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9617C -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17C
CN1079617C CN96193504A CN96193504A CN1079617C CN 1079617 C CN1079617 C CN 1079617C CN 96193504 A CN96193504 A CN 96193504A CN 96193504 A CN96193504 A CN 96193504A CN 1079617 C CN1079617 C CN 10796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adio
time slot
radio station
data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3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511A (zh
Inventor
米考·卡南瓦
贾里·哈马莱南
哈里·乔基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ublication of CN1182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82Allocation of channels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demands of the users, e.g. concentrated multiplexers, statistical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9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data ra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在蜂窝无线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的常见特性是强烈的单向性.根据本发明,一个连接可以适应这种情况,使得连接是非对称的,在主要的数据流通过的方向上提供大的发送容量,而在相反方向上则发送容量较小。非对称地安排发送和接收时隙使得发送和接收不同时进行。在建立连接时,移动站把其涉及接收和发送的最大容量通知给网络,而网络借此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时隙配置。首先,一个对称连接包括特定数量的以和现有技术的HSCSD方法相同的方式分配的信道对。之后,只使用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需要的时隙,仍然保留未被使用的已分配的时隙。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路径上发送数据的方法,在该系统中一个帧的几个时隙可以被分配给移动站来发送数据。
Philips提出的英国专利申请第GB-2,232,562号公开了在时分双工信道上发送数据的方法。根据所建议的方法,分配一或多个信道来发送数据。各信道由一对时隙构成。当检测到数据传输是或者将是非对称的时候,释放其它方向上的未用时隙,并且这些时隙可以被重新分配从而用在别的地方。
在GSM系统(移动通信特别组)中一个TDMA帧长度为4.615ms,并且由八个从零到七编号的时隙构成。时隙的号码由缩写TN(时隙编号)来标识。一个用来发送语音和数据的全速率传输信道TCH/F由连续帧中的具有相同时隙编号的时隙构成,使得从网络的角度看,能够在一个载波上构成八个传输信道。安排从移动站到基站的方向(上行链路)和从基站到移动站的方向(下行链路)上的传输,使得在基站中的接收比发送滞后三个脉冲串才进行。这样,发送帧中时隙的的时隙号TN和接收帧中的时隙的TN相同。相应地,在移动站中,发送比接收滞后三个脉冲周期才进行。在图1A-1E中将从移动站的角度来解释这些事件。图1A说明了在基站附近的移动站的连续时隙。Rx表示接收时隙,Tx表示发送时隙,M表示对相邻小区的监视。发送,接收和监视以不同的频率发生。图1B说明了移动站的接收频率的时隙,而图1C说明了移动站的发送频率的时隙。发送和接收时隙由斜线来标识。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内,移动站监视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图1D说明了一个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的时隙,而图1E说明了第二个相邻小区的BCCH载波的时隙。图中连接时隙的箭头图示了移动站的无线部件在接收,发送和监视之间必须进行的频率改变。
发送在具有脉冲串形式的发送时隙中进行。一个标准脉冲串包括两个调制58位序列,在两个序列之间有一个26位训练序列。在脉冲串的开始和结束处有三个尾随位。为了使连续接收的脉冲串不重叠,在各脉冲串的结束处有一个保护时间。保护时间的实际长度依赖于发送脉冲的包络,但常见的保护时间长度处在30微秒的等级上。当以相同的无线载波进行发送的移动站处在到基站的随机距离之内,并且从基站到移动站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逐个时隙地发生改变的时候,便需要这种保护时间。因而,在基站的接收期间,为了避免相邻时隙中发送的脉冲串的重叠,在时隙中发送的脉冲串的长度必须比时隙要短一些。为了使保护时间尽量短并且移动站仍然能够远离基站,必须补偿远离基站的移动站的发送的传播延迟。因而安排系统使得基站根据从各移动站接收的脉冲串动态调整这些移动站的发送时间。基站为移动站提供所谓的定时提前量TA,根据该提前量移动站调整其发送的开始时刻。这样,在远离基站的移动站中,接收和发送之间的时间显著地短于邻近基站的移动站。
根据上述内容和图1B-1C,对GSM系统加以优化从而把一对包括连续下行链路帧的一个时隙和连续上行链路帧的一个对应时隙的时隙用作一个传输信道。这样,在移动站中可以只使用一个简单的无线部件,该无线部件合成不同的用于接收,发送和监听相邻小区的频率。为了使频率合成器有足够的时间调谐并设置到一个新频率上以完成所需的频率改变,确定以上述方式滞后接收一个延迟才进行移动站的发送。相应地,在发送和接收之间仍然保留足够的时间以便监视相邻小区的频率。
上述现有技术的传输信道方案的缺陷在于只使用各帧中的一个传输信道时隙只允许有一个非常小的容量,例如在GSM系统中一个传输信道中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9.6千位/秒。在最近几年中,在对移动通信网中高速数据服务的需求的促进下有了显著的进步。例如,为了使用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电路交换数字数据服务,需要至少为64千位/秒的传输速率。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诸如调制解调器和G3类传真终端的数据服务需要较高的传输速率,如14.4千位/秒。需要比9.6千位/秒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移动数据传输的一个扩充领域是移动视频服务。视频传输中的最小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是16或31千位/秒。
但是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率不足以满足这些新需求。
为了增加数据传输速率,随着在ETSI(欧洲电信标准中心)所进行的开发工作已经研究出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在这里通称为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已经提出了各种建议,如改变帧结构。但由于需求在现有的GSM系统进行改动,上述建议是一种复杂的方法。另一个建议的增加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是使用多于一对的信道,即一个移动站使用各帧中的几个TDMA时隙。高速数据信号在发送端被分配到上述并行信道中以便通过无线路径发送出去,并且该信号在接收端被再次混合。这样,根据分配的传输信道的数量,可以提供具有多达八倍于标准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传输速率。这被称作多时隙访问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均有相同数量的可用时隙,即是对称的并且在两个传输方向上提供相同的传输容量。在这个方面与固定网络的连接相类似,固定网络的连接在两个方向上通常是对称的。
