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3416A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73416A CN106973416A CN201710166790.4A CN201710166790A CN106973416A CN 106973416 A CN106973416 A CN 106973416A CN 201710166790 A CN201710166790 A CN 201710166790A CN 106973416 A CN106973416 A CN 106973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user equipment
- cell
- source
- context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包括邻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本申请的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2011年10月03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110296379.1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宏基站(Macro eNB)的覆盖范围内可以放置小型基站,如微型基站(Pico)、家庭基站(HeNB)、微型基站(Femto)、中继基站(Relay)等无线接入点,使得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处于Macro eNB和小型基站的双重覆盖下,这个系统能够获得最大的容量是Macro eNB与小型基站的容量之和,整个通信系统较以往传统的LTE宏基站网络具有更高的容量。在办公楼宇、商场、校园网等场景下,利用这些小型基站和宏基站的异构部署,可有效增强网络覆盖,提升频谱效率。上述这些小型基站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入网络。
在这种异构系统下,UE只能连接到一个小区中,这个小区称为UE的服务小区。一个基站一般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小区。若小型基站和宏基站采用同频部署,则所有基站在同一个载波上发送下行信号,其中,该下行信号包括下行控制域信号和下行数据域信号。小区间的干扰分布会因为这种异构系统下的小区部署的密度和复杂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易预测。同时,由于干扰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而触发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流程也会增加。现有的重建技术比较适用于主要部署宏小区的网络中,因为这样的网络中基站部署较少且部署较为规律。但是,由于异构系统中基站的部署较多且复杂度较高,现有的重建技术并不适合异构系统,因此用户设备在网络中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流程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用户设备在网络中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过程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所在的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在所述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包括:
邻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包括:
当用户设备测量到源小区的误块率高于第一门限值时,获得所述用户设备信号质量最好的邻小区;
将所述邻小区通知所述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以便于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邻小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发送模块,用于在该基站下的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测量到源小区的误块率高于第一门限值时,获得所述用户设备信号质量最好的邻小区;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邻小区通知所述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以便于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邻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所适用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对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1、用户设备所在的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中,该用户设备的所在的服务小区即为该源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该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在该源小区中的位置以及所述源小区与其他小区的邻区关系。该邻区关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该源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标识、小区类型、信号质量、服务频段、以及是否允许该用户设备接入等信息。
举例而言,当用户设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该位置同时被该源小区与一个干扰小区覆盖,且用户终端无权接入这个干扰小区,此时该干扰小区会对该用户设备与源基站的通信造成干扰,但满足不了该用户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该干扰小区的条件。该源基站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和/或该用户设备的历史信息等方式获知该用户设备进入了该位置。然后,该源基站可以根据源小区与其他小区的邻区关系以及该用户设备的位置,确定至少一个可以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一个异频邻小区。由于该用户设备如果进一步向该干扰小区中心移动,则很可能会在源小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并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到该异频邻小区,因此可选的,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包含该异频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还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该源小区内用户设备的历史信息,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该源小区内用户设备包括之前描述中所涉及的该用户设备以源小区内及其他用户设备。
举例而言,当该用户设备或者其他用户设备的历史信息表明,该用户设备或者其他用户设备历史上曾经移动到该位置上,并且导致无线链路失败,最终将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到一个新的小区,则该源基站将该历史信息中记载的该新的小区确定为该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在测量到源小区的误块率高于第一门限值时,可以通过测量来获得该干扰小区,即信号质量最佳的小区。然后,该用户设备将该干扰小区通知该源基站。该用户设备可以通知该源基站该干扰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或物理小区标识。该源基站可以将该用户设备通知的该干扰小区确定为邻小区。当然,该源基站将其他该用户设备有可能切换到的小区确定为邻小区。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该第二门限值为触发该用户设备产生失步原语的误块率。由于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可以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失步之前将该邻小区通知该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避免失步造成无线链路失败后,无法通知的情况,进而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如果该用户设备还拥有上行资源来发送该干扰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或物理小区标识给该源基站,例如是上一次的上行资源授权UL Grant的上行资源、或者是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luling,SPS)资源、或者其他资源,则该用户设备利用该资源发送该干扰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或物理小区标识给该源基站。其中,如果上行资源有限,则该用户设备可以只发送比特位比全局小区标识少的物理小区标识。
如果该用户设备还能够收到该源基站发送的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即表明还可以收到通过该PDCCH发送的UL Grant,则该用户设备可以发送上行资源请求给该源基站,以便于请求该源基站分配上行资源来发送该全局小区标识或物理小区标识。可选的,该用户设备可以请求该源基站分配至少28bit的上行资源来发送该干扰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
S12、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在满足小区切换条件之前,该源基站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为用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的上下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当该源基站在步骤S11中收到的该用户设备通知的全局小区标识时,该源基站获得与该全局小区标识确定对应的邻小区受控的基站;该源基站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当该源基站收到的该用户设备通知的物理小区标识时,该源基站获得与该物理小区标识确定对应的至邻小区受控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该源基站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邻小区受控的一个或多个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还可以将该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该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基站将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时优先选择的小区。
S13、目标基站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基站为该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当用户设备进一步向该干扰小区中心移动时,该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会失败。该用户设备可以选择一个信号质量可用的小区,并向该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如果该目标基站收到了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就可以根据该上下文信息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当该目标基站还收到了该源基站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该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时,则该目标基站如果收到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还可以根据该上下文信息以及收到的该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该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21、用户设备所在的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步骤S21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1相同,因此对步骤S11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1。
