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522580A -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2580A
CN107522580A CN201710980714.7A CN201710980714A CN107522580A CN 107522580 A CN107522580 A CN 107522580A CN 201710980714 A CN201710980714 A CN 201710980714A CN 107522580 A CN107522580 A CN 107522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ice straw
add
straw
organic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07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华舟
梁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9807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2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2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2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3/00Fertilisers produced by pyrogenic processes from phosphatic materials
    • C05B13/02Fertilisers produced by pyrogenic processes from phosphatic materials from rock phosph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属于作物秸秆利用及有机肥生产领域。本发明有机肥配方包含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水稻秸秆1000份,水1200‑1400份,98%浓硫酸溶液40‑60份,85%浓磷酸溶液90‑110份,氨气25‑30份,钙镁磷肥200‑300份,硅藻土粉20‑30份,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1‑2份。将这些原料按一定顺序混合发酵、翻料、干燥后得到本发明有机肥。本发明有机肥养分含量高、养分齐全、均衡,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且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等废弃物,无废水废渣产生,适合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秸秆利用及有机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数量巨大。水稻秸秆有机质丰富,来源于农田,通过发酵腐熟,归还于农田,是补充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肥料来源。因水稻秸秆表面覆盖一层蜡质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等原因,传统水稻秸秆发酵腐熟,时间长、效率低,农民大多不愿意采用;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推广,以旋耕方式将秸秆直接粉粹翻埋入田,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没有经过杀虫、杀菌、杀灭杂草种子等处理,病虫害等容易残留,具有巨大的病害、虫害、杂草流行的潜在风险,少数地方甚至已出现因秸秆旋耕直接还田而出现病害严重流行情况。同时,尽管水稻秸秆各种养分元素齐全,但氮、磷等主要养分元素含量过低,发酵进程缓慢,限制了秸秆利用。
中国专利CN201510282842“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以盐酸、硫酸、磷酸及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强酸强碱溶液,通过控制酸、碱溶液pH于4-5及9-10范围而对秸秆进行短时间处理,以及以清水分别冲洗掉酸液、碱液后,以堆肥发酵方式生产有机肥,其操作过程复杂,养分含量低,且实验证明,以此酸碱方式处理水稻秸秆,效果并不明显,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堆肥时间较长且养分含量不高。
我国中低品位磷矿储量巨大,尤其适合生产钙镁磷肥。钙镁磷肥富含磷、镁、硅、钙、钾等营养元素,可为作物生长提供多种必须养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其配方包含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水稻秸秆1000份,水1200-1400份,98%浓硫酸溶液40-60份,85%浓磷酸溶液90-110份,氨气25-30份,钙镁磷肥200-300份,硅藻土粉20-30份,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1-2份。可根据作物生长对氮、磷养分的需求状况,适当调节硫酸用量、磷酸用量、钙镁磷肥用量、氨气用量。上述98%浓硫酸溶液40-60份、85%浓磷酸溶液90-110份是对硫酸、磷酸总用量的限制,如果浓硫酸溶液、浓磷酸溶液浓度有变化则重量份可以相应变化保持总量不变即可。
上述水稻秸秆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稻秸秆准备:
将水稻秸秆粉粹成粉末状小段,优选为0.2-0.3厘米的粉末状小段;
(2)部分水稻秸秆酸处理:
将配方用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徐徐加入配方用量的浓硫酸溶液,搅拌均匀后徐徐加入配方用量的浓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将配方用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稻秸秆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拌匀,处理12-24小时,至秸秆颜色明显改变、秸秆明显变软、纤维易于扯断;
(3)加入剩下的水稻秸秆及清水:
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剩下的水稻秸秆及水,搅拌、混匀,使酸液在物料中均匀分布;
