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249931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9931A
CN107249931A CN201680009847.3A CN201680009847A CN107249931A CN 107249931 A CN107249931 A CN 107249931A CN 201680009847 A CN201680009847 A CN 201680009847A CN 107249931 A CN107249931 A CN 107249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at
air
cover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98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9931B (zh
Inventor
荒田和善
筒井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264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2373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264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348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17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314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49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9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9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2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e.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3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sucked from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座椅具有椅垫和椅背,该椅垫和椅背具备能够经比较简单的工序形成的通风层而构成,该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配置在椅垫的下部的风扇、将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椅垫和椅背进行送风的送风用导管,和座椅罩,该座椅罩将从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从椅垫和椅背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在座椅罩的内部形成有从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尤其涉及具备向乘员就座的椅垫和就座的乘员倚靠的椅背进行送风的功能的车辆用座椅。
而且,本发明涉及乘用车等的车辆用座椅,尤其涉及具备向乘员就座的座椅输送空气(风)的送风功能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乘用车等的车辆的座椅,具备乘员就座的椅垫和就座的乘员倚靠的椅背。作为具备从此车辆的座椅向就座的乘员侧送风的功能的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有来自送风机的风经导管到椅垫和椅背的各自的座椅罩部件的内侧的通风层的构成。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通风层,成为在表面网眼与背面网眼之间夹着多个柱状部件的桁架构造,成为表面网眼与座椅罩的背面粘接的构造。而且,表面网眼、背面网眼和多个柱状部件通过可弹性变形的树脂一体结合地形成。
而且,为了保证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就座的椅垫及就座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的各自的舒适性,采取了从座椅的表面吸入空气并把吸入的此空气从座椅的另外部位排出的技术手段。
作为这样的构成的一例,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椅背的里侧安装送风机,在使送风机旋转的状态下从形成在椅背表面的侧面的近处的孔经由吸入用导管吸入椅背的表面附近的空气,经由吹出用导管将此吸入的空气从形成在中央部的孔吹出到椅背的表面的构成。
进而,为了使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就座的椅垫及就座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各自具有舒适性,采取从座椅的表面吸入空气并将此吸入的空气从座椅的另外部位排出的技术手段。
作为这样的构成的一例,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椅垫的下侧安装排风机,使排风机工作,从形成在椅垫和椅背的表面的侧面近处的孔吸入椅垫和椅背的表面附近的空气,将此吸入的空气从排风机吹出到外部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24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94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成中,成为从设置在椅垫和椅背的各自的座椅罩部件的内侧的通风层将风向座椅罩的表面侧吹出的构成。但是,此通风层是由表面网眼与背面网眼夹住多个柱状部件,将它们结合成一体而形成通风层的构造,因此,尽管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推断,需要多个工序来一体地形成这样的构造的通风层。
而且,在椅背的下部设有就座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时用来支撑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日文:ランバー機構)。椅背的背面的上部(上侧)比较具有空间,用送风机和导管从椅背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但是,椅背的背面的下部(下侧)由于存在腰部支撑机构所以空间比较狭窄,难以配置导管。
因此,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用送风机和导管从椅背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仅限于在椅背的上侧进行,而在设有腰部支撑机构的椅背的下部,则无法用导管从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
进而,作为从椅垫、椅背吸入空气,将此吸入的空气向外部吹出的构成,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椅垫的下部设置吸气装置,用导管将吸气装置和椅垫及椅背连接的构成。
而且,与椅背连接的导管,成为与具有形成在椅背的衬垫内并贯通到前表面的形态的多个排风路的通风槽连通地连接的构成。
在乘员就座的椅垫的下部,配置有用来使座椅向前后滑动的驱动机构、用来将椅背后仰调节的驱动机构等,在比较狭窄的空间中组装了多个机构。为此,存在为了把吸气装置和与其连接的导管配置在椅垫的下部而使得包括其它部件的配置变得复杂,不仅部件个数变多而且耗费组装工时,耗费成本的课题。
而且,在椅背上,虽然设有用来支撑就座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但是,如果要配置导管而使导管与此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不发生干涉,就必须在导管的形状上下功夫。
进而,为了从吸气装置分别与椅垫及椅背连接,必须设置多个导管,不仅部件个数增加,而且存在降低组装成本的瓶颈。
本发明对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解决,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可以经过比较简单的工序来形成,具有具备通风层地构成的椅垫和椅背。
而且本发明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解决,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可以从包括设有腰部支撑机构的椅背的下部的椅背表面的广阔区域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
进而,本发明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解决,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的部件个数少,而且构成比较简单,能够进行椅垫、椅背的吸气及排气。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配置在椅垫的下部的风扇、将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椅垫和椅背进行送风的送风用导管,和座椅罩,该座椅罩将从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从椅垫和椅背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在座椅罩的内部形成有从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
而且,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送出空气的风扇、将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椅垫和椅背进行送风的送风用导管,和座椅罩,该座椅罩形成有从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将穿过槽空间的空气从椅垫和椅背的具有透气性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
