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804828A - 液硫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硫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4828A
CN107804828A CN201710949866.0A CN201710949866A CN107804828A CN 107804828 A CN107804828 A CN 107804828A CN 201710949866 A CN201710949866 A CN 201710949866A CN 107804828 A CN107804828 A CN 107804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degassing
partition
level tank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98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4828B (zh
Inventor
陈文文
李金柱
杨森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98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4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4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4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4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7/0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C01B17/02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 C01B17/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 C01B17/04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by processes comprising a dry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hydrogen sulfide-containing gases, e.g. the Claus process
    • C01B17/0447Separation of the obtained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7/0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C01B17/02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 C01B17/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 C01B17/04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by processes comprising a dry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hydrogen sulfide-containing gases, e.g. the Claus process
    • C01B17/0408Pretreatment of the hydrogen sulfide containing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7/0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C01B17/02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 C01B17/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 C01B17/04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by processes comprising a dry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hydrogen sulfide-containing gases, e.g. the Claus process
    • C01B17/0426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by processes comprising a dry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hydrogen sulfide-containing gases, e.g. the Claus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硫回收装置,包括:初步回收设备,其具体包括:一级罐,其内水平放置两个彼此平行的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滤板;所述一级罐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横向套设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筒体;所述一级罐内设置点火装置;一级冷却装置;二级罐,其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两个彼此平行设置的过滤板,过滤板之间放置催化剂;二级冷却装置,其进气端与二级罐的出气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液态硫回收效率高;先利用一级罐对原料酸气和氧气进行不完全反应,而且设置了滤板,由于滤板的阻挡和分流作用,使得速度减慢,使得两个气体融合混合得好,进行不完全反应,反应速度快,反应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液硫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硫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炼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处理等石油化工领域会产生大量酸气,酸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回收价值很高,如若直接排放,不仅对周边环境带来较大影响,而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硫回收装置,包括:
初步回收设备,其具体包括:
一级罐,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所述一级罐内水平放置两个彼此平行的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滤板,两个滤板将所述一级罐内部分隔为上空间、中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与位于上部的进气口连通;下空间与位于下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罐末端开设一出气口,其位于中空间内;所述一级罐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横向套设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向外连接多个柔性材料制成的搅拌叶;所述一级罐内设置点火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一级冷却装置,其进气端与一级罐的出气口连通;
二级罐,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两个彼此平行设置的过滤板,过滤板之间放置催化剂;所述二级罐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且末端设置一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与一级冷却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转动轴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二级冷却装置,其进气端与二级罐的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所述一级罐、二级罐的内壁均涂覆耐高温涂料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为点火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所述搅拌叶表面设置多个圆弧状凸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还包括再次处理设备,其具体包括脱气池和回收池,所述脱气池和回收池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设置;
