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615867B -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867B
CN107615867B CN201580077373.1A CN201580077373A CN107615867B CN 107615867 B CN107615867 B CN 107615867B CN 201580077373 A CN201580077373 A CN 201580077373A CN 107615867 B CN107615867 B CN 107615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tation
resource block
backoff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867A (zh
Inventor
杨懋
闫中江
李彦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5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75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with assigned priorities bas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方式和接入参数;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本发明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cess Network,简称:WLAN)将要面向高密集的复杂场景,并需要支持日趋多样化的用户特性和不断丰富的业务特性。这要求下一代WLAN的上行接入技术要针对用户和网络特性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上行接入策略。
增强分布式协调访问(英文:Enhanced DCF Channel Access,简称:EDCA)协议是在分布式点协调功能(英文: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简称:DCF)协议基础上经过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支持扩展而来的,能够对不同的优先级业务提供不同的QoS服务。IEEE 802.11e EDCA定义了8类业务类(英文:TrafficCategory,简称:TC)和4类接入类别(英文:Access Category,简称:AC),8类TC分别映射至4类AC的队列中:AC_VO、AC_VI、AC_BE和AC_BK,分别代表语音(Voice)类、视频(Video)类、尽力而为(Best Effort)类和背景(Background)类,不同业务类所对应的接入类别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高优先级的业务类,被分配较小的[CWmin CWmax];低优先级的业务类,被分配较大的[CWmin CWmax],由于较小的时间窗口生成的用于退避的随机数通常比较小,从而使得高优先级的业务能够以较大的概率竞争到信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EDCA协议中仅有时域竞争窗范围的差异,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很可能会有很多的低优先级业务节点生成的随机数小于高优先级业务生成的随机数,因此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点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所述资源块是所述站点在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是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接入点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所述发送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中至少一种;
若所述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则发送下一个触发帧;
若所述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则执行所述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利用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所述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所述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所述触发帧。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包括:
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所述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所述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若未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若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检测是否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应用于站点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匹配规则;
在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为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敏感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生成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若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则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则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则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或,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所述接入点要求所述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所述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所述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所述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退避接入时未成功接入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则在侦听到其他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
其中,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1,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包括:
生成位于所述概率范围内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所述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所述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包括:
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增大所述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减小所述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未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则以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
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时,所述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包括:
当所述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所述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且所述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时,所述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包括:
退避成功后从为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定义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所述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匹配规则,包括:
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
若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所述信号在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则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装置,应用于接入点中,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所述资源块是所述站点在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是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点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所述发送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中至少一种;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发送下一个触发帧;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调整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所述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所述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所述触发帧。
结合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所述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所述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若未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若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检测是否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装置,应用于站点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匹配规则;
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敏感性。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生成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若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则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则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则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或,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所述接入点要求所述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所述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
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所述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所述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侦听模块,用于在退避接入时未成功接入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则在侦听到其他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
其中,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1,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生成位于所述概率范围内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所述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所述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增大所述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减小所述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未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则以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
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时,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所述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且所述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时,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
退避成功后从为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定义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
若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所述信号在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则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所述接入点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点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所述资源块是所述站点在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是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点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所述发送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中至少一种;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发送下一个触发帧;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所述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所述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所述触发帧。
结合第五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所述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所述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时,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时,检测是否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所述站点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敏感性。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时,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时,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时,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或,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所述接入点要求所述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所述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所述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所述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退避接入时未成功接入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则在侦听到其他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
