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1591A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01591A CN107901591A CN201711106266.4A CN201711106266A CN107901591A CN 107901591 A CN107901591 A CN 107901591A CN 201711106266 A CN201711106266 A CN 201711106266A CN 107901591 A CN107901591 A CN 107901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preheating
- roller
- eindruckwerk
- transport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2—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 B41F16/0026—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print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using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印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本发明的转印装置能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转印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转印技术是指利用附有图文装饰层的转印膜,通过加热的方式,将装饰层贴装于车牌表面,利用车牌表面与装饰层之间的粘结力使装饰层脱离转印膜从而转移到车牌上。在现有技术中的转印工艺中,图文装饰层与转印膜往往利用溶剂型的热熔胶粘合。热熔胶采用印刷涂布的方法可获得薄且均匀的涂层,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一旦加热则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胶黏剂。
现有的转印装置在转印过程中,需要对车牌和转印膜同时进行加热,为了保证转印的质量,只有车牌表面的温度上升达到适合转印时,转印装置才会将转印膜的装饰层压印在车牌上。因此,将车牌从常温状态加热到适合转印的状态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大大降低了转印装置的工作效率,转印的效率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印装置,能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转印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连接在工作台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根传送辊和第一传送驱动器,各传送辊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传送驱动器用于驱使各传送辊转动传送转印体。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预热机构还包括预热罩,预热罩连接在工作台上,各传送辊从预热罩下方经过,第一加热器设置在预热罩内,第一加热器位于各传送辊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设置于压印机构的下方,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各第二传送辊相互间隔设置,从动辊设置于相邻两第二传送辊之间。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压印机构还包括放料轴、收料轴、第一压印驱动器和第二压印驱动器,放料轴和收料轴分别设置于压印辊的两侧,放料轴用于输出转印膜,收料轴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第一压印驱动器用于驱使压印辊转动,第二压印驱动器用于驱使压印辊向着靠近或远离从动辊的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转印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并位于压印机构的一侧,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拍摄转印体的相机。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架和计算机,固定架连接在工作台上,相机连接在固定架上,相机的镜头对着传送机构,计算机与相机电信号连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计算机电信号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预热机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一加热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压印机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二加热器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设置于检测机构的下方,第三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和第三传送驱动器,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压印机构,第三传送驱动器用于驱使传送带移动传送压印后的转印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印方法,能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
一种转印方法,该转印方法利用上述的转印装置,该转印方法的步骤包括:
对转印体进行预热;以及
对转印膜和转印体进行加热和加压,将转印膜压印在转印体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转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
利用传送机构将转印体输送至预热机构,利用预热机构的第一加热器对转印体进行预热;
利用传送机构将预热后的转印体输送至压印机构,利用压印机构的第二加热器对转印膜和转印体进行加热,利用压印机构的压印辊和从动辊将转印膜压印在转印体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利用传送机构将压印后的转印体输送至检测机构,利用检测机构的相机拍摄转印体,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至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判断转印体上是否压印有图形。
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并位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由于转印体压印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在压印转印膜时,第二加热器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上,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上。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电信号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印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转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压印转印膜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印装置10包括工作台12、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
工作台12用于承载连接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工作台12包括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依次相邻排列,即第二子柜台123设置于第一子柜台122与第三子柜台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3分别连接于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预热机构14连接在第一子柜台122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压印机构15连接在第二子柜台123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检测机构16连接在第三子柜台124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
传送机构13用于将转印体20依次输送至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传送机构13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31、第二传送组件134和第三传送组件137。在本实施例中,转印体20例如为车牌,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第一传送组件131设置于预热机构14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131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机构14的下方,并在转印体20被加热后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二传送组件134。第一传送组件131包括多根传送辊132和第一传送驱动器133,各传送辊132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工作台12的第一子柜台122上,且各传送辊132从预热机构14的下方经过。第一传送驱动器133连接在第一子柜台122内,第一传送驱动器133用于驱使各传送辊132转动传送转印体20。
第二传送组件134设置于压印机构15的下方,第二传送组件134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的下方,压印机构15将转印膜30印在转印体20上后,第二传送组件134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三传送组件137。第二传送组件134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135,各第二传送辊135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子柜台123。
