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9099B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79099B CN107579099B CN201710751645.2A CN201710751645A CN107579099B CN 107579099 B CN107579099 B CN 107579099B CN 201710751645 A CN201710751645 A CN 201710751645A CN 107579099 B CN107579099 B CN 1075790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ub
- ink
- display panel
- a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11 induc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846 repe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5711 MoO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各阳极之间设置与各阳极绝缘的诱导电极,并且使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可以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根据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在喷墨打印工艺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以将墨滴排挤入所要打印的亚像素的阳极上,进而使喷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可以精准有效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形成发光层,避免造成混色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具有低能耗、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当今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
目前,OLED显示器中的发光层的成膜方式主要有蒸镀方式和喷墨打印方式。采用蒸镀方式成膜在制备小尺寸OLED显示器中应用较为成熟,而采用喷墨打印方式成膜由于其成膜速率快、材料利用率较高、可以实现大尺寸化,被认为是大尺寸OLED显示器实现量产的重要方式。通常在制作发光层时,需要在基板上制作像素界定层以限定各亚像素所在的区域,之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对应的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制作发光层。然而,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发光层的过程中,喷墨打印设备喷出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会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导致有机发光材料不能精准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并且还会导致墨滴在像素界定层上停留甚至滑入相邻的亚像素中,从而造成混色的问题。
基于此,如何精准有效的使墨滴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发光层时,可以使墨滴精准有效的落入亚像素内,以及避免墨滴在像素界定层上停留,进而避免混色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亚像素以及位于各所述亚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各所述亚像素包括依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阳极、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各所述阳极绝缘设置的诱导电极;所述诱导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所述诱导电极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形成所述发光层时,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各所述阳极、所述像素界定层以及所述诱导电极的图形;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上喷涂带电荷的墨滴,并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以及对所述诱导电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形成发光层的图形。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各阳极之间设置与各阳极绝缘的诱导电极,并且使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可以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根据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在喷墨打印工艺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以将墨滴排挤入所要打印的亚像素的阳极上,进而使喷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可以精准有效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形成发光层,避免造成混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e分别为实施例四中执行各步骤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f分别为实施例五中执行各步骤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均不反映显示面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a至图1c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0,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多个亚像素110以及位于各亚像素110之间的像素界定层120,各亚像素110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阳极111、发光层112以及阴极113;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各阳极111绝缘设置的诱导电极130;诱导电极130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120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诱导电极130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111形成发光层112时,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各阳极之间设置与各阳极绝缘的诱导电极,并且使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可以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根据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在喷墨打印工艺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以将墨滴排挤入所要打印的亚像素的阳极上,进而使喷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可以精准有效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形成发光层,避免造成混色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为包围每一个亚像素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网格状。并且,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宽度,以避免诱导电极影响亚像素的开口率。在实际应用中,诱导电极的具体宽度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由于形成发光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与像素界定层接触处之间的表面能差异,以及有机发光材料本身的干燥行为,导致有机发光材料容易形成边缘高而中间薄的不均匀薄膜,即咖啡环效应。为了避免咖啡环效应,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至图1c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各阳极111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的辅助电极140;辅助电极140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各阳极111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辅助电极140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111形成发光层时,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这样由于墨滴与辅助电极所带电荷相反,可以使墨滴与辅助电极之间通过异性相吸的作用,使位于亚像素边缘的墨滴向中间区域聚拢,从而改善咖啡环效应导致的不利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或者柔性基板。并且,如图1a至图1c所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包括阳极111、发光层112以及阴极113的OLED结构之前,已预先在衬底基板100上形成了位于各亚像素11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114,该像素驱动电路114用于驱动OLED结构发光。并且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与制备工艺与现有技术中的基本相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作赘述。
