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8375A -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98375A CN107198375A CN201610150855.1A CN201610150855A CN107198375A CN 107198375 A CN107198375 A CN 107198375A CN 201610150855 A CN201610150855 A CN 201610150855A CN 107198375 A CN107198375 A CN 107198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shell
- retracting device
- spring
- dr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缩回装置(5),特别是用于拉出导引装置(1)的缩回装置(5),包括外壳(6),在所述外壳(6)中提供用于线性可移动滑动器(7)的导引件(61)和用于附接于滑动器(7)的驱动器(11)的导轨(63),其中驱动器(11)能够与起动器(10)联接并且在外壳(6)和滑动器(7)之间,提供包括阻尼器外壳(80)和活塞杆(81)的阻尼器(8),其特征在于,在阻尼器(8)周围布置弹簧(9),借助于所述弹簧(9)在外壳(6)上使滑动器(7)在缩回位置预张紧。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缩回装置(5)的拉出导引装置(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回装置,特别是用于拉出导引装置的缩回装置,所述缩回装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中提供用于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器的导引件和用于附连于所述滑动器的驱动器的导轨,其中所述驱动器能够与起动器联接,且包括阻尼器外壳和活塞杆的阻尼器提供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滑动器之间,并涉及一种拉出导引装置,所述拉出导引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和相对所述导轨可移动的走行轨。
背景技术
US 6,971,729 B1公开了缩回装置,其具有能够沿外壳滑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可以与拉出导轨的启动器连接。从而,借助于弹簧所述驱动器在缩回位置预张紧,所述弹簧沿外壳上的销被引导。该缩回装置具有以下缺点:没有能够使轨的闭合运动减速而施加的阻尼力。
进一步地,DE 20 2011 109 548 U1公开了用于关闭家具的可移动部件的装置,其具有能够沿外壳划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包括阻尼器外壳的线性阻尼器联接,在所述阻尼器外壳中,额外布置了弹簧以使驱动器在缩回方向上预张紧。然而,布置在阻尼器外壳中的弹簧仅仅能够提供低张紧,并且在损坏的情况下在完全不移开所述阻尼器的情况下不能被更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回装置以及包括这种缩回装置的拉出导引装置,所述缩回装置以简单和牢固的方式构造并提供用于使驱动器预张紧的足够的张力。
本发明的目的使用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缩回装置而实现。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出导引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缩回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缩回装置包括驱动器,其可移动地安装在外壳上并借助于弹簧在缩回方向预张紧,其中此外提供了具有阻尼器外壳的阻尼器以使滑动器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减速,其中将弹簧布置在阻尼器周围。这导致了特别坚固的结构,因为阻尼器被弹簧环绕而且使用了弹簧内部的空间。此外,在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很容易地更换弹簧且所述弹簧能够施加足够的弹簧张力以使滑动器在缩回方向预张紧。
优选地,弹簧设计为布置在阻尼器外壳周围的螺旋弹簧。任选地,阻尼器外壳能够用作用于螺旋弹簧的导引件或将阻尼器外壳布置在螺旋弹簧内部而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弹簧被设计为张紧弹簧,其在其缩回位置是松弛的。因此,弹簧仅占最小的安装空间。此外,与压缩弹簧相比,如果使用张紧弹簧,大多不需要导引装置,其不会向侧面滑动。
