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90C -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990C CN1069990C CN94119864A CN94119864A CN1069990C CN 1069990 C CN1069990 C CN 1069990C CN 94119864 A CN94119864 A CN 94119864A CN 94119864 A CN94119864 A CN 94119864A CN 1069990 C CN1069990 C CN 106999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elector
- main drive
- selecting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固定在压紧齿轮轴上、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倒录方式时因受电磁线圈杆转动力而发生初次转动以及因受凸轮轴齿轮转动力而发生二次转动的传递杆,一能上下移动地装在主齿轮轴上的选择杆,在受到传递杆的初次及二次转动力时向下移动,从而使可移动地装在选择杆上的选择齿轮与主齿轮脱开。该装置避免了驱动主齿轮的马达过载,减小了噪音,减小了耗电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工作方式时将选择齿轮与主齿轮脱开而降低耗电量的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一般,盒式录音机是一种在磁带上录制外部声音或复制磁带上已有声音的电器,它包括一工作方式转换装置,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选择在“A”面或“B”面复制声音,还能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选择在“A”面或“B”面录制外部声音。
如图1所示,现有工作方式转换装置一般包括: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主齿轮2,由马达(未示出)驱动而转动;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压紧齿轮3,由主齿轮2驱动而转动;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凸轮轴齿轮4,由压紧齿轮3有选择地驱动而转动;一由弹簧5弹性安装在主板1上的电磁线圈杆7,转换模式时它随电磁线圈6动作而转动,使压紧齿轮3与凸轮轴齿轮4初始啮合,以将压紧齿轮3的转动力传递给凸轮轴齿轮4;一铰接在主板1上且与第一扭簧8弹性连接的驱动杆9,随凸轮轴齿轮4的转动有选择地转动;可移动地装在主板1上的功能板10,随驱动杆9的转动而左右移动时启动工作方式转换开关(未示出),实现停止、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一铰接于主齿轮2轴上、受驱动杆驱动而传送或切断动力的离合装置;一铰接于主板1上、由电磁线圈杆7驱动的转动杆11;一铰接于主齿轮2轴上的选择装置,受转动杆11驱转而有选择地传递动力,以实现FF/REW(快进/快倒)方式;一铰接于压紧齿轮3轴上的控制装置,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工作方式时受凸轮轴齿轮4驱动而控制选择装置,而在选择快进/快倒方式时解除对选择装置的控制;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动力传递装置,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倒录和快进/快倒时通过离合装置和选择装置受主齿轮2驱动从而有选择地传递动力以驱动磁带。
凸轮轴齿轮4包括一位于其上侧的上凸轮12、分别位于其下侧的一内下凸轮13和一外下凸轮14,上凸轮包括第一联结凸块12a、第二联结凸块12b和第三联结凸块12c,外下凸轮14包括第一齿式凸块14a、第二齿式凸块14b和第三齿式凸块14c。
电磁线圈杆7除有一在电磁线圈杆7转动时驱动转动杆11的第一下凸销7b外,还有一在凸轮轴齿轮4转动时有选择地联结上凸轮12的第一、第二、第三联结凸块12a、12b、12c的第一上凸销7a,驱动杆9除其上下两端有一上凹槽9b和一下凹槽9c外,还有一为凸轮轴齿轮4的内下凸轮13导向的第二凸销9a,功能板10在其上表面一侧有一插入驱动杆9上凹槽9b内的第三凸销10a。
离合装置包括在其下侧与主齿轮2连成一体以便和主齿轮2一起转动的驱动齿轮15;一铰接在主齿轮2的轴上、受驱动杆9驱转而转动的离合杆16;一铰接在离合杆16下端的可动齿轮17,它只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工作方式时受驱动齿轮15驱动而把动力传递给后面提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离合杆16在其上端有一第四凸销16a,该凸销16a插入驱动杆9下端的下凹槽9c内,因此,当驱动杆9转动时,离合杆16也转动。
选择装置包括:一铰接在主齿轮2轴上的选择杆18,其上端具有一联结块18a、其一侧具有一凸出块18b;以及一铰接在选择杆下端的选择齿轮19,它只在选择快进/快倒工作方式时受主齿轮2驱动而转动从而把动力有选择地传递给后面提到的动力传递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一铰接在压紧齿轮3轴上且与第二扭簧20弹性连接的控制杆21;一与控制杆连成一体的接触凸块21a,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时与凸轮轴齿轮4下侧外下凸轮14的第一、第二、第三齿轮凸块14a、14b、14c顺序接触而驱动控制杆21;以及一位于控制杆21外缘的联结凸块21b,在控制杆转动时被选择杆18的联结块18a抓取而联结选择杆18。
