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0530B - 用于车门组件的具有弹簧锁基准定位器的把手底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门组件的具有弹簧锁基准定位器的把手底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20530B CN107620530B CN201710497189.3A CN201710497189A CN107620530B CN 107620530 B CN107620530 B CN 107620530B CN 201710497189 A CN201710497189 A CN 201710497189A CN 107620530 B CN107620530 B CN 1076205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ssis
- handle
- door
- aperture
- flexible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975 flex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7643 Phytolacca americ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2 anti-sens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6—Assembly panels to be installed in doors as a module with components, e.g. lock or window lifter, attached theret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3—Conceptual assembling of door, i.e. how door frame parts should be fitted together to form do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车门把手底架、具有门把手底架的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构造把手底架的方法和用于使用把手底架的方法。例如,本文呈现的是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门组件的把手底架。该门组件包括门把手以及具有底架孔口和至少一个倾斜突片的支撑结构。把手底架包括具有把手孔口的刚性底架主体,该把手孔口将门把手的一部分接收在其中,从而使门把手固定至底架主体。一个或多个柔性挂钩从底架主体上突出。每个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底架孔口的接收端部中,在相应倾斜突片上朝着固定端部移动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折曲,并且其后在第二方向上折曲到相应固定狭槽中从而将底架紧固至支撑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组件。更加具体地,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用于手动地操作机动车辆门组件的外部门把手机构。
背景技术
流水生产机动车辆(诸如,当代汽车)本来配备有可移动地安装至车身以提供用于进入和离开车辆的入口的驾驶员侧车门组件和乘客侧车门组件。许多常规车门组件都设计有从门组件的内部延伸到乘客舱中的扶手。该扶手部分地意在提供可以让坐在邻近车门的乘员将其手臂的下肢靠在上面的表面。通常,限定门组件的内表面的装饰性内饰布置的一部分——把手通常与门锁释放杆和用于打开和关闭门组件的拉手或者拉把集成一体。大多数常规扶手组件都是独立单元并且明确地通过例如螺丝、螺钉、图钉、或者热桩附接至门的内侧板或者车辆的其它结构部件。
沿着外门板也设置了车门把手并且将其用于将车门组件从关闭位置推动至打开位置以便使乘员可以进入车辆,并且反之在乘员从车辆上下来时也如此。外部门把手通常与门锁释放杆协作工作或者作为门锁释放杆来进行操作以便选择性地松开门锁从而又可以将车门组件移动至打开位置。常规外部门把手包括把手部,该把手部可相对于安装至外门板的托架或者底架枢转。把手部的枢转移动向缆线施加张力,该缆线使门锁机构移动以释放门锁并且打开车门。锁定机构还可以设置用于防止各个车门组件不必要地打开。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是用于车门组件的把手底架、用于制作和使用车门把手底架的方法、以及具有门把手底架的机动车辆。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公开了一种包括六向定位弹簧锁基准定位器的改进型门把手底架,该六向定位弹簧锁基准定位器将把手底架联接至车门的支撑机构,诸如,外门板。在至少一些配置中,弹簧锁基准定位器包括一对横向间隔开的柔性挂钩,该对横向间隔开的柔性挂钩被插入到外门板中的孔口的接收(宽)端部中。底架然后成直线地平移以便使挂钩从接收端部朝着外门板的孔口的固定(窄)端部移动。为此,挂钩抵靠外门板的向内突出的倾斜突片滑动。这些突片推动挂钩朝向彼此。一旦移动通过倾斜突片,挂钩就朝着其原始位置弹性地向回偏置以便坐落在门板的孔口的固定端部附近的相应固定狭槽内。每个固定狭槽的相对肩部与每个挂钩的相对侧相接以便防止其附加平移或者旋转。然后可以应用螺纹紧固件来将车辆把手底架牢固地锁定至外门板。
对于至少一些实施例,底架的弹簧锁设计提供了有助于确保门把手组件的准确、省时并且高效的安装的多轴基准定位和牢固机械接合。把手底架设计还可以有助于确保门把手的界面移动部件易于操作并且同样允许在维修期间简化移除。另一个优点可以包括:消除了安装先前的防错(poke yoke也拼写为“poka-yoke”)底架附接设计所需要的专用抓手工具。
