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37284A -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7284A
CN108137284A CN201680058673.XA CN201680058673A CN108137284A CN 108137284 A CN108137284 A CN 108137284A CN 201680058673 A CN201680058673 A CN 201680058673A CN 108137284 A CN108137284 A CN 108137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part
basket shape
traveling
traveling baske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6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7284B (zh
Inventor
海克·托马斯
法尔克·博克哈德
米夏埃尔·威格尔
斯特芬·泰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8137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7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5/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mining-hoist winding devices
    • B66B15/02Rope or cable carriers
    • B66B15/04Friction sheaves; "Koepe" pull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行驶篮形件至少以2∶1的比例、借助通过转向滚轮引导的承载机构尽可能在其重心上悬挂。行驶篮形件借助行驶篮形件引导件引导,其中,行驶篮形件具有行驶篮形件底板、行驶篮形件屋顶、行驶篮形件壁以及在其间具有能够由乘客踏足的乘客空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造针对优选无机房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使得所提供的竖井横截面的绝大部分能够提供给乘客,并且实现所需的竖井坑深度的减小和/或需要尽可能小的竖井头高度。行驶篮形件宽度应当相比于迄今已知的解决方案在竖井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大。根据本发明,转向滚轮(6)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区域中,并且转向滚轮(6)的第二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或行驶篮形件屋顶(4)中或者处在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相同的高度上。

Description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背景技术
具有悬挂在承载机构上的行驶篮形件的电梯设备的尺寸主要由承载机构的类型所影响。已知的装置的缺陷特别是在于,布置在电梯行驶篮形件之外的转向滚轮需要很大的竖井头高度、很大的竖井宽度和/或更深的竖井坑。对于至少以2∶1的比例悬挂的、在行驶篮形件下方或上方具有承载机构引导件的行驶篮形件而言,转向滚轮延长了行驶篮形件下方或上方的空间。
EP1566358A1介绍了一种无机房的驱动轮电梯,其中,驱动装置或控制装置的所有在已知的无机房电梯方案中布置在行驶篮形件的行驶轨道上方或下方的构件设置在行驶篮形件的行驶轨道的旁边。按照适当方式,行驶篮形件实施为不带独立的防坠框架的自承重的行驶篮形件并且实施有整合到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防坠装置和绳索滚轮。
将绳索滚轮整合到行驶篮形件底板的方案特别是在EP1457454A1中加以介绍。根据该发明,转向滚轮在电梯轿厢的底板或天花板中整合在两个板件之间。在该文献中公开的解决方案中,存在如下可行方案,轿厢底板或轿厢天花板可以在刚性的、能够承重的夹层结构形式中实施有整合的转向滚轮。承载和驱动机构可以在内部底板沟槽或天花板沟槽中引导。
类似的解决方案在WO2004/078628A2或EP1626026A2中加以介绍。
这些具有整合在轿厢底板中的转向滚轮的解决方案的缺点见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高度通过所包含的滚轮和承载机构来确定。针对行驶篮形件底板中的转向滚轮的空腔必须至少与转向滚轮一样高,因此,底板需要实施得高于转向滚轮。在将扁平皮带用作承载机构的情况下,转向滚轮可以具有80mm的最小直径。于是,底板为至少100mm高。
当行驶篮形件缓冲器根据标准布置在轿厢底板下方以及在取消额外的承载框架的情况下,竖井坑可以实施有200mm的深度。当竖井坑为200mm时,建筑物底板必须在电梯竖井的区域中具有凹陷部,因为建筑物的踏足底板结构一般情况下不大于150mm高。在建筑物底板中所需的凹陷部在配置建筑物时,表现了很高的工作耗费,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实现,例如在将电梯后续装备到现有的建筑物中的情况下。
作为特殊的构造方案,在EP1818303A1中介绍的是:在每个承载机构分束的轿厢侧的伸展中,直接跟随于转向滚轮地布置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自己的而且空间上分开的、在轿厢内具有独立的轴的转向滚轮。在该示例中,两个转向滚轮布置在电梯轿厢的内侧上。承载机构分束延伸穿过电梯轿厢屋顶中的开口,达到相应的转向滚轮并且从那里出来,在此向上延伸至机器承载件。
