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489B -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82489B CN107682489B CN201711160964.2A CN201711160964A CN107682489B CN 107682489 B CN107682489 B CN 107682489B CN 201711160964 A CN201711160964 A CN 201711160964A CN 107682489 B CN107682489 B CN 1076824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light
- display
- mobile terminal
- front camer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前置摄像头所在的区域不能进行图像显示的问题。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前置摄像头在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透光孔内;控制器在控制前置摄像头打开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在控制前置摄像头关闭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正常使用以及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也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图像显示面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移动终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占领了电子产品市场绝大份额,显示屏作为移动终端必不可少的人机交互工具,性能的优劣与美观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从视觉效果上来看,目前的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屏虽然已经能够实现较大屏幕显示,但是由于无法实现全屏显示化,这样就无法在视觉效果上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外观效果。
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移动终端,高清摄像头是一个主要的卖点,用户对于摄像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自拍,已经成为了很多用户的常规使用习惯,前置摄像头在自拍场景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摄像头必须有一个通光路径,因此传统的摄像头与显示屏之间不能够重叠设置,因为显示屏会阻挡光线进入摄像头中,而摄像头有一定体积,摄像头与显示屏错开布置的情况下摄像头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导致摄像头所在区域是无法提供显示的,这也是常规移动终端无法全屏显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前置摄像头所在的区域不能进行图像显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屏。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屏。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控制器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或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的过程包括:
控制器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摄像头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使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且在关闭摄像头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以及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正常使用以及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也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图像显示面积,提高了显示效果,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在前置摄像头所在的区域能够进行图像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显示屏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器、第一显示屏11和前置摄像头12,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13;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111,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可以为现有的移动终端上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第一显示屏所在的平面称为第一平面,第二显示屏所在的平面称为第二平面。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透光孔可以是圆形,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图1中的透光孔111为长方形。
前置摄像头朝向该透光孔方向设置,前置摄像头在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透光孔内,具体可以是指前置摄像头根据自身的视场角采集图像时,透光孔不会影响前置摄像头的正常采集。
透光孔在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第二显示屏内,可以是,透光孔在第二显示屏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显示屏相同,则透光孔的大小与第二显示屏的大小一致,也可以是第二显示屏比透光孔略大些。图1中的第二显示屏13比透光孔111略大些。当第二显示屏比透光孔略大些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不同。
用户在想使用前置摄像头时,可以操作移动终端启动前置摄像头,则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
控制器中预先保存有第一调节方式,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在采用了第一调节方式调节了第二显示屏后,透光孔透过的光线可以进入前置摄像头,使前置摄像头正常采光,满足用户使用前置摄像头的需求。
用户在不想使用前置摄像头时,可以操作移动终端关闭前置摄像头,则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
控制器中预先保存有第二调节方式,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在采用了第二调节方式调节了第二显示屏后,第二显示屏可以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该前置摄像头,并且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进行图像显示,从而能在原有的第一显示屏的基础上,增大移动终端显示图像的面积。
在采用第一调节方式或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时,可以是通过改变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来实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或第二显示屏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也可以是第二显示屏本身就可以阻挡光线,并进行图像显示,将第二显示屏进行位置移动,来实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或第二显示屏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摄像头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使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且在关闭摄像头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以及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正常使用以及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也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图像显示面积,提高了显示效果,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
在调节第二显示屏时,可以是改变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中预先保存有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在对第二显示屏进行调节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电信号对第二显示屏进行调节,该电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可以不同,但为了提高用户的全屏使用体验,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同。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同时,透光孔的大小可以与第二显示屏的大小一致。
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说明用户当前想采用前置摄像头进行图像的采集,此时控制器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具体可以是,根据保存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电信号,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电信号称为第一电信号,通过第一电信号调节该第二显示屏。
具体可以是,控制器控制加载在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第一电信号。