为了避免形成像素驱动电路中晶体管的膜层之间的段差对OLED结构中各膜层的影响,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与图1b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辅助电极140与具有像素驱动电路的衬底基板100之间的第一平坦化层150,以及位于辅助电极140与阳极111之间的第二平坦化层160。第一平坦化层15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还具有绝缘作用。并且,同一亚像素110中的阳极111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15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与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114电连接。或者,为了减少膜层,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c所示,辅助电极140也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这样可以避免额外的设置第一平坦化层。当然,辅助电极也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存储电容的一个电极同层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高电压信号的PVDD信号线以及提供参考信号的Ref信号线,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中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高电压信号的PVDD信号线可以复用为辅助电极;或者,显示面板中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参考信号的Ref信号线也可以复用为辅助电极。在实际应用中,辅助电极的具体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阳极可以为透明的单层导电薄膜,该单层导电薄膜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材料、氧化铟锌(IZO)材料、碳纳米管材料、石墨烯材料、纳米金材料与纳米银材料中之一或组合。或者,阳极也可以为透明的复合导电薄膜,该复合导电薄膜可以为层叠设置的ITO、Ag以及ITO,层叠设置的ITO、Al以及ITO,层叠设置的Al与TiN或者层叠设置的Al与MoOx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诱导电极的材料可以与阳极的材料相同。这样可以在制备显示面板时,只需在形成阳极的图形时改变原有的构图图形,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诱导电极与阳极的图形,不用增加单独制备诱导电极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供生产效率。当然,为了提高诱导电极的导电性,降低功耗,诱导电极的材料也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为金、银、铝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可以包括三种颜色发光层,这三种颜色发光层分别为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以及蓝色发光层,以通过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混合出射白光。发光层可以包括四种颜色发光层,这四种颜色发光层分别为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以及白色发光层。当然,发光层还可以包括其它颜色的发光层,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一、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所示,诱导电极130可以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上,并且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诱导电极130和阴极113之间的电极隔绝层170。这样在喷墨打印工艺中,可以使诱导电极130更加有效的排斥喷涂到像素界定层120上的墨滴,并将墨滴引导进入亚像素中的阳极111上。
或者,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b所示,诱导电极130也可以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具体地,诱导电极130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之间。这样可以不用额外的增加电极隔绝层,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2a所示,诱导电极13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为一层设置的网格状结构。显示基板还包括一条与诱导电极130电连接的第一走线(图2a未示出)。该第一走线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形成发光层时,向诱导电极传输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这样仅需设置一条走线即可实现向诱导电极输入电荷。并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与第一走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通过该连接端子向第一走线中输入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走线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诱导电极位于像素界定层与衬底基板之间,诱导电极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与第二平坦化层的过孔与第一走线电连接。或者,诱导电极位于像素界定层之上,诱导电极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与第二平坦化层以及像素界定层的过孔与第一走线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诱导电极与第一走线之间的膜层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第一走线的材料可以与同层设置的源漏极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走线与晶体管的源漏极的图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阴极可以为一整层面状电极。并且,还可以使阴极与诱导电极电连接,以降低阴极的电阻,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实施例二、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所示,诱导电极130可以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上,并且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诱导电极130和阴极113之间的电极隔绝层170。这样在喷墨打印工艺中,可以使诱导电极130更加有效的排斥喷涂到像素界定层120上的墨滴,并将墨滴引导进入亚像素中的阳极111上。
或者,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b所示,诱导电极130也可以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具体地,诱导电极130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之间。这样可以不用额外的增加电极隔绝层,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2b所示,诱导电极130可以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诱导子电极131,结合图1a、图1b以及图2b,其中,图1a为图2b中沿AA’方向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2b中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多条与各诱导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走线181(图2b中未示出)。该第二走线181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形成发光层时,向对应的诱导子电极131传输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并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与每个第二走线181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通过该连接端子向连接的第二走线输入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与图1b所示,各诱导子电极131同层同材质。这样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各诱导子电极131的图形,可以简化制备工艺。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a所示,诱导子电极131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之上,诱导子电极131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150、第二平坦化层160以及像素界定层120的过孔与对应的第二走线181电连接。或者,如图1b所示,诱导子电极131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之间,诱导子电极131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15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与第二走线181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诱导子电极与第二走线之间的膜层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第二走线的材料可以与同层设置的源漏极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走线与晶体管的源漏极的图形。
