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7526A - 混凝土部件制造用模块、位移体以及格栅用于制造模块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部件制造用模块、位移体以及格栅用于制造模块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67526A CN107567526A CN201680006008.6A CN201680006008A CN107567526A CN 107567526 A CN107567526 A CN 107567526A CN 201680006008 A CN201680006008 A CN 201680006008A CN 107567526 A CN107567526 A CN 1075675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itudinal
- module
- holding means
- displacement
- g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04—Prismatic or cylindrical reinforcement cages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bars and open or closed stirrup rods
- E04C5/0622—Open cages, e.g. connecting stirrup baske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2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hollow filling elements
- E04B5/32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hollow filling elements the filling elements being spheric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04—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mprising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 E04B9/0457—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mprising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having closed internal caviti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20—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of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 or with only additional metal parts, e.g. concrete or plastics spacers with metal binding wi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36—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 E04C5/064—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the reinforcing elements in each plane being formed by, or forming a, mat of longitunal and transverse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taining Wall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Revetment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 Sewage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现场混凝土方法或在预制设备中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模块(1),所述模块(1)包括沿水平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100)形成的排(2),所述位移体(100)被受制地保持在由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10,20)构成的格栅结构中,所述格栅结构的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其中所述格栅(10,2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沿纵向方向(L)延伸并且彼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21,22),以及多个彼此间隔布置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13,23),所述横向杆(13,23)各自与所述纵向杆(11,12;21,22)连接,其中每个格栅(10,20)的至少一个位移体(100)在其外侧分别包括用于各个格栅(10,20)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311,321,412,422),所述保持装置相对于彼此形成和布置成使得:通过将第一纵向杆(11或21)容纳在第一保持装置(311,321)中并且将第二纵向杆(12,22)容纳在第二保持装置(412,422)中而将两个相应的格栅(10,20)至少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在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100)保持在一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模块,位移体,以及格栅用于制造模块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该制造中使用现场混凝土方法和预制设备,该模块包括沿纵向方向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形成的至少一排,所述多个位移体布置在三维格栅结构的杆中。
背景技术
这种位移体模块通常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被浇铸在混凝土层或混凝土部件中,以使它们更轻且更具成本效益。对于模块的制造,位移体通常用于格栅篮中,这同时使得待制造的混凝土元件更加稳定。为此,格栅篮的杆通常由钢(特别是钢筋)制成。
例如,从EP 2075387 A1已知这种模块,该模块包括在其横截面呈U形或梯形的长槽形格栅篮,其由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四个纵向杆组成,且基本上呈U形或梯形的横向杆支架垂直于此布置。纵向杆和横向杆支架互连并且共同形成容纳位移体的格栅结构。横向杆支架布置在纵向杆上,使得每两个分别相邻的横向杆支架与纵向杆共同各限定用于一个位移体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被设计成使得其包围或固定位移体,使得能够基本上避免位移体在容纳空间内的任何升高或滑动。格栅篮通常能够涵盖几乎任何尺寸。通过将横截面呈U形或梯形的柔性格栅篮的两个支架侧暂时加宽超过其开放基座侧(在随后的安装状态下朝下)能够将各位移体分别插入到相应的容纳空间中。
为了制造混凝土部件,例如混凝土天花板,将一个或多个这些模块初始平行地放置在钢筋支架上,例如在钢筋网上,钢筋网进而被布置在包层上。然后通常将其它钢筋支架布置在模块上,然后用混凝土填充整个构件。在钢筋支架和模块的整体结构的组装期间,也可以逐渐地或分层地进行填充。
从EP 2075387 A1已知的模块的组装通常在建筑工地上进行,其中特别地,格栅体通常作为预制部件被提供给建筑工地。预制的槽形格栅篮可以被彼此堆叠。由于其庞大的形状,尽管具有可堆叠性,但格栅篮仍然需要大量的运输容量。此外,将U形或梯形横向杆支架进行模具内弯曲的初始步骤和随后的横向杆支架与纵向杆的连接(特别是焊接),使得这种格栅篮的制造非常费力。
US 2012/0200004A1公开了减重天花板结构,其中位移体位于由钢筋制成的下部水平对齐的格栅和上部水平对齐的格栅之间。然后在进行混凝土浇铸之前,将两个格栅通过钩状件连接在一起。每个位移体在上侧和下侧包括由突出的环形部(其插入具有间隙的格栅的开口中)制成的环。水平格栅的传送和定位是费力的,并且只能由多个人在大面积上进行。
