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材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层压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层压饰面人造板,是一种在人造板材表面贴合装饰层(如印刷有木纹或其装饰图案的纸、塑料薄膜等)而得来的一类人造装饰板。它们被广泛的用于家具、建材等领域。通过表面贴合装饰层,可保护人造板面和边不受水分、冷热的影响,不受细菌的侵蚀;可提高人造板表面各项性能;可减少人造板内有害物质向周围空间的散发;更重要的,可为色泽单一的人造板提供多种多样的装饰效果,提高美观性能。
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是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以三聚氰胺板最为典型。它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在浸胶纸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将其铺装在人造板表面,经加热(100℃-200℃)、加压贴合而成的装饰板。
三聚氰胺板已经占据了我国家具/建材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但三聚氰胺板及其生产工艺有以下不足之处:
1、加热加压贴合三聚氰胺浸胶纸与人造板时,由于巨大的压力将会导致人造板本身的缺陷透过纸张在表面显现出来(尤其是基材为非密度板时),需要用更贵的人造板,更厚的纸,来减弱加压工艺的缺陷;同时,加热也会造成人造板本身含水量分布不均,造成后续的质量隐患
2、加热加压贴合三聚氰胺浸胶纸与人造板时,须作短暂的停留(约50s-120s),属于非连续生产,生产效率过低。
3、热压机的压贴面大,热惯性较大。停机开机耗时较长,且能耗过大。
4、甲醛问题,三聚氰胺不含甲醛,但很多厂家处于成本考虑,在胶水中中加入脲醛,而导致甲醛残余,降低了产品的环保性能。
5、层压板材表面性能以及装饰层与人造板之间的粘结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层的附着性能更加优越,结构稳定性高,且表面致密性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层压板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层压板,包括层压板本体,所述层压板本体包括基材和装饰层,所述基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装饰层底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贴合粘接,所述装饰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在该功能涂层上设置有顶部涂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下部渗透至基材内,所述第一粘接层上部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第二粘接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功能涂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
层压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基材处理工序、装饰层处理工序、贴合工序、表层涂布工序、固化工序,
所述基材处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材处理步骤一、基材表面处理,优选的采用定厚砂光设备和除尘设备,对基材1的表面进行砂光和除尘处理;
基材处理步骤二、基材表层涂布,在基材表层涂布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部分渗透至基材表面;
所述装饰层处理工序为:在装饰层的背面涂布形成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
所述贴合工序为:将装饰层处理工序中得到的装饰层贴合在基材处理工序中得到的基材上,形成层压板主体,并使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粘接贴合,并使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向装饰层内渗透;
所述表层涂布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表层涂布步骤一、在贴合工序中得到的层压板主体的装饰层表面涂布形成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
表层涂布步骤二、在功能涂层上涂布形成顶部涂层;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固化步骤一、顶部涂层流平,通过流平设备对顶部涂层进行流平处理;
固化步骤二、通过电子束固化装置发出的电子束穿透顶部涂层、功能涂层、装饰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并部分的穿透基材表面,使顶部涂层、功能涂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完全固化,使顶部涂层、功能涂层、装饰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基材粘结为一体。
层压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基材处理工序、装饰层处理工序、贴合工序、表层涂布工序、固化工序,
所述基材处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材处理步骤一、基材表面处理;
基材处理步骤二、基材表层涂布,在基材表层涂布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部分渗透至基材表面;
所述装饰层处理工序为:对装饰层进行整体浸胶,在装饰层背面形成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在装饰层表面形成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
所述贴合工序为:将装饰层处理工序中得到的装饰层贴合在基材处理工序中得到的基材上,形成层压板主体,并使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粘接贴合,并使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向装饰层内渗透;
