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0329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20329A CN107820329A CN201711224988.XA CN201711224988A CN107820329A CN 107820329 A CN107820329 A CN 107820329A CN 201711224988 A CN201711224988 A CN 201711224988A CN 107820329 A CN107820329 A CN 1078203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cell
- measurement
- sent
- s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1018494 Homo sapiens Pro-MCH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3721 Pro-MCH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050 conventional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266 hiber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7 signaling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方法和基站。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无线装置通过从在非连续发送(DTX)状态下操作的DTX小区接收发现信号来检测该DTX小区;并且向所述DTX小区发送初始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DTX小区从所述DTX状态转变成连续发送(TX)状态。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480010321.8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4年1月24日、PCT申请号为PCT/KR2014/000690、发明名称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单个频率或多个频率在包括多个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3GPP版本8的改进版本。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3GPP LTE采用具有多达四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近年来,正在进行关于作为3GPP LTE的演进的高级3GPP LTE(LTE-A)的讨论。
最近正在加速3GPP LTE(A)系统的商业化。作为对用户的针对可以在确保移动性以及话音服务的同时支持更高质量和更高容量的服务的需求的响应,使LTE系统更快速地扩展。LTE系统提供低发送延迟、高发送速率和系统容量、以及增大的覆盖范围。
为了增加用户的服务需求的容量,增加带宽可能是必需的,已经开发出旨在通过将频域中的多个物理上不连续的频带进行分组来获得好像使用逻辑上更宽的频带一样的效果的载波聚合(CA)技术,以高效地使用片段化的小频带。通过载波聚合分组的各个单元载波被已知为分量载波(CC)。通过单个带宽和中心频率来限定每个CC。
通过多个CC按宽带来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系统被称为多分量载波系统(多CC系统)或CA环境。多分量载波系统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载波来执行窄频带和宽频带两者。例如,当每个载波对应于20MHz的带宽时,可以通过使用五个载波来支持最大100MHz的带宽。
为了操作多CC系统,在作为eNB(增强节点B)的基站(BS)与作为终端的用户设备之间需要各种控制信号。另外,需要针对多CC的高效小区规划。另外,需要在eNB与UE之间发送各种信号或高效小区规划方案,以支持小区间干扰减少和载波扩展。此外,针对UE的通过eNB当中的协调的跨节点资源分配也是可行的,其中,通过多个eNB/节点来实现多CC聚合。此外,为了增加用户吞吐量,还考虑针对密集部署的小小区的数据卸载。为了最小化操作成本并且还最大化能量节省,考虑动态小区开启/关闭和自我优化小小区操作。针对小小区情况的高效操作方案包括发送受限的(或被消除的)控制的新载波类型,以使用小小区集群环境来增强频谱效率和小区管理,在该小小区集群环境中,能够考虑集群内的小区当中的特定紧密协调,并且属于一个集群的小区可以执行动态小区开启/关闭,以最小化干扰并且由此最大化效率。由于网络的行为可以改变(即,网络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需要限定在小小区集群中不发送传统同步信号的小区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小区状态从作为用于系统信息和同步信号的非连续发送(DTX)小区的关闭状态改变为作为用于系统信息和同步信号的发送(TX)小区的开启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问题解决方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从在非连续发送(DTX)状态下操作的非连续发送(DTX)小区接收发现信号来检测所述DTX小区;向所述DTX小区发送初始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DTX小区从所述DTX状态转变成连续发送(TX)状态;从由所述DTX状态转变成所述TX状态的所述TX小区接收同步信号;以及利用在所述TX状态下操作的所述TX小区来执行随机接入(RACH)过程。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于发送所述初始请求消息的配置,所述配置包括子帧信息和资源信息,所述子帧信息指示接收所述发现信号的子帧与发送所述初始请求消息的子帧之间的子帧间隙,所述资源信息指示接收所述发现信号的带宽内的至少两个资源块。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RF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以:通过从在非连续发送(DTX)状态下操作的非连续发送(DTX)小区接收发现信号来检测所述DTX小区;向所述DTX小区发送初始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DTX小区从所述DTX状态转变成连续发送(TX)状态;从由所述DTX状态转变成所述TX状态的所述TX小区接收同步信号;以及利用在所述TX状态下操作的所述TX小区来执行随机接入(RACH)过程。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所提出的实施方式支持无线装置向非连续发送(DTX)小区发送初始请求消息,以请求所述DTX小区从DTX状态转变成连续发送(TX)状态,以获取随机接入(RACH)过程的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因此,支持更高效且快速的初始接入和数据调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3是示出了针对应用于本发明的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图。
图4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承载ACK/NACK信号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例。
图6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示例性时间流程。
图7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发现信号和UE发起的唤醒信号的混和的示例性替代方案。
图8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通过小区开启/关闭的RRM测量的示例性时间流程。
图9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针对小区开启/关闭和传统载波共存的概念的示例。
图10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被称为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所述至少一个BS 20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为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等这样的另外的术语。BS 20通常是与UE10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被称为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这样的另外的术语。
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接入方案不受限制。即,可以使用各种多接入方案,诸如CDMA(码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FDMA)、OFDM-FDMA、OFDM-TDMA、OFDM-CDMA等。对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通过使用不同的时间来进行发送的TDD(时分双工)方案或者通过使用不同频率来进行发送的FDD(频分双工)方案。
BS 20借助于X2接口互连。BS 20还借助于S1接口连接至演进分组核(EPC)30,更具体地,通过S1-MME连接至移动管理实体(MME)并且通过S1-U连接至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UE的能力信息,并且这种信息通常被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具有作为端点的E-UTRAN的网关。P-GW是具有作为端点的PDN的网关。
可以基于通信系统中熟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的三层来将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分类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通过使用物理信道来提供信息传递服务,而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参照图2,一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并且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要发送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被称作发送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为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为0.5ms。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因为在3GPP LTE系统中使用下行链路OFDMA,所以OFDM符号用于表示一个符号时段,并且OFDM符号可以被称作SC-FDMA符号或者根据多接入方案的符号时段。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RB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CP(循环前缀)的配置而改变。
CP包括扩展CP和正常CP。例如,如果是正常CP情况,则OFDM符号由7组成。如果通过扩展CP来配置,则在一个时隙中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信道状态不稳定(诸如以快步速移动UE),则扩展CP可以被配置为减少符号间干扰。
本文中,无线电帧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一个无线电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目、或者一个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目、以及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以应用新的通信系统。本发明不限制于通过改变特定特征来适应其它系统,而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可改变的方式应用到相应的系统。
图3是示出了针对应用于本发明的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图。
参照图3,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例如,一个下行链路时隙被例示为包括7个OFDMA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被例示为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但是不限于此。