此外,US 2013/0212974 A1公开了一种使用塑料包覆体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混凝土浇铸方法。这些包覆体也可以位于两个水平钢格栅之间,其中空心体也可以任选地位于钢格栅之间。钢格栅具有较高的自重,因此只能被困难地加工。此外,钢格栅仅在预定尺寸可用,使得对齐和组装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定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改进型模块,通过该模块,能够既简单又经济有效地制造格栅结构,并且以最低的可能运输容量和最小的后勤工作量将其运输。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模块和具有权利要求3的特征的模块、并且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位移体、根据权利要求17的格栅的用途和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凝土部件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核心是用格栅结构替代笨重且制造昂贵的格栅篮,该格栅结构仅由至少两个单独的、优选扁平的格栅组成,两个格栅对应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格栅篮的两个支架侧,并且能够与至少以平行排布置的所有位移体简单地组合,使得所有位移体通过两个横向侧面格栅基本上受控地夹紧在一起作为复合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沿纵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形成的格栅结构,其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并且分别包括彼此平行地间隔设置并沿纵向方向延伸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至少一个第二纵向杆,以及多个间隔开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各自与纵向杆连接(特别是焊接)。
为了将格栅连接到位移体,根据用于至少单排模块的第一发明方案提供了:在一排模块中的位移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包括在其外侧的用于每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彼此相对地形成和布置为,通过将第一纵向杆容纳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中并且将所述第二纵向杆容纳在第二保持装置中而将两个相应的格栅至少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在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保持在一起。在这方面,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的格栅固定到至少一个位移体足矣,而在该排中的其它位移体基本上通过夹紧类方式仅由两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以及多个横向杆保持,但不必通过保持装置与这些杆连接。
为了增加两个格栅和全部相邻布置的位移体的复合体的稳定性,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提供了:多个位移体,特别是每个第二位移体,优选地,在该排中的所有位移体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格栅、优选地用于两个格栅的分别用于容纳相应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格栅结构仅由两个单独的格栅组成,因此大大减少了从供应商或制造商到建筑工地供应格栅结构或其组件的所需的运输容量和后勤工作量,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模块化。这是因为单独的格栅,特别是如果它们基本上平坦,则能够以相当节省空间的方式堆叠,并因此能够以相当高的效率运输。其次,单独的格栅,特别是如果它们基本平坦,则能够以相当少的劳动力和成本制造。因此,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优选地形成为基本平坦的形式,并且包括直的纵向杆和直的横向杆。
现有技术已知的预制格栅篮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不允许模块的多层布置,它们各自分别由包封在篮子中的单独排的位移体组成。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填充有位移体的多个堆叠的格栅篮的结构不包括垂直连续的横向杆,横向杆会对加强件的静力学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大多不能与所需的结构要求对应。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即用仅由至少两个单独的、优选平坦的格栅组成的格栅结构来代替格栅篮,使得两个格栅在相邻布置的位移体的多个堆叠排上容易地沿垂直方向延伸。因此,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也能够用于实现,由沿水平纵向方向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形成的多个堆叠排组成的、特别是用于制造较厚的混凝土部件的多排模块。
因此,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多排模块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包括由至少两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单个格栅形成的格栅结构,其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其中每个格栅又包括彼此平行间隔布置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至少一个第二纵向杆,以及多个间隔开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各自分别与纵向杆连接(特别是焊接)。为了根据该解决方案实现全部位移体与两个格栅的整体复合,提供了:在下排中的位移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在其外侧包括用于每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并且在上排中的位移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在其外侧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如此,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相对于彼此形成和布置成使得:通过将第一纵向杆容纳在第一保持装置中并且将第二纵向杆容纳在第二保持装置中而将两个相应的格栅至少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在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保持在一起。在这方面,在上排和下排中的其它位移体以及任何其它排的位移体通过保持装置而不直接与格栅的纵向杆连接,其仅通过两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以及所述多个横向杆保持也足矣。
在多排模块的解决方案下,两个格栅也能够简单且经济高效地制造,并且还能够以低运输容量需求和最小的后勤工作量运输。优选地,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进而形成为基本平坦的形式,并且包括直的纵向杆和直的横向杆。根据权利要求3的格栅与用于多排模块的全部位移体的连接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不同之处在于,在后者中,每个格栅的至少一个位移体分别包括第一保持装置以及第二保持装置,从而至少将每个格栅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到单个位移体,而所有其它位移体基本上被两个格栅保持。相比之下,如果格栅被固定在上排和下排中的两个位移体之间,而剩余的位移体仅由格栅结构保持在一起,则用于稳定且受制复合体的多排模块足矣。
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的模块的有利实施方式,其能够在增加复合体的内聚力的意义上提供为:多个位移体,特别是每个第二位移体,优选地在下排中的所有位移体至少包括用于格栅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所有格栅)的第一纵向杆的第一保持装置。可替选地或另外地,多个位移体,特别是每个第二位移体,优选地在上排中的所有位移体可以分别至少包括用于格栅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所有格栅)的第二纵向杆的第二保持装置。自然地,在根据权利要求3的模块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位移体可以在至少另外一排中设置有用于格栅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为此,格栅优选地包括另外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自然也可行的是,在根据权利要求3的模块排的至少一排中,使用这样的位移体,其包括用于格栅中至少一个或两个格栅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两者,如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块。如果这种在一排中具有用于格栅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的位移体用于根据权利要求3的模块中,则该排的相应格栅可优选地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或在适用的情况下包括附加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位移体至少包括用于两个相应格栅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这种位移体能够有利地用于单排模块和多排模块。
