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362B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4362B CN108024362B CN201710074473.XA CN201710074473A CN108024362B CN 108024362 B CN108024362 B CN 108024362B CN 201710074473 A CN201710074473 A CN 201710074473A CN 108024362 B CN108024362 B CN 1080243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timing
- dci
- information
- terminal device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站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基站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基站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终端设备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基站将所述DCI发送给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包含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的高层信令时,基站只需通过DCI携带指示终端设备的传输定时取值即可,避免携带较大长度的信息比特,节省了控制信息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系统中(如LTE),基站和用户设备采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或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基站与终端设备通信时使用的传输定时关系,通过预定义的方式被基站和终端设备所获取,其中,传输定时可以是从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确认反馈信息的时间间隔,例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定时,或者可以是从基站发送上行调度指示信息到终端设备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传输的时间间隔。例如,在采用FDD方式传输时,基站在第n子帧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在第n+4个子帧反馈数据包的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信息,则传输定时信息/HARQ定时信息为4个子帧。
类似的,在采用TDD方式传输时,当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初传子帧为n,则一般规定终端设备在子帧n+4上反馈ACK/NACK信息,由于无线帧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比例(简称:子帧上下行配比)不同,所以难以实现随时在n+4子帧上反馈信息,因此,标准中预定义了在给定上下行子帧配置比例下的HARQ定时信息。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随着系统中支持的业务类型多样化,系统应用场景多样化,而且,在动态TDD情况下,无线帧中上下行子帧类型动态变化等,会导致传输定时关系的数量增多。沿用预定义的方式,会导致系统灵活性下降,无法实现下一代系统的设计需求;而如果采用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对传输定时进行指示,则需要在该DCI中预先定义较长的信息比特,包括所有可能的定时关系,造成控制信令的开销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传输定时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减小下行控制信息的开销。进一步地,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基站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所述基站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所述基站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所述基站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本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联合指示传输定时的方法,预先在高层信令中配置多个传输定时取值集合,再通过DCI指示选定集合中的一个具体传输定时取值;由于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取值元素是根据系统当前的业务情况,子帧配比等因素确定,所以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包含多个传输定时集合的高层信令时,基站只需通过DCI携带指示终端设备的传输定时取值即可,避免携带较大长度的信息比特,节省了控制信息开销。
另外,配置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多个传输定时取值,进一步增加了基站选择传输定时取值的多样性,提高了传输定时配置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实现中,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还包括:根据所述DCI的DCI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或者在所述DCI占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上发送,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时频资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实现中,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还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还包括第二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二字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实现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由子载波宽度确定。当子载波宽度变化时,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也相应地变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实现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和第二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一子载波宽度确定,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二子载波宽度确定,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实现中,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基站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基站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DCI位于所述二级控制信道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实现中,所述传输定时取值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其中,所述时间间隔信息包括时隙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并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实现中,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根据所述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内承载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实现中,如果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获取所述DCI,则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一级控制信道中获取资源调度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根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承载的DCI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此外,所述基站还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中的全部或部分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此外,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还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中的全部或部分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基站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基站,还用于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以及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并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并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