第三传送组件137设置于检测机构16的下方,第三传送组件137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的下方,当检测机构16检测完转印体20后,第三传送组件137将转印体20输送到下一个制作工序。第三传送组件137包括传送带138和第三传送驱动器139,传送带138的一端延伸至压印机构15,且传送带138从检测机构16的下方经过。第三传送驱动器139连接在第三子柜台124内,第三传送驱动器139用于驱使传送带138移动传送转印体20。
如图1所示,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罩142和第一加热器143。预热罩142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一子柜台122上,各传送辊132从预热罩142下方经过,也就是说,各传送辊132可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罩142内。第一加热器143设置在预热罩142内,并位于各传送辊132的上方。当第一传送组件131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一加热器143的下方时,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使转印体20的表面升温到40~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50~280℃,优选地,220~225℃,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压印机构15用于将转印膜30的转印层34压印在转印体20上。压印机构15包括外壳152、压印辊153、从动辊154、第二加热器155、放料轴156、收料轴157、第一压印驱动器158和第二压印驱动器159。
外壳152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二子柜台123上。
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两侧,其中,压印辊153位于外壳152内,从动辊154设置于相邻两第二传送辊135之间。第二加热器155呈弧形结构,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上方。第二加热器155用于加热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方便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放料轴156与收料轴157分别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两侧,且放料轴156和收料轴157设置在外壳152之外,放料轴156用于输出转印膜30,收料轴157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30。在本实施例中,放料轴156和收料轴157沿着转印体20的传送方向水平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可设置多个导向轮,用于使放料轴156上的料带水平从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经过。
第一压印驱动器158用于驱使压印辊153转动;第二压印驱动器159用于驱使压印辊153向着靠近或远离从动辊154的方向往复移动;当需要压印时,第二压印驱动器159驱使压印辊153向着靠近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压印驱动器158驱使压印辊153转动,直至将转印膜30的图形层压印在转印体20上,转印体20在压印的过程中,转印体20逐渐被传送至检测机构16;当压印结束时,第二压印驱动器159驱使压印辊153向着远离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此时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三传送组件13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体20进行加热的温度为200~280℃,通过调节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的间隙,实现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图2是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电信号关系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机构16用于检测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检测机构16包括固定架161、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和计算机167。
固定架161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三子柜台124上,固定架16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62,固定板162位于传送带138的正上方。
相机163连接在固定架161的固定板162上,相机163的镜头对着传送机构13的传送带138。在本实施例中,当传送带138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相机163的下方时,相机163对转印体20进行拍照。
第一温度传感器164设置于预热机构14,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用于感测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和压力传感器166设置于压印机构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用于感测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
计算机167分别与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电信号连接,也就是说,计算机167可接收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发出的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167能接收相机163拍摄的照片,并将接收的照片与已经存储的合格产品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图形以及判断压印的图形是否存在残缺,根据判断结果发出提醒信号或声音,以便处理存在质量问题的转印体20。计算机167能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64感测的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计算机167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143的发热功率,达到智能控制预热温度的目的。计算机167能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165感测的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计算机167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加热器155的发热功率,达到智能控制加热温度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167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加热器143和第二加热器155发热功率的温度控制器(图未示),以方便智能压印转印膜30。
图3是本发明的转印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转印装置10用于热压转印膜30,将转印膜30的图形层压印在转印体20上。转印膜30包括载体膜32、离型层33、转印层34和热熔胶层35。离型层33、转印层34和热熔胶层35依次层叠设置,即离型层33设置在载体膜32上,转印层34设置在离型层33上,热熔胶层35设置在转印层34上,其中转印层34例如我电化铝层、油墨层、树脂层等,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对转印膜30进行加热压印时,热熔胶层35受热产生黏结力,热熔胶层35熔化与转印体20表面附着在一起,同时转印膜30的离型层33受热失去黏结力,离型层33融化流动与载体膜32发生分离,此时转印层34被转印到转印体20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转印体20在压印转印膜30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压印转印膜30时,第二加热器155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20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35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20上,不仅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20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4是本发明的转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转印方法利用上述的转印装置10,转印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
步骤S2,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和加压,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图5是本发明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压印转印膜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10压印转印膜30的步骤包括:
步骤N1,利用传送机构13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机构14,利用预热机构14的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的第一传送组件131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罩142内,并使转印体20处于第一加热器143的下方,利用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且预热温度为150~280℃,优选地,220~225℃,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N2,利用传送机构13将预热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利用压印机构15的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利用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和从动辊154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将预热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利用压印机构15的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利用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向着靠近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直至将转印膜30的转印层34压印在转印体20上;加热温度为200~280℃,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N3,利用传送机构13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利用检测机构16的相机163拍摄转印体20,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至计算机167,利用计算机167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的第三传送组件137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的相机163下方,相机163拍摄转印体20,之后将照片发送至计算机167,计算机167将接收的照片与已经存储的合格产品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以及判断压印的转印层34是否存在残缺,根据判断结果发出提醒信号或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计算机167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64感测的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并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143的发热功率;利用计算机167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165感测的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并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加热器155的发热功率。
本发明的转印装置10的预热机构14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转印体20的第一加热器143;压印机构15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并位于预热机构14的一侧,压印机构15包括压印辊153、从动辊154和第二加热器155,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两侧,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上方。由于转印体20压印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在压印转印膜30时,第二加热器155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20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35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20上,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20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3)
1.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13);
预热机构(14),该预热机构(14)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上方,该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转印体(20)的第一加热器(143);以及
压印机构(15),该压印机构(15)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的一侧,该压印机构(15)包括压印辊(153)、从动辊(154)和第二加热器(155),该压印辊(153)与该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两侧,该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该压印辊(153)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12),该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和压印机构(15)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31),该第一传送组件(131)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的下方,该第一传送组件(131)包括多根传送辊(132)和第一传送驱动器(133),各该传送辊(132)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该工作台(12)上,该第一传送驱动器(133)用于驱使各该传送辊(132)转动传送转印体(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热机构(14)还包括预热罩(142),该预热罩(142)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各该传送辊(132)从该预热罩(142)下方经过,该第一加热器(143)设置在该预热罩(142)内,该第一加热器(143)位于各该传送辊(132)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134),该第二传送组件(134)设置于该压印机构(15)的下方,该第二传送组件(134)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135),各该第二传送辊(135)相互间隔设置,该从动辊(154)设置于相邻两该第二传送辊(135)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印机构(15)还包括放料轴(156)、收料轴(157)、第一压印驱动器(158)和第二压印驱动器(159),该放料轴(156)和该收料轴(157)分别设置于该压印辊(153)的两侧,该放料轴(156)用于输出转印膜(30),该收料轴(157)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30),该第一压印驱动器(158)用于驱使该压印辊(153)转动,该第二压印驱动器(159)用于驱使该压印辊(153)向着靠近或远离该从动辊(154)的方向往复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印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16),该检测机构(16)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上方,并位于该压印机构(15)的一侧,该检测机构(16)包括用于拍摄转印体(20)的相机(16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构(16)还包括固定架(161)和计算机(167),该固定架(161)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该相机(163)连接在该固定架(161)上,该相机(163)的镜头对着该传送机构(13),该计算机(167)与该相机(163)电信号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构(16)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6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65),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分别与该计算机(167)电信号连接,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用于感测该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65)设置于该压印机构(15),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用于感测该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还包括第三传送组件(137),该第三传送组件(137)设置于该检测机构(16)的下方,该第三传送组件(137)包括传送带(138)和第三传送驱动器(139),该传送带(138)的一端延伸至该压印机构(15),该第三传送驱动器(139)用于驱使该传送带(138)移动传送压印后的转印体(20)。
11.一种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印装置,该转印方法的步骤包括:
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以及
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和加压,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
利用传送机构(13)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机构(14),利用该预热机构(14)的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
利用该传送机构(13)将预热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利用该压印机构(15)的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利用该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和从动辊(154)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传送机构(13)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利用该检测机构(16)的相机(163)拍摄转印体(20),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至计算机(167),利用该计算机(167)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图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06266.4A CN107901591A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06266.4A CN107901591A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1591A true CN107901591A (zh) | 2018-04-13 |
Family
