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8888A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78888A CN107978888A CN201711168533.0A CN201711168533A CN107978888A CN 107978888 A CN107978888 A CN 107978888A CN 201711168533 A CN201711168533 A CN 201711168533A CN 107978888 A CN107978888 A CN 1079788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sulator
- inner insulator
- receptacle connector
- 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成两排设置于所述端子座内的导电端子以及沿高度方向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相对应且反向排布,其包括排成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及排成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座具有与第一端子及金属屏蔽片成型为一体的内绝缘体和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及第二端子外的外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该插座连接器制程及组装均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高速传输资料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是目前计算器最为普遍的连接接口,USB连接器是即插即用的外部总线,可用来连接多种外围装置,包括喇叭、电话、游戏摇杆、打印机、扫描仪及照相机等等。随着USB连接器的普及,目前USB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充电及数据传输领域。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现有的USB2.0插座连接器需分正反面才能插入且传输速率不高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为了使USB插座连接器实现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在USB插座连接器之对接舌板的下表面增加一组对应的导电端子。而为了提高USB插座连接器传输速率,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导电端子的数量。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插座连接器的强度较差,多次插接后容易损坏;导电端子与插座连接器之绝缘本体和对接舌板之间成型和组装不方便;上下两组导电端子相互之间会产生信号干扰影响电信号传输质量。
一种正反面都可以插入使用、组装方便、结构强、电信号传输质量高的插座连接器出现后,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USB Type-C连接器作为USB 3.0连接器的新一代产品,不仅插接口不再具有方向性,即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而且还支持10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USB Type-C连接器包括塑胶座体、设置于塑胶座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及夹置于上、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屏蔽片。其中塑胶座体包括上、下本体及注塑成型于上、下本体外的绝缘本体,且上、下本体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排导电端子外,如此需要三次注塑成型才能完成插座连接器的制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插座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制作简易的插座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成两排设置于所述端子座内的导电端子以及沿高度方向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相对应且反向排布,其包括排成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及排成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座具有与第一端子及金属屏蔽片成型为一体的内绝缘体和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及第二端子外的外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与连接有第一端子料带的所述第一端子于高度方向间隔堆叠后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有第二端子料带的所述第二端子沿高度方向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的上侧,且第二端子中的各导电端子的固定部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内绝缘体上表面设置的对应卡持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绝缘体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有前后两排隔栏,每排所述隔栏分别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同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栏之间间隔形成有所述卡持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绝缘体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后侧部、位于其前侧的前侧部及将所述前侧部与后侧部相连的结合部,前排所述隔栏位于所述结合部的上侧,后排所述隔栏位于所述后侧部的上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绝缘体的顶、底面中的其中一面朝向所述插座连接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面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容纳槽,以供用于形成所述外绝缘体的熔融的塑胶材料流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具有遮盖于端子座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基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沿横向方向向外突伸形成一对相对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基部的顶部后端且与所述遮蔽壳体固定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缺槽,所述定位缺槽自遮蔽壳体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其向后开放且沿横向方向将所述遮蔽壳体贯穿,以使该定位缺槽与遮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定位部向外突伸入对应侧的定位缺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包括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向外突伸的一对锁扣部及位于对应所述对应锁扣部前侧以与屏蔽片料带相连的一对连接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成型外绝缘体前,所述屏蔽片料带自一对连接部的前端移除,