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3907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93907B CN107393907B CN201710647617.6A CN201710647617A CN107393907B CN 107393907 B CN107393907 B CN 107393907B CN 201710647617 A CN201710647617 A CN 201710647617A CN 107393907 B CN107393907 B CN 1073939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area
- rectangular area
- display
-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矩形区域和与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一非矩形区域,非显示区域包括与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矩形区域和与第一非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非矩形区域,非显示区域设置有静电保护布线;第二矩形区域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第二非矩形区域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按照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将静电保护布线设置为与显示面板外边缘的各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使静电保护布线上不存在静电薄弱点,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技术也从最初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逐渐发展为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
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显示装置可被设计成各种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等,为了增加屏占比,需要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也被设计成对应的形状。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非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可包括矩形区域RA和非矩形区域NRA。
然而,由于驱动显示面板的电路单元存在直角,因此,布置在非矩形区域NRA中的电路单元非常贴近显示面板的外边缘,而布置在矩形区域RA中的电路单元则与外边缘的距离相对较远,并且,与距离外边缘较远的电路布线相比,贴近显示面板外边缘的电路布线会更容易受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影响,尤其是存在直角的电路布线,其拐点处距离显示面板的外边缘最近,最容易由于静电感应而引起静电放电,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矩形区域和与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一非矩形区域,非显示区域包括与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矩形区域和与第一非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非矩形区域,非显示区域设置有静电保护布线;第二矩形区域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第二非矩形区域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静电保护布线,并使显示面板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使静电保护布线上不存在静电薄弱点,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中的线I-II的截面图;
图2C为图2A的区域SS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又一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再一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A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B示出了图8A的区域SS’的放大示意图;
图8C示出了图8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2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中的线I-II的截面图,图2C为图2A的区域SS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显示面板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包括第一矩形区域DA1和与第一矩形区域DA1邻接的第一非矩形区域DA2,非显示区域NDA包括与第一矩形区域DA1邻接的第二矩形区域NDA1和与第一非矩形区域DA2邻接的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21和设置在第一基板21上的静电保护布线23,静电保护布线23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NDA中。
其中,在非显示区域NDA的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在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这里,均一是指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致相等,即,最小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超过某一较小的数值,例如,10%。
具体地,以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的区域SS为例,如图2C所示,点A、B和C为在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上随机选取的三个点,则:
dA≈dB≈dC;
其中,dA为点A到静电保护布线23的最小距离,dB为点B到静电保护布线23的最小距离,dC为点C到静电保护布线23的最小距离。
这样,在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对静电保护布线23静电放电的概率基本相同,即,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的静电保护布线23上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也就是说,显示面板在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类似地,在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对静电保护布线23静电放电的概率也基本相同,即,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的静电保护布线23上也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也就是说,显示面板在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也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设置静电保护布线,并使显示面板的第二矩形区域中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使显示面板的第二非矩形区域中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使第二矩形区域和第二非矩形区域中的静电保护布线上均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可选地,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具体地,如图2B所示,d1≈d2,其中,d1为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d2为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
这样,在非显示区域中,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都大致相等,即,各点对静电保护布线23静电放电的概率基本相同,因此,整个静电保护布线23上都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即,显示面板在整个非显示区域中都不存在易于遭受静电放电的薄弱点,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封装区域的封装衬底和覆盖封装衬底的封装胶,封装衬底面向封装胶的一侧设置有封装凹槽,封装区域位于非显示区域中。
具体地,可参考图3,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第一基板21相对的第二基板22以及介于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封装胶25,封装胶25设置在封装区域中,用于将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粘合在一起。这里,封装区域是指非显示区域NDA中用于封装显示面板的区域。
第一基板21的封装区域设置有封装衬底24,封装胶25覆盖封装衬底24,封装衬底24的与封装胶25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封装凹槽24a,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封装凹槽24a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通过设置封装凹槽24a,不仅增大了封装胶25与封装衬底24的接触面积,使封装胶25与封装衬底24之间的粘合力更大,而且接触表面凹凸不平,使得氧、湿气难以进入显示面板内部,从而避免显示器件失效。
并且,由于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封装凹槽24a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因此,氧、湿气从外边缘上的各点渗透进入到显示面板内部的概率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显示面板在封装区域不存在氧、湿气易于进入的封装薄弱点,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封装的整体可靠性。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绝缘层(例如,栅绝缘层、层间绝缘层等)和有机平坦化层(包括有机绝缘材料),其中,封装衬底24可与无机绝缘层同层设置,或者可与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
通过将封装衬底24与无机绝缘层/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在形成无机绝缘层/有机平坦化层的同时形成封装衬底24,从而不必单独设置封装衬底24,进而可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在装衬底24与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的情况下,封装衬底24可包括有机绝缘材料,相应地封装胶25可以是有机封装胶,例如,紫外光固化胶;在装衬底24与无机绝缘层同层设置的情况下,封装衬底24可包括无机绝缘材料,相应地封装胶可以是无机封装胶,例如,玻璃胶。