进而,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和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其中,椅背具有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用来支撑坐在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配置在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将设置在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比腰部支撑机构部件靠上方的至少一个孔与送风机连接的导管,和罩,该罩覆盖送风机、导管和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
而且,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和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其中,椅背具有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配置在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和将设置在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处于衬垫部件的上部的至少一个孔与送风机连接的导管;使用与送风机连接的导管,穿过形成在衬垫部件的上部且与导管连接的透气用的孔从座椅罩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在不使用导管的情况下,穿过形成在衬垫部件的下部的透气用的孔从座椅罩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
进而,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和连接椅垫与椅背的导管,其中,椅背具有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用来支撑坐在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配置在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和罩,该罩覆盖送风机和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椅垫具有配置在乘员就座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和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透气用的槽的衬垫部件;导管经由罩将椅背的送风机与形成在椅垫的衬垫材料上的槽之间连接。
而且,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和送风机,其中,椅背具有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用来支撑坐在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和罩,该罩覆盖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椅垫具有配置在乘员就座的面上且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和表面被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透气用的槽部的衬垫部件;送风机具有与椅垫的衬垫部件的槽部连接的第1导管,和与椅背的罩连接的第2导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具有椅垫和椅背,该椅垫和椅背具备能经由比较简单的工序形成的通风层而构成。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从包括设有腰部支撑机构的椅背的下部的椅背表面的广阔区域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部件个数少,而且,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实现椅垫、椅背的吸气及排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与送风用导管的关系的图2的A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与送风用导管的关系的图5的B-B截面向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与送风用导管的关系的变型例的图2的A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罩与送风用导管的关系的变型例的图7的C-C截面向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的衬垫部件的简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衬垫部件的简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简略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对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该车辆用座椅,由表皮部件、柔软的中间层部件和背面侧部件构成乘用车等的车辆的座椅的椅垫和椅背的表皮层,在中间部件上形成通风路,在通风路形成通往表皮部件侧的孔,把从送风机经由送风用导管送来的风送往中间部件的通风路,经由孔自表皮部件侧从椅垫和椅背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车辆用座椅100的外观。车辆用座椅100具备乘员(未图示)就座的椅垫110、就座在椅垫110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120、支撑乘员的头部的头枕130。
图2示意地表示车辆用座椅100的截面。111为椅垫110的座椅罩、112为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椅垫110的衬垫部件。而且、121为椅背120的座椅罩、122为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椅背120的衬垫部件。在图2中省略了头枕130的表示及框架部件的表示。
车辆用座椅100在椅垫110的下部具备作为送风机的风扇140,和送风用导管141。风扇140在椅垫110的下部吸入车内的空气并向送风用导管141侧排出。从风扇140吸入后向送风用导管141侧排出的空气(风),从椅垫110和椅背120的座椅罩111及121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送出。
图3表示座椅罩111及121的构成。座椅罩111及121由座面侧表皮部件31、中间层部件32、衬垫侧部件33构成。
座面侧表皮部件31由具有透气性的布、或设有多个孔311而具有透气性的皮等形成。另一方面,衬垫侧部件33由无纺布或树脂制的片材等不具有透气性的材料形成。
中间层部件32例如以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具有弹性的材料作为原材料,沿椅垫110的前后方向、椅背120的上下方向形成多个凹部321。而且,在凹部321的上表面322形成多个孔323。通过改变孔323的位置,可以改变空气从座椅罩111及121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送出的位置。
图4表示座椅罩111及121的截面。图中的箭头表示经由送风用导管141从风扇140送来的空气气流。在图中,从右侧的方向送来的空气沿着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上的凹部321与不具有透气性的衬垫侧部件33所形成的空间(槽空间)流动。由于凹部321以留有中间层部件32的端部324的方式形成,因此,送来的空气不会沿着凹部321与衬垫侧部件33形成的空间从图的右侧向左侧泄漏。
沿着凹部321与衬垫侧部件33形成的空间流动的空气,从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的上表面322的多个孔323穿过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由座面侧表皮部件31向外部的乘员就座侧流出。
这样,从风扇140送出的空气从覆盖椅垫110及椅背120的表面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向外部的乘员就座侧流出,由此,使椅垫110及椅背120的透气性变好,可以对就座的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感。
图5表示图2的A部,即,送风用导管141和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及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的连接部的构成的放大图。送风用导管141的端头部分附近,被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和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夹着。
由这样的构成,从风扇140送出的空气,如箭头所示那样从送风用导管141的端头部分,向送风用导管141的端头部分附近的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和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夹着的空间210排出。排出到空间210的空气,从座椅罩111及座椅罩121的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穿过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上的多个孔323向凹部321侧流动。
凹部321以留有中间层部件32的端部324的方式形成,因此,流到凹部321侧的空气,如上述那样,沿着凹部321与不具有透气性的衬垫侧部件33形成的空间,如图4中说明的那样流向椅垫110侧或椅背120侧,从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的上表面322的多个孔323穿过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从座面侧表皮部件31向外部的乘员就座侧流出。