当所述金属屏蔽片成型于所述外绝缘体内后,所述锁扣部及连接部均包裹于所述外绝缘体内且并未向外突露出端子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座仅由内绝缘体和外绝缘体构成,其中内绝缘体注塑成型于第一端子及金属屏蔽片外围,当第二端子组装至内绝缘体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后,外绝缘体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及第二端子外,仅需两次注塑成型即可完成插座连接器的成型,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将遮蔽壳体移除后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6是图4所示插座连接器中的内绝缘体与金属屏蔽片、未移除料带的两排导电端子结合在一起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插座连接器成型完外绝缘体后且组装遮蔽壳体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及外绝缘体移除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9是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将内绝缘体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插座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插座连接器100装设于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端子座1、成两排设置于端子座1内的导电端子2、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的金属屏蔽片3以及遮盖于端子座1外围的遮蔽壳体4。两排导电端子2包括设置于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21和设置于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22。所述金属屏蔽片3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导电性。
请参照图3至图5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座1包括与第一端子21及金属屏蔽片3成型为一体的内绝缘体11和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11及第二端子22外的外绝缘体12,所述第二端子12沿高度方向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11的其中一侧。
所述内绝缘体11注塑成型在第一端子21和金属屏蔽片3周围,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金属屏蔽片3与一排所述第一端子21于高度方向间隔堆叠后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1为下排端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3也可与第二端子22(上排端子)一起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绝缘体11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后侧部111、位于其前侧的前侧部112及将所述前侧部112与后侧部111相连的结合部113。所述前侧部112沿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较所述结合部113的宽度小,所述结合部113的宽度较后侧部111的宽度小。
所述内绝缘体11的前侧部112具有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的若干通孔1121,所述通孔1121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且每根第一端子21的对接部2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通孔1121,以在注塑成型时对第一端子21的对接部24进行有效定位,所述通孔1121于所述内绝缘体11的下侧被对应第一端子21的对接部24遮蔽。
所述前侧部112的上表面还具有位于其前端且间隔设置的若干间隔部1123,所述导电端子2的端子头部夹持限位于相邻的两个间隔部1123之间,以对端子头部进行有效定位。
所述内绝缘体11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有前后两排隔栏1112、1131,其中前排隔栏1131位于所述结合部113的上侧,后排隔栏1112位于所述后侧部111的上侧。每排所述隔栏1112、1131分别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同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栏1112、1131之间间隔形成有卡持槽114。前后两排隔栏1112、1131沿前后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同时,两排隔栏1112、1131中每相应的两个沿前后方向对齐设置。每一所述隔栏1112、1131的顶部沿横向方向上的至少其中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引面1141,以使所述卡持槽114的顶部开口较其底部开口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113的顶、底面分别朝向插座连接器100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面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1132,另外,所述后侧部111的顶、底面分别朝向所述中心面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1113,所述第一、第二容纳槽1132、1113统称为容纳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在结合部113或后侧部111的顶、底面中的其中一面朝向其中心面凹陷形成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1132、1113,也即所述内绝缘体11的顶、底面中的其中一面朝向其中心面凹陷形成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1132、1113。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1132沿前后方向位于前后两排隔栏1112、1131之间。
所述内绝缘体11具有自其顶、底面向其中心面凹陷设置的若干定位孔1122、1133,所述前侧部112及结合部113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定位孔1122、1133,以在注塑成型所述内绝缘体11时对所述金属屏蔽片3进行有效定位。其中位于所述前侧部112的一对所述定位孔1122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结合部113的一对所述定位孔1133对称设置。
所述外绝缘体12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基部121、位于前侧的舌板部122以及位于基部121和舌板部122之间的中间部123。所述舌板部122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两排导电端子2的对接部24分别设置在所述舌板部122的两表面。
所述基部121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沿横向方向向外突伸形成一对相对设置的定位部1211,所述定位部1211位于所述基部121的顶部后端且与遮蔽壳体4固定配合。所述基部121顶部的前端向下且向后凹陷形成限位槽1212,所述限位槽1212向上且向前开放设置。所述基部121还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一对卡位槽1213,所述一对卡位槽1213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一对所述定位部1211之间。
