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1630B - 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1630B CN107591630B CN201610525282.6A CN201610525282A CN107591630B CN 107591630 B CN107591630 B CN 107591630B CN 201610525282 A CN201610525282 A CN 201610525282A CN 107591630 B CN107591630 B CN 1075916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ductive
- elastic
- terminals
- plug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一个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呈左右相反对称配置,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弹性部、尾部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正反插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照中国发明第CN10533710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插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在绝缘本体上的两排导电端子和屏蔽片及套设在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焊接部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焊接部的连接部。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信号端子的连接部的宽度较焊接部和接触部小。参照中国实用新型第CN2072062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插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壳体、上绝缘本体、第一端子、下绝缘本体、金属屏蔽层及第二端子。下接地端子的接地基体、下电源信号端子的电源信号基体、下接地端子的主体部、下电源信号端子的主体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加宽部。参照中国发明第CN10532232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插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塑胶本体、设于塑胶本体上下的两排导电端子及设于所述塑胶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导电端子个具有一接触部、一中间部及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导电端子上的接触部、中间部和连接部的宽度大体一致。
但是,在该类产品要求快速充电的要求下,上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并不能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的需求。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的插头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一个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呈左右相反对称配置,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弹性部、尾部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且所述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的宽度较其他导电端子的相应宽度大。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弹性部的宽度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触部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信号端子,所述同一排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之间均间隔两个导电端子的位置,所述一侧电源端子与相邻的信号端子之间间隔一个导电端子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呈直板状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尾部延伸出绝缘本体且包括向内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完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后端面,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突出部之间形成一个电路板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弹性部的厚度较所述连接部和尾部的厚度小。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后端面上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的尾部穿出的若干端子穿孔,所述端子穿孔呈上下两排,位于两侧容纳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端子穿孔较容纳其他导电端子的端子穿孔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二来实现: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下两侧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呈左右相反对称配置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一插座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的凹槽及若干分隔部,所述凹槽被若干分隔部分隔成若干容纳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电源端子,位于两侧对应电源端子的容纳孔较位于中间的容纳孔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接地端子,位于两侧对应接地端子的容纳孔较位于中间的容纳孔宽。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的宽度自前向后逐渐增大,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分别自所述容纳孔露出且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插头连接器通过将原先USBType C标准规格中的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加宽,同时打薄电导电端子前端,方便传输大电流、改善降幅且降低导电端子工作温度。此外绝缘本体上的凹槽配合导电端子加宽部分而较少分隔栏,加宽容纳孔,有利于增加弹性部弹性空间,提升制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与线缆组件成型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与电路板连接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一排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 | 100 | 绝缘本体 | 1 |
收容空间 | 10 | 前开口 | 101 |
前部 | 102 | 后开口 | 103 |
后部 | 104 | 贯通孔 | 105 |
端子穿孔 | 106 | 顶壁 | 11 |
第一凹槽 | 110 | 第一分隔部 | 111 |
第一容纳孔 | 112 | 底壁 | 12 |
第二凹槽 | 120 | 第二分隔部 | 121 |
第二容纳孔 | 122 | 侧壁 | 13 |
第三凹槽 | 130 | 导电端子 | 2 |
第一端子 | 21 | 第一接触部 | 211 |
第一连接部 | 212 | 第一尾部 | 213 |
第一弹性部 | 214 | 第一突起部 | 215 |
第二端子 | 22 | 第二接触部 | 221 |
第二连接部 | 222 | 第二尾部 | 223 |
第二弹性部 | 224 | 第二突起部 | 225 |
绝缘件 | 3 | 上绝缘座 | 31 |
第一抵接部 | 311 | 第一凸柱 | 312 |
第一收容槽 | 313 | 下绝缘座 | 32 |
第二抵接部 | 321 | 第二凸柱 | 322 |
第二收容槽 | 323 | 金属锁扣件 | 4 |
支撑部 | 41 | 让位孔 | 411 |
锁扣臂 | 42 | 夹持部 | 422 |
扣持部 | 421 | 金属壳体 | 5 |
接地件 | 6 | 框体部 | 61 |
安装部 | 62 | 接地弹臂 | 63 |
压接部 | 64 | 卡持臂 | 65 |
线缆组件 | 200 | 电路板 | 300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介绍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与线缆组件200一体成型,所述线缆组件200内还设有与插头连接器100相连接的电路板300。定义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插接的端口为插接端。界定对接方向、横断方向及与对接方向和横断方向均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对接方向与横断方向所在面构成水平面。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可以正向或者反向插入插座连接器配合。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两排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一体成体的绝缘件3、设于所述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的金属锁扣件4、套设于外的金属壳体5及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并与金属壳体5电性连接的接地件6。
