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636910B -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 Google Patents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910B
CN107636910B CN201680032871.9A CN201680032871A CN107636910B CN 107636910 B CN107636910 B CN 107636910B CN 201680032871 A CN201680032871 A CN 201680032871A CN 107636910 B CN107636910 B CN 107636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elastic
component
function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2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910A (zh
Inventor
直野英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36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9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5Gaskets or se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49Casings being metallic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01R13/6584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formed by conductive elastomeric members, e.g. flat gaskets or O-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备噪声对策功能和防水对策功能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是配置于构成电动机(100)的导电性的电动机壳体(101)和构成逆变器装置(200)的逆变器壳体(201)之间的相对空间(300),并在整个周向上包围将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连接的第1端子零件(102)以及第2端子零件(202),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形成为将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一体化的形式,防水功能部件(11)在整个周向上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液密状地弹性接触,屏蔽功能部件(13)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能导通地接触。

Description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中,不使用线束而是使用直连型连接器来连接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在上述文献中记载的连接器成为如下结构:将逆变器装置以及电动机分别收纳于单独的金属制框体,并且分别将连接器固定于各金属制框体。并且,在将逆变器装置配置于电动机附近的状态下,双方的连接器彼此嵌合连接。由此,实现包括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在内的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09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中,为了避免因行驶中的振动而引起的干扰,需要将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隔开间隙地配置。但是,若使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分开的话,由于逆变器装置侧的端子零件、电动机侧的端子零件露出,所以会导致在该端子零件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外部漏出。另外,在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配置于可能触水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对端子零件进行防水对策。
本发明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备噪声对策功能和防水对策功能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防水功能部件,其在整个周向上与构成第1电气机器的导电性的第1屏蔽壳体和构成第2电气机器的所述第2屏蔽壳体液密状地弹性接触;以及屏蔽功能部件,其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能导通地接触,所述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形成为将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一体化的形式,所述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之间的相对空间,并且在整个周向上包围将所述第1电气机器和所述第2电气机器连接的导电路。
发明效果
由于防水功能部件在整个周向上以与第1屏蔽壳体和第2屏蔽壳体液密状地密合的状态包围导电路,所以防止水分附着于导电路。另外,由于屏蔽功能部件在整个周向上以与第1屏蔽壳体和第2屏蔽壳体能导通地接触的状态包围导电路,防止在导电路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漏出。由于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形成为使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一体化的形式,所以组装时的作业性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实施例1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安装于电动机(第1电气机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将逆变器装置嵌合于电动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例2中将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安装于第1屏蔽壳体和第2屏蔽壳体之间的状态的相当于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3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4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5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6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B-B线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C-C线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在实施例6中将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安装于电动机壳体和逆变器壳体之间的状态的C-C线相当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7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D-D线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E-E线剖视图。
图17是示出在实施例7中将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安装于电动机壳体和逆变器壳体之间的状态的E-E线相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也可以形成为,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相互分开地成形,在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形成有嵌合部,通过所述嵌合部相互嵌合从而将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保持为组装状态。
