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953195A -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3195A
CN106953195A CN201610007582.5A CN201610007582A CN106953195A CN 106953195 A CN106953195 A CN 106953195A CN 201610007582 A CN201610007582 A CN 201610007582A CN 106953195 A CN106953195 A CN 106953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7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 SHENG EXACT INDUSTRIAL CO LTD
Ass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 SHENG EXACT INDUSTRIAL CO LTD
Ass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 SHENG EXACT INDUSTRIAL CO LTD, Ass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 SHENG EXAC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75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3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3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金属外壳。绝缘本体是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以及中隔屏蔽板形成一舌板,该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以及该中隔屏蔽板相互绝缘。该金属外壳包覆于该绝缘本体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的外部空间形成具有一开口的对接部。其中,该中隔屏蔽板的相对两侧包括显露于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接触部,该接触部抵触于该金属外壳,以使得该中隔屏蔽板与该金属外壳电性导通。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为各种电子产品进行电性连接及信息交流的主要信道,并透过内部所具有的各端子进行电子信号的信息交流。目前,该种电连接器通常是通过金属壳体包覆固定有端子组件的绝缘体,然后再通过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组件进行固定。其中,金属壳体较容易自外部将干扰信号导入端子中,使得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无法保持正确性。绝缘体内还设置有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防护组件,然而,埋设于绝缘体内的EMI防护组件与金属壳体并未电性导通或者连接,导致有可能耦合至端子的EMI信号仍然能够对端子中所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电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无法得到较佳的保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较佳的电连接器。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端子组,包含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
一中隔屏蔽板,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位于该中隔屏蔽板的相对两侧;
一绝缘本体,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该端子组与该中隔屏蔽板,并在该绝缘本体一端形成一舌板,该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以及该中隔屏蔽板相互绝缘;
一金属外壳,包覆于该绝缘本体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的外部空间形成具有一开口的对接部;
其中,该中隔屏蔽板的相对两侧包括显露于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接触部,该接触部抵触于该金属外壳,以使得该中隔屏蔽板与该金属外壳电性导通。
进一步,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其中,该电连接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且该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端,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与该多个电连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该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端与多个开孔,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与该多个电连接端电性连接,电连接器的至少一固定接脚与开孔配合将电连接器与该电路板进行固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隔屏蔽板与金属外壳电性接触并导通,使得中隔屏蔽板与金属外壳具有相同的电位,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信号对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所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提高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机械连接与电性连接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电连接器沿二相反方向示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5为电连接器分别沿二相反方向示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中隔屏蔽板与绝缘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绝缘本体沿VII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变更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中隔屏蔽板与绝缘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沿绝缘本体沿IX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中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13为图9所示电连接器沿二相反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20
端子组 11
中隔屏蔽板 12
绝缘本体 13
EMI屏蔽板 14
金属外壳 15、25
顶壁 150a、250a
底壁 150b、250b
侧壁 150c、250c
开口 151、251
对接部 152
第一固定接脚 153、253
第二固定接脚 154、254
延伸部 253a、254a