图4示出了显示面板采用玻璃胶封装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封装衬底24可包括无机绝缘衬底241和金属衬底242,其中金属衬底242用于反射诸如激光等的辐射源,使封装胶25受热更充分并能够提高辐射源的效率。
由于金属衬底242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金属应力,并且与玻璃胶25的表面粘合力不足(当金属衬底242与玻璃胶25直接接触时),可以在金属衬底242中设置多个开口,以释放金属应力(当金属衬底242与玻璃胶25直接接触时,还可增大玻璃胶25与无机绝缘衬底241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封装的可靠性。
尽管图4示出了金属衬底242位于无机绝缘衬底241远离第一基板21的一侧,金属衬底242中的开口与封装凹槽24a重叠,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金属衬底242可以位于无机绝缘衬底241靠近第一基板21的一侧,金属衬底242中的开口可以与封装凹槽24a不交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
尽管图3和图4示出了封装胶25不覆盖静电保护布线23,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封装胶25还可覆盖静电保护布线23。
通过将静电保护布线23设置为被封装胶25覆盖,可减少传递到静电保护布线23上的静电,从而可提高静电防护布线23的防静电能力。
可选地,封装凹槽24a可以是环绕显示区域DA的通槽。
将封装凹槽24a设置为通槽,可进一步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尤其是在封装存在部分轻微变形(例如,部分边缘轻微翘起)时,能有效防止氧、湿气进入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尽管图3和图4示出了封装衬底24中设置有一个封装凹槽24a,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封装衬底24在封装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封装凹槽24a,静电保护布线23向封装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两个封装凹槽24a之间,如图5A和图5B所示。
图5A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又一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A所示的示例的部分结构与图4所示的示例相同,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不再赘述与图4所示的示例相同的部分而重点描述不同之处。
与图4所示的示例不同的是,在图5A中,封装衬底24在封装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封装凹槽24a,静电保护布线23向封装衬底24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两个封装凹槽24a之间。
这样就增大了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23之间的最小距离,也就降低了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对静电保护布线23静电放电的概率,相当于提高了静电保护布线23的防静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并且将静电保护布线23设置在封装区域,可减少非显示区域所占的版图面积,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
此外,当静电保护布线23和金属衬底242位于同一层时,金属衬底242的部分可用作静电保护布线23,从而可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
尽管图5A示出了静电保护布线23位于封装衬底24远离第一基板21的一侧,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例如,参考图5B,示出了图2A所示实施例的再一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在图5B中,静电保护布线23可位于封装衬底24靠近第一基板21的一侧,尤其是当封装衬底24与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时。
可选地,静电保护布线23为金属材料。
与其他导电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相对低的电阻率,当静电保护布线为金属材料时,可更快地将静电导走,从而提高静电保护布线23的防静电能力。
继续参考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61在非显示区域NDA可包括静电保护布线63,在显示区域DA可包括遮光金属层LS、有源层ACT、形成栅电极GE的栅金属层以及形成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的源漏金属层,栅电极GE和有源层ACT之间可设置有栅绝缘层GIL,栅电极GE和源电极SE之间可设置有层间绝缘层ILD。这里,有源层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形成薄膜晶体管。
其中,遮光金属层LS、栅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其中之一可与静电保护布线63位于同一层并且可在同一道图形化工艺中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静电保护布线与其他金属层同层设置,不必单独设置静电保护布线,从而可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尽管图6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三个金属层(例如,遮光层LS、栅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其他金属层,例如,电容金属层等。
继续参考图7,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显示区域DA(包括第一矩形区域DA1和第一非矩形区域DA2)和非显示区域NDA(包括第二矩形区域NDA1和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非显示区域NDA中同样可设置有静电保护布线73。
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对非显示区域NDA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具体地,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矩形区域NDA1的多个第一移位寄存器77a和多个第二移位寄存器77b,第一移位寄存器77a用于向第一矩形区域DA1提供移位输出信号,第二移位寄存器77b用于向第一非矩形区域DA2提供移位输出信号。
其中,各第一移位寄存器77a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各第二移位寄存器77b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与第一非矩形区域连接的第二移位寄存器设置在第二矩形区域中,以便第二非矩形区域仅用于布线而不必设置第二移位寄存器,使得第二非矩形区域有充足的空间设置静电保护布线和封装凹槽,从而更容易实现显示面板外边缘上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以及更容易实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封装凹槽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进而避免显示面板在第二非矩形区域中产生静电薄弱点和封装薄弱点,亦即,提高了显示面板在第二非矩形区域的防静电能力和封装可靠性。
继续参考图8A、图8B和图8C,图8A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B示出了图8A的区域SS’的放大示意图。
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同样可包括显示区域DA(包括第一矩形区域DA1和第一非矩形区域DA2)和非显示区域NDA(包括第二矩形区域NDA1和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非显示区域NDA中同样可设置有静电保护布线83、多个第一移位寄存器87a(位于第二矩形区域NDA1中)和多个第二移位寄存器87b。
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移位寄存器87b设置在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中。
同样,各第一移位寄存器87a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各第二移位寄存器87b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移位寄存器设置在第二非矩形区域中,并使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使得第二非矩形区域有充足的空间设置静电保护布线和封装凹槽,避免显示面板在第二非矩形区域中产生静电薄弱点和封装薄弱点,从而提高显示面板在第二非矩形区域的防静电能力和封装可靠性。并且,由于第二矩形区域可仅用于布置第一移位寄存器,从而简化了第二矩形区域的设计。
尽管图8A和图8B示出了各第二移位寄存器87b沿相同的方向排布,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第二移位寄存器87b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一非矩形区域DA2的边缘在与该中轴线的交点处的切线。
具体参考图8C,示出了图8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如图8C所示,各第一移位寄存器87a可沿相同的方向被设置,而各第二移位寄存器87b相对于第一移位寄存器87a旋转一角度θ,该角度θ的大小取决于第二移位寄存器87b所在第二非矩形区域NDA2的形状,例如,可使第二移位寄存器87b的一中轴线(图8C中的虚线)垂直于第一非矩形区域DA2的边缘在与该中轴线的交点处的切线。这样可使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达到最大,为设置静电保护布线和封装凹槽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实现提高显示面板可靠性(防静电能力和封装可靠性)的目的。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9中所示。其中,显示装置900可包括如上的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的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的显示面板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9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9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外边缘的各点与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矩形区域和与所述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一非矩形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矩形区域和与所述第一非矩形区域邻接的第二非矩形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有静电保护布线;