在该申请中,转向滚轮完全处在轿厢中,并且因此占据了乘客区域的很多空间,附加于其他轿厢配置需要设置的盖件很远地挂入轿厢中去。另外,涉及的是背包悬挂部中的电梯(布置在轿厢一侧上的转向滚轮)。对于单侧悬挂的方法,承载结构、特别是底板高度基于较大的力而必须比对于中央悬挂的情况明显更稳定而且更大地实施,因为重心与悬挂点具有间距。这种电梯设备的效率由于引导件与导轨之间较大的力而明显低于具有中央悬挂方案的电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构造用于优选无机房电梯的行驶篮形件:使得可提供的竖井横截面的尽可能大的部分能够提供用于乘客,将所需的竖井坑深度降低到最小值,和/或需要尽可能小的竖井头高度。行驶篮形件宽度应当在竖井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大。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所构成的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通过电梯竖井中的电梯所用的行驶篮形件来实现,这种行驶篮形件至少以2∶1的比例尽可能在其重心上、也就是居于中心地悬挂。行驶篮形件借助行驶篮形件引导件来引导。行驶篮形件本身具有行驶篮形件底板、行驶篮形件屋顶、行驶篮形件壁以及在其间具有能够踏足的乘客空间。根据本发明,转向滚轮的至少第一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中,并且转向滚轮的第二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或行驶篮形件屋顶中或者处在与行驶篮形件屋顶相同的高度上。
“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或“在行驶篮形件屋顶中”的表述,理解为至少一个转向滚轮的如下结构:在空间上来看,转向滚轮的圆周部分地嵌入行驶篮形件底板或行驶篮形件屋顶的凹部中,其中,凹部分别设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或行驶篮形件屋顶的中部区域中。
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行驶篮形件底板的区域中还有在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屋顶的区域中对承载机构进行引导的两个变型。承载机构在第一变型中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下方引导,或者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借助转向滚轮引导,在第二变型中,在悬挂的天花板中在行驶篮形件屋顶下方引导。
通过使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区域中的转向滚轮达到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中,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高度可以降低到对于其稳定性所需的最低程度,并且同时承载机构设置在底板下方或底板中。利用扁平的行驶篮形件底板赢得的高度可以在竖井坑深度中省去。同时,竖井头是最小的,因为在行驶篮形件上方不需要转向滚轮。
通过使布置在行驶篮形件上部区域中的转向滚轮达到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中,行驶篮形件底板还可以比第一变型中变得更小,因为承载机构在这时不再必须安装在底板区域中。在此,所需的竖井坑可以降低到125mm。整合在行驶篮形件天花板中和行驶篮形件屋顶中的转向滚轮仅稍微高于或者干脆就不高于行驶篮形件地构造。这有利地影响到所需的竖井头高度。同时,所需的绳索长度在这种变型中小于在行驶篮形件底板的区域中引导的承载机构中的情况。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转向滚轮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第二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的竖向伸展的水平投影内。转向滚轮在这种构造方案中至少沿竖向完全整合到行驶篮形件中。在这种构造方案中,转向滚轮没有任何部分沿竖向朝向下方突出于行驶篮形件底板。这使得行驶篮形件的构造方式特别节约空间。在此,所需的竖井坑可以进一步减小。相应的情况适用于转向滚轮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屋顶的区域中的情况下行驶篮形件上方的占位需求。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转向滚轮的转轴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的竖向伸展的水平投影内。对于术语“转轴”,被认为是转向滚轮的几何轴。
对于乘客,转向滚轮伸入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中的情况不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盖件或特殊造型的行驶篮形件壁将能够踏足的乘客区域与转向滚轮分隔开。这种分隔通过处在乘客空间中的构件来形成或者将盖件设置在本来就不踏足的边缘区域中。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设置为:转向滚轮通过朝向乘客空间成型的行驶篮形件壁来构造。行驶篮形件壁优选在踏足或天花板区域中稍微朝内成型地实施,使得在乘客空间的平均高度上绝不出现限制。在乘客空间的平均高度上所提供的宽度对于舒适性而言比踏足或天花板区域更重要。