第二显示屏在被加载不同的电信号时,透光率可以是不同的,当被加载第一电信号时,第二显示屏透光率可以是第一透光率,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当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时,透光孔透过的光线可以进入前置摄像头,以使前置摄像头可以准确地采集图像。此时可以认为第二显示屏为透光的,此时第二显示屏不进行正常的显示图像,则可以在第一显示屏上显示前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具体可以是,根据保存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电信号,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电信号称为第二电信号,通过二电信号调节该第二显示屏。
具体可以是,控制器控制加载在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第二电信号。
第二显示屏被加载第二电信号时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该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可以认为几乎不透光。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因为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较小,则可以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且被加载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显示屏可以认为几乎不透光,此时第二显示屏处于正常显示模式,可以与第一显示屏一同进行图像显示。
第一透光率阈值可以是90%,第二透光率阈值可以是10%。
在本发明实施中,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和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可以为同一平面,为了方便显示,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物理上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显示屏,对显示屏进行区域分割,将分割后的预设区域作为第二显示屏所在的区域,该预设区域包含摄像头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在的区域。
在对第二显示屏进行控制时,可以是确定控制加载在该预设区域上的电信号,来调节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
为了设计方便,第二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在物理上也可以是分开的。
上述描述的第二显示屏可以改变透光率,能够改变透光率的第二显示屏可以是由氧化锌铝ZAO薄膜、碳纳米管、石墨烯、银纳米线等中的任意一种分子材料制成,可以对应称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第二显示屏还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AMOLED)屏。
实施例3:
在调节第二显示屏时,可以是移动第二显示屏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还包含马达,马达分别与控制器和第二显示屏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马达驱动第二显示屏进行位置移动,通过改变第二显示屏的位置,来实现图像的显示及前置摄像头的采光。
为了方便第二显示屏的移动,此时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与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不同,具体的可以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第二显示屏13所在的第二平面位于第一显示屏11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摄像头12之间,且第二显示屏13较第一显示屏11上的透光孔111略大些,透光孔111较前置摄像头12略大些。图2中的各元件对应的厚度及间距只是为了方便了解各元件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生产应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二显示屏的面积较透光孔大,在进行图像显示时,可以将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显示的图像进行拼接,实现图像的显示功能,具体如何拼接可以采用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第二显示屏在进行位置移动时,可以是在原始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第二显示屏在该原始位置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因为此时第二显示屏已经移开透光孔的位置,也就是移动后的第二显示屏已经被第一显示屏遮挡,为了节省移动终端电量,此时第二显示屏可以不进行图像显示。
控制器在每次控制马达对第二显示屏进行位置移动时,可以通过位置标识位,标记第二显示屏移动后的位置是原始位置还是第一位置,如果是原始位置则将位置标志位设置为1,如果是第一位置则将位置标志位设置为0,从而控制器可以识别第二显示屏当前处于什么位置处。
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可以首先判断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处于原始位置,则说明此时第二显示屏阻挡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需要将第二显示屏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则控制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未处于原始位置,则说明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则说明此时透光孔透过的光线可以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无需对第二显示屏进行移动,则控制器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时,可以是控制器向马达输出第三电信号,使马达正转或反转,实现将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
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可以首先判断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处于原始位置,则说明此时第二显示屏阻挡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并且第二显示屏可以进行图像显示,无需对第二显示屏进行移动,则控制器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如果未处于原始位置,则说明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二显示屏被第一显示屏遮挡,影响图像显示,则需要将第二显示屏移动至原始位置处,此时控制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时,可以是控制器向马达输出第四电信号,使马达反转或正转,实现将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
第一显示屏可以称为主显示屏(Main Display Panel,MDP),第二显示屏可以称为动态显示屏(Dynamic Display Panel,DDP)。
上述的马达可以是CL-VCM,Close Loop VCM,闭环音圈马达等。
实施例4:
为了使第二显示屏精准地进行位置移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马达可以通过该连接单元与第二显示屏进行连接,连接单元可以是连接丝,具体可以是金属丝,可以是连接条,可以是金属条。第二显示屏可以在轨道上滑动,以实现位置的移动,轨道单元设置在第二显示屏的底端,第二显示屏设置在轨道单元内,轨道单元固定在移动终端内,轨道单元对第二显示屏起支撑作用,轨道单元可以是金属轨道。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或由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时,可以是马达通过移动连接单元,进而控制第二显示屏在轨道单元上移动的,即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或由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
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中可以设置有一个马达31,马达31位于原始位置与第一位置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远离原始位置,且靠近第一位置处。马达31通过连接单元32与第二显示屏13连接,轨道单元33设置在第二显示屏13的底端,第二显示屏13设置在轨道单元33内,马达通过连接单元可以实现对该第二显示屏的推拉移动,例如连接单元可以为一金属条。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时,向马达输出第三电信号,使马达正转,马达拉动连接单元,第二显示屏在拉力的作用下在轨道单元上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时,向马达输出第四电信号,使马达反转,马达推动连接单元,第二显示屏在推力的作用下在轨道单元上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
当然图3只是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示例,马达也可以设置在原始位置所在的一端,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时,与上述实施过程类似,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进行等效变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移动终端中也可以设置有两个马达实现第二显示屏的移动,具体参见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马达41和第二马达42,其中第一马达41位于原始位置与第一位置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远离第一位置,且靠近原始位置处,第二马达42位于原始位置与第一位置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远离原始位置,且靠近第一位置处。第一马达41通过连接单元43与第二显示屏13连接,第二马达42通过连接单元44与第二显示屏13连接,轨道单元43设置在第二显示屏13的底端,第二显示屏13设置在轨道单元43内,则连接单元43与连接单元44可以是
