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6609A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06609A CN107906609A CN201711281603.3A CN201711281603A CN107906609A CN 107906609 A CN107906609 A CN 107906609A CN 201711281603 A CN201711281603 A CN 201711281603A CN 107906609 A CN107906609 A CN 107906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air
- ducting system
- air outlet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89—Systems using radiation from walls or pa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该风道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贯流风机之间;及辐射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所述出风口面对所述风道和辐射板设置。本发明旨在使应用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降低噪音,提高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应用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及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或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而环境温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空调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由于设置于室内,因此对其静音效果要求更高。
现有的室内机采用管翅式换热器,通过风机对风道进行强制送风,以加强对流换热,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这种室内机在运行时噪声较高,送风不均匀,而且由于制冷时送风温度较低,制热时吹风使人感觉较为干燥,仍然感觉不够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系统,旨在使应用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降低噪音,提高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风道系统,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贯流风机之间;及
辐射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所述出风口面对所述风道和辐射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闭合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闭合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闭合所述出风口时,定义通孔的中心线与出风方向的夹角为α1,30°≤α1≤80°。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闭合所述出风口时,定义通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2,-6°≤α2≤6°。
进一步地,每一通孔与一风道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孔状、条形槽状、长方形状或多边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的厚度范围为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共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三侧板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凸设有第一凸沿,使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内壁凸设有第二凸沿,使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凹槽,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辐射板平行间隔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为上述所述的风道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风道系统包括壳体、贯流风机、换热器及辐射板组件。其中,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的出风口和至少一进风口;贯流风机容纳于容纳空间,且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换热器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进风口和贯流风机之间;辐射板组件设于壳体的一侧,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出风口正对风道和辐射板设置。
该风道系统运行时,通过设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配合辐射板组件和贯流风机,实现快速制冷/制热和辐射制冷/制热两种模式,风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容纳空间,先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经贯流风机的强力作用,风从出风口吹向辐射板组件,由辐射板的上部顺着风道往下吹,增强了辐射板表面的气流速度,提高了对流换热能力。本发明的风道系统实现了辐射换热+强制对流的换热方式,与传统空调的风道系统相比,该风道系统利用换热器和辐射板组件配合贯流风机,降低了同风量噪音和功率消耗,提高了能效比,更加静音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道系统快速制冷/制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风道系统辐射制冷/制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风道系统 | 152 | 第二凹槽 |
10 | 壳体 | 16 | 第三侧板 |
11 | 容纳空间 | 17 | 导风板 |
12 | 进风口 | 171 | 通孔 |
13 | 出风口 | 20 | 贯流风机 |
14 | 第一侧板 | 30 | 换热器 |
141 | 第一凸沿 | 40 | 辐射板组件 |
142 | 第一凹槽 | 41 | 辐射板 |
15 | 第二侧板 | 42 | 风道 |
