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6761A -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46761A CN107746761A CN201711209643.7A CN201711209643A CN107746761A CN 107746761 A CN107746761 A CN 107746761A CN 201711209643 A CN201711209643 A CN 201711209643A CN 107746761 A CN107746761 A CN 1077467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 parts
- extract
- amino acid
- camellia s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0/00—Compositions of deterg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one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C11D10/04—Compositions of deterg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one single preceding group based on mixtures of surface-active non-soap compounds and soa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00—Detergent compositions based essentially on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Use of these compounds as a detergent
- C11D1/02—Anionic compounds
- C11D1/04—Carboxyl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 C11D1/10—Amino carboxylic acids; Imino carboxylic acids; Fatty acid condensate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1/00—Detergent compositions based essentially on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Use of these compounds as a detergent
- C11D1/88—Ampholytes; Electroneutral compounds
- C11D1/90—Beta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3‑30%,脂肪酸16%‑26%,多元醇15‑30%,甜菜碱1‑5%,蔗糖13‑18%,乙醇3‑10%,薄荷醇0.1‑2%,山茶籽油1‑5%,植物添加剂0.1‑5%,余量为水;所述透明皂加入碱调节pH为9.0‑10.5。本发明的透明皂洗涤成分主要由氨基酸表活和脂肪酸盐组成,在洗涤过程中,泡沫丰富,去污力好。尤其是含有薄荷醇,在洗涤后具有清凉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透明的美容皂在国内的研发和生产上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区起步较晚。氨基酸型的透明皂是近年来新近出现的以氨基酸性表活为主表活的手工皂,具有弱酸性、透明度高的特点。但是,这类氨基酸性的皂体也存在皂体硬度不高,偏软,不耐用的缺点。而且,发泡力不够和清洁力较弱也是这类皂体的不足之处。复合型的氨基酸透明皂作为一种既具有一定发泡力和较强清洁力,又能够使皂体硬度适中的新型透明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201610277759.3公开了一种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透明皂,其组成包括:脂肪酰谷氨酸30-40%,多元醇5-15%,三乙醇胺20-30%,脂肪酸1-10%,NaOH0.2-2%。该发明用脂肪酰谷氨酸作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和剂选择了三乙醇胺和氢氧化钠。该种透明皂的pH低于7,属于弱酸性的皂体,具有发泡力和清洁度较低,皂体偏软,硬度较低,不耐使用等缺点。
中国专利CN201410758296.3和中国专利CN201210467925.8分别公开一种具有弱酸性的氨基酸透明皂制备方法,这类氨基酸透明皂的特点都是具有弱酸性,pH小于7。而且,也都具有发泡力和清洁度较低,皂体偏软,硬度较低,不耐使用等缺点。
山茶籽油含有丰富的油酸、亚麻酸、茶多酚及多种活性化合物,富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维生素E、植物甾醇、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超过80%,又被称为“东方神油”。山茶籽油同时具有抗氧化性、抗炎、美白等生物活性,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多个行业。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宣称以山茶籽油为原料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和天然来源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发一款富含天然植物油并且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和温和性的透明皂类产品是目前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皂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来源的山茶籽油,pH范围为9.0-10.5,具有硬度合适,温和无刺激,发泡力和清洁力都较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3-30%,脂肪酸16%-26%,多元醇15-30%,甜菜碱1-5%,蔗糖13-18%,乙醇3-10%,薄荷醇0.1-2%,山茶籽油1-5%,植物添加剂0.1-5%,余量为水;所述透明皂加入碱调节pH为9.0-10.5。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和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所述脂肪酸为十二酸和十八酸;所述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10%,椰油酰甘氨酸钠1-10%,椰油酰氨基丙酸钠1-10%,十二酸3-8%,十八酸13-18%,多元醇15-30%,甜菜碱1-5%,蔗糖13-18%,乙醇3-10%,薄荷醇0.1-2%,山茶籽油1-5%,植物添加剂0.1-5%,余量为水;所述透明皂加入碱调节pH为9.0-10.5。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2-6%,椰油酰甘氨酸钠2-5%,椰油酰氨基丙酸钠3-8%,十二酸4-8%,十八酸15-18%,多元醇20-28%,甜菜碱3-5%,蔗糖14-17%,乙醇3-6%,薄荷醇1-2%,山茶籽油1-3%,植物添加剂3-5%,余量为水。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酸的质量含量比为5~15%:15~25%。如果氨基酸表活和脂肪酸的比例不在上述范围内,有可能会导致透明皂质地过硬或者过软。氨基酸表活过高,质地过于软;脂肪酸比例过高,皂体过硬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丁二醇、丙三醇、二丙二醇、山梨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至少三种。如只加入一种或两种多元醇,效果不如多种多元醇使用的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和剂碱为氨基丁三醇和氢氧化钠,能够使皂体硬度较高,不易变色,耐使用。
优选地,所述氨基丁三醇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95~1。如果不用这样的用量比,首先可能不能制备出透明皂体,其次有可能导致皂体偏软或皂体偏硬,氢氧化钠过高可能会导致刺激性。