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被称作资源元素(RE)。一个资源元素包括12×7(或6)个RE。下行链路时隙中包括的资源块的数目NDL取决于在小区中设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在LTE中考虑的带宽为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如果带宽由资源块的数目表示,则它们分别为6、15、25、50、75和100。与每个频带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资源块可以被组合以形成资源块组(RBG)。例如,两个连续的资源块可以形成一个资源块组。
在LTE中,针对每个带宽的资源块的总数目以及形成一个资源块组的资源块的数目在表1中示出。
表1
[表1]
带宽 | RB的总数目 | 属于一个RBG的RB的数目 | RBG的总数目 |
1.4MHz | 6 | 1 | 6 |
3MHz | 15 | 2 | 8 |
5MHz | 25 | 2 | 13 |
10MHz | 50 | 3 | 17 |
15MHz | 75 | 4 | 19 |
20MHz | 100 | 4 | 25 |
参照表1,可用的资源块的总数目根据给定的带宽而不同。资源块的总数不同意指指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大小不同。
图4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4,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该子帧内的第一时隙的前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OFDM符号对应于要指派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并且其剩余OFDM符号变为向其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域。
在3GPP LTE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示例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在该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承载关于用于发送该子帧中的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即,承载关于用于发送该子帧内的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UE首先接收PCFICH上的CFI,并且此后监测PDCCH。
PHICH承载响应于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也就是说,在PHICH上发送针对已经由UE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
下面描述PDCCH(或ePDCCH),即,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PDCCH能够承载关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关于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关于在PDSCH上发送的诸如随机接入响应的更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针对特定UE组内的UE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因特网语音传输协议(VoIP)的激活等。可以在控制区域内发送多个PDCCH,并且UE能够监测多个PDCCH。
在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上或者一些连续的CCE的聚合上发送PDCCH。CCE是用于根据无线电信道的状态来向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指派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根据CCE的数目与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的PDCCH的比特的数目。BS根据要向UE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至控制信息。DCI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包括针对任意的UE组的上行链路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根据其格式来不同地使用DCI,并且DCI还具有在DCI内限定的不同的字段。表2示出了根据DCI格式的DCI。
表2
[表2]
DCI格式0指示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DCI格式1~2指示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并且DCI格式3和3A指示针对特定UE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将DCI的字段顺序地映射到一个信息比特。例如,假定DCI被映射到具有总计44比特的长度的信息位,则可以将资源分配字段映射到信息位的第10比特至第23比特。
DCI可以包括:被称为下行链路(DL)授权的PDSCH的资源分配、被称为上行链路(UL)授权的PUSCH的资源分配、用于任何UE组中的各个UE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和/或因特网语音传输协议(VoIP)的激活。下面的表3示出了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或上行链路授权的格式0的DCI。
表3
[表3]
这里,标志是1比特信息,并且是用于将DCI 0与DCI 1A彼此区分的指示符。跳频标志是1比特信息,并且它指示在UE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时是否应用跳频。例如,当跳频标志为1时,则指示在上行链路发送时应用跳频。当跳频标志为0时,则指示在上行链路发送时不应用跳频。资源块指派和跳频资源分配还被称作资源分配字段。该资源分配字段指示被分配给UE的资源的物理位置和量。尽管在表3中未示出,然而上行链路授权包括用于恒定地保持总比特数的冗余位或填充位。DCI具有多种格式。尽管DCI具有不同格式的控制信息,然而能够使用冗余位来相同地控制比特的长度。因此,UE能够平滑地执行盲解码。
在表3中,例如,如果资源分配字段在FDD 20MHz的频带上具有13比特,则上行链路授权具有除CIF字段和CRC字段以外的总计27比特。如果被确定为盲解码的输入的比特的长度为28比特,则eNB在调度时通过将1比特的冗余位添加到上行链路授权来使上行链路授权变成总数目为28比特。本文中,因为所有的冗余位不包括特殊信息,所以可以将所有的冗余位设置成0。当然,冗余位的数目可以小于或大于2。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盲解码来检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ePDCCH)。盲解码是这样的方案:,从PDCCH的CRC对期望的标识符进行解掩码,以通过执行CRC错误校验来确定该PDCCH是否为其自己的信道。eNB根据要发送给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确定PDCCH格式。此后,eNB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至DCI,并且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用途来针对CRC对唯一标识符(被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进行掩码。例如,如果PDCCH用于特定UE,则可以针对CRC来对UE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进行掩码。另选地,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可以针对CRC来对寻呼指示符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P-RNTI))进行掩码。如果PDCCH用于系统信息(更具体地,下面要描述的系统信息块(SIB)),则可以针对CRC来对系统信息标识符和系统信息RNTI(例如,SI-RNTI)进行掩码。为了指示作为对发送UE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针对CRC来对随机接入RNTI(例如,RA-RNTI)进行掩码。
可以采用能够与PDSCH一起复用的增强PDCCH(ePDCCH),以支持CA的多个Scell。ePDCCH可以是针对包括新类型的载波的将来不久的通信系统的PDCCH发送或新控制信息发送的局限性的解决方案中的一个。能够将ePDCCH放置在输送控制信息的数据区域中。因此,UE能够监测控制区域和/或数据区域内的多个PDCCH/ePDCCH。当在CCE上发送PDCCH时,可以在作为一些连续的CCE的聚合的eCCE(增强CCE)上发送ePDCCH,该eCCE对应于多个REG。如果ePDCCH比PDCCH高效,则值得的是,具有在没有PDCCH的情况下仅使用ePDCCH的子帧。仅具有PDCCH和新的ePDCCH的子帧、或者仅具有ePDCCH的子帧可以是作为具有两个传统LTE子帧的NC的新类型的载波。仍假定MBSFN子帧存在于新载波NC中。在NC中的MBSFN子帧中是否使用PDCCH以及如果使用的话将分配多少OFDM符号能够经由RRC信令来配置。针对新载波类型,同样可以考虑另外的TM10和新的TM。此后,新载波类型是指可以省去或者按不同方式发送传统信号中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载波。例如,新载波可以是指可以在一些子帧中省去CRS或者可以不发送PBCH的载波。新载波可以不是意指Rel-11和下面的UE不能够接入该载波。然而,与归因于缺乏诸如连续CRS发送这样的特定特征的传统载波相比,期望的是,Rel-11和下面的UE可以不实现相同的性能。
图5是例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承载ACK/NACK信号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5,可以在频域中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成:向其分配承载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控制区域,该控制信息包括对下行链路传输的ACK/NACK响应;以及向其分配承载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区域。
为了保持单载波属性,一个UE不能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然而,如果UE能够同时发送PUCCH/PUSCH,则针对一个UE,在同一子帧发送PUCCH和PUSCH也是可行的。在该子帧中,将一对RB分配给针对一个UE的PUCCH,并且所分配的资源块(RB)对是与两个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中的不同的子载波对应的资源块。这被称作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处跳频。
PUCCH可以支持多种格式。即,PUCCH能够根据调制方案来发送具有每子帧不同数目的比特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UCCH格式1被用于发送调度请求(SR),而PUCCH格式1a和1b被用于发送HARQ ACK/NACK信号。PUCCH格式2被用于发送CQI,而PUCCH格式2a和2b被用于发送CQI和HARQ ACK/NACK。当单独地发送HARQ ACK/NACK时,使用PUCCH格式1a和1b,而当单独地发送SR时,使用PUCCH格式1。另外,可以将PUCCH格式3用于TDD系统以及FDD系统。此外,随着对高数据速率发送的增加的需求,正在研究包括被聚合的多个CC(分量载波)的移动通信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支持在小小区集群内的高效发送的解决方案。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小小区环境,以使用发现信号来减小由于RRM测量、小区搜索等导致的UE功率消耗。该发现信号可以利用或不利用现有同步信道来发送,并且可以在激活(active)和非激活(inactive)状态两者下或者仅在非激活状态下来发送。
在本发明中引入了非激活或休眠(dormant)状态的概念,以减少来自连续小区特定信令(诸如CRS、CSI-RS、PCFICH等)的小区间干扰。换句话说,通过在不管实际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消除连续信令,能够去除不必要的小区间干扰。是否在非激活状态下禁用发送PDSCH/(E)PDCCH多达多种使用情况。若需要的话,在减小连续信令发送开销的情况下,对高级UE的数据发送仍然可行并且可能有益。
在当前的LTE系统中,存在与UE的存在无关地发送的周期信号。例如,发送PSS/SSS/MIB/SIB,以允许潜在的用户发现小区相关信息。当引入发现信号并且UE首先通过发现信号来识别小区时,可以不必一直发送诸如PSS/SSS/MIB/SIB的这些信号。相反地,可以根据需要来发送。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在以下假定的情况下的初始接入过程:使用可以与PSS/SSS不同的或者利用不同的周期或要求来发送的发现信号。通过在不检测诸如MIB这样的连续信号的情况下利用发现信号来发现小区,UE能够假定该小区处于关闭状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唤醒这些小区以继续初始接入过程的机制。本发明可以提供发送请求信号,以在开始UE与eNB之间的RACH过程之前检查该小区是处于非激活状态还是激活状态。在此,将发送发起请求信号用于示例性信号,以将小区从小区关闭状态唤醒,以在由UE检测到发现信号之后连接该小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小区状态的示例性时间流程。