术语“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涉及容纳在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中的相应纵向杆的确定。术语“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进而通常涉及以下事实:提供至少总体上两个互补或协作的保持装置以至少互锁地并且受制地将格栅固定在所述保持装置之间。对于单排模块,协作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布置在单个位移体上,而对于多排模块,协作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可以各自布置在不同排(优选地下排和上排)中的不同位移体上。然而,无论排数多少,即对于单排模块和双排模块都是,每个第一保持装置也可以通常地与布置在相同的位移体上或布置在相同排或不同排的不同位移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第二保持装置相互作用。相反地对于第二保持装置也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部所有移动体和格栅之间的复合体的稳定性,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为:至少一个位移体分别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相邻布置的第一保持装置和/或分别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相邻布置的第二保持装置,在其中同时容纳有相应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如此,在多点固定到单个位移体的意义上,相应的杆被固定到至少两个保持装置。
为了可选地将格栅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水平方向横向或倾斜地固定在多个位置,其中格栅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以0°与小于90°之间的角度、优选为0°至30°的角度布置,一个或多个位移体可以分别包括多个第一保持装置和/或多个第二保持装置,它们横向于纵向方向彼此偏移布置。多个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之间横向于纵向方向的偏移布置可以具体地是完全垂直于纵向方向对齐,或者可选地还包括沿纵向方向的分量。多个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横向于纵向彼此偏移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成方式具体地不同或类似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锁定装置,优选地形成为锁定钩、锁定凹部、锁定螺母、锁定凹槽或锁定夹。具体地,分别协作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可以互补地形成和布置,使得固定在它们之间的格栅仅由于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的配合而被受制地附接到全部位移体。这可以例如通过插入相应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例如通过例如形成为锁定螺母或锁定槽并且布置为相对于彼此不能移动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的暂时柔性变形)而将格栅固定在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之间来实现。对于多排模块,各个位移体彼此支撑,使得它们可以作为复合体接纳由固定格栅引起的反作用力,使得位移体和格栅的组装模块以通常稳定的方式保持在一起。对于多排模块,在加强相邻排之间的复合体的意义上,特别是在相邻排的每两个堆叠位移体之间可以布置用作定心环的支撑元件,特别是支撑环。容纳在相应的保持装置中的各个纵向杆或自身容纳在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中的单个格栅不一定被受制地固定。当然,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也可以特别地形成为锁定装置,使得各个杆通过被容纳在相应的固定装置中而已经被受制地固定。为此,相关的保持装置可以形成为例如锁定夹或夹子状锁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螺母或槽状凹部,在适用的情况下通过暂时柔性变形使相应的纵向杆可以插入其中。螺母或槽状凹槽应优选地包括扭曲的、特别是圆形区段状的横截面轮廓线,其优选地被调节成纵向杆的半径。通过该有利实施方式能够显著简化模块的组装。例如,在单排模块中,第一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区段状轮廓的纵向螺母或凹槽,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第一纵向杆最初插入其中。由于圆形区段状轮廓,第一保持装置可以同时用作格栅的枢转轴承,使得格栅的第二纵向杆通过绕容纳在第一保持装置中的第一纵向杆的纵向轴线的简单枢转运动而可以随后被插入第二保持装置中。这也适用于多排模块,其中第一保持装置可以例如在下排中形成为具有圆形区段状轮廓的纵向螺母或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保持装置、特别是螺母或槽状凹部可以形成在位移体的外表面上的腹板延伸部中,该腹板延伸部优选地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这种腹板延伸部可以一方面用作用于具体形成为封闭或部分开口的中空体的位移体的加强筋。另一方面,通过腹板延伸部来增大位移体和纵向杆之间的间隔(钢筋支架通常直接安装于此处),腹板延伸部可以用于满足在某些情况下结构上需要的过度(钢筋支架和布置于其上或其下的位移体之间的混凝土的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至少一个位移体,为此,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持装置可以布置在位移体的下侧,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保持装置可以布置位移体的上侧。位移体优选地基本形成为具有扁平的上侧和下侧的扁圆球体,由此能够具体地制造平坦的混凝土部件。此外,可以提供为:对于至少一个位移体,用于一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和用于另一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布置在一起,使得被分别容纳的第二纵向杆之间的间隔不超过75mm、特别是不超过60mm、优选地不超过50mm。对于单排模块和多排模块的上排,这作用在于,在制造混凝土部件时可以在两个格栅的两个上部第二纵向杆处触及模块,而不会存在人的脚直接踩踏在纵向杆之间的位移体上的风险。具体地,形成为脆弱的空心体的位移体以安全可接近的方式结合到格栅结构中,只要站在模块上的人的重量主要通过格栅结构被偏转到下面。为了确保模块在布置在下方的加强件上的安全位置,可以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提供为:对于多排模块特别是在下排中,将用于一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用于另一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布置在一起,使得被分别容纳的第一纵向杆之间的间隔为至少75mm、至少150mm、优选为185mm。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和特别有成本效益的可制造的实施方式,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优选地所有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位移体形成为一体式构件。对于将位移体尽快地组装到模块上,并且在这方面提供多个可行的安装方向,这避免了将位移体沿正确的安装方向复杂地旋转和定位,位移体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所有位移体可以相对于垂直面平行于纵向方向形成和/或相对于水平面呈镜面对称地形成。如已经提到的,位移体中的至少一个有利地形成为中空体,或者优选地,所有位移体形成为中空体。中空体可以形成为封闭的中空体或者形成为部分开口的中空体,其中开口向下面向模块。具体地,可以想到球体、球状体、半球体或圆顶形壳体。此外,至少一个位移体,优选地,所有位移体可以由两个半本体元件,特别是两个半壳体元件组成。半部或半壳设计意味着半壳体能够节省空间地堆放到彼此之中,使得只产生较低的运输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运输容量并节省相当大的成本。此外,半本体元件或半壳体元件可以是相同的,使得不需要不同、互补的元件来由该元件制造位移体,反而仅通过完全相同的元件制造。因此,排除了混淆以及可能将分散数量的各互补元件运送到建筑工地的可能性。如果必须通过海上长途(例如从欧洲到亚洲)来运输元件,则后者可能会具体导致相当大的延迟,从而导致额外的费用。优选地,位移体由塑料制成和/或形成为塑料注塑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提供为:每个至少一个横向杆至少部分地各自在一排中的每两个相邻位移体之间延伸,和/或沿纵向方向的每个位移体布置在每两个横向杆之间,所述横向杆特别地与位移体配合,优选使得横向杆固定所述位移体以避免沿着所述纵向方向以及向一侧的调节。总的来说,因此每两对横向杆与至少一个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一起限定了位移体或一列位移体的容纳空间,其包围或固定一个或多个位移体,使得能够基本上避免位移体在容纳空间内的任何升高或滑动。横向杆还防止两个半壳体元件之间的连接随着两个半壳体组成的位移体意外松动。如果位移体例如由两个半壳体元件组成,这两个半壳体元件通过平行于共享接触平面的两个半壳体元件的侧向叠进通过滑动闭合部而连接,则这样的位移体优选地在模块中布置为使得:滑动闭合部的有效方向平行于模块的纵向方向布置,使得滑动闭合部的无意打开被横向杆阻止。