优选地,所述植物添加剂包括保湿、滋养组分,抗衰老、抗氧化组分,舒缓、消炎组分以及抑菌组分;其中,所述保湿、滋养组分为山茶籽提取物、荷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桂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衰老、抗氧化组分为茶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舒缓、消炎组分为金银花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山茶叶提取物、竹叶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红藻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菌组分为姜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植物添加剂中,所述保湿、滋养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山茶籽提取物0-8重量份、荷叶提取物0-8重量份、芦荟提取物0-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0-8重量份、桂花提取物0-3重量份;
所述抗衰老、抗氧化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茶提取物0-7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0-5重量份;
所述舒缓、消炎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金银花提取物0-5重量份、山茶花提取物0-8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0-8重量份、竹叶提取物0-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0-6重量份、红藻提取物0-4重量份;
所述抑菌组分为姜提取物1-7重量份。
更优选地,所述植物添加剂包括如下各组分:山茶花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3重量份,荷叶提取物4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5重量份,竹叶提取物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5重量份,桂花提取物2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4重量份,红藻提取物4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5重量份,茶提取物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4重量份,芦荟提取物3重量份,姜提取物5重量份。上述配比为植物添加剂的最佳组合,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山茶花提取物、山茶叶提取物分别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所得粗提物经过600目滤网过滤。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将脂肪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中,升温至75-85℃,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透明;
S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75-85℃恒温;
S3、将碱与水配成溶液,加入搅拌锅,75-85℃恒温搅拌1-2h,调节pH至9.0-10.5,得到透明皂液;
S4、温度降至70-75℃,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S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即得。
本发明中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三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洗净力和发泡力,性质温和,刺激小;脂肪酸十二酸和十八酸在中和后形成皂基盐具有优秀的洁净力;多元醇的加入具有溶解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赋形剂和保湿剂;薄荷醇,在洗涤之后,赋予使用者一定的清凉感。添加植物油脂山茶籽油,具有抗氧化性、抗炎、美白等生物活性,能提高皮肤的抗氧化、抗炎和美白等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透明皂采用了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三种氨基酸表活和脂肪酸十二酸和十八酸复配组合,能够具有硬度合适,温和无刺激,具有发泡力和清洁力都较强的特点。本发明的山茶花皂除了皂基表活还含有氨基酸表活,在相同使用量下可以明显降低透明皂的刺激性。
2、本发明中山茶籽油在添加了植物添加剂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皮肤的滋润和保湿效果,比单独添加山茶籽油的效果要好。
3、产品添加了植物添加剂,这些成分也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皮肤的部分功能,如人体皮肤的正常皮脂代谢,具有保湿、舒缓、抗衰老、抗氧化、消炎等功效。
4、本发明选择的中和剂碱为氨基丁三醇和氢氧化钠,能够使皂体硬度较高,不易变色,耐使用。
5、本发明添加了薄荷醇,在使用后会有明显的清凉感。
6、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在酸碱两种成分皂化后,冷却后即可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其中,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3重量份、荷叶提取物4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5重量份、竹叶提取物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5重量份、桂花提取物2.5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4重量份、红藻提取物4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5重量份、茶提取物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4重量份、芦荟提取物3重量份、姜提取物5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75℃,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75℃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75℃恒温搅拌1.5h,调节pH至9.0-10.0,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0℃,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8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4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6重量份、荷叶提取物7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4重量份、竹叶提取物3.5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5重量份、桂花提取物3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3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3重量份、茶提取物6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8重量份、芦荟提取物4重量份、姜提取物4.5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85℃,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85℃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85℃恒温搅拌1h,调节pH至9.5-10.5,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2℃,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2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4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4重量份、荷叶提取物6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3重量份、竹叶提取物3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4重量份、桂花提取物3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2重量份、红藻提取物2.5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5重量份、茶提取物4.