能够将弹簧固定在外壳上的第一安装件的第一端和滑动器上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端。从而,能够在弹簧上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各提供至少部分地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至少一个线圈,以使弹簧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布置在端处的径向突出的线圈能够嵌入凹窝或凹陷处内,以使弹簧能够毫不费力地安装。
阻尼器与阻尼器外壳一起能够保持在外壳的凹陷处内,同时滑动器能够与活塞杆一起移动。当然还可以使滑动器与阻尼器外壳一起移动并将活塞杆固定在外壳上。从而,阻尼器能够设计为线性阻尼器,特别是流体阻尼器,以能够提供高阻尼力。
为了能够使缩回装置与可移动的构件如拉出导引装置或滑动门很容易地联接,优选将驱动器可枢转地安装在滑动器上。从而,驱动器能够沿外壳上的导轨滑动,例如当将抽屉或滑动门移动到打开位置时,以便将弹簧锁在张紧位置。
如果将缩回装置安装在固定组件例如家具本体上,能够通过将其与起动器联接而起动它,所述起动器安装在可移动的构件,例如滑动门上。反之亦然,当然能够将缩回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构件上且将起动器安装在固定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导引装置包括固定导轨和能够相对导轨移动的走行轨,其中在走行轨和导轨之间提供缩回装置。当拉出导引装置在其缩回位置时,能够在走行轨和导轨之间布置缩回装置,以使所述缩回装置免受环境影响和污染。从而,导轨和走行轨的横截面能够是C形,同时走行轨的C形腿构件与导轨面对彼此。这样,在轨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在所述中空的空间中布置缩回装置。
为了起动缩回装置,能够将起动器布置在走行轨上或与走行轨联接的元件上,所述走行轨能够与缩回装置的驱动器连接。
优选地,在导轨和走行轨之间布置中间轨,所述中间轨比走行轨或导轨短,其中将缩回装置布置为中间轨的延伸。因此,能够最适宜地使用拉出导引装置内部的可用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几个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导引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拉出导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的拉出导引装置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4是如图1所示的拉出导引装置的缩回装置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5A-图5D示出缩回装置在延伸位置的几个视图;
图6A-图6D示出如图5所示的缩回装置在缩回位置的几个视图;
图7A-图7C示出具有如图4所示的缩回装置的弹簧的滑动器的几个视图;
图8是具有阻尼器的缩回装置的外壳的透视图;
图9是具有已安装的弹簧的外壳的透视图;
图10A-图10D示出如图4所示的缩回装置的驱动器的几个视图,以及
图11A-图11D示出缩回装置的起动器的几个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缩回装置的改进实施方式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13A和图13B示出如图12所示的用于拉出导引装置的缩回装置的两个视图;
图14A和图14B示出如图13所示的缩回装置的驱动器的两个视图;
图15是具有改进起动器的拉出导引装置的透视图;
图16是如图15所示的拉出导引装置的走行轨的的透视详图;
图17A和图17B示出如图15所示的缩回装置的驱动器的两个视图;
图18A和图18B示出改进驱动器的两个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拉出导引装置1包括固定导轨2,其能够被固定在家具本体上;中间轨3和走行轨4。中间轨3布置在导轨2和走行轨4之间且中间轨3比其它两者短。在中间轨3的延伸线上,提供固定在导轨2上的缩回装置5,还有外壳6。缩回装置5包括可移动的滑动器7,其连接至驱动器11。所述滑动器7借助于弹簧9在缩回位置预张紧并进一步与阻尼器8联接,以使走行轨4在到达其闭合位置之前的闭合运动减速,以避免大的碰撞噪声。
如图3所示,导轨2、中间轨3和走行轨4的横截面是C或U形。导轨2具有底部20,从所述底部20伸出两个腿构件21,其具有用于轴承元件12的滚道。球形轴承元件12在轴承元件笼13上形成,以便在导轨2中可移动地支撑也是U形的中间轨3。在导轨2的底部20上,在其前端侧还提供了腹板22,以及突出臂23和保持器24,借助于其能够固定缩回装置5的外壳6。保持器24的目的在于横向固定外壳6,同时外壳6上的腹板62到达突出臂23的下面并且所述臂23防止外壳6移动。也能够提供其他机构用于固定外壳6。
