社宫腰 | 湿式电子照相印刷机 |
US20110045400A1 (en) * | 2009-08-20 | 2011-02-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5576A (en) | 1998-05-01 | 2000-09-05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 developing liquid and includ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ody |
JP4156524B2 (ja) | 2002-01-31 | 2008-09-24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インデイゴ・ビー・ブイ | 液状トナーのセット、液状トナー製造方法、及び印刷方法 |
KR100438717B1 (ko) | 2002-02-27 | 2004-07-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전전사형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 |
US7400850B2 (en) | 2005-07-22 | 2008-07-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mage transfer in liquid electrostatic printing |
US7907873B2 (en) | 2008-04-18 | 2011-03-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ink drying level during a printing process |
US8985022B2 (en) * | 2010-02-05 | 2015-03-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
NL2011381C2 (en) * | 2013-09-04 | 2015-03-09 | Xeikon Ip B V | Method of digitally printing and system therefor. |
EP3314333B1 (en) * | 2015-10-29 | 2021-10-20 | Hp Indigo B.V.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s |
-
2015
- 2015-10-29 EP EP15788387.7A patent/EP331433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10-29 US US15/748,125 patent/US1021612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0-29 CN CN201580083962.0A patent/CN1081397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0-29 WO PCT/EP2015/075180 patent/WO201707176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1-22 US US16/254,226 patent/US1043717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19512B1 (en) * | 1999-04-08 | 2001-04-17 | Nec Corporation | Toner image dryer for a wet electrophotographic recording system |
US6459875B1 (en) * | 1999-10-28 | 2002-10-01 | Nec Corporation | Image drying device for wet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740921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湿型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和用于控制显影剂收集的方法 |
CN101881931A (zh) * | 2009-05-08 | 2010-11-10 | 株式会社宫腰 | 湿式电子照相印刷机 |
US20110045400A1 (en) * | 2009-08-20 | 2011-02-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9706B (zh) | 2020-11-03 |
WO2017071767A1 (en) | 2017-05-04 |
EP3314333B1 (en) | 2021-10-20 |
US10216120B2 (en) | 2019-02-26 |
US20190155193A1 (en) | 2019-05-23 |
US10437177B2 (en) | 2019-10-08 |
US20180224775A1 (en) | 2018-08-09 |
EP3314333A1 (en) | 2018-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9816212T2 (de) | Feuchtigkeitskontrolle zur Beseitigung von Blattwellungen | |
EP2670597B1 (en) | Printer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orm an image on a print substrate | |
US10520857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s | |
CN108700842A (zh) | 控制接合力 | |
CN108139706A (zh) | 液体电子照相印刷机 | |
CN102648440B (zh) | 成像系统和方法 | |
US9409384B2 (en) | Printer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orm an image on a print substrate | |
US20110243587A1 (en) | Image printing method with reduced banding | |
CN104812581B (zh) | 印刷机和印刷方法 | |
TWI701527B (zh) | 利用影像接收維持體及影像形成媒體之影像形成技術 | |
US9045664B2 (en) | Printing ink image using polymer or salt | |
US6650856B2 (en)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 |
US20200233339A1 (en)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transfer devices | |
JP2017531834A (ja) | プリンタ | |
US20120121299A1 (en) | Removing electrophotographic carrier particles from photoreceptor | |
US20180107144A1 (en)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 |
JP2005091667A (ja) | 画像定着装置 | |
WO2014005655A1 (en) | Print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