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8969B -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18969B CN106918969B CN201710307887.2A CN201710307887A CN106918969B CN 106918969 B CN106918969 B CN 106918969B CN 201710307887 A CN201710307887 A CN 201710307887A CN 106918969 B CN106918969 B CN 1069189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 substrate
- data line
- segment
- conduct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9—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e.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ing el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像素结构包含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透明导电层及遮光层。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且透明导电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之间。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其中透明导电线中的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为S,且每一透明导电线的线宽为L。遮光层包含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及第二部分别位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上方,其中第一部与第二部的垂直距离为W,且W=N*(L+S),其中N为正整数。本公开提供的像素结构可以维持像素结构的亮度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显示屏幕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平面显示器的显示屏幕有朝更大尺寸演进的趋势,分辨率也愈来愈高。然而,当平面显示器的尺寸被设计为越来越大时,平面显示器的边缘与中央的画面和观看者眼睛间的距离差也会越来越大,此将产生边缘处的画面变形及色彩失真,并使得观看者的体验不佳。对此,为了改善平面显示器于尺寸加大时所产生的缺陷,曲面显示器的问世已成为显示领域的焦点。对此,曲面显示器的曲率是通过弯折显示面板而产生,然而,于弯折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将可能对曲面显示器带来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基板、对向基板及设置于其间的像素结构,且像素结构包含第二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遮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且透明导电线的其中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可为S,而每一个透明导电线的线宽可为L。第二遮光层包含第一部与第二部,且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为W。上述参数L、S及W之间的关系可为W=N*(L+S),其中N为正整数,且正整数N可依据透明导电线的数量而选定,使得W为L及S的和的整数倍。当弯折互相粘合的基板与对向基板时,即使基板与对向基板产生错位,并使得第二遮光层与其所对应的遮光位置产生偏移,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可通过上述配置而降低因错位所导致的影响,进而防止显示面板的影像品质有亮度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像素结构包含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透明导电层及遮光层。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且透明导电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之间。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其中透明导电线中的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为S,且每一透明导电线的线宽为L。遮光层包含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及第二部分别位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上方,且透明导电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第一部与第二部的垂直距离为W,且W=N*(L+S),其中N为正整数。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中的透明导电线的数量为F,其中F为大于2的正整数,且0<N≦(F-2)。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遮光层还包含开口,开口位于第一部及第二部之间,且透明导电层中的G条透明导电线至基板的垂直投影落于开口至基板的垂直投影内,其中G为小于F的正整数。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线具有相连的第一段及第二段,且第一数据线的第一段及第二段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数据线具有相连的第三段及第四段,且第二数据线的第三段及第四段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每一透明导电线具有相连的第五段及第六段,且每一透明导电线的第五段及第六段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遮光层的第一部具有相连的第七段及第八段,且第一部的第七段及第八段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遮光层的第二部具有相连的第九段及第十段,且第二部的第九段及第十段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并包含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扫描线、开关元件、第一透明导电层、隔离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遮光层。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扫描线设置于基板上,且扫描线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交错排列。开关元件设置于基板上,并与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的其中一者电性连接。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并覆于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及扫描线之上。隔离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隔离层上,并与开关元件电性连接。第二透明导电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之间。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其中透明导电线中的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为S,且每一透明导电线的线宽为L。遮光层包含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及第二部分别位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上方,且透明导电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至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第一部与第二部的垂直距离为W,且W=N*(L+S),其中N为正整数。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像素结构还包含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与遮光层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基板、对向基板及像素结构。基板具有第一曲率。对向基板具有第二曲率,且第一曲率与第二曲率实质上相同。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及对向基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显示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1C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1D示出图1C的线段1D-1D的剖面示意图。