目前,采用自电容原理实现触摸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现在的生活中。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完成后,诱导子电极将会呈闲置状态。因此,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诱导子电极可以复用为自电容触摸电极,并且采用第二走线传输诱导子电极作为自电容触摸电极时的信号,以使显示面板实现自电容触控功能。这样还不需要额外增加制备自电容触摸电极的工艺和膜层,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减低显示面板的厚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避免阴极对复用为自电容触摸电极的诱导子电极的屏蔽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阴极与诱导电极对应的区域具有开口,以使阴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诱导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尽可能的无交叠区域。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各亚像素中的阴极需要进行电连接以输入信号,因此各亚像素中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线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诱导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会具有交叠区域,但是该交叠区域的面积非常小,因此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交叠区域对自电容触摸电极的屏蔽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实施例三、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结合图1c与图2c,其中图1c为图2c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c所示,诱导电极130可以包括: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的多条第一子电极132,以及位于像素界定层120上的多条第二子电极133;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二子电极133和阴极113之间的像素隔绝层190。
并且,如图2c所示,第一子电极132可以沿亚像素110的行方向延伸,第二子电极133可以沿亚像素110的列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使各第一子电极132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各第二子电极133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形成包围亚像素110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网格状。
或者,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子电极也可以沿亚像素的列方向延伸,第二子电极也可以沿亚像素的行方向延伸。这样也可以使各第一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各第二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形成包围亚像素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网格状。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阳极为透明的单层导电薄膜时,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的材料可以均与阳极的材料相同。在阳极为透明的复合导电薄膜时,第一子电极的材料可以与复合导电薄膜中靠近衬底基板的膜层的材料相同,第二子电极的材料可以与复合导电薄膜中除与第一子电极材料相同的膜层之外的其余膜层的材料相同。例如,在复合导电薄膜为层叠设置的ITO、Ag以及ITO时,第一子电极的材料为ITO,第二子电极的材料为Ag以及ITO,这样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子电极与复合导电薄膜中的ITO的图形,以及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子电极与复合导电薄膜中的Ag与ITO的图形,从而简化制备工艺。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c所示,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多条第三走线182。具体地,可以使一条第一子电极连接一条第三走线。或者,为了减少走线数量,也可以使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三走线;例如,使相邻的两条第一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三走线;或者使相邻的三条第一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三走线;或者使相邻的四条第一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三走线,在此不作限定。该第三走线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形成发光层时,向连接的第一子电极传输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并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与第三走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通过该连接端子向第三走线中输入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三走线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并且第一子电极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与第二平坦化层的过孔与对应的第三走线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子电极与第三走线之间的膜层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第三走线的材料可以与同层设置的源漏极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三走线与晶体管的源漏极的图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c所示,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多条第四走线183。具体地,可以使一条第二子电极连接一条第四走线。或者,为了减少走线数量,也可以使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二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四走线;例如,使相邻的两条第二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四走线;或者使相邻的三条第二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四走线;或者使相邻的四条第二子电极电连接一条第四走线,在此不作限定。该第四走线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形成发光层时,向连接的第二子电极传输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并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与第四走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以通过该连接端子向第四走线中输入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四走线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并且第二子电极通过贯穿第一平坦化层、第二平坦化层以及像素界定层的过孔与对应的第四走线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子电极与第四走线之间的膜层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为了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第四走线的材料可以与同层设置的源漏极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四走线与晶体管的源漏极的图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一条第三走线连接的第一子电极的数量与每一条第四走线连接的第二子电极的数量均相同。这样可以统一制备工艺。
目前,采用互电容原理实现触摸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现在的生活中。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完成后,由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组成的诱导电极将会呈闲置状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可以复用为互电容触摸电极,并且采用第三走线与第四走线分别向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传输作为互电容触摸电极时的信号,从而使显示面板实现互电容触控功能。这样还不需要额外增加制备互电容触摸电极的工艺和膜层,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减低显示面板的厚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避免阴极对复用为互电容触摸电极的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的屏蔽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阴极与诱导电极对应的区域具有开口,以使阴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子电极以及第二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尽可能的无交叠区域。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各亚像素中的阴极需要进行电连接以输入信号,因此各亚像素中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线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子电极以及第二子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会具有交叠区域,但是该交叠区域的面积非常小,因此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交叠区域对互电容触摸电极的屏蔽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各阳极、像素界定层以及诱导电极的图形;