但是使用几个时隙的对称HSCSD方法有一些缺陷。由于这种类型的一个方案所导致的问题在于接收和发送之间只有一个时隙,即只有一段557微秒左右的时间,使用两个连续时隙,如时隙2和3的方案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当考虑到发送所需的定时提前量缩短了这段时间的情况时,在发送和接收之间所需的实际最小时间只有340微秒左右,其中考虑到了所使用的传播延迟的最大总和。这对于合成器完成45-MHz的频率跳变并落在一个新频率上而言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时间。但在使用本申请人在1994年12月15日提交的专利申请第FI-294 2082号中建议的方法的情况下是可能的(该申请在本申请的提交之日不是公开的)。如果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使用时隙3和4,并且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时隙4和5,则在移动站的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间会被减到两个时隙,其间移动站的无线部件会完成两个主要的频率跳变:从发送到监视的快速跳变,和从监视到接收的跳变。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另外,时隙之间的差值并不遵守当前的标准,当为其它的传输分配时隙时这种情况会在网络中产生问题。
如果有三对或更多对的信道,则一组无线部件对于一个移动站而言不再是足够的。在有三对信道,如时隙2,3和4的情况下,发送会在接收之后立即开始,并且考虑到发送所需的定时提前量,发送实际上会在接收结束之前开始。如果有三个或更多的时隙,则移动站得同时发送和接收,这样自然会需要两组无线部件。并且,当时隙数量超过四个时,就会没有时间用一组无线部件来监视相邻小区,这样会导致一种情况,即在数据发送期间会没有可用的关于相邻小区的信息。进行切换时需要这种信息。
本发明的目标是一种没有现有技术HSCSD方法的缺陷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实现一种简单的结构,该结构只需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很小的改变并且允许使用结构比能够进行对称HSCSD传输的移动站更简单的移动站,在这种情况下,会需要较小数量的合成器并且只需要一个无线部件。
另一个目标是一个信道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该方案会节省无线路径的传输信道容量和网络的固定部分的传输容量。
另一个目标是减少基站和移动站中由数据传输产生的干扰。
另一个目标是一个方法,该方法特别的使移动站的发送器的负载尽量地少并且消耗较少的能量。
使用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上述目标,该方法的特征是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路是,蜂窝网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可能是全单向的,即数据流主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并且在连接期间,不需要在相反的方向上发送数据。实际上,接收数据的需要可能比发送数据的需要更强烈,结果在下行链路方向上需要较大的容量。根据本发明,连接可以适应这种情况,使得连接是非对称的,在主要的数据流通过的方向上提供大的发送容量,而在相反方向上则发送容量较小。非对称地安排发送和接收时隙使得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进行,与不能进行较好的安排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简单的无线部件在移动站中就足够了。
在高速数据连接建立期间,移动站向网络传送其有关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包括下列参数:接收和发送的最大容量,期望的服务等级和需要的服务等级。最大容量指示移动站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最多能够处理多少个时隙。期望的服务等级确定移动站希望在所涉及的连接上使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千位/秒。期望数据传输速率是允许移动站在该连接上使用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过该参数移动用户可以为各呼叫选择就速度和费用而言是最可行的数据传输服务。需要的服务等级确定必须提供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最小速率。在指示容量时,也可以采用在本领域中提出的建议,根据该建议移动站被划分等级,使得根据移动站能够使用多少发送时隙来确定第一等级,根据移动站能够使用多少接收时隙来确定第二等级,并且根据移动站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的总和的最大值来确定第三等级。
上述参数允许移动通信网根据处在参数所设定的限制下的网络的需求和传输负载来改变单个移动站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不对用户带来任何不方便。尤其是当进行切换时新小区不能提供期望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网络能够减少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这些参数,网络计算出合适的时隙配置。网络有可能不能在该特定时刻提供一个如移动站希望的那样快速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一个较慢的连接,但当在连接期间释放出传输资源时,可以改变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首先以和现有技术的HSCSD方法相同的方式分配一个具有特定数量的信道对的对称连接。之后,移动站通过在该时刻只使用需要的发送和接收时隙来建立一个非对称连接  但未被使用的时隙不被释放,而是在整个数据传输期间保留分配,尽管在这些时隙中要发送脉冲串。
如果一个非对称连接是一个在传输的主要方向上使用大量时隙的高速数据连接,则具有简单无线部件的移动站不能足够快速地完成足够的GSM技术规范所需要的对相邻信道的监视。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可以把其减少测量活动的情况通知给网络。网络也可以根据所接收的测量报告的内容和/或测量报告到达的频率下降得出测量活动已经减少的结论。在两种情况下,网络在准备切换时可以考虑到减少的测量容量。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一个最优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1E说明了对移动站的时隙的使用,
图2说明了在使用2+1结构时的非对称传输,
图3说明了在使用3+1结构时的非对称传输,
图4说明了在使用4+1结构时的非对称传输,其中监视活动被减少了,
图5和6从对称传输开始建立非对称传输的过程,及
图7和8说明了不同的控制信道选择。
必须注意附图所示的非对称的情况只是为了举例,并不能把非对称的程度和方向限于图中所示的情况。
图2说明非对称数据传输的一种情况,其中一个移动站正在两个时隙中进行接收并且在一个时隙中进行发送。与后续的图例类似,在该图中上面的时隙图示移动站的接收帧的时隙,下面的时隙图示发送帧的时隙。接收帧的时隙是服务基站的下行链路方向的时隙。为了方便,假定移动站邻近基站,并且在图中未标出定时提前量。但不考虑图中的定时提前量并不会对实现本发明产生任何影响。当下面讨论到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时隙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m+n的表示,其中m表示下行链路方向上的时隙,n相应地表示上行链路时隙。例如在讨论到一个移动站时,4+2表示在四个时隙中进行接收和在两个时隙中进行发送。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基站正在时隙0和1中进行发送,移动站正在时隙0中进行发送。前面已经提到安排移动站的发送滞后接收三个脉冲串周期才进行,其中具有相同时隙编号的时隙构成一个传输信道。在图2所示的情况下,第一接收时隙0和发送时隙0构成一对,但没有相应的发送时隙1与接收时隙对应。结果,移动站能够以双倍于现有技术传输信道速度的速度从网络接收数据,该信道包括一个时隙,但由于只有一个时隙,在帧传输期间存在移动站对相邻基站进行监视的时间。这由M来标识。这种对时隙的非对称使用允许使用具有一组接收高速数据并维护完全的移动性的无线部件的常规移动电话,同时从相邻基站得到足够的测量数据。
