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9847A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19847A CN108019847A CN201711188585.4A CN201711188585A CN108019847A CN 108019847 A CN108019847 A CN 108019847A CN 201711188585 A CN201711188585 A CN 201711188585A CN 108019847 A CN108019847 A CN 108019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segment
- arc segment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所述出风罩包括中间连接盘、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和外框固定架,以及多条主导风条和多条副导风条;所述出风罩划分为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第二区域,主导风条包括设于第一区域的直线段和多个设置于第二区域的相切弧段,副导风条包括与相切弧段交错设置的圆弧段,其中,相切弧段和圆弧段的弯曲方向相同。本发明的出风罩在第一区域设置直线段,在第二区域设置相切弧段和圆弧段,进而能改善气流的流动,降低了旋转动能的损失,提升风机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外机中安装有轴流风机,电机带动叶轮旋转,以形成向外吹动的气流。在机壳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罩,以避免杂物等通过出风口进入机壳内,保证空调室外机的使用安全。传统的出风罩风阻大,影响了轴流风机的出风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出风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风罩,旨在解决叶轮产生的旋转气流在通过传统的出风罩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导致轴流风机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出风罩,包括中间连接盘、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和外框固定架,以及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侧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一侧设置的多条主导风条和多条副导风条;所述出风罩划分为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第二区域,所述主导风条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直线段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切弧段,所述副导风条包括与所述相切弧段交错设置的圆弧段,其中,所述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的弯曲方向相同。
优选地,多条所述主导风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导风条与第二主导风条,多条所述副导风条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导风条与所述第二主导风条之间。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盘、所述固定圈和所述外框固定架均为圆环形,所述中间连接盘和所述外框固定架同轴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一主导风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一相切弧段,每一条所述第二主导风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直线段和第二相切弧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盘,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一侧的端部均与所述外框固定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的弧度相同,所述圆弧段的弧长分别与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的弧长不同。
优选地,所述相切弧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
优选地,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出风方向,所述主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主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副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罩用于与叶轮配合,所述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背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均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凹陷的凹面和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凸出的凸面,所述凸面靠近所述进风端的一端朝向所述叶轮。
优选地,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进风角为30~75度,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出风端的出风角为80~100度。
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边缘对于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叶轮和如前述的出风罩。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在第一区域内设置直线段,在第二区域设置相切弧段和圆弧段,有针对性的将旋转圆周动压转化为静压,降低了旋转动能的损失,提升了叶轮做功能力,增加了轴流风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出风罩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出风罩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出风罩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圆弧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出风罩 | 100 | 中间连接盘 | 1 |
固定圈 | 3 | 外框固定架 | 5 |
主导风条 | 7 | 第一主导风条 | 71 |
第一直线段 | 711 | 第一相切弧段 | 731 |
第二主导风条 | 73 | 第二直线段 | 713 |
第二相切弧段 | 733 | 直线段 | 75 |
相切弧段 | 77 | 副导风条 | 8 |
圆弧段 | 81 | 进风端 | 811 |
出风端 | 812 | 第一区域 | 91 |
凹面 | 813 | 凸面 | 814 |
第二区域 | 93 | 叶轮 | 200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出风罩100。
请参照图1,出风罩100包括中间连接盘1、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3和外框固定架5,以及沿所述中间连接盘1的一侧向所述外框固定架5的一侧设置的多条主导风条7和副导风条8;所述出风罩100划分为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1的第一区域91和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5的第二区域93,所述主导风条7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区域91的直线段75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93的相切弧段77,所述副导风条8包括多个与所述相切弧段77交错设置的圆弧段81,其中,所述相切弧段77和所述圆弧段81的弯曲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罩100用于与叶轮200配合,所述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200的旋转方向相背设置。