(4)通入氨气及加入钙镁磷肥处理:
在反应釜中通入配方用量的氨气,至氨气吸收;加入配方用量的钙镁磷肥,搅拌、混匀,使钙镁磷肥与水稻秸秆及酸液充分接触,反应1-3小时,至温度不再上升;
(5)加入硅藻土粉:
加入配方用量的硅藻土粉,搅拌10-30分钟,使硅藻土粉在物料中分布均匀;
(6)接入发酵腐熟菌剂,有氧发酵:
在经过上述处理的水稻秸秆物料中,加入配方用量的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菌剂,进行有氧发酵,1-2天即可达到70-80℃而进入高温期,再经过7-9天的翻料、熟化、降温过程,即可腐熟,并通过此过程促进物料进行水分蒸发,促进物料干燥;
(7)干燥:
对腐熟后的物料进一步进行翻料、适当干燥等降低含水量操作,使产品中的水分含量至10%以下,即为本产品。
本发明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磷酸、氨气等富含养分元素的常见物质,在充分破坏水稻秸秆表面蜡质及纤维素、木质素等主要物质结构的同时,利用反应热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并适当补充氮、磷等养分,以有机、无机相结合方式,显著缩短发酵腐熟周期,以便于自动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方式,生产水稻秸秆有机肥,既含有丰富有机质,又含充足的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元素,可以实现长效养分与速效养分、供给作物养分与用土养土的协调统一。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以硫酸、磷酸等酸类物质对部分水稻秸秆的木质素、纤维素等难降解成分进行了充分破坏和一定程度降解,从而为水稻秸秆中相关发酵微生物的迅速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2、充分利用了硅藻土粉的孔隙度及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充分吸附发酵物料中的水溶性及易挥发性的氮素养分等,有效避免了发酵过程中氨气等养分的挥发、散失等,保证了发酵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及生长条件;
3、充分利用酸液与氨气、钙镁磷肥等物质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热,使物料发酵腐熟的起始温度有较明显的上升,从而促进水稻秸秆快速发酵和腐熟;
4、经过强酸、发酵高温等处理,水稻秸秆等携带的病源菌、虫卵、杂草种子等得到了处理和杀灭,保证了用肥安全;
5、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等废弃物,且无废水废渣产生,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尤其适合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6、融合了有机肥与速效化肥的优点,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高,其它养分齐全、均衡、全面,不仅可全面供给作物养分,可用于基肥、追肥等,还具有改良土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原料配方:水稻秸秆1000公斤,水1300公斤,98%浓硫酸溶液50公斤,85%磷酸100公斤,氨气28公斤,钙镁磷肥250公斤,硅藻土粉25公斤,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1公斤;
产品生产:反应釜中加入清水650公斤,徐徐加入50公斤98%浓硫酸,搅拌均匀后再徐徐加入85%浓磷酸100公斤,搅拌均匀;加入已粉碎成0.2-0.3厘米粉末状小段的水稻秸秆500公斤,混合、搅拌均匀,反应15小时后,至秸秆颜色明显改变、秸秆明显变软、纤维易于扯断;加入经粉碎处理的另一半水稻秸秆及清水,搅拌、混合均匀,通入氨气28公斤,搅拌,可见氨气吸收;然后加入钙镁磷肥250公斤,混合、搅拌,2小时后可见物料升温至35℃(此时环境温度16℃);加入硅藻土粉25公斤并混匀后,加入河南省鹤壁市人元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的Rw促腐剂(秸秆型)1公斤并与物料混匀,通气发酵,1天后发酵温度即上升至76℃,3后开始每天翻料2次,如此经过7天的熟化、降温过程及通过该过程加快物料水分蒸发后,即降至常温,适当烘干至含水量10%,即为本发明产品(处理1)。以不加入钙镁磷肥或硅藻土粉生产对照产品1(处理2)、对照产品2(处理3),进行产品对照。
表1发明产品与对照产品情况比较
表中产品率为100公斤水稻秸秆所形成产品的比率。
本实施例中,处理2因不加入钙镁磷肥处理,物料呈强酸性,微生物发酵不易进行,虽然氮素营养及水稻秸秆有机质损失少,总肥力水平低,且不具备肥料功能;处理3未加入硅藻土粉,铵离子等养分未被有效吸附,发酵过程中尤其高温期易于散失,腐熟和干燥过程相应延长,有机质消耗较多,产品率较低。发明产品产率高,生产周期较短、肥力水平也较高。
实施例2
原料配方:水稻秸秆1000公斤,水1200公斤,98%的浓硫酸溶液40公斤,85%磷酸90公斤,氨气25公斤,钙镁磷肥200公斤,硅藻土粉20公斤,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1公斤;
产品生产:反应釜中加入清水600公斤,徐徐加入40公斤98%浓硫酸,搅拌均匀后再徐徐加入85%磷酸90公斤,搅拌均匀;加入已粉碎成0.2-0.3厘米粉末状小段的水稻秸秆400公斤,混合、搅拌均匀,反应15小时后,至秸秆颜色明显改变、秸秆明显变软、纤维易于扯断;加入经粉碎处理的剩下600公斤水稻秸秆及清水600公斤,搅拌、混合均匀,向反应釜中通入氨气25公斤,搅拌,可见氨气吸收;然后加入钙镁磷肥200公斤,混合、搅拌,2小时后可见物料升温至38℃(此时环境温度23℃);加入硅藻土粉20公斤并混匀后,加入北京康源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如金”秸秆腐熟em菌种1公斤(不加入与该菌种配套的营养剂)并与物料混匀,通气发酵,2天后发酵温度即上升至72℃,3后开始每天翻料2次,如此经过8天的熟化、降温过程及通过该过程加快物料水分蒸发后,即降至常温,适当烘干至含水量10%,即为本发明产品(处理1)。以不加入钙镁磷肥或硅藻土粉生产对照产品1(处理2)、对照产品2(处理3),进行产品对照。
表2发明产品与对照产品情况比较
表中产品率为100公斤水稻秸秆所形成产品的比率。
本实施例中,同样处理2因不加入钙镁磷肥处理,不易进行发酵、总养分较低且不具备肥料功能;处理3未加入硅藻土粉,腐熟和干燥过程相应延长,产品率较低。本发明产品生产周期、肥力水平及产率较高。
实施例3
原料配方:水稻秸秆1000公斤,水1400公斤,98%浓硫酸溶液60公斤,85%浓磷酸溶液110公斤,氨气30公斤,钙镁磷肥300公斤,硅藻土粉30公斤,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2公斤。