图6表示图5的B-B截面图,即,表示送风用导管141和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及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的接合部的截面。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和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夹住送风用导管141在两侧的151及152的位置进行缝合。由此,可以减少从送风用导管141向空间210排出的空气中的从送风用导管141与座椅罩111及座椅罩121的间隙露出到外部的空气的量,增加流向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侧的空气的量。
图7表示送风用导管141和椅垫110侧的座椅罩111及椅背120侧的座椅罩121的连接部的构成的变型例。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使座椅罩111与座椅罩121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和中间层部件32的长度比不具有透气性的衬垫侧部件33的短,使送风用导管141被衬垫侧部件33夹住,成为送风用导管141的两侧的衬垫侧部件33与图6的情形相同地进行缝合的构造。在此情况下,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以穿透中间层部件32的方式形成,成为中间层部件32上的凹部321的端面在送风用导管141的端头部分、座椅罩111和座椅罩121围合的空间220开口的状态。
在这样的构成中,从风扇140送出的空气从送风用导管141的端头部分向空间220排出。排出到空间220的空气,如箭头所示那样从中间层部件32的端面的凹部321的开口沿着凹部321与不具有透气性的衬垫侧部件33形成的空间流向椅垫110侧或椅背120侧,从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的上表面322的多个孔323穿过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31从座面侧表皮部件31流出到外部的乘员就座侧。
通过改变形成在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的上表面322的孔323的大小的分布、个数、孔的间隔(配置)等,可以改变空气流出量及其分布。例如通过相对于椅垫110侧把椅背120侧的中间层部件32的孔323的大小减小数量减少,就可以设定成使从椅背120侧流出空气的量比从椅垫110侧流出空气的量少。
而且,即使同样为椅垫110或椅背120的面内,通过调整中间层部件32的孔323的大小的分布、孔323的间隔(配置)等,就可以设定成使从中央部流出空气的量比从周边部流出空气的量多,或者相反地设定成使从中央部流出空气的量比从周边部流出空气的量少。
根据本实施例,构成为,使从风扇140送出后从送风用导管141送出到座椅罩111与座椅罩121侧的空气,沿着形成在座椅罩111和座椅罩121的中间层部件32的凹部321与不具有透气性的PAD侧部件33形成的空间流动,因此,可以在形成中间层部件32时一起形成凹部321,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形成空气的流路。
下面,在实施例2~4中对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该车辆用座椅将椅背的背面做成密闭构造,成为在椅背的上部用导管从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在椅背的下部不用导管地从椅背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的构造。由此,即使在设有腰部支撑机构的椅背的下部,也可以从椅背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吹出,能在椅背表面的比较广阔区域,或任意部位进行空气的吸入及空气的吹出。
实施例2
图9是示意地表示车辆用座椅100的椅背120-1的截面的图。2121为椅背120-1的座椅罩,具有透气性。2122为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椅背120-1的衬垫部件。在衬垫部件2122的上侧形成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而且,在衬垫部件120-1的下侧形成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
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为了使说明简单,省略了机构部件的图示。
在椅背120-1的里侧,有端头部分嵌入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中的送风用导管2211、送风机2212、作为腰部支撑机构的部件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2213,这些被背面罩2210密闭。作为送风机2212,使用多翼片风扇。当使采用此多翼片风扇的送风机2212工作时,从图9中送风机2212的左侧的面吸入空气,此吸入的空气被排出到安装在送风机2212的上面的送风用导管2211侧。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使送风机2212工作时,送风机2212吸入由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内的空气后将空气向送风用导管2211侧送入,将空气从送风用导管211穿过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自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如箭头D所示那样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送风用导管2211的端头部分无间隙地嵌入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中。而且,送风用导管2211与送风机2212连接的部分与送风机2212的侧紧贴。由此,在送风用导管2211的内部和送风用导管2211的外部与背面罩2210的内部的空间2214分离,可以成为分别不同的压力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从送风机2212送入送风用导管2211的空气,不再返回由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内而是穿过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另一方面,吸入空气的由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气压变得比大气压低,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从形成在衬垫部件2120的下侧的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如箭头E所示那样吸入空气。
这样,通过在由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内使用送风用导管2211,从而,可以使送风机2212工作,效率良好而且稳定地从送风用导管2211穿过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同时,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从形成在衬垫部件2120的下侧的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将空气吸入由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的内部。
在图10中表示衬垫部件2122的立体图。在衬垫部件2122的上部形成有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在下部形成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及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贯通衬垫部件2122地形成。
另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仅形成1个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在此情况下,使送风用导管2211的端头部分按衬垫部件2122形成的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的数量进行分支,将各自的端头部分无间隙地嵌入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中。
而且,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将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配置在衬垫部件2122的下部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设置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的近旁或衬垫部件2122的中央部。而且,也可以将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设置在衬垫部件2122的整个面上。
这样,通过使用送风用导管2211把从送风机2212输送的空气和送风机2212吸入的空气分离,从而,无需在送风机2212的空气吸入侧配置导管,可以在设有腰部支撑机构部件2213的椅背2120的下部设置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
由此,可以把空气吹出用的孔2123和空气吸入用的孔2124设置在椅背2120的任意位置,可以防止热量聚集在乘员的腰部周边,有效进行除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中对使用送风用导管2211的情形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空气吸入用导管例子用图11进行说明。
图11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椅背120-2的截面图。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对于与实施例2中说明了的构成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椅背120-2的里侧的构成。孔2123,在实施例2中作为空气吹出用的孔进行了说明,而在实施例3中则作为空气吸入用的孔。而且,多个孔2124,在实施例2作为空气吸入用的孔进行了说明,而在实施例3中作为空气吹出用的孔进行说明。