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的各实现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指示不同传输定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后续描述并清楚地对本申请进行说明,以下首先对本申请可能用到的概念做简要说明: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或是5G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SU)、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移动站(mobilestation,MS)、远程站(remote station,RS)、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端设备(remoteterminal,RT)、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UT)、用户代理(user agent,UA)、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UE)。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增强型基站、或具有调度功能的中继、或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等。其中,基站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也可以其他系统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如下以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传输定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向基站反馈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或者,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例如,HARQ定时。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上行确认信息,或者反馈信息可包括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信息及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信息。基站根据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包的重传。如果基站接收到的是ACK信息,则发现新的数据包的传输,如果基站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反馈的是NACK信息,则发起数据包重传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用于提高传输定时配置的灵活性,并且节约DCI指示信息的开销,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基站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系统上行下行配比等信息。
所述系统上行下行配比为系统中每个时隙的时隙类型的组合关系,例如:每连续十个时隙为一组,组内每个时隙的时隙类型为,全上行时隙,全下行时隙,主上行时隙,和主下行时隙中的一个时隙类型;
所述TDD方式,包括半静态TDD系统,动态TDD系统;在半静态TDD系统中,每个时隙的时隙类型通过高层信令指示或预定义的方式确定;在动态TDD系统中,每个时隙的时隙类型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通知;所述时隙的类型,包括全上行时隙,全下行时隙,主上行时隙,和主下行时隙。
基站配置高层信令具体包括:基站根据终端设备能力、子载波宽度、TDD方式和系统上行下行配比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因素划分不同的传输定时集合,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多个传输定时取值。例如,高层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和/或第二传输定时集合,第一传输定时集合表示为{k1,k2,k3,...,kN1},集合中的每个值即为一个传输定时取值,第二传输定时集合表示为{k’1,k'2,k’3,...,k'N2}。
其中,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和第二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可以是不同业务下的不同取值,也可以是不同终端设备能力下的不同取值,还可以是不同TDD方式下的不同取值,或者是不同子帧上下行配比的不同取值。例如,为数据处理能力强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传输定时集合,为数据处理能力弱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传输定时集合;或者根据上下行配比为第一配比的系统配置第一传输定时集合,根据上下行配比为第二配比的系统配置第二传输定时集合,其中第一配比与第二配比不同;或者系统为半静态TDD系统配置第一传输定时集合,为动态TDD系统配置第二传输定时集合,另外,还可以根据发送的DCI所在的时频资源确定和配置不同的传输定时集合。其中,UL(Uplink,上行链路),DL(Downlink,下行链路)。
传输定时取值可以是指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信息,还可以指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其中,所述时间间隔信息包括时隙的数量。例如:基站在第n个子帧或时隙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在n+k子帧或时隙上发送上行确认信息;其中,k的取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传输定时取值集合中的一个值。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处于特定情况时,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失效,所述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取值不再适用。该特定情况可能为,例如小区切换,或重新建立RRC连接等情况。
可选的,所述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定时取值还包括至少一个默认取值。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失效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默认取值确定传输定时的取值。例如:选取传输定时的取值等于所述默认取值。
可选的,所述默认取值可以是系统预定义的,即基站和终端设备都预先可获知的取值,也可以是可配置的取值,例如,终端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或与随机接入有关的信息确定的取值,其中,随机接入有关的信息可终端设备进行初始接入时,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或第四消息。
通过设置默认取值,可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即在终端设备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定时集合失效后,基站若采用新的定时取值,而终端设备仍采用失效的定时取值,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有效的传输。
步骤102:基站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103:基站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
具体地,所述DCI中包括指示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和第二传输定时集合中传输定时取值的信息字段。例如,DCI中包括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信息字段,该信息字段用于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具体传输定时取值。进一步地,高层信令配置的一个集合为{k1,k2,k3,k4},此时DCI中包括一个2bit的指示字段,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反馈当前子帧调度的下行数据的传输的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如果DCI取值为“00”,则对应该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为k1。当该终端设备接收到的DCI后,指示传输定时的取值为“00”,则终端设备在n+k1时隙或子帧上向基站反馈ACK/NACK等确认信息。
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指示方式是,根据所述DCI的格式与第一信息字段联合指示传输定时取值,具体指示过程包括: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这些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基站根据所述DCI的DCI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或者,根据所述DCI占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上发送,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时频资源确定所述多个传输定时集合中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另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指示方式是,第一信息字段和第二信息字段联合指示传输定时取值。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DCI的格式,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这些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此外,所述DCI的DCI格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字段,所述第二信息字段用于确定多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可选的,当如步骤101所述,当所述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定时取值还包括至少一个默认取值时,在步骤103中,可选的,基站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DCI中的指示字段指示终端设备使用该默认取值。例如,如前所述示例,DCI中包括一个2bit的指示字段,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反馈当前子帧调度的下行数据的传输的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如果DCI取值为“00”,则对应该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所述默认取值确定传输定时的取值;当指示信息为“01,10,11”时,则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定时集合中的其余取值确定传输定时的取值。
步骤104:基站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基站发送DCI时,DCI中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一定包括可用于传输上行ACK/NACK的上行传输资源;而对于传输上行ACK/NACK的具体时频资源位置,可以通过与调度的下行传输数据具有绑定关系,例如,上行ACK/NACK的频域资源信息与调度的下行传输资源的第一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资源块)所在的频域位置具有绑定关系。
其中,基站可以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共同将所述DCI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该DCI位于所述二级控制信道中。
