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912180A - 散热模组 - Google Patents

散热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2180A
CN106912180A CN201610004625.4A CN201610004625A CN106912180A CN 106912180 A CN106912180 A CN 106912180A CN 201610004625 A CN201610004625 A CN 201610004625A CN 106912180 A CN106912180 A CN 106912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ntioned
heat dissipation
auxiliar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46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连颜杨
古惟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12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2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散热模组包含:一个基座,具有一个承载面;一个弯折导热管组,该弯折导热管组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且该弯折导热管组具有一个延伸段,该延伸段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延伸;一个散热鳍片组,结合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的延伸段,且该散热鳍片组与上述基座之间形成一个辅助散热空间;及一个辅助散热组件,设置于上述辅助散热空间中,且该辅助散热组件具有一个导热柱及一个辅助鳍片组,该导热柱结合于上述承载面,且该导热柱朝上述散热鳍片组延伸,该辅助鳍片组结合于该导热柱。

Description

散热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模组,尤其是一种设有弯折导热管及散热鳍片的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散热模组9,包含一个基座91、数个U形导热管92及数个散热鳍片93。该基座91供连接一热源,以吸收该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所述数个U形导热管92固设于该基座91的一侧,且任二相邻的U形导热管92间隔设置。所述数个散热鳍片93结合于所述数个U形导热管92,且各该散热鳍片93均具有数个通孔931,以供所述数个U形导热管92通过所述数个通孔931,并焊接结合于该散热鳍片93环绕各该通孔931的壁面。借助上述结构,该散热模组9可借助该U形导热管92将该基座91所吸收的热量导引至该散热鳍片93,使该散热模组9具有大散热面积及高散热效率。
然而,由于该U形导热管92在接近该基座91的部分呈弧形弯折状,因此若欲在该U形导热管92的弧形弯折部分设置散热鳍片93,厂商必须开模制造数种具有不同通孔931孔距的散热鳍片93,将会增加该散热模组9的制造成本。况且,即使提供数种具有不同通孔931孔距的散热鳍片93,各该散热鳍片93经由该通孔931结合于该U形导热管92时,其结合位置难以被准确设计,将会造成各该散热鳍片93之间的间距大小不一,进而造成后续将该U形导热管92与各该散热鳍片93焊接固定的工艺难以进行。据此,该散热模组9的数个散热鳍片93之中最接近该基座91的一片必须与该基座91维持一段间距,以避免该散热鳍片93必须结合于该U形导热管92的弧形弯折部分。换言之,在该基座91及所述数个散热鳍片93之中最接近该基座91的一片之间的空间内,该散热模组9仅能以所述数个U形导热管92进行导热,无法有效地进行散热。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良的散热模组,以提升具有弯折导热管的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于一个散热鳍片组与一个基座之间设置一个辅助散热组件,以经由该辅助散热组件进行散热。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
一种散热模组,其包括:一个基座,具有一个承载面;一个弯折导热管组,该弯折导热管组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且该弯折导热管组具有一个延伸段,该延伸段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延伸;一个散热鳍片组,结合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的延伸段,且该散热鳍片组与上述基座之间形成一个辅助散热空间;及一个辅助散热组件,设置于上述辅助散热空间中,且该辅助散热组件具有一个导热柱及一个辅助鳍片组,该导热柱结合于上述承载面,且该导热柱朝上述散热鳍片组延伸,该辅助鳍片组结合于该导热柱。
其中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具有另一个延伸段,使该弯折导热管组包含数个延伸段。
其中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包含二个弯折导热管形成上述数个延伸段。借此,该散热模组可以同时利用该二个弯折导热管将热量导引至上述散热鳍片组,以增加上述基座与该散热鳍片组间的热传导路径。
其中上述各弯折导热管包含一个结合段、一弯折段及上述数个延伸段的一个,该结合段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该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结合段且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弯折,该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该延伸段。借此,各该弯折导热管仅需具有至少一个延伸段,即可使该弯折导热管组包含数个延伸段。
其中上述导热柱位于该上述二个弯折导热管之间,借此以避免热能积聚于该二个弯折导热管的结合段之间,该导热柱能够有效将该二个弯折导热管的结合段之间的热能导引至该辅助鳍片组,以经由该辅助散热空间逸散。
其中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具有一弯折导热管形成上述数个延伸段,以降低该散热模组的生产成本。