所述表层涂布工序包括:在功能涂层上涂布形成顶部涂层;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固化步骤一、顶部涂层流平,通过流平设备对顶部涂层进行流平处理;
固化步骤二、通过电子束固化装置发出的电子束穿透顶部涂层、功能涂层、装饰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并部分的穿透基材表面,使顶部涂层、功能涂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完全固化,使顶部涂层、功能涂层、装饰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基材粘结为一体。
在表层涂布步骤二中,通过淋涂工艺形成所述顶部涂层;
在表层涂布步骤二中,通过至少一次的辊涂工艺形成所述顶部涂层。
在贴合工序中,通过辊压设备对装饰层与基材进行多次滚压贴合,并在多次滚压过程中加入超声波除泡工序,通过超声波设备破坏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中的气泡。
固化工序中,在固化步骤一前加入前置除泡步骤,通过超声波设备破坏功能涂层及顶部涂层内的气泡。
所述基材处理步骤一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1.1、对基材表面进行砂光及除尘处理;
1.2、在基材表面涂布形成底漆层,使用辊式涂布设备,在砂光除尘后的基材表面,辊涂底漆层,涂布量在10g/m2~50g/m2,底漆层优选为高分子胶黏剂,优选基于丙烯酸系的底漆,优选分子量稍底的丙烯酸体系胶黏剂;
1.3、通过紫外光固化装置对底漆层进行固化;
1.4、对底漆层进行砂光及除尘处理。
所述装饰层为纸材、天然木皮、人造木皮或塑料薄膜。
所述基材可为纤维板、颗粒板、刨花板、指接板、木塑板等木质人造板,也可以是禾香板等其它非木纤维人造板,或硅酸钙板、水泥板、水泥木丝板等无机板材。
优选的,所述功能涂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为丙烯酸体系胶黏剂。
电子束固化装置包括电子加速器,加速器的高压优选为80~300kV,流强优选为50~500mA,束流宽度比板材宽度略宽1mm~10mm。
优选的,木质板材表面涂层的电子束固化装置中,传送速度优选为15~70m/min。
电子束固化装置除进出料的窗口外,由铅皮包覆,以屏蔽x射线,铅皮厚度优选1.5~3cm。
优选的,层压板主体在经过电子束固化通道时,在电子束固化装置内部有一个或者多个气嘴,向固化区域充氮气,以维持固化区域的氧气含量低于20~500ppm,氮气源由商业化的氮气瓶或者工业制氮机提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层压板,包括层压板本体,所述层压板本体包括基材和装饰层,所述基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装饰层底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贴合粘接,所述装饰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在该功能涂层上设置有顶部涂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下部渗透至基材内,所述第一粘接层上部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第二粘接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功能涂层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顶部涂层、功能涂层、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通过电子束固化设备固化后,使装饰层、涂层、基材表面牢固的粘结为一体,装饰层的附着性能更加优越,结构稳定性高,且表面致密性更高,有优异的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并可采用采用流水线进行辊涂或淋涂生产,可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比现有工艺可提高5-10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粘接层涂布在基材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粘接层涂布在装饰层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材与装饰层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功能涂层涂布在装饰层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固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的层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层压板,包括层压板本体,所述层压板本体包括基材1和装饰层2,所述基材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层11,所述装饰层2底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21,所述第一粘接层11与第二粘接层21相互贴合后,融合扩散,所述装饰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22,在该功能涂层22上设置有顶部涂层23,所述第一粘接层11下部渗透至基材内,所述第一粘接层11上部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第二粘接层21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所述功能涂层22部分渗透至装饰层内,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通过电子束固化后,使装饰层、涂层、基材表面牢固的粘结为一体,装饰层的附着性能更加优越,结构稳定性高,且表面致密无比,有优异的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并可采用采用流水线进行辊涂或淋涂生产,可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比现有工艺可提高5-10倍。