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双方的嵌合部彼此嵌合,从而能将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确实地保持为组装状态。这与通过嵌件成形将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一体化的情况相比,能简化用于成形防水功能部件的模具的结构。
(b)本发明也可以形成为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化。
根据此结构,与组装作为分体部件而成形的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的情况相比,能简化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的形状。
(c)本发明也可以形成为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具有弹性接触片,该弹性接触片能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抵接。
根据此结构,借由弹性接触片的弹性复原力,能使屏蔽功能部件和两屏蔽壳体确实地接触。
(d)本发明也可以形成为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在以使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弹性变形的方式使姿势变化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以及所述第2屏蔽壳体接触。
根据此结构,借由防水功能部件的弹性复原力,能使屏蔽功能部件和两个屏蔽壳体确实地接触。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本实施例1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设于诸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利用电力而行驶的车辆,是安装于电动机100(权利要求记载的第1电气机器)和逆变器装置200(权利要求记载的第2电气机器)之间的复合功能部件。
电动机100具备:原动机主体(省略图示),其通过通电而产生旋转驱动力;导电性(金属制)的电动机壳体101(权利要求记载的第1屏蔽壳体),其包围原动机主体;以及多个第1端子零件102(权利要求记载的导电路),其与原动机主体能导通地连接。在构成电动机壳体101的水平的上面壁形成有第1开口部103,第1开口部103使电动机壳体101的内外连通。
在第1开口部103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的第1端子板104。第1端子板104具备端子保持部105和罩部106,罩部106从端子保持部105向上方突出。罩部106贯通第1开口部103而向电动机壳体101的上方突出。在第1端子板104通过嵌件成形安装有多个第1端子零件102。第1端子零件102是阳型端子,具备基端部107和突片108,基端部107用未予图示的螺栓固定于端子保持部105,突片108从基端部107向上方突出而收纳于罩部106内。突片108与罩部106同样,比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上面壁)向上方(电动机壳体101的外部)突出。
逆变器装置200具备:电源电路(省略图示),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导电性(金属制)的逆变器壳体201(权利要求记载的第2屏蔽壳体),其包围电源电路;以及多个第2端子零件202(权利要求记载的导电路),其与电源电路能导通地连接。在构成逆变器壳体201的水平的下面壁形成有第2开口部203,第2开口部203使逆变器壳体201的内外连通。合成树脂制的第2端子板204固定于第2开口部203。第2端子板204具有向逆变器壳体201的下方突出的端子收纳部205。在端子收纳部205内收纳有阴型的第2端子零件202。第2端子零件202与端子收纳部205同样,比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下面壁)向下方(逆变器壳体201的外部)突出。
逆变器装置200配置于电动机100的上方,端子收纳部205嵌合于罩部106内,并且多个第1端子零件102的突片108进入端子收纳部205内,能分别与多个第2端子零件202导通地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借由该第1端子零件102和第2端子零件202能导通地连接。另外,电动机壳体101的上面壁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面壁配置处于隔开比较窄的相对空间300以不直接接触的方式上下相对的位置关系。
如此,在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之间隔开相对空间300是为了避免因行驶中的振动而引起的干扰。但是,通过使电动机壳体101(电动机100)和逆变器壳体201(逆变器装置200)分开,从而电动机100侧的第1端子零件102配置于电动机壳体101的外部(相对空间300),逆变器装置200侧的第2端子零件202配置于逆变器壳体201的外部(相对空间300)。在这样的配置中,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外部漏出。另外,在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搭载于有可能触水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对两个端子零件102、202进行防水对策。
于是,在本实施例1中,使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安装于电动机壳体101和屏蔽壳体之间的相对空间300。以下,对该构成进行说明。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11和二对屏蔽功能部件13构成。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是分别单独制造的部件。
防水功能部件11为橡胶制,如图3所示,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防水功能部件11由二对直线状密封部11S和大致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的4个弧状密封部11R构成,二对直线状密封部11S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呈直线状地较长地延伸,弧状密封部11R将密封部11S的端部彼此平滑地连接。如图1、2所示,在二对直线状密封部11S分别形成有上下一对嵌合槽12(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
屏蔽功能部件13是将金属板材弯曲加工而成形的单一部件。各屏蔽功能部件13分别具备使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基板部14和从基板部14的上下两端缘大致直角地延伸的上下一对接触板部15。基板部14能够以使上下两个接触板部15彼此接近的方式弹性地弯曲变形。在屏蔽功能部件13形成有从上侧接触板部15的延伸端缘向下方大致直角地突出的嵌合肋16(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和从下侧接触板部15的延伸端缘向上方大致直角地突出的嵌合肋16(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
屏蔽功能部件13通过使基板部14与直线状密封部11S的内侧面密合,并且使上下两个嵌合肋16与直线状密封部11S的嵌合槽12嵌合,从而组装到防水功能部件11。通过嵌合槽12与嵌合肋16卡止,从而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保持为组装状态并一体化。并且,在将逆变器装置200与电动机10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以将第1开口部103的开口区域和多个第1端子零件102的配置区域一并包围的方式配置,并载置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面壁的上表面(外表面)。
在将逆变器装置200与电动机100连接时的相对空间300的上下尺寸、也就是说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的上下间隔设定成比处于防水功能部件11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的防水功能部件11以及屏蔽功能部件13的上下尺寸小。因此,当将逆变器装置200与电动机100连接时,橡胶制的防水功能部件11被上下压缩而弹性变形,防水功能部件1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其整个周向上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
由此,构成由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和两个壳体101、201区划的封闭空间301。该封闭空间301是相对空间300的一部分,在封闭空间301内收纳有第1端子零件102和第2端子零件202的连接部分。该封闭空间301由于被防水功能部件11密封而不会浸水,所以封闭空间301内的两个端子零件102、202保持为防水状态。