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5重量份、芦荟提取物2.5重量份、姜提取物2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80℃,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80℃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80℃恒温搅拌2h,调节pH至9.0-10.0,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5℃,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3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3.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8重量份、荷叶提取物2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5重量份、竹叶提取物2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4重量份、桂花提取物3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4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2.5重量份、茶提取物2.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3重量份、芦荟提取物5重量份、姜提取物4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77℃,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77℃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77℃恒温搅拌1.5h,调节pH至9.5-10.5,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0℃,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8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4.5重量份、荷叶提取物4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2重量份、竹叶提取物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3重量份、桂花提取物1.5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2.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2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2重量份、茶提取物2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5重量份、芦荟提取物2重量份、姜提取物2.5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83℃,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83℃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83℃恒温搅拌1.5h,调节pH至9.0-10.0,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3℃,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2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8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8重量份、荷叶提取物4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5重量份、竹叶提取物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1重量份、桂花提取物1.5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2.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3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4重量份、茶提取物7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2重量份、芦荟提取物1.5重量份、姜提取物3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81℃,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81℃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81℃恒温搅拌2h,调节pH至9.5-10.5,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0℃,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1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4.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3重量份、荷叶提取物2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1重量份、竹叶提取物2.5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3重量份、桂花提取物3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3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2.5重量份、茶提取物4.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8重量份、芦荟提取物5重量份、姜提取物5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79℃,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79℃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79℃恒温搅拌2h,调节pH至9.0-10.0,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2℃,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所述植物添加剂由山茶花提取物4.5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8重量份、荷叶提取物3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4重量份、竹叶提取物3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2.5重量份、桂花提取物3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1.5重量份、红藻提取物2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2重量份、茶提取物4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3.5重量份、芦荟提取物3.5重量份、姜提取物4重量份组成。
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氢氧化钠为1:0.95~1。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将十二酸、十八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升温加热至84℃,至物料搅拌完全溶解透明;
步骤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84℃恒温;
