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4578A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94578A CN107494578A CN201710752641.6A CN201710752641A CN107494578A CN 107494578 A CN107494578 A CN 107494578A CN 201710752641 A CN201710752641 A CN 201710752641A CN 107494578 A CN107494578 A CN 1074945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 parts
- agent
- fludioxonil
- composition pestic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the sequences of atoms O—N—S, X—O—S, N—N—S, O—N—N or O-halogen,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bonds each atom has and with no atom of these sequences forming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01‑90):(0.01‑90)。所述应用指的是的所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用量低、防效好并且能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该农药组合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以水为基质,低毒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病虫害混合发生的问题,稻飞虱、灰飞虱、蚜虫、梨木虱、烟粉虱、二点委夜蛾、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早疫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灰霉病是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病虫害,例如在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观赏花卉等作物上。
对于上述常见病虫害往往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稻飞虱一般采用毒死蜱、吡蚜酮或吡虫啉进行防治;灰飞虱一般采用吡虫啉或噻虫嗪进行防治;蚜虫一般采用啶虫脒或烯啶虫胺进行防治;梨木虱一般采用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防治;烟粉虱一般采用溴氰虫酰胺或烯啶虫胺进行防治;二点委夜蛾一般采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氟氯氰菊酯进行防治;纹枯病一般采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进行防治;恶苗病一般采用咪鲜胺或噁霉灵进行防治;根腐病一般采用福美双或萎锈灵进行防治;黑穗病一般采用氟环唑或戊唑醇进行防治;全蚀病一般采用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进行防治;茎基腐病一般采用咯菌腈或精甲霜灵进行防治;早疫病一般采用异菌脲或代森锰锌进行防治;白粉病一般采用嘧菌酯或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炭疽病一般采用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黑斑病一般采用醚菌酯或甲基硫菌灵进行防治;黑星病一般采用腈菌唑或戊唑醇进行防治;灰霉病一般采用啶酰菌胺或嘧霉胺进行防治。
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同时针对不同病虫害,还要使用不同的农药,耗费大量的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药效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克服目前的农药难以高效、环保、综合、减量地同时防治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和观赏花卉等多种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01-90):(0.01-90)。
可选地,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1-30):(0.05-10)。
可选地,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1-10):(0.1-1)。
可选地,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20)。
可选地,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和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可选地,所述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和观赏花卉作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病虫害包括稻飞虱、灰飞虱、蚜虫、梨木虱、烟粉虱、二点委夜蛾、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早疫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和灰霉病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用量低、防效好并且能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该农药组合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以水为基质,低毒环保。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可以包括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可以为1:(0.01-90):(0.01-90)。
本发明中,噻虫胺是化合物(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硝基胍;1-(2-氯-5-噻唑基甲基)-3-甲基-2-硝基胍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clothianidin,分子式为C6H8ClN5O2S,相对分子量为249.7,CAS号为210880-92-5,结构式如式(1)所示:
本发明中,苯醚甲环唑是是化合物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哑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顺,反比例约为45:55)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difenoconazole,分子式为C19H17Cl2N3O3,相对分子量为406.3,CAS号为119446-68-3,结构式如式(2)所示:
本发明中,咯菌腈是化合物4-(2,2-二氟-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4-基)吡咯-3-腈的通用名,英文通用名为fludioxonil,分子式为C12H6F2N2O2,相对分子量为248.2,CAS号为131341-86-1,结构式如式(3)所示:
根据本发明,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在较宽的范围内都具有增效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它们的作用,优选情况下,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可以为1:(0.1-30):(0.05-10)。
根据本发明,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它们的增效作用,优选情况下,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可以为1:(1-10):(0.1-1)。在该优选情况下,它们三者具有更加突出的增效作用,能够以较少的抗病害组合物施用量取得较优异的防治效果。
根据本发明,为了方便所述农药组合物的贮藏、运输和使用,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20)。
根据本发明,所述助剂可以选自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成分可以根据农药组合物配制的剂型选择常规用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对于上述成分均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物质,例如:分散剂和润湿剂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硬脂酰醚、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可以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可以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可以为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成膜剂可以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阿拉伯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可以为淀粉、玉米淀粉、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可以为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羧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着色剂可以为常规色素物质,如苋菜红、胭脂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色粉G2R、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酸性红和碱性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可以为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或者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固体惰性载体可以为硅藻土、凹凸棒土、膨润土、沸石、高岭土、滑石粉、蒙脱石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油酸甲酯、异丙醇、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成分已经混合;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和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从农药使用方法的角度考虑,农药的剂型优选为悬浮种衣剂。
上述各剂型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及其含量以及活性成分的含量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配比,例如:
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通常含有5-5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0.1-10重量份的防冻剂、0-10重量份的其他助剂如防腐剂、增稠剂、消泡剂,余量为水。
悬浮种衣剂通常含有5-5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0.1-10重量份的防冻剂、0.1-10重量份的成膜剂、0.5-10重量份的着色剂、0-10重量份的其他助剂如防腐剂、增稠剂、消泡剂,余量为水。