仅实现拉动该第二显示屏13的作用,例如连接单元43与连接单元44可以为金属丝。第二显示屏和每个马达之间均靠金属丝连接,通过拉动金属丝,可以实现第二显示屏在第一位置和原始位置的移动。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时,向第二马达42输出电信号,使第二马达42正转或反转,第二马达42拉动连接单元44,第二显示屏在拉力的作用下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
控制器在控制马达将第二显示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时,向第一马达41输出电信号,使第一马达41正转或反转,第一马达41拉动连接单元43,进而第二显示屏在拉力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
实施例5: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由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上述的移动终端的相似,因此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移动终端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过程示意图;
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
所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501: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S502: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屏。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控制器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或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的过程包括:
控制器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摄像头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使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且在关闭摄像头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后的第二显示屏可以阻挡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以及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正常使用以及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也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图像显示面积,提高了显示效果,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系统/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一个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另一个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应用实施例、或结合应用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整体显示屏时,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和第二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分别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和使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或者,
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独立显示屏时,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和第二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分别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和使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整体显示屏时,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独立显示屏时,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6.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置摄像头、控制器和第一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前置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的第一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透光孔内;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启动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打开,并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前置摄像头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关闭,并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整体显示屏时,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和第二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透光率,分别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和使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或者,
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独立显示屏时,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和第二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分别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和使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整体显示屏时,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一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一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一透光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透光率阈值;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包括:
根据保存的第二显示屏的不同调节方式与电信号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调节方式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控制加载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电信号为所述第二电信号,使第二显示屏的第二透光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透光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阈值大于第二透光率阈值;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氧化锌铝ZAO薄膜屏、碳纳米管屏、石墨烯屏、银纳米线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独立显示屏时,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方式调节所述第二显示屏,使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处于原始位置,如果是,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如果否,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不变;
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方式调节第二显示屏,使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位于原始位置,如果否,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原始位置处,如果是,则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不变;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原始位置时,所述透光孔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所在的第二平面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内,所述第二显示屏阻挡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透光孔透过的光线进入所述前置摄像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和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轨道单元内,所述轨道单元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