图1E示出不同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的关系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2B示出不同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的关系图。
图3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3B示出不同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显示面板
102 基板
104 对向基板
110A、110B、110C、110D 像素结构
112 扫描线
114 第一数据线
115A 第一段
115B 第二段
116 第二数据线
117A 第三段
117B 第四段
118 开关元件
119 栅极电极
120 源极电极
122 漏极电极
124 接触孔
126 第一透明导电层
128 第二透明导电层
130A-130G 透明导电线
131A 第五段
131B 第六段
132 第一遮光层
134 第二遮光层
136 第一部
137A 第七段
137B 第八段
138 第二部
139A 第九段
139B 第十段
140 开口
142 第一隔离层
144 第二隔离层
146 显示介质层
148 第三隔离层
1D-1D 线段
A 像素区域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D3 第三方向
D4 第四方向
R1、R2、R3、R4、R5、R6、R7、R8、R9 曲线
L 线宽
W、S 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的。
请参照图1A,其中图1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显示面板100的立体示意图。显示面板包含基板102、对向基板104及像素结构(未示出)。基板102具有第一曲率。对向基板104可迭置于基板102上,并具有第二曲率,且第一曲率与第二曲率实质上相同。通过基板102的第一曲率及对向基板104的第二曲率,显示面板100可呈现弯曲状,而成为曲面型显示面板。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02例如可包含彩色滤光层的基板,而对向基板104例如可包含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阵列的基板,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基板102例如可包含薄膜晶体管阵列的基板,而对向基板104例如可包含彩色滤光层的基板,或者是,基板102例如可包含彩色滤光层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基板,而对向基板104例如可包含遮光层(可参阅下述),又或者是基板102例如可包含遮光层(可参阅下述),而对向基板104例如可包含彩色滤光层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基板。像素结构设置于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之间,以下将对像素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看到图1B及图1C,图1B及1C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110A的上视示意图,其中图1B及图1C所绘为同一个像素结构110A,而由于为了不使附图过于复杂,故第一遮光层132及第二遮光层134未示出于图1B,合先叙明。此外,图1B及图1C的视角为自对向基板104(请见图1A)朝基板102(请见图1A)观之,但不限于此。像素结构100A可设置于基板102上,并包含扫描线112、第一数据线114、第二数据线116、开关元件118、第一透明导电层126、第二透明导电层128、第一遮光层132及第二遮光层134。
请先看到图1B。扫描线112、第一数据线114、第二数据线116设置于基板102上,且扫描线112与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为交错排列,以定义出像素区域A于其间。开关元件118设置于基板102上,且开关元件118例如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并包含栅极电极119、源极电极120及漏极电极122。栅极电极119可与扫描线112电性连接,而源极电极120可与第二数据线116电性连接。
此外,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的形状可为折线形。具体而言,第一数据线114可具有相连的第一段115A及第二段115B,且第一数据线114的第一段115A及第二段115B分别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为钝角。同于第一数据线114,第二数据线116也可具有相连的第三段117A及第四段117B,且第二数据线116的第三段117A及第四段117B分别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
请看到图1B及图1D,其中图1D示出图1C的线段1D-1D的剖面示意图。像素结构110A可还包含第一隔离层142、第二隔离层144、显示介质层146及第三隔离层148。第一隔离层142设置于基板102上,而第一透明导电层126设置在第一隔离层142上,且位于扫描线112、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上方。第一隔离层142覆盖在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上,并做为绝缘特征,以将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26隔开。
第二隔离层144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126上,而第二透明导电层128设置于第二隔离层144上,即第一透明导电层126会位于基板10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之间。此外,第二透明导电层128的设置位置可对应像素区域A,即第二透明导电层128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会位于第一数据线114与第二数据线116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之间。
另一方面,开关元件118的漏极电极122可通过接触孔124而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28电性连接,且开关元件118可用以驱动并控制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于此配置下,在第一透明导电层126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28的配置关系中,当此两层透明导电层分别被施加电位时,其可共同耦合出电场。
第二透明导电层128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130A-130G,且透明导电线130A-130G的形状可对应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例如,透明导电线130A具有相连的第五段131A及第六段131B,且透明导电线130A的第五段131A及第六段131B分别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进一步来说,由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为钝角,故透明导电线130A的第五段131A及第六段131B的延伸方向会呈钝角。于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中,透明导电线130A-130G的其中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可标记为距离S,而每一个透明导电线130A-130G具有线宽L。