所述的时隙结构也可以自然地被用在反对称方式中,即移动站在两个时隙中发送数据并且只在一个时隙中接收数据。
图3说明了一种非对称的情况,其中移动站在三个时隙中进行接收而在一个时隙中进行发送。在图中,接收时隙为0,1和2,发送时隙为1。如果发送时隙是第一接收时隙的对应时隙,则该时隙应为时隙0。对于定时提前量,对称传输会在时隙2的接收结束之前开始,这需要无线部件的第二组产生频率。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使得发送时隙为1,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合成器有几乎一个时隙的时间来调谐到发送频率上。在发送之后,仍然有对应于三个时隙的时间来对相邻基站进行频率监视。在图中所示的非对称情况下,移动站能够以三倍于现有技术传输信道的速率从网络接收数据,该信道包括一个时隙,但由于只有一个发送时隙,并且该时隙对应于中间的接收时隙,所以在帧传输期间该移动站有足够的时间对相邻信道进行所需的监视。这由M来标识。这种对时隙的非对称使用允许使用具有一组接收高速数据并维护完全移动性的无线部件的常规移动电话。
图3中所示的时隙结构3+1也可以自然地被用在反对称方式中,即移动站可以在三个时隙中发送数据并且只在一个时隙中接收数据。
如果在每个帧传输期间监视相邻信道,则非对称性增加的程度不会比图3所示的程度更多,即也希望保证移动站的完全移动性。如果减少了监视活动,则可以进一步增加非对称性,但仍然维护只包括一个转换器的当前移动站设备。如果完全省略了监视,则可以使用多达五个时隙,其中在移动站只有一组无线部件的情况下没有剩下什么时间来监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在移动站停留在其服务小区的覆盖区域内的情况下才维护高速数据传输,其中接收信号的场强度足够地高。当接近小区的边界区域时,场强度变弱,并且连接会中断,同时缺乏切换所需的测量结果。网络具有的最近的测量结果是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站在建立数据连接之前报告的结果,并且在需要进行切换时网络不了解无线环境。假定在多帧的空闲帧期间进行测量,则可以使用五个时隙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众所周知,在GSM系统中的一个全速率传输信道上,一个26帧的多帧包括24个传输信道帧(TCH帧),一个慢控制信道帧(SACCH帧)和一个空闲帧,其中在SACCH帧期间移动站发送一个测量报告。当SACCH帧的一个时隙只被用于发送测量报告时,在当前GSM系统中每480ms更新一次报告,即每秒两次。GSM技术规范也允许在空闲帧期间进行监视测量。如果接着只进行测量,即在一个120-ms的多帧期间只进行一次,则可以测量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的BCCH载波。
测量相邻基站的足够数量的载波需要很多的时间,以致更新结果的速度比正常的情况要慢。这也意味着减少了移动站的移动性。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在一个SACCH帧期间进行测量,根据第二实施例,该帧已被分配但未被使用。与只在一个空闲帧期间进行测量的方案相比,这样使情况得到了改进。
根据图4,四个时隙,即时隙0-3被用于接收数据,并且只有一个时隙,即时隙2被用于发送。时隙2是除一之外的最后接收时隙的对应时隙。这样非对称的方式为4+1。在发送和接收之间只有两个时隙,因而只具有单独一组无线部件的移动电话没有时间来监视测量,但在空闲帧期间可以进行测量。通过设定一个合适的指示测量报告的指示器移动站可以把其减少测量活动的情况通知给网络。网络也可以根据测量报告的内容或测量报告的数量下降得出测量活动已经减少的结论。
相应地,时隙0-4可以被用于接收,而时隙3用于发送,在这种情况下非对称模式是5+1。当监视数量减少时,仍然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只有一组无线部件的移动站。
非对称模式4+1和5+1也可以自然地被用在反方向上,也就是说移动站可以在四或五个时隙中发送数据并且只在一个时隙中接收数据。
上面的描述公开了对称数据传输的原理。人们没有注意到如何构成所使用的时隙。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构成时隙。移动站在连接开始时已经通知网络最近那些活动是其本身的活动,以及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希望的情况和需求。对于所期望的情况,移动站可以提供参数“期望的服务等级”和“需要的服务等级”。期望的服务等级确定移动站希望在这个具体的连接上使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千位/秒。需要的服务等级确定必须提供以保证连续数据传输的最小速度。另外,移动站可以向网络提供有关其减少测量容量的信息,假定期望服务等级不允许进行基于GSM技术规范的监视测量。如果象在本领域中建议的那样根据移动站的容量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则在移动站发送的消息中把容量通知到网络,该消息包含一个等级指示器。
当考虑到其当前容量和移动站的容量时,网络计算出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可以分配多少个对称信道。之后,网络提供一种具体的非对称时隙配置,把该配置报告给移动站,然后进行数据传输。必要时在连接期间可以改变时隙配置。
一个诸如PC的与移动站相连的设备的应用程序可以自动为移动站提供有关所需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或数据传输速率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包含在一个Call-Set-Up消息中。在一个Assignment-Command消息中网络可以把分配的时隙通知到移动站。该消息可以包含关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不同描述。相应地,一个在切换时发送的Handover-Command消息可以分别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
根据图5和6中所示的实施例,使用了一个现有技术的对称HSCSD方法。根据该方法,首先分配网络计算出的数量的对称信道对,图5(在本例中为信道对1,2和3)。移动站不必或不能在发送方向上使用多于一个的时隙。这样只留下时隙1和3未用并且只在时隙2中发送数据。网络不需知道移动站的活动,就象不从未用时隙1和3接收数据那样,该网络不会以任何方式作出反应,但要假定没有任何要发送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活动类似于现有技术的DTX的情况(非连续发送)。如图4的解释所示,如果已经分配了四或五对信道,移动站会在相反的方向上保留期望数量的未用时隙,并且还以未降低的频率进行监视。如果电话具有有效的无线部件,则在发送或接收数据同时可以自然地进行监视。
网络首先分配对称的信道对,之后移动电话和网络可以对移动电话所需的非对称传输进行协商,并且网络接着会设置合适的时隙。
主要在与数据传输有关的SACCH信道上发送测量结果,即用于发送数据的相同信道也被用于发送测量结果。网络已经给出一个顺序,按照该顺序网络预期在时隙中接收到测量结果。可以有一或多个SACCH信道。也可以指示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隙。当对称地分配了两个或多个时隙时移动站可以使用一个时隙只发送测量结果。例如在图6的情况下移动站在接收时隙1,2和3中接收高速数据。在发送方向上从不使用时隙1,该移动站在时隙2中发送数据,在与时隙2相关的SACCH信道中发送测量结果。移动站也可以使用所有分配给它的对称时隙来进行发送,唯一一个或一些时隙足够用于接收,即基站的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会告诉移动站发送所用的时隙。