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控制器控制马达将所述第二显示屏由原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或由第一位置移动至原始位置处的过程包括:
控制器控制马达通过所述连接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屏沿所述轨道单元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0964.2A CN10768248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0964.2A CN10768248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82489A CN107682489A (zh) | 2018-02-09 |
CN107682489B true CN107682489B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114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60964.2A Active CN10768248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824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40552B (zh) | 2013-06-13 | 2021-06-22 |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 双孔径变焦数字摄影机 |
EP3779564B1 (en) | 2013-07-04 | 2024-04-10 | Corephotonics Ltd. |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
CN108989648B (zh) | 2013-08-01 | 2021-01-15 |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 具有自动聚焦的纤薄多孔径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US9392188B2 (en) | 2014-08-10 | 2016-07-12 | Corephotonics Ltd. |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
US10288840B2 (en) | 2015-01-03 | 2019-05-14 | Corephotonics Ltd |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module and a camera utilizing such a lens module |
US10230898B2 (en) | 2015-08-13 | 2019-03-12 | Corephotonics Ltd. | Dual aperture zoom camera with video support and switching / non-switching dynamic control |
CN111965919B (zh) | 2016-05-30 | 2022-02-08 |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 旋转滚珠引导音圈电动机 |
KR20240036133A (ko) | 2016-06-19 | 2024-03-19 |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 듀얼 애퍼처 카메라 시스템에서의 프레임 동기화 |
EP4485046A2 (en) | 2016-07-07 | 2025-01-01 | Corephotonics Ltd. | Linear ball guided voice coil motor for folded optic |
KR102612454B1 (ko) | 2017-01-12 | 2023-12-08 |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 컴팩트 폴디드 카메라 |
CN109597267B (zh) * | 2017-09-30 | 2020-06-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模组 |
KR20240073141A (ko) | 2017-11-23 | 2024-05-24 |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 컴팩트 폴디드 카메라 구조 |
EP3848749A1 (en) | 2018-02-05 | 2021-07-14 | Corephotonics Ltd. | Reduced height penalty for folded camera |
CN110198370B (zh) * | 2018-02-26 | 2021-0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拍照控制方法 |
CN108512997B (zh) * | 2018-03-02 | 2020-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EP3785059B1 (en) | 2018-04-23 | 2023-05-31 | Corephotonics Ltd. | An optical-path folding-element with an extended two degree of freedom rotation range |
CN108683757B (zh) * | 2018-04-24 | 2020-03-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CN108600453B (zh) * | 2018-04-27 | 2021-02-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8737699B (zh) * | 2018-05-04 | 2020-02-18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影像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8376019A (zh) * | 2018-05-28 | 2018-08-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8650443B (zh) * | 2018-05-29 | 2020-09-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881528A (zh) * | 2018-05-30 | 2018-11-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拍摄控制方法 |
CN110557474B (zh) * | 2018-05-31 | 2021-08-2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终端拍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51505B (zh) * | 2018-06-04 | 2024-03-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
EP3579048B1 (en) | 2018-06-04 | 2022-03-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torage medium,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WO2019233236A1 (zh) * | 2018-06-04 | 2019-12-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
CN108983872B (zh) * | 2018-06-04 | 2021-07-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566506B (zh) * | 2018-06-04 | 2023-10-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模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57529A (zh) * | 2018-06-04 | 2019-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
CN108957848B (zh) * | 2018-07-02 | 2021-04-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
US11363180B2 (en) | 2018-08-04 | 2022-06-14 | Corephotonics Ltd. | Switchable continuous display information system above camera |
US10985231B2 (en) | 2018-08-10 | 2021-04-20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WO2020039302A1 (en) | 2018-08-22 | 2020-02-27 | Corephotonics Ltd. | Two-state zoom folded camera |
CN109246265A (zh) * | 2018-11-16 | 2019-0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9729198B (zh) * | 2018-12-28 | 2021-10-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9561183A (zh) * | 2019-01-03 | 2019-04-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1445785B (zh) * | 2019-01-16 | 2022-06-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
CN111445786B (zh) * | 2019-01-16 | 2022-06-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
WO2020181468A1 (zh) * | 2019-03-11 | 2020-09-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09831560B (zh) * | 2019-03-18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 |
CN110047380B (zh) * | 2019-03-26 | 2020-06-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922243B (zh) * | 2019-03-26 | 2021-01-26 | 田朋军 | 一种新型屏下摄像头的安装方法 |