在所述内绝缘体11外包覆成型所述外绝缘体12时,所述基部121包覆于所述后侧部111外,所述舌板部122包覆于所述前侧部112外,所述中间部123包覆于所述结合部113外。其中,熔融的塑胶材料填充入所述内绝缘体11上、下两侧的容纳槽1113、1132内,以使所述内绝缘体11与外绝缘体12之间形成可靠的结合。
请参照图2至图9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所述第一端子21及所述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相对应且反向排布,且均与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排布相同。
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均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g、一对电源端子p及位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p之间的四根信号端子,所述一对接地端子g分别位于第一端子21或第二端子22的两侧,所述电源端子p位于邻近的所述接地端子g的内侧。四根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依次排布的CC端子、D+端子、D-端子和SBU端子;其中D+端子和D-端子主要用于传输USB 2.0信号。
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中的每根导电端子2分别具有与所述内绝缘体11相固定的固定部23、自固定部23向前延伸并暴露于所述外绝缘体12的舌板部122外侧的对接部24和延伸出所述端子座1的焊脚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脚25与对接部24相互平行设置,且于高度方向上,所述焊脚25位于所述对接部24下侧。另外,所述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的焊脚25位于同一排(如图2、6、7所示),并且采用表面焊接方式焊接至电路板上。
同时,第一端子21中接地端子g及电源端子p的焊脚25分别与第二端子22中对应的接地端子g及电源端子p的焊脚25肩并肩排列(如图2、6、7所示),两排导电端子中的信号端子与其相邻的导电端子之间均留有一定距离。
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前端的端子头部分别与对应的前部端子料带相连。第一端子21的所述焊脚25与第一端子料带51相连,第二端子22的所述焊脚25与第二端子料带52相连,且焊脚25的后端为料带连接部。当第二端子22组装至所述内绝缘体11上时,所述第二端子料带52堆叠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料带51的上表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端子料带51与第二端子料带52不完全重叠,所述第一端子料带51和/或第二端子料带52设置有将彼此固连的焊接部501,通过所述焊接部501将第一端子料带51与第二端子料带52镭射焊接固定。
请参照图3至图9所示,所述金属屏蔽片3与连接有第一端子料带51的第一端子21一起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11内,连接有第二端子料带52的所述第二端子22组装于一体成型有所述金属屏蔽片3及第一端子21的内绝缘体11的上侧,其中第二端子22中各导电端子的固定部23在倾斜的导引面1141的导引作用下自上向下插入对应的卡持槽114内,并借助于其两侧设置的突出部231与对应的卡持槽114干涉固持。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固定部23与卡持槽114干涉固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卡持槽114两侧的隔栏1112、1131热熔以使其熔融的材料覆盖至所述固定部23上,以进一步将第二端子22可靠定位于所述内绝缘体11上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利用突出部231与卡持槽114的干涉固持来实现第二端子与内绝缘体11的定位。
所述外绝缘体12包覆成型于组装有所述第二端子22的内绝缘体11外,并且所述金属屏蔽片3的外形轮廓大致对应所述外绝缘体12的相对侧表面的形状设计,且沿高度方向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之间,以有效隔绝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防止两排导电端子之间产生干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3与所述导电端子2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且金属屏蔽片3的材质较导电端子2的材质硬,例如金属屏蔽片3可由合金材料制成而导电端子2由铜材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3也可与所述导电端子2材质相同。
请参照图5及图9所示,所述金属屏蔽片3为呈水平设置的片状结构,其包括U形主体部31及位于所述主体部31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向外突伸的一对锁扣部32。所述金属屏蔽片3的主体部31设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缺口311及一对穿孔312,所述缺口311沿横向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主体部31中部靠后的位置,一对所述穿孔312位于所述缺口311沿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于前后方向上,所述一对穿孔312位于所述缺口311的前侧。
所述缺口311由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3112及与该对侧壁3112相连的横向壁3113共同围设形成,所述侧壁311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横向方向上,所述一对侧壁3112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电源端子p的外侧。
所述主体部31还具有位于所述缺口311沿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第一收容孔313以及位于相应锁扣部32内侧的一对第二收容孔314,所述第一收容孔313为自所述主体部31沿横向方向上的对应侧缘向内凹陷形成的不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收容孔314沿高度方向将所述主体部31贯穿。用于形成所述内绝缘体11的熔融的塑胶材料进入所述第一、第二收容孔313、314内,以加强金属屏蔽片3与内绝缘体11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镶埋成型工艺的过程中,通过顶针(未图示)插入所述缺口311及穿孔312中以上下夹持所述金属屏蔽片3及第一端子21,以保证金属屏蔽片3的位置及各第一端子21的共面度。同时,用于形成所述外绝缘体12的熔融的塑胶材料进入所述缺口311及穿孔312中,以加强金属屏蔽片3与外绝缘体12之间的结合强度。
所述金属屏蔽片3还具有位于对应所述对应锁扣部32前侧的一对连接部33,所述金属屏蔽片3通过其前侧的所述连接部33与屏蔽片料带(未图示)相连,也即与金属屏蔽片3相连的屏蔽片料带位于所述端子座1的前侧。
当所述金属屏蔽片3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11内后,所述锁扣部32向外突露于所述内绝缘体11的外侧,所述连接部33暴露于内绝缘体11的前端面外,以利于屏蔽片料带的切除,所述主体部31仅于横向方向上且紧邻锁扣部32后侧的两侧缘暴露于所述内绝缘体11外、其余部分均包覆于所述内绝缘体12内,且所述金属屏蔽片3的后端面埋设于所述内绝缘体11的后侧部111内部,换言之,所述金属屏蔽片3并不具有向后突露出所述内绝缘体11外的任何结构,其为仅两侧突露出内绝缘体11外的短体结构,如此,所述金属屏蔽片3并不具有传统的与电路板进行焊接的焊脚等结构特征,省去后续的组装及焊接制程。