产品生产:反应釜中加入清水700公斤,徐徐加入60公斤98%浓硫酸,搅拌均匀后再徐徐加入85%磷酸110公斤,搅拌均匀;加入已粉碎处理成0.2-0.3厘米粉末状小段的水稻秸秆500公斤,混合、搅拌均匀,反应16小时后,至秸秆颜色明显改变、秸秆明显变软、纤维易于扯断;加入经粉碎处理的剩下500公斤水稻秸秆及清水700公斤,搅拌、混合均匀,向反应釜中通入氨气30公斤,搅拌,可见氨气吸收;然后加入钙镁磷肥300公斤,混合、搅拌,2小时后可见物料升温至46℃时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环境温度24℃);加入硅藻土粉30公斤并混匀后,加入山东省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3054通用型普通有机废弃物发酵剂——长泰生物“高效腐熟剂”2公斤并与物料混匀,通气发酵,1天后发酵温度即上升至78℃,3后开始每天翻料2次,如此经过7天的熟化、降温过程及通过该过程加快物料水分蒸发后,即降至常温,适当烘干至含水量10%,即为本产品(处理1)。以不加入钙镁磷肥或硅藻土粉生产对照产品1(处理2)、对照产品2(处理3),进行产品性能对照。
表3发明产品与对照产品情况比较
表中产品率为100公斤水稻秸秆所形成产品的比率。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情况基本相同,本发明产品生产周期、肥力水平及产率较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水稻秸秆1000份,水1200-1400份,98%浓硫酸溶液40-60份,85%浓磷酸溶液90-110份,氨气25-30份,钙镁磷肥200-300份,硅藻土粉20-30份,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剂1-2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秸秆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水稻秸秆准备:
将水稻秸秆粉粹成粉末状小段;
(2)部分水稻秸秆酸处理:
将配方用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徐徐加入配方用量的浓硫酸溶液和浓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将配方用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水稻秸秆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拌匀,处理12-24小时;
(3)加入剩下的水稻秸秆及清水:
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剩下的水稻秸秆及水,搅拌、混匀,使酸液在物料中均匀分布;
(4)通入氨气及加入钙镁磷肥处理:
在反应釜中通入配方用量的氨气,至氨气吸收;加入配方用量的钙镁磷肥,搅拌、混匀,使钙镁磷肥与水稻秸秆及酸液充分接触,反应至温度不再上升;
(5)加入硅藻土粉:
加入配方用量的硅藻土粉,搅拌使硅藻土粉在物料中分布均匀;
(6)接入发酵腐熟菌剂,有氧发酵:
在经过上述处理的水稻秸秆物料中,加入配方用量的具有促进秸秆腐熟功能的发酵菌剂,进行有氧发酵,进入高温期后再经过7-9天的翻料、熟化、降温过程,即可腐熟;
(7)干燥:
使腐熟后的物料中的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得到水稻秸秆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将水稻秸秆粉粹成0.2-0.3厘米的粉末状小段。
CN201710980714.7A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7522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0714.7A CN107522580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0714.7A CN107522580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2580A true CN107522580A (zh) 2017-12-29

Family

ID=6068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0714.7A Pending CN107522580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25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1432A (zh) * 2019-03-12 2019-05-07 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碱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39641A (zh) * 2021-04-13 2021-06-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杆快腐还田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367A (zh) * 1999-09-23 2001-04-25 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 含中量元素的颗粒状氮磷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CN1817819A (zh) * 2005-12-16 2006-08-16 汪敬恒 一种无发酵处理可腐有机废弃物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3669065A (zh) * 2013-12-15 2014-03-26 兰州大学 一种利用小麦秸秆制备植物纤维的方法
CN103992163A (zh) * 2014-04-18 2014-08-20 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