S302、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上喷涂带电荷的墨滴,并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以及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形成发光层的图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以及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根据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从而在喷墨打印工艺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以将墨滴排挤入所要打印的亚像素的阳极上,进而使喷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可以精准有效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形成发光层,避免造成混色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各阳极、像素界定层以及诱导电极的图形之前,还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辅助电极的图形。
并且,在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时,还可以包括:对与喷涂墨滴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加载与喷涂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这样由于墨滴与辅助电极所带电荷相反,可以使墨滴与辅助电极之间通过异性相吸的作用,使位于亚像素边缘的墨滴向中间区域聚拢,从而改善咖啡环效应导致的不利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在形成辅助电极之前,还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平坦化层的图形,并且该衬底基板已经预先形成有位于各亚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图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形成辅助电极之后,且在形成阳极之前,还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平坦化层的图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所有发光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发光层时,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阳极上喷涂带电荷的墨滴,并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具体可以包括:采用喷墨打印工艺依次在不同颜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上喷涂对应颜色的带电荷的墨滴,并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在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时,为了避免在其他颜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上喷涂上该对应颜色发光层的墨滴,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时,还包括:对除对应颜色的阳极之外的所有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避免在其他颜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上喷涂上该对应颜色发光层的墨滴,进一步降低混色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在形成所有颜色发光层之后,还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阴极的图形。
下面分别以形成图1a与图1c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四、
以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00上形成辅助电极140的图形,如图4a所示。其中,本步骤(1)中的衬底基板100已经预先形成有像素驱动电路114、第二走线181以及第一平坦化层150。并且形成像素驱动电路114、第二走线181以及第一平坦化层150的工艺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2)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辅助电极140的衬底基板100上形成第二平坦化层160,以及位于各亚像素中且贯穿第一平坦化层150与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161的图形,如图4b所示。其中,在同一亚像素中,过孔161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将与形成的阳极电连接的晶体管的漏极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3)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衬底基板100上的各亚像素之间形成像素界定层120的图形,如图4c所示。并且,在形成像素界定层120的图形时,还包括形成贯穿像素界定层120、第一平坦化层150以及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121的图形;其中,过孔121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走线181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4)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像素界定层120的衬底基板100上形成各阳极111与诱导电极130中各诱导子电极的图形,以使各阳极111通过过孔161与对应的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以及使诱导子电极通过过孔121与对应的第二走线181电连接;如图4d所示。
(5)采用喷墨打印工艺依次在不同颜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上喷涂对应颜色的带电荷的墨滴,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对诱导电极中的各诱导子电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对除对应颜色的阳极之外的所有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以及对与喷涂墨滴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加载与喷涂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发光层的图形。
具体地,以形成绿色发光层为例,如图4e所示,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绿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111上喷涂绿色的带正电荷的墨滴ID,向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即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加载负电荷;并对诱导电极130中的各诱导子电极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即诱导电极130中的各诱导子电极加载正电荷。这样可以使诱导电极130与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之间具有由诱导电极130指向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的电场E1,以通过电场E1以及异性相吸的作用引导墨滴ID精准有效的滴到阳极111上,以及避免墨滴ID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120上。对除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之外的其余阳极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即其余阳极加载正电荷,这样可以使墨滴ID与其余阳极之间具有排斥作用,以避免液滴ID滴到其余阳极上造成混色。对与喷涂墨滴ID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140加载与喷涂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即辅助电极140加载负电荷。这样可以使辅助电极140与滴到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上的液滴之间具有由液滴指向辅助电极140的电场E2,以使辅助电极140对滴到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上的液滴具有向阳极111的中间区域吸引的作用,从而改善咖啡环效应,进而在阳极111上形成改善后的绿色发光层的图形。同理,形成其余颜色发光层的过程与上述形成绿色发光层的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6)分别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所有颜色发光层112的衬底基板110上依次形成电极隔绝层170与阴极113的图形;如图1a所示。
实施例五、
以图1c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为例,并且以形成的阳极为层叠设置的ITO、Ag以及ITO的复合导电薄膜,其中第一子电极与靠近衬底基板的ITO材料相同,第二子电极与Ag以及远离衬底基板的ITO材料相同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00上形成辅助电极140、第三走线182、第四走线183以及像素驱动电路114中晶体管的源漏极的图形,如图5a所示。其中,本步骤(1)中的衬底基板100已经预先形成有像素驱动电路114中晶体管的其余膜层,并且,形成像素驱动电路114中晶体管的其余膜层的工艺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2)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辅助电极140的衬底基板100上形成第二平坦化层160,贯穿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162以及位于各亚像素中且贯穿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163的图形,如图5b所示。其中,在同一亚像素中,过孔163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将与形成的阳极电连接的晶体管的漏极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并且过孔162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第三走线182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3)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衬底基板100上的各亚像素之间形成第一子电极132以及阳极中的ITO层1111的图形;如图5c所示。其中,第一子电极132通过过孔162与对应的第三走线182电连接,ITO层1111通过过孔163与对应的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