其中,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1,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位于所述概率范围内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所述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所述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时,增大所述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时,减小所述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前次未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时,以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所述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且所述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退避成功后从为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定义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所述信号在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时,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所述接入点包括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多站点接入装置,或者,所述接入点为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接入点。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所述站点包括如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多站点接入装置,或者,所述站点为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接入点。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接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第七方面所描述的接入点和至少两个如第八方面所描述的站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所涉及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匹配规则限定的数据包大小进行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匹配规则限定的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匹配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根据历史接入情况调整概率P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1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在接入点调整竞争窗范围的流程图;
图11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收开始指示和完成指示的时机的示意图;
图11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资源块上发送接入请求时的示意图;
图11D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次对竞争窗范围进行调整后各次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接入的示意图;
图13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3B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接入的示意图;
图14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4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14C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14D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
图15A至图15E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部分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为成功接入的站点提前退避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站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站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所涉及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包括接入点120和至少两个站点140。
接入点120(英文:Access Point,简称:AP)和各个站点140(英文:STAtion,简称:STA)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且接入点120和各个站点140可以位于同一个局域网中。
比如,接入点120可以为局域网中的无线路由器,而站点140可以该局域网中的无线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播放器等。
接入点120可以监控整个局域网的信道状况以及各个站点140想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
请参见图2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的接入点120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利用接入方式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网络特性可以包括网络使用状况、网络空闲状况以及网络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接入点还可以根据历史业务特性的相关信息获知站点期望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这里所讲的业务特性可以包括业务类型、业务优先级以及数据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接入点还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和站点的业务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这里所讲的匹配规则可以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由于要发送数据的站点会比较多,为了减少接入冲突,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站点将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为允许优先接入的站点配置匹配规则。
这里所讲的接入规则可以用于约束站点利用接入方式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由于符合匹配规则的站点可能也有很多,此时,为了避免这些站点在接入时的冲突和碰撞,可以为这些站点设定接入规则,以降低接入时的冲突和碰撞,并在保证接入点接入能力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让站点占用分配的资源块,以增加资源块利用率。这里所讲的接入方式通常是接入点和站点预先约束好的接入方式,比如接入方式可以为P概率接入、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等,其中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还可以为具有载波侦听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和无载波侦听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
接入点根据预先约束好的接入方式在触发帧中限定站点在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接入参数。
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站点将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配置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即接入用户群)以及接入方式。
步骤202,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trigger,触发帧trigger中可以携带有步骤201生成的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触发帧可以用于触发站点根据匹配规则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根据接入规则进行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3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的站点140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步骤302,检测站点是否符合该匹配规则。
当站点在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时,若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则可以根据触发帧中的匹配规则判定该站点本身是否满足接入点允许接入的条件。
步骤303,在站点符合该匹配规则时,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根据触发帧中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是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的,从而可以被接入点灵活控制,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4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网络特性可以包括网络使用状况、网络空闲状况以及网络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接入点还可以根据历史业务特性的相关信息获知站点期望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这里所讲的业务特性可以包括业务类型、业务优先级以及数据大小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站点在有数据发送时,还可以将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特性发送给接入点,对应的,接入点接收到站点发送的该站点将要发送的业务特性。可选的,接入点还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和站点的业务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这里所讲的匹配规则可以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由于要发送数据的站点会比较多,为了减少接入冲突,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站点将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为允许优先接入的站点配置匹配规则。
匹配规则可以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匹配元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这里数据包大小可以用于限定数据包所包含的数据比特数,还可以用于限定发送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长。
其中,站点分组标识用于约束哪些分组内的站点可以接入;业务类型用于约束哪些业务类型所位于的站点可以接入;信道质量用于约束哪些具有要求的信道质量的站点可以接入;业务优先级用于约束哪些所要发送的数据为指定优先级的站点可以接入;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用于约束哪些发送的信号的强度能够达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站点可以接入;数据包大小用于约束哪些要发送的数据包满足数据包大小要求的站点可以接入;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用于约束哪些与接入点距离位于要求的距离范围的站点可以接入;时间延迟要求用于约束哪些时间延迟要求满足要求的时间延迟要求的站点可以接入。
其中各个匹配元素均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数值、数值范围或参数,以用于约束允许接入的站点,且其中一个匹配元素在被赋予数值或参数后,可以与其他至少一个被赋予数值或参数的匹配元素进行逻辑组合,得到的逻辑组合可以作为匹配规则。
比如,匹配规则为:数据包小于50kb&&信噪比高于20dB&&话音业务,其中,数据包大小被赋予了数值范围“小于50kb”,信噪比被赋予了数值范围“高于20dB”,业务类型被赋予的参数为话音业务,且“&&”为逻辑与运算。
还比如,匹配规则为:(缓冲区大小>30bit||视频业务)&&地理位置距离接入点20米范围内。其中,缓冲区大小被赋予了数值范围“大于30bit”,业务类型被赋予的参数为视频业务,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被赋予了数值范围“20米内”,且“&&”为逻辑与,“||”为逻辑或运算。
显然,一个匹配元素被赋予数值或参数后,也可以单独成为匹配规则。
在具体实现中,除了上述列举的各个匹配元素之后,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匹配元素,本实施例对匹配元素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这里所讲的接入规则可以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由于符合匹配规则的站点可能也有很多,此时,为了避免这些站点在接入时的冲突和碰撞,可以为这些站点设定接入规则,以降低接入时的冲突和碰撞,并在保证接入点接入能力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站点占用分配的资源,以增加资源利用率。
这里所讲的接入方式通常是接入点和站点预先约束好的接入方式,一般的,接入方式至少可以包括P概率接入、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等,其中,时频二维退避接入包括有载波侦听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和无载波侦听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在具体实现中,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入方式,本实施例对接入方式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站点将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配置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即接入用户群)进行上行接入。
步骤4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trigger,触发帧trigger中可以携带有步骤402生成的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触发帧可以用于触发站点根据匹配规则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根据接入规则进行接入。
步骤4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4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对于匹配规则中的每一个匹配元素,检测站点中与该匹配元素对应的特征是否满足匹配规则中对该匹配元素的限定,若均满足,则检测站点中这些匹配元素是否满足匹配规则中对各个匹配元素的逻辑限定,若均满足,则表明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405,站点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站点在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时,如果成功的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了一个资源块,则可以在该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对应的,接入点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用于允许该站点在该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可选的,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接入应答,并在接收到接入应答后,利用接入的资源块发送数据。
这里所讲的指定资源块是接入点为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指定资源块可以是接入点所提供的资源块中的全部或部分,其中,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指定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指定资源块为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个实施例中所讲的指定资源块如无特殊说明,均与这里所讲的指定资源块的定义相同,因此下述各个实施例中不再对指定资源块进行重复定义。
可选的,信道的划分方式可以由接入点告知给站点,也可以是网络结构默认设置好的。当信道的划分方式在由接入点告知给站点时,可以在触发帧的匹配规则中携带信道的划分方式以及被划分的资源块数量,还可以在其他数据包中携带信道的划分方式以及被划分的资源块数量。