所述脱气池内设置有第二隔板以将所述脱气池分隔为第一脱气池和第二脱气池,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具有凸字形的滑块,所述脱气池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所述滑块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隔板,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脱气池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部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隔网,两个第一隔网之间插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凹口的两侧贴合;所述第一隔网的孔径为3~3.5cm;所述第三隔板上端具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再次处理设备的顶端;所述第一隔板中部结构与所述第二隔板中部结构相同,且第一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和第二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呈交错分布;
液硫管,其一端伸入所述回收池的底端,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脱气池的上端,所述液硫管上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液硫管的另一端分支呈四个支管,每个支管连接一个喷射器,两个喷射器分别位于第一脱气池远离第二隔板的两角处,剩余两个喷射器位于第二隔板距离回收池最远时与第一脱气池形成的两角处,喷射器的喷出口设置为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0°,所述喷射器的喷出口位于第一脱气池高度的2/3处;
四组反冲装置,分布于喷射器的下方,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底座,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脱气池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轴杆,所述轴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反冲板,其上表面为长方形,所述反冲板穿设于所述轴杆上且可绕轴杆转动,所述轴杆将所述反冲板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喷射器的喷出口相对,且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网孔尺寸为0.5-1cm,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相等;
其中,所述回收池与所述二级冷却装置的出气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所述第一脱气池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回收池内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所述回收池上方设置有抽空器,所述抽空器的管道渗入所述回收池;所述第一脱气池内设置有输送空气的管道。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先利用一级罐对原料酸气和氧气进行不完全反应,而且设置了滤板,由于滤板的阻挡和分流作用,使得速度减慢,使得O2和包含H2S的酸气两个气体融合混合得好,进行不完全反应,得到SO2和H2O,反应速度快,反应效率更高;经过高热反应的气体由一级冷却装置冷却后进入二级罐,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下啊,带动过滤板转动,使得其中的催化剂与气体大面积全方位接触,充分反应,继续将SO2和H2S反应得到S和H2O,也就是得到液态硫;结构简单,液态硫回收效率高;
(2)由于第二隔板是不断运动的,第一脱气池的体积不断增大,经过反复脱气的液硫会靠近第二脱气池,而新泵入的液硫会靠近第一脱气池这边,从而提高了液硫的脱气效率。
(3)由于第一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和第二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呈交错分布,加速了湍流程度,进一步使液硫实现了脱气。
(4)反冲板的第一部分可以保护第一脱气池底部的磨损,由于第一部分快速向下运动,第二部分则快速向上运动,第二部分尺寸为0.5-1cm的网孔结构,能够快速的翻动沉积在底部的液硫,使底部的液硫实现再次脱气,实现一次喷射器喷射达到双重的脱气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初步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再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第二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1-一级罐,2-滤板,3-点火装置,4-一级冷却装置,5-二级罐,6-二级冷却装置,8-支管,9-喷射器,10-第二隔板,11-第一隔板,12-第一脱气池,13-第二脱气池,14-回收池,15-第一泵体,16-液硫管,61-抽空器,62-管道,71-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91-喷出口,101-第一通孔,110-第一转动轴,111-滑块,113-第一隔网,114-第三隔板,120-筒体,130-搅拌叶,510-第二转动轴,520-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硫脱气装置,其包括:
一级罐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所述一级罐1内水平放置两个彼此平行的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滤板2,两个滤板2将所述一级罐1内部分隔为上空间、中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与位于上部的进气口连通;下空间与位于下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罐1末端开设一出气口,其位于中空间内;所述一级罐1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一转动轴110,所述第一转动轴110上横向套设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筒体120,所述筒体120的侧壁向外连接多个柔性材料制成的搅拌叶130;所述一级罐1内设置点火装3;所述第一转动轴110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一级冷却装置4,其进气端与一级罐1的出气口连通;
二级罐5,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二转动轴510,所述第二转动轴510固定两个彼此平行设置的过滤板520,过滤板520之间放置催化剂;所述二级罐5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且末端设置一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与一级冷却装置4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转动轴510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二级冷却装置6,其进气端与二级罐5的出气口连通。
如图2-3所示,一种液硫脱气装置,其由再次处理设备构成,所述再次处理设备包括脱气池和回收池14,所述脱气池和回收池14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1分隔,所述第一隔板11固定设置;