所述第二矩形区域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所述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所述第二非矩形区域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的各点与所述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封装区域的封装衬底和覆盖所述封装衬底的封装胶,所述封装衬底面向所述封装胶的一侧设置有封装凹槽,所述封装区域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所述封装凹槽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有机平坦化层,其中所述封装衬底与所述无机绝缘层或所述有机平坦化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还覆盖所述静电保护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凹槽为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衬底在所述封装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封装凹槽,所述静电保护布线向所述封装衬底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封装凹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上的各点与所述静电保护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布线为金属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金属层、栅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所述遮光金属层、所述栅金属层和所述源漏金属层中的一个与所述静电保护布线位于同一层并且在同一道图形化工艺中制作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矩形区域的多个第一移位寄存器和连接到所述第一非矩形区域的多个第二移位寄存器;
其中,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区域中,各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各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矩形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矩形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非矩形区域的边缘在与该中轴线的交点处的切线。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7617.6A CN107393907B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7617.6A CN107393907B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3907A CN107393907A (zh) | 2017-11-24 |
CN107393907B true CN107393907B (zh) | 2019-06-14 |
Family
ID=6034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47617.6A Active CN107393907B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939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93907B (zh) * | 2017-08-01 | 2019-06-1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862991B (zh) * | 2017-11-30 | 2019-09-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CN108666442B (zh) * | 2018-05-14 | 2020-04-2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驱动基板和显示面板 |
US10783825B2 (en) | 2018-05-14 | 2020-09-22 |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Driving substrates and display panels |
CN108766994B (zh) * | 2018-06-20 | 2021-03-1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8877535B (zh) * | 2018-07-27 | 2020-08-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061963B (zh) | 2018-10-26 | 2022-05-2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671703B (zh) * | 2018-12-14 | 2021-07-0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846533A (zh) * | 2020-11-25 | 2022-08-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5978A (zh) * | 2005-11-30 | 2007-06-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 |
CN105097785A (zh) * | 2014-05-09 | 2015-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多重静电放电环装置 |
CN105242470A (zh) * | 2015-11-09 | 2016-01-1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304559A (zh) * | 2015-10-08 | 2016-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057782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半导体面板的防静电保护结构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
CN107393907A (zh) * | 2017-08-01 | 2017-11-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08-01 CN CN201710647617.6A patent/CN1073939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5978A (zh) * | 2005-11-30 | 2007-06-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 |
CN105097785A (zh) * | 2014-05-09 | 2015-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多重静电放电环装置 |
CN105304559A (zh) * | 2015-10-08 | 2016-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5242470A (zh) * | 2015-11-09 | 2016-01-1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6057782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半导体面板的防静电保护结构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
CN107393907A (zh) * | 2017-08-01 | 2017-11-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3907A (zh) | 2017-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9390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342390B2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panel | |
US12166265B2 (en) | Display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892444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9312509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
EP3327786B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
US1160079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151354B2 (en)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545271B2 (en) | Display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967186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201913337A (zh) | 透明顯示裝置 | |
CN107565046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3777798B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 |
US8456085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having scattering portion | |
CN11156456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10227875A1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touch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10838509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80068011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5498124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289677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rotective pattern | |
TW202105000A (zh) | 顯示面板 | |
CN114335394A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2967755U (zh) | 一种封装盖板、硅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700743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5578576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