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1671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1671B CN107611671B CN201710728827.8A CN201710728827A CN107611671B CN 107611671 B CN107611671 B CN 107611671B CN 201710728827 A CN201710728827 A CN 201710728827A CN 107611671 B CN107611671 B CN 1076116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ng groove
- gap
- butt joint
- electrical connector
- accommod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其包括由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侧板所围成的一对接腔,顶板和底板分别设有与对接腔相通的多个收容槽,且相邻两收容槽之间具有一隔栏,自多个隔栏朝对接腔内分别凸伸有多个凸肋,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自对接腔的开口处延伸至凸肋的前端;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收容槽。导斜面延伸至凸肋的前端,不但加强了凸肋的强度,而且当一对接插头的一插接部插入对接腔时,导斜面可直接导引插接部插入对接腔中,不仅降低了插接部对于凸肋前端的磨损,而且降低了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对接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保证与对接插头之间稳定接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220341232.X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显卡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以及肋结构,绝缘主体还包括第一容槽、第二容槽以及插槽,插槽的侧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容槽位于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二容槽位于第二侧壁的外侧,第一端子排设置于第一容槽内,第二端子排设置于第二容槽内,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分别包括多个金手指,肋结构同时设置于插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当显卡插入插槽时,肋结构的条状加强筋结构紧密贴合于显卡,以此增大显卡与绝缘主体的两个相邻金手指之间的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显卡与显卡连接器的接触更加稳定。
然而,由于插槽侧壁的导引面与肋结构的导引面之间具有距离,导致了肋结构的强度不够,而且当显卡插入插槽时,显卡容易撞伤肋结构,甚至将肋结构完全磨平,从而降低了显卡与显卡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与对接插头之间稳定接触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插头的一插接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包括由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侧板所围成的一对接腔,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设有与所述对接腔相通的多个收容槽,且相邻两所述收容槽之间具有一隔栏,自其中一部分的所述隔栏朝所述对接腔内分别凸伸有多个凸肋,另一部分的所述隔栏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对接腔时与所述插接部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自所述对接腔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凸肋的前端;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一连接部连接至少二所述凸肋的前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肋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斜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前端。
进一步,至少一所述凸肋的一侧面与其中一所述收容槽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且所述凸肋的相对另一侧面与另一所述收容槽对应的侧面上下错开。
进一步,每一端子具有一弹性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的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收容槽靠近所述侧板一侧的间隙大于所述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收容槽远离所述侧板一侧的间隙。
进一步,多个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外侧且毗邻对应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宽度,每一端子具有一弹性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靠近所述侧板一侧具有一第一间隙,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的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靠近所述第一收容槽一侧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进一步,所述端子的结构相同,且相邻两所述端子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所述弹性部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远离所述侧板一侧具有一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等于所述第二间隙。
进一步,多个所述隔栏包括第一隔栏和第二隔栏,所述第一隔栏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收容槽之间,所述第二隔栏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所述第一隔栏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隔栏的宽度。
进一步,至少一所述凸肋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隔栏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
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顶壁及自顶壁相对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侧壁,所述顶壁和两所述侧壁的前端围成一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大于所述对接腔,所述顶壁遮蔽于所述顶板且向前凸出于所述顶板,每一所述侧壁遮蔽于所述侧板且向前凸出于所述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自所述对接腔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凸肋的前端,不但加强了所述凸肋的强度,而且当一对接插头的一插接部插入所述对接腔时,所述导斜面可直接导引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对接腔中,不仅降低了所述插接部对于所述凸肋前端的磨损,而且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插头的对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端子组装至本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对接前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对接前的平面图;
图7为图4中的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对接后的平面图;
图8为图6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用以与一对接插头200电性连接,其包括:一本体1,安装至所述本体1内的两个端子模块2,以及包覆所述本体1的一壳体3。
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包括一顶板11、一底板12及两侧板13所围成的一对接腔14,所述对接腔14供所述对接插头200的一插接部4插入,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位于所述对接腔14的上下两侧,且两所述侧板13位于所述对接腔14的左右两侧。
所述顶板11及所述底板12的相向两内表面设有多个收容槽15,所述收容槽15呈上、下两排对称设置(辅助参看图10),每一所述收容槽15的前端具有一前壁面153,且每一所述收容槽15凸设一挡块154(辅助参看图5)。
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一排所述收容槽15包括中间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二收容槽152,及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左右两侧且毗邻对应所述侧板13的多个第一收容槽151,所述第一收容槽151的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的宽度W2。