接脚 253c、254c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第一高度 H1
第二高度 H2
第一宽度 W1
第二宽度 W2
第三宽度 W3
电路板 50、60
电连接端 501
开孔 502
第一端子组 110
第二端子组 112
第一端子 110a
第二端子 112a
舌板 131
固持部 132
第一安装部 132a
第一凹槽结构 1321
第二安装部 132b
第二凹槽结构 1322
连接面 1324
卡槽结构 1325
承接部 1326
台阶部 1327
第一限位部 1328
第二限位部 1329
第一金属件 141
第一固定部 141a
第二固定部 141b
连接部 141c
延伸部 1412
第二抵触部 1413
第二金属件 142
电连接器组件 1、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其中,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电连接器组件1包括相互固定的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50。电连接器10用于与其他电子组件电性连接,用于传输电信号,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是以插座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电路板50用于支撑与固定电连接器10,同时,电路板50设置有单排或双排的多个电连接端(未标示)以及电路结构(未标示),从而与电连接器10进行电性连接与电信号的传输、处理。
请参阅图2-5,图2-3为电连接器10沿二相反方向示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5分别为电连接器10分别沿二相反方向示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2-4,电连接器10包括端子组11、中隔屏蔽板12、绝缘本体13、EMI屏蔽板14及金属外壳15。
其中,端子组11包括第一端子组110与第二端子组112。第一端子组11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预定距离且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一端子110a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端子组112亦沿第一方向X间隔预定距离且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112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每一第一端子110a与每一第二端子112a一端还包括有一接触部(未标示),其中,该接触部是用于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多个第一端子110a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用于与其他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端子电性接触,从而使得该其他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10进行信号交互。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110与第二端子组112均分别包括7个第一端子110a与第二端子112a。其中,为便于说明,定义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从而构成一三维坐标系。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110a与第二端子112a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例如5个、12个,并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阅图4、6-7,其中,图6为图4中端子组11、中隔屏蔽板12、绝缘本体1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绝缘本体13沿V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中隔屏蔽板12设置于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之间,中隔屏蔽板12为一导电材质的平板结构,用于屏蔽外界传输至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的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信号,防止对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
其中,中隔屏蔽板12在第一方向X上,于绝缘本体13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部121,该接触部121显露于绝缘本体13之外,当金属外壳15套设于绝缘本体13时,该接触部121抵触该金属外壳,以使得中隔屏蔽板12与金属外壳15电性导通,且具有相同的电位。
具体地,如图6与图7所示,该中隔屏蔽板12还包括平板状的导电本体122,该导电本体122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构成的平面,本实施例中,导电本体122呈矩形,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其中,该导电本体122位于该多个第一端子组110与多个第二端子组112之间,且被该绝缘本体13包覆。
接触部121自该导电本体122的长边上沿第一方向X延伸形成,该接触部121包括第一弯折部121a与抵触部121b,该第一弯折部121a在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自导电本体122的长边延伸形成,同时,该第一弯折部121a沿第三方向Z弯折而贴附于绝缘本体13表面。
抵触部121b用于抵触于金属外壳15,该抵触部121b在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方向上自弯折部121a延伸形成,同时,该弯折部121b朝远离该绝缘本体13的方向具有一预定角度的弯折从而在金属外壳15套设于绝缘本体13时,抵触于该金属外壳15内表面。
该绝缘本体13是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端子组11中的第一端子组110、第二端子组112及该中隔屏蔽板12。其中,中隔屏蔽板12上包括有多个穿孔(未标示),以用于在端子组11与中隔屏蔽板12一体成型时使得绝缘本体13所使用的材料相互流通,并且在成型后形成固定结构避免中隔屏蔽板12自绝缘本体13上松脱。
绝缘本体13包括舌板131与固持部132,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分别部分显露于该舌板131的上、下二表面,该多个第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以及中隔屏蔽板12包覆于该舌板131内。固持部132位于舌板131的一端,且厚度大于该舌板131的厚度,其中,多个第一端子110a、该多个第二端子112a延伸至该固持部132内,并自该固持部132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3外部。
具体地,固持部1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32a与第二安装部132b。
第一安装部132a位于固持部132邻近舌板的部分,且该第一安装部132a在第三方向Z上的厚度大于舌板131的厚度。该第一安装部132a上、下二表面具有内凹的第一凹槽结构1321。
第二安装部132b位于第一安装部132a远离该舌板131的一端,且该第二安装部132b的厚度大于该第一安装部132a的厚度。该第二安装部132b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133与下表面134。