纵向杆和/或横向杆优选地由钢,特别是钢筋组成。此外,所有纵向杆和/或横向条具有相同的直径。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述方式的模块中的位移体,其在其外侧分别包括用于模块的每个格栅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述方式的模块中的格栅,其具有沿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至少两个间隔开的纵向杆和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的多个间隔开的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分别与两个纵向杆连接。最后,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方式的至少一个模块制造的混凝土部件,特别是混凝土天花板。
附图说明
从基于附图对以下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可行用途将变得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单排模块的可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单排模块在组装的各个阶段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单排模块的详细视图A,
图4示出了根据图2的单排模块的详细视图B,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多排模块的可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单排模块1a的可行示例性实施方式。模块1a包括沿水平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地多个位移体100形成的排2,它们被受制地夹持到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两个单独的格栅10,20的格栅结构,其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被横向或倾斜地定向。由此,格栅10,20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彼此平行间隔设置并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或21,22,以及多个间隔开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13,23,它们分别与纵向杆11,12或21,22连接(优选地,焊接)。纵向杆11,12或21,22以及横向杆13,23优选地包含钢筋并且具有相同的直径。如果在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单排模块1a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了总共两个位移体100,则该图示也代表具有在一排中具有多于两个位移体的模块。因此,在这方面,模块1a可以根据需要沿纵向方向L延伸。通常,沿纵向方向L的模块可以具有高达约250cm的延伸并且总共包括多达约十四个相邻布置的位移体100。
所有位移体100包括用于两个相应的格栅10或20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以及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所述保持装置相对于彼此形成和布置为使得:通过将第一纵向杆11或21容置在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中并且将第二纵向杆12或22容置在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中而使两个相应的格栅10或20被至少互锁地且受制地固定在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311,312或412,422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100保持在一起。
用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10,20的第一纵向杆11,21的第一保持装置311,321垂直于纵向方向L以间隔D1(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约185mm)被布置在位移体的下侧。这确保了模块1a在通常在其下安装的(这里未示出)钢筋支架上具有牢固的位置,在制造混凝土部件时,第一纵向杆11,12通常被直接支撑在该钢支架上。如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用于第二纵向杆12,22的相应的第二保持装置412,422以间隔D2布置在位移体100的上侧,该间隔D2比下侧的间隔D1小得多,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仅为约50mm。该量级的间隔D2确保了当制造混凝土部件时,模块1a在两个格栅10,20的上部的第二纵向杆12,22处被安全地触及,而不会存在人可能直接用脚踩踏在两个纵向杆12,22之间的位移体100上并损坏它们的风险。当沿纵向方向L观察时,如图2所示。因此,两个格栅10,20的格栅表面分别相对于垂直方向以大约15°的角度α倾斜地布置。
如图3和图4具体所示,第一保持装置311,321在位移体100的下侧形成为腹板延伸部中的螺母或槽状凹部,腹板延伸部垂直于纵向方向L布置在位移体的外侧。每个位移体100分别包括用于第一格栅或第二格栅10,20的各纵向杆11或21的两个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它们沿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并且将相应的纵向杆11,21同时容纳于其中。为此,分配给纵向杆11或21中的一个的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的相应的螺母或槽状凹部沿纵向方向L对齐。螺母或槽状凹处的深度和腹板延伸部的高度选择为使得能够符合结构上所需的覆盖度(钢筋支架和布置于其上或其下的位移体之间的厚度)。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位移体100的上侧使用的第二保持装置412,422基本上形成为锁定钩,其也横向于纵向方向L(在这种情况下垂直于纵向方向L)对齐。对于每个纵向杆12,22,形成为锁定钩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412,422位于上侧。
在图2中,示出了用于制造或组装模块1a的有利方法。为此,格栅10,20最初平行于纵向方向L以间隔D1平坦相邻地位于均匀基底处。此后,位移体100沿纵向方向L相邻地布置在格栅10,20上,使得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的螺母或槽状凹部与第一纵向杆11或21接合。此外,两个格栅10或20沿着第一纵向杆11或21各自的纵向轴线折叠,直到第二纵向杆12或22各接合到形成为锁定钩的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中(例如在锁定钩的暂时柔性变形下)。如图4所示,第一保持装置311,321的螺母或槽状凹部包括圆形区段状的横截面轮廓线,其优选地适配于纵向杆11,21的半径,使得螺母或槽状凹部有利地用作用于各第一纵向杆11,12的枢转轴承。总体上,各第一纵向杆11,21与第一保持装置311,321的容纳配合以及各第二纵向杆12,22与第二保持装置412,422的容纳配合使得两个格栅10,20互锁地并受制地分别各自固定到位移体100上,从而将全部所有的位移体保持在一起。
如图1所示,每个位移体100的每个格栅10,20各自包括两个横向杆13或23,其与相应的位移体100侧向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横向杆13,23将位移体100固定以防止沿纵向方向L的调节。总体来说,因此每对横向杆13或23以及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或21,22限定了位移体100的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以能够基本上避免位移体在容纳空间内的任何升高或滑动的程度围绕或固定位移体。
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位移体100全部相同并且形成为相对于平面平行于水平方向呈镜像对称(除了上侧和下侧的凹部之外)。因此,位移体在下侧和上侧包括多个保持装置,其横向于纵向方向L偏移。在这方面,在位移体100的下侧的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与在其上侧的另外的第二保持装置312或322相同。类似地,在位移体100上侧的上述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与在其下侧的另外两个保持装置411或421相同。由此,位移体100的模块性增加,因为它们至少对于上侧和下侧不具有强制性的安装方向,使得模块可以非常快速地组装,并且没有对位移体的任何复杂旋转或定位。