在中间轨3上,也形成了用于轴承元件12的滚道,其提供在成角度的腹板的内侧。中间轨3内的轴承元件12保持在轴承元件笼14上,在其内布置走行轨4。所述走行轨4包括在纵向末端上作为止位件的成角度的腹板41和平行于纵向方向的腹板42,在其上形成用于轴承元件12的滚道。走行轨4的腹板42面对在中间轨3和导轨2上的腹板,以使在腹板42与走行轨4的底部40和导轨2的底部20之间形成腔室,在所述腔室中,一方面布置缩短的中间轨3并且另一方面布置缩回装置5。
在走行轨4的底部40上,提供长条形孔43和开口44,其目的在于固定起动器10。所述起动器10具有细长的突起15,其能够嵌入长条形孔43中,并且固定装置19能够进一步嵌入起动器10上的开口16和走行轨4上的开口44内。起动器10能够与可枢转地安装在滑动器7上的驱动器11配合。
在图4中详细示出缩回装置5。
外壳6包括凹陷处60,阻尼器8和弹簧9能够嵌入其中。沿着凹陷处60形成条形导引件61,其目的在于线性地引导滑动器7。在凹陷处60的延伸线上,在外壳6上形成突出腹板62,其目的也在于引导滑动器7并被两个滑动元件73包围。在凹陷处60和腹板62之间有壁部65,在其上提供开口66。在壁部65上,支撑阻尼器外壳80的前端侧,同时引导阻尼器8的活塞杆81穿过开口66。在外壳6的壁68的与活塞杆81相对的侧上支撑圆柱形阻尼器外壳80,而且如果适用,将圆柱体阻尼器外壳80夹在其上。
滑动器7具有用于弹簧9的凹陷处70,其中,通过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腹板71将凹陷处70连接至保持器72。在保持器72上提供滑动元件73以沿腹板62引导滑动器。保持器72还包括开口,活塞杆81上的头部82嵌入其中,以使滑动器7连接至活塞杆81,同时阻尼器外壳80附接于外壳6或支撑在外壳6上。
在滑动器7上,形成用于驱动器11的轴承76,以使驱动器11可枢转地或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器7上。在轴承76以上,提供闩锁凹陷处77,以使驱动器11能够在枢转运动中闩锁在滑动器7上。借助于导引部27,驱动器11还沿导轨63可移动地保持在外壳6上。导轨63包括成角度的端部64,以能够在弹簧9的张紧位置将驱动器11闩锁。
弹簧9被设计为螺旋弹簧并布置在阻尼器外壳80周围。从而,弹簧9包括第一端90,在其上提供线圈,其至少在一些部件中径向突出。该径向突出线圈嵌入凹窝67或外壳6上的凹陷处内,以使能够在外壳6上传送牵引力和压缩力。以类似的方式,在相对侧的第二端91上形成径向突出线圈,其能够嵌入滑动器7上的凹窝或凹陷处内。如果滑动器7相对外壳6移动,弹簧9和阻尼器8两者都是运转着的。
在图5A-图5D中,示出在张紧位置的缩回装置5,其中拉出导引装置1已在打开方向移动。因此,滑动器7抵抗弹簧9的张紧沿外壳6移动,直到驱动器11到达成角度的端部64并在那枢转为止。通过驱动器11的枢转运动,驱动器11和起动器10之间的连接已脱离,以使走行轨4不顾缩回装置5而在这个位置可移动。驱动器11留在闩锁位置直到起动器10在走行轨4上在闭合方向上移动为止,从而使驱动器11脱离闩锁。
当驱动器脱离闩锁时,由于弹簧9的力、走行轨4的动能和连接至走行轨的部件,滑动器7进一步在闭合方向上移动。因此,活塞杆81缩回至阻尼器外壳80中,从而产生制动力,以使移动减速。从而,能够将阻尼器8设计为流体阻尼器,例如使用硅油,以在高权重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阻尼力。
图6A-图6D示出当抽屉的走行轨4在闭合方向上移动时的缩回位置。弹簧9基本在松弛状态,活塞杆81多半缩回阻尼器外壳80中。驱动器11与导向部27一起沿导轨63的线性部定位。从而,驱动器11与起动器10联接,由于简化表示未示出所述起动器10。当走行轨4然后在打开方向上移动时,起动器10抵抗弹簧9的张紧沿着导轨63拉动驱动器11,从而将活塞杆81拉出阻尼器外壳80。然后,能够将缩回装置5转回至图5的张紧位置。
图7A-图7C示出仅包括弹簧9的滑动器7。能够看出弹簧9与在凹窝74或凹陷处内的第二端91上的径向突出线圈配合并且能够在滑动器7上传递牵引力和压缩力。进一步地,在滑动器7上能够看出用于驱动器11的轴承76和闩锁凹陷处77。通过导引条75沿外壳的导引件61引导滑动器7。
图8示出仅具有阻尼器8的外壳6,将所述阻尼器8和阻尼器外壳80保持在壁68和壁部65之间。
图9示出仅具有弹簧9的外壳6。弹簧9和包括径向突出线圈的第一端90嵌入外壳6的凹窝67中。然后,在安装滑动器7之前,能够将阻尼器8嵌入弹簧9中。
在图10A-图10D中,详细示出驱动器11。驱动器11包括轴承销26,其被嵌入滑动器7上的轴承76中。在轴承销26的轴向延伸线上,布置螺销25,其能够被嵌入滑动器7上的闩锁凹陷处77内,以使不用任何工具能够将驱动器11安装在滑动器7上,使得其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滑动器7上。进一步地,在驱动器11上具有导引部27,其啮合在外壳6的导轨63中。从而导引部27穿过形成为长条形孔的导轨63到达,并因此被牢固防止被拉出。进一步地,在驱动器11上,有突起28和突起29,其能够与起动器10啮合。