在本发明中,层压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基材处理工序、装饰层处理工序、贴合工序、表层涂布工序、固化工序、裁切工序、打包工序。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材处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材处理步骤一、基材1表面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定厚砂光设备和除尘设备,对基材1的表面进行砂光和除尘处理,来去除基材1表面瑕疵,和平整待处理表面。优选使用80目~180目的布砂带来进行砂光后除尘。砂光机优选油磨砂光机,砂光机电机优选定速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基材1可为纤维板、颗粒板、刨花板、指接板、木塑板等木质人造板,或禾香板等其它非木纤维人造板,或硅酸钙板、水泥板、水泥木丝板等无机板材;
基材处理步骤二、基材1表层涂布,在基材表层涂布形成第一粘接层11,所述第一粘接层11部分渗透至基材1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辊式涂布设备,在砂光除尘后的基材1表面,辊涂第一粘接层11,涂布量在10g/m2至70g/m2,第一粘接层11优选为高分子胶黏剂,优选基于丙烯酸系的胶黏剂,优选分子量稍底的丙烯酸体系胶黏剂。如图1所示,在施胶后,第一粘接层11可向下少量渗透至基材1表面,等待最终电子束固化后第一粘接层11与基材1形成致密的连接;在第一粘接层11中可加入颜料半遮盖,尤其是白色,增强对基材的遮盖效果,以及装饰层的表现效果,辊涂第一粘接层11后的基材进入辊压设备;
所述装饰层处理工序为:在装饰层2的背面涂布形成第二粘接层21,所述第二粘接层21部分渗透至装饰层2内,所述装饰层2为装饰纸材、天然木皮、人造木皮或塑料薄膜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辊式涂布设备,在装饰层2上的背部(无印刷装饰图文的一面),辊涂第二粘接层21,涂布量在10g/m2至70g/m2,第二粘接层21优选为高分子胶黏剂,优选基于丙烯酸系的胶黏剂,优选分子量稍底的丙烯酸体系胶黏剂,如图2所示,施胶后,第二粘接层21可向装饰层渗透,背部辊涂第二粘接层21后的装饰层进入辊压设备。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比基材稍宽10-50mm。
所述贴合工序为:将装饰层处理工序中得到的装饰层2贴合在基材处理工序中得到的基材1上,形成层压板主体,并使第一粘接层11与第二粘接层21相互粘接贴合,并使第一粘接层11与第二粘接层21向装饰层2内渗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辊压设备,将基材1与装饰层2压在一起。如图3所示,经过滚压,可将基材1与装饰层2紧密、平整的贴合在一起,也可以加快第一粘接层11与第二粘接层21向装饰层2内渗透。
优选的,贴合后经过2次以上的滚压,使用压力依次增大。以滚压3次为例,第一次压力优选为100-200N/cm,第二次、第三次逐渐增大压力。经过滚压贴合的层压板主体,由切纸机根据基材1尺寸,将装饰层2截断,进一步,在多次滚压过程中加入超声波除泡工序,如在两次滚压工序的间隔时间进行超声波除泡,通过超声波设备破坏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中的气泡,保证粘接的效果和稳定性。
所述表层涂布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表层涂布步骤一、在贴合工序中得到的层压板主体的装饰层2表面涂布形成功能涂层22,所述功能涂层22部分渗透至装饰层2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辊式涂布设备,在滚压后的装饰层的表面(印刷有装图案的一面),辊涂功能涂层22,涂布量在10g/m2至70g/m2,功能涂层22优选为高分子功能涂层,优选丙烯酸体系。如图4所示功能涂层22向下渗透至装饰层中。此处所述功能涂层22除了可以用于保护装饰层2,还可为后续的顶部涂层23的涂布作准备,增强涂布及固化的效果;
表层涂布步骤二、在功能涂层22上涂布形成顶部涂层23,优选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淋涂设备在功能涂层22上淋涂顶部涂层23,涂布量为10g/m2至200g/m2,为了增加装饰层的表现效果,顶部涂层23为透明或半透明涂层。优选的在顶部涂层23加入耐磨助剂,来提饰面人造板高耐磨性能;在顶部涂层23还可中添加抗紫外线吸收助剂,来提高饰面人造板抗老化性能;在顶部涂层23还可中加入消光剂来进行饰面人造板表面的光泽控制;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采用至少一次的辊涂工艺形成所述顶部涂层23,在此不作详述;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固化步骤一、顶部涂层流平,通过流平设备对顶部涂层23进行流平处理,优选的,采用红外流平机进行流平处理,红外流平机温度优选在45℃~55℃之间,流平时间优选为30s~60s,通过红外流平机的红外线管对顶部涂层进行加热,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自动流平和消泡,从而使顶部涂层更为平整;
固化步骤二、通过电子束固化装置发出的电子束穿透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装饰层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并部分的穿透基材1表面,使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完全固化,使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装饰层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基材1粘结为一体,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顶部涂层23流平后,进入电子束固化装置,在此时,第一粘接层11已经向基材1渗透少许,第一粘接层11、第二粘接层21、功能涂层22已经向装饰层2完全渗透,在此处经过电子束固化,电子束可一次完全穿透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装饰层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并部分的穿透基材1表面,引它们各层中的辐射化学反应,使所有层完全固化,使装饰层、涂层、基材表面牢固的粘结为一体。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电子束固化装置中有一台电子加速器,加速器的高压优选为80~300kV,流强优选为50~500mA,木质板材表面涂层的电子束固化装置中,传送速度优选为15~70m/min,束流宽度比板材宽度略宽1mm~10mm。电子束固化装置除进出料的窗口外,由铅皮包覆,以屏蔽x射线,铅皮厚度优选1.5~3cm。材料在经过电子束固化通道时,在电子束固化装置内部有一个或者多个气嘴,向固化区域充氮气,以维持固化区域的氧气含量低于20~500ppm,氮气源由商业化的氮气瓶或者工业制氮机提供。