实际上在所有的非对称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只为一对时隙分配一个慢速控制信道SACCH和一个快速的特定连接的控制信道FACCH。众所周知,FACCH信道由传输信道构成,因而“借出”一些传输信道时隙来向移动站发送控制信息。因而,在当前的GSM系统中,在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上必须至少有一个具有相同时隙编号的时隙。但在时隙较少的方向上的第一时隙没有必要是相反方向上的第一时隙的对应时隙。这样,例如在图4中,发送时隙2的对应时隙只是第三接收时隙。
为了发送控制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安排控制信道。如果在下行链路方向上比在上行链路方向上有更多的可用时隙,所有的下行链路时隙可以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只在比如一个时隙上发送控制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上行链路时隙与几个下行链路时隙构成控制信道对。通过图7和8说明了该思路。
在图7中,时隙1,2,3和4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可用,并且标有字符a和b的时隙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可用。在所有的下行链路时隙中发送控制信息,但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只在时隙a中发送涉及下行链路时隙1和2的控制信息,并且相应地,只在时隙b中发送涉及下行链路时隙3和4的控制信息。这样,第一组传输信道对由时隙(1,a)和(2,a)构成,而第二组传输信道对由时隙(3,b)和(4,b)构成。
在图8中,在下行链路方向的时隙1,2和3中发送控制信息,但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只在时隙a中发送所有的控制信息。三对控制信道分别由时隙对(1,a),(2,a)和(3,a)构成。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数据流是流向移动站的,所公开的高速数据传输允许节省移动站的电池,并且其发送需求只是很少量的,只是偶尔打开高功耗的发送器。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是部分分配给移动站的时隙保留未用,但在另一方面,根据非对称的方向,该实施例提供了在另一个移动站或在基站中减少了相同频率信道的干扰的优点。
上述的描述和有关的图例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不同的变化和改进。

Claims (21)

1.在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网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上述方法包括:
在发送方向上使用一个与使用在接收方向上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为数据传输至少分配两个时隙;
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非对称地使用对称分配的时隙中的时隙,使得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上的时隙数量与各方向上的当前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应,
还保留那些分配的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隙,
选择用于各方向上的数据传输的时隙,使得即使是在最大定时提前量下移动站也不需要用一组无线部件同时发送和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呼叫建立时非对称地,直接地分配用于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的一定数量的时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呼叫建立时对称地分配用于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的一定数量的时隙,并且非对称地使用所分配的时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分配的时隙的数量在数据连接期间可以改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时隙的数量在数据连接期间可以改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与网络协商把哪些时隙用于数据传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通知移动通信网在数据连接上该移动站能够最多使用多少个发送和接收时隙和/或希望使用多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通过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的总和的最大值向移动通信网通知其容量,其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发送和接收时隙,使得时隙数量的总和不大于移动站给定的最大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通过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的总和的最大值向移动通信网通知其容量,其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发送和接收时隙,使得时隙数量的总和不大于移动站给定的最大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传输期间移动站监视相邻的基站。
11.如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和一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一对发送控制信息的发送信道,其中发送信道最好是一个基于GSM系统的慢速控制信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时隙在相反的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对应时隙,借此构成两对发送信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较少时隙的方向上的各时隙在使用较多时隙的方向上拥有其自身的一个对应时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较少时隙的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时隙在使用较多时隙的方向上拥有至少两个对应时隙,借此构成至少两对具有一个公用时隙的发送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使用这个控制信道发送其已经进行的相邻信道监视测量的结果。
16.如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在用于数据发送的发送信道上的这样一个控制信道帧期间进行监视测量,其间没有发送测量结果,该帧最好是一个基于GSM系统的慢速控制信道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向移动通信网通知其减少了监视测量活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通信网根据其已经收到的测量结果得出移动站的监视测量活动已经减少的结论。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发送时隙不是第一接收时隙的对应时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避免在数据传输中同时进行发送:
在最后一个发送时隙和移动站使用的第一个接收时隙之间至少有一个时隙,
在最后一个接收时隙和移动站使用的第一个发送时隙之间至少有一个时隙,从该时隙中已经减去了定时提前量。
21.如上述权利要求1-10,19,2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移动站包含两组无线部件。