本公开的方面涉及用于车门把手的把手底架。例如,公开了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组件的把手底架。该门组件包括门把手以及具有底架孔口和至少一个倾斜突片的支撑结构(诸如,外门板)。底架孔口具有接收端部和固定端部,该固定端部具有在该固定端部附近的至少一个固定狭槽。把手底架包括具有把手孔口的刚性底架主体,该把手孔口配置为将门把手的一部分接收在其中,从而使门把手固定至底架主体。至少一个柔性挂钩从底架主体上突出。该至少一个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底架孔口的接收端部中,在至少一个倾斜突片上朝着固定端部移动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折曲,并且其后在第二方向上折曲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中从而将底架主体紧固至支撑结构。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涉及具有车门组件的机动车辆。如本文所使用的,“机动车辆”可以包括任何相关车辆平台,诸如,乘用车(内燃机(ICE)、混合、电动等)、工业车辆、公共汽车、全地形车辆(ATV)、摩托车、农场设备、船艇、飞机等。在一个示例中,机动车辆包括具有门框的车身、以及具有安装至门框的门支撑板的门组件。门板包括凸出到细长底架孔口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倾斜突片。该底架孔口具有纵向间隔开的接收端部和固定端部。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固定狭槽定位为分别邻近第一和第二倾斜突片,例如,在孔口的纵向端部之间。
门组件还包括具有刚性底架主体的把手底架,该把手底架限定出从其穿过的把手孔口。门把手的一部分穿过门板中的底架孔口到达把手底架中的把手孔口中,并且固定至底架的内表面上的枢转臂界面。把手底架包括突出到把手孔口中的第一和第二大体上平行的柔性挂钩。这些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底架孔口的接收端部中,朝着固定端部移动,在分别抵靠第一和第二倾斜突片滑动的同时朝着彼此折曲,并且其后远离彼此分别折曲到第一和第二固定狭槽中,从而使底架主体联接至门板。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呈现了用于制作车门把手底架的方法和用于使用车门把手底架的方法。例如,公开了用于构造机动车辆门组件的把手底架的方法。该门组件包括门把手以及具有底架孔口和至少一个倾斜突片的支撑结构。底架孔口具有接收端部和固定端部,该固定端部具有在该固定端部附近的至少一个固定狭槽。该方法包括:形成具有把手孔口的刚性底架主体,该把手孔口配置为将门把手的一部分接收在其中,从而使门把手固定至底架主体;以及形成从底架主体突出的至少一个柔性挂钩,该至少一个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底架孔口的接收端部中,在至少一个倾斜突片上朝着固定端部移动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折曲,并且其后在第二方向上折曲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中从而使底架主体联接至支撑结构。
上述发明内容不意在表示本公开的每个方面的每个实施例。相反,前述发明内容仅仅提供了一些新颖方面的范例以及本文陈述的特征。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看下文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代表性实施例和模式的详细描述时,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具有门把手机构的机动车辆的代表性车门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车门组件的一部分的内部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代表性把手底架的一部分。
图3是图1的车门组件的替代内部透视图,示出了坐落在门板的固定狭槽内的把手底架的柔性挂钩。
图4是图2和图3的把手底架的透视图。
图5是门板和把手底架的平面图,示出了把手底架的插入到门板中的底架孔口的接收端部中的柔性挂钩。
图6是图5的门板和把手底架的透视图,示出了把手底架的坐落在门板的相应固定狭槽内的每个柔性挂钩。
本公开能具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并且一些代表性实施例已经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被示出并且将在本文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理解,本公开的发明方面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公开将涵盖落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出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物、组合、子组合、以及替代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能具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在附图中进行了图示并且本文将在本公开的详细代表性实施例中进行描述,应理解,本公开应被看作是本公开的原理的范例并且不意在将本公开的宽泛方面限制于所图示的实施例。为此,例如,在摘要部分、发明内容部分、以及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公开的但未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地陈述的元件和限制因素不应通过暗示、推论、或者其它方式单独地或者集体地被并入到权利要求书中。