如图2所述,表示一种两级控制信道结构示意图,其中,一级控制信道位于整个时隙或子帧的控制区,二级控制信道位于子帧的数据区。如果该DCI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联合发送,则在一级控制信道中包括资源调度指示信息,该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CI在二级控制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信息。其中,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UL。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联合指示传输定时的方法,预先在高层信令中配置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集合,再通过DCI指示选定集合中的一个具体传输定时取值;由于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取值元素是根据系统当前的业务情况,子帧配比等因素确定,所以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包含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的高层信令时,基站只需通过DCI携带指示终端设备的传输定时取值即可,避免携带较大长度的信息比特,节省了控制信息开销,
进一步地,基站在配置DCI与传输定时集合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情况:
一种情况是,基站通过DCI的格式与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建立绑定关系,以使终端设备能够根据该DCI的格式确定传输定时集合,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例如,所述第一信息字段包括第一集合{k1,k2,k3,...,kN1}中的一个具体取值。
另一种情况是,建立一个DCI格式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传输定时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即该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和第二信息字段,第一信息字段与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具有绑定关系,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在多个集合中具有绑定关系的传输定时集合;第二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又一种情况是,基站还可以根据控制信道时频资源建立与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具体地包括,控制信道时频资源包括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用于传输DCI,且每个区域对应一个传输定时集合,终端设备在接收到DCI之后根据该DCI所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区域信息确定其对应的传输定时集合。
又一种情况是,基站根据DCI的DCI格式包括的信息比特的长度建立与不同传输定时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例如,将信息比特长度小于阈值的DCI与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建立绑定关系,将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DCI与第二传输定时集合建立绑定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建立绑定关系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情况,基站还可以根据子载波宽度、上下行子帧配比等其它因素建立传输定时集合与DCI之间的绑定关系,例如,基站根据子载波宽度子载波宽度宽度确定DCI,所述DCI用于指示在该子载波宽度下的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与所述子载波宽度下的传输定时集合具有绑定关系。
为了提高传输定时取值指示的灵活性,所述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会随着DCI的变化发送变化。
进一步地,高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且该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由子载波宽度确定。当子载波宽度变化时,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也发生变化。
例如,在第一时刻,基站根据当前子载波宽度确定第一DCI,该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子载波集合{k1,k2}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在第一时刻之后的某一时刻,例如第二时刻,基站根据第二时刻的子载波宽度生成第二DCI,该第二DCI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k3或k4,则在第一时刻的第一子载波集合在第二时刻变成{k3,k4},基站通过配置高层信令对传输定时集合进行调整以及DCI的指示,实现传输定时的灵活指示。
可替代地,如果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传输定时集合与子载波宽度有关,则配置和建立绑定关系的方式可以是:
根据不同时刻不同子载波宽度分别配置不同传输定时集合。以两个传输定时集合为例,第一子载波集合{k’1,k'2}和第二子载波集合{k’3,k'4},其中,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一子载波宽度确定,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二子载波宽度确定,系统配置为第一子载波宽度时,基站确定DCI,所述DCI对应第一子载波集合;系统配置为第二子载波宽度时,基站确定DCI,所述DCI对应第二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宽度和第二子载波宽度可以在同一系统内通过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配置;本实施例中,例举的基站根据子载波宽度确定DCI中的指示传输定时取值进一步地提高指示信息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端侧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接收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等。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先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再接收DCI;或者,终端设备同时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DCI;或者,如果在终端设备中已经预先配置或者获取了高层信令,则可以直接接收基站发送的DCI,不需要在接收DCI之前获取高层信令了。
其中,基站在划分高层信令和配置DCI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DCI承载在时隙或短时隙起始符号的控制信道上,所述DCI用于指示传输业务的定时。
步骤3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并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数据信息和或反馈信息给所述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终端设备获取高层信令和DCI之后,先根据该DCI的格式确定所述多个传输定时集合中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再根据所述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内承载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信息字段包括指示比特值、资源分配和调制方法等信息。
如果终端设备获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DCI,则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DCI与传输定时间之间的绑定关系,确定每一个DCI对应的传输定时集合,再根据该DCI中的信息字段,确定在该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例如,终端设备在同一时隙内接收到两个DCI,记为第一DCI和第二DCI,这两个DCI的格式不同,并且第一DCI与第二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也不相同。第一DCI中的信息字段包括:资源分配,调制方法,传输定时信息等信息;第二DCI中的信息字段包括:调制方法,传输定时信息等。
在确定DCI与传输定时集合的对应关系时,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DCI中包括的信息比特长度与第二DCI中包括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基站在配置传输定时集合时,可以根据信息比特的长度建立与DCI之间的绑定关系。例如,将信息比特长度小于设定阈值的DCI与第一集合建立绑定关系,将信息比特长度大于该阈值的DCI绑定第二集合。再通过第一DCI和第二DCI中携带的信息分别确定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和第二传输定时集合中传输定时取值。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DCI或第二DCI中包括一个信息字段,用于指示其所在的DCI对应的第一传输定时集合或第二传输定时集合。具体地,所述信息字段包括1比特的指示信息,当比特值取“0”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定时集合;当比特值取“1”时,确定第二传输定时集合。
可替代地,如果终端设备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获取所述DCI,则根据该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一级控制信道中获取资源调度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承载的DCI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本实施例提供了的方法,先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多个定时取值集合,再通过物理层控制指示信息DCI指示定时的具体数值;实现对传输定时取值的灵活配置,同时配合物理层指示信息可以动态指示多个定时关系。
另外,每个DCI绑定至少一种传输取值集合,可以根据DCI格式,DCI的信息比特长度,子载波宽度等进行绑定;进而建立一种隐性指示DCI与传输定时取值集合的关系,节省了DCI的信令开销。
参见图5,为本申请基站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基站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1相关实施例中的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