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在椅背120-2的里侧,具有端头部分被嵌入空气吸入用的孔2123中的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送风机2222、腰部支撑机构部件2213,这些被背面罩2220密闭地配置在封闭的空间2224的内部。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与送风机2222的空气吸入侧紧贴地连接,送风机2222的空气排出侧朝被背面罩222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24开放。作为送风机2222,与实施例2同样地采用多翼片风扇。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使送风机2222工作时,送风机2222从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将空气从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如箭头F所示那样穿过示空气吸入用的孔2123,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吸入。吸入的空气从送风机2222向被背面罩2220密闭的封闭的空间2224内排出。从送风机2222排出了空气且被背面罩222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24的内部的气压变得比大气压高,从空气吹出用的孔2124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的端头部分无间隙地嵌入空气吸入用的孔2123中。由此,从送风机2222被排出到由背面罩222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24内的空气,不会返回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侧,而是穿过空气吹出用的孔2124如箭头G所示那样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这样,通过在被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内使用空气吸入用导管2211,从而,可以效率良好且稳定地,使送风机2222工作而从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穿过空气吸入用的孔2123自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吸入空气,同时,在被背面罩2210封闭的空间2214的内部使空气从多个空气吹出用的孔2124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形成在衬垫部件2122上的孔2123及2124的配置,与在实施例2中用图10说明的相同,仅吹出或吸入空气的作用不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把空气吹出用的孔2124与空气吸入用的孔2123设置在椅背120-2的任意的位置,可以防止热量聚集在乘员的腰部周边,能有效地进行除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对使用送风用导管221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实施例3对使用空气吸入用导管222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对将一个导管兼用作送风用导管和空气吸入用导管的情形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2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椅背120-3的截面图。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对于与实施例2中说明了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附图标记。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椅背120-3的里侧的构成。孔2123在实施例2中作为空气吹出用的孔进行了说明,而在实施例4中兼用作空气吹出用的孔和空气吸入用的孔。而且,多个孔2124在实施例2中作为空气吸入用的孔进行了说明,而在实施例4中兼用作空气吹出用的孔和空气吸入用的孔。
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在椅背120-3的里侧,有端头部分被嵌入兼用作空气吸入用的孔和空气吸入用的孔的孔2123中的空气吸入用和空气吹出用兼用的导管2231、送风机2232、腰部支撑机构部件2213,这些被配置在由背面罩223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34的内部。导管2231与送风机2232的一方侧连接,送风机2232的另一方向被背面罩223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34开放。在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对采用多翼片风扇作为送风机2212、或2222的情形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轴流风扇。
采用轴流风扇的送风机2232,可以通过改变电气的极性来改变风扇的旋转方向,由此可以改变空气气流的方向。
即,通过使送风机2232的轴流风扇正转,从而,与在实施例2中说明了的同样地,使被背面罩223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34的空气由送风机2232吸入,将此吸入的空气从送风机2232向导管2231侧吹出。向此导管2231侧吹出的空气,穿过孔2123,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从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如箭头H所示那样吹出。
导管2231的端头部分无间隙地嵌入到孔2123中。由此,从送风机2232送入导管2231的空气不会再次返回被背面罩2230封闭的空间2234内,而是使空气穿过孔2123向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如箭头H所示那样吹出。
另一方面,吸入空气的被背面罩2230封闭的空间2234的气压变得比大气压低,将空气经由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从形成在衬垫部件120-2的下侧的多个孔2124如箭头I所示那样吸入。
而且,通过使送风机2232的轴流风扇反转,从而,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情形同样地,由送风机2232吸入导管2231侧的空气,此吸入的空气朝着被与导管2231相反侧的背面罩2230密闭而封闭的空间2234的内部吹出。即,通过使送风机2232的轴流风扇反转,从而,将空气从导管2231穿过孔2123从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吸入,同时,由背面罩2230封闭的空间2234的内部的空气,从多个孔2124沿着与箭头I的朝向相反的方向朝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2121的表面侧吹出。
这样,在送风机2232使用轴流风扇,从而,通过改变施加到送风机2232的电压的极性就可以改变空气从送风机2232送出的方向。由此,可以切换在椅背的表面吸入空气的位置和吹出空气的位置。
接着,将椅背的背面做成密闭构造,用导管将送风机与椅垫连接,从椅垫的表面进行的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经由导管来进行,而从椅背的表面进行的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则不使用导管,通过这样的构造,用1台送风机和1个导管从椅垫侧和椅背侧的双方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对于这样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实施例5~8中进行说明。
而且,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中,能够用1台送风机和1个导管,同时从椅垫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和从椅背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吹出,或者,相反地,从椅垫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吹出和从椅背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
实施例5
图13示意地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辆用座椅100的椅垫110-1和椅背120-4的截面。在图13中,为了使说明简单,省略了头枕130的图示及椅垫110-1和椅背120-4的机构部件的图示。
椅垫110-1具备: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11和由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衬垫部件5112。在衬垫部件5112上形成空气吹出用或空气吸入用的槽5113。槽5113成为经由将表面覆盖且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11向椅垫110-1的表面吹出空气或吸入空气时的通路。
椅背120-4具备: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21和由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衬垫部件5122。在衬垫部件5122上形成空气吹出用或空气吸入用的孔5123。
在椅背120-4的里侧安装着背面罩5124,将衬垫部件5122与背面罩5124围合的空间5125密闭。在此密闭的空间5125中,设有作为腰部支撑机构的部件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5126、送风机5210以及与送风机5210的排气侧相连的导管5213。作为送风机5210,采用多翼片风扇。送风机5210的吸气口5211朝密闭的空间5125的侧开放。实际上,在此密闭的空间5125中还设有各式各样的机构部件,在图13中为了说明简单而省略了这些部件的图示。