如图6中所示,UE可以在检测到发现信道时发送发起请求,因此UE能够唤醒潜在的小小区。首先,本发明集中于针对高级UE的UE发起的请求。换句话说,在无需eNB当中的协调的情况下,UE在检测处于DTX模式的潜在的服务小区时能够发起唤醒过程,使得该小区能够准备好针对该UE的服务。然而,本发明不排除下面的情况:如果UE已经具有服务小区,则能够通过诸如UE所处的小区的小小区集群中的控制eNB或者服务eNB这样的另一eNB来触发唤醒过程。由此,也能够由DTX模式小区来服务没有发起唤醒过程的能力的UE。
更详细地,可以经由在装置到装置通信中使用的RACH、SRS和发现信号中的一个来发送发起请求。这可以暗示能够重新使用D2D中的PRACH、SRS或发现信号的格式。然而,这不直接地暗示将使用相同的资源配置和加扰。如果将PRACH用于发起请求,则用于PRACH的相同的序列可以被用于发送发起请求。就发送定时和RACH资源而言,能够使用预定定时和资源,或者发现信号可以承载关于该发起请求配置的信息。另选地,如果将附加信道连同发现信道一起来发送,则该附加信道同样可以承载该信息。虽然使用SRS,但是无论SRS型信道是否与传统STS不同,都可以发送该SRS型信道,并且SRS型信道可以使用不同的加扰和用户RNTI,以使SRS型信道区别于传统SRS。更具体地,可以使用从发现信号发现的小区ID来确定针对SRS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诸如小区ID%8)。用于发送SRS的配置类似于PRACH方法。也就是说,可以使用针对新SRS型信道的预定定时和资源,或者传统SRS信号可以承载关于该发起请求配置的信息。另选地,如果将附加信道连同SRS型信道一起来发送,则该附加信道同样可以承载该信息。可以使用预先固定的方案的第一类型方案或者由发现信道指示的第二类型方案。最后,如果在D2D中使用发现信号(即,另一机制是为了使用具有不同初始化和潜在资源的装置到装置发现信号,使得该发现新能够与D2D发现信号区分开。
一旦休眠模式(或非激活)小小区检测到发起请求信号,该小小区就变成可以发送传统同步信号的激活状态。在此,休眠模式(或非激活)小小区能够在需要或者不需要适当的准许控制的情况下接收发起请求信号。当小区处于休眠模式时,则不考虑该小区来发送任何RS信号或同步信号,因此UE可能不期望接收RS信号和同步信号中的一个。此外,由于传统UE不具有发起请求,因而小小区的至少一个子集可能必须发送传统信道。一旦触发激活状态,eNB就可以在没有任何激活的UE的情况下在T时间(例如,T=200ms)之后进入非激活/休眠状态。另外,如果能够在没有CRS的情况下在休眠模式下发送数据,则改变的小区状态应当对于现有的UE或附加的UE已知或者通知给现有的UE或附加的UE,使得现有的UE(或者附加的UE)能够期望例如在需要时发送的传统信号,以支持高效的相邻小区测量或者数据速率匹配判定。一种切换状态的机制是为了在加扰时使用不同的小区ID或虚拟小区ID,使得UE知道小区是处于激活状态还是非激活状态。
此外,对发起请求信号的特征描述如下。由于为了支持UE获知小区ID和必需的配置信息,能够甚至在UE获取小区的系统信息以及同步信号之前发送发起请求,因此当UE读取发现信号时,需要如何确定发起请求序列和资源的机制。为此,下列设计考虑可能是必需的。为了便于解释,示出了基于RACH的发起请求。
首先,对用于发起请求的前导码格式进行解释。由于发起请求能够被用于小小区环境,因而CP长度和序列长度不那么大。可以支持新的RACH前导码格式(或者比传统RACH前导码格式短的RACHA前导码格式)。例如,使用前导码格式0或4来说明发起请求。或者,如果不能假定同步,换句话说,如果UE不能够经由发现信号来获取精确的时间跟踪,则可能需要长的CP。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使用针对发现信号的扩展CP。如果将扩展CP用于发现信号,而在开启状态下发送的同步信号能够使用正常CP,则UE不能采取从发现信号识别的任何CP长度,或者如果UE被执行以切换到新小区或者UE假定从PSS/SSS识别的CP长度是唯一有效的,则UE被配置有在新目标小区中使用的CP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前导码格式1。
可以通过读取发现信号来完成决定哪个前导码用于发起请求。PRACH CP长度可以遵循发现信号的CP长度,并且可以基于通过发现信道测量的估计路径损耗来选择序列长度。或者,如果发现信号使用正常CP,则发起请求的CP长度将和前导码格式0相同。在本文中,发现信号使用扩展CP,发起请求的CP长度将和前导码格式1CP长度相同,或者发现信号使用短CP,发起请求的CP长度将和前导码格式4CP长度相同。
另外,需要配置用于发起请求的子帧。PRACH仅允许由系统信息(或RACH配置)指示的子帧的子集。可以甚至在不需要读取任何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发送发起请求。存在多种替代方案。
能够在任何子帧(除TDD中承载发现信号的子帧以外)中发送发起请求。如果双工模式对于UE是未知的,则为了安全,不使用用于发现信号的相同的子帧来发送PRACH。如果在休眠/关闭状态下发送发现信号,则可以假定eNB将监听除了用于发送发现信号的子帧以外的其它子帧中的上行链路发送。或者,可以使用相对于接收发现信号的固定子帧偏移或间隙。能够利用预定值来设置发现信号和发起请求之间的固定间隙。例如,可以使用常数C(例如,6)。或者,可以使用用户ID来确定在UE连接到任何小区时的偏移,可以使用以前的C-RNTI(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或者自身生成用户ID。例如,用户ID%M可以被用于其中M是允许的最大偏移(例如,10)的偏移。或者,可以基于通过发现信号识别的ID(例如,ID%M)来确定偏移。或者,可以通过配置或者在发现信号上发送发起请求。可以遵循针对发起请求的发现信号发送配置。用于发起请求的配置的信息可以连同发现信号一起被承载在附加信号中。或者,可以在两个发现信号之间使用间隙(即,时段)。UE可以基于发现信号时段来发送发起请求,其中,该时段可以被用于确定针对Alt1(如使用固定的子帧偏移/间隙)或Alt2(如使用配置)的M(最大偏移),或者能够在M偏移内使用随机生成的偏移。
对于发起请求,应当考虑FDD/TDD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除非经由发现信号或者其它网络信令或配置来将上行链路频率指示给UE,否则UE可以假定UE将使用用来发送发现信号的相同的频率。如下地确定用于PRACH的资源。
用于发起请求的PRACH频率能够使用UE发现发现信号的整个带宽。例如,如果在10PRB上检测到发现信号,则同样可以在10PRB上发送发起请求。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发现信号带宽当中的中心6PRB,或者使用发现信号带宽内的中心2或4PRB。另外的方式是使用发现信号带宽内的任何连续的2或4或6PRB。
此外,用于发起请求的RACH序列(网络配置允许UE使用的前导码序列的集合)如下。RACH_ROOT_SEQUENCE可以被设置为索引,以读取表4或表5。可以基于从发现信号识别的ID来确定索引(如果使用前导码格式1-3,则ID%32,当使用前导码格式4时,ID%7)。或者,发现信号可以将索引传送到ZC序列的表。或者,可以预先发送或预先配置对{小区ID,用于PRACH生成的默认参数}的列表,使得即使在从DTX小区接收系统信息之前,UE也能够获得PRACH相关参数。如果UE此前已经访问该小区并且获知参数,则可以代替地使用这些参数。另选地,还可以通过发现信号本身来用信号通知根索引。如果预定,则rootSequenceIndex可以被计算为(小区ID+m)%838或者小区ID的一些功能。
这里,在每个小区中存在64个可用的前导码。通过按增加循环移位的顺序首先包括根Zadoff-Chu序列对于逻辑索引RACH_ROOT_SEQUENCE的所有可用的循环移位来发现小区中的64个前导码序列的集合,其中,RACH_ROOT_SEQUENCE被广播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在不能从单个根Zadoff-Chu序列生成64个前导码的情况下,从具有连续的逻辑索引的根序列来获得附加的前导码序列,直到找到全部的64个序列。逻辑根序列顺序是循环的:逻辑索引0接连到837。逻辑根序列索引与物理根序列索引u之间的关系由分别针对前导码格式0-3和4的表4和表5给出。表4针对前导码格式0-3示出有依据根Zadoff-Chu序列顺序的RACH_ROOT_SEQUENCE,而表5针对前导码格式4示出。
表4
[表4]
表5
[表5]
另外,NCS可以是固定的(0),或者通过依据发现信号的ID或用户ID来确定。
另选地,可以从发现信号推断ROOT_SEQUENCE和NCS。例如,如果发现信号使用ZC序列,则能够使用相同的根序列或者映射的根序列来向该小区递送RACH。例如,将索引3映射到索引7,并且发现信号使用索引3,于是将使用索引7来生成针对该小区的发起请求。如果基于用户ID随机地选择索引,则同样可以基于用户ID来将信号的发送时间固定。用于通过发现信号来推断根序列的另一机制是利用发现信号的周期。
本发明支持能够针对多个目的来使用该发起请求。例如,能够使用该发起请求来唤醒休眠小小区(非激活小区、关闭小区),或者请求必需的信息以获取小区或关于UE的eNB测量等。更具体地,即使没有接收到任何发现信号,UE也可以发送该消息。换句话说,基于历史信息,UE可以假定在附近存在至少一个小小区,然后,UE可以使用以前的信息来发送该消息,以确定用于发送信号的频率。此外,只有当UE仅利用发现信号来检测小区(即,没有检测到同步信号,换句话说,在附近没有激活小区)时,才可以允许发送该发起请求。也就是说,在获取方面,激活小区具有比非激活小区高的优先级。然而,如果激活小区已经请求,则可以发送该发起请求。
另外,本发明支持该发起请求消息可以不期望以接收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因此为了初始请求目的,不期望重新发送PRACH。当UE连接到小区时,可以通过服务小区来将针对另一小区的发起请求的信息或资源配置递送至UE。
然而,也不排除通过该初始请求触发的正规RACH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UE可以在其从eNB成功地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或者其检测到小区之前使用重复的PRACH发送,使得UE可以发起预占(Camp-On)过程。因此,一旦发送了初始请求,就期望来自小区的RAR响应。
可以更高层地配置两次连续的PRACH发送之间的持续时间。还可以更高层地配置用于第一次PRACH发送的初始功率。或者,假定发现信号功率已知或者已经利用最大功率来发送发现信号,可以使用发现信号基于路径损耗估计来计算初始功率。另外,对于目标接收功率,如果没有以其它方式配置,则假定最大接收功率。能够基于更高层信令配置或者预先配置直到RAR或小区检测成功时重复的PRACH发送的数目。可以利用更高层配置的最大功率值来更高层地配置或者预先配置用于唤醒或发起请求的、按照每次PRACH发送的功率定标因子。这里,本发明支持可以将每重新发送的功率定标或功率上升增量(delta)值配置成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重新发送的情况下,UE也不增加功率。可以更高层地配置或预定UE应当等待RAR或小区检测来判定PRACH是否成功的等待时间(即,PRACH重新发送计时器)。
本发明考虑这不仅应用于PRACH,而且应用于能够被用于发起小区关联的请求或者唤醒用于小区关联的eNB的其它上行链路信号。例如,如果PUSCH被用于发起请求,则代替C-RNTI,可以使用通过发现信号发现的小区ID来进行加扰。
如上所述,当小区1(611)处于用于作为传统UE的UE1(601)的非激活服务小区中时,作为高级UE的UE 2(602)移动到覆盖交叠的小区1(611)和小区3(613),UE2能够通过检测与PSS/SSS不同的或者在配置有不同的周期或小区1(650)的需求的子帧发送的发现信号来发现小区1,然后,UE可以在检测到发现信道(655)时发送发起请求,使得小区1可以从休眠小小区(非激活小区、关闭小区620)改变为开启状态(625)以唤醒。因此,发送小区1(激活状态小区)中的诸如PSS/SSS/MIB/SIB这样的测量信号,以允许潜在的用户经由小区广播(660、665)来发现小区相关信息。
本文中,在本发明中提到的发现信号可以包括部分地或全部地承载小区相关信息的周期信号。例如,PSS/SSS可以是发现信号的一种类型。即使其主要集中于非激活/休眠状态发现信号,技术也同样可应用于激活状态。此外,用于基于RACH来选择用于发起请求的参数的机制能够应用于基于诸如SRS的其它信号的发起请求。该技术能够应用到覆盖限制的UE,其中,覆盖限制的UE的存在尽可能快地已知于eNB将是有益的。此后,UE 2能够通过使用小区1的测量信号测量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来确定从源小区x改变为小区1或其它目标小区。也就是说,UE能够通过使用发现信号和初始请求信号来执行必需的小区发现和必需的初始RRM测量。
另选地,可以如下面的图中例示地考虑周期发现信号和UE发起的唤醒信号的混和方法。
图7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现信号和UE发起的唤醒信号的示例性混和方案。
参照图7,小小区可以发送能够在小小区当中被同步化的周期发现信号,其中,周期和偏移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此,发现信号发送可以在无线电帧或子帧中发生,并且可以通过宏小区或锚小区或集群主小区来配置周期和偏移使用。基于发现信号,UE可以执行必需的小区发现和必需的初始RRM测量。UE可以被用更高层信号通知发现信号周期,和/或通过宏小区来偏移以发现小小区。或者,可以使发现信号偏移/周期对准频率间测量间隙,使得UE能够在该测量间隙中发现至少一个发现信号。该方法针对传统UE将特别有用。