另一实施方案设置为,转向滚轮的盖件朝向乘客空间的内部通过至少一个挡脚板条来形成。挡脚板条本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存在,并且因此对于乘客所感知的逗留区域不构成妨碍。
通过将转向滚轮布置在悬挂的天花板上,使乘客空间完全不受限制,因为通常存在用于安装照明元件的悬挂的天花板。当应用具有小直径的转向滚轮时,悬挂的天花板不必比其本来针对照明元件的情况更大地实施,并且转向滚轮不在上方凸出于行驶篮形件。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转向滚轮安装在操纵柱中或其后方。操纵元件对于乘客本来就需要,其中,操纵柱表现为其装备就绪的可能性。
当转向滚轮朝向乘客空间具有能够取下的盖件时,可以在其上对转向滚轮以及从乘客空间的内部出来的承载机构进行简单的维护和检查。这具有如下优点,装配人员不必进入竖井坑中或者到达行驶篮形件屋顶上,这种行驶篮形件屋顶相比于行驶篮形件中的乘客空间表现为更大的危险区域。
设置有如下可行方案,行驶篮形件引导件利用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固定在行驶篮形件壁上,并且通过盖件朝向乘客空间的内部被遮盖,由此,行驶篮形件引导件对于乘客变得不可见。
当承载机构在下方围绕行驶篮形件底板引导时,有利的是,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高度在承载机构的区域中小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环围区域地构造。通过行驶篮形件底板在电梯绳索的区域中更薄地构造,可以在那里使承载机构围绕行驶篮形件引导,而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下方无需额外的空间。余下的底板区域更厚而且更稳定。底板厚度适配于负荷地实施。
当行驶篮形件缓冲器固定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上时,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高度在行驶篮形件缓冲器的区域中同样可以逐渐变窄地构造。缓冲器具有由制造商规定的高度和基于负荷的弹性系数。通过在缓冲器的区域中缩窄底板高度,为缓冲件提供其实际对于自身弹动所需的高度,由此,同样降低了对于行驶篮形件所需的竖井坑深度。
为了实现在发明目的中限定的竖井坑深度,行驶篮形件底板必须是极薄的,由此,其惯性在常规的构造方式下对于所设置的负荷是不足的。因此,设置有如下的实施方案,底板至少部分地通过金属或塑料发泡物来增强。
为了不让盖件使得乘客区域不必要的变窄或者为了确保乘客区域的外观,有意义的是,将转向滚轮直径限制在200mm以下。通过选择由薄的、优选带塑料包套的绳索或扁平皮带构成的现代承载机构,可以实现转向滚轮的例如80mm的直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有利的是,行驶篮形件无需行驶篮形件框架地自承重地构造,因为行驶篮形件框架在行驶篮形件上方和/或下方和/或旁边需要额外的空位。
当承载机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的区域中延伸时,承载机构可以在外部引导经过行驶篮形件的侧部,或者在特别的构造方案中,至少部分地在行驶篮形件壁内部的区域中引导。对此良好适应的是现有的嵌板内侧与嵌板背侧边棱之间的区域。由此,沿侧向在行驶篮形件旁边无需针对承载机构的空位。这将所必需的竖井宽度降低了至少50mm。
特别节约空间的实施方案通过转向滚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如下方式的靠近乘客区域地布置而实现,所述方式为:转向滚轮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中,其方形外边沿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最靠外的外边沿全等。由此,转向滚轮仅非常小地或者干脆不在侧部布置在行驶篮形件旁边。
类似的实施方案通过转向滚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区域如下方式的靠近乘客区域地布置而实现,所述方式为:转向滚轮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与行驶篮形件屋顶之间的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中,其方形外部面与行驶篮形件内壁的最大造型部全等。也由此,转向滚轮仅非常小地或者干脆不在侧部布置在行驶篮形件旁边。
最大造型部通过假想的中间平面在行驶篮形件的中心垂直于行驶篮形件底板并且大致平行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外边沿地投影到行驶篮形件中。从中间平面出来,朝向每个行驶篮形件内侧获得相距最远的、能够垂直地投影到行驶篮形件壁上的点。方形外部面平行于中间平面而且处在所获得的点上。
附图说明
下面,在多个实施例中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具有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下方在凹部中延伸的承载机构的行驶篮形件;
图2示出具有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下方延伸的承载机构的行驶篮形件;