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第一中间齿轮22和第二中间齿轮22a,二者都铰接在主板1上,在选择快放/快倒工作方式时受选择齿轮19的驱动而转动;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从动齿轮23,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工作方式时受可动齿轮17驱动从而驱动第一中间齿轮22转动;一铰接在主板1上的第一卷绕齿轮24,在受到第一中间齿轮22驱转转动时正向卷绕磁带,以及一也铰接在主板1上的第二卷绕齿轮24a,在受到第二中间齿轮22a驱动而转动时反向卷绕磁带。
具有上述结构的装置可以在停止状态时转换到选定的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工作方式,这是由于主齿轮2的转动使压紧齿轮3转动,此时,电磁线圈6同时吸合而与压紧齿轮3啮合,从而转动凸轮轴齿转4,因此,由于驱动杆9沿内下凸轮13凸轮路径转动,电磁线圈杆7沿凸轮轴齿轮的上凸轮12的凸轮路径转动,从而启动工作方式转换开关。
图1a示出了可选择快进/快倒工作方式的停止状态,下面根据此图解释选择快进/快倒工作方式的工作情况。
一旦选定FF(快进)工作方式,铰接在主板1的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便受马达(未示出)驱动而逆时针转动,这个转动方向使铰接在选择杆18下端、与主齿轮2啮合的选择齿轮19同时与第一中间齿轮22啮合而驱动第一卷绕齿轮24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正向快速卷绕磁带。
当选定REW(快倒)工作方式时,与选定FF工作方式相反,随着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的转动,选择杆18也以其铰链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选择齿轮19与第二中间齿轮22a啮合,从而驱动第二卷绕齿轮24a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反向快速卷绕磁带。
同时,在选定FF/REW工作方式时,由于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的转动方向,虽然离合杆16也受到以其铰链轴为中心转动的力,但由于凸轮轴齿轮不转动,因此驱动杆9不被驱动,而驱动杆9下端的下凹槽9c插入有离合杆16上端的第四凸销16a,最终结果是离合杆16无法转动。
接下来解释在图1a所示只能选择FF/REW模式的停止状态下用户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时的工作情况。
首先,如果选择放音或录音,主齿轮2以及驱动齿轮15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与主齿轮2啮合的压紧齿轮3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由于装在主板1上的电磁线圈6通电后失去磁力,于是弹簧5拉动电磁线圈杆7,使电磁线圈杆7以其铰链轴为中心稍稍顺时针转动。
因此,由于从凸轮轴齿轮4上端上齿轮12的第一联结凸块12a上脱开的第一上凸销7a推动斜面,使凸轮轴齿轮4以其铰链轴为中心稍稍顺时针转动与压紧齿轮3啮合,从而凸轮轴齿轮4因不断受到压紧齿轮的转动力而顺时针转动,同时也使电磁线圈杆7下端的第一下凸销7b推动铰接在主板1的转动杆11的一端,使转动杆11稍稍顺时针转动。
上述情况示于图1b。
然后,在凸轮轴齿轮4不断转动时,由于控制杆21的接触凸块21a顺序与凸轮轴齿轮4下侧外下凸轮14的第一、第二、第三齿式凸块14a、14b、14c接触,所以受到第二扭簧20弹力的控制杆21以其铰链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因凸轮轴齿轮4上侧上凸轮12的凸轮路径而进一步顺时针转动的电磁线圈杆7继续驱动转动杆11顺时针转动,因此转动杆的另一端上推选择杆18一端的凸出块18b使选择杆18逆时针转动,随着选择杆18的转动,控制杆21逆时针转动,同时控制杆21上的联结凸块21b移动,直到控制杆21的联结凸块21b在不碰上选择杆18上端的联结块18a的情况下被联结块18a抓取。
另一方面,铰接在主板1上并与第一扭簧8弹性连接的驱动杆9由于其一侧的第二凸销9a随着凸轮轴齿轮4的顺时针转动而被导入内下凸轮13的凸轮路径移动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离合杆16逆时针转动,因此铰接在离合杆下端并与驱动齿轮15啮合的可动齿轮17也与从动齿轮23啮合,此时其第三凸销10a插入在驱动杆9上侧的上凹槽9b内的功能板10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从而驱动工作方式转换开关到放音或录音的位置。
这种情况示于图1c,其中电磁线圈杆7通过第一上凸销7a联结上凸轮12的第二联结块12b。
因此,由于顺时针转动的驱动齿轮15以及主齿轮2的转动力通过可动齿轮17、从动齿轮23、第一中间齿轮22和第一卷绕齿轮24传递给卷轴(未示出),使其顺时针转动并正向卷绕磁带,从而可根据选定工作方式实现放音或录音。