步骤3:将碱和水混合搅拌溶解完全,缓缓加入搅拌锅,84℃恒温搅拌1h,调节pH至9.5-10.5,得到透明皂液;
步骤4:温度降至75℃,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步骤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打磨修整、包装入库。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无山茶籽油组分。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无植物添加剂组分。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无植物添加剂组分和无山茶籽油组分。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碱为三乙醇胺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两者质量比为1:0.2。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氨基酸表活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21.2%,C12酸和C18酸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8%。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氨基酸表活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2%,C12酸和C18酸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27.2%。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采用C12酸和C16酸。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涉及一种含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原料组分、含量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加入碱调节pH为8.0-8.5。
测试结果
根据QB/T 1913-2004的标准,对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所获得的透明皂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上述结果中,透明度、硬度均符合《透明皂》行业标准QB/T 1913-2004的标准。
对实施例1-8和对比例1-3、5-8进行抗氧化性测试
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或1,1-二苯基苦基苯肼)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为517nm。当自由基清除剂加入到DPPH溶液中时,DPPH的单电子被配对而使其颜色变浅,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减少,而且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电子数成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通过吸光度减弱的程度来评价自由基被清除的情况。DPPH法灵敏、简便、实用且重现性好,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油溶体系自由基清除剂活性的方法。
以DPPH作为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自由基,将透明皂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在DPPH浓度为0.05g/L时,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透明皂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其结果如表2。
表2对DPPH清除作用
清除率% | |
实施例1 | 12.12 |
实施例2 | 7.64 |
实施例3 | 6.38 |
实施例4 | 3.56 |
实施例5 | 5.21 |
实施例6 | 6.38 |
实施例7 | 4.68 |
实施例8 | 5.49 |
对比例1 | 1.24 |
对比例2 | 1.68 |
对比例3 | 0.08 |
对比例5 | 1.47 |
对比例6 | 1.36 |
对比例7 | 2.24 |
对比例8 | 1.45 |
提取物组合后,相比较单独添加山茶籽油或植物组合物,显示较强的DPPH清除率,而对比例3则几乎没有抗氧化性。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3、5-8进行保湿测试
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以实施例1为实验组,与对比例1-3、5-8比较添加山茶籽油和植物添加剂的后,经表皮水分散失值(TEWL)。
人体试验评价保湿功效是较常用且公认度最高的保湿效果评价方法。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人体试验评价保湿功效。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1)选择受试者左、右手臂内侧距手掌基部5cm处,在左前臂定义2个面积相同的区域(4cm×4cm)作为使用区域;右前臂相同位置的点作为空白对照区域,左、右臂的对应区域同时测试。
2)受试者在手臂的两个试验区域分别用实施例1、对比例1-3和5-8清洗。在清洗后1、2、4h,采用经皮水分散失测量仪Tewameter TM300(德国Courage Khazaka公司)测试皮肤的水分散失量,测量5次,取平均值。
空白对照组为0h时刻测得的5个水分散失值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皮肤水分散失测试结果
由表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1-3和5-8的比较可知,本发明的透明皂在添加了山茶籽油和植物提取物组合后,相比较单独添加山茶籽油或植物组合物,都能显著提升使用后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皮肤水分散失,具有明显的保湿效果。
对实施例1-8和对比例1-3进行抑菌测试
抑菌活性的测定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
实验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
1、MIC板制备
无菌操作,将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实施例中各透明皂10%的水溶液分别加到灭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0孔加配制液,每孔100μl,每种做3个平行。
2、接种物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用TSB液体培养基稀释菌悬液,痤疮丙酸杆菌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稀释菌悬液,使其最终菌浓度为l06CFU/mL的浓度。向第1孔至第10孔中加100μl菌悬液,同时设不加菌的阴性对照和不加药液的正常生长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密封后置35℃孵育16~20h观察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密封后置37℃厌氧孵育48h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
采用肉眼观察直接法读取数据。结果判断的前提是生长对照良好,空白对照无菌生长清晰。以在小孔内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样品浓度为MIC。
实验结果