其中上述弯折导热管具有一个结合段、数个弯折段及上述数个延伸段,该结合段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各该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结合段且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弯折,各该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延伸段。借此,该弯折导热管能够使该弯折导热管组包含数个延伸段。
其中上述导热柱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远离该基座且抵接于上述散热鳍片组,以辅助支撑该散热鳍片组。
其中上述导热柱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远离该基座且与上述散热鳍片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使该散热鳍片组与该辅助散热组件的之间能够保持一间距,该散热鳍片组与该辅助散热组件之间将具有较大的空间供热能逸散。
其中上述辅助鳍片组包含一个辅助鳍片,该辅助鳍片设有一个固定孔,以供上述导热柱通过,使得该辅助鳍片能够结合于该导热柱。
其中上述辅助鳍片组另设有一个通槽,该通槽贯通上述辅助鳍片,以供上述数个延伸段穿伸通过,使得弯折导热管组能够穿过该辅助鳍片组。
其中,上述辅助鳍片组另包含一个延伸鳍片,该延伸鳍片连接于上述辅助鳍片,且该延伸鳍片二端可以分别朝上述基座的承载面及上述散热鳍片组延伸。借此,该辅助鳍片与该延伸鳍片能够分布于该辅助散热空间中,使得被导引至该辅助鳍片组的热能能够有效经由该辅助散热空间逸散。
其中,上述延伸鳍片二端可以分别抵接于上述承载面及上述散热鳍片组,使该辅助鳍片组能够辅助支撑该散热鳍片组。
借助上述结构,该散热鳍片组与该基座之间形成该辅助散热空间,该散热模组分别利用穿过该辅助散热空间的弯折导热管组以及设置于该辅助散热空间中的辅助散热组件进行导热,使该散热模组在该辅助散热空间内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能够增进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现有散热模组的外观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导热管具有单一个延伸段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折导热管组具有单一个弯折导热管的外观示意图。
图8: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
1 基座
11 承载面 12 结合面
2 弯折导热管组
21 弯折导热管 211 结合段
212 弯折段 213 延伸段
3 散热鳍片组
31 散热鳍片 311 通孔
4 辅助散热组件
41 导热柱 411 端部
42 辅助鳍片组 421 辅助鳍片
421a 固定孔 422 通槽
423 延伸鳍片
S 辅助散热空间 H 热源
〔现有技术〕
9 散热模组
91 基座 92 U形导热管
93 散热鳍片 93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包含一个基座1、一个弯折导热管组2、一个散热鳍片组3及一个辅助散热组件4。该弯折导热管组2结合于该基座1,该散热鳍片组3结合于该弯折导热管组2,且该辅助散热组件4设置于该基座1与该散热鳍片组3之间。
该基座1具有呈相对的一个承载面11及一结合面12,该结合面12可供结合一热源H。该弯折导热管组2结合于该基座1的承载面11,该弯折导热管组2具有至少一弯折导热管21,该弯折导热管21具有一个结合段211、至少一弯折段212及至少一个延伸段213。该结合段211结合于该基座1的承载面11,该弯折段212的一端连接于该结合段211且朝远离该承载面11的方向弯折,该弯折段212的另一端连接该延伸段213,且该延伸段213朝远离该承载面11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该弯折导热管21可以具有二弯折段212及二延伸段213,该二弯折段212分别连接于该结合段211二端,该二延伸段213则分别连接该二弯折段212。借此,该弯折导热管21可以形成一U形导热管。只是,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该弯折导热管21仅具有单一个弯折段212及单一个延伸段213,使该弯折导热管21可以形成一L形导热管。或者,该弯折导热管21也可具有三个以上的弯折段212及三个以上的延伸段213,各该弯折段21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该结合段211且朝远离该承载面11的方向弯折,各该弯折段212的另一端则可连接其中一个延伸段213。
该弯折导热管21可以形成中空,以在其内部形成一腔体供容置工作流体(例如:水),该弯折导热管21借助腔体中的工作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汽二相变化,以及借助重力或毛细力等力量使汽化与液态工作流体在吸热端与放热端间往返对流,而达到传热及使该弯折导热管21表面形成等温的功能。
该散热鳍片组3结合于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弯折导热管21的延伸段213,其中,为了使该散热鳍片组3能够稳固结合于该弯折导热管组2,该弯折导热管组2较佳包含数个延伸段213,各该延伸段213分别朝远离该承载面11的方向延伸。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具有一间距,使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形成一个辅助散热空间S。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弯折导热管21的结合段211及弯折段212可以容置于该辅助散热空间S中。借此,该散热鳍片组3不需结合于该弯折导热管21的弯折段212。该散热鳍片组3可以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31,所述数个散热鳍片31可以平行排列,且各该散热鳍片31可以设有数个通孔311,以供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通过。此外,该通孔311可供焊料(例如:锡膏)注入,用以将该延伸段213焊接固定于该通孔311中,只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该辅助散热组件4,设置于该辅助散热空间S中,因此该辅助散热组件4可以形成于该基座1与该散热鳍片组3之间。该辅助散热组件4具有一个导热柱41及一个辅助鳍片组42,该导热柱41结合于该承载面11,且该导热柱41朝该散热鳍片组3延伸,该辅助鳍片组42结合于该导热柱41。