显示介质层146设置于第二隔离层144及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上,其中显示介质层146例如可以是液晶层。显示介质层146可具有多个显示介质分子(未示出),并可通过第一透明导电层126及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产生的电场控制。第三隔离层148设置于显示介质层146上,其例如可以是钝化层。
请再看到图1C及图1D,第一遮光层132及第二遮光层134设置于显示介质层146上方,并位于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之间。具体而言,第一遮光层132及第二遮光层134可先形成在对向基板104上,并于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互相粘合后,位于在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之间。此外,第一遮光层132及第二遮光层134可为同一层体。
第一遮光层132的设置位置可对应扫描线112及开关元件118,例如,扫描线112及开关元件118于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会落于第一遮光层132于基板102的垂直投影内。第二遮光层134的设置位置可对应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例如,第二遮光层134包含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且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分别位于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的上方,即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于基板102的垂直投影分别会分别落于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于基板102的垂直投影内。此外,图1D中,第三隔离层148及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的配置于对向基板104与第三隔离层148之间仅为例示,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也可位于显示介质层146与第三隔离层148之间,或是,也可省略此第三隔离层148或是以其他层状结构替代第三隔离层148(色阻层或配向层)。
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与第二部138之间的垂直距离可标记为距离W,且距离W、线宽L及距离S之间的关系可为W=N*(L+S),其中N为正整数,即距离W会是线宽L及距离S的和的整数倍。此外,正整数N可依据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中的透明导电线的数量而选定,其中当透明导电线的数量为F条,且F为大于2的正整数时,正整数N与正整数F的关系可表示为:0<N≦(F-2),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中的透明导电线130A-130G的数量为7条,故正整数N的范围可表示为:0<N≦5。
综合上述所提参数,以本实施方式为例,距离S可以是3个单位长,线宽L可以是4个单位长,正整数N可选定为5,故距离W可经由计算而为35个单位长,在此,“单位长”可以是国际单位制(SI制)所使用的单位,例如微米(um),亦即,距离S、线宽L以及距离W可分别为3微米、4微米以及35微米。也就是说,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与第二部138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为35个单位长,且具有第二遮光层134会包含开口140于其中。开口140位于第一部136与第二部138之间,且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中的部分几条透明导电线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会落于开口140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内。举例而言,于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中的7条透明导电线130A-130G之中,有5条的透明导电线130B-130F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会落于开口140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内。换言之,第二遮光层134会遮住部分的第二透明导电层128,使得第二透明导电层128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遮光层134至基板102的垂直投影会至少部分重叠。
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的形状也可分别对应第一数据线114及第二数据线116,具体而言,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具有相连的第七段137A及第八段137B,且第一部136的第七段137A及第八段137B分别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同于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二部138具有相连的第九段139A及第十段139B,且第二部138的第九段139A及第十段139B分别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换言之,当像素结构110A以垂直基板102的方向观的时,第一数据线114、第二数据线116、第二透明导电层128的透明导电线130A-130G、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及第二部138可呈大致相同的形状。
请再回到图1A。于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过程中,上述各元件可先形成于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上,并接着将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互相黏合,于粘合后,再弯折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以得到如图1A所绘的弯曲的显示面板100。然而,于进行弯折时,基板102与对向基板104将可能产生错位,并使得第二遮光层134(请见图1C)与其所对应的遮光位置产生偏移,其中所产生的偏移方向可能与扫描线112(请见图1B)的延伸方向平行。当第二遮光层134(请见图1C)与其所对应的遮光位置产生偏移时,将可能进一步导致显示面板100所提供的影像品质受到影响,例如,将可能产生亮度均匀性不佳的问题。
通过上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遮光层之间的配置关系,可降低因错位所导致的影响,从而防止显示面板的影像品质有亮度不均的问题。具体而言,请看到图1E,其中图1E示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遮光层偏移量的关系图。图1E中,横轴为表示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单位为微米,而纵轴为表示像素结构于驱动时的液晶效率,单位为百分比,且液晶效率与像素结构所提供的亮度为正相关。
如图1E所示,曲线R1、曲线R2及曲线R3可分别表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偏移量的关系,而曲线R1、曲线R2及曲线R3所对应的像素结构之间的差异处为其距离W(请见图1C)不同。对此,曲线R1、曲线R2及曲线R3所对应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大致相同,然而其距离W分别为34微米、35微米及36微米。
对于曲线R1、曲线R2及曲线R3而言,曲线R2相对曲线R1及曲线R3表现平缓。进一步而言,对于曲线R2所对应的像素结构而言,当基板与对向基板将产生错位并导致第二遮光层产生偏移时,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可相对稳定,使得像素结构所提供的亮度也随的呈现稳定,以维持像素结构的亮度均匀性。也就是说,第一实施方式中,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可使显示面板在第二遮光层产生偏移的情况下,仍维持其亮度均匀性。