CN96193504A 1995-04-25 1996-04-24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796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951971 1995-04-25
FI951971A FI101114B (fi) 1995-04-25 1995-04-25 Epäsymmetrinen suurinopeuksinen datasiirtomenetelmä matkapuhelinverkos s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511A CN1182511A (zh) 1998-05-20
CN1079617C true CN1079617C (zh) 2002-02-20

Family

ID=854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350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9617C (zh) 1995-04-25 1996-04-24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240076B1 (zh)
EP (1) EP0823157B1 (zh)
JP (1) JPH11504177A (zh)
CN (1) CN1079617C (zh)
AT (1) ATE287157T1 (zh)
AU (1) AU709150B2 (zh)
CA (1) CA2219323C (zh)
DE (1) DE69634170T2 (zh)
ES (1) ES2235184T3 (zh)
FI (1) FI101114B (zh)
WO (1) WO1996034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3648A (en) * 1996-09-30 1999-07-13 Amsc Subsidiary Corporation Methods of dynamically switching return channel transmissions of 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T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tween signalling burst transmissions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s
DE69634836T2 (de) * 1996-11-14 2006-03-23 Nokia Corp. Überwachungsverfahren für basisstationen mit diskontinuierlichen steuerkanalaussendungen
FI106182B (fi) * 1996-11-27 2000-11-30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yhteyden laadun ja järjestelmän kapasiteetin parantamiseks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ja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FI104135B1 (fi) * 1997-06-24 1999-11-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ikajakoiset monikäyttöradiojärjestelmät
CN1105432C (zh) * 1997-06-26 2003-04-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用于移动台的不对称信道分配方法
FI106665B (fi) 1997-11-05 2001-03-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lähetystehon määrittämiseksi matkaviestimessä
US6587444B1 (en) * 1997-11-14 2003-07-01 Ericsson Inc. Fixe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duplex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SE513233C2 (sv) * 1998-01-23 2000-08-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DMA-TDD/FDD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samt kanalvals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ett sådant system
CN1289513A (zh) * 1998-02-02 2001-03-28 艾利森公司 时分多址/频分-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覆盖区的扇区化
EP0948147B1 (en) * 1998-03-31 2008-01-09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and means for allocating time slots in a TDD system
US6018664A (en) * 1998-04-23 2000-01-25 Motorola, Inc. Method of balancing avail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k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FR2778055B1 (fr) * 1998-04-28 2000-05-26 Alsthom Cge Alcatel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ans un reseau radiotelephonique umts,permettant de preparer un saut vers une cellule gsm pendant une communication dans une cellule umts
DE19836610A1 (de) * 1998-08-12 2000-02-1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schnurlosen zwischen einer Datenendeinrichtung und einer Daten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zur Daten-Telekommunikation betriebenen V.24-Datenübertragungssystem
US6519004B1 (en) 1998-10-09 2003-02-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ideo informa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6507587B1 (en) 1998-10-09 2003-0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of specifying the amount of bandwidth to reserve for use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6438136B1 (en) * 1998-10-09 2002-08-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 slot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hannel to support on-going video transmissions