上表面133与下表面134均具有内凹的第二凹槽结构1322,且该第二安装部132b的二第二凹槽结构1322与第一安装部132a的二第一凹槽结构1321分别通过一连接面1324连接并呈一阶梯形状,以用于安装与固定EMI屏蔽板14。其中,所述的上下二表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构成的平面,所述连接面1324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所构成的平面。
进一步,第二安装部132b中第二凹槽结构13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结构1325,以用于固定EMI屏蔽板14。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7,第二安装部132b在左右两侧还包括承接部1326,该承接部1326用于显露并承接该接触部121,承接部1326包括一沿第三方向Z延伸,即垂直于第二安装部132b厚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槽(未标示)与台阶部1327,该第一弯折部121a基本位于该卡槽的中部,该台阶部1327位于卡槽的中部,用于承接抵触部121b。
请再次参阅图5,对应下表面134,第二安装部132b的左右两侧分别包括一第一限位部1328与第二限位部1329,其中,第一限位部1328为自第二安装部132b自下表面134上垂直延伸出的方形图块,第一限位部1328用于在金属外壳15套设于绝缘本体13时,与金属外壳15配合以使得金属外壳15与绝缘本体13宽度方向(第一方向X)产生位移。
第二限位部1329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328与第二安装部132b边缘之间,为凹槽结构,用于与金属外壳15配合,从而限定金属外壳15长度(第二方向Y)产生位移。
请继续参阅图4,该EMI屏蔽板14包括第一金属件141及第二金属件142,该第一金属件141及第二金属件142相互正对并固定于第一安装部132a与第二安装部132b。第一金属件141、第二金属件142与该绝缘本体13第一安装部132a与第二安装部132b的形状相适应。EMI屏蔽板14亦用作防止该第一端子组110及该第二端子组112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具体地,第一金属件141及第二金属件142的结构相互对称,现以第一金属件14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金属件141呈阶梯结构,以并配合并固定第一安装部132a与第二安装部132b中构成阶梯形状的第一凹槽结构1321与第二凹槽结构1322。
第一金属件141包括第一固定部141a、第二固定部141b以及连接部141c,第一固定部141a与第二固定部141b呈板状结构,且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构成的平面,该第一固定部141a通过该连接部141c与第二固定部141b连接,其中,第一固定部141a与第二固定部141b呈阶梯形状,连接部141c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构成的平面。
第二固定部141b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部1412,该延伸部1412基本平行于该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Z所在平面,该延伸部1412用于与嵌入第二安装部132b中第二凹槽结构1322的左右两侧的卡槽结构1325内。
第二固定部141b还包括多个第二抵触部1413,该第二抵触部1413自该第二固定部141b上沿第二方向Y延伸,同时,该第二抵触部1413沿第三方向Z与第二固定部141b所在平面呈第一角度(未标示),较佳地,该第一角度为锐角。该第二抵触部1413用于抵接于该金属外壳15,使得该EMI屏蔽板14与该金属外壳15电性导通,且具有相同的电位。
该金属外壳15与固持部132卡合连接且成基本呈方形包覆于该绝缘本体13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131的外部空间而形成具有开口151的对接部152,以连接一电连接器(图中未显示)作使用。金属外壳15整体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
金属外壳15包括顶壁150a、底壁150b、二相对设置的侧壁150c,其中,顶壁150a与底壁150b相对设置,且通过侧壁150c相互连接围合成一环形封闭结构。顶壁150a与底壁150b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在平面。顶壁150a包括二并列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内凹的弹性手指1501,以用于配合卡紧插入对接部152的其他电连接器(图未示)。
侧壁150c外侧进一步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的一对第一固定接脚153与一对第二固定接脚154,其中,该一对第一固定接脚153邻近该开口151设置于金属外壳15的相对两侧,该一对第二固定接脚154在远离该开口151的位置设置于金属外壳15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接脚153与第二固定接脚154结构相同,均为自侧壁150c垂直延伸的片状结构。
进一步,侧壁150c与底壁150b连接处还包括一自侧壁150c向底壁150b延伸设置的卡扣部155,其中,该卡扣部155位于对第一固定接脚153与第二固定接脚154之间,且邻近该第二固定接脚154设置,该卡扣部155与该底壁150b基本位于同一平面,用于与绝缘本体13的第二限位部1329配合以限定绝缘本体13与金属外壳15的相对位置。
相较于先前技术,中隔屏蔽板12与金属外壳15电性接触并导通,使得中隔屏蔽板12与金属外壳15具有相同的电位,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信号对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所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提高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50的电性连接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
可变更地,中隔屏蔽板12与绝缘本体13的配合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相互固定,如图8与图9所示,其中,图8为本发明一变更实施的中隔屏蔽板12与绝缘本体13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绝缘本体13沿IX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中隔屏蔽板12的接触部121(如图4所示)仅包括第一弯折部121a与绝缘本体13进行配合而相互固定,而无需设置抵触部121b。
对应地,绝缘本体13第二安装部132b的左右两侧仅设置一承接部1326,其中,承接部1326为沿第三方向Z延伸,即垂直于第二安装部132b厚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槽,无需设置台阶部1327。第一弯折部121a容置于承接部1326内,从而相互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10,其中,图10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中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5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电路板50包括多个电连接端501与多个开孔502。其中,电路板50整体呈U型结构,多个电连接端501位于电路板50的一端,用于与电连接器10中延伸出绝缘本体13的电连接端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电连接端501亦可双排并列于电路板50的两端,多个开孔502设置于电路板50的U型结构的两侧,用于与第一固定接脚153与第二固定接脚154配合,使得第一固定接脚153与第二固定接脚154穿过多个开孔502,通过辅助的材料,例如焊接材料,将电连接器10固定于电路板50上。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2包括电连接器20与电路板60,其中,电路板60的结构与电路板5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电连接器20与电连接器1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