图3示出具有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延伸的承载机构的行驶篮形件;
图4示出具有在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中延伸的承载机构的行驶篮形件;
图5示出具有行驶篮形件的电梯竖井的俯视图,行驶篮形件的整合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的转向滚轮利用波浪状的盖件来遮盖;
图6示出具有波浪状的盖件的行驶篮形件;
图7示出具有椭圆形的盖件的行驶篮形件;
图8示出具有作为盖件的操纵柱和挡脚板条的行驶篮形件;
图9示出图5中的细节E;
图10示出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的图示,其中,外边沿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最靠外的外边沿是全等的;
图11示出在应用拱起的盖件时乘客空间的图示;
图12示出具有行驶篮形件的电梯竖井的剖面图,其中,转向滚轮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
图13示出具有行驶篮形件的电梯竖井的剖面图,其中,转向滚轮一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中,第二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在图1和图6中示出。其示出电梯的行驶篮形件,其以2∶1的比例借助通过转向滚轮6引导的承载机构10悬挂在其重心上。
图5示出电梯竖井18中的行驶篮形件,具有图9中对应的细节E。俯视图示出:行驶篮形件如何通过行驶篮形件引导件17在导轨11中引导,导轨借助轨道弓形件12固定在电梯竖井18中。存在于电梯竖井18中的还有对重19,对重在对重导轨20中引导,对重导轨借助对重轨道弓形件21固定在电梯竖井18中。对重19借助对重转向滚轮24悬挂在承载机构上。
行驶篮形件具有行驶篮形件底板1和行驶篮形件屋顶4,在行驶篮形件屋顶下方设置有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例如未示出的行驶篮形件内部照明件处在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中。能够踏足的乘客空间2通过行驶篮形件壁13、波浪状的盖件7以及通过双扇的行驶篮形件门16来限定。通过布置在行驶篮形件门槛15上方的行驶篮形件门16能够踏入行驶篮形件。行驶篮形件壁13由多个通过背侧边棱相互连接的嵌板组成。
这里用作扁平皮带的承载机构10围绕两个转向滚轮6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下方延伸并且在侧部在行驶篮形件壁13上朝上延伸进入竖井头中。承载机构10在一侧延伸至驱动装置并且从那里出来,延伸至对重转向滚轮24并且从那里出来再次朝上朝向竖井头的方向延伸。
为了针对转向滚轮6在对重侧在竖井横截面中不需要额外的空位,两个转向滚轮6中的一个以如下方式靠近行驶篮形件中心地布置:使得其承载机构10能够在行驶篮形件壁13中朝上引导。图9公开了该细节。
因为行驶篮形件设置用于150mm的竖井坑深度,所以转向滚轮6部分地既整合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也整合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区域中。为了使转向滚轮在乘客空间2中不产生干扰,转向滚轮通过波浪状的、从行驶篮形件底板1达到行驶篮形件屋顶的盖件7来遮盖。
在对置的行驶篮形件侧面上的第二转向滚轮6虽然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但是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的侧部上。当行驶篮形件壁13恰好应当构造在这一侧并且电梯竖井18在侧部为转向滚轮6提供了足够空位时,选用这种变型。
固定元件23(在本示例中为螺栓)从嵌板伸向行驶篮形件中心。为了使固定元件不被乘客感觉到,波浪状的盖件7以如下方式实施:螺栓、还有对重侧的转向滚轮6被遮盖。
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加工出凹陷部,将四个行驶篮形件缓冲器9插入凹陷部中,并且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的另一凹陷部设置用于承载机构10。
总之,通过所需的构件、特别是转向滚轮6、承载机构10还有行驶篮形件缓冲器9的特殊构造和选择,可行的是,将乘客站立面下方所需的空间降至最低,实现150mm的竖井坑深度。所需的竖井宽度明显小于迄今已知的解决方案。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紧凑的结构方案的优点,行驶篮形件优选设置用于无机房电梯。
在图2中,变型根据图1、5和9改变,方式为:行驶篮形件底板总体更薄地而且未设有用于承载机构10的凹陷部地实施。承载机构在底板下方延伸。两个转向滚轮6以如下程度朝向行驶篮形件中心的方向移位,使得竖井宽度能够进一步减小。两个转向滚轮6通过挡脚板条14来遮盖。行驶篮形件缓冲器9在侧部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其部分地伸出于行驶篮形件底板1。由此,也可以应用长的行驶篮形件缓冲器9。非常薄的行驶篮形件底板1主要由两块板构成,其空隙为了增强而被以铝发泡物发泡充填。
图3中的实施例与前面提出的方案的区别在于,承载机构10不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下方引导,而是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在从一个行驶篮形件侧面到另一行驶篮形件侧面的沟槽中引导。