为了支持这一点,每个eNB可以交换,或者宏eNB可以发送传统或高级UE的测量间隙配置。在接收到该信息时,每个eNB可以确定是否将其测量发现信号对准至其它UE的测量间隙配置。如果未对准,则eNB可以决定发送附加发现信号,以支持传统UE测量间隙。为了不使发现信号开销增加太多,可以基于UE上行链路信令监测或者诸如eNB信息交换这样的其它方式来将该附加发送限制到其附近的UE。
换句话说,UE可以使用所述配置或预置无线电帧(或子帧)来发现(730)至少一个发现信号(740),然后,当UE或服务小区决定向小小区层卸载数据时,UE或服务宏小区发起唤醒处理(742)。
如果唤醒处理由UE发起,则UE可以发送用于唤醒处理的预先配置的PRACH、SRS或PUSCH或者预定信号(744)。在接收到这些唤醒信号时,小小区能够从关闭状态(720)变成激活状态(725)至少达T ms。
例如,已经在子帧n处接收到开始采取唤醒信号的n+k子帧,并且k>=1。如果小小区在激活时间期间未接收到成功的PRACH,则该小小区可以进入休眠/关闭状态,并且继续发送发现信号。在此,可以通过宏小区来配置T或者预定T。此外,如果接收到更多的唤醒信号,能够使用更长的T,或者重复的PRACH来自同一UE,则可以基于唤醒信号频率来调节持续时间T。此外,如果UE发送多于一个PRACH,则能够增加持续时间T。
为了支持更好的CSI反馈和RRM测量,eNB可以发送更高层信号,以指示UE在特定子帧或时间帧重新开始其CSI或RRM测量,或者指示CSI或RRM测量不应该花费的不准确的持续时间。例如,可以在小小区正发送RRM信号以支持UE的小区关联/选择(733)的唤醒处理时间期间不执行已激活的UE的CSI反馈或RRM测量。也就是说,UE或服务小区决定向小小区层卸载数据(736),并且在小小区(711、712和713)当中选择的小区上开始数据发送。对于数据发送,UE可以利用RACH配置来发送PRACH(746),并且经由处于开启状态的小区1(711)来接收卸载数据(748)。
此外,可以用信号发送子帧的集合,其中,UE不被期望测量CSI或RRM。
如上所述,UE执行RRM测量,并且确定小小区1是小小区1、2、3当中的用于数据发送的最佳小区,因此小区2、3可以从激活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对关闭状态期间的PHICH或下行链路HARQ-ACK进行说明。要进一步注意的是,能够在小区关闭状态期间递送下行链路HARQ-ACK或上行链路授权调度。能够更高层地配置针对能够用来递送HARQ-ACK和/或上行链路授权的子帧的集合的进一步限制。
在本发明中,用于支持传统UE的多个考虑提供如下。为了支持RRC_Idle模式UE,期望连续发送传统信号,诸如PSS/SSS/CRS以及MIB/SIB/等。然而,其不容易最优化信令。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在具有开启/关闭功能的小区或者执行小区开启/关闭的小区中不支持RRC_IDLE模式的UE。换句话说,当传统UE处于RRC_IDLE模式时,将执行小区开启/关闭的小区从初始小区搜索或小区搜索中排除。因此,服务小区上的具有RLF的传统UE不能够识别或检测执行开启/关闭的小区。还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小区开启/关闭的小区不意指其执行小区开启/关闭。支持小区开启/关闭的小区可配置是否应用小区开启/关闭。当小区发送发现信号时,可以考虑该小区执行小区开启/关闭。或者,开启状态小区能够发送发现信号,其中,同样也发送传统测量信号。然而,发现信号和小区开启/关闭同样可以是分离的配置。小区开启/关闭执行小区可能不支持处于RRC_IDLE模式的UE的一个暗示。在此,即使通过所有小区发送发现信号,除了在RRC_IDLE模式下用于小区(重新)选择的传统PSS/SSS/CRS以外,UE也可能不使用基于发现信号的任何测量。另选地,高级UE可以使用用于小区选择的基于发现信号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UE可能需要向标识为候选的小区发送唤醒或指示信号,以发送用于针对预占处理继续进行的必需的系统信息。不通过关闭状态小区来支持RRC_IDLE传统UE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传统UE的性能劣化,正如关闭状态小区可以不发送用于传统UE所需的小区关联过程的必需的信道/信号那样。
除此以外,将频率间测量限定如下。存在针对没有CA能力的UE限定的两个测量间隙。为了支持频率间测量,可以通过与传统UE测量间隙对准来发送发现信号。控制eNB或宏eNB可以配置或推荐测量间隙的该配置,使得其它eNB可以在其发现信号周期/设计中反映该信息。还要注意的是,在传统UE的频率间测量间隙中,除了发现信号以外,还可以发送PSS/SSS/CRS。为此,传统UE的测量间隙应当已知于eNB。还期望至少在传统UE当中对准测量间隙,以最小化额外开销。可以仅在6PRB中发送CRS,并且还可以根据传统协议来发送PSS/SSS。可以将该信息通知给高级UE,使得可以在UE测量处理中反映该信息,或者在信号冲突时确定优先级或数据速率匹配。例如,具有CRS取消能力的高级UE需要获知相邻小区的CRS发送模式,以成功地执行取消。另选地,UE可以执行下面两种情况的盲解码:没有采取CRS发送的第一种情况,以及利用CRS发送的另一种情况。基于盲检测,UE可以识别是否在该子帧中发送CRS。当UE具有CA能力并且宏小区想要在小区开启/关闭执行小区当中配置SCell时,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被用于识别针对SCell的潜在最佳小区,并且可以在候选小区变成激活并且开始连续地发送测量信号之后执行SCell添加的正常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小区可以在配置包括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和时间信息的实际上行链路发送之前,通过候选小区来通知PRACH的配置或者被用于UE监测的任何其它上行链路信号。在接收到能够经由eNB通信(例如,X2或Xn信令)半静态地或者动态地配置的该配置时,UE可以监测潜的相邻小区,并且可以将通过UE的测量结果发送至服务小区。该测量可以周期的或非周期的。
此外,可以将频率内测量限定如下。在RRC_Connected传统UE仅由小区开启/关闭执行小区支持的情况下,频率内测量主要用于识别比服务小区好的小区。如果支持受限测量,则服务小区可以配置受限测量子集,并且将该配置通知给相邻小区,使得相邻小区可以在经配置的子帧处发送测量信号。或者,可以通过小小区(或相邻小区)的集合来监测UE的上行链路信号,以检测潜在切换触发条件。当eNB基于UE上行链路信号强度来检测到UE移动靠近eNB本身时,eNB可以接通自身,并且开始发送测量信号。因此,UE可以成功地识别候选相邻小区。
或者,如果UE支持CoMP操作,则可以将相邻小区的集合配置为作为CoMP集合的UE,其中,UE向每个相邻小区报告CSI报告。基于CSI报告,这些小区可以确定切换服务小区,并且因此执行切换过程。或者,如果服务小区连接有传统UE,则该服务小区可以通知给其相邻小区,使得相邻小区开始连续地发送诸如CRS的测量信号。因为将在服务小区的质量变得比阈值低时发起UE的频率内测量,所以该机制在此列出的这种受限测量还可以被限制为在UE报告其关于服务小区变差的测量时被触发或配置。例如,对于相邻小区,可以在该点配置频率内测量和触发(以发送测量信号)。或者,简单地,相邻小区开始发送测量信号,以在检测到其附近存在至少一个传统UE时帮助UE切换。为触发该机制,当服务小区检测到(通过接收UE测量或者监测UE上行链路信号强度)UE可能需要切换时,该服务小区触发相邻小区当中的频率内测量。一旦相邻小区接收到触发消息,相邻小区就可以开始发送测量信号。
图8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过小区开启/关闭的示例性RRM支持方案。
根据频率间测量间隙和受限测量配置,本发明示出了测量信号是能够被发送还是能够被省去将受到影响。例如,简单的解决方案将是每5ms(或10ms)发送PSS/SSS,并且根据(1)传统UE的频率内测量间隙模式和(2)传统UE的频率内测量配置(可以考虑连续的或受限的测量集)来决定是否发送CRS。其还可以限制成其邻域内或附近的传统UE。
发送PSS/SSS/CRS可以具有下列模式中的一个。在休眠/关闭状态下,可以不发送PSS/SSS/CRS发送。至于PSS/SSS/CRS的连续发送,小区可以保持发送测量信号,然而,可以不发送由RRC_IDLE模式UE支持的系统信息以及诸如寻呼这样的其它信息。以其它方式,可以在每40ms中发送6ms PSS/SSS/CRS发送块(chunk),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每40ms中的具有可变的偏移的6ms期间发送测量信号(即,40ms周期,6ms持续时间,起始子帧可以改变),或者可以在每80ms中发送6ms PSS/SSS/CRS发送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每80ms中的具有可变的偏移的6ms期间发送测量信号(即,80ms周期,6ms持续时间,起始子帧可以改变)。
上述模式中的一个可以被用于另外添加到发现信号或者替换发现信号或者用作发现信号。可以动态地或半静态地执行列表当中的上述模式中的一个与另一模式之间的切换。为了支持这种切换,eNB交换使用的模式或者请求相邻小区使用的模式。可以向UE通知选择的模式,或者可以在模式发生改变时利用新模式来重新配置UE,使得UE可以适当地期望RS开销并且适当地处理其它信令冲突。另选地,UE可以执行盲检测,以识别哪个模式被使用。未获知该模式的每个UE可以针对每个模式(即,四个盲检测(BD)场合)来执行CRS发送的盲检测,然而确定哪个模式被使用。
可以针对诸如数据速率匹配、冲突问题或者取消CRS和同步信号这样的高效操作来利用关于这些模式的信息。此外,这同样可以被扩展以区分“开启”和“关闭”状态,其中,开启状态可以连续地发送CRS,而关闭状态可以利用一种模式来发送CRS。值得注意的是,就CRS发送而言,还可以考虑在MBSFN可行的子帧(例如,针对FDD的#1、#2、#3、#6、#7、#8以及针对TDD的#3、#4、#7、#8和#9)中仅两个OFDM符号承载CRS。此外,就CRS端口的数目而言,可以假定CRS端口0被用于测量信号发送。当然,另选地,如果发送CRS,则可以假定无论小区开启/关闭状态如何,都使用相同数目的CRS端口。
为了支持这一点,高级UE可能需要发送关于其是否支持基于高级发现信号的测量/小区检测的信息。如果高级UE不支持发现信号增强,则该高级UE应当被视为传统UE。当能够使用该模式时,UE可以经历具有增强发现信号中的一个以及传统测量信号中的另一个的两个不同的测量信号。
用于不定期地/动态地发送测量信号以支持传统UE的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高级UE处的复杂性。为了简化减小高级UE处的复杂性,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先级:示出只有当存在发现信号时,高级UE才使用发现信号来执行频率内测量和频率间测量。
用于处理附加的发现信号或者发送传统信号的简单方法是忽略这些信号。换句话说,从高级UE角度来看,这些信号被假定为干扰,因此将不被用于测量。然而,如果这些信号和其它信道/信号冲突(例如,用于传统UE测量的PSS/SSS与用于高级UE CSI测量的CSI-RS冲突),则一些处理将是必需的。为了顾及到这些情况,本发明示出了如下地处理这些信号。
对于PSS/SSS和CSI-RS冲突,如果为传统和/或高级UE配置的CSI-RS与为支持传统UE测量而发送的PSS/SS冲突,则本发明可以假定将在冲突的子帧中不发送与PSS/SSS冲突的CSI-RS配置。为了支持这一点,应当将除了发现信号以外,还发送PSS/SSS和/或CRS以支持传统UE的配置通知给高级UE。该信令的一个示例可以是子帧(例如,每比特指示在该子帧中是否发送PSS/SS和/或CRS的40个子帧)的位图。
或者,对于CRS和发现信号冲突,如果发现信号同样使用被用于CRS发送的RE来最大化复用能力,则可以存在CRS和发现信号可能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定发现信号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或者CRS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如果发现信号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则可以削弱(puncture)与发现信号冲突的一些CRS RE,或者整个子帧可以不承载CRS。如果CRS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则可以削弱与CRS冲突的一些发现RE,或者整个子帧可以不承载发现信号。
或者,对于PSS/SSS和发现信号冲突,其类似于CRS和发现信号冲突;任一信号可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当PSS/SSS可能在检测时间方面稍微导致UE性能劣化时,期望减小PSS/SSS而不是发现信号。然而,同样可以考虑其它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更低的优先级的任一信号将被减小或削弱。
或者,能够支持CRS V移位问题,如果发现信号不使用CRS v移位,则还可能的是,一个子帧可能需要发送用于支持传统UE的具有V移位的CRS以及用于发现信号的没有V移位的C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CRS和发现信号冲突的方法。
此外,对于PMCH和发现信号冲突,本发明处理针对正接收MBMS服务的UE,不期望读取该子帧处的发现信号。仍可以发送PMCH并且可以发送发现信号,因此未读取PMCH的其它UE仍能够读取发现信号。
参照图8,UE可以通过监听要在利用配置一配置而预定的子帧或者相对于小区1和小区2发送PSS/SSS和/或CRS的子帧具有间隙或偏移的无线电帧(或子帧)处发送的发现信号(820)来检测具有小区1和小区2的两个小区。更详细地,对于传统UE的频率间测量,由于可以应用UE 1(801)和UE 2(802),因此,要针对无CA能力的UE限定两个测量间隙(诸如40或80ms)。UE 1和UE 2可以检测通过与测量间隙(840)对准来发送的发现信号(820)。这里,控制eNB或宏eNB可以配置或推荐测量间隙的该配置,使得小区1和小区2可以在其发现信号周期中反映该信息。