表4对不同病菌的MIC值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为参照,由表可见,实施例1-8对该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实施例1的效果更明显,而对比例1-3对该4种细菌的效果均不明显。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3-30%,脂肪酸16%-26%,多元醇15-30%,甜菜碱1-5%,蔗糖13-18%,乙醇3-10%,薄荷醇0.1-2%,山茶籽油1-5%,植物添加剂0.1-5%,余量为水;所述透明皂加入碱调节pH为9.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和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所述脂肪酸为十二酸和十八酸;所述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10%,椰油酰甘氨酸钠1-10%,椰油酰氨基丙酸钠1-10%,十二酸3-8%,十八酸13-18%,多元醇15-30%,甜菜碱1-5%,蔗糖13-18%,乙醇3-10%,薄荷醇0.1-2%,山茶籽油1-5%,植物添加剂0.1-5%,余量为水;所述透明皂加入碱调节pH为9.0-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2-6%,椰油酰甘氨酸钠2-5%,椰油酰氨基丙酸钠3-8%,十二酸4-8%,十八酸15-18%,多元醇20-28%,甜菜碱3-5%,蔗糖14-17%,乙醇3-6%,薄荷醇1-2%,山茶籽油1-3%,植物添加剂3-5%,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酸的质量含量比为5~15%: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丁二醇、丙三醇、二丙二醇、山梨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至少三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氨基丁三醇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添加剂包括保湿、滋养组分,抗衰老、抗氧化组分,舒缓、消炎组分以及抑菌组分;其中,所述保湿、滋养组分为山茶籽提取物、荷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桂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衰老、抗氧化组分为茶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舒缓、消炎组分为金银花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山茶叶提取物、竹叶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红藻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菌组分为姜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添加剂中,所述保湿、滋养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山茶籽提取物0-8重量份、荷叶提取物0-8重量份、芦荟提取物0-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0-8重量份、桂花提取物0-3重量份;
所述抗衰老、抗氧化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茶提取物0-7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0-5重量份;
所述舒缓、消炎组分为如下各组分,且各组分中至少有一个重量份不为0:金银花提取物0-5重量份、山茶花提取物0-8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0-8重量份、竹叶提取物0-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0-6重量份、红藻提取物0-4重量份;
所述抑菌组分为姜提取物1-7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添加剂包括如下各组分:山茶花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叶提取物5重量份,山茶籽提取物3重量份,荷叶提取物4重量份,金缕梅提取物5重量份,竹叶提取物4重量份,洋甘菊提取物5重量份,桂花提取物2重量份,红景天提取物4重量份,红藻提取物4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5重量份,茶提取物5重量份,仙人掌提取物4重量份,芦荟提取物3重量份,姜提取物5重量份。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将脂肪酸、山茶籽油依次加入搅拌锅中,升温至75-85℃,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透明;
S2、将多元醇和甜菜碱、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75-85℃恒温;
S3、将碱与水配成溶液,加入搅拌锅,75-85℃恒温搅拌1-2h,调节pH至9.0-10.5,得到透明皂液;
S4、温度降至70-75℃,依次加入蔗糖、乙醇、薄荷醇和植物添加剂,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S5、清泡后开始注模,冷却脱模、风化晾干,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09643.7A CN107746761B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09643.7A CN107746761B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46761A true CN107746761A (zh) | 2018-03-02 |
CN107746761B CN107746761B (zh) | 2020-07-03 |
Family
ID=6125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09643.7A Active CN107746761B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46761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3013A (zh) * | 2018-08-28 | 2018-11-16 | 湖南青茶萃化妆品有限公司 | 氨基酸山茶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528564A (zh) * | 2019-01-17 | 2019-03-29 |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化妆品制剂 |
CN110804509A (zh) * | 2019-12-13 | 2020-02-18 | 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卸妆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35587A (zh) * | 2019-11-20 | 2020-02-25 | 茗汲(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茶抑菌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18639A (zh) * | 2020-03-20 | 2020-08-11 | 王信 | 一种抑制糠秕孢子菌的香皂 |
CN111686040A (zh) * | 2019-03-11 | 2020-09-22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一种茶皂素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841436A (zh) * | 2020-05-28 | 2020-10-30 | 广州宏茂实业有限公司 | 植物油脂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736748A (zh) * | 2022-04-20 | 2022-07-12 | 成都花荟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抑菌芙蓉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8048A (zh) * | 2012-11-16 | 2013-03-20 | 广州伊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弱酸性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12747A (zh) * | 2014-09-16 | 2015-01-28 | 烟台安世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基质的透明固体皂 |
CN105316135A (zh) * | 2015-11-09 | 2016-02-10 | 重庆琥珀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茶油祛痘洁面皂 |