在工作方式如上所述转换到放音或录音状态时,虽然选择杆18由于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顺时针转动而使其也受到顺针时转动的力,但由于控制杆21的控制作用而使选择杆18不能转动。
下面简要解释用户选择倒放或倒录时的情况。
驱动杆9随凸轮轴齿轮4下侧内下凸轮13的凸轮路径逆时针转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把功能板10向左移动,从而驱动工作方式转换开关至倒放和倒录状态,此时,由于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离合杆16使铰接在离合杆下端并与驱动齿轮15啮合的可动齿轮17也与第二中间齿轮22a啮合,因此,驱动齿轮15的转动力通过可动齿轮17、第二中间齿轮22a及第二卷绕齿轮24a传递至卷轴,逆时针反向驱动卷轴,从而可按选定方式实现倒放或倒录。
这种情况示于图1d,其中电磁线圈杆7通过第一凸销7a联结凸轮轴齿轮4上凸轮12的第三联结凸块12c。
在上述操作中,选择倒放和倒录工作方式时选择杆18的转动的控制方式与选择放音和录音工作方式时相同,为的是在选择放音和录音时防止与磁带运转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磁带而在选择倒放和倒录时防止磁带反方向过度卷绕,而这只须防止由于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的转动方向而随主齿轮2和驱动齿轮15顺针时转动的选择杆将力通过选择齿轮19和第二中间齿轮22a传递给第二卷绕齿轮24a。
对选择杆18转动的控制一直持续到在放音和录音状态或倒放和倒录状态下又选择停止工作方式而完成停止方式为止,这可防止磁带在选定停止方式到马达完全停转的时段内发生过度卷绕,因为马达在选定停止方式后无法立即停转,在马达完全停转前还会再转上几转。
若在如上所述转换到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后又选定停止方式,所有操作在达到图1a所示状态后都停止。
然而,这种现有工作方式转换装置的问题在于:由于各齿轮转动使马达过载而增加了耗电量并缩短了装置寿命,因为当在停止状态下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时,铰接在选择杆下端用来传递动力以便进行FF/REW的选择齿轮受主齿轮的转动力而不停转动。
在1994年3月8日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JP 6-76414A中也公开了一种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其中的选择齿轮也不能有选择地与主齿轮分离,因此也存在该齿轮因受主齿轮驱动而不停转动进而致使耗电量增加、装置寿命缩短。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它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时使选择齿轮脱离主齿轮而在停止状态下使二者啮合,以此防止马达在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下过载,从而降低功耗、提高该装置寿命,并且在选定工作方式时防止选择杆窜动,从而降低噪音。
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和特征可通过提供一种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以各自的轴可转动地装在主板上的卷绕齿轮和主齿轮;一向主齿轮转动方向有选择地转动的选择杆;一每当录音机转换工作方式时转动一定角度的凸轮轴齿轮;一将主齿轮转动力传递至凸轮轴齿轮的压紧齿轮;一铰接于压紧齿轮轴上的传递杆;一在选择放音和录音方式时初始转动凸轮轴齿轮的电磁线圈杆;其中一装在选择杆一端并与主齿轮有选择地啮合的选择齿轮,用于将卷绕磁带卷轴所需的转动力传递至卷绕齿轮;一在选择齿轮空转时使选择杆向下移动而使选择齿轮与主齿轮脱离的选择杆滑动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a~1d是现有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
图1a表示可选择FF/REW(快进/快倒)方式的停止状态;
图1b表示选择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时凸轮轴齿轮与压紧齿轮的初始啮合状态;
图1c表示选定放音或录音方式时的状态;
图1d表示选定倒放或倒录方式时的状态;
图2a~2d是本发明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
图2a表示可选择快进/快倒方式时的停止状态;
图2b表示选择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时凸轮轴齿轮与压紧齿轮的初始啮合状态;
图2c表示选定放音或录音方式时的状态;
图2d表示选定倒放或倒录方式时的状态;
图3a和3b是本发明主要部分放大图,表示在快进/快倒状态下选定停止方式时选择齿轮的位置,其中:
图3a表示快进状态下选定停止方式;
图3b表示快倒状态下选定停止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2a~3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附图2a~2d是本发明的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的平面图,图3a和3b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表示在快进/快倒状态下选定停止方式时选择齿轮的位置,其中略去与现有装置具有相同结构部件中的介绍,在附图中用与现有装置相同的标号表示。