与送风机5210相连的导管5211穿透背面罩5124而向外侧延伸,其端头部分延伸到被形成在椅垫110-1侧的衬垫部件5112上的槽5113的内部,通过未图示的构件进行固定。
在这样的构成中,使送风机5210工作时,送风机5210从吸气口5211如朝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开放的箭头J2所示那样吸入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的空气,将空气送入与排气侧连接的导管5211侧。被送入导管5211的空气,如箭头J3所示那样进入椅垫110-1的槽5113的内部。进入槽5113的内部的空气,如箭头J4所示那样从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11向座椅罩5121的表面侧吹出。
另一方面,被送风机5210吸入空气的由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其气压变为比大气压低。其结果是,空气经由椅背5120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21从形成在衬垫部件5122上的多个孔5123如箭头J1所示那样被吸入。
这样,将空气从椅背120-4的座椅罩5121侧吸入到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将其用导管5213送到椅垫110-1侧,并从椅垫110-1的座椅罩5111喷出,由此,仅用1台送风机5210和1根导管5213,就可以同时进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吹出。
另外,在图13所示的构成中,表示了在椅背120-4的背面的密闭的空间5125中,将送风机5210配置在腰部支撑机构部件5126下侧的例子,但是,将送风机5210配置在腰部支撑机构部件5126上侧也可以。
图14是表示椅垫110-1侧的衬垫部件5112和椅背120-4侧的衬垫部件5122的立体图。在椅垫110-1侧的衬垫部件5112上形成空气吹出用的槽5113。而且,在椅背120-4侧的衬垫部件5122上形成多个空气吸入用的孔5123。空气吸入用的孔5123贯穿衬垫部件5122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把配置有腰部支撑机构部件5126与送风机5210的椅背120-4的背面做成密闭的构成,从而,不需要用来从椅背120-4的表面吸入空气的导管,通过使用了1台送风机5210和1根导管5213的简单构造,就可以同时进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吹出。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对与实施例5相反的情形,即,从椅垫110-1侧吸入空气,从椅背120-4的侧吹出空气的构成,用图15进行说明。在图15所示的构成中,对于在实施例5中用图13进行了说明的构成赋予相同附图标记,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说明。在图15所示的构成中,与图13进行了说明的构成的不同之处,是把导管5214安装在送风机5210的吸气口5211侧。作为送风机5210,与实施例5的情形相同地,采用多翼片风扇。
在图15所示的构成中,使送风机5210工作时,送风机5210经由与吸气口5211连接的导管5214和椅垫110-1的槽5113,从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11如箭头K1那样吸入座椅罩5121的表面侧的空气。
从此座椅罩5121的表面侧吸入的空气,如箭头K2所示那样穿过导管5214,如箭头K3所示那样从吸气口5211吸入送风机5210的内部,如箭头K4所示那样向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排出。
从送风机5210排出了空气的、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气压变得比大气压高。其结果是,从形成在衬垫部件5122上的多个孔5123经由椅背120-4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21如箭头K5所示那样向椅背120-4的外侧吹出空气。
这样,通过把从椅垫110-1侧吸入的空气经由导管5214向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排出,从椅背120-4的侧吹出,从而,仅用1台送风机5210和1根导管5214就可以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形成在椅垫110-1侧的衬垫部件5112上的槽5113和形成在椅背120-4侧的衬垫部件5122上的孔5123,与在实施例5中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相同。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把配置有腰部支撑机构部件5126与送风机5210的椅背120-4的背面做成密闭的构成,从而,不需要用来从椅背120-4的表面吹出空气的导管,通过使用1台送风机5210和1根导管5213的简单构造,就可以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
实施例7
在实施例5中对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吹出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吸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实施例6中对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用图16,说明切换送风机的旋转方向,从而切换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吹出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吸入以及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的例子。
在图16所示的构成中,对于在实施例5及实施例6中说明了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送风机5220与实施例5及6的不同。即,在实施例5及6中,对于作为送风机5210采用多翼片风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送风机5220,采用轴流风扇。在作为送风机采用轴流风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施加到轴流风扇的电压的极性来改变轴流风扇的旋转方向(反转),可以由此使流动的空气的方向翻转。
在图16所示的构成中,通过使送风机5220的轴流风扇正转,从而,与在实施例5中说明的情形同样地,从椅背120-4进行吸入的空气、从椅垫110-1进行空气的吹出。
另一方面,通过使送风机220的轴流风扇反转,从而与在实施例6中说明了的同样地,从椅垫110-1进行空气的吸入、从椅背120-4进行空气的吹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形成在椅垫110-1侧的衬垫部件5112上的槽5113和形成在椅背120-4侧的衬垫部件5122上的孔5123,与在实施例5中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相同。
这样,通过在送风机5220采用轴流风扇,通过切换施加到送风机5220的电压的极性就可以改变空气从送风机5220的送出方向。由此,在相同的构成中,可以切换椅垫110-1和椅背120-4的表面进行的空气的吸入和空气的吹出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7中,对把送风机配置在椅背120-4侧的构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对把送风机设置在椅垫110-1侧的情形进行说明。
图17表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将送风机5230设置在椅垫110-1的下侧,用导管5232将送风机5230的吸气口5231和椅垫110-1的槽5113之间连接,用导管5233将椅背120-4的衬垫材料5122与背面罩5124围合的空间5125根送风机的排气侧连接。另外,作为送风机5230,使用多翼片风扇。
在这样的构成中,当使送风机5230工作时,与实施例6的情形同样地,经由与吸气口5231连接的导管5232和椅垫5110的槽5113,从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11如箭头C1那样吸入座椅罩5121的表面侧的空气。
从此座椅罩5121的表面侧吸入的空气,如箭头L2所示那样穿过导管5232,如箭头L3所示那样从吸气口5231吸入送风机5230的内部,如箭头L4所示那样向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排出。
从送风机5230排出了空气的、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气压变得比大气压高。其结果是,从形成在衬垫部件5122上的多个孔5123经由椅背120-4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5121如箭头L5所示那样将空气向椅背120-4的外侧吹出。
这样,把从椅垫110-1侧经由导管5232吸入的空气,经由导管5233向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排出,并从椅背120-4侧吹出,由此,仅用1台送风机5230就可以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形成在椅垫110侧的衬垫部件112上的槽113和形成在椅背120侧的衬垫部件122上的孔123,与实施例5中用图14进行了说明的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椅背120-4的背面的密闭的空间中安装导管并与设置在椅垫110-1的下侧的送风机5230连接,从而,不需要用来从椅背120-4的表面吹出空气的导管,通过使用1台送风机5210的简单构造就可以同时进行椅垫110-1中的空气的吸入和椅背120-4中的空气的吹出。
另外,在图17所示的构成中,通过将导管5232、5233向送风机5230的安装位置颠倒,从而可以与在实施例5中说明了的同样地,从椅背120-4的座椅罩5121侧将空气吸入被背面罩5124封闭的空间5125内,并将其用导管5213送往送风机5230,从送风机5230经由导管5232送到椅垫110-1侧并从椅垫110-1的座椅罩5111喷出。