请再看到图2A,其中图2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110B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差异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正整数N选定为4。进一步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距离S为3个单位长,线宽L为4个单位长,对应正整数N选定为4,故距离W可经由计算而为28个单位长。也就是说,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与第二部138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8个单位长。
由于距离W仍是距离S及线宽L的和的整数倍,故本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110B也可提供维持亮度均匀性的效果。具体而言,请看到图2B,其中图2B示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的关系图。图2B中,横轴为表示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单位为微米,而纵轴为表示像素结构于驱动时的液晶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如图2B所示,曲线R4、曲线R5及曲线R6可分别表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偏移量的关系,而曲线R4、曲线R5及曲线R6所对应的像素结构之间的差异处为其距离W(请见图2A)不同。对此,曲线R4、曲线R5及曲线R6所对应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大致相同,然而其距离W分别为27微米、28微米及29微米。对于曲线R4、曲线R5及曲线R6而言,曲线R5相对曲线R4及曲线R6表现平缓。同于前述,对于曲线R5所对应的像素结构而言,其所提供的亮度可相对稳定,以维持像素结构的亮度均匀性。
请再看到图3A,其中图3A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示出像素结构110C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差异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正整数N选定为3。进一步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距离S为3个单位长,线宽L为4个单位长,对应正整数N选定为3,故距离W可经由计算而为21个单位长。也就是说,第二遮光层134的第一部136与第二部138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1个单位长。
由于距离W仍是距离S及线宽L的和的整数倍,故本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也可提供维持亮度均匀性的效果。具体而言,请看到图3B,其中图3B示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的关系图。图3B中,横轴为表示第二遮光层的偏移量,单位为微米,而纵轴为表示像素结构于驱动时的液晶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如图3B所示,曲线R7、曲线R8及曲线R9可分别表示不同的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与遮光层偏移量的关系,而曲线R7、曲线R8及曲线R9所对应的像素结构之间的差异处为其距离W(请见图3A)不同。对此,曲线R7、曲线R8及曲线R9所对应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的配置方式大致相同,然而其距离W分别为20微米、21微米及22微米。对于曲线R7、曲线R8及曲线R9而言,曲线R8相对曲线R7及曲线R9表现平缓。同于前述,对于曲线R8所对应的像素结构而言,其所提供的亮度可相对稳定,以维持像素结构的亮度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含基板、对向基板及设置于其间的像素结构,且像素结构包含第二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遮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且透明导电线的其中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可为S,而每一个透明导电线的线宽可为L。第二遮光层包含第一部与第二部,且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为W。上述参数L、S及W之间的关系可为W=N*(L+S),其中N为正整数,且正整数N可依据透明导电线的数量而选定,使得W为L及S的和的整数倍。当弯折已经完成组合的基板与对向基板时,即使基板与对向基板产生错位,并使得第二遮光层与其所对应的遮光位置产生偏移,像素结构的液晶效率仍可通过上述的配置,而降低因错位所导致的影响,进一步防止显示面板的影像品质有亮度不均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种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曲面显示器的像素结构,设置于一基板上,并包含:
一第一数据线,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数据线,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透明导电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该第一数据线与该第二数据线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之间,该透明导电层包含多个条透明导电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线中的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为S,且每一所述透明导电线的线宽为L;以及
一遮光层,包含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并分别位于该第一数据线及该第二数据线的上方,且该透明导电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与该遮光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的垂直距离为W,且W=N*(L+S),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该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导电线的数量为F,其中F为大于2的正整数,且0<N≦(F-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中该遮光层还包含一开口,位于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之间,且该透明导电层中的G条所述透明导电线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落于该开口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内,其中G为小于F的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中第一数据线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且该第一数据线的该第一段及该第二段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其中第二数据线具有相连的一第三段及一第四段,且该第二数据线的该第三段及该第四段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结构,其中每一所述透明导电线具有相连的一第五段及一第六段,且每一所述透明导电线的该第五段及该第六段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结构,其中该遮光层的该第一部具有相连的一第七段及一第八段,且该第一部的该第七段及该第八段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遮光层的该第二部具有相连的一第九段及一第十段,且该第二部的该第九段及该第十段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延伸。