代替上述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311,321或412,422中的一个或两个,可替选地可以使用另外的第一保持装置或另外的第二保持装置411,421或312,322来固定相应的格栅,其中格栅的两个纵向杆之间的间隔根据适用必须适配于此。由此,有利地实现了相应格栅10,20能够横向于水平方向被固定在位移体100上的各个位置。因此,例如两个格栅10,20能够使它们各自的第一纵向杆11,21分别固定在位移体100的下侧上的第一保持装置311和321中,以及能够使它们各自的第二纵向杆12,22分别固定到移动体100上侧上的另外的第二保持装置312和322。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格栅表面平行于垂直方向或垂直于水平方向对齐。
此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位移体100形成为中空体,其由两个相同的半壳塑料元件组成,其能够节省空间地彼此堆叠在其中或其上。为了由这些元件制成位移体,也不需要其它互补元件。所有位移体100基本形成为具有扁平的上侧和下侧的扁圆球体,由此能够特别地制造平坦的混凝土部件。此外,所有的保持装置与位移体或半壳体元件形成为一体式部件,例如形成为为一体式注塑部件。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多排模块1b的可行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专门用于制造较厚的混凝土部件。模块1b包括沿水平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100(其与图1至图4中的位移体100相同)形成的多个堆叠排2,3。位移体100也被受制地夹紧在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两个单独的格栅10,20的格栅结构,其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的方式定向。如果在根据图5的模块1b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了各具有两个位移体100的两排2,3,则该图示还表示具有多于两排和/或在一排中具有多于两个位移体100的模块。因此,在这方面,模块1b可以根据需要沿纵向方向L和/或水平方向被扩展或缩放。
每个格栅10,20包括至少一个彼此间隔平行设置并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或21,22,以及间隔开并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多个横向杆13,23,多个横向杆13,23各自分别与纵向杆11,12或21,22连接(特别是焊接)。两个格栅10,20的第一纵向杆11,21-类似于单排模块1a-分别容纳在下排2中的位移体100下侧的第一保持装置311,321中,而第二纵向杆12,22分别容纳在上排3中的位移体100的上侧的第二保持装置312,322中。这足以将两个相应的格栅10,20至少互锁且受制地固定在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与第二保持装置312或322之间,从而使得所有位移体100被保持在一起作为两个格栅10,20之间的复合体。
为了加强复合体,两个格栅10,20分别另外包括另外的第一纵向杆11.1或21.1和另外的第二纵向杆12.1或22.1,其相应地容纳在上排3中的位移体100下侧的另外的第一保持装置311.1或321.1中或容纳在下排2中的位移体100上侧的另外的第二保持装置412.1或422.1中。在多于两排的情况下,类似可行的是,每个位移体分别在第一保持装置中(例如在其下侧),并且在第二保持装置中(例如在其上侧),与和格栅之一相对应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相互作用。然而,还可行的是,去掉所有另外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并且如上所述仅在下排的第一保持装置和上排的第二保持装置之间固定格栅。具体地,可行的是,去掉图5所示的两个格栅10,20的两个分别附加的纵向杆11.1,12.1或21.1,22.1并且将相应的第二纵向杆12,22容纳在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而不是保持装置312或322中,使得格栅10,20将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在所有这些结构中,通过折叠格栅,能有利地将多排模块类似于单排模块进行组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模块(1a),所述模块(1a)包括沿水平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100)形成的排(2),所述多个位移体(100)被受制地夹紧在由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10,20)构成的格栅结构中,所述格栅结构的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其中所述格栅(10,2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彼此平行间隔布置并且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或21,22),以及多个彼此间隔布置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13,23),所述横向杆(13,23)分别与所述纵向杆(11,12或21,22)连接,其中每个格栅(10,20)的至少一个位移体(100)在其外侧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和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所述保持装置相对于彼此形成和布置成使得:通过将所述第一纵向杆(11或21)容纳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中并且将所述第二纵向杆(12或22)容纳在所述第二保持装置(412或422)中而将两个相应的格栅(10,20)至少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持装置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100)保持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1a),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格栅(10,20)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一排(2)中的多个位移体(100)分别至少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相应的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11;21或12;22)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311,321;412,422)。
3.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部件的模块(1b),包括沿水平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的多个位移体(100)形成的多个堆叠排(2,3),所述多个位移体(100)被受制地夹紧在由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至少两个单独的格栅(10,20)构成的格栅结构中,所述格栅结构的格栅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其中所述格栅(10,2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彼此平行间隔布置并且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11,12或21,22),以及多个彼此间隔布置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横向或倾斜方式定向的横向杆(13,23),所述横向杆(13,23)分别与所述纵向杆(11,12或21,22)连接,其中对于每个格栅(10,20),在所述下排(2)中的所述位移体(100)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外侧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并且在所述上排(3)中的所述位移体(100)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外侧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312或322),所述保持装置相对于彼此形成和布置成使得:通过将所述第一纵向杆(11或21)容纳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11或321)中并且将所述第二纵向杆(12或22)容纳在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