该导热柱41具有远离该基座1的一个端部411,在本实施例中,该端部411可以抵接于该散热鳍片组3,以辅助支撑该散热鳍片组3,且该端部411可以进一步焊接结合于该散热鳍片组3。该导热柱41可以由导热系数较佳的材质(例如:铜或铝)制成。其中,该导热柱41可以为实心柱体;或者,该导热柱41也可以形成中空,以在其内部形成一腔体供容置工作流体(例如:水)。此外,该导热柱41的数量可以为复数个,以提升该导热柱41所能提供的热传导及支撑效果。
该辅助鳍片组42可以具有数个辅助鳍片421,所述数个辅助鳍片421间隔设置,且所述数个辅助鳍片421可以平行排列。各该辅助鳍片421可以设有一个固定孔421a,以供该导热柱41通过。此外,该固定孔421a可供焊料(例如:锡膏)注入,用以将该导热柱41焊接固定于该固定孔421a中,只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鳍片组42可另设有一个通槽422,该通槽422可以贯通该辅助鳍片组42的数个辅助鳍片421,以供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的至少一个穿伸通过,使得弯折导热管组2能够穿过该辅助鳍片组4。
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实际使用时,该基座1的结合面12可以结合一热源H,该热源H所产生的热能可以经由该基座1直接传导至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弯折导热管21的结合段211,进而经由该弯折导热管21的弯折段212传导至其延伸段213。由于该散热鳍片组3结合于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该散热模组可以将热能导引至该散热鳍片组3。另一方面,该热源H所产生的热能可以经由该基座1直接传导至该导热柱41,该辅助鳍片组42结合于该导热柱41,因此该散热模组可以将热能导引至该辅助散热空间S中的辅助鳍片组42。
据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组能够经由该散热鳍片组3进行散热,使该散热模组具有大散热面积。此外,虽然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具有一间距,只是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设有该辅助散热组件4,使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形成该辅助散热空间S。该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同时能够经由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导热柱41及辅助鳍片组42进行散热,以进一步扩大其散热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组的弯折导热管组2可以具有数个弯折导热管21,使其能够利用数个弯折导热管21同时将热量导引至该散热鳍片组3,以增加该基座1与该散热鳍片组3间的热传导路径。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导热柱41可以设置于任二相邻的弯折导热管21之间,且该导热柱41可以位于二个弯折导热管21的结合段211之间。该辅助鳍片组42可设有该通槽422以供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通过。借此,通过在二相邻的弯折导热管21之间设置该导热柱41,可以避免热能积聚于该二个弯折导热管21的结合段211之间,该导热柱41能够有效将该二个弯折导热管21的结合段211之间的热能导引至该辅助鳍片组42,以经由该辅助散热空间S逸散。
只是,相较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该辅助散热组件4中,仅该导热柱41设置于二相邻的弯折导热管21之间,所述二邻的弯折导热管21贯穿该辅助鳍片组42,请参照图5及图6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导热柱41及辅助鳍片组42可以一并设置于二相邻的弯折导热管21之间,借此,该辅助鳍片组42无须设置上述通槽422供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通过,进而简化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结构复杂度。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热柱41的端部411可以与该散热鳍片组3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该散热鳍片组3可以固定于该弯折导热管组2,且使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之间能够保持一间距。借此,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辅助散热组件4之间将具有较大的空间供热能逸散。
在前述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实施例的散热模组中,该弯折导热管组2均具有数个弯折导热管21,因此,各该弯折导热管21仅需具有至少一个延伸段213,即可使该弯折导热管组2包含数个延伸段213。然而,请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散热模组中,该弯折导热管组2可以具有单一个弯折导热管21,该弯折导热管21具有该弯折导热管组2的数个延伸段213,以降低该散热模组的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8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散热模组,该辅助鳍片组42同样包含一个辅助鳍片421,与前述实施例区别之处在于:该辅助鳍片组42另包含一个延伸鳍片423,该延伸鳍片423可以连接于该辅助鳍片421,且该延伸鳍片423二端可以分别朝该基座1的承载面11及该散热鳍片组3延伸。该第三实施例的散热模组的辅助鳍片组42借助设置该延伸鳍片423,该辅助鳍片421与所述数个延伸鳍片423能够分布于该辅助散热空间S中,使得被导引至该辅助鳍片组42的热能能够有效经由该辅助散热空间S逸散。此外,该延伸鳍片423二端可以分别抵接于该承载面11及该散热鳍片组3,使该辅助鳍片组42能够辅助支撑该散热鳍片组3。