S22、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向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虚拟切换指示消息,该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虚拟切换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向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该切换指示消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一标记,该第一标记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该第一标记例如可以是虚拟切换标记、延迟切换标记或重建触发的切换标记。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向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该切换指示消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记,该第二标记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延迟预设的延迟时间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由于该源基站并不能够确定该用户设备一定会向该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哪个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因此,收到该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或者该切换指示消息的基站可以不立即执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准入控制,而是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之后或者延迟预设的延迟时间后再执行准入控制。这样,可以必须过早的为该用户设备的接入预留资源,因此节约了收到该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或者该切换指示消息的基站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基站还可以将该至少一个邻小区通知该用户设备,使得该至少一个邻小区成为该用户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时优先选择的小区。
S23、目标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保存预设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基站为该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该预设时间可以是预先在该目标基站中配置好的,也可以是该源基站通知的。
S24、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S13的具体实现方式。
S25、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没有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没有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则判断为该用户设备没有选择该目标基站作为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对象,即没有选择接入该目标基站,因此就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删除,以节约存储资源和定时器资源。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S26、目标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响应消息至所述源基站,所述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重建到所述目标小区,或者用于指示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起切换过程,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S27、目标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发送接纳控制结果至所述源基站,以便于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接纳控制结果启动数据转发。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的所适用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对应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为图1或图2所对应的方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因此对图1或图2对对应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
该网络系统包括一个宏小区30和多个子小区31,该多个子小区31位于或者部分位于该宏小区30的覆盖范围内,并且每个子小区31与该宏小区30具有连接,连接接口可以是X2接口、S1接口、或者空口。当该用户设备进入子小区31时,该子小区31为源小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子小区受控的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宏小区为邻小区。
S32、在所述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子小区受控的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
S33、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34、当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子小区进入所述宏小区的过程中,用户设备在所述子小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向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发起了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消息时,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S35、所述子小区受控的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36、当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宏小区进入所述子小区的过程中,用户设备在所述宏小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向所述子小区受控的基站发起了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消息时,所述子小区受控的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S37、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继续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38、当所述用户设备离开所述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宏小区受控的基站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中,该子小区31受控的基站可以是微型基站(Femto)。如果该微型基站除了包括闭合用户群(Closed Subscriber Group,CSG)频段外,还包括半开放和/或全开放的频段,则当该用户设备无线链路失败后,该用户设备可以选择该宏小区30受控的基站下和该宏小区30的异频的其他宏小区,或者可以选择该微型基站下的半开放和/或全开放的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至图4所对应的方法中的该源基站可以为移动基站,例如移动中继。该移动基站可以位于交通工具中。当乘坐该交通工具的用户靠近停车站点时,该位置信息指示该用户设备进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区域内。该移动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小区为邻小区,并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受控的基站。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受控的基站会在第一预订时间内保留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如果该用户到站下车,则用户设备随着用户离开该交通工具,即与该移动基站断开连接。该用户设备可能会向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发起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由于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受控的基站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因此能够成功的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如果该用户未在此站下车,则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超时后,该至少一个固定小区受控的基站删除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50可以用于实现图1至图4所对应的方法中的源基站。因此,对图1至图4所对应方法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基站50。该基站50包括:
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发送模块52,用于在该基站下的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的位置以及所述源小区与其他小区的邻区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源小区内用户设备的历史信息,确定至少一个邻小区。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信号质量最好的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52具体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52具体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一标记,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52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52还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时优先选择的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50还包括接收模块5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知的信号质量最佳的小区。所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通知的所述信号质量最佳的小区确定为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基站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60可以用于实现图1至图4所对应的方法中的邻小区受控的基站。因此,对图1至图4所对应方法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基站60。该基站60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控制模块62,用于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6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控制模块62还用于根据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6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一标记。所述控制模块6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60还包括存储模块63,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保存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没有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基站中,由于该源基站在用户设备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就预先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该源基站确定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受控基站。又由于具有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该邻基站是做好准备的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可以成功的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且该用户设备在无线链路失败后很可能选择该邻小区,因此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70可以用于实现图1至图4所对应的方法中的用户设备。因此,对图1至图4所对应方法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70。该用户设备70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当测量到源小区的误块率高于第一门限值时,获得所述用户设备信号质量最好的邻小区;
发送模块72,用于将所述邻小区通知所述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以便于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所述邻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为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产生失步原语的误块率。
由于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可以使得该用户设备70在失步之前将所述邻小区通知所述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避免失步造成无线链路失败后,无法通知的情况,进而使得该用户设备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成功率较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Claims (12)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邻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是用户设备所在的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资源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或者,
所述邻小区受控的目标基站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一标记;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保存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没有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响应消息给所述源基站,所述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重建到所述目标小区,或者用于指示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起切换过程,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接纳控制结果给所述源基站,并接收所述源基站转发的数据。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目标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邻小区受控的基站;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是用户设备所在的源小区受控的源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虚拟切换指示消息,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虚拟切换指示消息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第一标记;
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延迟至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再执行准入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保存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如果所述目标基站没有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则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发送的切换响应消息给所述源基站,所述切换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重建到所述目标小区,或者用于指示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起切换过程,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中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接纳控制结果给所述源基站,并接收所述源基站转发的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6790.4A CN106973416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6790.4A CN106973416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CN201110296379.1A CN103037451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96379.1A Division CN103037451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73416A true CN106973416A (zh) | 2017-07-21 |
CN106973416B CN106973416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4802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96379.1A Active CN103037451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201710166790.4A Active CN106973416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96379.1A Active CN103037451B (zh) | 2011-10-03 | 2011-10-03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63461B1 (zh) |
CN (2) | CN103037451B (zh) |
WO (1) | WO201305000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22961A1 (zh) * | 2018-05-24 | 2019-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
CN114793368A (zh) * | 2022-02-17 | 2022-07-26 | 北京邮电大学 | 高速移动下的下行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44453B (zh) * | 2013-05-10 | 2018-03-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04349361B (zh) * | 2013-08-06 | 2019-05-17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5042804A1 (zh) * | 2013-09-25 | 2015-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0064061B2 (en) | 2014-10-15 | 2018-08-2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system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bas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
US9894698B2 (en) | 2015-05-13 | 2018-02-1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iscovery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CN106454962A (zh) * | 2015-08-10 | 2017-0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前传递上下文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078143A1 (ja) * | 2015-11-05 | 2017-05-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接続確立方法、及びコンテクスト情報取得方法 |
WO2017166312A1 (zh) * | 2016-04-01 | 2017-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9913173B2 (en) * | 2016-04-14 | 2018-03-06 | Google Llc | Smooth handover of active user traffic in mobile radio base stations |
CN108307539B (zh) * | 2016-08-09 | 2020-11-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链路重建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用户设备及装置 |
CN107734570B (zh) * | 2016-08-12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WO2018119816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8400847B (zh) * | 2017-02-04 | 2022-09-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1491338B (zh) * | 2019-01-28 | 2022-04-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下文存储方法及装置 |
WO2020164065A1 (en) * | 2019-02-14 | 2020-08-20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ssistant information |