151 | 第二凸沿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道系统100,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风道系统100包括壳体10、贯流风机20、换热器30及辐射板组件40。其中,该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11,壳体10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11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贯流风机20容纳于容纳空间11,且位于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之间,贯流风机20包括电机、蜗壳及离心风轮,蜗壳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贯流风机20的蜗壳还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换热器30容纳于容纳空间11,且位于进风口12和贯流风机20之间,用于对由进风口12进入的风先进行热交换。在风道系统100运行时,风从壳体10的进风口12进入容纳空间11内,先经过换热器30进行热交换,再由进风孔进入贯流风机20,通过离心风轮的加强作用,由出风孔吹出,进而由壳体10的出风口13吹向辐射板组件40。辐射板组件40设于壳体10的一侧,也即辐射板组件40与壳体10间隔设置。辐射板组件40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4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若干辐射板41平行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辐射板41之间形成一风道42,出风口13面对风道42和辐射板41设置,以便由出风口13吹出的风顺利进入辐射板41形成的风道42,并在辐射板41表面进行热量交换。贯流风机20可增强辐射板41表面的气流速度,提高对流换热能力。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辐射板组件40设于壳体10的一侧,有利于各部件的安装。采用贯流风机20便于安装,贯流风机20的离心风轮长度可以随辐射板41的长度/宽度的变化而变化。另外贯流风机20的风量较大,功率较小,且送风距离较远,可以使吹出的风能够在大尺寸的辐射板41上吹的足够远,保证对流换热量能得到有效提高。
现有室内机的风道系统采用管翅式换热器,风机对风道进行强制送风时,噪声较高,由于风道系统的结构设计,导致送风不均匀,在制冷/制热时,使人感觉不够舒适。本发明的风道系统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换热器30配合贯流风机20,可实现快速制冷/制热和辐射制冷/制热两种模式。风从进风口12进入壳体10的容纳空间11,先通过换热器30进行热交换,经贯流风机20的强力作用,风从出风口13吹向辐射板组件40,由辐射板41的上部顺着风道42往下吹,增强了辐射板41表面的气流速度,提高了对流换热能力。本发明的风道系统100实现了辐射换热+强制对流的换热方式,与传统空调的风道系统相比,该风道系统100利用换热器30和辐射板组件40配合贯流风机20,降低了同风量噪音和功率消耗,提高了能效比,更加静音舒适。
在本发明中,辐射板组件40通过预埋管道或毛细管网,给围护结构换热,再由围护结构直接向室内房间辐射冷热量,或者采用吊顶式金属辐射板直接向房间辐射冷热量。由于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特性,使人感觉更舒适,而且无噪声。本发明中辐射板组件40在贯流风机20和换热器30配合设置于换热器30顶部的进风口12,加快了换热器30和辐射板组件40的对流换热速度,提升了对流换热量,进而提高制冷制热速度,且无噪声,制冷制热后使人感觉更舒适。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系统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0的导风板17,导风板17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3处,以打开/闭合出风口13。导风板17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171。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71的形状为圆孔状、条形槽状、长方形状或多边形状,通孔171的数量为n个,n>1。通过设置导风板17可使风道系统100更好的实现快速制冷/制热与辐射制冷/制热两种模式的相互转换。
本发明中,风道系统100分为两种模式,即快速制冷/制热模式和辐射制冷/制热模式。在房间需要快速制冷制热时,启动快速制冷/制热模式,此时,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板17打开出风口13,辐射板组件40可以是开启状态,也可以是关闭状态。此模式下,辐射板组件40上方的换热器30是制冷/制热的主要贡献,而辐射板组件40是第二贡献。即风从进风口12进入,经过换热器30完成热交换,而后通过贯流风机20从出风口13出来,出来时气流顺着导风板17的导向进入房间区域,实现快速制冷制热的目的。启动辐射制冷/制热模式时,如图3所示,导风板17闭合出风口13,换热器30为不工作状态,风经过换热器30时不进行换热,在此模式下,辐射板组件40是制冷/制热的主要贡献。风通过贯流风机20从出风口13的导风板17出来,出来时受到导风板17上通孔171的影响,使得气流顺着导风板17上通孔171的开孔方向向下吹出,吹出的气流流向辐射板组件40,沿相邻两个辐射板41形成的风道42往下吹,此时风在辐射板41表面进行对流换热量。同时,在贯流风机20的强力作用下,加快了辐射板41的对流换热速度,进而提高了辐射制冷制热速度。在房间达到一定温度时,贯流风机20可以选择关闭,或者降速,或者保持恒速,使辐射板组件40的辐射板41进行自然对流换热。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7闭合出风口13时,定义通孔171的中心线与出风方向的夹角为α1,30°≤α1≤80°,优选的,45°≤α1≤65°。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若干辐射板41平行间隔的设置于出风口13的正下方,将导风板17上通孔171的中心线(也即通孔171的开孔方向)与出风方向的夹角设置为30°~80°,有利于将通过通孔171的风导向辐射板组件40,使风沿相邻两个辐射板41形成的风道42往下吹,有利于风在辐射板41表面进行对流换热量。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7闭合出风口13时,定义通孔171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2,-6°≤α2≤6°,优选的,夹角α2为-6°、-5°、-4°、-3°、-2°、-1°、0°、1°、2°、3°、4°、5°或6°。将通孔171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置为-6°~6°,有利于将通过通孔171的风,在导向辐射板组件40时,使风沿相邻两个辐射板41形成的风道42往下吹的同时还产生一个向前或向后的力,有利于将经过辐射板41表面进行对流换热量的风送到房间的各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导风板17的厚度范围为1~5mm,优选的,导风板17的厚度为2.5mm。
可以理解的,通孔171的排布形式可以是任意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通孔171与一风道42对应设置,也可以是每一通孔171与每一辐射板41错开设置。气流从通孔171吹出后,不直接吹到辐射板41的厚度方向上,而是沿着辐射板41形成的风道42流动,使气流全部作用于辐射板41两侧的表面,可以减少气流能量的损失,减少阻挡使气流沿着风道42吹得更远,增加对流换热。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呈长方形结构,壳体10包括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及连接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的第三侧板16,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和第三侧板16共同形成容纳空间11,此时,贯流风机20的蜗壳与壳体10的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的内壁抵接,即贯流风机20容纳于容纳空间11内,换热器30位于进风口12和贯流风机20之间。第三侧板16开设有进风口12,也即进风口12设于换热器30的顶部,出风口13开设于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远离第三侧板16的一端,也即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远离第三侧板16一端形成出风口13。