为了本详细描述的目的,除非明确地放弃保护: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反之亦然;词语“和”和“或”应该均是连接词也是反义连接词;词语“所有”意味着“任何和所有”;词语“任何”意味着“任何和所有”;并且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具有”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此外,诸如“约”、“几乎”、“大体上”、“大约”等近似词语可以在本文中用于表示,例如,“为,接近,或者几乎为”、或者“在3-5%的范围内”、或者“在可接受的制造公差内”或者其任何逻辑组合。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在多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相似的特征,图1中示出了代表性汽车(一般表示为10)的透视图,该代表性汽车具有车门布置,该车门布置在附图中集体地被表示为乘客侧车门组件12。车门组件12安装在汽车10的外侧部处(例如,安装至部分地由车身的并列支撑柱限定的门框),车辆组件12设有可移动地安装至外门板16的外部门把手14。汽车10——本文也称为“机动车辆”或者简称为“车辆”——仅仅是可以对本公开的发明方面进行实践的示例性应用。同理,将本概念实施为安装至外门板的外部门把手也应该被理解为是本文所公开的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应用。这样,应理解,本公开的方面和特征可以被集成到其它把手组件中并且用于任何类型的机动车辆。最后,本文所呈现的附图不必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仅仅被提供用于指导性目的。因此,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和相对尺寸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性。
图1的车门组件12可以,例如,经由多级止动弹簧门铰链可枢转地安装至车身的门框以便提供到达乘客舱的一部分的入口并且牢固地关闭乘客舱的一部分。门组件12具有门锁系统(未示出),该门锁系统用于在关闭位置中将门组件12固定至门框。举例来说,将外部门把手14拉动、枢转、或者如若不然移动例如远离门板16,以便向门锁系统的内部缆线施加张力并且因此启动弹簧偏置锁。这允许将门组件12移动至打开位置。在门把手14释放时,内部缆线(其可以是鲍登缆线类型)将通过弹簧偏置锁而偏置回到其原始位置,从而当车门组件12移动回到关闭位置时门锁机构可以与门框上的互补锁板重新接合。可选锁定机构(附图中不可见)可以设置用于防止不必要地启动门锁系统。
接着参照图2,图中示出了沿着门板16的内表面安装的把手底架18,该把手底架18为门把手14的操作提供底下支撑。把手底架18(其可以由模制塑料制造)被定位为使底架18的把手孔口28在延伸通过门板16的细长底架孔口20上对齐。底架孔口20(其在图5和图6中最佳的显示)具有与第二(固定)端部23纵向地间隔开的第一(接收)端部21。尽管设想了各种大小、方位、以及几何结构中的任何一种,但接收端部21具有多边形形状,其具有比固定端部23(固定端部23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宽的横向尺寸(例如,图5中的左右宽度)。
一个或多个倾斜突片——例如,分别为图5和图6的第一和第二三角形倾斜突片22和24——定位在细长底架孔口20的第一和第二纵向端部21和23之间。突片22和24是“倾斜的”是因为每个突片22和24的相应滑动表面25和27相对于孔口20的内周界的邻接毗连表面呈倾斜角度。如所示出的,第一和第二倾斜突片22和24彼此横向地间隔开(例如,在图5中的把手底架18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上)并且凸出到底架孔口20中。与倾斜突片的数量同量的是一个或多个固定狭槽——例如,分别为图5和图6的第一和第二矩形固定狭槽30和32,该一个或多个固定狭槽位于底架孔口20的固定端部23内或者如若不然接近该固定端部23。在所图示的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固定狭槽30和32彼此横向地间隔开,例如,在图5中的把手底架18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上,分别定位为紧邻倾斜突片22和24中的相应倾斜突片。
可以在图3中看到把手底架18具有刚性底架主体34,外部门把手机构的许多移动部件附接至该刚性底架主体34,诸如,缆线保持器、滑轮、钟形曲柄等。这些部件对于形成对本公开的特征的理解不是必要的并且因此未在附图中进行图示。细长把手孔口28延伸通过把手底架18的顶表面,该细长把手孔口28配置为接收从其穿过的门把手14的一部分。尤其,图2和图3图示了门把手14的枢转臂部15,该枢转臂部15穿过门板16的底架孔口20,通过把手孔口28到达把手底架18中,并且固定至底架18的枢转臂界面36。门把手14围绕枢转臂部15枢转以便操作上述所描述的门锁系统。定位在门把手14的相对端部处的可选把手止动件(未示出)限制把手的枢转运动。
六向定位弹簧锁基准定位器设置用于操作性地将把手底架18联接至车辆10的门板支撑结构16。弹簧锁基准定位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挂钩——例如,分别为图5和图6的第一和第二悬臂式柔性挂钩38和40,该一个或多个柔性挂钩从底架主体34上突出,如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根据所图示的示例,该对柔性挂钩38和40大体上彼此平行,沿着把手底架18的长度纵向地延伸。对于至少一些实施例,令人期望的是柔性挂钩38和40突出到把手孔口28中并且在把手孔口28的相对侧上间隔开。刚性底架主体34和柔性挂钩38和40可以整体地形成为单个件、一体结构,或者可替代地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部分,该单独的部分随后附接在一起以形成把手底架18。柔性挂钩38和40被图示为彼此的对立镜像。因此,为了简洁的目的,两个挂钩的结构特征均可以通过参照第一挂钩38来进行描述。每个柔性挂钩38包括与柄部35形成为整体的弯曲头部33,柄部35将弯曲头部33连接至底架主体34。