当选取的资源块为子信道时,站点可以在选取的该子信道上发送接入请求。当选取的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时,站点可以在选取的该时频资源块上发送接入请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在发送一次触发帧并接收到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之后,为了尽量提高网络的使用率,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是否可以允许更多的站点接入,即接入点在接收到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之后,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这里所讲的发送条件至少可以包括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等中的至少一种。若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表明还可以允许其他站点进行接入,此时接入点则发送下一个触发帧。在发送下一个触发帧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以及站点要发送数据的业务特性等,继续为该下一个触发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若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表明不再需要其他站点进行接入,此时接入点则执行向站点发送用于允许该站点在该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在发送一次触发帧之后,如果接入点确定出还可以允许更多的站点进行接入,则可以继续向站点发送触发帧,从而可以使得更多的站点进行上行接入,提高了网络的使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点可以根据网络特性确定不同的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对应的,站点可以根据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的不同,站点在匹配和接入时的方式也会不同,下面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可以利用多维度匹配要求允许接入的站点,也即匹配规则可以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比如匹配规则可以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或,匹配规则可以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且信道质量为高信道质量(可以通过设定信道质量门限来限定);或,匹配规则可以为:数据包满足指定范围等。
下面以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或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且信道质量为高信道质量为例,并结合图5A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5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且信道质量大于指定质量阈值。
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
在实际应用中,这里所讲的指定业务可以具体为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尽力而为业务和背景业务中的至少一种;这里所讲的指定质量阈值为一个具体的值。
步骤5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5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5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站点在获取到匹配规则时,可以检测站点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类型是否为匹配规则中所要求的指定业务,若是,则进一步检测站点的信道质量是否达到匹配规则中所要求的指定质量阈值,若是,则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
举例来讲,当匹配规则为:要求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且信道质量大于A,则该站点在符合匹配规则时,必须满足所要发送的数据为语音业务且信道质量大于A。
步骤5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5B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个触发帧(Trigger)中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有一个站点满足该匹配条件,则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比如根据接入规则选择了一个子信道,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当接入点接收到该RTX时,如果接入点确定出还可以允许其他站点进行接入,则向站点下发第二个触发帧(Trigger),该第二触发帧中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尽力而为业务且信道质量为高信道质量(比如限定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阈值),有三个站点满足第二触发帧所携带的匹配条件,则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比如根据接入规则选择一个子信道,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此时,接入点确定出不再允许其他站点进行接入,则发送回复应答CTX,接入的各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Data,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Data后,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接收到数据的数据接收应答BAs。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此外,由于利用多维度匹配,因此可以更灵活的控制能够接入的站点。
由于可以多次发送触发帧以允许接入更多的站点,每次触发帧可以有不同的匹配条件和接入规则,因此可以更灵活的控制能够接入的站点,且提高了网络使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可以利用多维度匹配要求允许接入的站点,例如可以通过限定站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包长来限定允许接入的站点。比如,匹配规则可以为:要求发送的数据包内的数据量满足设定的数据量范围,还比如,匹配规则可以为:要求发送数据包的预期时长满足指定发送时长范围内。即保证接入的站点在发送的数据包时可以尽量对齐,从而可以尽量避免较长的padding,提升信道的利用率。
请参见图6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6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匹配规则为:数据包的包长满足预定条件。
这里所讲的预定条件可以是数据包内的数据量满足设定的数据量范围,或发送数据包的预期时长满足指定发送时长范围内。
步骤6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6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602至步骤603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3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3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步骤6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站点检测该站点想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包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比如当设定的数据量范围为小于50Byte,则检测该站点想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小于50Byte,若小于50Byte,则确定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6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6B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匹配规则限定的数据包大小进行接入时的示意图,其中触发帧(Trigger)中的匹配规则为小包(包长小于50Byte),有四个站点要发送的数据的包长均小于50Byte,则这些站点进行上行接入,即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当接入点接收到该RTX时,如果接入点确定出不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则向站点发送回复应答CTX,这四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Data,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Data后,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接收到数据的数据接收应答BAs。图6B中四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包长相差不大,从而可以免较长的padding,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由于可以根据匹配规则约束数据包的大小,以避免传输数据量差异过大的站点同时传输,造成Padding开销大的问题,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站点地理位置不同,那么每个站点至接入点的信道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站点发射信号至接入点,接入点接收到各站点的功率也各不相同。这样,由于接入点的解调范围是一定的,若接收到各站点信号的强度差超过这个范围,则会造成强信号淹没弱信号,使得边缘用户发送的接入请求RTX无法解调出来,一直无法接入信道,进而带来公平性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按照接收信号强度进行匹配接入的方案。这种方案中,接入点可以要求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比如匹配规则可以为: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为某个指定强度。
请参见图7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7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匹配规则定义了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在实际实现时,匹配规则中所限定的信号强度可以是接入点在触发帧中限定的一个强度值,比如强度值-30dBm,也可以是接入点在触发帧中限定的一个强度范围,比如,强度范围(-30dBm,-40dBm),或者是是大于-30dBm的范围,或者小于-40dBm的范围。
步骤7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7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702至步骤703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3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3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步骤7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时,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若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信号在到达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则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这里考虑到太强的发射功率会影响其他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导致其他相邻站点无法正常接听到信号,因此为了避免对其他相邻站点的影响,需要限定调整后的发射功率。
步骤7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7B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匹配规则限定的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匹配接入时的示意图,其中触发帧(Trigger)中的匹配规则为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为P1,有四个站点根据对发射功率的调整预估出发射信号的信号强度到达接入点时满足接入点期望的信号强度,则这些站点进行上行接入,即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当接入点接收到该RTX时,如果接入点确定出不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则向站点发送回复应答CTX,这四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Data,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Data后,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接收到数据的数据接收应答BAs。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对匹配规则进行了示例性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限定匹配规则的具体内容。
根据接入点和站点预先约束好的接入方式不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站点根据接入规则的接入参数进行上行接入时的过程也不同。下面分别通过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以及时域退避接入、视频二维退避接入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和站点之间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可以为P概率接入,在利用P概率接入时,接入点仍旧可以利用多维度匹配要求允许接入的站点。比如,以“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触发帧中定义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指定业务,且接入规则中的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即为指定业务配置接入概率,以保证高优先级业务可以以较大的概率进行接入,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
请参见图8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8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
概率范围可以为P=1,或P大于0.7,或P小于0.6等,具体的概率范围可以根据有数据发送的站点的数量以及提供可供接入的资源块的数量决定。
步骤8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8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8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802至步骤8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可以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具体包括参见步骤805至步骤809。
步骤8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生成位于概率范围内的概率,以生成的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利用生成的位于概率范围内的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则表明该站点此次需要进行接入,然后在接入时,可以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进行接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帧中携带信道被划分的方式,比如,触发帧指示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对应的,站点在随机选取资源块时,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时频资源块;还比如,触发帧指示信道按照频域划分,对应的,站点在随机选取资源块时,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子信道。
可选的,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中的接入参数还可以定义竞争窗范围,这样,当多个站点接入竞争成功时,为了避免多个站点同时接入而引发冲突,可以根据该竞争窗范围生成竞争随机数,并利用竞争随机数进行退避接入。
步骤806,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步骤807,接入点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发送的接入请求。
步骤808,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站点在该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步骤809,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接入应答。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8B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个触发帧(Trigger)中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接入参数为P=1,有一个站点满足该匹配条件,且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接入竞争成功后随机选择一个子信道进行接入,即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当接入点接收到该RTX时,如果接入点确定出还可以允许其他站点进行接入,则向站点下发第二个触发帧(Trigger),该第二触发帧中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视频业务,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接入参数P>0.7,此时有两个站点满足第二个触发帧所携带的匹配条件,生成大于0.7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概率进行接入竞争,接入竞争成功后随机选择一个子信道进行接入,即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类似的,第三个触发帧(Trigger)中的匹配规则为业务类型为尽力而为业务,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概率P>0.4,此时有一个站点满足第三个触发帧所携带的匹配条件,生成大于0.4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概率进行接入竞争,接入竞争成功后随机选择一个子信道进行接入,即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RTX。此时,接入点确定出不再允许其他站点进行接入,则发送回复应答CTX,接入的各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Data,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Data后,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接收到数据的数据接收应答BAs。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先利用匹配规则让具有高优先级业务的语音业务的站点进行接入,然后再利用匹配规则让具有较高优先级业务的视频业务的站点进行接入,然后若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则再利用匹配规则让具有较低优先级业务的尽力而为业务的站点进行接入,因此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接入的同时,在具备接入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让低优先级业务也可以一起接入,从而可以提高网络的使用率。