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4的内壁凸设有第一凸沿141,使第一侧板14形成第一凹槽142,换热器30的一端容纳于第一凹槽142。第二侧板15内壁凸设有第二凸沿151,使第二侧板15形成第二凹槽152,换热器30的另一端容纳于第二凹槽152。方便将换热器30安装于壳体10内,且固定于进风口12和贯流风机20之间。此时,第二凸沿151设于第二侧板15远离第三侧板16的端部,且第二凸沿151向容纳空间11内部延伸,贯流风机20设于第一凸沿141和第二凸沿151之间,也即贯流风机20的蜗壳与第一凸沿141和第二凸沿151抵接,第一凸沿141、贯流风机20和第二凸沿151共同形成出风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2由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组成,也可以是条形孔等,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远离第三侧板16一端形成出风口13,也即第一侧板14、贯流风机20和第二侧板15形成出风通道。风由第三侧板16的进风口12进入容纳空间11,经过换热器30后,在贯流风机20的强力作用,由出风通道流向出风口13,再由出风口13吹向导风板17,由通孔171吹向辐射板组件4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的风道系统100,该风道系统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贯流风机之间;及
辐射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所述出风口面对所述风道和辐射板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闭合所述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闭合所述出风口时,定义通孔的中心线与出风方向的夹角为α1,30°≤α1≤8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闭合所述出风口时,定义通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2,-6°≤α2≤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通孔与一风道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孔状、条形槽状、长方形状或多边形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厚度范围为1~5毫米。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共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三侧板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凸设有第一凸沿,使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内壁凸设有第二凸沿,使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凹槽,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辐射板平行间隔设置。
12.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81603.3A CN107906609B (zh) | 2017-12-06 | 2017-12-06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81603.3A CN107906609B (zh) | 2017-12-06 | 2017-12-06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6609A true CN107906609A (zh) | 2018-04-13 |
CN107906609B CN107906609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6185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81603.3A Active CN107906609B (zh) | 2017-12-06 | 2017-12-06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06609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1963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末端、空调器 |
CN109974085A (zh) * | 2019-03-29 | 2019-07-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056950A (zh) * | 2019-04-30 | 2019-07-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CN110081512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CN110081513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的出风框部件及空气处理设备 |
CN113970175A (zh) * | 2020-07-24 | 2022-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辐射控制方法与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23500A (zh) * | 2020-12-11 | 2022-06-14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8801A (en) * | 1984-05-25 | 1986-12-1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Wind direction changing device |
CN2039400U (zh) * | 1988-07-30 | 1989-06-14 | 王平 | 导风装置 |
JPH04236073A (ja) * | 1991-01-21 | 1992-08-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3042472A (ja) * | 2001-07-31 | 2003-02-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KR20070081375A (ko) * | 2006-02-10 | 2007-08-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열복사패널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의실내기 |
CN203642435U (zh) * | 2013-11-27 | 2014-06-11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
KR20150051269A (ko) * | 2013-11-01 | 2015-05-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104697057A (zh) * | 2015-02-13 | 2015-06-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挡风板 |
CN104748456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205579920U (zh) * | 2016-04-15 | 2016-09-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结构 |
CN106225072A (zh) * | 2016-08-29 | 2016-12-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