在发现至少一个发现信号(820)之后,于是UE 1和UE 2需要唤醒小小区,以处理针对具有小区1的小小区层的数据卸载(830)。UE可以经由预先配置的PRACH、SRS和PUSCH或者预定信号中的一个来发送唤醒信号,以将小区1从关闭状态唤醒到开启状态(835)。小小区1可以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处于开启状态至少达T ms,T ms是可配置的或预定的,例如,T=0、100、200。另外,UE 1或UE 2可以在UE 1和UE2的频率间测量间隙中,使用除了发现信号以外发送的针对RRM信号的PSS/SSS/CRS来执行频率间测量,并且向小区1或控制eNB,或者宏eNB报告小区1针对数据发送好的RRM结果(833)。
因此,UE 1或UE 2检查关于开启状态小区1的测量信号,并且可以使用测量结果(840、841、843以及845)选择切换。在此,小区开启状态(820)或关闭状态(825)包括小区关闭是用于测量信号的非连续发送(DTX)小区,因此,该小区可以是被停用的小区或者总是不发送和接收任何测量信号的预置小区,而小区打开是用于测量信号的连续发送(TX)小区,因此,该小区可以是启用小区或者总是发送和接收任何测量信号的预置小区。因此,UE 1或UE 2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执行小区(重新)选择(837)。
本发明还包括将测量结果发送至UE 1或UE 2的服务小区,并且考虑到小区开启/关闭状态,测量可以是周期的或非周期的。另外,UE 1和UE 2可以通过配置以下项中的一个来执行测量:针对主小区(Pcell)的无线电链路监测(RLM)和无线电资源管理(RRM)的受限测量;通过物理小区ID(PCI)指示的小区上的RRM的受限测量;或者针对宏eNB的Pcell的受限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或RLM和RRM的测量,以及针对小小区eNB的超级Sell或主SCell的RLM和RRM的测量(843)。
针对高级UE的与小区搜索或测量有关的另一问题是小区开启/关闭执行小区和传统小区正共存时的情况。图9中示出了简单的示例。
图9示出了应用于本发明的、针对小区开启/关闭和传统载波共存的概念的示例。
假定UE可以检测两个小区(Cell1和Cell2)(901、902),其中,每个小区都具有两个载波(f1和f2),并且使用具有开启/关闭能力的一个载波(911、921)以及没有开启/关闭开关能力的另一载波(912、922)。就发送发现信号而言,可以考虑下面的四个选项:(1)发现信号发送是强制性的,使得小小区总是发送发现信号,(2)不管小区开启/关闭功能如何,都能够可选地支持发现信号发送,(3)仅在应用小区开启/关闭时才发送发现信号,(4)发现信号可配置,使得可以选择载波来发送发现信号或者不发送。
因此,UE将必需获知载波是否发送发现信号。就识别哪些信号用于UE的测量而言,可以考虑几个替代的信令机制。如果发现信号可配置(即,可以通过诸如宏小区这样的服务小区来配置发现信号的周期和/或偏移,并且UE被配置有针对一频率的发现信号信息),则UE在该频率下的小区搜索中在发现信号上施加更高的优先级。如果没有配置有任何发现信号信息,则假定将在该频率下不使用发现信号。是否搜索没有发现信号的载波可配置,或者应当同样执行UE的选择或者假定没有发现信号的附加搜索。
然而,如果通过高级载波(即,新eNB的强制特征)来发送发现信号,则UE可能需要通过盲目地检测发现信号来获知该载波是否由高级eNB服务。UE应当尝试寻找发现信号和传统同步/测量信号。对于通过发现信号识别的小区,由于传统测量结果可能不那么有效,因此UE不能执行传统测量处理。
当UE执行针对高级发现信号以及传统同步和测量信号这两种信号的测量时,应当决定确定针对高级发现信号以及传统同步和测量信号这两种信号中的一种以报告。
如果使用触发的事件或者利用定期报告而触发的事件,则可以采取与每个信号使用的单独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单独的报告。另选地,不管发现信号设计如何,都可以假定UE基于单一标准(即,仅一个条件集可用)来报告。或者,仅采取单独的偏移。例如,如果发现信号被用于测量,则可以使用附加偏移,其中,可以是通过服务小区配置的正的或负的。
就频率间测量而言,配置的测量间隙内的UE可以搜索两个信号,或者服务小区可以指示针对每个频率层采取的发现信号类型。然而,对于通过小区ID和/或通过其它方式标识的相同载波,仅采取一个发现信号类型。如果发现并且仅报告一个,则可以在小区检测发生或者UE保持两者时确定该发现信号类型。为了考虑存在不明确(即,服务小区不能获知哪个发现信号类型被用于测量)的情况。UE同样可以连同测量报告一起报告该类型,UE可以根据来自服务小区的请求来发送该信息。此外,如果高级UE被配置有非传统测量间隙模式(诸如更长的测量间隙间隔(例如,160ms或200ms)),则可以假定将在频率间测量中使用发现信号。更具体地,即使当知道是为了更好的准确度而发送传统信号时,高级UE也可以选择传统信号用于其测量。或者,可以配置哪一个服务小区用于支持高级的发现信号的UE。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BS 1050包括处理器1051、存储器1052和射频(RF)单元1053。存储器1052联接到处理器105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51的多种信息。RF单元1053联接到处理器105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1051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图2至图9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处理器1051来实现BS的操作。
特别是,处理器1051可以配置具有不同的频率的一个或更多个小区,针对本发明,处理器1051配置这些小区,以支持半持久调度、TTI绑定、HARQ-ACK过程。处理器1051可以针对由UE发起的发起请求,在D2D配置和高级上行链路配置中配置正常RACH、SRS或发现信号之间的配置的集合,以支持小小区环境。例如,对于UE在执行RACH过程之前的发起请求,处理器1061可以设置并提供用于UE的发起请求消息的前导码、频率、序列,可以假定使用通过检测发现信号而识别的用户ID、资源、时间信息。在此,处理器1051可以配置包括不同的PSS/SSS的发现信号或者利用来自传统发现的不同的周期或需求而发送的发现信号。
也就是说,处理器1051可以针对相似的RACH过程、PUCCH、PUSCH或半持久保留等来配置用于相似方案的资源。另外,处理器1051可以配置包括传统UE与高级UE之间的功率的上行链路、SRS或RACH参数的集合。可以针对配置的每个功能单独地配置用作C-RNTI、P-RNTI、RA-RNTI、SRS/RACH/上行链路配置、以及针对它们的功率的用户ID。如果确定需要被聚合的配置,则用户ID、SRS配置、用于集群的功率可以被设置为从正常配置假定具有偏移、增量和差值。SRS配置包括周期的和/或非周期的SRS配置。
此外,处理器1051可以重新配置附加上行链路资源并且重新使用传统上行链路分配,使得上行链路资源包括以下项中的一个:整个带宽;可以使用发现信号、根据CP长度的前导码格式1、2、4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带宽内的中心2、4、6PRB,或者连续的2或4或6PRB。另外,根据RACH配置和发现信号的SRS/D2D来假定并且重新使用配置索引、序列、频率等。
无线装置1060包括处理器1061、存储器1062和RF单元1063。存储器1062联接到处理器106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61的多种信息。RF单元1063联接到处理器106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1061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图2至图9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处理器1061来实现UE的操作。
特别是,对于小小区环境,处理器1061可以通过使用用于D2D过程中的RACH或相似的SRS或发现信号、PUSCH、或半持久保留等的相似方案来配置用于初始请求的资源。另外,处理器1061可以配置由小区共用的用户ID,以检测发现信号,并且在从小区获取针对RACH的系统信息和同步信号之前发送初始请求消息。在此,处理器1061可以通过使用RACH配置、用于测量的SRS配置或者D2D发现信号来控制并使用针对初始请求消息而预定的上行链路资源。也就是说,处理器1061可以检查是否配置传统RACH/SRS/D2D与用于初始请求消息的新上行链路之间的配置的集合、控制功率、子帧、以及针对用于初始请求消息的新上行链路的资源块。更详细地,处理器1061可以配置D2D中的正常RACH、SRS或发现信号之间的D2D参数中的RACH、SRS或发现信号的集合以及针对发起请求的高级功能。针对RACH过程之前的发起请求的示例,处理器1061可以接收并确定,以使用通过检测发现信号而识别的ID来配置前导码格式、RACH频率、RACH序列。这里,所检测的发现信号可以不同于PSS/SSS,或者利用不同的周期或需求来发送。
处理器1061可以控制以使用通过发现信号获取的前导码和循环前缀(CP)长度,来向处于DTX状态的小区发送初始请求消息,当为了数据发送或发送效率而需要将该小区改变成唤醒时,该小区通过初始请求消息从DTX状态改变为针对系统信息和同步信号的连续发送(TX)状态。因此,处理器1061可以通过UE的初始请求消息来执行随机接入(RACH)过程,以便在获取RACH配置之前将小区的状态从DTX改变为TX。读取到支持通过激活的UE的更高效且快速的初始接入和数据调度。
另外,处理器1061可以确定以在加扰时使用不同的小区ID或虚拟小区ID,使得UE获知小区是处于激活状态还是非激活状态。另外,处理器1061配置包括针对受限测量的高级测量和传统测量对象的自适应测量集,并且根据测量配置中的测量类型,使用在受限测量中配置的子帧处的测量信号来执行测量。处理器1061可以在预定PRB或资源处接收并检查诸如发现信号或者包括CRS/TRS(或CSI-RS)的测量基准信号(MRS)这样的测量信号。另外,处理器1061可以在根据测量目标小区而预定的带宽下接收测量信号。处理器1061可以通过考虑小区针对受限测量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来执行测量。
其中,处理器1061可以确定小区是开启还是关闭,并且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一测量对象时,发送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针对测量信号的非连续发送(DTX)小区,而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二测量对象时,发送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针对测量信号的连续发送小区。另外,其中,无线装置1060可以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一测量对象时确定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被停用的小区,并且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二测量对象时确定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被激活的小区。或者,无线装置1060可以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一测量对象时确定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用于接收测量信号的关闭状态小区,并且在测量类型指示第二测量对象时确定由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是用于接收测量信号的开启状态小区。
该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件。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可以包括基带电路以处理射频信号。当按软件方式来实现所述实施方式时,可以利用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将这些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可以在处理器内或者在处理器外部来实现存储器,在处理器外部的情况下,这些存储器可以经由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手段以通信方式联接到处理器。
在上述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已经基于使用一系列步骤或框的流程图描述了所述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步骤的顺序,而是这些步骤中的一些可以按与剩余的步骤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或者可以与剩余的步骤同时来执行。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这些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不是排它的,而是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删除这些流程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基站发送针对发现信号的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指示所述发现信号的周期和偏移,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被用于由用户设备执行测量,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在预定持续时间内接收的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小区特定基准信号CRS,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的偏移是以子帧的数目来表示的,