CN104860746A (zh) * 2015-03-31 2015-08-26 广德县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稻用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052A (zh) * 2015-05-28 2015-09-09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CN107056512A (zh) * 2017-06-26 2017-08-18 刘忠毅 一种复配长效缓释有机肥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367A (zh) * 1999-09-23 2001-04-25 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 含中量元素的颗粒状氮磷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CN1817819A (zh) * 2005-12-16 2006-08-16 汪敬恒 一种无发酵处理可腐有机废弃物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3669065A (zh) * 2013-12-15 2014-03-26 兰州大学 一种利用小麦秸秆制备植物纤维的方法
CN103992163A (zh) * 2014-04-18 2014-08-20 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
CN104860746A (zh) * 2015-03-31 2015-08-26 广德县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稻用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052A (zh) * 2015-05-28 2015-09-09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CN107056512A (zh) * 2017-06-26 2017-08-18 刘忠毅 一种复配长效缓释有机肥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化工研究院肥效组编著: "《化肥使用常识 第1版》", 31 May 197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傅师汉 编译: "《非金属矿产品应用指南》", 31 December 198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童潜明 等著: "《湖南农业地质及其应用》", 31 January 200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1432A (zh) * 2019-03-12 2019-05-07 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碱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39641A (zh) * 2021-04-13 2021-06-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杆快腐还田的方法
CN112939641B (zh) * 2021-04-13 2022-07-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杆快腐还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7282B (zh) 一种花生专用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4907B (zh) 蚕沙生物有机肥及生产方法
CN104193431B (zh) 一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专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8218565A (zh) 碱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3313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730B (zh) 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692965A (zh) 一种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CN108276231A (zh) 一种土壤有机培肥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669260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8707046A (zh) 一种小麦种植地用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195B (zh) 利用玉米浸泡液制作生物肥的方法
CN1537830A (zh) 利用氢氧化钾碱法造纸制浆黑液生产肥料的方法
CN112457076A (zh) 用于制作有机肥的配方及用其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CN104529599A (zh) 一种保水高效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947A (zh) 一种高效保水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5229A (zh) 一种新型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392A (zh) 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2326A (zh) 一种硅钾多元素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4557227A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增产有机肥
CN107522580A (zh) 一种水稻秸秆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16758A (zh) 一种利用发酵废弃物制备桉树专用有机复合肥的方法
CN103951476A (zh) 以番茄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1807906A (zh) 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改良剂
CN103641571B (zh) 一种根茎类蔬菜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16589313A (zh) 一种有机堆肥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