相邻两所述收容槽15之间具有一隔栏16,所述隔栏16包括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之间的多个第一隔栏161,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与第二收容槽152之间或者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二收容槽152之间的多个第二隔栏162,所述第一隔栏161的宽度W3小于所述第二隔栏162的宽度W4。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自多个所述隔栏16朝所述对接腔14内分别凸伸有多个凸肋17,所述本体1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19自所述对接腔14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凸肋17的前端。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凸肋17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和第二收容槽152之间的多个第一凸肋171(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仅设有一个第一凸肋17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二收容槽152之间的多个第二凸肋172(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仅设有一个第二凸肋172)。
所述第一凸肋171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且所述第一凸肋171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对应的侧面上下错开。
所述第二凸肋17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凸肋17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隔栏162对应的侧面也上下齐平。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本体1具有一连接部18连接至少二所述凸肋17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8可连接两个所述凸肋17的前端,也可连接三个所述凸肋17的前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8也可连接超过三个所述凸肋17的前端,所述连接部18与所述凸肋17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斜面19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8的前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所述端子模块2包括一绝缘块21,及与所述绝缘块21镶埋成型的一排端子22,所述端子22的结构相同,且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15,且相邻两所述端子22之间的间距相等(辅助参看图10)。
每一所述端子22包括一弹性部221、一尾部222、及连接所述弹性部221和尾部222的一主体部223。
所述弹性部221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5,所述挡块154挡止所述弹性部221朝所述对接腔14移动(辅助参看图5和图6),所述弹性部221具有一接触部2211凸伸入所述对接腔14用与所述插接部4对接,所述弹性部22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倒角2212,所述倒角2212自所述接触部2211延伸至所述弹性部221的自由端,所述倒角2212起导引作用,可有效避免由于所述插接部4斜插而损坏所述端子22,所述弹性部221的自由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5且被所述前壁面153遮蔽(辅助参看图5和图6)。
所述尾部222延伸出所述本体1外,并且表面焊接于一电路板(未图示)上。
所述主体部223具有一固定部2231固定于所述绝缘块21中,及一延伸部2232连接所述固定部2231和所述弹性部221,所述延伸部2232位于所述收容槽15的后方且未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5(辅助参看图8)。
如图9和图11所示,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51靠近所述侧板13一侧具有一第一间隙S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中的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52靠近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一侧具有一第二间隙S2,所述第一间隙S1大于所述第二间隙S2。
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所述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151远离所述侧板13一侧具有一第三间隙S3,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中的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52远离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一侧具有一第四间隙S4,所述第二间隙S2、第三间隙S3和第四间隙S4均相等。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对接腔14具有一中心线L,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151对称设于所述中心线L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第一收容槽151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左壁面1511和一右壁面1512。
在所述中心线L的左侧,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左壁面1511之间的间隙(即第一间隙S1)大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右壁面1512之间的间隙(即第三间隙S3)。
在所述中心线L的右侧,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左壁面1511之间的间隙(即第三间隙S3)小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右壁面1512之间的间隙(即第一间隙S1)。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3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一顶壁31、一底壁32以及两侧壁33,所述顶壁31遮蔽于所述顶板11且向前凸出于所述顶板11,所述底壁32遮蔽于所述底板12且向前凸出于所述底板12,每一所述侧壁33遮蔽于所述侧板13且向前凸出于所述侧板13。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壳体3的前端具有一对接口34位于所述对接腔14的前方,所述对接口34的宽度大于所述对接腔14的宽度,所述对接口34的高度大于所述对接腔14的高度,故当所述插接部4插入所述对接口34时,所述插接部4与所述对接口34之间有间隙,导致所述插接部4因对位不正容易倾斜于所述对接腔14插入,此时,每一排所述端子22中毗邻两所述侧板13处的所述端子22的偏移量大于毗邻所述中心线L处的所述端子22的偏移量,本实施例通过增大所述第一间隙S1(辅助参看图9和图11),使得所述弹性部221可在所述第一间隙S1内发生形变,避免了所述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151靠近所述侧板13一侧由于过度挤压而损坏所述端子22,进而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本体1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19自所述对接腔14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凸肋17的前端,不但加强了所述凸肋17的强度,而且当一对接插头200的一插接部4插入所述对接腔14时,所述导斜面19可直接导引所述插接部4插入所述对接腔14中,不仅降低了所述插接部4对于所述凸肋17前端的磨损,而且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所述对接插头200的对接难度。
(2)所述本体1具有一连接部18连接至少二所述凸肋17的前端,所述连接部18与所述凸肋17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斜面19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8的前端,增加了所述凸肋17前端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凸肋17的耐磨损能力。
(3)所述第一收容槽151毗邻对应所述侧板13,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中的弹性部221与第一收容槽151靠近所述侧板13一侧具有一第一间隙S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2中的弹性部221与第二收容槽152靠近所述第一收容槽151一侧具有一第二间隙S2,所述第一间隙S1大于所述第二间隙S2,通过增大所述第一间隙S1,当所述插接部4倾斜于对接腔14插入时,所述弹性部221在所述第一间隙S1内发生形变,可避免所述弹性部221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151靠近所述侧板13一侧由于过度挤压而损坏所述端子22,进而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4)所述第一隔栏16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隔栏162的宽度,通过减小所述第一隔栏161的宽度,以相应地增大所述第一间隙S1,防止了所述端子22由于过度受挤压而造成损坏。
(5)所述第二凸肋17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隔栏162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不仅增加了所述第二凸肋172的强度,而且避免了所述第二凸肋172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饱模的现象。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包括由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侧板所围成的一对接腔,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设有与所述对接腔相通的多个收容槽,且相邻两所述收容槽之间具有一隔栏,自多个所述隔栏朝所述对接腔内分别凸伸有多个凸肋,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导斜面自所述对接腔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凸肋的前端,多个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外侧且毗邻对应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宽度;