在成型外绝缘体12前,所述屏蔽片料带自一对连接部33的前端移除,当所述金属屏蔽片3成型于所述外绝缘体12内后,所述锁扣部32及连接部33均包裹于端子座1的外绝缘体12内且并未向外突露出端子座1,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塑胶材质的外绝缘体12与锁扣部32对应的部位与对接连接器锁扣,可避免金属材质的金属屏蔽片3直接与对接连接器滑动摩擦而造成对接连接器的磨损,并且对接较为顺滑。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4整体呈椭圆型管状设置并包覆在端子座1外围。所述遮蔽壳体4具有自其顶壁向下弯折倾斜延伸的一对限位片41以及自其顶壁和/或底壁向其管状空间内突出的至少一凸状结构42,所述限位片41位于所述遮蔽壳体4的后端且向下延伸入所述外绝缘体12后端对应的卡位槽1213内,所述凸状结构42突伸入所述限位槽1212内。
所述遮蔽壳体4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缺槽43,所述定位缺槽43自遮蔽壳体4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其向后开放且沿横向方向将所述遮蔽壳体4贯穿,以使该定位缺槽43与遮蔽壳体4的管状空间相连通,所述外绝缘体12两侧的定位部1211向外突伸入对应侧的定位缺槽43内,以限制外绝缘体12向前发生位移,同时于横向方向上将端子座1限位于所述遮蔽壳体4的管状空间内。所述遮蔽壳体4的两侧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安装脚44以便将插座连接器100固定到电路板上。
本发明中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座1仅由内绝缘体11和外绝缘体12构成,其中内绝缘体11注塑成型于第一端子21及金属屏蔽片3外围,当第二端子22组装至内绝缘体11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后,外绝缘体12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11及第二端子22外,仅需两次注塑成型即可完成插座连接器的成型,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稳固。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成两排设置于所述端子座内的导电端子以及沿高度方向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相对应且反向排布,其包括排成一排的若干第一端子及排成另一排的若干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具有与第一端子及金属屏蔽片成型为一体的内绝缘体和包覆成型于内绝缘体及第二端子外的外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与连接有第一端子料带的所述第一端子于高度方向间隔堆叠后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第二端子料带的所述第二端子沿高度方向组装于所述内绝缘体的上侧,且第二端子中的各导电端子的固定部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内绝缘体上表面设置的对应卡持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有前后两排隔栏,每排所述隔栏分别沿横向方向排成一排,同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栏之间间隔形成有所述卡持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后侧部、位于其前侧的前侧部及将所述前侧部与后侧部相连的结合部,前排所述隔栏位于所述结合部的上侧,后排所述隔栏位于所述后侧部的上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的顶、底面中的其中一面朝向所述插座连接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面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容纳槽,以供用于形成所述外绝缘体的熔融的塑胶材料流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具有遮盖于端子座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基部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沿横向方向向外突伸形成一对相对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基部的顶部后端且与所述遮蔽壳体固定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缺槽,所述定位缺槽自遮蔽壳体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其向后开放且沿横向方向将所述遮蔽壳体贯穿,以使该定位缺槽与遮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定位部向外突伸入对应侧的定位缺槽内。
9.如权利要求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包括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且向外突伸的一对锁扣部及位于对应所述对应锁扣部前侧以与屏蔽片料带相连的一对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成型外绝缘体前,所述屏蔽片料带自一对连接部的前端移除,当所述金属屏蔽片成型于所述外绝缘体内后,所述锁扣部及连接部均包裹于所述外绝缘体内且并未向外突露出端子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8533.0A CN107978888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插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8533.0A CN107978888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插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78888A true CN107978888A (zh) | 2018-05-01 |
CN107978888B CN107978888B (zh) | 2024-12-24 |
Family
ID=6201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68533.0A Active CN107978888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插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78888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8416A (zh) * | 2018-06-14 | 2018-11-13 | 东莞市良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
CN109256643A (zh) * | 2018-11-07 | 2019-01-22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模组 |
CN109301570A (zh) * | 2018-11-08 | 2019-02-01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462090A (zh) * | 2018-11-08 | 2019-03-1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2086803A (zh) * | 2020-10-16 | 2020-12-15 | 东莞市意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Type-C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768989A (zh) * | 2019-11-04 | 2021-05-07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113097774A (zh) * | 2021-04-02 | 2021-07-09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TWI844014B (zh) * | 2022-04-28 | 2024-06-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57881U (zh) * | 2014-11-19 | 2015-04-08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插接连接器 |