进而,作为送风机5230,通过取代多翼片风扇而与实施例7同样地采用轴流风扇,从而可以通过切换施加到送风机5230的电压的极性来改变空气从送风机5230的送出方向,在同样的构成中,可以切换在椅垫110-1和椅背120-4的表面中的空气的吸入和空气的吹出。
以上,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者作出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用座椅 110、110-1…椅垫 111、121…座椅罩 112、122…衬垫部件120、120-1、120-2、120-3、120-4…椅背 140…风扇 141…送风用导管 31…座面侧表皮部件 32…中间层部件 33…衬垫侧部件 321…凹部 323…孔 2121…座椅罩 2122…衬垫部件 2123、2124…孔 2210、2220、2230…背面罩 2211、2221、2231…导管 2212、222、2232…送风机 2213…腰部支撑机构部件 5112、5122…衬垫部件 5113…槽 5124…背面罩5126…腰部支撑机构部件 5210、5220、5230…送风机 5213、5214、5221、5232、5233…导管。

Claims (23)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
配置在上述椅垫的下部的风扇、
将从上述风扇送出的空气向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进行送风的送风用导管,和
座椅罩,该座椅罩将从上述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从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在上述座椅罩的内部形成有从上述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分别具有由上述座椅罩覆盖衬垫的表面的构成,上述座椅罩由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衬垫侧非透气部件,以及被上述座面侧表皮部件和上述衬垫侧非透气部件夹着的中间层部件构成,由形成在上述中间层部件上的槽和上述衬垫侧非透气部件形成从上述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上述中间层部件的槽上形成有多个通往上述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侧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形成在上述中间层部件的槽上的通往上述座面侧表皮部件侧的多个开口部在上述中间层部件上不均匀地配置,或者,开口部的直径形成得不均匀。
5.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
送出空气的风扇、
将从上述风扇送出的空气向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进行送风的送风用导管,和
座椅罩,该座椅罩形成有从上述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将穿过上述槽空间的空气从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的具有透气性的表面向乘员就座侧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椅垫和上述椅背分别具有由上述座椅罩覆盖衬垫的表面的构成,上述座椅罩由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衬垫侧非透气部件,以及被上述座面侧表皮部件和上述衬垫侧非透气部件夹着的中间层部件构成,从上述送风用导管送风的空气所穿过的多个槽空间,由形成在上述中间层部件上的槽和上述衬垫侧非透气部件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上述中间层部件的槽上形成有多个通往上述具有透气性的座面侧表皮部件侧的开口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中间层部件的槽的通往上述座面侧表皮部件侧的多个开口部在上述中间层部件上不均匀地配置,或者,开口部的直径形成得不均匀。
9.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和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椅背具有:
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
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
用来支撑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
配置在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
将设置在上述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比上述腰部支撑机构部件靠上方的至少一个孔与上述送风机连接的导管,和
罩,该罩覆盖上述送风机、上述导管和上述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送风机工作,从而,将空气从上述座椅罩的表面穿过形成在上述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除了与上述导管连接的孔以外的孔吸入到由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和上述罩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将上述导入的空气,自上述送风机经由上述导管从设置在上述衬垫部件上的与上述导管连接的透气用的孔向上述座椅罩的表面吹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送风机工作,从而,将空气经由上述导管从设置在上述衬垫部件上且与上述导管连接的透气用的孔由上述座椅罩的表面吸入,将上述吸入后导入由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和上述罩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穿过形成在上述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除了与上述导管连接的孔以外的孔从上述座椅罩的表面吹出。
12.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和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椅背具有:
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
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
配置在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和
将设置在上述衬垫部件上的多个透气用的孔中的处于上述衬垫部件的上部的至少一个孔与上述送风机连接的导管;使用与上述送风机连接的导管,穿过形成在上述衬垫部件的上部且与上述导管连接的透气用的孔从上述座椅罩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在不使用上述导管的情况下,穿过形成在上述衬垫部件的下部的透气用的孔从上述座椅罩的表面进行空气的吸入或空气的吹出。
13.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翼片风扇作为上述送风机。
14.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使用轴流风扇作为上述送风机。
15.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和连接上述椅垫与上述椅背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椅背具有:
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
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
用来支撑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
配置在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和
罩,该罩覆盖上述送风机和上述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
上述椅垫具有:
配置在乘员就座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和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透气用的槽的衬垫部件;
上述导管经由上述罩将上述椅背的送风机与形成在上述椅垫的衬垫材料上的槽之间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吸气口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排气侧连接。
18.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乘员落座的椅垫、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倚靠后背的椅背和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椅背具有:
配置在乘员倚靠后背的面上的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
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多个透气用的孔的衬垫部件、
用来支撑坐在上述椅垫上的乘员的腰椎的腰部支撑机构部件,和
罩,该罩覆盖上述腰部支撑机构部件,与上述衬垫部件的背面侧形成密闭空间;
上述椅垫具有:
配置在乘员就座的面上且具有透气性的座椅罩,和表面被上述座椅罩覆盖且形成有透气用的槽部的衬垫部件;上述送风机具有与上述椅垫的上述衬垫部件的槽部连接的第1导管,和与上述椅背的上述罩连接的第2导管。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机配置在上述椅垫下面。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吸气口连接,上述第2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排气侧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排气侧连接,上述第2导管与上述送风机的吸气口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翼片风扇作为上述送风机。