另外,在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沿其直线状密封部11S的内周面安装有屏蔽功能部件13。屏蔽功能部件13配置于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的整个周向中的除弧状密封部11R以外的大部分的区域。也就是说,4个屏蔽功能部件13沿整个周向包围相对空间300中的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连接部分。并且,屏蔽功能部件13的上下两个接触板部15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在此,基板部14由于被两个壳体101、201按压而弯曲状地弹性变形,所以两个接触板部15借由该基板部14的弹性复原力而弹性地抵接于两壳体101、201。因此,不会有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封闭空间301)的外部漏出的情况。
本实施例1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兼备防噪声功能和防水功能,并且配置于构成电动机100的导电性的电动机壳体101和构成逆变器装置200的逆变器壳体201之间的相对空间300,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遍及整个周向包围第1端子零件102以及第2端子零件202,第1端子零件102以及第2端子零件202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并且,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形成为将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一体化的形式,防水功能部件11在整个周向上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液密状地弹性接触,屏蔽功能部件13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能导通地接触。
防水功能部件11由于以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液密状地密合的状态沿整个周向包围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所以能够起到如下作用:防止水分附着于两端子零件102、202;防止向电动机壳体101的内部、逆变器壳体201的内部浸水。另外,屏蔽功能部件13由于以与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能导通地接触的状态沿整个周向包围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所以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漏出。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10由于形成为使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一体化的形式,所以组装时的作业性优良。
另外,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相互分开地成形,在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形成有嵌合部(嵌合槽12和嵌合肋16),通过嵌合部相互嵌合从而将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保持为组装状态。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嵌合槽12和嵌合肋16嵌合,从而能将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确实地保持为组装状态。另外,与将防水功能部件11和屏蔽功能部件13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化的情况相比,能简化用于成形防水功能部件11的模具的结构。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4-图6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本实施例2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2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21和1个屏蔽功能部件23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21为橡胶制,如图4所示,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防水功能部件21由如下部件构成:二对直线状密封部21S,其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呈直线状地较长地延伸;前后一对直线状密封部21S,其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地较长地延伸;以及4个弧状密封部21R,其呈大致四分之一圆弧形,将直线状密封部21S的端部和直线状密封部21S的端部平滑地连接。在各直线状密封部21S分别形成有多个收纳空间22,多个收纳空间22形成为从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201相对的面)贯通到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101相对的面)的形式。
屏蔽功能部件23是将细长的金属线材弯曲加工而成形的单一部件。屏蔽功能部件23形成为以将多个线圈状接触部24和将相邻的线圈状接触部24彼此连接的多个线状连结部25交替地且串联状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的形态。各线圈状接触部24分别配置于收纳空间22内。线状连结部25埋设于划定防水功能部件21中的相邻的收纳空间22的壁部26内。该屏蔽功能部件23在使用模具(省略图示)成形防水功能部件21的工序中通过嵌件成形而与防水功能部件21一体化。由于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化,所以与组装作为独立部件而成形的防水功能部件和屏蔽功能部件的情况相比,能简化防水功能部件21和屏蔽功能部件23的形状。
当将逆变器装置200与电动机100连接时,如图6所示,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2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橡胶制的防水功能部件21被上下压缩而弹性变形,防水功能部件2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上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借由该防水功能部件21,能对收纳有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进行防水。另外,屏蔽功能部件23的线圈状接触部24以上下压扁的方式弹性变形,借由该弹性复原力,线圈状接触部24的上下两端部与两壳体101、201弹性地接触。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23,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20(封闭空间301)外漏出。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本实施例3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3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31和多个屏蔽功能部件35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31为橡胶制,与实施例1同样,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在防水功能部件31沿圆周方向隔开适当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下部收纳空间32,下部收纳空间32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31的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凹陷而形成。相同地,在防水功能部件31形成有多个上部收纳空间33,多个上部收纳空间33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31的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相对的面)中的与下部收纳空间32对应的区域凹陷而形成。上部收纳空间33和下部收纳区间被隔壁部34隔开。
屏蔽功能部件35由对称形状的一对金属板材构成。屏蔽功能部件35由如下部件构成:基部36,其通过熔接等将金属板材中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彼此接合;一对上部弹性接触片37(权利要求记载的弹性接触片),其从基部36朝上方弧状地延伸;以及一对下部弹性接触片38(权利要求记载的弹性接触片),其从基部36朝上方弧状地延伸。多个屏蔽功能部件35通过嵌件成形以使基部36埋设于隔壁部34内的状态而与防水功能部件31一体化。上部弹性接触片37收纳于上部收纳空间33内,下部弹性接触片38收纳于下部收纳空间32内。