侧壁250c上包括有间隔预定距离的一对第一固定接脚253与一对第二固定接脚554,其中,该一对第一固定接脚253邻近该开口251设置于金属外壳25的相对两侧,该一对第二固定接脚254在远离该开口251的位置设置于金属外壳25的相对两侧。
请进一步参阅图12-13,其为图11所示电连接器20沿二相反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第一固定接脚253包括延伸部253a与接脚253c,其中,延伸部253a为自金属外壳25外侧横向(第一方向X)延伸的板状结构,且延伸部253a沿第二方向Y具有第一宽度W1。接脚253c垂直连接于该延伸部253a,其中,接脚253c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小于第一宽度W1,由此,该延伸部253a与接脚253c在邻近邻近该开口251构成以缺口结构。较佳地,接脚253c与该延伸部253a连接处为一弧形结构。
当第一固定接脚253固定于电路板60时,该延伸部253a基本平行于并抵接于电路板60的表面,接脚253c则穿过电路板60的开孔(未标示),通过焊接材料进行固定。
第二固定接脚254包括延伸部254a与接脚254c,其中,延伸部254a为自金属外壳25外侧横向(第一方向X)延伸的板状结构,且延伸部254a沿第二方向Y具有第三宽度W3。接脚254c垂直连接于该延伸部254a,其中,接脚254c在第二方向Y上也具有第三宽度W3。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的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的内。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子组,包含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
一中隔屏蔽板,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位于该中隔屏蔽板的相对两侧;
一绝缘本体,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该端子组与该中隔屏蔽板,并在该绝缘本体一端形成一舌板,该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以及该中隔屏蔽板相互绝缘;
一金属外壳,包覆于该绝缘本体的外部,并围绕该舌板的外部空间形成具有一开口的对接部;
其中,该中隔屏蔽板的相对两侧包括显露于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接触部,该接触部抵触于该金属外壳,以使得该中隔屏蔽板与该金属外壳电性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中隔屏蔽板包括平板状的导电本体,该导电本体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导电本体设置位于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之间,且被该绝缘本体包覆构成该舌板,该接触部自该导电本体延伸形成,且该接触部包括一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弯折部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且该接触部包括一抵触部,该第一弯折部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该抵触部连接于该第一弯折部,且朝远离该绝缘本体的方向弯折。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EMI屏蔽板,该EMI屏蔽板设置于该绝缘板本体远离该舌板一端的台阶结构表面,该EMI屏蔽板包括至少一第二抵触部,该第二抵触部与该舌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呈第一角度,用于抵接于该金属外壳,使得该EMI屏蔽板与该金属外壳电性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抵触部沿远离绝缘本体表面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包括至少一邻近该开口的固定接脚,且该固定接脚在邻近该开口的一侧具有一缺口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第二端子沿第一方向间隔预定距离并且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该固定接脚包括一延伸部与一接脚,该延伸部自金属外壳外侧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该接脚沿第三方向垂直连接于该延伸部且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小于该第一宽度,使得该延伸部与该接脚构成该缺口结构,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的一对第一固定接脚与一对第二固定接脚,该第一固定接脚邻近该开口,该第二固定接脚远离该开口,且该第一固定接脚包括该缺口结构,该金属外壳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该卡扣部为自该金属外壳的侧壁向该底壁延伸形成,且位于该第一固定接脚与该第二固定接脚之间,且邻近该第二固定接脚设置,该卡扣部与该底壁位于同一平面,用于与绝缘本体配合以限定该绝缘本体与该金属外壳的相对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还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位于该舌板远离该开口的一端,用于与该金属外壳配合以固定该绝缘本体与该金属外壳,该固持部包括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该第二安装部较该第一安装部远离该固持部,该第二安装部的厚度大于该第一安装部的厚度,该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该金属外壳在该绝缘本体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该绝缘本体移动,该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定该金属外壳在该绝缘本体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安装部在左右两侧还包括一承接部,该承接部用于显露并承接该接触部,该承接部包括一沿垂直于第二安装部厚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槽与台阶部,该第一弯折部位于该卡槽的中部,该台阶部用于承接抵触部。
1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与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连接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且该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端,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与该多个电连接端电性连接。