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通常含有5-70重量份的活性组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0-5重量份着色剂、0-5重量份的粘结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通常需干法粉碎以获得可自由流动的粉状固体。
种子处理干粉剂一般含有5-70重量份的活性组分、0.1-5重量分散剂、0-2重量份的润湿剂、0-5重量份的着色剂、0-5重量份的粘结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种子处理干粉剂通常需干法粉碎以获得可自由流动的粉状固体。
可湿性粉剂通常含有5-70重量份的活性组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
水分散粒剂通常含有5-70重量份的活性组分、0.5-10重量份的分散剂、0.5-5重量份的润湿剂、0-10重量份的其他添加剂如粘结剂、崩解剂等,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
种子处理乳剂通常含有10-60重量%活性成分、5-20重量%乳化剂、0.5-10重量%防冻剂、0.5-2重量%增稠剂、0.01-0.2重量%消泡剂、3-10重量%溶剂、0.1-10重量份的成膜剂、0.5-10重量份的着色剂、0.5-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腐剂等,余量为水。
悬浮剂通常含有5-60重量%活性组分、0.5-15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10重量%防冻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余量为水。悬浮剂通常需湿法粉碎以获得稳定的、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一般含有5-50重量%活性成分(其中,游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占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小于10%)、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5重量%防冻剂、0.1-10重量份的成膜剂、0.5-10重量份的着色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余量为水。
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一般含有5-50重量%活性成分(其中,游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占总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小于10%)、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1-5重量%防冻剂、0.1-10重量份的成膜剂、0.5-10重量份的着色剂、0-10重量%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余量为水。
本发明中,对于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作物可以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和观赏花卉作物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病虫害可以包括稻飞虱、灰飞虱、蚜虫、梨木虱、烟粉虱、二点委夜蛾、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早疫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和灰霉病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使用,例如,进行种子处理,或稀释后进行田间喷雾使用,或直接撒施在田间使用。从农药利用率高的角度考虑,使用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方法优选为用农药组合物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包衣或拌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所述多种作物病虫害中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的质量。相对于单成分的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和观赏花卉等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对比例中,噻虫胺购自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苯醚甲环唑购自江苏耘农化工有限公司;咯菌腈、噻虫嗪购自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戊唑醇购自江苏苏滨生物农化有限公司;咪鲜胺购自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购自邢台蓝星助剂厂,烃基碳原子数为C12-C15,氧乙烯基数为12-50;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乙酯购自北京化工厂;木质素磺酸钙购自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钙购自济南浩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酸性红购自德克玛(天津)颜料化工有限公司;色粉G2R购自江苏省江阴市前进化工有限公司;黄原胶购自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赢创德固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高岭土购自山东金柘化工有限公司。
表1实施例1-19中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
实施例1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0.46重量份的噻虫胺、0.0046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41.4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2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0.46重量份的噻虫胺、4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0.0046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3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0.6重量份的噻虫胺、23.7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7.7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4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0.416重量份的噻虫胺、20.8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20.8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5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3.78重量份的噻虫胺、0.378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37.8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6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35重量份的噻虫胺、40.5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0.0675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7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2重量份的噻虫胺、30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0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8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83重量份的噻虫胺、36.6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3.66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9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0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3.78重量份的噻虫胺、37.8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0.378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1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6.46重量份的噻虫胺、32.3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3.23重量份的咯菌腈、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3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2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17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13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钙,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和98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
实施例13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干粉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35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16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钙,25重量份的酸性红和82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
实施例14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乳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16重量份的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5重量份的乙二醇,1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10.2重量份的黄原胶,1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76.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5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1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重量份的乙二醇,7.3重量份的黄原胶,8.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96.4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实施例16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36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3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钙和90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