为了将底架主体18紧固至门板16,首先将柔性挂钩38和40插入到底架孔口20的接收端部21中。为了允许易于插入,所图示的接收端部21的横向宽度至少与柔性挂钩38和40的最外横向表面之间的距离一样宽(如果不是更宽的话)。这将允许一些附加灵活性,例如,以便调节制造公差变化和在手动组装期间的微小误差。作为促进将柔性挂钩38和40插入到底架孔口20中的另一个可选结构特征,每个挂钩38的弯曲头部33可以包括倾斜横向表面37(图4和图5),该倾斜横向表面37配置为与底架孔口20的内周界接合并且因此在插入期间与柔性挂钩38和40以及因此把手底架18对齐。
在柔性挂钩38和40插入到底架孔口20中之后,把手底架18然后成直线地平移,例如,在图5中从底部平移至顶部,以便使挂钩38和40从接收端部21朝着门板16的底架孔口20的固定端部23移动。当在该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柔性挂钩38和40将被迫抵靠倾斜突片22和24滑动并且越过倾斜突片22和24。为此,倾斜突片22和24在第一方向上推动柔性挂钩38和40例如朝向彼此。为了促进柔性挂钩38和40与倾斜突片22和24的配合,弯曲头部33可以设有倾斜前沿表面39(图4和图6),该倾斜前沿表面配置为与倾斜突片22的滑动表面25接合并且因此在朝着固定端部23移动的同时与把手底架18对齐。一旦柔性挂钩38和40离开倾斜突片22和24,由突片22和24施加的力矩将被移除,从而允许挂钩38和40在第二方向上例如远离彼此弹性地折曲,并且移动到固定狭槽30和32中,如在图6中看到的。一旦恰当地坐落在固定狭槽30和32内,柔性挂钩38和40就操作以机械地将底架主体34牢固地联接至门板16。然后可以应用可选螺纹紧固件26来将车辆把手底架18牢固地锁定至门板16。
弹簧锁设计提供了在车门组件12的构造期间对把手底架18的多轴基准定位和牢固机械接合。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弯曲头部33的前沿侧和后沿侧配置为分别与固定狭槽30的第一和第二相对肩部41和43接合(例如,按压),从而防止把手底架18的围绕横向轴线的实质上的旋转运动(颠簸)以及实质上的纵向(首尾)平移运动。此外,每个弯曲头部33的侧表面配置为与固定狭槽30的内周界45接合从而防止把手底架18的围绕垂直轴线的实质上的旋转运动(摇摆)和实质上的横向(左右)平移。弯曲头部33的喉部31配置为与固定狭槽30的肩部41接合从而防止把手底架18的围绕纵向轴线的实质上的旋转运动(摇晃)以及实质上的法向(垂直)平移。换言之,弹簧锁设计可以允许在柔性挂钩38和40与固定狭槽30和32之间的一定较小间隙,但另外将防止把手底架18的附加平移和旋转,如若不然这可能使得把手底架从门板16上脱离。
尽管已经参照所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作出许多修改。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精确构造和组成成分;从前述描述中显而易见的任何和所有修改、改变、以及变型均落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此外,本概念明确地包括前述元件和方面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组件的把手底架,所述门组件包括门把手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底架孔口和至少一个倾斜突片,所述底架孔口具有接收端部和固定端部,所述固定端部具有在所述固定端部附近的至少一个固定狭槽,所述把手底架包括:
具有把手孔口的刚性底架主体,所述把手孔口配置为将所述门把手的一部分接收在其中从而使所述门把手固定至所述底架主体;以及
从所述底架主体突出的至少一个柔性挂钩,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所述底架孔口的所述接收端部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倾斜突片上朝着所述固定端部移动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折曲,并且其后在第二方向上折曲到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中从而使所述底架主体联接至所述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挂钩包括第一柔性挂钩和第二柔性挂钩,所述至少一个倾斜突片包括第一倾斜突片和第二倾斜突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包括第一固定狭槽和第二固定狭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挂钩和所述第二柔性挂钩配置为:插入到所述底架孔口的所述接收端部中,在分别在所述第一倾斜突片和所述第二倾斜突片上移动的同时朝着彼此折曲,并且其后远离彼此分别折曲到所述第一固定狭槽和所述第二固定狭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挂钩和所述第二柔性挂钩大体上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挂钩和所述第二柔性挂钩突出到所述把手孔口中并且在所述把手孔口的相对侧上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挂钩包括弯曲头部,所述弯曲头部与柄部形成为整体,所述柄部将所述弯曲头部连接至所述底架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弯曲头部包括倾斜横向表面,所述倾斜横向表面配置为与所述底架孔口的内周界接合并且因此在插入到所述底架孔口中期间与所述把手底架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弯曲头部包括倾斜前沿表面,所述倾斜前沿表面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