CN105470782A (zh) * | 2015-09-10 | 2016-04-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490097A (zh) * | 2016-01-15 | 2016-04-13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5178102U (zh) * | 2015-11-21 | 2016-04-20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成型式正反插usb连接器 |
CN206271941U (zh) * | 2016-12-08 | 2017-06-20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206471534U (zh) * | 2016-12-30 | 2017-09-05 |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7530138U (zh) * | 2017-11-21 | 2018-06-2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
2017
- 2017-11-21 CN CN201711168533.0A patent/CN1079788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57881U (zh) * | 2014-11-19 | 2015-04-08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插接连接器 |
CN105470782A (zh) * | 2015-09-10 | 2016-04-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178102U (zh) * | 2015-11-21 | 2016-04-20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成型式正反插usb连接器 |
CN105490097A (zh) * | 2016-01-15 | 2016-04-13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6271941U (zh) * | 2016-12-08 | 2017-06-20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206471534U (zh) * | 2016-12-30 | 2017-09-05 |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7530138U (zh) * | 2017-11-21 | 2018-06-2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8416A (zh) * | 2018-06-14 | 2018-11-13 | 东莞市良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
CN108808416B (zh) * | 2018-06-14 | 2023-11-24 | 东莞市良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
CN109256643A (zh) * | 2018-11-07 | 2019-01-22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模组 |
CN109256643B (zh) * | 2018-11-07 | 2024-04-19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模组 |
CN109301570A (zh) * | 2018-11-08 | 2019-02-01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462090A (zh) * | 2018-11-08 | 2019-03-1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301570B (zh) * | 2018-11-08 | 2024-05-03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2768989A (zh) * | 2019-11-04 | 2021-05-07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112086803A (zh) * | 2020-10-16 | 2020-12-15 | 东莞市意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Type-C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097774A (zh) * | 2021-04-02 | 2021-07-09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TWI844014B (zh) * | 2022-04-28 | 2024-06-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78888B (zh) | 202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5837B (zh) | 背板連接器組件 | |
CN107978888A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9583900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577094B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US962090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TWI657624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I625014B (zh) | 電連接器 | |
TWI801907B (zh) | 電連接器以及電連接器組件 | |
TWI578629B (zh) |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 |
CN109149215B (zh) | 电连接器 | |
TW201620210A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CN109216980B (zh) |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 |
US9990320B2 (en) | Plug connector with two-section special terminals | |
TWM498391U (zh) | 電連接器 | |
TW201735460A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201834322A (zh) | 電連接器 | |
CN207530139U (zh) | 插座连接器 | |
TW201707310A (zh) | 插頭連接器 | |
US2011014360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9301570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404800U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
CN207530138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08075280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490222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11009776A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