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302412B -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412B
CN107302412B CN201610232176.9A CN201610232176A CN107302412B CN 107302412 B CN107302412 B CN 107302412B CN 201610232176 A CN201610232176 A CN 201610232176A CN 107302412 B CN107302412 B CN 107302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nel
transmitted
channels
on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21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2412A (zh
Inventor
张伟良
袁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321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2412B/zh
Priority to EP16898365.8A priority patent/EP3429102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86907 priority patent/WO2017177550A1/zh
Priority to US16/093,145 priority patent/US1065918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302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2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38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 H04J14/0239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many,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in WDM-PON sharing multiple downstream wavelengths for groups of optical network units [ONU], e.g. multicasting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包括支持多通道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的位于同一光配线网络ODN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网络单元ONU;其中,OLT/ONU,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ONU/OLT,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支持多波长的OLT对支持不同波长数及波长的ONU的控制,实现通道的灵活绑定,并充分利用带宽。

Description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尤指一种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接入网络带宽的需求大幅增长,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目前用户接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如图1所示,在现有PON系统的组成架构中,局侧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通过主干光纤与光分路器连接,光分路器通过分支光纤与多个用户侧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Unit)连接,OLT和ONU通过一个波长对进行通信。
目前,OLT可以采用多波长光模块配置4个或更多的上下行波长,对于OLT支持多波长的场景,如图2所示,下行方向,多个不同的波长λd0d1…λdn在局端合波后传送到光波长分配网络(OWDN,Optical Wavelength Distribution Network),并按照不同波长分配到各个ONU中;上行方向,不同用户ONU发射不同的光波长λu0u1…λun到OWDN并合波后传送到OLT。这样,完成了光信号的上下行传送。其中,下行波长λdi(i=0,1,……n)和上行波长λui(i=0,1,……n)可工作在相同波段,也可工作在不同波段。
从图2可见,为了适应支持多波长的OLT,用户侧需要部署相应多的支持单波长的ONU来分别对应每个波长,另外,ONU可以根据需要在OLT的配合下调整工作的下行波长λdi(i=0,1,……n)和上行波长λui(i=0,1,……n)。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ONU需支持更大的吞吐量和带宽,ONU支持的波长数从1个逐步发展到支持多个,并且ONU支持的波长也是灵活多变的,如何实现在同一个ODN下支持不同波长数及不同波长的ONU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带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能够实现支持多波长的OLT对支持不同波长数及波长的ONU的控制,以实现通道的灵活绑定,并充分利用带宽。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PON架构,包括:支持多通道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的位于同一光配线网络ODN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网络单元ONU;其中,
OLT/ONU,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ONU/OLT,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可选地,所述OLT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按照获得的目的ONU的通道数及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所述OLT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可选地,所述目的ONU用于: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可选地,所述OLT还用于:在所述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所述ONU分配上行带宽;其中,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
可选地,所述ONU还用于:获取所述OLT在ONU自身支持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有上行带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所述ONU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LT,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可选地,所述OLT还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可选地,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可选地,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可选地,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则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OLT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其中,OLT支持多通道;ONU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并位于同一ODN下。
可选地,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包括:
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能够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LT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LT在所述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所述ONU分配上行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可选地,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LT将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可选地,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LT将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当ONU支持单通道时,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获取OLT在所述ONU自身支持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有上行带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所述ONU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LT,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可选地,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NU将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可选地,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光网络设备,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