在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向滚轮6以如下方式布置:承载机构10在行驶篮形件屋顶4下方延伸。在这里,转向滚轮6仅以如下程度伸入行驶篮形件屋顶4与行驶篮形件底板1之间的区域中:使得其还可以安装在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的内部。这里引用的转向滚轮6具有80mm的直径。由此,转向滚轮可以完全容纳在50mm厚的行驶篮形件屋顶4和同样50mm厚的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中。
因为转向滚轮6不朝上伸出屋顶,所以所需的竖井头仅通过竖井头中的与行驶篮形件无关的部件以及由行驶篮形件高度来确定,并且不由转向滚轮6来确定。因此,通过转向滚轮6的特定的结构,可行的是,将行驶篮形件4上方所需的空间降至最低。
在图7和图8中绘出两种可行方案,即转向滚轮6的盖件7能够如何以简单方式实现,使得对于乘客造成的妨碍尽可能小。
在图7中,乘客空间2的盖件7以如下方式呈椭圆形弯曲地构造:使得转向滚轮6的至少是伸入行驶篮形件屋顶4与行驶篮形件底板1之间的区域中的部分被盖件7遮盖并且由此不会被乘客注意到。乘客空间2的椭圆的造型优选也可以仅在转向滚轮6达到乘客空间2中的一侧在下方或在上方实现。
在图8中,在乘客空间2内部所需的操纵柱8被用于:用作针对转向滚轮6的伸入乘客空间2中的部分的盖件7。在相反的一侧,转向滚轮6的伸入乘客空间2中的部分通过挡脚板条14来遮盖。
在图10中示出,哪个空间被认为是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根据从属权利要求6的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3,其中,方形3的外边沿与行驶篮形件底板1的外边沿全等。
在图11中,针对具有椭圆形的盖件7的实施例示出:哪个空间被认为是乘客空间。
图12示出具有行驶篮形件的电梯竖井18的剖面图,其中,转向滚轮6根据现有技术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并且由此图示出:所需的竖井坑深度大于150mm。建筑物的底板26为了电梯竖井18而贯穿。
图13示出具有行驶篮形件的电梯竖井18的剖面图,其中,转向滚轮6一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并且第二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的上方。能够发现的是,本发明对于150mm的竖井坑深度行得通。建筑物的底板26不必被贯穿,因为建筑物的踏足底板结构27有150mm高。
附图标记列表
1 行驶篮形件底板
2 乘客空间
3 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
4 行驶篮形件屋顶
5 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
6 转向滚轮
7 盖件
8 操纵柱
9 行驶篮形件缓冲器
10 承载机构
11 导轨
12 轨道弓形件
13 行驶篮形件壁
14 挡脚板条
15 行驶篮形件门槛
16 行驶篮形件门
17 行驶篮形件引导件
18 电梯竖井
19 对重
20 对重导轨
21 对重轨道弓形件
22 竖井门
23 固定元件
24 对重转向滚轮
25 对重缓冲器
26 建筑物的底板
27 建筑物的踏足底板结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电梯竖井(18)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所述行驶篮形件至少以2∶1的比例借助通过转向滚轮(6)引导的承载机构(10)尽可能在其重心上悬挂,并且借助行驶篮形件引导件(17)来引导,其中,行驶篮形件具有行驶篮形件底板(1)、行驶篮形件屋顶(4)、行驶篮形件壁(13)以及在行驶篮形件底面底板、行驶篮形件屋顶、行驶篮形件壁之间具有能够由乘客踏足的乘客空间(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转向滚轮(6)的第一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区域中,并且转向滚轮(6)的第二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或行驶篮形件屋顶(4)中或者至少处在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相同的高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6)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第二部分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6)的竖向伸展的水平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6)的转轴特别是布置在行驶篮形件底板(6)的竖向伸展的水平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盖件(7)将转向滚轮(6)与能够踏足的乘客空间(2)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10)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下方或者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通过转向滚轮(6)从一个行驶篮形件侧面朝向其对置的行驶篮形件侧面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10)在行驶篮形件屋顶(4)下方、在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中,通过转向滚轮(6)从一个行驶篮形件侧面朝向其对置的行驶篮形件侧面引导。