所述脱气池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0以将所述脱气池分隔为第一脱气池12和第二脱气池13,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两侧具有凸字形的滑块111,所述脱气池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所述滑块111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隔板11,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脱气池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中部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隔网113,两个第一隔网113之间插设有第三隔板114,所述第三隔板114与所述凹口的两侧贴合;所述第一隔网113的孔径为3~3.5cm;所述第三隔板114上端具有第一通孔101,且所述第一通孔101靠近再次处理设备的顶端;所述第一隔板11中部结构与所述第二隔板10中部结构相同。
液硫管16,其一端伸入所述回收池14的底端,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脱气池12的上端,所述液硫管16上设置有第一泵体15,所述液硫管16的另一端分支呈四个支管8,每个支管8连接一个喷射器9,两个喷射器9分别位于第一脱气池12远离第二隔板10的两角处,剩余两个喷射器9位于第二隔板10距离回收池14最远时与第一脱气池12形成的两角处,喷射器9的喷出口91设置为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0°,防止高流速对侧壁的冲击,所述喷射器9的喷出口91位于第一脱气池12高度的2/3处;
四组反冲装置,分布于喷射器9的下方,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底座,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脱气池12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轴杆,所述轴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反冲板,其上表面为长方形,所述反冲板穿设于所述轴杆上且可绕轴杆转动,所述轴杆将所述反冲板分隔为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所述第一部分71与所述喷射器9的喷出口91相对,且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72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72的网孔尺寸为0.5-1cm,所述第一部分71与所述第二部分72的重量相等。
所述第一脱气池12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回收池14内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回收池14上方设置有抽空器61,所述抽空器61的管道渗入所述回收池14;所述第一脱气池12内设置有输送空气的管道62。
所述再次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为:在初步回收装置中,首先酸气以及O2分别由两个进气口进入一级罐1,分别经滤板2的通孔进入到中空间内,由于滤板2的阻挡和分流作用,使得速度减慢,使得O2和包含H2S的酸气两个气体融合混合得好,进行不完全反应,得到SO2和H2O,反应效率更高;经过高热反应的气体由一级冷却装置4冷却后进入二级罐5,在第二转动轴510的转动下啊,带动过滤板520转动,使得其中的催化剂与气体大面积全方位接触,充分反应,继续将SO2和H2S反应得到S和H2O,也就是得到液态硫;将初步回收装置中液硫汇集于回收池14,通过第一泵体15将回收池14中的液硫泵入液硫管16中,再通过喷射器9喷射向反冲板的第一部分71,反冲板的第一部分71可以保护第一脱气池12底部的磨损,由于第一部分71快速向下运动,第二部分72则快速向上运动,第二部分72尺寸为0.5-1cm的网孔结构,能够快速的翻动沉积在底部的液硫,使底部的液硫实现再次脱气,实现一次喷射器9喷射达到双重的脱气效果,其中,脱气池的温度通过第一加热装置控制为132℃~138℃,由于脱气以及不断泵入的液硫的压力推动第二隔板10向第二脱气池13的方向运动,其中,一部分H2S以及吹扫的空气通过第一通孔101进入第二脱气池13,再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回收池14,通过抽空器61将喷射处理后液硫释放的H2S以及吹扫的空气抽送至尾气焚烧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以及抽空器61的设置能够降低再次处理设备中H2S的含量,防止爆炸危险。同时喷射器9吸入口可以吸入第一脱气池12中的液硫进行喷射,当第二隔板10与第一隔板11贴合时,由于第二隔板10和第一隔板11中部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隔网113和第三隔板114,可同时抽起第三隔板114,液硫将从第一隔网113中快速冲入回收池14,由于第一隔板11中的第一隔网113和第二隔板10中的第一隔网113呈交错分布,加速了湍流程度,进一步使液硫实现了脱气,液硫在脱气池中停留的时间为6±1小时,通过抽空器61将液硫释放的H2S以及吹扫的空气抽纸尾气焚烧炉,最终回收池14内的H2S含量<10ppmw。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液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步回收设备,其具体包括:
一级罐,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所述一级罐内水平放置两个彼此平行的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滤板,两个滤板将所述一级罐内部分隔为上空间、中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与位于上部的进气口连通;下空间与位于下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一级罐末端开设一出气口,其位于中空间内;所述一级罐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横向套设表面均匀开设多个通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向外连接多个柔性材料制成的搅拌叶;所述一级罐内设置点火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一级冷却装置,其进气端与一级罐的出气口连通;
二级罐,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内水平可转动架设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两个彼此平行设置的过滤板,过滤板之间放置催化剂;所述二级罐一端上部、下部分别对应的开设两个进气口,且末端设置一出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与一级冷却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转动轴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转动;
二级冷却装置,其进气端与二级罐的出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罐、二级罐的内壁均涂覆耐高温涂料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为点火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表面设置多个圆弧状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次处理设备,其具体包括脱气池和回收池,所述脱气池和回收池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设置;
所述脱气池内设置有第二隔板以将所述脱气池分隔为第一脱气池和第二脱气池,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具有凸字形的滑块,所述脱气池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所述滑块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隔板,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脱气池长度方向的中线上;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部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隔网,两个第一隔网之间插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凹口的两侧贴合;所述第一隔网的孔径为3~3.5cm;所述第三隔板上端具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再次处理设备的顶端;所述第一隔板中部结构与所述第二隔板中部结构相同,且第一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和第二隔板中的第一隔网呈交错分布;