实施例17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水分散粒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31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1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钙、20重量份的可溶性淀粉和95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均匀。挤压造粒。
实施例18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1)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溶解在58重量份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搅拌均匀;(2)将步骤(1)的油相混合物滴加至39.2重量份含6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3)70℃保温5小时;(4)加入24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1.2重量份的黄原胶、5.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5.5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
实施例19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
(1)取14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14重量份的咯菌腈溶解在50重量份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搅拌均匀;(2)将步骤(1)的油相混合物滴加至29.2重量份的含6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3)70℃保温5小时;(4)取14重量份的噻虫胺、10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3.2重量份的黄原胶、2.1重量份的苯甲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3.5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30重量份的水混合,湿法研磨,与步骤(3)所述溶液搅拌均匀。
对比例1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21重量份的噻虫胺、21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2 21%噻虫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38.2重量份的噻虫胺、3.8重量份的咯菌腈、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3 21%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38.2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3.8重量份的咯菌腈、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4 21%噻虫胺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42重量份的噻虫胺、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5 21%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42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6 2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42重量份的咯菌腈、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7 21%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20重量份的噻虫嗪、20重量份的苯醚甲环唑、2重量份的咯菌腈、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8 21%噻虫胺·戊唑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20重量份的噻虫嗪、20重量份的戊唑醇、2重量份的咯菌腈、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对比例9 21%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种衣剂
以200重量份农药组合物为基准:取20重量份的噻虫嗪、20重量份的戊唑醇、2重量份的咪鲜胺、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份的乙二醇,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的酸性红,0.4重量份的黄原胶,0.6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115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测试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按照本发明根据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用量,通常每亩地上的有效成分的总施用量为2-100g,或者每100kg种子的有效成分用量为2-200g。
测试例1
试验地点: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肥力中上,种植后的各处理区水稻按常规生产管理。水稻品种为中嘉早17。
分别采用实施例1-14、18、19和对比例1-9处理水稻种子,采用实施例15-17对水稻田进行喷雾处理,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即不对水稻进行包衣处理)。实施例1-11、14和对比例1-9的农药制剂对水稻进行包衣处理,每种农药制剂的用量均为100g/100kg种子,分别将上述农药制剂兑水5倍稀释后充分摇匀。用塑料袋盛好精选后的种子,将稀释药液倒在种子上,快速摇晃,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根据颜色判断),然后晾开备用。实施例12-13、18、19的农药制剂对水稻进行拌种处理,实施例12的农药制剂用量为50g/100kg种子,实施例13的农药制剂用量为75g/100kg种子,分别将水稻种子用少量清水润湿,再将药剂均匀拌入,使种子着药均匀,晾干备用。播种株行距16.7cm×20.0cm。实施例15-17的农药制剂对水稻进行喷雾处理,每种农药制剂的用量均为100g/亩,分别将实施例15-17的农药制剂兑水稀释3000倍,分别于水稻拔节至水稻孕穗末期喷雾处理。
水稻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如下:
实施例1-14、18、19和对比例1-9于播种后第50天,实施例15-17于喷药后7天调查水稻飞虱、灰飞虱、蚜虫的防治效果,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根据式(Ⅰ)计算防效(防治效果)。
实施例1-14、18、19和对比例1-9于播种后第60天,实施例15-17于喷药后7天调查纹枯病、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根据式(Ⅱ)和式(Ⅲ)计算防效。
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注:空白对照组为各处理区提供基准数据,因此无防治效果数据。
测试例2
试验地点:四川省绵阳市郊区一农户内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种植后的各处理区花生按常规生产管理,花生品种为小白沙。
分别采用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9处理花生种子,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即不对花生进行包衣处理)。实施例1-11、14和对比例1-9的农药制剂对花生进行包衣处理,每种农药制剂的用量均为150g/100kg种子,分别将上述农药制剂兑水5倍稀释后充分摇匀。用塑料袋盛好精选后的种子,将稀释药液倒在种子上,快速摇晃,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根据颜色判断),然后晾开备用。实施例12-13的农药制剂对花生进行拌种处理,实施例12的农药制剂用量为75g/100kg种子,实施例13的农药制剂用量为100g/100kg种子,分别将花生种子用少量清水润湿,再将药剂均匀拌入,使种子着药均匀,晾干备用。平种,行距33cm,墩距20cm,每亩1万墩,每墩双粒播种。实施例15-17的农药制剂对花生进行喷雾处理,每种农药制剂的用量均为150g/亩,分别将实施例15-17的农药制剂兑水稀释2000倍,分别于花生初花期喷雾处理。
花生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如下:
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9于播种后30天、实施例15-17于喷药后7天调查花生蚜虫的防治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株,调查花生叶片上的蚜虫头数,根据上述公式(Ⅰ)计算防虫效果。
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9于播种后55天、实施例15-17于喷药后7天调查花生根腐病、茎基腐病、叶斑病和叶枯病防治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个处理小区调查30株,调查各处理区苗期根腐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根据上述式(Ⅱ)和(Ⅲ)计算防治效果。
根腐病病情分级指数:0级:茎基和主须上均无病斑;1级:茎基和主根上有少量病斑;3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4~1/2;5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多且大,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2~3/4;7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绕茎现象,但根系并未死亡;9级:根系坏死,植株地上部萎蔫或死亡。
茎基腐病、叶枯病病情统计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如表3所示。
表3
注:空白对照组为各处理区提供基准数据,因此无防治效果数据。
从表2-3可以看出,相对于单成分的噻虫胺、苯醚甲环唑或咯菌腈,或者噻虫胺和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或噻虫胺和咯菌腈的二元复配,本发明的三元农药组合物,防治效果更加好,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虫害。