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经造型的行驶篮形件壁(13)、造型的盖件(7)、挡脚板条(14)、操纵柱(8)或者悬挂的行驶篮形件天花板(5)将达到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区域中的转向滚轮(6)与乘客区域分隔。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6)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3)中,所述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的方形外边沿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最靠外的外边沿全等。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6)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3)中,所述方形的行驶篮形件区域的方形外部面与行驶篮形件壁(13)的最大造型部全等。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行驶篮形件底板(1)的外高度在承载机构(10)和/或行驶篮形件缓冲器(9)的区域中逐渐变窄地构造。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行驶篮形件无需行驶篮形件框架地自承重地构造。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盖件(7)能够被取下。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行驶篮形件,其特征在于,在侧部在行驶篮形件旁边延伸的承载机构(10)至少部分地在行驶篮形件壁(13)内部的区域中延伸。
CN201680058673.XA 2015-10-12 2016-10-12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Active CN108137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7360 2015-10-12
DEDE102015117360.3 2015-10-12
PCT/EP2016/074472 WO2017064123A1 (de) 2015-10-12 2016-10-12 Fahrkorb für einen aufzug in einem aufzugsschach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284A true CN108137284A (zh) 2018-06-08
CN108137284B CN108137284B (zh) 2022-05-13

Family

ID=5712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673.XA Active CN108137284B (zh) 2015-10-12 2016-10-12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0346B2 (zh)
EP (1) EP3362395B1 (zh)
CN (1) CN108137284B (zh)
BR (1) BR112018007300B1 (zh)
ES (1) ES2922638T3 (zh)
MY (1) MY193696A (zh)
WO (1) WO2017064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59479A1 (en) * 2015-10-08 2018-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newable panel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car
CN109110610A (zh) * 2018-10-16 2019-01-01 苏州福特美福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
KR20230111204A (ko) 2020-11-30 2023-07-25 인벤티오 아게 리프트 카용 플로어 및 리프트 카의 설치 방법
WO2023126160A1 (de) 2021-12-30 2023-07-06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ufzugsanla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3586A (zh) * 2004-08-09 2006-02-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CN1759061A (zh) * 2003-03-06 2006-04-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EP1818303A1 (de) * 2006-02-09 2007-08-15 Aufzugteile BT GmbH Maschinenraumloser Aufzug
