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733236A -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236A
CN107733236A CN201711025676.6A CN201711025676A CN107733236A CN 107733236 A CN107733236 A CN 107733236A CN 201711025676 A CN201711025676 A CN 201711025676A CN 107733236 A CN107733236 A CN 107733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idge arm
switch pipe
sub
reso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56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236B (zh
Inventor
李伦全
谢立海
郑车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Y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Y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Y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Y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56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2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027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2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7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7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79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7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7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8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变换电路、至少一个第二子变换电路和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一桥臂;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和第二桥臂。所述方法根据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及控制所述共用桥臂的通断使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单独或者联合输出电压以实现宽范围双向变换。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洁、控制简单,具有高性价比,可以满足宽范围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直流变换器,特别涉及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产品以及电池设备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可以进行双向变换的电源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考虑到不同产品的兼容性,对应的电压范围也越来越宽,因此常规的采用两套电路(充电、放电)来实现双向变换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同时普通的电路在效率以及满足宽电压范围方面也有不足;在单方向工作的产品现有的解决办法较多的采用在变压器上加多一个绕组,参考图1,绕组根据电压需要用开关类器件S1进行切换接入;参考图2,而如果需要使用两个线圈的电压,则需要有两路切换开关S1、S2,在原来基础上同一个变压器多绕组则意味每个电压组都需要加上开关器件,则电路会显得十分复杂,且效率会降低。如果双方向工作时,参考图3,虽然将变压器次级的整流二极管更换为高频开关管,但电路复杂以及效率低下的缺点依然会存在,同时该单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也有限,如果按照常规推理加多一个前述的单元来扩充功率,电路更加复杂,性价比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变换电路、至少一个第二子变换电路和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一桥臂;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和第二桥臂;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一侧用于与第一直流侧连接,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原边的两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所述共用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共用桥臂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与所述共用桥臂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点连接;所述共用桥臂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一路整流电路;所述共用桥臂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二路整流电路;所述第一路整流电路的两端、所述第二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用于与第二直流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及控制所述共用桥臂的通断使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单独或者联合输出电压以实现宽范围双向变换。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A和Q4A、第一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容、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一谐振电感,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漏极,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谐振电感连接到所述高频开关管Q3A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中间点,所述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A连接;
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B、Q4B、第二驱动电路、第二滤波电容、第二谐振电容和第二谐振电感,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漏极,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谐振电感连接到所述高频开关管Q3B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中间点,所述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3B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连接;
所述共用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11A和Q12A,所述高频开关管Q12A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11A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A和Q10A,所述高频开关管Q10A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9A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B和Q10B,所述高频开关管Q10B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9B的源极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形式包括半桥式电路和全桥式电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流侧、所述第二直流侧均为可提供或者可吸收能量的装置或者电路。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检测变换电路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所述正向工作是指第一直流侧为输入,第二直流侧为输出;所述反向工作是指第二直流侧为输入,第一直流侧为输出;
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变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之和,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一桥臂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
所述控制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二桥臂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
所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包括:
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控制共用桥臂不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耦合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耦合电压在副边形成叠加关系;使变换电路中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正向工作;