其中,用于发送所述PSS、所述SSS和所述CRS的全部的预定持续时间被设置为6ms,并且
其中,用于发送所述PSS、所述SSS和所述CRS的全部的周期被设置为40ms或80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是经由高层信令发送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信号是从被配置为支持开启/关闭操作的小区发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是基于发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
5.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基站BS 1050,该BS 1050包括:
收发器1053,该收发器1053被配置为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1051,该处理器1051被配置为:
发送针对发现信号的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指示所述发现信号的周期和偏移,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被用于由用户设备执行测量,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在预定持续时间内接收的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小区特定基准信号CRS,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的偏移是以子帧的数目来表示的,
其中,用于发送所述PSS、所述SSS和所述CRS的全部的预定持续时间被设置为6ms,并且
其中,用于发送所述PSS、所述SSS和所述CRS的全部的周期被设置为40ms或80m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S,其中,所述配置是经由高层信令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S,其中,所述发现信号是从被配置为支持开启/关闭操作的小区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S,其中,所述测量是基于发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756473P | 2013-01-25 | 2013-01-25 | |
US61/756,473 | 2013-01-25 | ||
US201361815240P | 2013-04-23 | 2013-04-23 | |
US61/815,240 | 2013-04-23 | ||
US201361821692P | 2013-05-09 | 2013-05-09 | |
US61/821,692 | 2013-05-09 | ||
US201361878628P | 2013-09-17 | 2013-09-17 | |
US61/878,628 | 2013-09-17 | ||
CN201480010321.8A CN105027480B (zh) | 2013-01-25 | 2014-01-2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0321.8A Division CN105027480B (zh) | 2013-01-25 | 2014-01-2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20329A true CN107820329A (zh) | 2018-03-20 |
CN107820329B CN107820329B (zh) | 2021-02-26 |
Family
ID=5122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0321.8A Active CN105027480B (zh) | 2013-01-25 | 2014-01-2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711224988.XA Active CN107820329B (zh) | 2013-01-25 | 2014-01-2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配置的方法和基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0321.8A Active CN105027480B (zh) | 2013-01-25 | 2014-01-2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039142B2 (zh) |
EP (2) | EP3313010B1 (zh) |
JP (1) | JP6097410B2 (zh) |
KR (1) | KR102171361B1 (zh) |
CN (2) | CN105027480B (zh) |
MX (1) | MX342867B (zh) |
RU (1) | RU2612658C2 (zh) |
WO (1) | WO2014116049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8715A (zh) * | 2019-11-08 | 2021-05-1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电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4208303A (zh) * | 2019-07-26 | 2022-03-18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WO2023274371A1 (zh) * | 2021-07-01 | 2023-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小区的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4032579A1 (zh) * | 2022-08-08 | 2024-02-15 |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 小区唤醒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44696B2 (ja) * | 2007-06-15 | 2012-10-10 | リサーチ イン モ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半永続および動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ならびに不連続受信制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KR20170124647A (ko) * | 2013-01-18 | 2017-11-10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휴면 모드에서 다수의 셀들로부터 기준 신호 송신 |
EP4462883A1 (en) * | 2013-04-03 | 2024-11-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ell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 for small cell deployments |
US9509469B2 (en) * | 2013-04-04 | 2016-11-2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down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
JP6247022B2 (ja) * | 2013-05-20 | 2017-12-1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 |
WO2015012664A1 (ko) * | 2013-07-26 | 2015-01-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Mtc를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032768A4 (en) * | 2013-08-05 | 2017-05-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rom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580487B (zh) * | 2013-09-25 | 2019-04-26 | 索尼公司 |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
WO2015053382A1 (ja) | 2013-10-11 | 2015-04-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
WO2015113311A1 (en) * | 2014-01-30 | 2015-08-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resource allocation |
USRE49397E1 (en) * | 2014-01-30 | 2023-01-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iscovery signals and procedures |
EP3097711B1 (en) | 2014-01-31 | 2018-12-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daptation and utilizing a down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
EP3111707B1 (en) | 2014-02-28 | 2022-03-30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s, methods and circuitries for the terminal devices to transmit or receive user plane data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JP6853041B2 (ja) * | 2014-03-04 | 2021-03-31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ディスカバリ信号を受信するために制御情報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US9888519B2 (en) | 2014-03-24 | 2018-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2D transmission in connected state |
US9831999B2 (en) * | 2014-05-08 | 2017-11-28 | Nvidia Corporation | Enhanced discontinu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s |
WO2015190967A1 (en) * | 2014-06-13 | 2015-12-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of adapting measurement rate accounting for carrier frequency |
US10285163B2 (en) * | 2014-06-24 | 2019-05-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in limited radio coverage |
US9877141B2 (en) | 2014-06-24 | 2018-0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in limited radio coverage |
US9602322B2 (en) * | 2014-08-01 | 2017-03-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iscovery signals over a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US11303403B2 (en) * | 2014-08-05 | 2022-04-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ignal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system |
CN107172890B (zh) | 2014-09-12 | 2020-11-0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和用于终端测量的方法 |
CN105516966B (zh) * | 2014-09-24 | 2020-10-02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EP3001725B1 (en) | 2014-09-26 | 2020-08-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econdary cell state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gaps |