当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3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防水功能部件3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从而使得收纳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保持为防水状态。另外,多个屏蔽功能部件35分别使其上下两个弹性接触片37、38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此时,由于两个弹性接触片37、38弹性变形,所以借由其自身的弹性复原力与两个壳体101、201弹性地且确实地抵接。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35,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30(封闭空间)外漏出。
<实施例4>
接着,参照图8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本实施例4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4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41和多个屏蔽功能部件45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41为橡胶制,与实施例1同样地,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在防水功能部件41沿圆周方向隔开适当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下部收纳空间42,多个下部收纳空间42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41的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凹陷而形成。相同地,在防水功能部件41形成有多个上部收纳空间43,多个上部收纳空间43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41的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相对的面)中的与下部收纳空间42对应的区域凹陷而形成。上部收纳空间43和下部收纳区间被隔壁部44隔开。
屏蔽功能部件45由线圈46和上下一对接触板47构成,线圈46的轴线朝向上下方向,上下一对接触板47通过熔接等能导通地固装于线圈46的上下两端部。在上侧的接触板47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压花状的触点部48,在下侧的接触板47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压花状的触点部48。多个屏蔽功能部件45通过嵌件成形而以使线圈46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埋设于隔壁部44内的状态与防水功能部件41一体化。线圈46的上端部收纳于上部收纳空间43内,线圈46的下端部收纳于下部收纳空间42内。
当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4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防水功能部件4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从而使得收纳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保持为防水状态。另外,多个屏蔽功能部件45分别使其上下两个接触板47的触点部48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此时,线圈46以上下压扁的方式弹性变形,所以借由线圈46的弹性复原力,两个接触板47与两个壳体101、201弹性地且确实地抵接。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45,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40(封闭空间)外漏出。
<实施例5>
接着,参照图9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本实施例5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5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51和多个屏蔽功能部件56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51为橡胶制,与实施例1同样地,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在防水功能部件51沿圆周方向隔开适当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下部收纳空间52,下部收纳空间52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51的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凹陷而形成。相同地,在防水功能部件51形成有多个上部收纳空间53,多个上部收纳空间53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51的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相对的面)中的与下部收纳空间52对应的区域凹陷而形成。上部收纳空间53和下部收纳区间52被隔壁部54隔开。在隔壁部54形成有连通孔55,连通孔55使上下两个收纳空间52、53连通。
屏蔽功能部件56由弹性支承体57和上下一对接触板58构成,弹性支承体57由编织线形成,上下一对接触板58通过熔接等而能导通地固装于弹性支承体57的上下两端。两个接触板58形成为外径比连通孔55的内径大的圆板状。在上侧的接触板58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压花状的触点部59,在下侧的接触板58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压花状的触点部59。多个屏蔽功能部件56是与防水功能部件51分开地制造的部件。
在将屏蔽功能部件56组装于防水功能部件51时,一边使隔壁部54弹性变形一边使连通孔55扩开,并使一方的接触板58通过上述扩开的连通孔55。在使接触板58通过后,解除连通孔55的扩开。由此,以弹性支承体57贯通于连通孔55的状态而屏蔽功能部件56与防水功能部件51一体化。弹性支承体57的上端部收纳于上部收纳空间53内,弹性支承体57的下端部收纳于下部收纳空间52内。
当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5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防水功能部件5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从而使得收纳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保持为防水状态。另外,多个屏蔽功能部件56分别使上下两个接触板58的触点部59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此时,由于弹性支承体57以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所以借由其弹性复原力而使两个接触板58与两个壳体101、201弹性地且确实地抵接。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56,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50(封闭空间)外漏出。
<实施例6>
接着,参照图10-图1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6进行说明。本实施例6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6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61和多个屏蔽功能部件65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61为橡胶制,如图10所示,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如图11-13所示,在防水功能部件61形成有1个下部收纳槽62,下部收纳槽62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61的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在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相同地,在防水功能部件61形成有1个上部收纳槽63,上部收纳槽63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61的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相对的面)在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上部收纳槽63和下部收纳槽62被隔壁部64隔开。