US6445701B1 (en) * 1998-10-09 2002-09-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scheme for use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6539007B1 (en) * 1998-11-16 2003-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single-phase access in a TDMA wireless network
AU750979B2 (en) * 1998-12-07 2002-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gating transmission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I112134B (fi) 1999-03-05 2003-10-31 Nokia Corp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radiolinkkijärjestelmä
FI112841B (fi) * 1999-06-01 2004-01-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tukiaseman ja matkaviestimen välille sekä matkaviestin
US6665289B1 (en) * 1999-06-01 2003-12-16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dynamic multislot class
JP4260394B2 (ja) * 1999-10-14 2009-04-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回線終端方法及び回線終端装置
US7068623B1 (en) * 2000-01-10 2006-06-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mmunicating traffic over a wireless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86949B1 (en) 2000-04-03 2009-09-0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rleaving data over frames communicated in a wireless channel
FR2812508B1 (fr) * 2000-07-28 2003-03-21 Sagem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simultanee de signaux de parole et de donnee entre une station base et un telephone mobile et telephone mobile utilisable pour mettre en oeuvre ce procede
US6757261B1 (en) * 2000-08-22 2004-06-2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GSM transceiver with time division duplexed operations for receiving data, monitoring signal strength and transmitting data during a single time frame
JP2002112326A (ja) * 2000-10-02 2002-04-12 Ntt Docomo Inc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US7570614B2 (en) 2001-01-25 2009-08-04 Bandspeed, Inc. Approach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based on performance
US7027418B2 (en) 2001-01-25 2006-04-11 Bandspeed, Inc. Approach for select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based on performance
CN1550082A (zh) * 2001-10-29 2004-11-24 株式会社鹰山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US20030104786A1 (en) * 2001-11-26 2003-06-05 Jung Stefan Wilhelm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on of substreams in circuit switched connections
US6747967B2 (en) * 2002-05-14 2004-06-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ing the optimal slot to cell assign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employing time division duplex
FR2848057B1 (fr) * 2002-12-03 2005-03-18 Sagem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debit bidirectionnel pour telephones mobiles fonctionnant selon un systeme tdma
GB2400279B (en) * 2003-06-18 2005-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xtend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acket data transfer
US9020854B2 (en) 2004-03-08 2015-04-28 Proxense, Llc Linked account system using personal digital key (PDK-LAS)
GB2414897B (en) * 2004-06-02 2009-07-01 Vodafone Plc 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013843A (ja) * 2004-06-25 2006-01-1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A2591751A1 (en) 2004-12-20 2006-06-29 Proxense, Llc Biometric personal data key (pdk) authentication
EP1886427B1 (en) * 2005-05-25 2016-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radio resources for symmetric service data connections
WO2007009043A1 (en) * 2005-07-08 2007-01-18 Bandspeed,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roach using background monitoring
US20070063982A1 (en) * 2005-09-19 2007-03-22 Tran Bao Q Integrated rendering of sound and image on a display
US20070155427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Tran Bao O Wireless mobile video
US8340672B2 (en) * 2006-01-06 2012-12-25 Proxense, Llc Wireless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of cells and client devices on a network