倾斜突片的滑动表面接合并且因此在从所述接收端部朝着所述固定端部移动的同时与所述把手底架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弯曲头部的前沿侧和后沿侧配置为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的第一和第二相对肩部相接合,从而防止所述把手底架的实质上的颠簸和实质上的纵向平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弯曲头部的侧表面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的内周界接合,从而防止所述把手底架的实质上的摇摆和实质上的横向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底架,其中所述弯曲头部的喉部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狭槽的肩部接合,从而防止所述把手底架的实质上的摇晃和实质上的法向平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208,789 US10161166B2 (en) | 2016-07-13 | 2016-07-13 | Handle chassis with snap lock datum locator for vehicle door assembly |
US15/208789 | 2016-07-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20530A CN107620530A (zh) | 2018-01-23 |
CN107620530B true CN107620530B (zh) | 2019-09-06 |
Family
ID=6078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97189.3A Active CN107620530B (zh) | 2016-07-13 | 2017-06-26 | 用于车门组件的具有弹簧锁基准定位器的把手底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61166B2 (zh) |
CN (1) | CN107620530B (zh) |
DE (1) | DE1020171145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79662B2 (en) * | 2016-10-07 | 2019-05-07 | Honda Motor Co., Ltd. | Datum pin assembly |
US11913261B2 (en) * | 2019-02-01 | 2024-02-27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door assembly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door handl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4294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Alpha Corp | 自動車のイン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
CN1597388A (zh) * | 2003-09-16 | 2005-03-2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门外侧把手的防脱离结构 |
CN103758413A (zh) * | 2014-01-28 | 2014-04-30 |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一体式外门拉手结构 |
CN204782387U (zh) * | 2015-05-25 | 2015-11-18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卡接线束式车门外把手安装座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89428B1 (fr) * | 1999-02-05 | 2001-04-13 |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 Poignee d'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es de blocage d'un element externe |
FR2789426B1 (fr) * | 1999-02-05 | 2001-06-15 |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 Poignee d'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US6880870B2 (en) | 2003-08-20 | 2005-04-1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Outside vehicle door handle |
US7665776B2 (en) | 2007-03-07 | 2010-02-2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Handle for vehicle door |
JP4939299B2 (ja) | 2007-05-10 | 2012-05-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
US8469411B2 (en) | 2008-09-24 | 2013-06-2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Door handle and latch assembly |