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每一端子具有一弹性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靠近所述侧板一侧具有一第一间隙,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的弹性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靠近所述第一收容槽一侧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连接部连接至少二所述凸肋的前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肋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斜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凸肋的一侧面与其中一所述收容槽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且所述凸肋的相对另一侧面与另一所述收容槽对应的侧面上下错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所述弹性部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远离所述侧板一侧具有一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小于所述第一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结构相同,且相邻两所述端子之间的间距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所述弹性部与其对应的第一收容槽远离所述侧板一侧具有一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等于所述第二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隔栏包括第一隔栏和第二隔栏,所述第一隔栏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收容槽之间,所述第二隔栏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所述第一隔栏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隔栏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凸肋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隔栏对应的侧面上下齐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顶壁及自顶壁相对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侧壁,所述顶壁和两所述侧壁的前端围成一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大于所述对接腔,所述顶壁遮蔽于所述顶板且向前凸出于所述顶板,每一所述侧壁遮蔽于所述侧板且向前凸出于所述侧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28827.8A CN107611671B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28827.8A CN107611671B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1671A CN107611671A (zh) | 2018-01-19 |
CN107611671B true CN107611671B (zh) | 2019-12-27 |
Family
ID=6106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28827.8A Active CN107611671B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116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5669B (zh) * | 2020-05-14 | 2024-04-19 | 富联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40358Y (zh) * | 2005-09-28 | 2006-11-2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909599Y (zh) * | 2006-05-29 | 2007-06-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1259940Y (zh) * | 2008-03-20 | 2009-06-17 | 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易于焊装的记忆卡连接器结构 |
CN201490390U (zh) * | 2009-05-13 | 2010-05-26 | 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压接式电连接器 |
CN203367592U (zh) * | 2013-06-03 | 2013-12-25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92517B2 (ja) * | 2009-07-07 | 2011-10-1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5687535B2 (ja) * | 2011-03-22 | 2015-03-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
2017
- 2017-08-23 CN CN201710728827.8A patent/CN1076116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40358Y (zh) * | 2005-09-28 | 2006-11-2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909599Y (zh) * | 2006-05-29 | 2007-06-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1259940Y (zh) * | 2008-03-20 | 2009-06-17 | 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易于焊装的记忆卡连接器结构 |
CN201490390U (zh) * | 2009-05-13 | 2010-05-26 | 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压接式电连接器 |
CN203367592U (zh) * | 2013-06-03 | 2013-12-25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1671A (zh) | 2018-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46843B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10205256B2 (en) |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 |
CN107658654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451850B (zh) | 一种高速子连接器 | |
CN110391518B (zh) | 电连接器 | |
JP3200315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10994247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243294U (zh) |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 |
CN112072403B (zh) | 电连接器 | |
US7985089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cantilevered aligning key | |
CN20285595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12632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505017A (zh)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
CN202142663U (zh) | 卡缘连接器 | |
US7938687B2 (en) | Compact stacke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7611671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00136831A1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integrating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s | |
CN205882239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 |
CN20143026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1377002U (zh) | 防尘高速电连接器 | |
CN21225777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800007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289313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2104158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368176U (zh) | 线缆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