请参照图2,当空调室外机采用轴流风机进行散热时,轴流风机出风的绝对速度C2可分解为沿空调室外机出风方向的轴向速度C2a和沿叶轮200圆周方向运动的旋转气流的圆周速度C2u,其中,圆周速度C2u导致空调室外机出风有较大的旋转气流,形成旋转损失,旋转动能损失ΔP=0.5*ρC2u 2,ρ为空气密度。本发明中采用所述相切弧段77和所述圆弧段81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与所述叶轮200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旋转气流在通过所述相切弧段77和所述圆弧段81组成的所述第二区域93时,其圆周速度C2u转化成轴向速度C2a;在保证叶轮200使用安全的同时,能有效的消除旋转气流方向的圆周速度C2u,将原旋转动能损失ΔP=0.5*ρC2u 2转化为静压能,将偏离轴向的旋转气流纠正为轴向气流,提升了风机静压效率,提升了空调室外机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200的叶片的边缘对于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区域93的位置。因为所述叶轮200轮缘的前方风速最大,并向靠近所叶轮200轮毂方向风速逐渐降低。相对于与该出风罩100相配合的叶轮200,所述第一区域91相对所述叶轮200的轮毂,所述第二区域93相对所述叶轮200的轮缘,即所述第二区域93相对所述叶轮200的叶片的边缘。本发明在第一区域91内设置直线段75,在第二区域93设置相切弧段77和圆弧段81,更有针对性的将旋转气流转为轴向气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罩100呈碗状,所述中间连接盘1设于碗状的所述出风罩100的底部,所述外框固定架5形成碗状的所述出风罩100的开口,碗状的所述出风罩100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叶轮2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间连接盘1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和所述固定圈3还可以在同一平面,所述出风罩100整体呈平板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盘1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盘1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也可是除圆形之外的其他形状,例如:所述外框固定架5为方形、菱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圈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圈3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多个固定圈3设置于中间连接盘1和外框固定架5之间,围绕中间连接盘1设置,靠近中间连接盘1的固定圈3的直径最小,远离中间连接盘1的固定圈3的直径最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导风条7使得固定圈3能与所述中间连接盘1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形成稳定的套设结构,并通过所述固定圈3、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形成栅格。
请再次参阅图1,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所述主导风条7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导风条71与第二主导风条73,多条所述副导风条8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导风条71与所述第二主导风条73之间。通过将所述副导风条8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导风条71与所述第二主导风条73之间,能进一步地加大第二区域93的导流作用提高改善叶轮200制造的旋转气流流动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盘1、所述固定圈3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均为圆环形,所述中间连接盘1和所述外框固定架5同轴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一主导风条7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段711和第一相切弧段731,每一条所述第二主导风条7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直线段713和第二相切弧段733,所述第一直线段711和所述第二直线段713沿所述中间连接盘1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71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段711。进而形成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1,主导风条组7设置越稀疏,远离所述中间连接盘1,主导风条组7设置越密集,有利于收集叶轮200吹出来的旋转气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切弧段731、所述第二相切弧段733和所述圆弧段81的端部可以不与所述外框固定架5相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段711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盘1,所述第一相切弧段731、所述第二相切弧段733和所述圆弧段81的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5一侧的端部均与所述外框固定架5相连接;以增加气流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条71、所述第二导风条73和副导风条8均相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条73和所述副导风条8也可以相连接。具体地,所述圆弧段81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5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导风条73相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3,为图1所示出风罩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外框固定架5到所述中间连接盘1的距离为d5,所述第一直线段711的长度为d3,d3=(0~0.95)*d5;所述第二直线段713的长度为d2,所述第二直线段713的自由端到所述中间连接盘1的距离为d1,d2=(1~5)*d1;所述圆弧段81的自由端到所述外框固定架5的距离为d4,d4=(0.5~0.9)*d5。
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相切弧段731、所述第二相切弧段733和所述圆弧段81的弧度相同,所述圆弧段81的弧长分别与所述第一相切弧段731、所述第二相切弧段733的弧长不同。相同的弧度能增加出风罩100的导流作用。所述相切弧段7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1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α为0~70度,所述圆弧段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1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β为0~70度。
请参阅图4和图5,其中,图4为图1所示的出风罩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出风方向,所述主导风条7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主导风条7的出风端的厚度,所述副导风条8的进风端811的厚度大于所述副导风条8的出风端812的厚度。所述第一相切弧段731、所述第二相切弧段711和所述圆弧段8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平面状的导风条,升力系数更高,将旋转气流转化为轴向气流能力更强。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圆弧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均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凹陷的凹面813和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凸出的凸面814,所述凸面814靠近所述进风端811的一端朝向所述叶轮200。具体地,所述凹面813和所述凸面814相对设置,所述叶轮200旋转会产生与旋转方向一致的旋转气流,所述凹面813正对所述旋转气流,以改变所述旋转气流为轴向气流。所述凸面814靠近所述进风端811的一端朝向所述叶轮200,以减小对轴向气流阻挡。
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的进风端的进风角γ为30~75度,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的出风端的出风角δ为80~100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的进风角γ度数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导风条7和所述副导风条8的出风角δ度数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未图示)包括叶轮200和如前述的出风罩100,所述相切弧段73和所述圆弧段81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200旋转方向相反。该出风罩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外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出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盘、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和外框固定架,以及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侧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一侧设置的多条主导风条和多条副导风条;所述出风罩划分为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第二区域,所述主导风条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直线段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切弧段,所述副导风条包括与所述相切弧段交错设置的圆弧段,其中,所述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的弯曲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主导风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导风条与第二主导风条,多条所述副导风条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导风条与所述第二主导风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