(4)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有第一子电极132的衬底基板100上的各亚像素之间形成像素界定层120的图形,如图5d所示。并且,在形成像素界定层120的图形时,还包括形成贯穿像素界定层120以及第二平坦化层160的过孔122的图形;其中,过孔122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第四走线183在衬底基板100的正投影内。
(5)在形成有像素界定层120的衬底基板100上形成第二子电极133以及各阳极中的Ag与ITO层1112的图形;如图5e所示。其中,ITO层1111和Ag与ITO层1112共同组成了阳极111。第二子电极133通过过孔122与对应的第四走线183电连接。
(6)采用喷墨打印工艺依次在不同颜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上喷涂对应颜色的带电荷的墨滴,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对诱导电极中的各诱导子电极加载与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对除对应颜色的阳极之外的所有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以及对与喷涂墨滴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加载与喷涂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发光层的图形。
具体地,以形成绿色发光层为例,如图5f所示,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绿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111上喷涂绿色的带正电荷的墨滴ID,向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即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加载负电荷;并对诱导电极130中的各第一子电极132与各第二子电极133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即第一子电极132与各第二子电极133加载正电荷。这样可以使第一子电极132与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之间具有由第一子电极132指向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的电场E01,以及使第二子电极133与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之间具有由第二子电极133指向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的电场E02,以通过电场E01与E02以及异性相吸的作用引导墨滴ID精准有效的滴到阳极111上,以及避免墨滴ID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120上。对除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之外的其余阳极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即其余阳极加载正电荷,这样可以使墨滴ID与其余阳极之间具有排斥作用,以避免液滴ID滴到其余阳极上造成混色。以及对与喷涂墨滴ID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140加载与墨滴ID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即辅助电极140加载负电荷。这样可以使辅助电极140与滴到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上的液滴之间具有由液滴指向辅助电极140的电场E3,以使辅助电极140对滴到绿色发光层对应的阳极111上的液滴具有向阳极111的中间区域吸引的作用,从而改善咖啡环效应,进而在阳极111上形成改善后的绿色发光层的图形。同理,形成其余颜色发光层的过程与上述形成绿色发光层的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7)分别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所有颜色发光层112的衬底基板110上依次形成像素隔绝层190与阴极113的图形;如图1c所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各阳极之间设置与各阳极绝缘的诱导电极,并且使诱导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可以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诱导电极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根据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在喷墨打印工艺过程中,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被喷涂到像素界定层上,以将墨滴排挤入所要打印的亚像素的阳极上,进而使喷涂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墨滴可以精准有效的进入亚像素特定的开口区域中形成发光层,避免造成混色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亚像素以及位于各所述亚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各所述亚像素包括依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阳极、发光层以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各所述阳极绝缘设置的诱导电极;所述诱导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所述诱导电极用于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形成所述发光层时,加载与喷墨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所述诱导电极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诱导子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与各所述诱导子电极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走线;其中,所述诱导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上,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诱导电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电极隔绝层;或者,所述诱导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
或者,所述诱导电极包括: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多条第一子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上的多条第二子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像素隔绝层;所述第一子电极沿所述亚像素的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电极沿所述亚像素的列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一子电极沿所述亚像素的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电极沿所述亚像素的行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子电极复用为自电容触摸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复用为互电容触摸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电极的材料与所述阳极的材料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与所述诱导电极对应的区域具有开口。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各所述阳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
所述辅助电极用于采用所述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形成所述发光层时,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发光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发光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各所述阳极、所述像素界定层以及所述诱导电极的图形;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上喷涂带电荷的墨滴,并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以及对所述诱导电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形成发光层的图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有发光层包括至少三种颜色发光层时,所述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阳极上喷涂带电荷的墨滴,并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具体包括:
采用所述喷墨打印工艺依次在不同颜色发光层所对应的阳极上喷涂对应颜色的带电荷的墨滴,并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对应颜色的阳极加载与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时,还包括:对除所述对应颜色的阳极之外的所有阳极加载与所述喷涂的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各所述阳极、所述像素界定层以及所述诱导电极的图形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辅助电极的图形;
在所述对喷涂墨滴的阳极加载与所述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时,还包括:对与喷涂墨滴的阳极对应的辅助电极加载与所述喷涂墨滴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51645.2A CN107579099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51645.2A CN107579099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9099A CN107579099A (zh) | 2018-01-12 |