参阅图3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大致成椭圆套管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壁11和底壁12、连接所述顶壁11与所述底壁12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壁13。所述顶壁11、底壁12及一对侧壁13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0。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将所述收容空间10分成具有前开口101的前部102及具有后开口103的后部104。所述顶壁11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0的前部102贯通的第一凹槽110。所述底壁12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0的前部102贯通的第二凹槽120。所述第一凹槽110被若干第一分隔部111分隔成若干第一容纳孔112,所述第二凹槽120被若干第二分隔部121分隔成若干第二容纳孔122,所述导电端子2分别自所述第一容纳孔112和第二容纳孔122露出。第一分隔部111和第二分隔部121中位于两侧的宽度较位于中间的宽度大。所述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20在对接方向延伸。所述一对侧壁13上均设有自绝缘本体1的后末端向前延伸的第三凹槽130,所述第三凹槽130未延伸贯穿绝缘本体1的前端缘。所述第三凹槽130与收容空间10的前部102及后部104均贯通。所述顶壁11和底壁12前端均开设有对应所述接地件6的若干贯通孔105。所述一对侧壁13在对接方向上向后延伸出所述顶壁11和底壁12。参阅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上设有上下两排端子穿孔106。所述端子穿孔106在横断方向的宽度不完全一致。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凹槽110内的第一端子21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二凹槽120内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0的前部102的第一接触部211、向后延伸且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穿孔106的第一尾部213、与所述第一尾部213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2及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12之间的第一弹性部214。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0的前部102的第二接触部221、向后延伸且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子穿孔106的第二尾部223、与所述第二尾部223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2及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2之间的第二弹性部224。所述第一尾部213和第二尾部223上分别设有向内突出的第一突起部215和第二突起部225。所述第一突起部215和第二突起部225均完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且形成上下夹持所述电路板300的电路板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1向收容空间10内凸伸用以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214和第二弹性部224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容纳孔112和第二容纳孔122而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位移空间。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在上下方向上分隔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为上下反向对称设置,从而,不管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入时,均能够保证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与插座连接器的对应接触部正确且对位的电性连接。
参阅图3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1与所述第二端子22均设置为七根,自左向右依次为一个接地端子、一个电源端子、一个正信号端子、一个负信号端子、一个拓展端子、一个电源端子及一个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尾部213及第一弹性部214较自身的第一接触部211宽。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尾部213及第一弹性部214较其他第一端子21宽。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第一弹性部214的宽度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2向所述第一接触部211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所述第一弹性部214的厚度均较所述第一连接部212和所述第一尾部213小。所述第二端子22亦具有上述特性,以令所述导电端子2能够传输大电流。所述第一端子21和所述第二端子22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之间均间隔两个导电端子2的位置,所述一侧电源端子与相邻的信号端子间隔一个导电端子2的位置。
所述绝缘件3包括固定第一端子21的上绝缘座31和固定第二端子22的下绝缘座32。所述上绝缘座31上表面后端向上凸设有沿所述横断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部311,下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若干第一凸柱312及若干第一收容槽313。所述下绝缘座32后端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二抵接部321。所述下绝缘座32下表面后端向下凸设有第二凸柱322,上表面设有向内凸出的若干第二凸柱322及若干第二收容槽323。所述第一凸柱312收容卡接所述第二收容槽323,所述第二凸柱322收容卡接所述第一收容槽313令所述上绝缘座31和下绝缘座32稳定固持在一起。所述第一抵接部311和第二抵接部321分别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部104后端缘令所述绝缘件3与所述绝缘本体1稳定扣持。
所述金属锁扣件4包括沿横断方向延伸的支撑部41及自支撑部41的两端分别前后延伸的锁扣臂42。所述金属锁扣件4通过收容空间10的后部104的后开口103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一对锁扣臂42分别收容于相应的第三凹槽130。所述支撑部41上设有若干让位孔411,所述让位孔411亦可设置为缺口形状。所述上绝缘座31上的第一凸柱312透过让位孔411收容抵持于所述下绝缘座32上的第二收容槽323,所述下绝缘座32上的第二凸柱322透过所述让位孔411收容抵持于所述上绝缘座31的第一收容槽313,以令所述上绝缘座31、下绝缘座32和所述金属锁扣件4稳定固持。所述一对锁扣臂42分别设有位于前端向内突出的扣持部421及位于后端的夹持部422。所述扣持部421相对设置,扣持插座连接器以形成稳定固持。参照图2所示,所述一对夹持部422其中之一向上延伸而高出所述支撑部41而另一向下延伸而低于所述支撑部41从而能够上下夹持所述电路板300。
所述金属壳体5是椭圆形套管结构,所述金属壳体5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11、底壁12及侧壁13。
所述接地件6设置为一对,分别沿上下方向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11和底壁12上。所述接地件6包括平板状的框体部61、自框体部61两侧向外侧延伸并用以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的安装部62、自框体部61前端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0的接地弹臂63及自所述框体部61后端向后延伸出的压接部64。所述接地弹臂63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并穿过所述绝缘本体1的贯通孔105与插座连接器配合。所述一对接地件6的接地弹臂6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一对接地件6的接地弹臂63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在上下方向的间距。所述压接部64贴靠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11上。所述接地弹臂63之间还设有卡持臂65,所述卡持臂65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一个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呈左右相反对称配置,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弹性部、尾部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连接部,每排导电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和与所述电源端子相邻的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相对两侧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得以使得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部彼此远离,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远离相邻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侧不超过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远离相邻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且所述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的宽度较其他导电端子的相应宽度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信号端子,所述同一排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之间均间隔两个导电端子的位置,所述一侧电源端子与相邻的信号端子之间间隔一个导电端子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呈直板状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尾部延伸出绝缘本体且包括向内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完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后端面,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突出部之间形成一个电路板容纳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弹性部的厚度较所述连接部和尾部的厚度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面上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的尾部穿出的若干端子穿孔,所述端子穿孔呈上下两排,位于两侧容纳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端子穿孔较容纳其他导电端子的端子穿孔宽。