当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需要传输的数据能够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ONU分配上行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则,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光网络设备设置在OLT中,或为独立实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设备,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及ONU本地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片进行重组。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并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OLT在自身ONU支持的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相同,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设置在ONU中,或者为独立实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PON架构包括:支持多通道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的位于同一光配线网络ODN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网络单元ONU;其中,OLT/ONU,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ONU/OLT,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进行数据重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支持多波长的OLT对支持不同波长数及波长的ONU的控制,实现了通道的灵活绑定及充分利用带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PON系统的组成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OLT支持多波长的上下行传送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OLT支持多波长ONU支持不同波长数和波长的传送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目标ONU为单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目标ONU为2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目标ONU为4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目标ONU为4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目标ONU为4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目标ONU为4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上行方向数据进入2通道带宽分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多通道数据发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TU-T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EEE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多通道数据发送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TU-T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2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EEE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光网络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光网络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IEEE下一代以太网无源光网络(NGEPON)和ITU-T NG-PON2正在标准化中,OLT支持多个通道,ONU支持其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通道,不同ONU支持的通道数以及支持的通道可以不一样。图3为本发明中OLT支持多波长ONU支持不同波长数和波长的传送场景示意图,例如在OLT支持通道0-3时:单通道ONU可以支持通道0、1、2或3,不同单通道ONU支持的通道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2通道ONU可以支持通道0、1、2、3中的两个通道,如通道0和1、通道0和2、通道0和3、通道1和2、通道1和3、通道2和3等,不同的2通道ONU支持的通道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3通道ONU可以支持通道0、1、2、3中的三个通道,如通道0、1和2、通道0、1和3、通道0、2和3、通道1、2和3等,不同的3通道ONU支持的通道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4通道ONU支持通道0、1、2和3。OLT需要支持与这些通道数不同、具体通道也不同的ONU进行通信,如图3所示仅是一种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每个波长的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波长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都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PON架构至少包括:支持多通道的OLT、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的位于同一ODN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ONU,其中,
OLT/ONU,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包括可发送起始时间,或可发送起始时间和可发送结束时间),按照发送规则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进一步地,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那么,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ONU/OLT,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其中,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是指: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其中,时长差阈值可以为若干字节,如1字节、4字节等。
本发明中,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或者发送到下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那么,多个通道均匀发送数据。此时,如果数据可以被完全均匀分配时,则各通道发送结束时间相同;如果数据不能被完全均匀分配,则尾数能分配到几个通道就分到几个通道,因此,各通道发送结束时间相近,其中,尾数的产生及分配方法可以和发送数据的粒度有关,可以是1字节、4字节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PON架构中的通道数,可以等于波长数,也可以等于光纤数,也可以是多条光纤中包含的波长数。
对于下行方向:
OLT,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包括可发送起始时间,或可发送起始时间和可发送结束时间);根据获得的目的ONU的通道数及通道的可发送状态,按照发送规则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那么,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这里,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是指: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目的ONU,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其中,
OLT具体用于:当目的ONU为单通道ONU即目的ONU支持单通道,需要传输的数据(data)从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直接在该通道上完整发送,并指明data的序号和/或长度即可,此时无分片;当目的ONU为两通道或两通道以上ONU即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data能够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该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其他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都较其晚,且数据发送不会到达其他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那么,data在该通道上完整发送,并指明data的序号和/或长度即可,此时无分片;如果data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那么,对data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data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2)是PON技术演进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NG-PON2中,参见相关协议可知,数据发送的封装过程大致包括:数据先封装进新一代PON封装方法(XGEM,X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帧,XGEM帧包括开销和净荷,开销中携带XGEM端口标识(Port ID);多个XGEM帧再封装进超帧,超帧中包括开销和净荷,开销包括物理层OAM(PLOAM,Physical Layer OAM)消息、传送带宽映射(BWmap)带宽分配等;超帧通过FEC等处理后再封装进行物理层帧(PHY Frame)中,物理帧包括帧头和净荷,帧头用于接收方检测物理帧的起始位置。另外,EPON/10GEPON是PON演进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参见相关协议可知,数据发送的封装过程大致包括:数据先封装进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帧,MAC帧包括开销和净荷,多个MAC帧再封装进物理帧,物理帧中包括开销和净荷帧头和净荷。
OLT还用于: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相应地,目的ONU具体用于:
当目的ONU为单通道ONU即目的ONU支持单通道,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data即可。如根据XGEM Port ID/LLID等逻辑通道编号接收数据帧,无需查看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
当目的ONU为两通道或两通道以上ONU即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目的ONU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如根据XGEM PortID/LLID等逻辑通道编号接收数据帧并解析出数据帧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data重组。
对于上行方向:
OLT还用于为ONU分配上行带宽,在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分配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的情况;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其中,ONU支持多个通道,是为了实现ONU支持更高的吞吐量,类似与下行方向数据发送尽量分配在多个通道上并存在重叠,上行方向也是一样,只是下行方向数据发送和带宽调度可以看作是同时进行的,而上行方向是OLT先给ONU分配带宽,ONU才能在分配的带宽内发送数据,如果多个通道内的上行带宽不存在重叠,则效果相当于在同一个通道内分配了多个带宽,无法提高ONU的吞吐量。分配给同一个ONU的带宽尽量重叠,由OLT侧的动态带宽分配(DBA,Dynamically Bandwidth Assignment)算法来实现,DBA算法会将各个ONU的带宽请求综合考虑进去,得出一个适合OLT下所有ONU的带宽分配结果,并将带宽分配结果分发给各个ONU。
这样,目的ONU还用于:获取OLT在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包括可发送起始时间和可发送结束时间,即带宽分配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分配有上行带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那么,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下文为了方便,均以通道数等于波长数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基于本发明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对于OLT侧,在需要传输的数据(data)进入队列(Queue)之前,
首先,获取data发送至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波长数和各波长上的可发送状态;这里,在业务层提交的data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需要发送的data、该data发送的波长信息和/或目的ONU信息等,OLT可以根据data发送请求提取到目的ONU及其支持的波长数和各波长上的可发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的传输一般会有队列管理,队列管理可以是一个实际的模块,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模块,例如和其他模块综合在一起,数据会先被放入队列,让后发送器会从队列获取数据进行发送。
然后,再按照获得的目的ONU的波长数,以及所支持的波长上的可发送状态,按照发送规则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波长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波长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波长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具体地,
当发送端为OLT,接收端为ONU时,即下行方向时,具体包括:
OLT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根据获得的目的ONU的通道数及通道的可发送状态,按照发送规则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进一步地,如果存在多个波长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波长上均匀发送数据。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波长数减少,那么,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波长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波长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这里,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是指: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相应地,
当目的ONU为单波长ONU即目的ONU支持单波长,在该波长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data即可。如根据XGEM Port ID/LLID等逻辑通道编号接收数据帧,无需查看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
当目的ONU为两波长或两波长以上ONU即目的ONU支持二波长或二以上波长时,目的ONU在自身支持的波长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如根据XGEM PortID/LLID等逻辑通道编号接收数据帧并解析出跟数据帧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data重组。
当发送端为ONU,接收端为OLT时,即上行方向时,具体包括:
OLT为ONU分配上行带宽,在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分配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的情况;其中,分配给同一个ONU的带宽存在重叠的情况,由OLT侧的DBA算法来实现,DBA算法会将各个ONU的带宽请求综合考虑进去,得出一个适合OLT下所有ONU的带宽分配结果,并将带宽分配结果分发给各个ONU
ONU获取OLT在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包括可发送起始时间和可发送结束时间,即带宽分配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进一步地,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那么,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OLT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基于本发明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中,首先,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和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情况如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等,计算出发送通道数以及在各通道上的发送的数据长度;按照各通道上的发送的数据长度,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切分并放入对应的通道中发送。这里,对于不同的通道,可以按照以下策略进行数据的分配: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发送最前、最长的分段;发送时间一样的通道,可以按照通道编号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发送分片;或者,
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各发送一段数据,到其他通道上的第二早的发送时间结束,以第二早的发送时间开始,在各通道中继续各发送一段数据,到第三早的发送时间结束,依此类推,直到完成发送。当在某个发送时间有多个通道可以发送时,可以按照通道编号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发送分片。
下面列举本发明提出的集中实现方式。
图4为本发明目标ONU为单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4所示,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单波长ONU,ONU支持波长i即波长λi,则数据直接在所支持波长上的可发送时间处分配/发送数据。
图5为本发明目标为2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5所示,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2波长ONU,ONU支持波长λi、波长λj。图5中左边的图中,波长λj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上发送,且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因此,数据在波长λj上完整发送;图5中中间的图中,波长λj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上发送,但在波长λi上的可发送时间前不能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i上可发送时间开始时,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之间均匀发送;图5中右边的图中,波长λi、波长λj的可发送时间相同,数据在波长λi、波长λj上均匀发送。
图6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6所示,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3波长ONU,ONU支持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图6中左边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且在波长λi和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因此,数据在波长λk上完整发送;图6中中间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是,假设在波长λj的可发送时间前不能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时,数据继续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图6中右边的图中,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且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
图7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7所示,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3波长ONU,ONU支持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图7中左边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前无法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但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数据还是无法发送完毕,因此,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时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图7中中间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在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相同)前数据无法发送完毕,因此,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图7中右边的图中,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数据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均匀发送;