屏蔽功能部件65由呈大致平板状的金属板材构成。屏蔽功能部件65以使其板面相对于上下方向(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相对的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两个方向倾斜的姿势通过嵌件成形而与防水功能部件61一体化。屏蔽功能部件65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埋设于隔壁部64内并固装。屏蔽功能部件65的上端部收纳于上部收纳槽63内,屏蔽功能部件65的下端部收纳于下部收纳槽62内。
当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6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防水功能部件6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上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从而收纳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保持为防水状态。
另外,多个屏蔽功能部件65分别使其上端缘与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抵接,并且使下端缘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抵接。此时,如图13所示,屏蔽功能部件65由于夹在两壳体101、201之间而被上下按压,所以以水平方向为基准的屏蔽功能部件65的倾斜角度变小。并且,由于屏蔽功能部件65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固装于隔壁部64,所以随着屏蔽功能部件65的姿势的倾斜(变化),隔壁部64呈波浪形的弹性变形。
也就是说,屏蔽功能部件65以使防水功能部件61的隔壁部64弹性变形的方式而使姿势变化的状态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因此,借由隔壁部64的弹性复原力,屏蔽功能部件65的上下两个端缘与两个壳体101、201弹性地且确实地抵接。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65,而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60(封闭空间)外漏出。
<实施例7>
接着,参照图14-图1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7进行说明。本实施例7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70由1个防水功能部件71和多个屏蔽功能部件75构成。另外,针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防水功能部件71为橡胶制,如图14所示,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方形的框状(环状)。如图15-17所示,在防水功能部件71形成有1个下部收纳槽72,下部收纳槽72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71的下表面(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在整个周向上凹陷而形成。相同地,在防水功能部件71形成有1个上部收纳槽73,1个上部收纳槽73通过使防水功能部件71的上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相对的面)在整个周向凹陷而形成。上部收纳槽73和下部收纳槽72被隔壁部74隔开。
屏蔽功能部件75是将金属板材弯曲加工而成形的单一部件。屏蔽功能部件75由如下部件构成:折返部76;一对脚部77,其从折返部76朝下方延伸;以及一对弹性接触片78,从两个脚部77的下端朝斜下方悬臂状地延伸。一对弹性接触片78形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电动机壳体101和逆变器壳体201的相对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两个方向倾斜。一对弹性接触片78形成为其相对间隔朝向下方逐渐地扩大。
屏蔽功能部件75通过嵌件成形而与防水功能部件71一体化。脚部77的下端侧区域埋设于隔壁部74内而被固装。脚部77的上端部和折返部76收纳于上部收纳槽73内,一对弹性接触片78收纳于下部收纳槽72内。
当连接电动机100和逆变器装置200时,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70被夹在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之间。由此,防水功能部件7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周向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和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弹性地且液密状地密合,从而收纳两个端子零件102、202的封闭空间301内保持为防水状态。
另外,多个屏蔽功能部件75分别使其上端的折返部76与逆变器壳体201的下表面抵接,使弹性接触片78的下端缘与电动机壳体101的上表面抵接。此时,屏蔽功能部件75由于夹于两个壳体101、201之间而被上下按压,所以如图17所示,一对脚部77以折返部76为支点扩开的方式移位,并且一对弹性接触片78以减小以水平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度的方式使姿势倾斜。两个脚部77的下端侧区域固装于隔壁部74,所以随着屏蔽功能部件75的变形和姿势的倾斜,隔壁部74呈波浪形地弹性变形。
也就是说,屏蔽功能部件75在以使防水功能部件71的隔壁部74弹性变形的方式使姿势变化的状态下与两个壳体101、201接触。因此,借由隔壁部74的弹性复原力,屏蔽功能部件75的上下两端缘与两个壳体101、201弹性地且确实地抵接。通过该屏蔽功能部件75,防止在两个端子零件102、202流动的电流上叠加的噪声向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70(封闭空间)外漏出。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1-7中,说明了电气机器为逆变器装置和电动机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电气机器还能适用于与逆变器装置以及电动机不同的机器。
(2)在上述实施例1-7中,第1端子零件和第2端子零件的双方配置于相对空间内,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相对空间内仅设置第1端子零件和第2端子零件中的任意一个端子零件。在这种情况下,配置于相对空间内的端子零件进入对方侧的屏蔽壳体内而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0,20,30,40,50,60,70…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11,21,31,41,51,61,71…防水功能部件
12…嵌合槽(嵌合部)
13,23,35,45,56,65,75…屏蔽功能部件
16…嵌合肋(嵌合部)
37…上部弹性接触片(弹性接触片)
38…下部弹性接触片(弹性接触片)
78…弹性接触片
100…电动机(第1电气机器)
101…电动机壳体(第1屏蔽壳体)
102…第1端子零件(导电路)
200…逆变器装置(第2电气机器)
201…逆变器壳体(第2屏蔽壳体)
202…第2端子零件(导电路)
300…相对空间

Claims (5)

1.一种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防水功能部件,其在整个周向上与构成第1电气机器的导电性的第1屏蔽壳体和构成第2电气机器的第2屏蔽壳体液密状地弹性接触;以及
屏蔽功能部件,其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能导通地接触,
所述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形成为将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一体化的形式,所述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之间的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相互平行相对的相对空间,并且在整个周向上包围将所述第1电气机器和所述第2电气机器连接的导电路,
所述屏蔽功能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所述防水功能部件所形成的收纳空间或收纳槽内,