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除所述收发单元501及所述处理单元502外,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等其他单元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2,用于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等信息。
收发单元501,用于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为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
收发单元502,还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传输定时取值包括: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信息,和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其中,所述时间间隔信息包括时隙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还包括:根据所述DCI的DCI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或者在所述DCI占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上发送,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时频资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可选的,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还包括:所述DCI的DCI格式中还包括第二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二字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格式建立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格式建立与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其中,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和第二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DCI与所述至少两个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具有绑定关系,所述第二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由子载波宽度确定。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和第二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一子载波宽度确定,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二子载波宽度确定,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不同。
可选的,收发单元501,具体用于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DCI位于所述二级控制信道中。
可选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高层信令和生成的DCI信息,以及存储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或信息,例如ACK/NCAK信息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终端设备,基站侧设置的高层信令中包括多组传输定时的取值集合,所述传输定时的取值集合中的元素根据系统当前的业务,子帧配比的不同灵活配置。终端设备通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当前传输中,传输定时取值,例如HARQ定时的取值。其中,DCI中除了包括传输定时的取值还包括下行或上行数据调度的指示信息。传输定时随着调度信息的发送,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接收到的下行数据传输距离反馈ACK/NACK的时间间隔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距离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
参见图6,为本申请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3相关实施例中的传输定时信息接收方法。
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601及处理单元602,除所述收发单元601及处理单元602外,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等其他单元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601,用于接收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等。
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根据所述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内承载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可选的,如果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获取所述DCI,则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从所述一级控制信道中获取资源调度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根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承载的DCI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参见图7,为本申请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基站,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的各个步骤。
如图7所示,所述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701,处理器702,通信总线703和存储器704,所述收发器701中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和/或IO接口。
处理器7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基站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702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及收发模块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收发器701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使终端设备基站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以连接至接收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收发器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模块、蓝牙模块、基带(base band)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电路,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及/或蜂窝式通信系统通信,例如宽带码分多重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及/或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控制终端设备中的各组件的通信,并且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701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由所述基站的收发单元实现,或者由处理器702控制收发单元实现;所述处理器702所要实现的功能则可以由所述处理单元502实现。
参见图8为本申请网络侧终端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总线803和存储器804,所述收发器801中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和/或IO接口。
收发器801可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DCI,以及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例如,ACK/NACK消息。所述收发器可以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基站或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
处理器802为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网络侧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存储器804用于存储获取的高层信令和DCI信息,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有程序或代码,网元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程序或代码可以实现所述网元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通过执行存储的程序,可以实现传输定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3)
1.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
所述基站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基站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
所述基站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
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还包括:
根据所述DCI的DCI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或者,
在所述DCI占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上发送,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时频资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
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还包括:
所述DCI的DCI格式中还包括第二信息字段,根据所述第二字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由子载波宽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和第二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一子载波宽度确定,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二子载波宽度确定,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DCI位于所述二级控制信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取值为以下一种或多种: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信息;或者