本发明主要部件包括:一固定在压紧齿轮3的轴上的传递杆31,它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时受电磁线圈杆7转动力初次转动并受凸轮轴齿轮4转动力而二次转动;一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主齿轮2轴上的选择杆32,它在受到传递杆31的初次和二次转动力时向下移动,使可移动地固定在选择杆32上的选择齿轮33与主齿轮2脱离;一固定在主板1上的止动件34,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时阻止选择杆32在受传递杆31的初次及二级转动力向下移动时过度下移。
此处,传递杆31之所以可以初次转动,是因为在传递杆31一侧上有凸块35以及在电磁线圈杆7上有一凸块36,从而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时电磁线圈杆7转动,从而电磁线圈杆凸块36推动传递杆一侧凸块35。
传递杆31之所以可作二次转动,是因为在传递杆31上有一接触凸块37以及在凸轮轴齿轮的外下凸轮14上有一凹槽38,由此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和倒录方式、凸轮轴齿轮4转动时接触凸块37从凹槽38中被推出并由外下凸轮14导向。
由于传递杆31另一侧有一凸出件40,而该凸出件40在传递杆31一端有一凸起39,在选择杆32上部有一长孔41,在选择杆中部有一用来插入主齿轮2铰链轴的导向长孔42,因此传递杆31在初次和二次转动时使选择杆由导向长孔42导向而向下移动。
另一方面,主板1上装有一上宽下窄的梯形导向凸轮43,以便选择杆受到传递杆31的初次和二次转动力向下移动时铰接在选择杆32上的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随着由导向凸轮43导向的选择杆向下移动,并且防止选择齿轮碰到第一及第二中间齿轮22和22a。
在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工作情况的说明中,下面只说明本发明主要部件,略去与现有结构重复部件的说明。
由于在附图2所示停止状态下电磁线圈6不驱动电磁线圈杆7,因此铰接在压紧齿轮3的轴上的传递杆31不转动,可动地固定在主齿轮2的铰链轴上能上下移动的选择杆32已向上移到上端,此时传递杆31上接触凸块37端部插入凸轮轴齿轮4外下凸轮14的凹槽38内,且可转动地铰接在选择杆32下端的选择齿轮33与主齿轮2啮合。
此时如果用户选定快进/快倒方式,由于主齿轮2按所选方式正向或反向转动,并且选择杆32按转动力方向而以主齿轮2的铰链轴为中心正向或反向转动,因此铰接在选择杆32上的选择齿轮33与第一中间齿轮22或第二中间齿轮22a啮合,执行快进/快倒方式。
在上述操作中,由于传递杆另一侧凸出件40的端部凸起39已插入选择杆32上部的长孔41内,因此选择杆32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选择杆32由凸起39导向。
另一方面,在停止状态下,如果用户选择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由于装在主板1上的电磁线圈6通电而失去磁力,因此电磁线圈杆7受弹簧5的复位力而以其铰链轴为中心顺时针转动,此时,由于电磁线圈杆7上的凸块36推动传递杆一侧凸块35,因此传递杆31逆时针方向初次转动,并由此,由于插入在选择杆32上端长孔41内的传递杆31的另一侧凸起件40端部的凸起39在传递杆上接触凸块37端部刚从凸轮轴齿轮4外下凸轮14的凹槽38内稍稍脱出时就向下稍稍推动选择杆32,因此铰接于选择杆32下端的选择齿轮33就由于选择杆32向下移动而与主齿轮2脱开一段距离,这距离的大小与由传递杆铰链轴导向的传递杆31的初次转动距离成正比。
这种状态示于图2d,此时电磁线圈杆7受电磁线圈6作用而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凸轮轴齿轮4与压紧齿轮3啮合。
接着上述操作,由于主齿轮2的转动力传递到凸轮轴齿轮4,使凸轮轴齿轮4顺时针转动,因此可根据所选方式实现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向,此时由于传递杆31上接触凸块37已完全脱出凸轮轴齿轮4的外下凸轮14的凹槽38并由外下凸轮14导向,因此已完成初次转动的传递杆31进行二次转动,并由此,由于由主齿轮2的铰链轴导向的选择杆32受传递杆31另一侧凸出件端部凸起30的作用而向下移动到底,使铰接在选择杆32下端的选择齿轮33与主齿轮2完全脱开,因而主齿轮2的转动力无法传递到选择齿轮33。
在上述操作中,选择杆32向下移动时之所以能受主齿轮2的铰链轴的导向,是因为选择杆中部的导向长孔42已插入有主齿轮2的铰链轴。