控制共用桥臂不工作,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承受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承受电压之和使电流通路形成,变压器的原边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实现反向工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正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正向特定频率,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反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反向特定频率,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A和Q4A,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漏极;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B和Q4B,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漏极;反向工作状态下:
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3B被正偏时,向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3B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同步整流。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频开关管(Q4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被正偏时,向所述高频开关管Q4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同步整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能变换装置,包括信号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避免了在变压器回路串联双向可通的高频开关带来的电路复杂性以及损耗,复用共用桥臂,使得电路简洁、控制简单,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双向变换,具有高性价比,不同电压段工作的时候效率高、可靠。通过控制,可使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所在的变换电路单独或者同时联合输出电压,可以输出不同电压,特别是联合输出电压时使输出电压得到叠加,可以满足宽范围的工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逆变电路采用全桥式电路,在变换电路的输入电流相同、输入电压也相同的情况下,全桥式电路的原边电压为半桥式电路的两倍,那么功率全桥式电路的输出功率是半桥式电路的两倍,也即全桥式电路适合大功率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直流变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变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路双方向工作时变压器副边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路的正向工作时的控制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路的反向工作时的控制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变形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考图4,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具体包括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及220、第一及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及TRB、共用桥臂330、第一及第二桥臂310及320和控制器400;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及220的一侧用于与第一直流侧110连接,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及220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及TRB的原边的两端连接;控制器400用于控制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及220、共用桥臂330、第一及第二桥臂310及320;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副边的一端1A与第一桥臂310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2A与共用桥臂330的中间点连接;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副边的一端1B与共用桥臂330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2B与第二桥臂320的中间点连接;共用桥臂330的两端与第一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一路整流电路;共用桥臂330的两端与第二桥臂320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二路整流电路;第一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第二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用于与第二直流侧120连接;就第一子变换电路而言,其包括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共用桥臂330、第一桥臂310;就第二子变换电路而言,其包括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共用桥臂330、第二桥臂320。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是两个独立的不同回路,可以单独输出或输入,也可以同时联合输出或输入,由控制器400分别控制;控制器400根据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及控制共用桥臂330的通断使第一子变换电路、第二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单独或者联合输出电压以实现宽范围双向变换。
具体的,参考图4,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和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均为半桥式电路,共用桥臂330、第一桥臂310、第二桥臂320整流元件均为具备反向并联二极管的高频开关管。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A和Q4A、第一驱动电路211、第一滤波电容Cr2a、第一谐振电容Cr1a和第一谐振电感Lra,高频开关管Q3A的源极连接高频开关管Q4A的漏极,第一谐振电容Cr1a的一端与第一滤波电容Cr2a的一端连接,高频开关管Q3A的漏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r2a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开关管Q4A的源极与第一谐振电容Cr1a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一个输入端4A通过第一谐振电感Lra连接到高频开关管Q3A与高频开关管Q4A的中间点,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另一个输入端5A与第一谐振电容Cr1a与第一滤波电容Cr2a的中间点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11与高频开关管Q3A和高频开关管Q4A连接。
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220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B和Q4B、第二驱动电路221、第二滤波电容Cr2b、第二谐振电容Cr1b和第二谐振电感Lrb,高频开关管Q3B的源极连接高频开关管Q4B的漏极,第二谐振电容Cr1b的一端与第二滤波电容Cr2b的一端连接,高频开关管Q3B的漏极与第二滤波电容Cr2b的另一端连接,高频开关管Q4B的源极与第二谐振电容Cr1b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一个输入端4B通过第二谐振电感Lrb连接到高频开关管Q3B与高频开关管Q4B的中间点,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另一个输入端5B与第二谐振电容Cr1b与第二滤波电容Cr2b的中间点连接,第二驱动电路221与高频开关管Q3B和高频开关管Q4B连接;共用桥臂330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11A和Q12A,高频开关管Q12A的漏极与高频开关管Q11A的源极连接;
第一桥臂310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A和Q10A,高频开关管Q10A的漏极与高频开关管Q9A的源极连接。
第二桥臂320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B和Q10B,高频开关管Q10B的漏极与高频开关管Q9B的源极连接。
参考图4,第一桥臂310和共用桥臂330与第三驱动电路303连接,、第二桥臂320与第四驱动电路304连接,控制器400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三驱动电路303和第四驱动电路304,从而控制第一桥臂310、第二桥臂320和共用桥臂330的通断;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副边一端1A引出一条引线O连接到第一桥臂310的中间点,另一端2A与共用桥臂330连接且引出一条引线A;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一端1B也相应引出一条引线A与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引线A连接,与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一起复用共用桥臂330,另一端2B则连接到第二桥臂320的中间点且引出一条引线B。
第一子变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Cr2a、谐振电容Cr1a、谐振电感Lra、高频开关管Q3A、高频开关管Q4A的参数与第二子变换电路的相同,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原边的绕组与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一致。