据由前述结构,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散热模组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在该基座1与该散热鳍片组3之间设置该辅助散热组件4,使该散热鳍片组3与该基座1之间形成一个辅助散热空间S,能够有效运用该辅助散热空间S,不仅可利用穿过该辅助散热空间S的弯折导热管组2进行导热,也可以利用设置于该辅助散热空间S中的辅助散热组件4进行散热。借此,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散热模组能够经由该辅助散热组件4的导热柱41及辅助鳍片组42进行散热,以进一步扩大其散热面积。相较前述现有散热模组9在其基座91及散热鳍片93之间的空间内,仅能仰赖所述数个U形导热管92进行导热,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在该辅助散热空间S内确实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能够增进散热效率,以达到提升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散热模组确可扩大散热模组的散热面积并增进其散热效率,以达到提升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的功效。

Claims (11)

1.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基座,具有一个承载面;
一个弯折导热管组,该弯折导热管组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且该弯折导热管组具有一个延伸段,该延伸段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延伸;
一个散热鳍片组,结合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的延伸段,且该散热鳍片组与上述基座之间形成一个辅助散热空间;及
一个辅助散热组件,设置于上述辅助散热空间中,且该辅助散热组件具有一个导热柱及一个辅助鳍片组,该导热柱结合于上述承载面,且该导热柱朝上述散热鳍片组延伸,该辅助鳍片组结合于该导热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具有另一个延伸段,使该弯折导热管组包含数个延伸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包含二个弯折导热管,各该弯折导热管包含一个结合段、一弯折段及上述数个延伸段的一个,该结合段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该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结合段且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弯折,该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该延伸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柱位于该上述二个弯折导热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导热管组具有一弯折导热管,该弯折导热管具有一个结合段、数个弯折段及上述数个延伸段,该结合段结合于上述基座的承载面,各该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该结合段且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弯折,各该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延伸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柱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远离该基座且抵接于上述散热鳍片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柱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远离该基座且与上述散热鳍片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鳍片组包含一个辅助鳍片,该辅助鳍片设有一个固定孔,以供上述导热柱通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鳍片组另设有一个通槽,该通槽贯通上述辅助鳍片,以供上述数个延伸段穿伸通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鳍片组另包含一个延伸鳍片,该延伸鳍片连接于上述辅助鳍片,且该延伸鳍片二端可以分别朝上述基座的承载面及上述散热鳍片组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鳍片二端可以分别抵接于上述承载面及上述散热鳍片组。
CN201610004625.4A 2015-12-23 2016-01-05 散热模组 Pending CN106912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3440A TWI626418B (zh) 2015-12-23 2015-12-23 散熱模組
TW104143440 2015-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2180A true CN106912180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206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4625.4A Pending CN106912180A (zh) 2015-12-23 2016-01-05 散热模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2180A (zh)
TW (1) TWI626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246B (zh) * 2022-01-28 2023-04-2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TWI824401B (zh) * 2022-01-28 2023-12-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組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1769A (ja) * 1998-06-12 1999-1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ヒートシンク