23.如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使用轴流风扇作为上述送风机。
CN201680009847.3A 2015-02-13 2016-02-09 车辆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49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6417A JP6423732B2 (ja) 2015-02-13 2015-02-13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26427 2015-02-13
JP2015026427A JP6434818B2 (ja) 2015-02-13 2015-02-13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26417 2015-02-13
JP2015-031757 2015-02-20
JP2015031757A JP6431403B2 (ja) 2015-02-20 2015-02-20 車両用シート
PCT/JP2016/053737 WO2016129575A1 (ja) 2015-02-13 2016-02-09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9931A true CN107249931A (zh) 2017-10-13
CN107249931B CN107249931B (zh) 2020-07-14

Family

ID=5661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984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49931B (zh) 2015-02-13 2016-02-09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9525B2 (zh)
CN (1) CN107249931B (zh)
DE (1) DE112016000722T5 (zh)
WO (1) WO201612957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5608A1 (en) * 2018-05-09 2019-11-14 Ori Weiss Vehicle seat protector
TWI687182B (zh) * 2019-02-13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風座椅
CN111791766A (zh) * 2019-04-02 2020-10-20 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通风座椅的通道盖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68932A (zh) * 2020-12-09 2023-08-08 科唯怡株式会社 送风床垫及包括送风床垫的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8441B1 (ko) 2015-07-21 2020-01-08 젠썸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즈(차이나) 리미티드 온도 제어되는 지지 장치를 위한 커넥터
DE102015009720A1 (de) * 2015-07-31 2017-02-02 Gentherm Gmbh Klimatisier-Einrichtung für einen Sitz
US11197637B2 (en) 2016-06-20 2021-12-14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JP2018039298A (ja) * 2016-09-05 2018-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KR20180037679A (ko) * 2016-10-05 2018-04-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통풍 시트
JP6763294B2 (ja) * 2016-12-21 2020-09-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D841351S1 (en) * 2017-06-15 2019-02-26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seat
US11083379B2 (en) * 2017-08-02 2021-08-1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Health-monitoring seat cover
USD867774S1 (en) * 2017-08-31 2019-11-26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Seat for a vehicle
USD862098S1 (en) * 2017-09-08 2019-10-08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Seat for a vehicle
US11707909B2 (en) * 2017-10-27 2023-07-25 Gentherm Gmbh Surface temperature-controlling device
US10479243B2 (en) 2017-12-05 2019-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 channel thermocomfort foam pad
CN110662670B (zh) * 2018-04-30 2022-07-05 株式会社荣民Hi-Tech 通风座椅用风道及具备其的车辆用通风座椅
JP7262935B2 (ja) * 2018-06-11 2023-04-2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US10821862B2 (en) * 2018-12-06 2020-1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eating assembly
US11724626B2 (en) 2020-03-06 2023-08-15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JP7473952B2 (ja) * 2020-03-14 2024-04-24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身体支持具
DE102020213641A1 (de) * 2020-10-29 2022-05-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tzstruktu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CN115503580A (zh) * 2022-08-29 2022-12-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结构、座椅及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4642A (ja) * 1996-03-25 1997-09-30 Katsuhiro Takagaki 自動車のシ−ト冷暖装置
JPH1057201A (ja) * 1996-08-23 1998-03-03 Kazuhiko Kunii 送風機能付自動車用シートカバー
JP2000125990A (ja) * 1998-10-23 2000-05-0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2433880Y (zh) * 2000-06-22 2001-06-13 象山泰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座垫
US20030102699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Shinji Aoki Air-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seat
CN1798668A (zh) * 2003-04-08 2006-07-05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座椅
JP2010052494A (ja) * 2008-08-26 2010-03-11 Denso Corp シート送風装置
DE102012006074A1 (de) * 2012-03-24 2012-11-08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sitz
CN103419696A (zh) * 2013-09-02 2013-12-04 明道煌 一种冷风坐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6591A1 (en) * 1998-05-06 1999-11-11 Hill-Rom, Inc. Mattress or cushion structure
US6179706B1 (en) * 1998-06-19 2001-01-30 Denso Corporation Seat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EP1086852B1 (de) * 1999-09-21 2004-01-28 Johnson Controls GmbH Sitzpolster für Fahrzeugsitze
US6505886B2 (en) * 2001-04-04 2003-01-1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limatized seat with vortex tube
US7581584B2 (en) * 2002-03-19 2009-09-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eat device
JP3804566B2 (ja) * 2002-03-28 2006-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3835329B2 (ja) * 2002-03-28 2006-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DE102005018445B3 (de) * 2005-04-20 2006-06-29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Sitz