12或322)中而将两个相应的格栅(10,20)至少互锁并受制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持装置之间,从而将所有位移体(100)保持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1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排(2)中的多个位移体(100)至少包括第一保持装置(311;321),其用于所述格栅(10,20)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纵向杆(11,21);和/或在所述上排(3)中的多个位移体(100)分别至少包括第二保持装置(312;322),其用于所述格栅(10,20)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纵向杆(1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1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2,3)中的至少一个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移体(100)至少包括用于所述格栅(10,20)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或312,312.1,322,322.1),其中用于该排的所述格栅优选地包括第一纵向杆或另外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或另外的第二纵向杆(11,11.1,21,21.1或12,12.1,22,22.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位移体(100)分别包括沿纵向方向(L)相邻布置且同时容纳有相应的所述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的多个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或312,312.1,322,322.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格栅(10,20)中的至少一个格栅横向于或倾斜于水平方向可选地固定在各个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移体(100)分别包括多个横向于纵向方向彼此偏移的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312,312.1,322,322.1;411,411.1,421,421.1;412,412.1,422,422.1)。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312,312.1,322,322.1;411,411.1,421,421.1;412,412.1,422,422.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锁定装置,优选地形成为锁定钩、锁定凹部、锁定螺母、锁定凹槽或锁定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312,312.1,322,322.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所述纵向方向(L)延伸以容纳所述第一纵向杆或第二纵向杆(11,12,21,22)之一的螺母或槽状凹部,其中所述螺母或槽状凹槽优选地包括扭曲的、特别是圆形区段状的横截面轮廓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或槽状凹部形成在所述位移体(100)的外表面上的腹板延伸部中,所述腹板延伸部优选地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L)延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和/或第二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所有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312,312.1,322,322.1;411,411.1,421,421.1;412,412.1,422,422.1)与所述相关的位移体(100)形成为一体式构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位移体(100)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持装置(311,311.1,321,321.1;411,411.1,421,421.1)布置在所述位移体(100)的下侧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保持装置(312,312.1,322,322.1;412,412.1,422,422.1)布置在所述位移体(100)的上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对于至少一个位移体(100),用于一个格栅(10)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412)和用于另一个格栅(20)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422)被布置在一起,使得被分别容纳的所述第二纵向杆(12,22)之间的间隔(D2)不超过75mm,特别地不超过60mm,优选地不超过50mm;和/或用于所述一个格栅(10)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311)和用于所述另一格栅(20)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321)相对于彼此布置,使得被分别容纳的所述第一纵向杆(11,21)之间的间隔(D1)为至少75mm,至少150mm,优选为185mm。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体(100)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所有位移体(100)
a.相对于垂直面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L)形成和/或相对于水平面呈镜面对称地形成;和/或
b.形成为封闭的中空体或部分开口的中空体,其中开口向下面向所述模块;和/或
c.由塑料制成,特别形成为塑料注塑件;和/或
d.由两个相同的半本体元件、特别是两个相同的半壳体元件组成。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横向杆(13;23)至少部分地各自在排(2,3)中的每两个相邻位移体(100)之间延伸,和/或沿纵向方向(L)的每个位移体(100)布置在每两个横向杆(13;23)之间,所述横向杆(13;23)特别地与所述位移体(100)配合,优选使得所述横向杆(13;23)固定所述位移体(100)以避免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以及向一侧的调节。
16.一种位移体(100),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中,所述位移体(100)在其外侧包括:分别用于所述模块的每个格栅(10,20)的至少一个第一保持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保持装置(311,321,412,422)。
17.格栅(10,20)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的用途,其中至少两个间隔开的纵向杆(11,12;21,22)沿纵向方向(L)彼此平行延伸并且分别与两个纵向杆(11,12或21,22)连接的多个间隔开的横向杆(13,23)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L)对齐。
18.一种混凝土部件,特别是混凝土天花板,所述混凝土部件使用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1a,1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5405004.1 | 2015-01-16 | ||
EP15405004.1A EP3045605B1 (de) | 2015-01-16 | 2015-01-16 | Modul zur herstellung von betonteilen |
PCT/EP2016/050611 WO2016113326A1 (de) | 2015-01-16 | 2016-01-14 | Modul zur herstellung von betonteilen, verdrängungskörper, verwendung eines gitters zur herstellung eines moduls und betontei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67526A true CN107567526A (zh) | 2018-01-09 |
CN107567526B CN107567526B (zh) | 2020-09-04 |
Family
ID=5244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6008.6A Active CN107567526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混凝土部件制造用模块、位移体以及格栅用于制造模块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96819B2 (zh) |