在图11A-图11D中详细示出起动器10。起动器10包括用于固定在走行轨4上的开口16和突起15。进一步地,在起动器10上形成突起17和突起18,其能够与驱动器11的突起28和突起29啮合,以使驱动器11在成角度的端部64上从其闩锁位置脱离闩锁并建立起动器10和驱动器11之间的联接。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簧9被设计为张紧弹簧。进一步地,阻尼器8被设计为当活塞杆81嵌入阻尼器外壳80中时产生阻尼力的压缩阻尼器。也有可能将弹簧9设计为压缩弹簧并此外或可选地将阻尼器8设计为当将活塞杆81拉出阻尼器外壳80时产生阻尼力的拉拽阻尼器。
如图1-图3中所示,缩回装置5优选与拉出导引装置1组合使用。然而,也有可能将缩回装置5用于滑动门或其他可移动的部件或家具的构件。
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缩回装置5用于使走行轨4在其相对于导轨2的闭合运动中减速并将其拉至其闭合端位置。
然而,也有可能使用缩回装置5以使走行轨4引至其打开位置和/或使走行轨在其打开位置减速。结果,阻尼其打开运动并以可靠的方式到达其打开端位置。
图12示出拉出导引装置1’的改进实施方式,其中,导轨2和中间轨3的设计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类似。只有走行轨4’已改变,因为没有附接于走行轨4’作为单独构件的起动器。替代地,在走行轨4’上提供凹陷处45,以在末端处形成腹板状起动器46,其与走行轨4’一体形成。所述腹板状起动器46能够与改进的缩回装置5’的驱动器11’配合。
在图13A和图13B中详细示出缩回装置5’。在滑动器7’上可旋转地保持驱动器11’,其中为此在滑动器7’上形成开口76’,驱动器11’的销啮合于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其中驱动器11能够绕与轴承元件12之间形成的面垂直的旋转轴枢转)相反,驱动器11’能够绕与走行轨4’的运动方向和轴承元件12形成的面垂直的轴枢转。驱动器11’包括凹陷处30,其位于突起31和突起32两者之间。腹板状起动器46能够啮合在凹陷处30内以抵抗弹簧9和阻尼器8的力而移动驱动器11’。
驱动器11’沿着改进的导轨63’引导,所述导轨63’具有凹陷处64’的而不是成角度的端部,在所述凹陷处64’上能够用张紧的弹簧9’闩锁驱动器11’。在这个停放位置,驱动器11’枢转以翻转凹陷处30并释放腹板状起动器46,以使走行轨4’能够与缩回装置5’分开移动。当走行轨4’在闭合方向上再次移动时,腹板状起动器46碰撞至驱动器11’的突起32上,以使其从其闩锁停放位置变成脱离闩锁且然后通过阻尼器8和弹簧9的张紧减速并在闭合方向上移动。然而,已详细讨论了缩回装置5’的符合缩回装置5的一种的运行方式。
图14A和图14B详细示出驱动器11’。驱动器11’包括销33,其能够嵌入滑动器7’的开口76’中。进一步地,在驱动器11’上形成凹陷处30,其被突起31和突起32两者包围,以使其能够将腹板状起动器46接纳至凹陷处内。在销33的轴向延伸线上,进一步提供臂35,其目的在于引导和移动驱动器11’。在面对凹陷处30的一侧,布置平坦的滑动表面,其能够在外壳6的导引装置63’上移动。
图15示出具有缩回装置的改进的拉出导引装置,其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类似,除了在走行轨4”上形成作为起动器47的弯曲臂之外。起动器47的弯曲臂布置在走行轨4”的端截面内,其中起动器47能够与改进的驱动器11”啮合。除此之外,包括阻尼器8、弹簧9,滑动器7和外壳6的缩回装置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类似。进一步地,在走行轨4”上形成腹板48,其与驱动器11”的突起相互作用以使驱动器11”在导轨63的成角度的端部64上从其停止位置脱离闩锁。
图16详细示出走行轨4”,其中在其端截面中冲压出开口,在其上作为起动器47的臂基本上以直角弯曲。
图17A和图17B详细示出驱动器11”,其与起动器47相互作用。驱动器11”包括凹陷处30”,从走行轨4”突出的起动器47能够嵌入其中,使得起动器47在突起28”和突起29”两者之间保持。驱动器11”进一步包括导引部27,其啮合至外壳6上的导轨63中。在驱动器11”上形成轴承销26,其能够嵌入滑动器7上的轴承76中,并且在轴承销26的轴向延伸线上布置螺栓25,其能够嵌入滑动器7的闩锁凹陷处77内。还在这种驱动器11”的情况下,起动器47能够与走行轨4”一体形成。
图18A和图18B进一步示出驱动器11”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包括轴承销26、螺栓25和导引部27。通过驱动器11”’的其他几何形状的实施方式,能够修改起动器。
附图标记列表
1 拉出导引装置
2 导轨
3 中间轨
4,4’,4” 走行轨
5,5’ 缩回装置
6 外壳
7,7’ 滑动器
8 阻尼器
9 弹簧
10 起动器
11,11’,11”,11”’ 驱动器
12 轴承元件
13 轴承元件笼
14 轴承元件笼
15 突起
16 开口
17 突起
18 突起
19 固定装置
20 底部
21 腿构件
22 腹板