JP2007126047A (ja) *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DE102006035541A1 (de) * 2006-07-27 2008-01-31 Sitech Sitztechnik Gmbh Klimatisierter Sitz
EP1897739B1 (en) * 2006-09-07 2010-11-03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ical device cooling structure in vehicle
US7665803B2 (en) * 2006-11-01 2010-02-23 Amerigon Incorporated Chair with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103114B2 (ja) * 2007-09-25 2012-12-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シート
US7644983B2 (en) * 2007-10-18 2010-01-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vaporatively pre-cooled seat assembly
JP5188884B2 (ja) * 2008-06-03 2013-04-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7802843B2 (en) * 2008-08-13 2010-09-28 Lear Corporation Flexible noise cover for a ventilated seat
US20100295339A1 (en) 2009-05-22 2010-11-25 David S.K. Siu Air-conditioned seat cushion
US20110260509A1 (en) * 2009-05-22 2011-10-27 Siu David S K Structurally improved seat cushion
DE102009024781A1 (de) 2009-06-10 2010-12-16 Daimler Ag Polst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KR20110030192A (ko) * 2009-09-17 2011-03-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
US8235461B2 (en) * 2010-01-21 2012-08-07 Cohen Elie Ventilated seat using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JP5586973B2 (ja) 2010-02-02 2014-09-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2001134A (ja) 2010-06-18 2012-01-05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8727434B2 (en) * 2011-04-07 2014-05-20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JP5909987B2 (ja) * 2011-10-19 2016-04-2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構成部材
JP5747788B2 (ja) * 2011-11-08 2015-07-1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3068578A1 (de) * 2011-11-11 2013-05-16 Sympatex Technologies Gmbh Sitz und seine verwendung
JP5811015B2 (ja) * 2012-04-09 2015-11-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998860B2 (ja) 2012-11-08 2016-09-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9168852B2 (en) * 2012-12-03 2015-10-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limate comfort seat assembly
US9346385B2 (en) * 2014-03-04 2016-05-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ulti-contou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4642A (ja) * 1996-03-25 1997-09-30 Katsuhiro Takagaki 自動車のシ−ト冷暖装置
JPH1057201A (ja) * 1996-08-23 1998-03-03 Kazuhiko Kunii 送風機能付自動車用シートカバー
JP2000125990A (ja) * 1998-10-23 2000-05-0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2433880Y (zh) * 2000-06-22 2001-06-13 象山泰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座垫
US20030102699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Shinji Aoki Air-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seat
CN1798668A (zh) * 2003-04-08 2006-07-05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座椅
JP2010052494A (ja) * 2008-08-26 2010-03-11 Denso Corp シート送風装置
DE102012006074A1 (de) * 2012-03-24 2012-11-08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sitz
CN103419696A (zh) * 2013-09-02 2013-12-04 明道煌 一种冷风坐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5608A1 (en) * 2018-05-09 2019-11-14 Ori Weiss Vehicle seat protector
TWI687182B (zh) * 2019-02-13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風座椅
CN111791766A (zh) * 2019-04-02 2020-10-20 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通风座椅的通道盖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68932A (zh) * 2020-12-09 2023-08-08 科唯怡株式会社 送风床垫及包括送风床垫的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79525B2 (en) 2019-01-15
DE112016000722T5 (de) 2017-11-02
CN107249931B (zh) 2020-07-14
WO2016129575A1 (ja) 2016-08-18
US20180022252A1 (en)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9931A (zh) 车辆用座椅
JP3786701B2 (ja) 車両の椅子に通気する装置
RU2665982C2 (ru) Кресл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системой климат-контроля
US7506924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having an air supply device
JP555615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335008B2 (ja) 布張り部の通気システム
JP4018624B2 (ja) 車両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に付属する空調装置
CN100475603C (zh) 通风座
JP6321881B2 (ja) ブロワが一体化された流体分配用インサート
WO2018079041A1 (ja) 通風シートおよび座席空調装置
JP633773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160009206A1 (en)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comfort system
JP2010052494A (ja) シート送風装置
JP2007520288A (ja) 車両シート
US10358062B2 (en) Vehicle seat
JP5430085B2 (ja) 送風装置が組込まれた座席
JP2007209397A (ja) 空調シート
JP642373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200113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9214230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43481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66580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9703422A (zh) 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WO2020012933A1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643140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