图8为本发明目标ONU为3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8所示,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3波长ONU,ONU支持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且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无法发送完成,因此,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
图9~图12分别为目标ONU为4波长ONU的数据分配/发送的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这些实施例中,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假设发送数据的目标ONU为4波长ONU,ONU支持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
图9中左边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且在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因此,数据在波长λk上完整发送;图9中中间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是,在次早的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前数据不能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时,数据继续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之间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h、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图9中右边的图中,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且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h、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
图10中左边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前数据无法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k、波长λj通道上均匀发送,但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数据还是无法发送完毕,因此,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且在波长λh可发送时间前发送完毕;图10中中间的图中,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k上发送,但在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相同)前数据无法发送完毕,因此,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在波长λh可发送时间前数据发送完毕;图10中右边的图中,假设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且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但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前数据无法发送完成,因此,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上均匀发送,在波长λh可发送时间前数据发送完毕;
图11中左边的图中,假设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的可发送时间相同且最早,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在三个通道上均匀发送,在波长λh可发送时间前数据发送完毕;图11中中间的图中,假设波长λh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h上发送,在波长λk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在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在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图11中右边的图中,假设波长λh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h上发送,在波长λk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相同,在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
图12中左边图中,假设波长λh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h上发送,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相同,在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通道上均匀发送;图12中中间的图中,假设波长λh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h上发送,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相同,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图12中右边的图中,假设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可发送时间相同,数据在波长λh、波长λi、波长λj和波长λk上均匀发送。
数据进入不同通道,且各通道可发送时间不同或相同,以2通道为例,多于2通道的情况同理。
图13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13所示,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分别为Ti和Tj,数据长度L,假设Tj早于Ti,数据优先在波长λj上发送,在波长λj上发送数据为前F(Tj-Ti)+[L-F(Tj-Ti)]/2部分,在波长λi上发送数据为后[L-F(Tj-Ti)]/2部分,其中,F(t)为在t时间内可以发送的数据长度。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要指明数据分片之间的关系,比如该数据序号为N,波长λj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0,波长λi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1。也就是说,在数据在发送中,波长λj上的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0和数据序号N,波长λi上的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1和数据序号N,这样,接收端根据数据序号以及数据据分片编号将这两个数据分片进行组装,并将分片编号为0的放置在前,为1的放置在后。
图14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14所示,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分别为Ti和Tj,数据长度L,Tj早于Ti,数据优先在波长λj上发送,假设先在波长λj上发送数据为前F(Tj-Ti)部分,再在波长λi上发送数据为其后的[L-F(Tj-Ti)]/2部分,在波长λj上发送数据为最后的[L-F(Tj-Ti)]/2部分,其中,F(t)为在t时间内可以发送的数据长度。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要指明数据分片之间的关系,比如该数据序号为N,波长λj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0,波长λi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1。也就是说,在数据在发送中,波长λj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0和数据序号N,波长λi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1和数据序号N,这样,接收端根据数据数据序号号和数据分片编号将这两个数据分片进行组装,分片编号为0的前F(Tj-Ti)数据放置在前,分片编号为1的数据分片在中,分片编号为0的后[L-F(Tj-Ti)]/2放置在最后。
图15为本发明数据进入2通道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如图15所示,波长λi、波长λj可发送时间分别为Ti和Tj,数据长度L,Tj与Ti相同,数据在波长λi、波长λj上均匀发送,假设数据前L/2部分在波长λj上发送,后L/2部分在波长λi上发送。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要指明数据分片之间的关系,比如该数据序号为N,波长λj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0,波长λi上的数据分片编号为1。也就是说,在数据在发送中,波长λj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0和数据序号N,波长λi数据分片需指明数据分片编号1和数据序号N,这样,接收端根据数据数据序号和数据分片编号将这两个数据分片进行组装,分片编号为0的数据分片放置在前,分片编号为1的数据分片放置在后。
上行方向数据发送与下行方向存在一个差别,就是ONU的上行发送是需要OLT分配上行带宽的,ONU获得在支持的波长上的上行带宽,上行带宽的起始位置/时间就是可发送时间的起始时间,上行带宽多了一个结束位置/结束时间,即可发送时间的结束时间,在图4~图9的实施例中,在遇到下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时,可发送通道增加了,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考虑上行带宽的可发送结束时间,在图4~图9的实施例中,除了在遇到下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时可发送通道增加了,还要考虑在遇到可发送结束时间是可发送通道减少了的情况,即在遇到可发送起始时间和/或可发送结束时间是,可发送通道可能会增加或者减少,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对于可发送结束时间的情况与可发送起始时间的通道更新和数据发送类似,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仅以2通道为例说明数据进入不同通道,多于2通道的情况同理。