23 臂
24 保持器
25 螺栓
26 轴承销
27 导引部
28,28” 突起
29,29” 突起
30,30’ 凹陷处
31 突起
32 突起
33 销
34 滑动表面
35 臂
40 底部
41 腹板
42 腹板
43 长条形孔
44 开口
45 凹陷处
46 起动器
47 起动器
48 腹板
60 凹陷处
61 导引件
62 腹板
63,63’ 导轨
64,64’ 端部
65 壁部
66 开口
67 凹窝
68 壁
70 凹陷处
71 腹板
72 保持器
73 滑动元件
74 凹窝
75 导引条
76,76’ 轴承
77 闩锁凹陷处
80 阻尼器外壳
81 活塞杆
82 头部
90 第一端
91 第二端
Claims (13)
1.一种缩回装置(5),特别是用于拉出导引装置(1)的缩回装置(5),具有外壳(6),在所述外壳(6)中,设有用于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器(7,7’)的导引件(61)和用于附接于所述滑动器(7,7’)的驱动器(11,11’,11”,11”’)的导轨(63),其中所述驱动器(11,11’,11”,11”’)可以与起动器(10)联接,并且在所述外壳(6)和所述滑动器(7,7’)之间,设有包括阻尼器外壳(80)和活塞杆(81)的阻尼器(8),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阻尼器(8)布置弹簧(9),借助于所述弹簧(9)在所述外壳(6)上使所述滑动器(7,7’)在缩回位置预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设计为螺旋弹簧,其在所述阻尼器外壳(80)的周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设计为在其缩回位置松弛的张紧弹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固定在附连于所述外壳(6)的第一安装件(67)上的第一端(90)上且固定在附接于所述滑动器(7,7’)的第二安装件(67)上的第二端(9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在其第一端(90)和/或其第二端(91)上各具有至少部分地在径向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线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壳(80)保持在所述外壳(6)的凹陷处(60)内,并且所述滑动器(7,7’)能够与所述活塞杆(81)一起移动,或所述活塞杆(81)保持在所述外壳(6)上并且所述滑动器(7,7’)能够与所述阻尼器外壳(80)一起移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缩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1,11’,11”,11”’)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器(7,7’)上。
8.一种拉出导引装置(1),包括固定导轨(2)和可以相对所述导轨(2)移动的走行轨(4,4’,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走行轨(4,4’,4”)和所述导轨(2)之间设置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缩回装置(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出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出导引装置(1)的缩回位置,所述缩回装置(5)布置在所述走行轨(4,4’,4”)和所述导轨(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拉出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和所述走行轨(4,4’,4”)的横截面上是C形或U形并且所述导轨(2)和所述走行轨(4,4’,4”)的C形或U形腿构件面对彼此。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拉出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与所述驱动器(11,11’,11”,11”’)连接的起动器(10)布置在所述走行轨(4)上或布置在与所述走行轨连接的插入元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拉出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2)和所述走行轨(4,4’,4”)之间提供中间轨(3),所述中间轨(3)比所述导轨(2)和所述走行轨(4,4’,4”)短,并且所述缩回装置(5)布置在所述中间轨(3)的延伸处。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拉出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与所述驱动器(11’)连接的起动器(46)与所述走行轨(4’)一体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50855.1A CN107198375B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