液硫管,其一端伸入所述回收池的底端,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脱气池的上端,所述液硫管上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液硫管的另一端分支呈四个支管,每个支管连接一个喷射器,两个喷射器分别位于第一脱气池远离第二隔板的两角处,剩余两个喷射器位于第二隔板距离回收池最远时与第一脱气池形成的两角处,喷射器的喷出口设置为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0°,所述喷射器的喷出口位于第一脱气池高度的2/3处;
四组反冲装置,分布于喷射器的下方,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底座,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脱气池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轴杆,所述轴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反冲板,其上表面为长方形,所述反冲板穿设于所述轴杆上且可绕轴杆转动,所述轴杆将所述反冲板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喷射器的喷出口相对,且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网孔尺寸为0.5-1cm,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相等;
其中,所述回收池与所述二级冷却装置的出气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硫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气池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回收池内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硫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池上方设置有抽空器,所述抽空器的管道渗入所述回收池;所述第一脱气池内设置有输送空气的管道。
CN201710949866.0A 2017-09-30 2017-09-30 液硫回收装置 Active CN107804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9866.0A CN107804828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液硫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9866.0A CN107804828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液硫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4828A true CN107804828A (zh) 2018-03-16
CN107804828B CN107804828B (zh) 2019-08-27

Family

ID=6159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9866.0A Active CN107804828B (zh) 2017-09-30 2017-09-30 液硫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48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4A (zh) * 1993-07-09 1995-05-31 英国氧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燃烧器/反应器
CN1196031A (zh) * 1995-09-15 1998-10-14 斯托克工程师和承包人公司 硫的脱气方法和设备
CN201149251Y (zh) * 2007-12-21 2008-11-12 马志方 涡流式节能燃烧器
CN201335380Y (zh) * 2008-12-16 2009-10-28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制硫燃烧炉气体混合器
CN204417122U (zh) * 2014-12-25 2015-06-24 北京美景华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液硫脱气装置及系统
CN105947990A (zh) * 2016-06-02 2016-09-21 江苏晟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液硫中h2s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4A (zh) * 1993-07-09 1995-05-31 英国氧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燃烧器/反应器
CN1196031A (zh) * 1995-09-15 1998-10-14 斯托克工程师和承包人公司 硫的脱气方法和设备
CN201149251Y (zh) * 2007-12-21 2008-11-12 马志方 涡流式节能燃烧器
CN201335380Y (zh) * 2008-12-16 2009-10-28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制硫燃烧炉气体混合器
CN204417122U (zh) * 2014-12-25 2015-06-24 北京美景华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液硫脱气装置及系统
CN105947990A (zh) * 2016-06-02 2016-09-21 江苏晟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液硫中h2s的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赓良: "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发展评述", 《天然气与石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4828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0704A (zh) 液硫脱气装置
CN207159157U (zh) 连续给料的正压生物质气化装置
CN104986788A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装置
CN208727298U (zh) 一种具有消泡功能的新材料搅拌设备
CN107804828A (zh) 液硫回收装置
CN109646975A (zh) 一种聚合物脱挥装置
CN103913049B (zh) 浆料或粉料的连续干燥系统
CN104774626B (zh)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
CN109482562B (zh) 一种交联聚维酮洗涤设备及洗涤方法
CN207685393U (zh) 一种新型线路板电镀池
CN107308903B (zh) 一种带有加料装置的低温反应釜
CN208291958U (zh) 一种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存放装置
CN207641460U (zh) 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
CN206334599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携砂液混砂搅拌装置
US10240218B2 (en) Coaxial material-stirring lance and method of use
CN105617938B (zh)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反应容器
CN108884998A (zh) 热裂解系统
CN210237149U (zh) 一种氢氧化镁改性设备
CN107855068A (zh) 一种化工原料搅拌机
CN206184449U (zh) 水基压裂液用预混砂增稠剂反应设备
CN207775150U (zh) 一种原油有机氯脱除装置
CN106807319B (zh) 微流道分子碰撞原位聚合纤维表面修饰装置及方法
CN206631598U (zh) 微流道分子碰撞原位聚合纤维表面修饰装置
CN207591332U (zh) 一种萃取装置
CN2614765Y (zh) 可溶性植物成分提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