US11206664B2 (en) 2006-01-06 2021-12-21 Proxense, Llc Wireless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of cells and client devices on a network
US8131306B2 (en) 2006-03-20 2012-03-06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data subcarriers within a downlink subframe based on grouping of user stations
US7904718B2 (en) 2006-05-05 2011-03-08 Proxense, Llc Personal digital key differentiation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FR2901954A1 (fr) * 2006-05-31 2007-12-07 Nec Technologies Uk Ltd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procedure de selection de format de donnees (e-tfc) pour une communication ascendante
US7596113B1 (en) * 2006-09-28 2009-09-29 L-3 Communications, Corp.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for TDMA networks
US9269221B2 (en) 2006-11-13 2016-02-23 John J. Gobbi Configuration of interfaces for a loca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RU2451403C2 (ru) 2007-04-11 2012-05-2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е
US8659427B2 (en) 2007-11-09 2014-02-25 Proxense, Llc Proximity-sensor supporting multiple application services
US8171528B1 (en) 2007-12-06 2012-05-01 Proxense, Llc Hybrid device having a personal digital key and receiver-decoder circuit and methods of use
WO2009079666A1 (en) 2007-12-19 2009-06-25 Proxense, Llc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computing resources
US8508336B2 (en) 2008-02-14 2013-08-13 Proxense, Llc Proximity-based healthcar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ic access to private information
WO2009126732A2 (en) 2008-04-08 2009-10-15 Proxense, Llc Automated service-based order processing
DE102008052718A1 (de) 2008-10-22 2010-04-29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Selbstorganisierend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reich
US8477740B2 (en) * 2009-04-21 2013-07-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onitoring of timeslots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US8687605B2 (en) * 2009-04-21 2014-04-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onitoring of timeslots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KR101352171B1 (ko) * 2009-04-21 2014-01-15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전송 동안 타임슬롯의 모니터링을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0141909A (ja) * 2010-01-27 2010-06-24 Kyocera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フレーム再送方法
US9418205B2 (en) 2010-03-15 2016-08-16 Proxense, Llc Proximity-based system for automatic application or data access and item tracking
US8918854B1 (en) 2010-07-15 2014-12-23 Proxense, Llc Proximity-based system for automatic application initialization
US9265450B1 (en) 2011-02-21 2016-02-23 Proxense, Llc Proximity-based system for object tracking and automatic application initialization
US9405898B2 (en) 2013-05-10 2016-08-02 Proxense, Llc Secure element as a digital pocket
US10652059B2 (en) * 2018-06-19 2020-05-12 CoreTigo, Ltd. Mission cri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master gateway
JP7211889B2 (ja) * 2019-05-13 2023-01-2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8434A1 (en) * 1989-01-23 1990-07-26 Motorola, Inc. Multiple control slot tdm/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399612A2 (en) * 1989-05-26 1990-11-28 Philips Electronics Uk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hannel
EP0644702A1 (en) * 1993-09-17 1995-03-22 Alcatel Bell-Sdt S.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0851A (en) 1993-11-24 1995-05-30 At&T Corp. Method of multiple access
EP0671824B1 (de) 1994-03-07 2004-05-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tragen von block kodierten Informationen über mehrere Kanäle in einem digitalen mobilen Funksystem
FI98426C (fi) * 1994-05-03 1997-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digitaalisen aikajakomonikäyttöön TDMA perustuvan solukkojärjestelmän ilmarajapinnassa
EP0687084A3 (de) 1994-06-06 1997-10-22 Prueftechnik Und Mobile Kommun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mit variabler Bandbreite