US8376424B2 (en) * | 2010-09-27 | 2013-02-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 |
JP5749552B2 (ja) * | 2011-04-22 | 2015-07-15 |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におけるハンドルベースの仮止め構造 |
US9062477B2 (en) | 2012-11-28 | 2015-06-23 |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fg. Corp. |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inertial secondary catch position |
-
2016
- 2016-07-13 US US15/208,789 patent/US101611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6-26 CN CN201710497189.3A patent/CN107620530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9 DE DE102017114548.6A patent/DE102017114548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4294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Alpha Corp | 自動車のイン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
CN1597388A (zh) * | 2003-09-16 | 2005-03-2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门外侧把手的防脱离结构 |
CN103758413A (zh) * | 2014-01-28 | 2014-04-30 |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一体式外门拉手结构 |
CN204782387U (zh) * | 2015-05-25 | 2015-11-18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卡接线束式车门外把手安装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7114548A1 (de) | 2018-01-18 |
US10161166B2 (en) | 2018-12-25 |
CN107620530A (zh) | 2018-01-23 |
US20180016819A1 (en) | 2018-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16611B2 (en) | Door module for a vehicle door, and mounting method | |
KR100442746B1 (ko) | 자동차용 시트레일의 로킹시스템 | |
US7617571B2 (en) | Pin-less assist grip handle assembly | |
US7766401B2 (en) | Rod set clip for vehicle door | |
KR101834994B1 (ko) | 차량 시트용 잠금 유닛, 및 차량 시트 | |
US7032973B2 (en) | System for locking a first element with a second element, and a seat fitted with such a locking system | |
US10995526B2 (en) | Door latch system | |
US8245447B2 (en) | Slide door assembly with safety device | |
US20130233034A1 (en) | Opening/closing oper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open/close door | |
US20150076835A1 (en) | Overslam bumper for vehicle door latch | |
US9163434B2 (en) | Vehicle door lock apparatus | |
US10279710B2 (en) | Motor vehicle with fixation element for child seat | |
US10011203B2 (en) | Cable apparatus | |
US10584521B2 (en) | Mechanism to open hood | |
CN107620530B (zh) | 用于车门组件的具有弹簧锁基准定位器的把手底架 | |
CN106915250B (zh) | 用于打开和关闭加油口门的结构 | |
KR101583912B1 (ko) | 자동차의 회전형 선바이저 미러 장치 | |
KR100959311B1 (ko) | 가니쉬 일체형 테일게이트 핸들 구조 | |
US8177298B2 (en) | Loading flap for a vehicle seat | |
CN103362377B (zh) | 车辆车门手动锁定组件 | |
KR20050037623A (ko) | 자동차 테일 게이트의 아웃사이드 핸들 장치 | |
KR101449987B1 (ko) | 인사이드 핸들부 결합구조 | |
CN107303802B (zh) | 车辆的相对启闭式门结构 | |
JP7232784B2 (ja) | 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 |
CN109072638A (zh) | 具有手柄钩的引导元件的机动交通工具门把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