由于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设置不同的接入概率,比如可以为高优先级业务设置较大的接入概率,使得高优先级的业务接入信道的概率大,从而保障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接入点和站点之间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为例,对站点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9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9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
步骤9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9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9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902至步骤9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可以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具体可以包括参见步骤905至步骤907以及步骤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
步骤9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前次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增大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可选的,增大概率P的方式可以为:将P变更为P^(1/α),其中α>1;或,将p乘以大于1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增大概率P,本实施例对增大概率P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906,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前次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减小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可选的,减小概率P的方式可以为:将P变更为P^α,其中α>1;或,将P乘以大于0且小于1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减小概率P,本实施例对减小概率P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907,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前次未利用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则以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可选的,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中的接入参数还可以定义竞争窗范围,这样,当多个站点接入竞争成功时,为了避免多个站点同时接入而引发冲突,可以根据该竞争窗范围生成竞争随机数,并利用竞争随机数进行退避接入。
在选取一个资源块之后,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步骤可以参见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这里就不再赘述。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9B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根据历史接入情况调整概率P的示意图。其中,以α=2,若本次P=0.5,若成功接入则下次竞争接入时调大P的值,即P=0.707(如图9B情况一所示);若接入失败则下次竞争接入时调小P的值,即P=0.25(如图9B情况二所示);本次不接入则下次竞争接入时维持P的值不变,即P=0.5(如图9B情况三所示)。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接入方式中的概率可调可以是接入点和站点根据协议预先约束好的,也可以是接入点在触发帧中定义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另外,由于站点在根据概率P进行P概率接入时,可以根据历史接入的成功或失败信息,确定增大本次P概率接入时的概率,以提高接入成功率;或确定减小本次P概率接入时的概率,以均衡其他站点接入成功的机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为例,对站点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为了避免较多个站点同时接入时造成的冲突,可以让站点进行退避接入,以将各个站点的接入时机打散开,从而降低冲突。此时的接入参数通常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请参见图10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0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步骤10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10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10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1002至步骤10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可以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即执行步骤1005。
步骤10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生成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该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举例来讲,当竞争窗CW大小为16时,可以生成一个位于[0,15]中退避随机数。
可选的,站点在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时,还可以根据该预先约束好的规则,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也即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步骤1005替换为: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可选的,在再一个实现方式中,站点在利用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时,还可以根据预先约束好的协议或规则,将步骤1005替换为:若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则增大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增大竞争窗范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将竞争窗范围的边界值同时乘以大于1的指定数值,将得到的两个指定数值作为增大后的竞争窗范围的边界值。举例来讲,当竞争窗范围为[0,16],且指定值为2时,则增大后的竞争窗范围则为[0,32]。这里的指定数值可以为2,或者3等,本实施例对指定数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且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增大竞争窗范围,本实施例对增大竞争窗范围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这里在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时,可以根据触发帧中接入方式所限定的方式进行退避,比如当接入方式限定为时频二维退避时,可以根据该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在选取一个资源块之后,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步骤可以参见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这里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对竞争窗范围的限制,保证站点在根据竞争窗范围进行上行接入时可以尽量减少冲突。
另外,站点还可以利用前次的退避随机数进行上行接入,以缩短成功接入所需的时间。站点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入情况,调整竞争窗范围,以调节自身的退避随机数,增大接入成功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可以利用前次触发帧后各个站点对资源块的占用情况,调节竞争窗范围,以更好的适应站点的接入,提高站点上行接入的效率。请参见图11A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在接入点调整竞争窗范围的流程图。接入点在调整竞争窗范围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接入点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时,可以包括:
第一,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第二,若未接收到开始指示,则将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第三,若接收到开始指示,则检测是否接收到与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该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该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该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该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该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11B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收开始指示和完成指示的时机的示意图,由图11B中可知,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数据包包括包头和非包头部分,其中非包头部分即为图11B中的接入请求中服务数据单元部分,一般的,服务数据单元部分还可以称为该接入请求数据包的载荷。当站点在某个指定资源块(指定的子信道或指定的时频资源块)上发送接入请求时,会在该接入请求开始传输载荷时,向接入点发送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对应的,接入点可以在物理层接收到该开始指示。当站点在该资源块上结束对该接入请求的传输时,会向接入点发送用于指示结束传送该接入请求的完成指示,也即向接入点发送与该开始指示对应的完成指示,对应的,接入点可以在物理层接收到完成指示。
若接入点接收到与该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该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该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当检测到该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该接入请求中的载荷部分,通常表明在该资源块上存在包冲突,无法正确解析到该接入请求所传送的载荷部分。
而当检测到该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该接入请求中的载荷部分,通常表明该资源块空闲或不存在冲突,可以正确解析到该接入请求所传送的载荷部分。
请参见图11C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资源块上发送接入请求时的示意图。图11C中示出的最上面的资源块上仅有一个站点发送接入请求,对应的,接入点可以成功接收到该接入请求;图11C中示出的中间的资源块上至少有两个站点同时发送接入请求,对应的,接入点无法成功接收到这些接入请求,即该资源块上存在包冲突,会接入点在该资源块上接收接入请求时会校验错误;图11C中示出的最下面的资源块上仅有一个站点发送接入请求,对应的,接入点可以成功接收到该接入请求。
接入点可以根据本轮成功收到包的资源块个数、空闲资源块个数和冲突资源块个数来进行冲突控制,就执行步骤1102。
步骤1102,利用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触发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I、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S和发生接入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C,来确定新触发帧中指示的竞争窗范围CW。新的CW可以为S+alpha*C。应用中,CW的选取可以为S+2C,也可以为S+2.39C。或者其他以I,S,C为输入、优化接入效率的函数来计算CW。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存在冲突,表明前次发送触发帧中限定的竞争窗范围太小,因此需要增大竞争窗范围,比如将原有的竞争窗范围的右边界值加上资源块数,将得到的和值确定为更新后的竞争窗范围的右边界值。若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不存在冲突,接入点则将前次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的右边界值减去资源块数,将得到的差值确定为更新后的竞争窗范围的右边界值。将更新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接入参数,向站点发送本次的触发帧。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11D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次对竞争窗范围进行调整后各次接入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个触发帧(Trigger)中的接入参数为竞争窗CW=16,有多个站点根据该竞争窗进行接入时导致第二至第四个子信道存在冲突。此时,接入点将竞争窗调大为CW=20,并向站点发送携带有该竞争窗的第二个触发帧(Trigger),站点在根据该竞争窗接入时不存在冲突,且第二和第三个子信道未有站点接入。此时,接入点将竞争窗调小为CW=16,并向站点发送携带有该竞争窗的第三个触发帧(Trigger),站点在第二个子信道进行接入。此时,接入点如果判定达到最大轮次次数(即发送触发帧的最大次数),则发送回复应答CTX。接入的各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Data,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Data后,向站点发送用于指示接收到数据的数据接收应答BAs。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资源块均为指定资源块中的一个,也即是站点在上行接入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
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点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调整竞争窗范围,本实施例对接入点调节竞争窗范围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在接入点处可以根据站点历史接入信道时的冲突情况,设定下次触发帧限定的竞争窗范围,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站点的接入,并提高接入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为例,对站点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这种情况下,接入点在触发帧中限定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利用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
在第一种情况下,信道通过时域划分成了至少两个子信道,接入点为站点提供用于接入的子信道,具体的多点接入的过程如下图12A所示。
请参见图12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2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
可选的,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或者,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定义轮次标记的作用是用于告知站点在接收到触发帧时,以后还会不会有触发帧下发,如果没有,则表明接入点不再单独分配资源块以要求多个站点同时接入,此时,站点则可以选择其他的资源块进行接入。