KR20170111318A (ko) * | 2016-03-28 | 2017-10-12 | 김명화 | 공기조화기용 디퓨저 |
CN1074017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207501286U (zh) * | 2017-12-06 | 2018-06-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2017
- 2017-12-06 CN CN201711281603.3A patent/CN1079066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8801A (en) * | 1984-05-25 | 1986-12-1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Wind direction changing device |
CN2039400U (zh) * | 1988-07-30 | 1989-06-14 | 王平 | 导风装置 |
JPH04236073A (ja) * | 1991-01-21 | 1992-08-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3042472A (ja) * | 2001-07-31 | 2003-02-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KR20070081375A (ko) * | 2006-02-10 | 2007-08-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열복사패널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의실내기 |
KR20150051269A (ko) * | 2013-11-01 | 2015-05-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3642435U (zh) * | 2013-11-27 | 2014-06-11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
CN104748456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4697057A (zh) * | 2015-02-13 | 2015-06-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挡风板 |
KR20170111318A (ko) * | 2016-03-28 | 2017-10-12 | 김명화 | 공기조화기용 디퓨저 |
CN205579920U (zh) * | 2016-04-15 | 2016-09-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结构 |
CN106225072A (zh) * | 2016-08-29 | 2016-12-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
CN1074017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207501286U (zh) * | 2017-12-06 | 2018-06-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1963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末端、空调器 |
CN109974085A (zh) * | 2019-03-29 | 2019-07-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974085B (zh) * | 2019-03-29 | 2023-04-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056950A (zh) * | 2019-04-30 | 2019-07-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CN110081512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CN110081513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的出风框部件及空气处理设备 |
CN110056950B (zh) * | 2019-04-30 | 2021-09-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 |
CN113970175A (zh) * | 2020-07-24 | 2022-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辐射控制方法与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23500A (zh) * | 2020-12-11 | 2022-06-14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6609B (zh) | 2024-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06609A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3453648B (zh) | 空调送风装置防凝露的方法 | |
CN203571893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3574776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11124111A1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288545A (zh) |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 |
JP2013530372A (ja) | エアコンの室内機 | |
CN103453641B (zh) |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 |
CN104728931A (zh) | 空调系统 | |
CN201748598U (zh) | 一种双通道送风柜式空调器 | |
CN105928102A (zh) | 一种辐射顶板与置换通风联合空调系统 | |
CN106322522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799422U (zh) | 冷热分离导流风道型节能机柜 | |
CN207501286U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4048355A (zh) | 风机盘管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中央空调 | |
CN201110602Y (zh) |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CN207501285U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906613B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JP2011202880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4009421U (zh) | 一种厨房气流组织系统 | |
CN207527717U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5065981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7688258U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501284U (zh) |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629868U (zh) | 辐射制冷/热和新风制冷/热功能一体化换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