CN105704733B (zh) * | 2014-11-24 | 2019-05-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792243B (zh) | 2014-12-22 | 2020-11-06 | 索尼公司 | 管理装置、测量装置、管理方法、测量方法和电子设备 |
WO2016111222A1 (ja) * | 2015-01-08 | 2016-07-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9860870B2 (en) | 2015-01-26 | 2018-01-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dynamic coverage class update and aligning coverage class paging groups |
JPWO2016163239A1 (ja) * | 2015-04-09 | 2018-02-0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CN106332174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测量上报的方法 |
US10440550B2 (en) * | 2015-08-06 | 2019-10-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carrier D2D communication |
US20170094713A1 (en) * | 2015-09-25 | 2017-03-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igning measurement gap with drx wakeup period |
EP3387860B1 (en) * | 2015-12-07 | 2021-02-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iggering 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ing |
KR102149862B1 (ko) | 2016-01-22 | 2020-08-31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시스템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사용자 기기 |
WO2017151185A1 (en) * | 2016-03-01 | 2017-09-0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abling a secondary cell in a massive mimo system |
CN107155221B (zh) | 2016-03-03 | 2020-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9792682A (zh) * | 2016-08-10 | 2019-05-21 | Idac控股公司 | 网络能量效率 |
US10887807B2 (en) * | 2016-09-30 | 2021-0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to inform UE of idle mode SS identity |
US11659563B2 (en) * | 2017-01-04 | 2023-05-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configuration |
WO2018175760A1 (en) | 2017-03-24 | 2018-09-27 | Intel Corporation | Wake up signa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
CN108738150B (zh) | 2017-04-18 | 2022-10-21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测量间隔的装置及方法 |
CN111148263B (zh) | 2017-05-05 | 2021-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9219052B (zh) | 2017-06-30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9219113B (zh) | 2017-07-05 | 2020-07-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US11357012B2 (en) * | 2017-09-08 | 2022-06-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US11290957B2 (en) * | 2017-11-17 | 2022-03-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equence design of wake-up signals and re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
CN110139307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11343666B2 (en) * | 2018-02-13 | 202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veform design of discovery signals |
US10904924B2 (en) * | 2018-02-23 | 2021-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R RACH MSG1 configuration for CV2X |
US10652826B2 (en) * | 2018-03-23 | 2020-05-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signal design in NR |
WO2020024218A1 (en) * | 2018-08-02 | 2020-02-06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Standalone sss for rrm and channel estimation enhancement |
US11272539B2 (en) | 2018-08-09 | 2022-03-08 | Ofinno, Llc | Channel access and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
CN110831123B (zh) | 2018-08-10 | 2022-12-0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CN110958668B (zh) * | 2018-09-27 | 2021-11-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US11344371B2 (en) | 2018-10-19 | 2022-05-31 | Canon U.S.A., Inc. | Visual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ata on a two-dimensional image |
CN111106885A (zh) * | 2018-11-12 | 2020-05-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指示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介质 |
WO2020155166A1 (en) * | 2019-02-02 | 2020-08-06 | Zte Corporation | Low power consumption cellular radio terminal |
US11329781B2 (en) * | 2019-02-12 | 2022-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transmission in multiple SRS symbols in a subframe |
CN111615141B (zh) * | 2019-04-09 | 2022-04-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WO2021165208A1 (en) * | 2020-02-17 | 2021-08-26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US12028805B2 (en) * | 2021-06-30 | 2024-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ke up signal for base station |
EP4406296A1 (en) * | 2021-09-24 | 2024-07-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energy saving |
CN117528823A (zh) * | 2022-07-26 | 2024-02-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
WO2024096810A1 (en) | 2022-11-04 | 2024-05-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wakeup signal |
WO2024096809A1 (en) | 2022-11-04 | 2024-05-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iscovery signal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2715A1 (en) * | 2010-05-10 | 2011-1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support |
WO2012079197A1 (en) * | 2010-12-16 | 2012-06-2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mmon control deactiv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754468A (zh) * | 2010-02-19 | 2012-10-2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频率间定位测量 |
CN102883408A (zh) * | 2012-09-21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小区的发现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3664A (en) * | 1993-07-26 | 1996-01-09 | Motorola, Inc. |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ith scheduled handoffs |
EP1097526B1 (en) * | 1999-05-12 | 2016-04-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assignment method for a base s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
US8559946B2 (en) * | 2008-02-08 | 2013-10-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ignaling over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KR101642309B1 (ko) * | 2008-11-06 | 2016-07-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의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
KR101119119B1 (ko) * | 2009-06-08 | 2012-03-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1155754A2 (ko) * | 2010-06-07 | 2011-12-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응답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8526347B2 (en) | 2010-06-10 | 2013-09-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with symmetric waveform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