如果如图3a所示在快进方式下选择了停止方式,铰接于选择杆32下端的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与主板1上梯形导向凸轮43的右上边接触,选择齿轮32同时与主齿轮2和第一中间齿轮22啮合,另外如果如图3b所示在快倒方式下选择了停止方式,铰接于选择杆32下端的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与主板1上梯形导向凸轮43的左上边接触,选择齿轮32同时与主齿轮2和第二中间齿轮22a啮合。如果在上述方式下选择了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由于在选择杆向下移动时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由梯形导向凸轮43导向,因此,选择齿轮32的铰链轴在导向凸轮43的右下部或左下部与凸轮43保持接触,而当选择杆32向下移动到底时,选择杆32一侧的上部与主板1上止动件34保持接触,即使此时盒式录音机在选定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后按所选方式运转时机身发生严重振动,但由于选择杆32不动,从而避免了选择杆32与第一中间齿轮22或与第二中间齿轮22a的任何接触,所以有可能减少选择方式时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操作中,如在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与导向凸轮43在如图3a所示的右上部或如图3b所示的左下部接触的状态下执行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即使盒式录音机严重振动选择齿轮33与转动的第一中间齿轮22或转动的第二中间齿轮22a也无任何接触的原因在于,选择杆32向下移动时为选择齿轮33的铰链轴导向的导向凸轮43具有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另一方面,图2c所示为选定放音或录音方式后已转换到放音或录音方式时的情况,图2d所示为选定倒放或倒录方式已转换到倒放或倒录方式的情况,考虑到其详细解释参考已有的对现有装置的解释即可理解,故在此略去。
因此,本发明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由于在选择放音、录音、倒放或倒录方式时铰接于选择杆的选择齿轮与主齿轮脱开而在停止状态时二者啮合,从而避免了选择杆的窜动,选择齿轮不必要的转动,因此避免了驱动主齿轮的马达过载,所以不仅减小了噪音,而且减少了耗电量。
尽管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按照上述描述作出种种改动。因此,本发明应看作包括所有符合后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改动。
Claims (6)
1、一种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包括:
以各自的轴可转动地装在主板上的卷绕齿轮和一主齿轮;
一向主齿轮转动方向有选择性地转动的选择杆;
一每当录音机转换工作方式时转动一定角度的凸轮轴齿轮;
一压紧齿轮,用于将主齿轮的转动力传递至凸轮轴齿轮;
一铰接在压紧齿轮轴上的传递杆;
一电磁线圈,在选择放音和录音方式时使凸轮轴齿轮初始转动;
其特征在于:
一装于选择杆一端并与主齿轮有选择地啮合的选择齿轮,用于将卷绕磁带卷轴所需转动力传递到卷绕齿轮;
一选择杆滑动装置,在选择齿轮空转时通过向下移动选择杆而使选择齿轮与主齿轮脱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杆滑动装置包括:
一有选择地初次转动传递杆的电磁线圈凸块;
一位于传递杆一端、用来上下推拉选择杆上部的凸块;
一位于选择杆上的导向长孔,用于形成在主齿轮轴导向下的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主板上的止动件,它与被选择杆滑动装置下推的选择杆一侧上部接触,从而防止选择杆窜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递杆上有一可与凸轮轴齿轮接触的接触凸起,从而使该传递杆可随凸轮轴齿轮的转动进行二次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接在选择杆上的选择齿轮的转轴被设置成其在选择杆受到传递杆一次及二次转动力向下移动时由主板上的导向凸轮导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凸轮的形状为顶边宽底边窄的梯形,以在选择杆向下移动到底时防止齿轮碰上选择齿轮周围的其它齿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19864A CN1069990C (zh) | 1994-12-07 | 1994-12-07 |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19864A CN1069990C (zh) | 1994-12-07 | 1994-12-07 |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96A CN1124396A (zh) | 1996-06-12 |
CN1069990C true CN1069990C (zh) | 2001-08-22 |
Family
ID=503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19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990C (zh) | 1994-12-07 | 1994-12-07 |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99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2885A (zh) * | 2021-08-30 | 2021-11-26 | 徐州北之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研究的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69476A2 (en) * | 1988-11-18 | 1990-05-23 | Sony Corporation | A normal/reverse mode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ape transport apparatus |