ID=6184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06266.4A Pending CN107901591A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0159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8101A (zh) * | 2018-08-15 | 2018-12-04 | 佛山市国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转印加工设备 |
CN111845103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四川石化雅诗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转印在线打码系统 |
CN112265393A (zh) * | 2020-09-22 | 2021-01-26 | 温州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镭射印刷工艺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8650A (zh) * | 2007-11-09 | 2008-04-09 | 无锡东望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视觉系统对印花布瑕疵的在线检测方法 |
KR100922997B1 (ko) * | 2009-04-29 | 2009-10-22 | 이상희 | 표면 전사 처리된 훌라후프의 제조방법과 장치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훌라후프 |
CN101807140A (zh) * | 2010-01-29 | 2010-08-18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203046444U (zh) * | 2013-01-28 | 2013-07-10 |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牌用烫印机 |
CN103832084A (zh) * | 2012-11-09 | 2014-06-04 | 立志凯株式会社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CN104553348A (zh) * | 2014-12-19 | 2015-04-29 |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 卡片打印机以及卡片打印机的卡片检查方法 |
CN105667076A (zh) * | 2015-12-31 | 2016-06-15 | 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可快速印刷车牌的设备 |
CN106626738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上海春戈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连续热转印设备 |
CN106891609A (zh) * | 2015-12-17 | 2017-06-27 | 常州市博铂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及其工作方法 |
CN107139578A (zh) * | 2017-05-26 | 2017-09-08 | 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涡轮蜗杆电机控制胶辊上下运动的车牌烫印设备 |
CN206475570U (zh) * | 2016-12-22 | 2017-09-08 | 汕头市国喜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图案转移机 |
CN207579316U (zh) * | 2017-11-10 | 2018-07-06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印装置 |
-
2017
- 2017-11-10 CN CN201711106266.4A patent/CN1079015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8650A (zh) * | 2007-11-09 | 2008-04-09 | 无锡东望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视觉系统对印花布瑕疵的在线检测方法 |
KR100922997B1 (ko) * | 2009-04-29 | 2009-10-22 | 이상희 | 표면 전사 처리된 훌라후프의 제조방법과 장치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훌라후프 |
CN101807140A (zh) * | 2010-01-29 | 2010-08-18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3832084A (zh) * | 2012-11-09 | 2014-06-04 | 立志凯株式会社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CN203046444U (zh) * | 2013-01-28 | 2013-07-10 |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牌用烫印机 |
CN104553348A (zh) * | 2014-12-19 | 2015-04-29 | 深圳市驰卡技术有限公司 | 卡片打印机以及卡片打印机的卡片检查方法 |
CN106891609A (zh) * | 2015-12-17 | 2017-06-27 | 常州市博铂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及其工作方法 |
CN105667076A (zh) * | 2015-12-31 | 2016-06-15 | 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可快速印刷车牌的设备 |
CN206475570U (zh) * | 2016-12-22 | 2017-09-08 | 汕头市国喜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图案转移机 |
CN106626738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上海春戈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连续热转印设备 |
CN107139578A (zh) * | 2017-05-26 | 2017-09-08 | 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涡轮蜗杆电机控制胶辊上下运动的车牌烫印设备 |
CN207579316U (zh) * | 2017-11-10 | 2018-07-06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印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志德: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0 June 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pages: 3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8101A (zh) * | 2018-08-15 | 2018-12-04 | 佛山市国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转印加工设备 |
CN111845103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四川石化雅诗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转印在线打码系统 |
CN111845103B (zh) * | 2020-07-14 | 2021-04-13 | 四川石化雅诗纸业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转印在线打码系统 |
CN112265393A (zh) * | 2020-09-22 | 2021-01-26 | 温州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镭射印刷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79316U (zh) | 转印装置 | |
CN102423962B (zh) | 一种适用于曲面包装容器的转印设备 | |
CN107901591A (zh)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
CN2910562Y (zh) | 单张承印物平版冷烫设备 | |
CN107599620B (zh) | 一种热凸烫金的转移装置 | |
CN101239527B (zh) | 一种单张平版冷烫和激光压印转移的工艺 | |
CN204526413U (zh) | 一种烫金机 | |
CN100333906C (zh) | 用于直接式圆柱体印刷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163045B (zh) | 热敏或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装置 | |
CN210211712U (zh) | 印刷覆膜一体机 | |
CN107073973B (zh) | 图像形成体制造装置、转印色带以及图像形成体制造方法 | |
CN205238823U (zh) | 一种布料烫金流水线 | |
CN204431947U (zh) | 烫金机 | |
US20060266795A1 (en) | Method for printing a surface | |
CN106739608B (zh) |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防伪标记制作方法和装置 | |
CN108749292B (zh) | 一种高分辨率高速烫印机及其烫印方法 | |
CN209600039U (zh) | 一种新型中频电磁加热热转印装置 | |
CN105459654B (zh) | 一种镭射薄膜的模压方法 | |
CN104290462A (zh) | 粘附传送式喷墨式票签打印机 | |
CN203358024U (zh) | 一种镭射膜带图案转移设备 | |
CN206884443U (zh) | 一种烫金设备 | |
CN115107350B (zh) | Uv膜压局部铸造设备及方法 | |
CN110588162A (zh) | 一种多功能微纳结构色薄膜生产设备及工作方法 | |
CN105398211A (zh) | 一种薄膜双面模压方法 | |
CN210680068U (zh) | 预涂胶离线定位烫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15026 Xinch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68 Applicant after: SUZHOU SUDAVI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uzhou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5026 Xinch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68 Applicant before: SVG OPTRONIC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