所述裁切工序中,根据所需产品的尺寸,采用剪裁设备对层压板主体周围多余的装饰层剪裁去除;
所述打包工序中,对裁切完成后的层压板主体通过覆膜打包设备进行打包。
优选的,在上述的固化工序中,在固化步骤一前还可加入前置除泡步骤,通过超声波设备破坏功能涂层及顶部涂层内的气泡,提高涂层结构的的稳定性和固化后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功能涂层22优选采用辊涂设备进行辊涂达到,可采用单辊辊涂机或双辊辊涂机,可以是一般面漆辊,也可以是激光辊,在此不作详述。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基材上即可获得单面的层压装饰层。通常饰面人造板材需双面层压,来达到全面的装饰效果和维持人造板双面的张力平衡。饰面人造板的另一未处理面也可按照上述步骤来进行层压饰面处理,用来获得另外的底部层压装饰层。
通常饰面人造板用作建筑装饰材料时,上下两面的层压装饰层有内外之分,用作外表面的需使本发明所属之方法,来达到优异的抗老化、耐磨、高光泽等特性。用做内表面的,出于成本考虑,亦可使用三聚氰胺纸热压贴面等现有的成熟的工艺来实现。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层压板具有以下优点:
1、在层压装饰层加工过程中施加较小的压力;不施加高温,冷加工。因此不存在因压力、温度而造成的板材缺陷显露。使用较薄的装饰层,即可得到想要的装饰效果。
2、所有涂料均使用100%固含量的电子束固化涂料,无甲醛、无VOC排放。
3、采用流水线,如需更换成品样式,仅需花费30分钟左右换装饰纸,可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比现有工艺可提高5-10倍。
4、无需现有工艺的三聚氰胺浸胶纸,将材料变为工艺,省去原材料,也可以减少三聚氰胺浸胶纸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以及品控问题。
5、采用电子束固化,可使得涂层、装饰层、基材表面紧密结合为一体,装饰层的附着性能更加优越。
6、采用电子束固化,所有涂层均完全反应,且表面致密无比,有优异的耐磨、耐酸碱等特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基材处理工序外,其他工艺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处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材处理步骤一、基材表面处理;
基材处理步骤二、基材表层涂布,在基材表层涂布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部分渗透至基材表面;
其中,所述基材处理步骤一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1.1、对基材表面进行砂光及除尘处理,该步骤中,与实施例一种的基材处理步骤一类似,在此不作详述;
1.2、在基材表面涂布形成底漆层,使用辊式涂布设备,在砂光除尘后的基材表面,辊涂底漆层,涂布量在10g/m2~50g/m2,底漆层优选为高分子胶黏剂,优选基于丙烯酸系的底漆,优选分子量稍底的丙烯酸体系胶黏剂。在施胶后,底漆层可向下少量渗透至基材1表面,在底漆层中可加入颜料半遮盖,尤其是白色,增强对基材的遮盖效果,以及增强装饰层的表现效果;
1.3、通过紫外光固化装置对底漆层进行固化,使用紫外光固化装置对辊涂的底漆层预固化,固化至凝胶状态,或者表干,可打磨抛光即可,无需完全固化,等待最终电子束整体一次完全固化后,第一粘接层11与基材1形成致密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装置为双灯紫外固化设备,能量密度2×120W/cm;
1.4、对底漆层进行砂光及除尘处理,通过砂光设备,对已经半固化至表干的底漆层进行砂光,此处砂光机优选使用320目、400目纸砂带,砂光机电机优选为变频电机,同时通过除尘设备如真空除尘设备、静电除尘设备、吹风除尘设备进行除尘。
通过上述工序,用来修整基材的平整度、做基材的封闭,用以提升后续涂装、层压及电子束固化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其他工序采用与实施例一相似的工艺,在此不作详述。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层压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基材处理工序、装饰层处理工序、贴合工序、表层涂布工序、固化工序,
所述基材处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基材处理步骤一、基材1表面处理;
基材处理步骤二、基材1表层涂布,在基材表层涂布形成第一粘接层11,所述第一粘接层11部分渗透至基材1表面;
所述装饰层处理工序为:对装饰层2进行整体浸胶,在装饰层背面形成第二粘接层21,所述第二粘接层21部分扩散至装饰层2内,在装饰层表面形成功能涂层22,所述功能涂层22部分扩散至装饰层2内;
所述贴合工序为:将装饰层2处理工序中得到的装饰层贴合在基材处理工序中得到的基材1上,形成层压板主体,并使第一粘接层11与第二粘接层21相互粘接贴合,并使第一粘接层11向装饰层2内扩散;
所述表层涂布工序包括:在功能涂层22上涂布形成顶部涂层23;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固化步骤一、顶部涂层23流平,通过流平设备对顶部涂层23进行流平处理;
固化步骤二、通过电子束固化装置发出的电子束穿透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装饰层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并部分的穿透基材1表面,使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完全固化,使顶部涂层23、功能涂层22、装饰层2、第二粘接层21、第一粘接层11、基材1粘结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取消了实施例一中的表层涂布步骤一,通过装饰层处理工序的整体浸胶处理,形成功能涂层22。
在本实施例中,其他工序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类似,在此不作详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