PL17709977T PL3429430T3 (pl) | 2016-03-16 | 2017-03-10 | Samodomykacz i prowadnica wysuwana |
EP17709977.7A EP3429430B1 (de) | 2016-03-16 | 2017-03-10 | Selbsteinzug und auszugsführung |
US16/084,653 US10512328B2 (en) | 2016-03-16 | 2017-03-10 | Retraction device and pull-out guide |
PCT/EP2017/055706 WO2017157796A1 (de) | 2016-03-16 | 2017-03-10 | Selbsteinzug und auszugsführung |
ES17709977T ES2785630T3 (es) | 2016-03-16 | 2017-03-10 | Guía corredera y autocierr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50855.1A CN107198375B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8375A true CN107198375A (zh) | 2017-09-26 |
CN107198375B CN107198375B (zh) | 2020-11-10 |
Family
ID=5990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50855.1A Active CN107198375B (zh) | 2016-03-16 | 2016-03-16 |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9837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7079A (zh) * | 2018-01-12 | 2020-08-25 | 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 用于抽屉拉出引导件的导轨 |
CN111839039A (zh) * | 2019-04-29 | 2020-10-30 | 哥德瑞博伊斯制造有限公司 | 软关闭机构 |
CN112423625A (zh) * | 2018-07-05 | 2021-02-26 |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 导引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25149A1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Shimodaira Hardware Co., Ltd. | 引戸の戸閉装置 |
DE102006019351A1 (de) * | 2006-04-24 | 2007-10-25 | Zimmer, Günther | Führungssystem mit Beschleunigungs- und Verzögerungsvorrichtung |
WO2008139298A1 (en) * | 2007-05-09 | 2008-11-20 | Inter Ikea Systems B.V. | Device for securing a soft ending of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a drawer |
US20090140621A1 (en) * | 2007-11-08 | 2009-06-04 | Jun-Long Yang | Auto-return drawer rail |
US20140079347A1 (en) * | 2012-09-14 | 2014-03-20 | Kuo-sheng Huang | Slide-track buffering device with a smoothly sliding carriage |
-
2016
- 2016-03-16 CN CN201610150855.1A patent/CN1071983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25149A1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Shimodaira Hardware Co., Ltd. | 引戸の戸閉装置 |