第一直流侧110、第二直流侧120均为可提供或者可吸收能量的装置或者电路,其中一个作为输入,另一个则作为输出。第一直流侧110包括直流源V1和高压储能滤波电容C1,高压储能滤波电容C1的正负两端分别与直流源V1的正负两端连接。第二直流侧包括直流源V2和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直流源V2的两端连接。直流源V1和V2的形式包括直流电源、电池和交流整流变换后的电源。当然,高压储能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也可以纳入到第一子变换电路或者第二子变换电路中,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控制器400的一端401输入采样信号,另一端402输出采样信号。参考图4,在变压器的原边,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与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是近似并联的关系,两者并联后与高压储能滤波电容C1的两端+BUS和-BUS连接,也即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与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并联后的两端与直流源V1连接。在变压器的副边,第一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第二路整流电路的两端均与滤波电容C2的两端连接,也即第一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第二路整流电路的两端均与直流源V2连接。
在直流源V1的一侧,第一子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管Q3A和Q4A、第一滤波电容Cr2a、第一谐振电容Cr1a和第一谐振电感Lra与第二子变换电路中的相同,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原边的绕组也一致。
参考图5,本发明的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采用如下控制方法:
检测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检测变换电路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正向工作是指第一直流侧110为输入,第二直流侧120为输出;反向工作是指第二直流侧120为输入,第一直流侧110为输出。由于存在第一、第二子变换电路,它们既可以单独输出,也可以同时联合输出,而且,第一直流侧110、第二直流侧120均为可提供或者可吸收能量的装置或者电路,那么就可以实现双向变换,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因此需要确定第一、第二子变换电路如何工作。
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变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之和,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根据检测结果,由控制器400控制第一、第二子变换电路进行工作,包括哪一条子变换电路开通以及正向还是反向工作。
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共用桥臂330和第一桥臂310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具体如下:
当需要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所在的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输出电压时,也即第一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输出电压,控制器400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发出信号,使第一子变换电路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原边是半桥LLC变换回路,副边由共用桥臂330和第一桥臂310形成同步全桥整流电路,此时第二桥臂320不工作。按照常规的半桥或全桥LLC变换及同步全桥整流的控制原理进行控制即可。
控制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二桥臂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具体如下:
当需要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所在的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输出电压时,也即第二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输出电压,控制器400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发出信号,使第二子变换电路工作。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原边是半桥LLC变换回路,副边由共用桥臂330和第二桥臂320形成同步全桥整流电路,此时第一桥臂310不工作。按照常规的半桥或全桥LLC变换及同步全桥整流的控制原理进行控制即可。
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包括:
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控制共用桥臂330不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耦合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耦合电压在副边形成叠加关系;使变换电路中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正向工作。具体如下:
当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一起工作联合输出电压时,则通过控制器400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管Q3A、Q4A、Q9A、Q10A以及第二子变换电路的高频开关管Q3B、Q4B、Q9B、Q10B的通断,此时共用桥臂330中的高频开关管Q11A和Q12A不工作。
控制时序参考图6,高频开关管Q3A和Q3B开通,或者高频开关管Q4A和Q4B开通,则在两个变压器的原边形成谐振半桥的工作回路;高频开关管Q3A和Q3B开通后,两个变压器的副边的耦合电压分别为VTa和VTb,根据同名端原理,上正下负,这两个电压会自然形成串联关系,共用桥臂330等同于不存在,因此,O引线端端为正,B引线端为负;当耦合电压VTa与耦合电压VTb之和大于直流源V2的电压或者使高频开关管Q9A和Q10B的二极管正偏时,电流通路形成,从而输出电压。同理,当高频开关管Q4A和Q4B开通后,两个变压器的副边的耦合电压分别为VTa和VTb,根据同名端原理,上负下正,这两个电压也会自然形成串联关系,共用桥臂330等同于不存在,因此,O引线端为负,B引线端为正;当耦合电压VTa与耦合电压VTb之和大于直流源V2的电压或者使高频开关管Q10A和Q9B的二极管正偏时,电流通路形成,从而输出电压。
进一步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正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正向特定频率,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具体的,如果是降压特性,则变压器副边的高频开关管Q9A和Q10B开通,或者是高频开关管Q10A和Q9B开通,参考图6,它们的开通时间会相对后移,关断时间会趋近于高频开关管Q3A或者Q3B,同时根据负载电流大小缩减开通的时间;如果是升压特性,参考图7,它们的开通时间除了会相对后移之外,关断时间会朝中心偏移,使前后的关断时间趋近于对称。
控制共用桥臂330不工作,第一桥臂310和第二桥臂320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RA的副边的承受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RB的副边的承受电压之和使电流通路形成,变压器的原边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实现反向工作。具体如下:
当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一起工作联合输出电压时,则通过控制器400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管Q3A、Q4A、Q9A、Q10A以及第二子变换电路的高频开关管Q3B、Q4B、Q9B、Q10B的通断,此时共用桥臂330中的高频开关管Q11A和Q12A不工作。
控制时序参考图7,高频开关管Q9A和Q10B开通后,两个变压器的副边会根据等效阻抗自动分别承受电压VTa以及VTb,根据同名端原理,上正下负,共用桥臂330不开通等同于不存在,因此,O引线端为正,B引线端为负,即电压VTa与电压VTb之和近似等于直流源V2的电压,电流通路形成,此时两个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会感应出电压,由于两者为近似并联关系,因此其会对电压VTa及VTb串联分压有反向钳制作用。此时原边感应电压4A、4B端为正,5A、5B端为负,因此,当高频开关管Q3A和Q3B被正偏时,电流会输出至第一直流侧110,如果给高频开关管Q3A和Q3B施加驱动电压,则形成同步整流的关系;同理,高频开关管Q9B和Q10A开通后,两个变压器的副边分别承受电压VTa以及VTb,根据同名端原理,上负下正,原共用桥臂330不开通等同于不存在;因此,即O引线端为负,B引线端为正,电压VTa与电压VTb之和近似等于直流源V2的电压,电流通路形成,两个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会感应出电压,由于两者为近似并联关系,因此其会对电压VTa及VTb串联分压有反向钳制作用,此时原边感应电压5A、5B端为正,4A、4B端为负,因此,当高频开关管Q4A和Q4B被正偏时,电流会输出至第一直流侧110,如果给高频开关管Q4A和Q4B施加驱动电压,则形成同步整流的关系。
进一步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反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反向特定频率,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如果是降压特性,变压器副边的高频开关管Q3A和Q3B,或者高频开关管Q4A和Q4B,会根据负载电流大小以及电压缩减开通的时间。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避免了在变压器回路串联双向可通的高频开关带来的电路复杂性以及损耗,复用共用桥臂,使得电路简洁、控制简单,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双向变换,提高性价比,不同电压段工作的时候效率高、可靠。通过控制,可使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所在的变换电路单独或者同时联合输出电压,可以输出不同电压,特别是联合输出电压时使输出电压得到叠加,可以满足宽范围的工作。此外,利用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谐振模式可实现软开关,可降低逆变电路中各电子元件的开通及关断应力,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有助于提高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或者效率,进而减小体积或者提高功率密度。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以有一些变型的形式,比如:
参考图8,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10和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220的形式还可以是全桥式电路;逆变电路采用全桥式电路,在变换电路的输入电流相同、输入电压也相同的情况下,全桥式电路的原边电压为半桥式电路的两倍,那么功率全桥式电路的输出功率是半桥式电路的两倍,也即全桥式电路适合大功率输出;
如果需要更宽的输出电压,则再增加一路子变换电路,对应变压器的两根引线为B和C,共用原第二桥臂320,新增与引线C连接的变换桥臂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能变换装置,包括信号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信号处理器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变换电路、至少一个第二子变换电路和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一桥臂;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包括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和第二桥臂;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一侧用于与第一直流侧连接,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原边的两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所述共用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共用桥臂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与所述共用桥臂的中间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点连接;所述共用桥臂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一路整流电路;所述共用桥臂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第二路整流电路;所述第一路整流电路的两端、所述第二路整流电路的两端用于与第二直流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及控制所述共用桥臂的通断使所述第一子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子变换电路正向或反向单独或者联合输出电压以实现宽范围双向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A和Q4A、第一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容、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一谐振电感,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漏极,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谐振电感连接到所述高频开关管Q3A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中间点,所述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A连接;
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B、Q4B、第二驱动电路、第二滤波电容、第二谐振电容和第二谐振电感,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漏极,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谐振电感连接到所述高频开关管Q3B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中间点,所述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中间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3B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连接;
所述共用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11A和Q12A,所述高频开关管Q12A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11A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A和Q10A,所述高频开关管Q10A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9A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9B和Q10B,所述高频开关管Q10B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开关管Q9B的源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形式包括半桥式电路和全桥式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侧、所述第二直流侧均为可提供或者可吸收能量的装置或者电路。
5.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变换电路需要输出的电压以及检测变换电路需要正向还是反向工作;所述正向工作是指第一直流侧为输入,第二直流侧为输出;所述反向工作是指第二直流侧为输入,第一直流侧为输出;
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变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或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若需要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之和,则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一桥臂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
所述控制第二子变换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使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共用桥臂和第二桥臂按照LLC变换以及同步全桥整流进行工作,正向或反向控制开通时序以实现正向或反向工作;
所述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包括:
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控制共用桥臂不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耦合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耦合电压在副边形成叠加关系;使变换电路中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正向工作;
控制共用桥臂不工作,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工作,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承受电压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的副边的承受电压之和使电流通路形成,变压器的原边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的原边形成LLC变换工作回路,实现反向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正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正向特定频率,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如果正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子变换电路和第二子变换电路均进入工作状态,反向工作状态下:根据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经控制运算后输出一个反向特定频率,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则是升压特性,如果反向特定频率小于谐振频率,则是降压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A和Q4A,所述高频开关管Q3A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A的漏极;第二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个高频开关管Q3B和Q4B,所述高频开关管Q3B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开关管Q4B的漏极;反向工作状态下:
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3B被正偏时,向所述高频开关管Q3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3B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同步整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开关管(Q4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被正偏时,向所述高频开关管Q4A和所述高频开关管Q4B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同步整流。
10.一种电能变换装置,包括信号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CN201711025676.6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733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5676.6A CN10773323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17/113027 WO2019080245A1 (zh) 2017-10-27 2017-11-27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5676.6A CN10773323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236A true CN107733236A (zh) 2018-02-23