US10034205B2 (en) | 2010-10-01 | 2018-07-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and carrier switch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FR2974431B1 (fr) | 2011-04-19 | 2013-05-03 | Ge Energy Products France Snc |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une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d'energie electrique. |
KR101876230B1 (ko) | 2011-06-16 | 2018-07-10 | 주식회사 팬택 |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의 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US9143984B2 (en) * | 2012-04-13 | 2015-09-22 | Intel Corporation |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874103B2 (en) * | 2012-05-11 | 2014-10-28 | Intel Corporation | Determining proximity of user equipment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PL3840478T3 (pl) * | 2012-07-06 | 2024-03-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adajnik, odbiornik i zawarte w nich sposoby |
US9131434B2 (en) * | 2012-10-19 | 2015-09-08 | Blackberry Limited | Using a cell as a pathloss or timing reference |
KR20170124647A (ko) * | 2013-01-18 | 2017-11-10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휴면 모드에서 다수의 셀들로부터 기준 신호 송신 |
GB2512590B (en) * | 2013-04-02 | 2015-02-25 | Broadcom Corp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9509469B2 (en) * | 2013-04-04 | 2016-11-2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down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
ES2964882T3 (es) * | 2013-08-19 | 2024-04-09 | Blackberry Ltd | Método y equipamiento de usuario para comunicar con un nodo de la red de acceso inalámbrico que tiene un estado apagado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80010321.8A patent/CN105027480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US US14/763,487 patent/US1003914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MX MX2015009563A patent/MX342867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1-24 CN CN201711224988.XA patent/CN107820329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JP JP2015555103A patent/JP60974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KR KR1020157022010A patent/KR102171361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WO PCT/KR2014/000690 patent/WO201411604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1-24 RU RU2015135849A patent/RU2612658C2/ru active
- 2014-01-24 EP EP17206172.3A patent/EP3313010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EP EP14743040.9A patent/EP294906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7 US US16/020,356 patent/US1086935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4468A (zh) * | 2010-02-19 | 2012-10-2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频率间定位测量 |
US20120307670A1 (en) * | 2010-02-19 | 2012-12-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ter-Frequency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
WO2011142715A1 (en) * | 2010-05-10 | 2011-1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support |
WO2012079197A1 (en) * | 2010-12-16 | 2012-06-2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mmon control deactiv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883408A (zh) * | 2012-09-21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小区的发现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8303A (zh) * | 2019-07-26 | 2022-03-18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CN114208303B (zh) * | 2019-07-26 | 2024-04-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CN112788715A (zh) * | 2019-11-08 | 2021-05-1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电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788715B (zh) * | 2019-11-08 | 2022-08-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电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23274371A1 (zh) * | 2021-07-01 | 2023-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小区的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4032579A1 (zh) * | 2022-08-08 | 2024-02-15 |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 小区唤醒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7480B (zh) | 2018-01-16 |
EP3313010A1 (en) | 2018-04-25 |
CN107820329B (zh) | 2021-02-26 |
JP6097410B2 (ja) | 2017-03-15 |
JP2016508686A (ja) | 2016-03-22 |
MX2015009563A (es) | 2015-11-25 |
EP2949062B1 (en) | 2018-01-17 |
WO2014116049A1 (en) | 2014-07-31 |
KR102171361B1 (ko) | 2020-10-28 |
US20160007406A1 (en) | 2016-01-07 |
US10869356B2 (en) | 2020-12-15 |
US10039142B2 (en) | 2018-07-31 |
CN105027480A (zh) | 2015-11-04 |
RU2015135849A (ru) | 2017-02-28 |
EP3313010B1 (en) | 2019-09-11 |
EP2949062A4 (en) | 2016-09-14 |
US20180332656A1 (en) | 2018-11-15 |
RU2612658C2 (ru) | 2017-03-13 |
KR20150113017A (ko) | 2015-10-07 |
MX342867B (es) | 2016-10-17 |
EP2949062A1 (en) | 2015-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27480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US12069692B2 (en) |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5940621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对设备终端收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229938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监测时序的方法和设备 | |
EP3665822B1 (en) | Bandwidth part adaptation in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 |
US10383103B2 (e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cellular network us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03222223B (zh) | 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4828292A (zh) | 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 |
EP3834572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improved discontinued reception for unlicensed cells | |
CN105794297A (zh) | 执行用于会聚增强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075159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6537995A (zh)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 |
CN10498199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16504860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装置対装置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3069896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5453461A (zh) | 用于覆盖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2148141A2 (ko) | 캐리어 병합을 위한 자원 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CN104145431A (zh) |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359603A (zh) | 用于选择上行链路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012017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134944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052364A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2546637B1 (ko) | 비면허대역 프레임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20018909A (ko) | 사이드링크 자원의 조정 및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