12.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与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连接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且该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端与多个开孔,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与该多个电连接端电性连接,该固定接脚与开孔配合将电连接器与该电路板进行固定。
CN201610007582.5A 2016-01-07 2016-01-07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06953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582.5A CN106953195A (zh) 2016-01-07 2016-01-07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582.5A CN106953195A (zh) 2016-01-07 2016-01-07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195A true CN106953195A (zh) 2017-07-14

Family

ID=59466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7582.5A Pending CN106953195A (zh) 2016-01-07 2016-01-07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31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3716A (zh) * 2017-12-06 2018-09-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449654A (zh) * 2018-11-16 2019-03-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129878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深圳市方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42104U (zh) * 2014-02-21 2014-11-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对接连接器
CN204011990U (zh) * 2014-06-27 2014-12-10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243319U (zh) * 2014-11-12 2015-04-01 谢万江 迷你型公头外壳及其可以正反插的迷你型公头
CN204315842U (zh) * 2014-12-19 2015-05-0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885709U (zh) * 2015-09-07 2015-12-16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42104U (zh) * 2014-02-21 2014-11-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对接连接器
CN204011990U (zh) * 2014-06-27 2014-12-10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243319U (zh) * 2014-11-12 2015-04-01 谢万江 迷你型公头外壳及其可以正反插的迷你型公头
CN204315842U (zh) * 2014-12-19 2015-05-0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885709U (zh) * 2015-09-07 2015-12-16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3716A (zh) * 2017-12-06 2018-09-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493716B (zh) * 2017-12-06 2020-12-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449654A (zh) * 2018-11-16 2019-03-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449654B (zh) * 2018-11-16 2020-09-2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129878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深圳市方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1914B1 (en) Grounding scheme for a high 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system
US103964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891388B (zh) 屏蔽连接器
US91060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 plate for preven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US8083530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EP2553774B1 (en) Fitting confi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CN106560955A (zh) 连接器
TWM565419U (zh) 改良的連接器組合
CN105789987A (zh) 具有接地框架的电连接器
US88944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nhanced blind mating features
US787885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KR101958063B1 (ko) 전기 커넥터
EP3093925B1 (en) Connector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TWI740511B (zh) 全遮蔽式的排線連接器及其排線插頭
TW202211552A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及連接器對
US20080254685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assembly for reducing EMI and/or crosstalk
US20070077823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mera module
CN101517844B (zh) 屏蔽件
TW201806258A (zh) 卡緣連接器
CN106953195A (zh) 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JP6097165B2 (ja) コネクタ
CN204885709U (zh) 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JPWO2008001453A1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6703861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