步骤12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12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12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1202至步骤12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可以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205至步骤1206。
步骤12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则生成一个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子信道数,则从指定子信道中选择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子信道。
步骤1206,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则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指定子信道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指定子信道数时,从指定子信道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子信道。
指定子信道即为接入点为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子信道。在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后,将退避随机数更新为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后的差值,并判定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是否小于指定子信道数,在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子信道数时,从指定子信道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相同的子信道。
可选的,站点还可以不利用前次得到的退避随机数,而是利用竞争窗范围重新生成退避随机数,并利用重新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接入。也即,站点生成一个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子信道数,则从指定子信道中选择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子信道,若退避随机数大于指定子信道数,则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指定子信道数时,从指定子信道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子信道。
在选取一个资源块之后,利用该子信道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步骤可以参见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这里就不再赘述。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12B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接入的示意图。以轮次次数为3,退避随机数为9为例,说明时频二维退避的过程,第一次触发帧(Trigger)后,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得到差值为5,第二次触发帧(Trigger)后,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子信道数,得到差值为1,在第三次触发帧(Trigger)后,即减至0,则在该信道上发送接入请求RTX;接入点判断达到最大轮次次数后,则向站点发送回复应答CTX,接入的站点执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四个子信道的编号从上到下分别为0、1、2和3。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第二种情况下,信道通过时域和频域被划分成了时频资源块,接入点为站点提供用于接入的时频资源块,具体的多点接入的过程如下图13A所示。
请参见图13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3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其中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定义轮次次数的作用是用于告知站点在接收到触发帧时,以后还会不会有触发帧下发,如果没有,则表明接入点不再单独分配资源块以要求多个站点同时接入,此时,站点则可以选择其他的资源块进行接入。
步骤13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13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13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1302至步骤13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可以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305至步骤1306。
步骤13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则生成一个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则从指定时频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时频资源块。
可选的,指定时频资源块是接入点为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时频资源块,指定时频资源块数是指指定时频资源块的数量,该时频资源块数可以被携带在触发帧中,以告知给站点。可选的,接入点指示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时频资源块可以是时频资源块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1306,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若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则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时,从指定时频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时频资源块。
在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后,将退避随机数更新为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后的差值,并判定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是否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在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时,从指定时频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相同的时频资源块。
可选的,站点还可以不利用前次得到的退避随机数,而是利用竞争窗范围重新生成退避随机数,并利用重新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接入。也即,站点生成一个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则从指定时频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时频资源块,若退避随机数大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则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时频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指定时频资源块数时,从指定时频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时频资源块。
步骤1305与步骤1306与步骤1105和步骤1106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1205和步骤1306中的子信道替换为了时频资源块。
在选取一个资源块之后,利用该子信道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步骤可以参见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这里就不再赘述。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13B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接入的示意图。以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为3次,退避随机数为19为例,说明时频二维退避的过程,第一次触发帧(Trigger)后,退避随机数19减去时频资源块数8,得到差值为11,第二次触发帧(Trigger)后,退避随机数11减去时频资源块数8,得到差值为3,站点在编号为3的时频资源块上进行上行接入;接入点判断达到总次数3次后,则向站点发送回复应答CTX,接入的站点执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时频资源块中第一列的编号分别为0、1、2和3,与第一列相邻的第二列编号分别为4、5、6和7。在实际实现时,时频资源块也可以按照其他的顺序进行编号,编号的顺序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在同一频域上两个相邻的时频资源块之间通常会设置有保护间隔,也即,当第一站点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上进行上行接入后,第二站点需要间隔该保护间隔后,在与第一时频资源块在同一频域上且与第一时频资源块相邻的第二时频资源块上进行上行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因多个站点均退避成功或均竞争成功而导致在接入时发生冲突的情况,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还提出了具有侦听能力的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接入点要求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此时,站点在上行接入时,需要侦听资源块上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发射信号,具体请参见图14A所示。
请参见图14A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站点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该多点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401,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1402,接入点向站点发送触发帧,触发帧携带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
步骤1403,站点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
步骤1404,站点检测该站点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步骤1402至步骤1404均与步骤402至步骤404类似,具体可以参见对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可以根据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具体可以参见步骤1405至步骤1409。
步骤1405,在该站点符合匹配规则时,站点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步骤1406,站点在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步骤1407,若在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站点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请参见图14B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若站点在在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表明第一时段未有站点接入,此时为了能够尽快让检测的站点接入,可以将该站点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在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表明可以直接接入,此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并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可选的,指定资源块数是接入点指示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资源块的数量,该指定资源块数可以被携带在触发帧中,以告知给站点。可选的,接入点指示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指定资源块可以是资源块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1408,若在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站点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请参见图14C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若站点在在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表明第一时段有站点接入,此时为了能够尽快让检测的站点接入,可以将该站点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由于需要为了避免冲突,需要等待被监听到的信号发送完毕之后才能进行接入,因此至少需要等到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若此时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表明可以直接接入,此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并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步骤1409,若在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站点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请参见图14D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站点具有侦听能力时进行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的示意图。若站点在在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表明第一时段没有站点接入,而第二时段有站点接入,此时为了能够尽快让检测的站点接入,可以将该站点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资源块数。由于为了避免冲突,需要等待被监听到的信号发送完毕之后才能进行接入,因此至少需要等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若此时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表明可以直接接入,此时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并利用该资源块进行上行接入。
在选取一个资源块之后,利用该子信道进行上行接入时的步骤可以参见图8A中的步骤806至步骤809,这里就不再赘述。
可选的,接入点要求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的内容可以是接入点和站点之间根据协议预先约束好的,也可以是接入点在触发帧中定义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方法,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便于接入点为站点分配合理的资源,接入点还可以要求获取各个站点对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此时,接入点在触发帧中设置匹配规则时,该匹配规则还可以定义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对应的,站点在成功获取接入资源块之后,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时,至少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下,当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该站点中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该带宽需求添加至接入请求中。然后,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该接入请求。这里所讲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为指定的至少一种业务优先级。
当接入点指定一个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请参见图15A所示,当第一个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1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1对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当第二个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2的带宽需求,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2的站点2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2对业务优先级AC2的带宽需求。
当接入点指定两个个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请参见图15B所示,当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1或AC2的带宽需求,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1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且具有业务优先级AC1和AC2的站点2均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业务优先级AC1和AC2的带宽需求。