DE102006019351A1 (de) * | 2006-04-24 | 2007-10-25 | Zimmer, Günther | Führungssystem mit Beschleunigungs- und Verzögerungsvorrichtung |
WO2008139298A1 (en) * | 2007-05-09 | 2008-11-20 | Inter Ikea Systems B.V. | Device for securing a soft ending of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a drawer |
US20090140621A1 (en) * | 2007-11-08 | 2009-06-04 | Jun-Long Yang | Auto-return drawer rail |
US20140079347A1 (en) * | 2012-09-14 | 2014-03-20 | Kuo-sheng Huang | Slide-track buffering device with a smoothly sliding carriage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7079A (zh) * | 2018-01-12 | 2020-08-25 | 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 用于抽屉拉出引导件的导轨 |
CN111587079B (zh) * | 2018-01-12 | 2021-10-22 | 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 用于抽屉拉出引导件的导轨 |
CN112423625A (zh) * | 2018-07-05 | 2021-02-26 |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 导引装置 |
CN111839039A (zh) * | 2019-04-29 | 2020-10-30 | 哥德瑞博伊斯制造有限公司 | 软关闭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8375B (zh) | 202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12328B2 (en) | Retraction device and pull-out guide | |
KR101453700B1 (ko) | 인입 장치 | |
KR101179096B1 (ko) | 인입 장치 | |
KR101179095B1 (ko) | 인입 장치 | |
EP1809143B1 (en) | Self closing apparatus mounted to a slide | |
CN107198375A (zh) | 缩回装置及拉出导引装置 | |
CN105829628B (zh) | 一种用于滑动构件的牵引和阻尼单元 | |
KR101284784B1 (ko) | 서랍 슬라이드 | |
JP5140736B2 (ja) | レール組立体 | |
CN105142462B (zh) | 用于可移动的家具部件的拉出导向件 | |
US9777513B2 (en) | Pull-out device for at least two pull-out furniture parts | |
KR101398126B1 (ko) | 서랍용 슬라이드 장치 | |
US20110001412A1 (en) | Drawer Guide | |
US10653240B2 (en) | Furniture drive | |
JP2017533772A (ja) | スライディングドアの戸または引き出しのための減衰または戻り装置 | |
JP2017538877A (ja) | スライディングドアの戸のための減衰または戻り装置 | |
JP4879769B2 (ja) | 両側に引き出し可能な引き出し部材のための引き込みおよび緩衝装置 | |
CN106659298B (zh) | 家具驱动装置 | |
JP3996584B2 (ja) | 引込み装置、引出し装置及び引き戸装置 | |
KR20100006176A (ko) | 댐퍼가 부착된 자동폐쇄장치 | |
KR102171553B1 (ko) | 미닫이 도어 클로징 댐핑장치 | |
KR20160145619A (ko) | 가속 또는 제동 장치 | |
JP2015519490A (ja) | 取付具 | |
KR102327282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용 댐핑장치 | |
RU2415247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ягкого закрывания раздвижной двер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