CN107733236B CN107733236B (zh) 2019-11-12

Family

ID=61201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5676.6A Active CN107733236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236B (zh)
WO (1) WO201908024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9121A (zh) * 2018-10-31 2018-12-18 深圳市高益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隔离型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36483A (zh) * 2019-07-23 2019-10-15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逆变器
CN110445387A (zh) * 2019-07-09 2019-11-12 中南大学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WO2020024731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752360B (zh) * 2019-10-09 2022-01-11 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寬電壓範圍之雙向隔離式多階直流-直流電能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CN114172375A (zh) * 2022-02-10 2022-03-11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一种直流变换器
CN114268213A (zh) * 2022-03-01 2022-04-01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lc电路的软开关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WO2023016201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614003A (zh) * 2023-07-20 2023-08-18 深圳市能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0031A1 (ja) * 2015-05-22 2016-12-0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源システム
CN107276418A (zh) * 2017-08-14 2017-10-20 深圳市保益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宽范围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9109B2 (en) * 2012-11-30 2015-01-06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uble-output half-bridge LLC serial resonant converter
CN104811047B (zh) * 2014-01-27 2019-03-15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58243B (zh) * 2014-08-05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KR102421163B1 (ko) * 2015-05-19 2022-07-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양방향 직류-직류 컨버터
CN106936320B (zh) * 2017-05-11 2024-04-2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CN207368884U (zh) * 2017-10-27 2018-05-15 深圳市保益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0031A1 (ja) * 2015-05-22 2016-12-0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源システム
CN107276418A (zh) * 2017-08-14 2017-10-20 深圳市保益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宽范围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4731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98069A (zh) * 2018-08-01 2020-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器、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39121A (zh) * 2018-10-31 2018-12-18 深圳市高益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隔离型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9121B (zh) * 2018-10-31 2024-05-10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隔离型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5387A (zh) * 2019-07-09 2019-11-12 中南大学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CN110445387B (zh) * 2019-07-09 2021-08-31 中南大学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CN110336483B (zh) * 2019-07-23 2024-04-19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逆变器
CN110336483A (zh) * 2019-07-23 2019-10-15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逆变器
TWI752360B (zh) * 2019-10-09 2022-01-11 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寬電壓範圍之雙向隔離式多階直流-直流電能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WO2023016201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172375A (zh) * 2022-02-10 2022-03-11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一种直流变换器
CN114268213B (zh) * 2022-03-01 2022-05-10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lc电路的软开关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4268213A (zh) * 2022-03-01 2022-04-01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lc电路的软开关电路、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6614003A (zh) * 2023-07-20 2023-08-18 深圳市能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
CN116614003B (zh) * 2023-07-20 2024-03-15 深圳市能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245A1 (zh) 2019-05-02
CN107733236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236B (zh)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53369B (zh) 一种高频隔离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24258B (zh) 一种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
CN207184330U (zh) 一种宽范围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
CN107276418A (zh) 一种宽范围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65374U (zh) 一种高频隔离交直流变换电路
CN103762873B (zh) 基于Boost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逆变器
CN106452151A (zh) 动车组用单相逆变器
CN106411203B (zh) 一种磁控式分时复用集成型智能配电变压器
CN103401461A (zh) 一种高频升压隔离逆变器
CN207368884U (zh) 一种宽范围双向软开关直流变换电路
CN102832828B (zh) 磁组合式三相输入ac/dc全桥高频变换器
CN112953253A (zh) 一种单向交流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及其功率均衡控制方法
CN106505872A (zh) 一种高频链逆变器
CN208001237U (zh) 一种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CN107204707A (zh) 一种用于抑制尖峰电压的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64718A (zh) 一种通用电源装置
CN206620047U (zh) 交错pfc功率变换电路
CN205490225U (zh) 一种高频斩波隔离型双向ac/dc电路
CN107645160A (zh) 一种远距离海底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CN207053414U (zh) 一种高频隔离交直流变换电路
CN212677095U (zh) 一种三端口双向功率变换器
CN206060579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双向换流器
CN208001236U (zh) 一种高压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CN209105058U (zh) 一种隔离型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