6.一种用于曲面显示器的像素结构,设置于一基板上,并包含:
一第一数据线,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数据线,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扫描线,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数据线及该第二数据线交错排列;
一开关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数据线与该第二数据线的其中一者电性连接;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并覆于该第一数据线、该第二数据线及该扫描线之上;
一隔离层,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隔离层上,并与该开关元件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该第一数据线与该第二数据线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之间,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多条透明导电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线中的相邻两者的垂直距离为L,且每一所述透明导电线的线宽为S;以及
一遮光层,包含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并分别位于该第一数据线及该第二数据线的上方,且该第二透明导电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与该遮光层至该基板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的垂直距离为W,且W=N*(L+S),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导电线的数量为F,其中F为大于2的正整数,且0<N≦(F-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结构,还包含一显示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与该遮光层之间。
8.一种显示面板,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曲率;
一对向基板,具有一第二曲率,且该第一曲率与该第二曲率实质上相同;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其中任一项的像素结构,设置于该基板及该对向基板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04792 | 2017-02-14 | ||
TW106104792A TWI605289B (zh) | 2017-02-14 | 2017-02-14 | 畫素結構與使用其的顯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8969A CN106918969A (zh) | 2017-07-04 |
CN106918969B true CN106918969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5956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7887.2A Active CN106918969B (zh) | 2017-02-14 | 2017-05-04 |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18969B (zh) |
TW (1) | TWI6052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18969B2 (en) * | 2018-05-01 | 2020-07-21 | Himax Display, Inc. | Display panel |
CN110501847B (zh) * | 2018-05-16 | 2022-06-14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47495B (zh) * | 2010-02-12 | 2014-08-01 | Japan Display West Inc | 具有減少撓曲電效應的液晶顯示器 |
JP6141748B2 (ja) * | 2012-10-26 | 2017-06-0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5093754B (zh) * | 2015-08-21 | 2019-02-22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TWI649603B (zh) * | 2016-04-27 | 2019-02-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及曲面顯示裝置 |
CN106200151B (zh) * | 2016-08-09 | 2019-1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2017
- 2017-02-14 TW TW106104792A patent/TWI605289B/zh active
- 2017-05-04 CN CN201710307887.2A patent/CN1069189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05289B (zh) | 2017-11-11 |
TW201830112A (zh) | 2018-08-16 |
CN106918969A (zh) | 2017-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2932B (zh) | 顯示面板及曲面顯示器 | |
CN102279494B (zh)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终端装置 | |
US9442333B2 (en) | Pixel electrod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544887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9989817B2 (en) | Pixel structure | |
US8884944B2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TWI499851B (zh) | 畫素結構及具有此畫素結構之液晶顯示面板 | |
TWI582506B (zh) | 畫素陣列以及畫素結構 | |
CN102193244B (zh) | 显示器件和电子装置 | |
CN106125394B (zh) | 一种虚拟曲面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US20130250408A1 (en)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 |
US952923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3969901A (zh) | 具有减少的颜色混合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3869566A (zh) | 一种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立体显示装置 | |
US993969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6393529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431326B (zh) | 二維及立體顯示器以及其驅動方法 | |
US20050052603A1 (en) |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CN106918969B (zh) |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面板 | |
CN106200151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0308596B (zh) | 显示装置 | |
JP2014026010A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7045350A1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5512158B2 (ja) | 表示装置 | |
JP6887813B2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