所述收纳空间和所述收纳槽在所述防水功能部件中的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的相对方向上通过使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相对的面及与所述第2屏蔽壳体相对的面凹陷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相互分开地成形,
在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形成有嵌合部,通过所述嵌合部相互嵌合从而将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保持为组装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和所述屏蔽功能部件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具有弹性接触片,该弹性接触片能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和所述第2屏蔽壳体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功能部件在以使所述防水功能部件弹性变形的方式使姿势变化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屏蔽壳体以及所述第2屏蔽壳体接触。
CN201680032871.9A 2015-06-08 2016-06-01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5598 2015-06-08
JP2015115598A JP6520425B2 (ja) 2015-06-08 2015-06-08 機器用弾性シールド部材
PCT/JP2016/066273 WO2016199650A1 (ja) 2015-06-08 2016-06-01 機器用弾性シールド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910A CN107636910A (zh) 2018-01-26
CN107636910B true CN107636910B (zh) 2019-08-20

Family

ID=5750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28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910B (zh) 2015-06-08 2016-06-01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6536B2 (zh)
JP (1) JP6520425B2 (zh)
CN (1) CN107636910B (zh)
WO (1) WO2016199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00950A (en) 2020-11-12 2022-05-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071A (en) * 1989-09-18 1992-04-21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Sealing and shielding structure
JPH10224073A (ja) * 1997-02-13 1998-08-21 Nitto Kogyo Co Ltd 電磁シールドパッキン
JP2003243101A (ja) * 2002-02-14 2003-08-29 Nok Corp コネクタ
CN107078434A (zh) * 2014-09-29 2017-08-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机器用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0305B2 (ja) * 2001-03-21 2010-09-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機器接続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4665848B2 (ja) 2006-03-15 2011-04-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JP5410543B2 (ja) * 2009-11-06 2014-02-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端子台
CN102362412A (zh) * 2009-11-06 2012-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安装在电机壳中的逆变器端子板
JP5721332B2 (ja) * 2010-03-05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ケースに設置されたインバータ端子台
US9318849B2 (en) * 2011-04-14 2016-04-19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connector
JP5952607B2 (ja) * 2012-03-27 2016-07-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型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086381B2 (ja) 2013-01-28 2017-03-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071A (en) * 1989-09-18 1992-04-21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Sealing and shielding structure
JPH10224073A (ja) * 1997-02-13 1998-08-21 Nitto Kogyo Co Ltd 電磁シールドパッキン
JP2003243101A (ja) * 2002-02-14 2003-08-29 Nok Corp コネクタ
CN107078434A (zh) * 2014-09-29 2017-08-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机器用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20425B2 (ja) 2019-05-29
US20180124940A1 (en) 2018-05-03
US10136536B2 (en) 2018-11-20
CN107636910A (zh) 2018-01-26
JP2017004680A (ja) 2017-01-05
WO2016199650A1 (ja) 201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8901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180076561A1 (en) Packing and shield connector
JP6135502B2 (ja) コネクタ
JP593917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217930B2 (en) Seal cover
JP5888266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CN107636910B (zh) 机器用弹性屏蔽部件
US10411385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device connection
US9209555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467883B2 (ja) パッキ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防水ケース
JP6459942B2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6213053A (ja) パッキン、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378450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10620309A (zh) 连接器连接结构
JP6346800B2 (ja) 導電性弾性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CN109390804A (zh) 直接安装于设备用的屏蔽连接器的装接结构
CN210652974U (zh) 车用电器密封盒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244602U (zh) 电动车仪表端子防水机构
JP2018147791A (ja) 電気機器用端末装置及び電気機器用端末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254410B2 (ja) コネクタ
JP2023041021A (ja) Ip69保護のための新シール設計
WO2009008222A1 (en) Packing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JP2015115252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