在第二种情况下,当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然后,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该接入请求。
请参见图15C所示,当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带宽需求的业务优先级等于或高于AC2,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2的站点1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具有业务优先级AC1(高于业务优先级AC2)的站点2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业务优先级AC2的带宽需求。
在第三种情况下,当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接入请求中。然后,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该接入请求。
请参见图15D所示,当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且该站点如果还存在其他业务,还可以同时上报其他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比如站点1在上报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时,还同时上报业务优先级AC2、AC3和AC4的带宽需求。
在第四种情况下,获取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接入请求中。然后,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该接入请求。上述所讲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请参见图15E所示,当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则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在向接入点发送的接入请求中携带该站点对所有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比如站点1上报了业务优先级AC1、AC2、AC3和AC4的总带宽需求。
在第五种情况下,当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站点中该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并获取该站点中其他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该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以及其他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接入请求中。然后,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上向接入点发送该接入请求。
当接入点接收到各个站点在接入时反馈的对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时,可以合理的为这些站点分配相应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点还可以为站点的业务优先级指定资源块。此时,接入点在触发帧中设置匹配规则时,该匹配规则还可以定义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该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也即,针对任一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为具有该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在接入时分配的资源块可以是接入点从提供的可接入资源块中指定的至少一个资源块。
举例来讲,接入点在触发帧中定义了要求站点上报视频业务的带宽需求,且具有视频业务的带宽需求的站点可以在资源块1和资源块2上进行接入,对应的,如果一个站点具有视频业务,该站点在根据接入规则选项资源块发送接入请求时,需要在资源块1或资源块2上发送接入请求,且接入请求中携带视频业务的带宽需求。
请参见图16所示,当触发帧中定义了需要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1的带宽需求,同时还定义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在接入时的资源块为资源块1和资源块2中的一个,且该触发帧还定义了要求站点反馈业务优先级AC2的带宽需求,同时还定义具有业务优先级AC2的站点在接入时的资源块为资源块3和资源块4中的一个,具有业务优先级AC1的站点1和站点2在资源块为资源块1和资源块2上接入,具有业务优先级AC2的站点3和站点4在资源块3和资源块4上接入。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退避接入时未成功选取到资源块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时,如果在接收到触发帧后并未成功接入,为了尽量减少接入时延,未成功接入且退避随机数未退避到0的站点可以在侦听到接入请求后,将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其中,当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该指定值为1,当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该指定值为指定资源块的数量。这样,一些站点的退避随机数可能会减到0,当在下次接收到触发帧后,退避随机数减到0的站点则可以直接根据减到0的退避随机数进行接入,而无需再等待退避。
请参见图17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为成功接入的站点提前退避的示意图。站点1和站点2在第一次触发帧后成功接入,其他站点在侦听到站点1和站点2发送的接入请求,则可以将自己的退避随机数减指定值。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并列实施的方案,均可以结合实现成不同的实施例。比如,在接入点和站点之间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时,接入点可以要求站点上报指定业务级的带宽需求,还可以为站点指定在上行接入时可被该站点选择的资源块,还可以根据匹配规则限定可以上行接入的站点,还可以限定站点在上行接入时的概率P,还可以限定站点在上行接入时对指定资源块进行侦听等,对应的,站点按照接入点的约束进行上行接入;还比如,在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接入点可以要求站点上报指定业务级的带宽需求,还可以为站点指定在上行接入时可被该站点选择的资源块,还可以根据匹配规则限定可以上行接入的站点,还可以限定站点在上行接入时生成退避随机数所需的竞争窗范围,还可以限定站点对竞争窗范围的调整方式,还可以对竞争窗范围进行调整等,对应的,站点按照接入点的约束进行上行接入。显然,除了上述的结合方式以外,还可以根据其他实际需要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结合,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见图18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施成为接入点的部分或全部。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802和第一发送模块1804。
生成模块1802,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1804,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生成模块1802生成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装置,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19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施成为接入点的部分或全部。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902和第一发送模块1904。
生成模块1902,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1904,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生成模块1902生成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站点接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906和第二发送模块1908。
接收模块1906,用于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所述资源块是所述站点在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是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第二发送模块1908,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站点接入装置还可以:第一检测模块1910和第三发送模块1912。
第一检测模块1910,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点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所述发送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中至少一种;
第三发送模块1912,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910检测到所述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发送下一个触发帧;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908,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910检测到所述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点接入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914和调整模块1916。
获取模块1914,用于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调整模块1916,用于利用所述获取模块1914获取的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所述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所述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所述触发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914,还用于:
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所述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所述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若未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若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则检测是否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装置,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0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施成为站点的部分或全部。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002、检测模块2004和接入模块2006。
接收模块2002,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检测模块2004,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接收模块2002接收到的所述匹配规则;
接入模块2006,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2004检测到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装置,通过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根据触发帧中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是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的,从而可以被接入点灵活控制,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1所示,其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施成为站点的部分或全部。该多站点接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02、检测模块2104和接入模块2106。
接收模块2102,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检测模块2104,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接收模块2102接收到的所述匹配规则;
接入模块2106,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2104检测到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生成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若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则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则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则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或,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所述接入点要求所述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所述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
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若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所述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所述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侦听模块2108。
侦听模块2108,用于在退避接入时未成功接入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则在侦听到其他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
其中,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1,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生成位于所述概率范围内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所述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所述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增大所述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则减小所述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若前次未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则以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
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时,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当所述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所述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且所述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时,所述接入模块2106还用于:
退避成功后从为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定义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所述检测模块2104还用于:
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
若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所述信号在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则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点接入装置,通过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根据触发帧中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是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的,从而可以被接入点灵活控制,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在进行多站点接入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接入点和站点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装置与多站点接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2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点包括处理器2202和发射器2204;