EP (2) | EP3045605B1 (zh) |
CN (1) | CN107567526B (zh) |
AU (1) | AU2016208057B2 (zh) |
CA (1) | CA2971518C (zh) |
CL (1) | CL2017001804A1 (zh) |
CY (2) | CY1122622T1 (zh) |
DK (2) | DK3045605T3 (zh) |
ES (2) | ES2760511T3 (zh) |
GT (1) | GT201700159A (zh) |
HR (2) | HRP20192116T1 (zh) |
HU (2) | HUE046473T2 (zh) |
ME (1) | ME03554B (zh) |
PL (2) | PL3045605T3 (zh) |
PT (2) | PT3045605T (zh) |
RS (2) | RS59635B1 (zh) |
RU (1) | RU2700353C2 (zh) |
SI (2) | SI3045605T1 (zh) |
SM (2) | SMT201900700T1 (zh) |
WO (1) | WO201611332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435193A3 (en) * | 2017-03-07 | 2025-01-15 | NXT Building System Pty Ltd. | Building system |
WO2021019315A1 (en) * | 2019-07-31 | 2021-02-04 | Khaled Azzam | A novel set of concave framework to be utilised as light concrete slabs |
RU2734398C1 (ru) * | 2019-08-14 | 2020-10-15 | 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Сапожников | Имплантирование пустот в монолитном железобетоне,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
RU195430U1 (ru) * | 2019-10-29 | 2020-01-28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ДЖИТЕХ" | Элемент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
LU101468B1 (de) | 2019-11-05 | 2021-05-11 | Unidome Deutschland Gmbh | Betonformungsei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Betonformungsei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tonbauteils |
RU2724648C1 (ru) * | 2019-12-12 | 2020-06-25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ДЖИТЕХ" |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ующий модуль |
US11566423B2 (en) * | 2021-03-08 | 2023-01-31 | Plascon Plastics Corporation | Lattice of hollow bodies with reinforcement member supports |
LU500046B1 (de) | 2021-04-16 | 2022-10-17 | Anna Hamburg | Betonformungseinlage |
LU500045B1 (de) | 2021-04-16 | 2022-10-17 | Anna Hamburg | Verdrängungskörper und Betonformungseinlage |
EP4323600B1 (de) | 2021-04-16 | 2024-09-04 | Hamburg, Anna | Verdrängungskörper und betonformungseinlage |
DE102021117719A1 (de) | 2021-07-08 | 2023-01-12 | Unidome Deutschland Gmbh | Betonformungseinlage |
LU500409B1 (de) | 2021-07-08 | 2023-01-13 | Unidome Deutschland Gmbh | Betonformungseinlage |
IT202100024500A1 (it) * | 2021-09-23 | 2023-03-23 | Poseidon Gt S R L | Cassero di alleggerimento per manufatti in cemento armato e struttura modulare di alleggerimento impiegante tali casseri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8069A (zh) * | 1984-11-08 | 1986-05-10 | 希斯莫国际公司 | 预制模件的改进,以及在建筑工业中的应用 |
US5797230A (en) * | 1994-03-10 | 1998-08-25 | Lassen; Jorgen | Element for use in making 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cavities, filler body for making such an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cavities |
CN1665994A (zh) * | 2002-07-01 | 2005-09-07 | 罗伯特·康斯坦特·瓦努特 | 模板元件 |
JP2009191542A (ja) * | 2008-02-15 | 2009-08-27 | Hayashi Bussan Hatsumei Kenkyusho:Kk | 中空スラブ |
EP2474677A2 (en) * | 2009-10-29 | 2012-07-11 | Ricardo Horacio Levinton | Weight-reducing discs, specially designed meshes and the method that includes the aforesaid, for producing weight-reduced structures such as slabs, pre-slabs, floors, partitions and beams |
US20130212974A1 (en) * | 2012-02-21 | 2013-08-22 | John T. Sullivan | Interlocking reinforcement inclusions usable i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improved uhp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2048A (en) * | 1984-04-06 | 1987-10-27 | Paul Millman | Bubble relief form for concrete |
DE19837077A1 (de) * | 1998-08-17 | 2000-02-24 | Haeussler Planung Gmbh | Bewehrungskorb und dessen Anordnung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Stahlbeton-Hohlkörperplatten |
IT1310542B1 (it) * | 1999-03-03 | 2002-02-18 | Valerio Pontarolo | Elemento modulare per vespaio e solaio |
AU2003903688A0 (en) * | 2003-07-16 | 2003-07-31 | The Australian Steel Company (Operations) Pty Ltd | Cavity former |
US20070214740A1 (en) * | 2003-12-23 | 2007-09-20 | The Australian Steel Company (Operations) Pty Ltd | Cavity Former |
WO2006018253A1 (de) * | 2004-08-13 | 2006-02-23 | Bam Ag | Stahlbeton-hohlkörperplatte oder-decke |
EP2075387B1 (de) | 2007-12-28 | 2014-07-23 | Cobiax Technologies AG | Modul zur Herstellung von Betonteilen |
EP2336445A1 (de) * | 2009-12-21 | 2011-06-22 | Cobiax Technologies AG | Halbschalenelement zum Herstellen eines Hohlkörpers |
RU94601U1 (ru) * | 2010-03-11 | 2010-05-27 | 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ныриков | Блок несъемной опалубки |
-
2015
- 2015-01-16 SM SM20190700T patent/SMT201900700T1/it unknown