图16为本发明上行方向数据进入2通道带宽分配实施例的示意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已经有数据在发送,斜方格阴影部分表示带宽分配,如图16所示,假设波长λj可发送时间最早,数据优先在波长λj上发送,波长λi可发送时间开始,数据继续在波长λi、波长λi上均匀发送,直到波长λj带宽分配结束,数据在波长λj上的发送结束,数据继续在波长λi上发送直到发送完毕。
图17为本发明多通道数据发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8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TU-T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ITU-T成帧中,在XGEM帧头(XH,XGEMHeader)中携带数据序号和数据分片编号;图19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EEE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IEEE成帧,在帧头(H,Header)中携带数据序号和数据分片编号。对于data1,假设其目标ONU仅支持波长i,那么,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将data1放在波长i上完整发送。
对于data2,假设其目标ONU支持波长i和波长j,本实施例中,假设根据支持波长i和波长j的可发送状态,data2可以在波长i上发送一部分,还可以在波长j上发送一部分,并保证data2在波长i和波长j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具体实现如图13、图14、图15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data3,假设其目标ONU支持波长h、波长i、波长j和波长k,本实施例中,假设根据波长h、波长i、波长j和波长k的可发送状态,data3可以分别在波长h、波长i、波长j和波长k上各发送一部分,即将data3放入4个通道进行发送,并保证data3在4个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具体实现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图20为本发明多通道数据发送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1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TU-T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2为基于本发明PON架构的IEEE数据下行传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对于data1,假设其目标ONU仅支持波长i,那么,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将data1放在波长i上完整发送。
对于data2,假设其目标ONU支持波长i和波长j,本实施例中,假设根据支持波长i和波长j的可发送状态,data2可以在波长i上发送一部分,还可以在波长j上发送一部分,并保证data2在波长i和波长j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具体实现如图13、图14、图15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data3,假设其目标ONU支持波长h、波长i、波长j和波长k,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波长h、波长i上的可发送时间晚于波长j、波长k上的可发送时间,也就是说,相比于在波长j、波长k上发送data3,在波长h、波长i上发送data3会带来较大的延迟,因此,data3不适合在波长h、波长i上发送,而较适合在波长j、波长k上发送且保证data2在波长j、波长k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具体实现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data4,假设其目标ONU支持波长h、波长i、波长j和波长k,data4的发送与图17中的data3发送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23为本发明光网络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至少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其中,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是指: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其中,时长差阈值可以为若干字节,如1字节、4字节等。
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相应地,
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获得的目的ONU的通道数及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当目的ONU为单通道ONU即目的ONU支持单通道,需要传输的数据(data)直接在该通道上完整发送,并指明data的序号和/或长度即可,此时无分片;
当目的ONU为两通道或两通道以上ONU即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data能够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发送(该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其他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都较其晚,且数据发送不会到达其他通道的可发送起始时间),那么,data在该通道上完整发送,并指明data的序号和/或长度即可,此时无分片;如果data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那么,对data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data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进一步地,
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
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则,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为ONU分配上行带宽,在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分配带宽,对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的情况;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图23所示的光网络设备可以设置在OLT中,也可以是独立实体。
图24为本发明光网络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至少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及ONU本地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片进行重组。
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自身所在ONU为单通道ONU即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data即可;
当自身所在ONU为两通道或两通道以上ONU即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自身所在ONU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data重组。
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OLT在自身ONU支持的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进一步地,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相同,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第二处理模块号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图24所述的装置可以设置在ONU中,也可以是独立实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9)

1.一种无源光网络PON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多通道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的位于同一光配线网络ODN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网络单元ONU;其中,
OLT/ONU,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ONU/OLT,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并根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LT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按照获得的目的ONU的通道数及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LT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ONU用于: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LT还用于:在所述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所述ONU分配上行带宽;其中,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NU还用于:获取所述OLT在ONU自身支持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有上行带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NU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目的OLT,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LT还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PON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则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14.一种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OLT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其中,OLT支持多通道;ONU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通道并位于同一ODN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包括:
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能够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LT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所述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LT在所述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所述ONU分配上行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LT将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LT将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21.一种PON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ONU支持单通道时,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获取OLT在所述ONU自身支持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有上行带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包括:
当所述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所述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U还用于:将所述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目的OLT,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NU将所述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26.一种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目的ONU以及目的ONU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
当目的ONU支持单通道时,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目的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如果需要传输的数据能够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各通道上的待发送数据或者数据分片封装成数据帧后传输给目的ONU,并在数据帧中携带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数据序号、数据分片情况、长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ONU支持的各个通道上为ONU分配上行带宽,一个支持多通道的ONU分配的带宽存在重叠;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根据ONU信息和/或所述带宽分配收集ONU发送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发送规则相应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组。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均最早且相同,则,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则,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6~31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为: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同;或者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之差小于预设时长差阈值。
33.根据权利要求26~31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设备设置在OLT中,或为独立实体。
34.一种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接收数据;获取传输数据所支持的通道数和/或相应的通道,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及ONU本地的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片进行重组;
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OLT在自身ONU支持的各通道上分配的上行带宽,以及所支持的通道的可发送状态;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支持的通道上传输,数据优先在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传输,且传输数据的通道上的发送结束时间相近或结束在可发送结束时间。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在该通道上接收数据帧,并解析出相应的数据;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时,在自身支持的通道上根据通道信息和/或地址信息接收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中的序号和分片情况进行数据重组。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单通道或者仅在一个通道上获得带宽分配时,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可发送起始时间开始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
当自身所在ONU支持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且在二通道或二以上通道获得带宽分配时,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某一个可发送起始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完整发送,则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该通道上发送,并指明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序号和/或长度;如果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不能在某一个通道上完整发送,则对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切分以分布在多个通道上发送,并指示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各个通道上的序号及分片情况和/或长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存在多个通道可发送起始时间相同,数据优先在这些通道上均匀发送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在下一可发送起始时间时通道增加,和/或在可发送结束时间时通道减少,数据继续在更新后的通道上均匀发送,直到数据发送完成或所有通道到达发送结束时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4~38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设备设置在ONU中,或者为独立实体。
CN201610232176.9A 2016-04-14 2016-04-14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Active CN107302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2176.9A CN107302412B (zh) 2016-04-14 2016-04-14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EP16898365.8A EP3429102B1 (en) 2016-04-14 2016-06-23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data transmission,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PCT/CN2016/086907 WO2017177550A1 (zh) 2016-04-14 2016-06-23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US16/093,145 US10659185B2 (en) 2016-04-14 2016-06-23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data transmission,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2176.9A CN107302412B (zh) 2016-04-14 2016-04-14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412A CN107302412A (zh) 2017-10-27
CN107302412B true CN107302412B (zh) 2019-12-13

Family

ID=6004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2176.9A Active CN107302412B (zh) 2016-04-14 2016-04-14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9185B2 (zh)
EP (1) EP3429102B1 (zh)
CN (1) CN107302412B (zh)
WO (1) WO20171775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835B (zh) * 2016-11-04 2023-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onu、olt
CN108063985B (zh) * 2016-11-07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8882062B (zh) * 2018-05-29 2021-06-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2153493B (zh) 2019-06-27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210399808A1 (en) * 2020-06-23 2021-12-23 Infinera Corporation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and devices
CN114079550B (zh) * 2020-08-14 2024-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CN113810502A (zh) * 2021-09-27 2021-12-17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637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无源光网络系统、光终端装置及光网络单元