盘、所述固定圈和所述外框固定架均为圆环形,所述中间连接盘和所述外框固定架同轴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一主导风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一相切弧段,每一条所述第二主导风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直线段和第二相切弧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盘,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靠近所述外框固定架一侧的端部均与所述外框固定架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和所述圆弧段的弧度相同,所述圆弧段的弧长分别与所述第一相切弧段、所述第二相切弧段的弧长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切弧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出风方向,所述主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主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副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用于与叶轮配合,所述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背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均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凹陷的凹面和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凸出的凸面,所述凸面靠近所述进风端的一端朝向所述叶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进风角为30~75度,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所述的出风端的出风角为80~100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边缘对于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
12.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88585.4A CN108019847B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88585.4A CN108019847B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19847A true CN108019847A (zh) | 2018-05-11 |
CN108019847B CN108019847B (zh) | 2020-07-10 |
Family
ID=6208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88585.4A Active CN108019847B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1984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1778A (zh) * | 2018-06-29 | 2018-09-25 | 滁州中家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CN112103030A (zh) * | 2020-09-21 | 2020-12-1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
CN112539466A (zh) * | 2020-09-28 | 2021-03-2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机构和空调室内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69198U (zh) * | 2014-04-16 | 2014-10-08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KR20140120743A (ko) * | 2013-04-04 | 2014-10-14 | 윤영숙 | 진공강자흡식펌프 |
CN205137818U (zh) * | 2015-11-12 | 2016-04-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机系统及其出风格栅 |
CN205402981U (zh) * | 2016-03-02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841328A (zh) * | 2016-05-18 | 2016-08-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进风面板和空调器 |
-
2017
- 2017-11-22 CN CN201711188585.4A patent/CN1080198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120743A (ko) * | 2013-04-04 | 2014-10-14 | 윤영숙 | 진공강자흡식펌프 |
CN203869198U (zh) * | 2014-04-16 | 2014-10-08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CN205137818U (zh) * | 2015-11-12 | 2016-04-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机系统及其出风格栅 |
CN205402981U (zh) * | 2016-03-02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841328A (zh) * | 2016-05-18 | 2016-08-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进风面板和空调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1778A (zh) * | 2018-06-29 | 2018-09-25 | 滁州中家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CN112103030A (zh) * | 2020-09-21 | 2020-12-1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
CN112103030B (zh) * | 2020-09-21 | 2021-11-23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
CN112539466A (zh) * | 2020-09-28 | 2021-03-2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机构和空调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19847B (zh) | 2020-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52931B2 (en) | Outdoor cooling unit i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JP2022501548A (ja) | 正逆回転ファン | |
CN209053822U (zh) | 对旋风扇 | |
CN104903590B (zh) | 离心风扇 | |
CN204329267U (zh) | 空调室外机及其出风格栅 | |
CN113309736B (zh) | 一种叶片、叶轮、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及叶片设计方法 | |
CN108019847B (zh)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7990443A (zh) | 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3486081B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JP6405529B2 (ja) | 送風装置 | |
CN107525249B (zh) | 空调室外机出风格栅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6016511B (zh) | 出风罩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JP7529708B2 (ja) | プロペラファンおよび冷凍装置 | |
US11466871B2 (en) | Cross flow fan blade,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 |
JP2003184797A (ja) | 送風装置及び該送風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105240316A (zh) | 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和空调器 | |
CN205117806U (zh) | 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和空调器 | |
CN211474520U (zh) |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 |
CN210141211U (zh) | 一种离心风机以及空调器 | |
CN100427769C (zh) | 具有导流静叶的扇框及风扇 | |
CN211924559U (zh) | 叶轮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8882588U (zh) | 一种离心风轮以及空调器 | |
CN218293943U (zh) | 一种风轮及空调器 | |
CN218882589U (zh) | 一种离心风叶以及空调器 | |
JP2018044512A (ja) | 送風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