- 2015-01-16 PL PL15405004T patent/PL3045605T3/pl unknown
- 2015-01-16 PT PT154050041T patent/PT3045605T/pt unknown
- 2015-01-16 HU HUE15405004A patent/HUE046473T2/hu unknown
- 2015-01-16 SI SI201531014T patent/SI3045605T1/sl unknown
- 2015-01-16 RS RS20191558A patent/RS59635B1/sr unknown
- 2015-01-16 ES ES15405004T patent/ES2760511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DK DK15405004T patent/DK3045605T3/da active
- 2015-01-16 EP EP15405004.1A patent/EP3045605B1/de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14 CN CN201680006008.6A patent/CN107567526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ME MEP-2019-335A patent/ME03554B/me unknown
- 2016-01-14 AU AU2016208057A patent/AU20162080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PL PL16700593T patent/PL3245346T3/pl unknown
- 2016-01-14 WO PCT/EP2016/050611 patent/WO2016113326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14 HU HUE16700593A patent/HUE046447T2/hu unknown
- 2016-01-14 SM SM20190699T patent/SMT201900699T1/it unknown
- 2016-01-14 CA CA2971518A patent/CA2971518C/en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SI SI201630523T patent/SI3245346T1/sl unknown
- 2016-01-14 PT PT167005933T patent/PT3245346T/pt unknown
- 2016-01-14 ES ES16700593T patent/ES2758361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US US15/543,370 patent/US101968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DK DK16700593T patent/DK3245346T3/da active
- 2016-01-14 HR HRP20192116TT patent/HRP20192116T1/hr unknown
- 2016-01-14 RS RS20191515A patent/RS59610B1/sr unknown
- 2016-01-14 RU RU2017128001A patent/RU2700353C2/ru active
- 2016-01-14 EP EP16700593.3A patent/EP3245346B1/de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11 CL CL2017001804A patent/CL2017001804A1/es unknown
- 2017-07-14 GT GT201700159A patent/GT201700159A/es unknown
-
2019
- 2019-11-28 CY CY20191101253T patent/CY1122622T1/el unknown
- 2019-11-29 HR HRP20192158TT patent/HRP20192158T1/hr unknown
- 2019-12-04 CY CY20191101272T patent/CY1122536T1/el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8069A (zh) * | 1984-11-08 | 1986-05-10 | 希斯莫国际公司 | 预制模件的改进,以及在建筑工业中的应用 |
US5797230A (en) * | 1994-03-10 | 1998-08-25 | Lassen; Jorgen | Element for use in making 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cavities, filler body for making such an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cavities |
CN1665994A (zh) * | 2002-07-01 | 2005-09-07 | 罗伯特·康斯坦特·瓦努特 | 模板元件 |
JP2009191542A (ja) * | 2008-02-15 | 2009-08-27 | Hayashi Bussan Hatsumei Kenkyusho:Kk | 中空スラブ |
EP2474677A2 (en) * | 2009-10-29 | 2012-07-11 | Ricardo Horacio Levinton | Weight-reducing discs, specially designed meshes and the method that includes the aforesaid, for producing weight-reduced structures such as slabs, pre-slabs, floors, partitions and beams |
US20130212974A1 (en) * | 2012-02-21 | 2013-08-22 | John T. Sullivan | Interlocking reinforcement inclusions usable i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improved uhp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67526A (zh) | 混凝土部件制造用模块、位移体以及格栅用于制造模块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 | |
CN102575445B (zh) | 排水沟体 | |
CA3103889C (en) | Connector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 |
US20230056558A1 (en) | Concrete shaping inser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crete shaping inser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crete component | |
US20090250369A1 (en) | Water holding tank | |
DK2653625T3 (en) | Thermally insulating structural element | |
ES2844750T3 (es) | Techo de concreto, equipo para producir un techo de concreto y método para producir un techo de concreto | |
KR20150114299A (ko) | 선조립 철근망 제작 및 조립장치를 이용한 기초철근 시공방법 | |
AU4347999A (en) | Reinforcing cage | |
CN102947066B (zh) | 用于构造垫型保护和固定元件的模具及相应方法 | |
WO2016005917A1 (en) | Reinforcement strip | |
HK1242392A1 (zh) | 混凝土部件製造用模塊、位移體以及格柵用於製造模塊和混凝土部件的用途 | |
CA2943911A1 (en) | Insulated concrete ledge form reinforcement member | |
JP5123988B2 (ja) | 基礎構築用鉄筋支持具 | |
WO2009130680A1 (en) | A conveyor belt support | |
DK2385189T3 (da) | Forskallingselement | |
EP3848523A1 (en) | Device for securing construction modules | |
JP6856435B2 (ja) | 位置調整用治具 | |
ES3005445T3 (en) | Displacement body and concrete shaping insert | |
CN215701608U (zh) | 支撑工装及堆叠存放架 | |
CN111561055B (zh) | 钢模块组装构件与钢模块组装构件连接器 | |
JP2012193604A (ja) | 貯水槽構成用のl型部材及び貯水槽における枠組構造並びに貯水槽 | |
JP4494520B1 (ja) | 法枠形成具 | |
RU107811U1 (ru) | Столб (варианты) | |
CZ2011575A3 (cs) | Vsakovací zarízen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23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