所述处理器2202,还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所述发射器2204,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处理器2202得到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3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点包括处理器2302、发射器2304和存储器2306,处理器2302分别和发射器2304和存储器2306耦合,该存储器2306中存储有至少一种计算机软件,处理器2302可以利用存储器2306中存储的计算机软件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2302,用于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所述匹配规则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所述接入规则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
所述发射器2304,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所述处理器2302得到的所述匹配规则和所述接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入点还包括接收器2308,该接收器2308与处理器2302耦合,
所述接收器2308,用于接收站点在选取的资源块发送的接入请求,所述资源块是所述站点在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是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所述发射器2304,还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点是否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发送条件,所述发送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接入点还具有接入能力、所述触发帧的发送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或发送接入请求的站点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中至少一种;
所述发射器2304,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接入点具备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发送下一个触发帧;
所述发射器2304,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接入点不具有继续发送下一个触发帧的所述发送条件时,向所述站点发送用于允许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获取前次发送触发帧后各个站点上行接入时为各个所述指定资源块中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
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利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以及所述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调整前次发送的所述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将调整后的竞争窗范围确定为本次将要发送的触发帧中携带的竞争窗范围,向站点发送本次的所述触发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对于每个指定资源块,检测利用所述接入点的物理层是否在所述指定资源块接收到用于指示开始传送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的开始指示;
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时,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空闲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空闲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所述处理器230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始指示时,检测是否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若接收到与所述开始指示对应的接收完成指示,则继续检测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是否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成功接收到接入请求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若在所述指定资源块上未成功接收到所述接入请求中载荷部分,则将所述指定资源块确定为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将所述存在冲突的指定资源块数量加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4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站点的结构示意图。该站点包括接收器2402和处理器2404;
所述接收器2402,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所述处理器2404,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2404,还用于在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站点,通过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根据触发帧中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是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的,从而可以被接入点灵活控制,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5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站点的结构示意图。该站点包括接收器2502、处理器2504和存储器2506,处理器2504分别和接收器2502和存储器2506耦合,该存储器2506中存储有至少一种计算机软件,处理器2504可以利用存储器2506中存储的计算机软件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接收器2502,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用于约束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匹配规则和用于约束站点在接入信道时的接入参数的接入规则;
所述处理器2504,用于检测所述站点是否符合所述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所述站点符合所述匹配规则时,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是一种匹配元素或至少两种匹配元素的逻辑组合所限定的规则,所述匹配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站点分组标识、业务类型、信道质量、业务优先级、期望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包大小、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延迟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或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2508,所述发射器2508与所述处理器2504耦合;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规则进行退避,在退避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2508,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2502,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生成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时,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所述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轮次标记和竞争窗范围,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所需发送触发帧的总次数时,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所述轮次标记用于标记本次触发帧不是所需发送触发帧中的最后一个触发帧时,在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将前次退避接入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或,生成一个位于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择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若所述退避随机数大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当得到的差值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时,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得到的差值相同的资源块;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束的接入方式为搜索时频二维退避接入且所述接入点要求所述站点在发送接入请求所对应的时长中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对信道接入状况进行监听,所述第一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包头所使用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对应于发送所述接入请求所对应数据包中非包头内容所使用的时长,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生成一个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时频二维退避;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各个指定资源块是否有信号发射;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时段未监听到有信号发射,且在所述第二时段监听到有信号发射时,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所述指定资源块数的差值设定为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在所述第二监听时段结束时刻起的预定时长后,若所述更新后的退避随机数小于所述指定资源块数,则从所述指定资源块中选取编号与所述退避随机数相同的资源块,所述预定时长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数是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退避接入时未成功接入且本次退避得到的退避随机数作为下次退避接入的退避随机数,则在侦听到其他站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所述退避随机数减去指定值;
其中,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域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1,当所述接入方式为时频二维退避接入时,所述指定值为所述指定资源块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范围,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2508;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生成位于所述概率范围内的概率,利用生成的所述概率进行接入竞争,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2508,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2502,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约定的接入方式为P概率接入且概率可调,所述接入参数定义了概率P,所述概率P的值大于0且小于1,所述站点还包括发射器2508;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成功接入子信道时,增大所述概率P,以增大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前次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且未成功接入子信道时,减小所述概率P,以减小后的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在前次未利用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时,以所述概率P进行接入竞争;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竞争成功后从指定资源块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块;
所述发射器2508,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器2502,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在所述资源块进行接入的接入应答;
其中,所述指定资源块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资源块,当信道按照时域和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时频资源块,当信道仅按照频域划分时,所述资源块为子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时,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当所述站点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中包含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时,获取所述站点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各个业务优先级的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或,获取所述站点中各个业务优先级的总带宽需求,将所述总带宽需求添加至所述接入请求中;
所述发射器2508,还用于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为至少一种指定的业务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需要上报带宽需求的指定业务优先级,且所述接入参数中定义了为具有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的站点提供的用于接入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时,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
退避成功后从为所述指定业务优先级定义的至少一个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规则定义了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根据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判断利用调整后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
所述处理器2504,还用于在利用通过调整后的发送信号的发射功率所发送的使所述信号在到达所述接入点时的信号强度达到功率为所述接入点期望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强度功率,且调整后的所述发射功率小于相邻站点的监听门限时,调整发送信号时的发射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站点,通过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根据触发帧中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是接入点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以及业务特性生成的,从而可以被接入点灵活控制,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请参见图26所示,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站点接入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点2602和至少两个站点2604。
其中,接入点2602可以包括如图18、图19中所描述的多站点接入装置,或者,接入点2602可以为如图22或图23中所描述的接入点。
站点2604可以包括如图20、图21中所描述的站点接入装置,或者,站点2604可以为如图24或图25中所描述的站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接入系统,通过在接入点获取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以便于站点根据该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进行上行接入;由于接入点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特性生成匹配规则和接入规则,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站点以及接入方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DCA协议在低优先级业务节点数量较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容易饿死,或者低优先级的包与高优先级的包冲突,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可以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点中,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资源块分配信息和业务优先级,所述资源块分配信息指示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所述业务优先级用于约束允许随机接入信道的站点,具体的,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的站点被允许随机接入信道;所述资源块用于供所述约束的站点随机接入信道;