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其中,所述时间间隔信息包括时隙的数量。
8.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
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并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根据所述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内承载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获取所述DCI,则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一级控制信道中获取资源调度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承载的DCI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配置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反馈信息时使用的时隙;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DCI的DCI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第一信息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具有绑定关系的集合内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或者,在所述DCI占用控制信道时频资源上发送,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时频资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DCI的DCI格式中包括第一信息字段,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字段指示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为至少两个传输定时集合时,所述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DCI的DCI格式中还包括第二信息字段时,根据所述第二字段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一个传输定时集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由子载波宽度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第一子载波集合和第二子载波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一子载波宽度确定,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根据第二子载波宽度确定,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传输定时取值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将所述DCI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DCI位于所述二级控制信道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取值为以下一种或多种: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确认信息的时间间隔信息,或者
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信息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信息,其中,所述时间间隔信息包括时隙的数量。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高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中包括用于指示传输定时取值的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的每个传输定时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定时取值,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与如下因素中的至少一种有关:子载波宽度、TDD方式、终端设备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CI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内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取值所对应的时隙上发送反馈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一个传输定时集合,根据所述DCI中包括的信息字段内承载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确定的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一级控制信道和二级控制信道获取所述DCI,则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一级控制信道中获取资源调度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根据所述二级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承载的DCI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定时集合中确定一个传输定时取值。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传输定时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
其中,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传输定时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
其中,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07141.2A CN110784928B (zh) | 2016-11-03 | 2017-02-10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JP2019523614A JP6885654B2 (ja) | 2016-11-03 | 2017-10-31 | 伝送タイミング情報送信方法、伝送タイミング情報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KR1020197015414A KR102246591B1 (ko) | 2016-11-03 | 2017-10-31 | 송신 타이밍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PCT/CN2017/108473 WO2018082534A1 (zh) | 2016-11-03 | 2017-10-31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EP17868237.3A EP3531757A4 (en) | 2016-11-03 | 2017-10-3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ENDING TIME INFORMATION |
US16/399,632 US10966281B2 (en) | 2016-11-03 | 2019-04-30 |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7/215,689 US11678401B2 (en) | 2016-11-03 | 2021-03-29 |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66292 | 2016-11-03 | ||
CN201610956629 | 2016-11-0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07141.2A Division CN110784928B (zh) | 2016-11-03 | 2017-02-10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4362A CN108024362A (zh) | 2018-05-11 |
CN108024362B true CN108024362B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207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74473.XA Active CN108024362B (zh) | 2016-11-03 | 2017-02-10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201911107141.2A Active CN110784928B (zh) | 2016-11-03 | 2017-02-10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07141.2A Active CN110784928B (zh) | 2016-11-03 | 2017-02-10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966281B2 (zh) |
EP (1) | EP3531757A4 (zh) |
JP (1) | JP6885654B2 (zh) |
KR (1) | KR102246591B1 (zh) |
CN (2) | CN1080243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4362B (zh) * | 2016-11-03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18590204A (zh) * | 2017-05-04 | 2024-09-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088702B (zh) * | 2017-06-14 | 2023-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09451798B (zh) * | 2017-11-17 | 2022-04-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指示、反馈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
CN110166186B (zh) * | 2018-02-12 | 2020-11-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dci中信息域取值的方法及装置 |
WO2020032761A1 (ko) * | 2018-08-10 | 2020-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856235A (zh) | 2018-08-20 | 2020-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与通信设备 |