CN110034165A (zh) * | 2019-03-26 | 2019-07-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56882B (zh) * | 2019-03-28 | 2025-04-08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显示屏和应用 |
CN110133890A (zh) * | 2019-05-24 | 2019-08-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248003A (zh) * | 2019-06-19 | 2019-09-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WO2020256463A1 (en) * | 2019-06-21 | 2020-12-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ub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CN112445407B (zh) * | 2019-08-30 | 2023-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2449031B (zh) * | 2019-08-30 | 2022-1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0634408B (zh) * | 2019-09-27 | 2021-08-0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CN110739339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1949976B2 (en) | 2019-12-09 | 2024-04-02 | Corephotonic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mart panoramic image |
CN111834397B (zh) * | 2020-01-02 | 2023-07-28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1833727A (zh) * | 2020-01-02 | 2020-10-2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3301187B (zh) * | 2020-02-24 | 2022-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组件、其控制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
CN113411469A (zh) * | 2020-03-16 | 2021-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屏下摄像装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1405094A (zh) * | 2020-03-20 | 2020-07-10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1693064B2 (en) | 2020-04-26 | 2023-07-04 | Corephotonics Ltd. |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Hall bar sensor correction |
KR102674601B1 (ko) | 2020-05-17 | 2024-06-11 |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 전체 시야 레퍼런스 이미지 존재 하의 이미지 스티칭 |
CN111541805B (zh) * | 2020-05-28 | 2021-06-2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21245488A1 (en) | 2020-05-30 | 2021-12-09 | Corephotonic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uper macro image |
CN111787138B (zh) * | 2020-06-11 | 2021-12-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方法 |
CN114730064B (zh) | 2020-07-15 | 2024-12-31 |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 扫描折叠相机的视点像差校正 |
US11637977B2 (en) | 2020-07-15 | 2023-04-25 | Corephotonics Ltd. | Image sensors and sensing methods to obtain time-of-flight and phase detection information |
WO2022023914A1 (en) | 2020-07-31 | 2022-02-03 | Corephotonics Ltd. | Hall sensor - magnet geometry for large stroke linear position sensing |
KR102547198B1 (ko) | 2020-08-12 | 2023-06-22 |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 스캐닝 폴디드 카메라의 광학 이미지 안정화 |
CN112289210B (zh) * | 2020-10-21 | 2023-04-07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12007671B2 (en) | 2021-06-08 | 2024-06-11 | Corephotonics Ltd. | Systems and cameras for tilting a focal plane of a super-macro imag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7226A (zh) * | 2013-08-20 | 2015-03-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
WO2016104340A1 (ja) * | 2014-12-26 | 2016-06-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CN106850897A (zh) * | 2017-03-07 | 2017-06-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11160964.2A patent/CN1076824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7226A (zh) * | 2013-08-20 | 2015-03-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
WO2016104340A1 (ja) * | 2014-12-26 | 2016-06-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CN106850897A (zh) * | 2017-03-07 | 2017-06-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82489A (zh) | 2018-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82489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 |
US1199553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image capture devices | |
US2020022708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multimedia information | |
CN109891879B (zh) | 音频/视频记录和通信装置的视频的流式传输和存储 | |
KR101978216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EP2874386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pturing images | |
CN107547800B (zh) | 控制装置的相机的方法及其装置 | |
KR20220130197A (ko) | 촬영 방법, 장치, 전자설비 및 저장매체 | |
DE202013012389U1 (de) | Mobiles Endgerät | |
EP4207742A1 (en) | Photography method, photograph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432143B (zh) | 摄像头模组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30176486A1 (en) | Pillarboxing Correction | |
US9571739B2 (en) | Camera timer | |
CN103945113A (zh) | 便携式终端的用于拍摄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136309B (zh) | 用移动图像捕获设备执行倒回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240406543A1 (en) | Video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2530577A2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1479055B (zh) |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883958A (zh) | 一种人像拍摄方法 | |
CN111726671A (zh) | 播放媒体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电子设备 | |
EP2816797A1 (en) | Device for detecting a camera obstruction | |
WO2020074303A1 (en) | Determining dynamicity for light effects based on movement in video content | |
US20250088731A1 (en) | Method for Camera Alignment Mitigations f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Cameras | |
US20240045572A1 (en)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media content | |
WO2023231616A1 (zh) | 一种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