实施例1-11中农药组合的剂型都是悬浮种衣剂,不同的是三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将实施例1-1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1-30):(0.05-10),特别是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1-10):(0.1-1)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实施例9-19中三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均是更优选的重量比,不同的是,实施例9-11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实施例12-19的剂型不是悬浮种衣剂,通过对比实施例9-19,可以看出,虽然都在更优选的重量比范围内,实施例9-11的防治效果优于实施例12-19,说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优选剂型为悬浮种衣剂。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相对于单一成分的噻虫胺、苯醚甲环唑或咯菌腈,具有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从而可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01-90):(0.01-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0.1-30):(0.0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1-10):(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崩解剂、着色剂、消泡剂、水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和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番茄、苹果树、梨树和观赏花卉作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病虫害包括稻飞虱、灰飞虱、蚜虫、梨木虱、烟粉虱、二点委夜蛾、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早疫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和灰霉病中的至少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52641.6A CN107494578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52641.6A CN107494578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94578A true CN107494578A (zh) | 2017-12-22 |
CN107494578B CN107494578B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069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52641.6A Active CN107494578B (zh) | 2017-08-28 | 2017-08-28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9457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6603A (zh) * | 2019-07-23 | 2019-09-13 |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农药组合物 |
CN111387196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病虫兼治种子处理多相制剂 |
CN112042665A (zh) * | 2020-08-23 | 2020-12-08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含有氯噻啉组合物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
CN113812418A (zh) * | 2021-04-22 | 2021-12-21 | 中土化工(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含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
CN116035038A (zh) * | 2023-01-09 | 2023-05-02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8618A (zh) * | 2013-04-15 | 2013-08-14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 |
CN103283766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
CN103300042A (zh) * | 2012-03-06 | 2013-09-18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
CN103734171A (zh) * | 2013-12-11 | 2014-04-23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 |
CN103814902A (zh) * | 2014-01-27 | 2014-05-28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含咯菌腈和苯醚甲环唑防治菊花病害的组合物 |
CN106259411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 |
-
2017
- 2017-08-28 CN CN201710752641.6A patent/CN1074945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3766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
CN103300042A (zh) * | 2012-03-06 | 2013-09-18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
CN103238618A (zh) * | 2013-04-15 | 2013-08-14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 |
CN103734171A (zh) * | 2013-12-11 | 2014-04-23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 |
CN103814902A (zh) * | 2014-01-27 | 2014-05-28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含咯菌腈和苯醚甲环唑防治菊花病害的组合物 |
CN106259411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罗兰等: "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农药》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6603A (zh) * | 2019-07-23 | 2019-09-13 |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农药组合物 |
CN111387196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病虫兼治种子处理多相制剂 |
CN111387196B (zh) * | 2020-03-26 | 2021-10-22 | 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病虫兼治种子处理多相制剂 |
CN112042665A (zh) * | 2020-08-23 | 2020-12-08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含有氯噻啉组合物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
CN113812418A (zh) * | 2021-04-22 | 2021-12-21 | 中土化工(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含噻虫胺、咯菌腈和种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
CN116035038A (zh) * | 2023-01-09 | 2023-05-02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94578B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94578B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334500B (zh) |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 |
CN104663679B (zh) | 一种含有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 |
CN105409961B (zh) | 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0444731C (zh) | 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5340946B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381289A (zh) | 一种安全多效的种子处理组合物 | |
CN104604909A (zh) | 一种含有丙硫克百威的种衣剂 | |
CN104872136B (zh)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2669181B (zh) | 一种含有克菌丹和硫酸铜钙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7873703A (zh) |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070269B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489967A (zh) | 含有壳寡糖与吡唑醚菌酯的农用组合物 | |
CN105265446B (zh) | 一种含有烯肟菌胺及四氟醚唑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336043A (zh) | 含烯肟菌胺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651466B (zh) | 一种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的悬浮种衣剂 | |
CN107950541A (zh) | 一种大蒜种衣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19804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475357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7517981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094954A (zh) | 一种含乙氧磺隆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638697B (zh) | 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392739B (zh) | 一种含有双炔酰菌胺和硫酸铜钙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402055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010365B (zh) | 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