发送所述触发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站点在指定的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
3.一种多站点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站点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资源块分配信息和业务优先级,所述资源块分配信息指示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所述业务优先级用于约束允许随机接入信道的站点,具体的,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的站点被允许随机接入信道;所述资源块用于供所述约束的站点随机接入信道;
根据所述触发帧,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帧,进行处理,包括:
检测站点的业务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
在所述站点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时,在所述指示的资源块上进行上行随机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为所述站点指定接入信道的资源块上进行上行随机接入,包括:
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指定的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
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退避包括:
生成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退避,包括:
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退避,包括:
若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则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9.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接入点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资源块分配信息和业务优先级,所述资源块分配信息指示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所述业务优先级用于约束允许随机接入信道的站点,具体的,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的站点被允许随机接入信道;所述资源块用于供所述约束的站点随机接入信道;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触发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站点在指定的资源块中选取的一个资源块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
11.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站点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携带资源块分配信息和业务优先级,所述资源块分配信息指示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所述业务优先级用于约束允许随机接入信道的站点,具体的,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的站点被允许随机接入信道;所述资源块用于供所述约束的站点随机接入信道;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帧,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检测站点的业务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站点大于或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时,在所述指示的资源块上进行上行随机接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进行退避,在退避结束时,从指定的资源块中选取一个资源块;并在选取的所述资源块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根据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前次退避时生成的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前次利用生成的位于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接入资源块时未成功接入时,增大所述竞争窗范围,生成位于增大后的所述竞争窗范围内的退避随机数,利用所述退避随机数进行退避。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方法的指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方法的指令。
CN201580077373.1A 2015-03-27 2015-03-27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7615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5294 WO2016154818A1 (zh) 2015-03-27 2015-03-27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867A CN107615867A (zh) 2018-01-19
CN107615867B true CN107615867B (zh) 2021-05-04

Family

ID=5700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373.1A Active CN107615867B (zh) 2015-03-27 2015-03-27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1168B2 (zh)
CN (1) CN107615867B (zh)
WO (1) WO2016154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29542B1 (en) 2014-12-01 2020-02-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664701B (zh) 2014-12-01 2020-10-09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6176595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rigger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and multiple user ack procedures in wlan systems
US10560295B2 (en) * 2015-06-25 2020-02-11 Zte Corporation Slotted OFDMA based random access
JP6766810B2 (ja) * 2015-07-06 2020-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966180B2 (en) 2015-07-07 2021-03-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261403A4 (en) 2015-07-07 2018-03-07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657723B1 (en) 2015-10-30 2024-04-10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Grou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619311B2 (ja) 2015-10-30 2019-12-1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420148B2 (en) * 2015-10-30 2019-09-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402121B2 (ja) * 2016-01-06 2018-10-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78694B2 (en) * 2016-03-01 2019-01-08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with carrier sensing
US10727922B2 (en) 2016-06-23 2020-07-28 Zt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OFDMA and EDCA channel access mechanism
WO2018094279A2 (en) 2016-11-17 2018-05-24 Zte Corporation Slotted ofdma based channel access
GB2561918A (en) * 2017-04-28 2018-10-31 Canon Kk Multi-use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647787B1 (ko) * 2017-08-12 2024-03-15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비면허 대역에서의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1901882A (zh) * 2020-01-17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冲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6508A2 (en) * 2010-04-27 2011-11-03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66669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an uplink resource reque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9422B2 (en) 2003-06-03 2008-03-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ding contention free quality of service to time constrained data
KR101500973B1 (ko) * 2007-08-31 2015-03-13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강화된 다중-사용자 전송
CN101668323B (zh) * 2008-09-05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站点选择方法、切换方法、接入方法及其设备
US8532221B2 (en) * 2010-02-10 2013-09-1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1149285A2 (ko) 2010-05-26 2011-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705352B2 (en) 2010-09-10 2014-04-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method
CN102802171B (zh) 2011-05-25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退避方法和退避设备
MX336517B (es) * 2012-02-05 2016-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y aparato para el acceso al canal a traves de tramas de paquetes de datos nulos en sistema lan inalambrico.
CN104303580B (zh) 2012-04-28 2018-04-2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2949B (zh) * 2012-11-08 2015-07-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装置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2932948A (zh) * 2012-11-08 2013-02-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装置和数据通信方法
US9008152B2 (en) * 2013-08-27 2015-04-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signaling
US9467379B2 (en) * 2013-08-28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US9820162B2 (en) * 2014-01-24 2017-1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daptive CCA and TX power level adjustment for dense deployment of wireless networks
US10009930B2 (en) * 2014-06-19 2018-06-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CN104469966B (zh) * 2014-12-08 2019-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US20160192377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edca adjustment for dynamic sensitivity control
US9942925B2 (en) * 2015-01-07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on contention behavior in uplink multiple user protocols
US10257854B2 (en) * 2015-02-02 2019-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nagement of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6508A2 (en) * 2010-04-27 2011-11-03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66669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an uplink resource reque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71168B2 (en) 2021-07-20
WO2016154818A1 (zh) 2016-10-06
US20180035488A1 (en) 2018-02-01
CN107615867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867B (zh)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711850B2 (en)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101603B1 (ko) 액세스 포인트,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KR10237537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면허 대역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oseoglu Lower bounds on the LTE-A average random access delay under massive M2M arrivals
CN110475265B (zh) 一种数据传输、信号反馈方法及设备
US9345046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10390355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rigger frame,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EP3030035B1 (en)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for managing conten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581754B (zh) 一种请求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装置
US10536928B2 (en) Resource conflict reducing method and UE
CN105659683B (zh) 用于设置循环前缀长度的系统和方法
US9531513B2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94591A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KR10239419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683732B2 (en)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15907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794292B (zh) 数据发送方法、资源测量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5109805A1 (zh) 无线资源确定、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517181A (zh) 非授权载波的载波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传输节点
CN10547473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9908B (zh) 一种实现先听后说的方法和装置
KR201800335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201902688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network
KR20200015785A (ko) 서브세트 제한이 있는 광대역을 통한 ue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