CN107579099B true CN107579099B (zh) | 2020-07-07 |
Family
ID=6102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51645.2A Active CN107579099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790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3083B (zh) * | 2017-08-31 | 2019-09-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喷墨打印方法 |
CN110112320B (zh) | 2018-06-22 | 2022-04-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元件 |
CN110137366B (zh) * | 2018-06-22 | 2021-12-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148533B (zh) * | 2018-08-21 | 2020-09-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CN109326222A (zh) * | 2018-09-28 | 2019-02-12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
KR102655061B1 (ko) * | 2019-03-25 | 2024-04-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자점층 제조 방법, 양자점층을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제조 방법, 및 양자점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9920940B (zh) | 2019-03-25 | 2021-01-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047886B (zh) * | 2019-04-11 | 2021-07-2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109572B (zh) * | 2019-05-10 | 2022-09-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883691A (zh) * | 2019-09-04 | 2020-11-03 |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装置及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CN110571363B (zh) | 2019-09-18 | 2022-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827700A (zh) * | 2019-10-21 | 2020-02-2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437233B (zh) | 2020-03-23 | 202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503272B (zh) * | 2020-03-25 | 2023-12-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611723A (zh) * | 2020-07-28 | 2021-11-05 |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显示器件 |
CN112186016B (zh) * | 2020-09-29 | 2022-07-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12114544B2 (en) | 2020-09-29 | 2024-10-08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ub-pixel anodes having notches |
CN113097397B (zh) * | 2021-03-30 | 2023-03-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13224119B (zh) * | 2021-04-28 | 2022-09-13 |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345940A (zh) * | 2021-05-20 | 2021-09-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
WO2023000174A1 (zh) * | 2021-07-20 | 2023-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JP2023541725A (ja) | 2021-08-18 | 2023-10-04 | 深▲セン▼市▲華▼星光▲電▼半▲導▼体▲顕▼示技▲術▼有限公司 |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乾燥設備 |
CN114242911B (zh) * | 2021-11-18 | 2023-11-0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65052A (zh) * | 2022-03-22 | 2022-06-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有机显示面板 |
CN114864837A (zh) * | 2022-05-07 | 2022-08-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
CN115513397A (zh) * | 2022-08-18 | 2022-12-2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终端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59660A (ja) * | 2001-08-17 | 2003-02-28 | Toshiba Corp | 自己発光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6202597A (ja) * | 2005-01-20 | 2006-08-03 | Seiko Epson Corp |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79558A (ko) * | 2002-04-04 | 2003-10-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방법 |
-
2017
- 2017-08-28 CN CN201710751645.2A patent/CN1075790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59660A (ja) * | 2001-08-17 | 2003-02-28 | Toshiba Corp | 自己発光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6202597A (ja) * | 2005-01-20 | 2006-08-03 | Seiko Epson Corp |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9099A (zh) | 2018-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79099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US12324305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n auxiliary electrode formed in a via hole structure that extends from the pixel definition layer an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planarization layer thereunder | |
CN11152495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9570532B2 (en) | Pixe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8539043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EP3621114A1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584605B (zh) | 阵列基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3462492B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US9773848B2 (en) |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 |
EP3767680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8172602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50379921A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Supplemental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Paths | |
CN108565352A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00083488A1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led display and oled display | |
CN107623083B (zh) | 阵列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喷墨打印方法 | |
CN111863908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257854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1180326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622412B2 (en) | Display panel | |
CN106910766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204289455U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
KR20220078380A (ko) | 표시장치 | |
CN113571666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4257657U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951893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