CN105316136A (zh) * | 2015-11-09 | 2016-02-10 | 重庆琥珀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山茶籽洗头皂 |
CN105907501A (zh) * | 2016-04-29 | 2016-08-31 | 佛山市芊茹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一种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11-27 CN CN201711209643.7A patent/CN1077467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8048A (zh) * | 2012-11-16 | 2013-03-20 | 广州伊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弱酸性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12747A (zh) * | 2014-09-16 | 2015-01-28 | 烟台安世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基质的透明固体皂 |
CN105316135A (zh) * | 2015-11-09 | 2016-02-10 | 重庆琥珀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茶油祛痘洁面皂 |
CN105316136A (zh) * | 2015-11-09 | 2016-02-10 | 重庆琥珀茶油有限公司 | 一种山茶籽洗头皂 |
CN105907501A (zh) * | 2016-04-29 | 2016-08-31 | 佛山市芊茹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一种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曾益坤: "《油脂化工》", 28 February 1996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3013A (zh) * | 2018-08-28 | 2018-11-16 | 湖南青茶萃化妆品有限公司 | 氨基酸山茶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528564A (zh) * | 2019-01-17 | 2019-03-29 |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化妆品制剂 |
CN111686040A (zh) * | 2019-03-11 | 2020-09-22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一种茶皂素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35587A (zh) * | 2019-11-20 | 2020-02-25 | 茗汲(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茶抑菌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04509A (zh) * | 2019-12-13 | 2020-02-18 | 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卸妆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04509B (zh) * | 2019-12-13 | 2021-09-21 | 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卸妆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18639A (zh) * | 2020-03-20 | 2020-08-11 | 王信 | 一种抑制糠秕孢子菌的香皂 |
CN111841436A (zh) * | 2020-05-28 | 2020-10-30 | 广州宏茂实业有限公司 | 植物油脂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736748A (zh) * | 2022-04-20 | 2022-07-12 | 成都花荟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抑菌芙蓉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46761B (zh) | 2020-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46761A (zh) | 一种含有山茶籽油的氨基酸复合透明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38427B (zh) | 一种洗发香波 | |
CN106580762B (zh) | 具有抚纹抗皱功效的护肤品组合物、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60039B (zh) | 一种保湿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96771A (zh) | 一种去屑组合物及双料多效无硅油洗发露 | |
CN102198059B (zh) | 保洁料 | |
CN106038356A (zh) | 一种物理抗菌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73250B (zh) | 一种含有天然抑菌成分的润肤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28523A (zh) | 一种氨基酸洁面乳 | |
KR101797727B1 (ko) | 마일드한 여성청결제 조성물 | |
CN105476950B (zh) | 保湿泡沫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925207A (zh) | 一种新型防腐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982135A (zh) | 一种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53260A (zh) | 一种尿布皮炎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0617A (zh) | 藻蓝蛋白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藻蓝蛋白组合物与保湿化妆水 | |
CN108815054A (zh) | 沐浴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696A (zh) | 一种天然植物抗氧化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85674B (zh) | 一种茶树花手工洁面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10393A (zh) | 一种抗菌保湿去角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54054A (zh) | 一种天然的肌肤修护精华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28526A (zh) | 植物精华皮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控油祛痘应用 | |
KR100762288B1 (ko) | 해양 심층수를 포함하는 고보습 및 고미네랄 입욕제 | |
CN105168010A (zh) | 一种完全由可用于食品生产成分组成的沐浴露 | |
CN106038467A (zh) | 一种婴童中药洗手液 | |
CN110269815A (zh) | 含有油莎草根油的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612 Building 2, 758 Xinge Road, Xinqiao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nqi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T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Building 2, 758 Xinge Road, Xinqiao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OREST CABIN BIOLOGICAL-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TAN BIO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