US12120060B2 (en) * | 2018-09-19 | 2024-10-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desig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s |
WO2020220270A1 (zh) | 2019-04-30 | 2020-1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194534B (zh) * | 2020-01-14 | 2023-08-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EP4456643A3 (en) * | 2020-03-09 | 2025-01-0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hanne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US20230049962A1 (en) * | 2021-08-13 | 2023-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joint sidelink relay schedul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79514A2 (en) * | 2013-03-13 | 2014-09-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4335654A (zh) * | 2012-05-31 | 2015-02-0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启用对直接链路通信的调度和控制的方法 |
CN105246164A (zh) * | 2015-10-27 | 2016-01-13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超密集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CN105430755A (zh) * | 2015-10-27 | 2016-03-23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超密集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15780A1 (en) * | 2005-03-25 | 2006-09-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345984A (zh) * | 2007-07-12 | 2009-01-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格式的指示方法及系统 |
CN102111252B (zh) * | 2009-12-25 | 2014-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资源分配方法 |
CN102025467B (zh) * | 2009-12-30 | 2013-05-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
CN102647261B (zh) * | 2010-04-06 | 2014-10-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082647B (zh) * | 2010-07-28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指示方法及设备 |
CN102136894B (zh) * | 2011-04-12 | 2013-10-1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确定ack/nack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
JP6216592B2 (ja) * | 2013-09-26 | 2017-10-1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
JP6031017B2 (ja) * | 2013-09-26 | 2016-11-2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3254395B1 (en) * | 2015-02-06 | 2019-06-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widebandwidth services via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8024362B (zh) * | 2016-11-03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US11115104B2 (en) * | 2018-05-25 | 2021-09-07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signaling and use of multiple transmission chains |
-
2017
- 2017-02-10 CN CN201710074473.XA patent/CN108024362B/zh active Active
- 2017-02-10 CN CN201911107141.2A patent/CN110784928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31 EP EP17868237.3A patent/EP3531757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10-31 KR KR1020197015414A patent/KR102246591B1/ko active Active
- 2017-10-31 JP JP2019523614A patent/JP688565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30 US US16/399,632 patent/US109662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9 US US17/215,689 patent/US1167840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5654A (zh) * | 2012-05-31 | 2015-02-0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启用对直接链路通信的调度和控制的方法 |
EP2779514A2 (en) * | 2013-03-13 | 2014-09-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5246164A (zh) * | 2015-10-27 | 2016-01-13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超密集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CN105430755A (zh) * | 2015-10-27 | 2016-03-23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超密集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678401B2 (en) | 2023-06-13 |
US20190261451A1 (en) | 2019-08-22 |
EP3531757A4 (en) | 2019-10-09 |
KR20190070980A (ko) | 2019-06-21 |
KR102246591B1 (ko) | 2021-04-30 |
JP2019533391A (ja) | 2019-11-14 |
JP6885654B2 (ja) | 2021-06-16 |
US20210298121A1 (en) | 2021-09-23 |
CN108024362A (zh) | 2018-05-11 |
US10966281B2 (en) | 2021-03-30 |
CN110784928B (zh) | 2024-09-17 |
EP3531757A1 (en) | 2019-08-28 |
CN110784928A (zh) | 202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24362B (zh)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
US12022517B2 (en) | Non-scheduling resource base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1378366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644466B (zh) | 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09479276B (zh) | 定义资源分配的性质的参数 | |
EP3846571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442292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860524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EP3595384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JP7466662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応答コードブックの決定方法、装置及びそのデバイス | |
US10873430B2 (en) |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TW201725930A (zh) | 處理用於服務細胞的傳送/接收的裝置及方法 | |
US2017013510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 |
CN108464028B (zh) | 频带配置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JP7419553B2 (ja) | 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決定装置 | |
TW201922021A (zh) | 方法、設備、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程式 | |
WO2018228044A1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 |
WO2020199769A1 (zh) |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WO2023000332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7173594A1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32515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8082534A1 (zh) |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
TWI870758B (zh) | 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傳輸方法、終端、網路設備、裝置及存儲介質 | |
WO2024041465A1 (zh) | 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6489790A (zh) | Uci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