7.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下两侧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呈左右相反对称配置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一插座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的凹槽及若干分隔部,所述凹槽被若干分隔部分隔成若干容纳孔,每排导电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和与所述电源端子相邻的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对应电源端子的容纳孔较位于中间的容纳孔宽,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弹性部、尾部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电源端子的弹性部、连接部及尾部均宽度加大而较其接触部的宽度大,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相对两侧自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得以使得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部彼此远离,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远离相邻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侧不超过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远离相邻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边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容纳孔较位于中间的容纳孔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的宽度自前向后逐渐增大,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与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分别自所述容纳孔露出且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5282.6A CN107591630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插头连接器 |
TW105130942A TWI701868B (zh) | 2016-07-06 | 2016-09-26 | 插頭連接器 |
JP2017131912A JP2018006345A (ja) | 2016-07-06 | 2017-07-05 | プラグコネクタ |
US15/643,457 US10084254B2 (en) | 2016-07-06 | 2017-07-06 | High power plug connect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5282.6A CN107591630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插头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1630A CN107591630A (zh) | 2018-01-16 |
CN107591630B true CN107591630B (zh) | 2020-09-25 |
Family
ID=6091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5282.6A Active CN107591630B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插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84254B2 (zh) |
JP (1) | JP2018006345A (zh) |
CN (1) | CN107591630B (zh) |
TW (1) | TWI7018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0995A (zh) * | 2018-05-17 | 2018-08-31 |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119842B (zh) * | 2018-09-18 | 2024-07-19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KR102575274B1 (ko) * | 2019-03-12 | 2023-09-06 |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 리셉터클 커넥터의 단자 배치구조 |
EP3817157A1 (en) | 2019-10-31 | 2021-05-05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Contact arrangement for a connector, connector |
CN113555708B (zh) * | 2020-04-02 | 2023-12-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 |
CN113904146B (zh) * | 2021-09-22 | 2024-05-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 |
CN114759385B (zh) | 2022-04-29 | 2024-04-02 |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07402A (ja) * | 2001-06-20 | 2003-01-10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高速伝送電気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09388B2 (ja) * | 2010-02-18 | 2012-08-2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レセプタク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電子機器 |
US9525227B2 (en) * | 2012-07-21 | 2016-12-20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M476383U (en) * | 2013-05-31 | 2014-04-1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Connector |
US9997853B2 (en) * | 2013-07-19 | 2018-06-12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4348025B (zh) * | 2013-08-08 | 2017-01-1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 |
TW201605127A (zh) | 2014-07-31 | 2016-02-01 |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CN204464641U (zh) | 2015-01-27 | 2015-07-08 |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
CN204597047U (zh) | 2015-04-27 | 2015-08-26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
CN205081305U (zh) * | 2015-05-26 | 2016-03-09 | 蔡周贤 | 正反双向插接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和弹性卡扣 |
CN105024197B (zh) | 2015-06-05 | 2018-04-17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
CN204809555U (zh) * | 2015-07-20 | 2015-11-25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正反插usb插头 |
CN105337108B (zh) | 2015-08-12 | 2018-02-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5322383B (zh) * | 2015-08-13 | 2018-08-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4966742U (zh) * | 2015-08-14 | 2016-01-13 | 汐青企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16
- 2016-07-06 CN CN201610525282.6A patent/CN107591630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26 TW TW105130942A patent/TWI701868B/zh active
-
2017
- 2017-07-05 JP JP2017131912A patent/JP2018006345A/ja active Pending
- 2017-07-06 US US15/643,457 patent/US1008425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07402A (ja) * | 2001-06-20 | 2003-01-10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高速伝送電気コネク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01868B (zh) | 2020-08-11 |
TW201803220A (zh) | 2018-01-16 |
CN107591630A (zh) | 2018-01-16 |
JP2018006345A (ja) | 2018-01-11 |
US20180013218A1 (en) | 2018-01-11 |
US10084254B2 (en) | 2018-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91630B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9962353B (zh) | 卡缘连接器 | |
USRE49901E1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for transmitting high speed signal | |
CN210517066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68137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555708B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9390715B (zh) | 电连接器 | |
US1156328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 |
CN112134095A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10994247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1013004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10530081B1 (en) | Du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oard | |
CN106961031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3437556B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TW202121774A (zh) | 電連接器 | |
US1139414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ve component | |
CN21450583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301544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111081U (zh) | 电连接器 | |
TWI723759B (zh) | 電連接器 | |
CN214505855U (zh) | 连接器组合 | |
CN2124123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119787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706572B (zh) | 具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 | |
CN109149179B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