CN101588981A (zh) * 2007-03-07 2009-11-25 维托控股有限公司 自承重式轿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4886U1 (de) * 1997-03-20 1997-05-15 Boll, Rainer, 79541 Lörrach Aufzug
JP4657612B2 (ja) * 2003-03-06 2011-03-23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レベータ
ATE359228T1 (de) 2004-02-19 2007-05-15 Thyssenkrupp Aufzugswerke Gmbh Triebwerksraumloser treibscheibenaufzug
PL1626026T3 (pl) 2004-08-09 2010-07-30 Inventio Ag Osłona krążka zwrotnego
DE102005054022A1 (de) * 2005-11-10 2007-05-16 Rainer Boll Aufzug
CN102112386B (zh) * 2008-08-01 2015-11-25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系统的隔振组件
WO2010052109A1 (de) * 2008-11-05 2010-05-14 Inventio Ag Modernisierungsverfahren für aufzuganlagen
EP2867151B1 (de) * 2012-06-29 2016-03-16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US9511979B2 (en) * 2013-08-02 2016-1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Underslung elevator
ES2953859T3 (es) * 2015-10-09 2023-11-16 Wittur Holding Gmbh Ascensor para cajas de pequeñas dimension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061A (zh) * 2003-03-06 2006-04-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CN1733586A (zh) * 2004-08-09 2006-02-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
EP1818303A1 (de) * 2006-02-09 2007-08-15 Aufzugteile BT GmbH Maschinenraumloser Aufzug
CN101588981A (zh) * 2007-03-07 2009-11-25 维托控股有限公司 自承重式轿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93696A (en) 2022-10-25
BR112018007300A2 (pt) 2018-10-23
US11180346B2 (en) 2021-11-23
US20190071283A1 (en) 2019-03-07
ES2922638T3 (es) 2022-09-19
EP3362395A1 (de) 2018-08-22
EP3362395B1 (de) 2022-05-11
CN108137284B (zh) 2022-05-13
WO2017064123A1 (de) 2017-04-20
BR112018007300B1 (pt)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7284A (zh) 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EP0749930B1 (en)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US9963324B2 (en) Elevator
CN100584724C (zh) 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CN105579380A (zh) 电梯的门装置
CN101400596A (zh) 无机房电梯系统
CN100554119C (zh) 电梯
US10800638B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ventilation system
CN203976182U (zh) 一种一体化电梯轿顶结构
EP3154893B1 (en) Elevator system
CN110950215A (zh) 平衡支撑的电梯轿底结构
CN205061256U (zh) 可循环电梯
CN104150319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
CN211034841U (zh) 一种背包架结构的电梯
EP1512658A1 (en) Elevator
CN102674111B (zh) 电梯钢丝绳的绕绳结构
CN207192540U (zh) 电梯
CN207346943U (zh) 一种高稳定性无机房电梯
CN205472147U (zh) 一种电梯用隔音轿壁
CN207943716U (zh) 一种直角贯通门电梯系统及其无机房电梯
JP504006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0683450A (zh) 一种背包架结构的电梯
CN215755850U (zh) 一种观光电梯
CN206014153U (zh) 无机房电梯系统
CN205634542U (zh) 一种导向轮下置式载货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