FI96558C (fi) * 1994-09-27 1996-07-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datasiirtoa varten TDMA-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sekä menetelmän toteuttava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
FI99189C (fi) 1994-12-15 1997-10-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Kahta aikaväliä käyttävä liikennekanavajärjestely matkapuhelinjärjestelmäss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8434A1 (en) * 1989-01-23 1990-07-26 Motorola, Inc. Multiple control slot tdm/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399612A2 (en) * 1989-05-26 1990-11-28 Philips Electronics Uk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hannel
EP0644702A1 (en) * 1993-09-17 1995-03-22 Alcatel Bell-Sdt S.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6034468A1 (en) 1996-10-31
AU709150B2 (en) 1999-08-19
JPH11504177A (ja) 1999-04-06
EP0823157B1 (en) 2005-01-12
ATE287157T1 (de) 2005-01-15
US6240076B1 (en) 2001-05-29
AU5401696A (en) 1996-11-18
EP0823157A1 (en) 1998-02-11
CA2219323C (en) 2007-09-25
FI951971A0 (fi) 1995-04-25
FI951971A (fi) 1996-10-26
DE69634170D1 (de) 2005-02-17
CA2219323A1 (en) 1996-10-31
ES2235184T3 (es) 2005-07-01
CN1182511A (zh) 1998-05-20
DE69634170T2 (de) 2006-01-05
FI101114B (fi) 1998-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17C (zh) 移动通信网中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AU715619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260469B1 (ko) Tdd/fdd 무선 통신용 포터블 핸드세트
US5157661A (en) Handoff method for cellular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US6532226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optimal scheduling of slotted-mode related measurements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657086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T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268831C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84116B1 (en) Method of transmission in a UMTS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 enabling preparation for handover to a GSM cell during a call in a UMTS cell
AU711875B2 (en)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US685944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T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0960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subscriber and a base station
EP1134914B1 (en) Paging channel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563805B2 (ja) 時分割多重移動通信方式
US6708035B1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symmetric data in a radiocommunications system
EP0860061B1 (en) Digital telephony using control messages transmitted in time slots for rf frequency allocation
JP200303273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MXPA98003688A (en) Digital telephony using control messages transmitted in time slots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JPH05218954A (ja) 通話中チャネル切替におけるゾーン選択方法
MXPA00004758A (e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communication
MXPA98003042A (es) Aparatos y metodos para medir la intensidad de la seña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MXPA97004483A (es) Un metodo y sistema para la transmision retardadade mensajes rapidos del canal de control asociadoen un canal de vo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Assignor: Nokia Oyj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December 31, 2002, 1 years, the two sides without objection, automatic extension of one year

Contract record no.: 20021005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symmetric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220

License type: General

Record date: 2002.6.19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2.12.31, 1 YEAR, BOTH AUTOMATIC ONE-YEAR EXTENSION OF NO-OBJECTION

Name of requester: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2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