CN101459591A (zh) * 2007-12-1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源光网络接入设备上实现用户端口定位的方法
CN102075822A (zh) * 2011-01-19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通信方法及光线路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0536B1 (en) * 1999-01-14 2003-06-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and wavelength management for mixed-rate optical data systems
KR100630164B1 (ko) * 2002-10-14 2006-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포인트 게이팅 컨트롤 블록을 포함하는 이더넷수동형광가입자망 및 멀티포인트 게이팅 컨트롤 방법
KR100532307B1 (ko) * 2003-03-17 2005-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통신 융합이 가능한 파장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수동형 광 가입자망
DE102005058982B4 (de) * 2005-12-09 2008-02-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ündelungsschaltung für eine Leitungstreiberkarte und Verfahren zum Bündeln von Datenfragmenten
CN100473053C (zh) * 2005-12-23 2009-03-25 真宽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的方法
JP5122890B2 (ja) * 2007-09-06 2013-0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装置
US8041217B2 (en) * 2007-11-27 2011-10-18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avelength drift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8044169B2 (en) 2008-03-03 2011-10-25 Grupo Petrotemex, S.A. De C.V. Dryer configuration for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particles
US7801161B2 (en) * 2008-10-20 2010-09-21 Broadlight, Ltd.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 residential gateway
JP5286155B2 (ja) * 2009-05-13 2013-09-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親局装置
US8553628B2 (en) * 2009-06-11 2013-10-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tial reuse
WO2010146658A1 (ja) 2009-06-16 2010-12-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多重終端装置、波長多重受動光網システム、下り波長送信方法
WO2011092822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帯域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2884807B (zh) * 2010-11-25 2015-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线路切换方法、通信装置、站侧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JP5541327B2 (ja) * 2012-08-27 2014-07-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局側装置並びにその中継装置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5994486B2 (ja) * 2012-08-27 2016-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伝送方法、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US9300404B2 (en) * 2013-01-03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layer channel bonding
KR20140100163A (ko) * 2013-02-05 2014-08-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동형 광 가입자 망에서 광 가입자 단말의 파장 선택 방법
JP5997088B2 (ja) * 2013-03-29 2016-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的帯域割当方法、olt、及びponシステム
WO2016075948A1 (ja) * 2014-11-14 2016-05-1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再生方法、再生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72043B1 (ko) * 2014-12-12 2015-11-26 ㈜빛과 전자 Fec를 이용한 광트랜시버를 포함한 광송수신 시스템 및 원격 광파장 제어 방법
US10177871B2 (en) * 2015-07-10 2019-01-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High data rate extension with bo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637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无源光网络系统、光终端装置及光网络单元
CN101459591A (zh) * 2007-12-1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源光网络接入设备上实现用户端口定位的方法
CN102075822A (zh) * 2011-01-19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通信方法及光线路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9102B1 (en) 2021-12-15
EP3429102A1 (en) 2019-01-16
US20190068310A1 (en) 2019-02-28
CN107302412A (zh) 2017-10-27
EP3429102A4 (en) 2019-04-24
WO2017177550A1 (zh) 2017-10-19
US10659185B2 (en)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2412B (zh)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US8965206B2 (en) Network system, station-sid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TWI725274B (zh) 資料通信系統、光線路終端及基帶單元
JP6560815B2 (ja) 結合による高データレート拡張
US8457493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control method
US10798473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US97939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livering upstream data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 network
CN107302397B (zh) 无源光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JP4639175B2 (ja) 伝送装置
WO2013082936A1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上行带宽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3973239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装置、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介质
CN114365459A (zh) 网络控制装置、通信资源分配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WO2021093464A1 (zh) 一种数据重组的方法以及装置
US20090175622A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upstream transmission bandwidth in wdm-epon
CN10648834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onu、olt
JP2008289202A (ja) 伝送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16183972A1 (zh) 一种时分波分复用堆叠式光接入网络中最少调谐的动态波长分配方法
WO2018227624A1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4727170B (zh) 在光网络中实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urnia et al. Modification of RR DBA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RAN on NG-PON2.
KR20150144273A (ko) 시간 및 파장 분할 다중-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에서 파장가변 광망 유닛의 파장 변경 방법
EP4535818A1 (en) A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at an onu of a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4469553B (zh) 调谐激活的光网络单元的波长的方法和装置
Kanonakis et al. MAC framework and algorithms for dynamic subcarrier assignment in OFDMA-PONs
WO2014019143A1 (zh) 光同轴网络架构中传输数据、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