CN111757279B (zh) * | 2020-06-24 | 2022-06-2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宽带集群系统减小切换时延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12399514B (zh) * | 2020-11-09 | 2024-07-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2444A (zh) * | 2002-07-23 | 2005-09-21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重新建立与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CN1753554A (zh) * | 2004-09-24 | 2006-03-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力切换判决过程的实现方法 |
US20080317231A1 (en) * | 2004-11-18 | 2008-12-25 | Fortinet, Inc. | Managing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subscriber profiles |
US20100080116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establish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with a non-prepared base station |
WO2010057127A1 (en) * | 2008-11-17 | 2010-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ditional access terminal initiation of delayed handover |
CN101754414A (zh) * | 2008-12-16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方法、装置 |
CN101919284A (zh) * | 2008-01-18 | 2010-12-15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系统中用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10028150A1 (en) * | 2009-08-03 | 2011-02-03 | Mamadou Kone | Method of Upda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110207452A1 (en) * | 2008-08-11 | 2011-08-25 | Heidrun Grob-Lipski |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02588C (zh) * | 2005-12-31 | 2009-06-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长期演进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跨演进节点b的小区切换方法 |
CN1997216B (zh) * | 2006-01-03 | 2011-0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长期演进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切换方法 |
WO2008010063A2 (en) * | 2006-07-18 | 2008-01-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embedded status information in handover control signaling |
CN102143539B (zh) * | 2010-02-02 | 2015-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上下文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
-
2011
- 2011-10-03 CN CN201110296379.1A patent/CN103037451B/zh active Active
- 2011-10-03 CN CN201710166790.4A patent/CN106973416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08 WO PCT/CN2012/082561 patent/WO201305000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08 EP EP12838103.5A patent/EP2763461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2444A (zh) * | 2002-07-23 | 2005-09-21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重新建立与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CN1753554A (zh) * | 2004-09-24 | 2006-03-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力切换判决过程的实现方法 |
US20080317231A1 (en) * | 2004-11-18 | 2008-12-25 | Fortinet, Inc. | Managing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subscriber profiles |
CN101919284A (zh) * | 2008-01-18 | 2010-12-15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系统中用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10080825A1 (en) * | 2008-01-18 | 2011-04-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10207452A1 (en) * | 2008-08-11 | 2011-08-25 | Heidrun Grob-Lipski |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20100080116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establish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with a non-prepared base station |
WO2010057127A1 (en) * | 2008-11-17 | 2010-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ditional access terminal initiation of delayed handover |
CN101754414A (zh) * | 2008-12-16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方法、装置 |
US20110028150A1 (en) * | 2009-08-03 | 2011-02-03 | Mamadou Kone | Method of Upda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22961A1 (zh) * | 2018-05-24 | 2019-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
US11641688B2 (en) | 2018-05-24 | 2023-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
CN114793368A (zh) * | 2022-02-17 | 2022-07-26 | 北京邮电大学 | 高速移动下的下行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63461B1 (en) | 2017-05-31 |
EP2763461A4 (en) | 2014-08-06 |
CN106973416B (zh) | 2020-02-14 |
EP2763461A1 (en) | 2014-08-06 |
CN103037451B (zh) | 2017-04-12 |
CN103037451A (zh) | 2013-04-10 |
WO2013050003A1 (zh) | 2013-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3416B (zh)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及基站 | |
US1085619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MeNB handover without SeNB chan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104585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JP614792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モールセルに対してデータを伝達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1607738B1 (ko) | 다중 핸드오버 준비의 향상 | |
CN104904254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RU2713508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 сеть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ы | |
JP5195911B2 (ja) | 基地局制御モジュール、無線基地局、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 |
AU201228128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embership verification or access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832689B2 (en) | Cell handover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 |
CN103442397B (zh) | Lte-a中继系统的基于辅助载波的协作切换方法 | |
US20140162658A1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
US2012028293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 |
EP2716129B1 (en) | Carrier aggregation support for home base stations | |
WO2014107917A1 (en)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dual connection | |
KR20150022240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립 사용자 단말기에 대한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5025465B (zh) | 用户终端位置上报方法、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及系统 | |
US201802792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cess control or membership verifica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314308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 |
CN103582054A (zh)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653078B1 (ko) | 통신 시스템 | |
WO2024096052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KR20150035041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준비된 셀 그룹에 기반한 기지국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