US6959755B2 (en) * 2002-01-30 2005-11-01 Kuo Jui Chen Tube-style radiator structure for computer
CN2763973Y (zh) * 2004-12-10 2006-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器
CN2869741Y (zh) * 2005-12-21 2007-02-14 李建明 扁平热管散热器
JP4177337B2 (ja) * 2005-01-14 2008-11-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付ヒートシンク
US7661466B2 (en) * 2007-04-18 2010-02-16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having a fin also functioning as a supporting bracket
TWI334524B (zh) * 2004-07-12 2010-12-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N10223884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WO2014092057A1 (ja) * 2012-12-11 2014-06-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1769A (ja) * 1998-06-12 1999-1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ヒートシンク
US6959755B2 (en) * 2002-01-30 2005-11-01 Kuo Jui Chen Tube-style radiator structure for computer
TWI334524B (zh) * 2004-07-12 2010-12-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N2763973Y (zh) * 2004-12-10 2006-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器
JP4177337B2 (ja) * 2005-01-14 2008-11-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付ヒートシンク
CN2869741Y (zh) * 2005-12-21 2007-02-14 李建明 扁平热管散热器
US7661466B2 (en) * 2007-04-18 2010-02-16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having a fin also functioning as a supporting bracket
CN102238847A (zh) * 2010-04-28 2011-11-0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WO2014092057A1 (ja) * 2012-12-11 2014-06-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6418B (zh) 2018-06-11
TW201723413A (zh) 2017-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170860A (ja) 放熱フィンを有するラジエ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WO2008037134A1 (en) A heat pipe radi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30111035A (ko) 진동세관형 히트파이프 방열핀을 접착한 히트싱크
TW201304089A (zh) 用於封裝元件的雙向散熱器及其組裝方法
CN108235653A (zh) 一种液冷型平板铝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531303B (zh) 散熱模組
JP2016066639A (ja) 接続方法が異なる複数のフィン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
KR101023823B1 (ko) 히트파이프형 방열장치
CN106912180A (zh) 散热模组
JP2016109347A (ja) アレイモジュール
JP2013124841A (ja) 冷却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516704U (zh) 散热模块
CN113556914A (zh) 散热导管、散热模组及液冷系统
TWI789211B (zh) 以熱管導熱的散熱結構
TW201317532A (zh) 散熱裝置
JP2011169506A (ja) ヒートパイプ受熱部の接続部およびヒートパイプ受熱部の接続方法
JP7113914B2 (ja) ヒートシンク、ヒートシンクアセンブリ、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の製造方法
CN105722371B (zh) 热传导总成以及散热装置
CN115119467A (zh) 散热模块
CN201541416U (zh) 不同热管管径的导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
TW201318548A (zh) 散熱裝置
JP6084178B2 (ja) 放熱ユニット、led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82002B (zh) 散熱器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054893A (ko) 열교환기의 방열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교환기
TW201826464A (zh) 散熱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