EP0404426A2 (en) * | 1989-06-21 | 1990-12-27 | Sony Corporation | Mode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a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EP0488714A1 (en) * | 1990-11-29 | 1992-06-03 | Sony Corporation | Mode changing over mechanism for tape player |
JPH0676414A (ja) * | 1991-11-29 | 1994-03-18 | Gold Star Co Ltd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レコーダーのモード変換装置及びモード変換方法 |
-
1994
- 1994-12-07 CN CN94119864A patent/CN106999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69476A2 (en) * | 1988-11-18 | 1990-05-23 | Sony Corporation | A normal/reverse mode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ape transport apparatus |
EP0404426A2 (en) * | 1989-06-21 | 1990-12-27 | Sony Corporation | Mode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a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EP0488714A1 (en) * | 1990-11-29 | 1992-06-03 | Sony Corporation | Mode changing over mechanism for tape player |
JPH0676414A (ja) * | 1991-11-29 | 1994-03-18 | Gold Star Co Ltd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レコーダーのモード変換装置及びモード変換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96A (zh) | 1996-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990C (zh) | 盒式录音机工作方式转换装置 | |
CN2047829U (zh) | 自动倒转式录音机走带控制装置 | |
US5499151A (en) | Mode changing method utilizing one cam gear and one solenoid for a cassette tape recorder | |
CN2358522Y (zh) | 电控盒式磁带录音机机芯的动作方式切换机构 | |
GB2268616A (en) | Mode changing slider for a magneti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
CN2048614U (zh) | 盒式磁带录音机 | |
JPH073467Y2 (ja) | 磁気テープの記録または再生装置 | |
KR930006585Y1 (ko) | 브이씨알의 릴구동용 클러치장치 | |
JPS60111537U (ja) | カセツト式テ−プレコ−ダ | |
KR200204185Y1 (ko) | 자기기록재생기의 공급측 테이프 가이드장치 | |
JPS62256250A (ja) | トルク伝達装置 | |
JP2583945B2 (ja) | テープレコーダ | |
JP3026453U (ja) | テープ巻取装置 | |
JP2968192B2 (ja) | テーププレーヤのモード切換え装置 | |
KR940004379Y1 (ko) | 카세트 데크의 순간 정지시 자동 정지 방지장치 | |
KR940004497B1 (ko) | 카세트 테이프 레코오더의 모드변환 장치 및 방법 | |
KR950005545B1 (ko) | 카세트 테이프 레코오더의 모드변환장치 | |
JP2679085B2 (ja) | テープレコーダ | |
JP3610848B2 (ja) | テープ装置 | |
JP2734082B2 (ja) | テープレコーダにおける動力伝達機構 | |
KR970003691Y1 (ko) | 핀치로울러의 구동변환장치 | |
JPH026519Y2 (zh) | ||
KR200212356Y1 (ko) | 테이프 레코더의 모드 판별장치 | |
JPH0614298Y2 (ja) | テープ再生装置の早送り・巻き戻し機構 | |
KR950003076B1 (ko) | 카세트 테이프 레코오더의 테이프 초과 이송방지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